第六章课程习题与答案
教育学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附答案)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A.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B.教育者、指导者和促进者C.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D.教育者、合作者和参与者2.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发展学生的智力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D.教书育人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B.进行技术的发明C.进行科学的发现D.探索未知领域4.教师的“楷模”、“榜样”、“引路人”的角色,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引导性D.长期性5.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复杂性D.长期性6.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7.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A.教师的专业理想B.教师的专业知识C.教师的专业能力D.教师的专业自我8.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9.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10.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11. 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12.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指()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13.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A.“虚拟关注”阶段B.“生存关注”阶段C.“任务关注”阶段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1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A.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发展的主体B.是教育的客体C.是认识的主体D.是学习的主人15.195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A.《儿童权利公约》B.《儿童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儿童利益公约》16.198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A.《儿童权利公约》B.《儿童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儿童利益公约》17.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A.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B.入职教育C.自我教育D.包括以上三者18.师生关系的特点表现在()A.尊师爱生,民主平等B.相互启发,合作对话C.相互促进,共同成长D.包括以上三者19.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是()A.心理关系B.教育关系C.伦理关系D.社会关系20.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B.了解和研究学生C.主动与学生沟通D.热爱尊重学生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承担者,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体现者。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程(第三版)第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6.学生选课(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1)候选码(学号,课程号)(2)该关系模式是第一范式(3)因为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关系((学号,课程号)—P—>姓名),所以要进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R1(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主码:学号R2(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主码:课程号R3(学号,课程号,成绩)主码:(学号,课程号)学号是引用了R1关系模式的外码,课程号是引用了R2的外码因为每个关系模式此时已经是不含有依赖函数关系了,所以也是第三范式了7.学生(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1)候选码(学号,班号)(2)第一范式(3)因为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关系((学号,班号)—P—>姓名),所以要进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R1(学号,姓名,所在系,系主任)R2(班号,班主任)R3(学号,班号)(删去)因为每个关系模式此时是含有依赖函数关系了学号—f—>所在系,所在系—f—>系主任所以:R1(学号,姓名,所在系)主码:学号所在系是引用了R3中“所在系”的外码R2(班号,班主任)主码:班号R3(所在系,系主任)主码:所在系8.教师授课(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授课教师号,教师名,授课时数)(1)候选码(课程号,授课教师号)(2)第一范式(3)因为存在部分函数依赖关系((课程号,授课教师号)—P—>姓名),所以要进行关系模式的规范化(4)R1(课程号,课程名,学分)主码:课程号R2(授课教师号,教师名)主码:教师名R3(课程号,授课教师号,授课时数)主码:(课程号,授课教师号)课程号是引用了R1中的“课程号”的外码,授课教师号引用了R2的“授课教师号”的外码因为每个关系模式此时已经是不含有依赖函数关系了,所以也是第三范式了。
教育学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附答案)
教育学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附答案)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第六章教师与学生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地位是()A.教育者、组织者和管理者B.教育者、指导者和促进者C.教育者、领导者和组织者D.教育者、合作者和参与者2.教师劳动的根本任务是()A.进行思想品德教育B.发展学生的智力C.传授科学文化知识D.教书育人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A.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B.进行技术的发明C.进行科学的发现D.探索未知领域4.教师的“楷模”、“榜样”、“引路人”的角色,都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引导性D.长期性5.人才培养周期长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A.创造性B.示范性C.复杂性D.长期性6.教师的专业发展最终体现于()A.教师个体的专业性发展B.教师专业知识的拓展C.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D.教师专业的自我形成7.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是()A.教师的专业理想B.教师的专业知识C.教师的专业能力D.教师的专业自我8.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9.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科方面的知识是指()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10.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指()2A.本体性知识B.条件性知识C.实践性知识D.价值性知识11. 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成熟的标志是()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12.教师个体在职业生活中对自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感受、接纳和肯定的心理倾向是指()A.专业理想B.专业情操C.专业性向D.专业自我13.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期是()A.“虚拟关注”阶段B.“生存关注”阶段C.“任务关注”阶段D.“自我更新关注”阶段14.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A.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认识发展的主体B.是教育的客体C.是认识的主体D.是学习的主人15.195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A.《儿童权利公约》B.《儿童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儿童利益公约》16.1989年,为保护儿童的权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A.《儿童权利公约》B.《儿童保护公约》C.《儿童权利宣言》D.《儿童利益公约》17.教师的专业发展途径有()A.师范教育和在职培训B.入职教育C.自我教育D.包括以上三者18.师生关系的特点表现在()A.尊师爱生,民主平等B.相互启发,合作对话C.相互促进,共同成长D.包括以上三者19.师生关系体系中最高层次的关系形式是()A.心理关系B.教育关系C.伦理关系D.社会关系320.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A.树立正确的学生观B.了解和研究学生C.主动与学生沟通D.热爱尊重学生二、填空题1_____________是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承担者,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体现者。
离散数学微课版第六章课后答案
离散数学微课版第六章课后答案离散数学是一门重要的数学课程,它涉及数学中的许多基本概念,如逻辑、集合、函数和图论。
离散数学微课版第六章的主要内容是图论,图论是离散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章主要讨论了图的基本概念、图的结构和图的表示方法。
图的基本概念是指图的元素,它由顶点和边组成。
顶点是图中的一个点,它可以是一个实体或一个抽象的概念,而边是两个顶点之间的关系。
图的结构是指图中顶点和边之间的关系,它可以是连通的、无向的或有向的。
连通的图中,任意两个顶点都有一条路径可以相连;无向图中,边的两个顶点之间没有方向性;有向图中,边的两个顶点之间有方向性。
图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是邻接矩阵和邻接表。
邻接矩阵是一个二维矩阵,它用来表示图中顶点之间的关系,如果顶点u和v之间有边,那么矩阵中的对应元素为1,否则为0;而邻接表则用一维数组来表示图中顶点之间的关系,它将每个顶点与其相邻顶点列出来,以此来表示图中的边。
离散数学微课版第六章课后答案是指离散数学微课版第六章的课后习题答案,其中包括了有关图的基本概念、图的结构和图的表示方法的习题。
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论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图的表示方法。
本章的课后习题答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论,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图的表示方法。
首先,学生需要了解图的基本概念,包括顶点和边,并能够识别连通图、无向图和有向图;其次,学生需要了解图的表示方法,包括邻接矩阵和邻接表,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它们。
离散数学微课版第六章课后答案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论,并能够熟练地使用图的表示方法。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离散数学,掌握离散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习题解答(第六章)
n
n
= X0 + Xi×2-i = -2Xs+ X0 + Xi×2-i
i 1
i 1
↓
↓
多项式表示法 → 配项
Copyright ©2012 Computer Organization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第六章 6.5
第六章 6.9
r 6.9 讨论若[X]补>[Y]补,是否有X>Y? 解: r 若[X]补>[Y]补,不一定有X>Y。 r 当 X > 0、Y > 0 时, [X]补 - [Y]补=X-Y
当 X < 0、Y< 0 时, [X]补 - [Y]补=2+X-(2+Y)=X-Y 所以,[X]补 > [Y]补时, X > Y成立。 r 当X>0、 Y<0 时,X>Y,但由于负数补码的符号位为 1,则[X]补<[Y]补。 r 当X<0、 Y >0 时,有X < Y,但[X]补>[Y]补。
补 码 [X]补 0 001 1010 1 001 1010 1 111 0001
原 码 [X]原 同补码
1 110 0110 1 000 1111
真值 同补码 -110 0110 -000 1111
Copyright ©2012 Computer Organization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2 Computer Organization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第六章 6.10
r 6.10 设[X]补 = a0 .a1a2a3a4a5a6,其中ai取0或1,若要X>-0.5,求 a0,a1,a2,……,a6的取值。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要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iuf = IO/U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uif =U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iif =I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将[ ]A.提高输入电阻B.减小输出电阻C.提高放大倍数D.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 =1 =-1C.|AF|=1D. AF=0放大电路引入直流负反馈后将[ ]A.改变输入、输出电阻B.展宽频带C.减小放大倍数D.稳定静态工作点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 A. AF=1 B. AF=-1C. |AF|=1D. AF=0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开环放大倍数A增加一倍,则闭环增益Af将A. 基本不变B. 增加一倍[ ]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一倍,闭环增益Af将[ ]A. 基本不变B.增加一倍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小,b.尽可能大,c.与输入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3、为使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的输出电阻尽可能小,应使信号漂内阻。
在讨论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电阻Ri的影响时,同学们提出下列四种看法,试指出哪个(或哪些)是正确的:a.负反馈增大Ri ,正反馈减小Ri;b.串联反馈增大Ri ,并联反馈减小Ri;c.并联负反馈增大Ri ,并联正反馈减小Ri;d.串联反馈增大Ri ,串联正反馈减小Ri;选择正确的答案填空。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 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1、关于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生是课程的主体B.课程是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过程C.课程即课程表D.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2、关于素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素质具有整体性和潜在性B.素质具有稳定性、不可变C.幼儿园课程能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D.素质具有基础性3、课程的轴心是(),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和状态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形式D.教育目的4、幼儿园课程内容最内在的形态是()A.知识经验B.活动C.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D.现实生活情境5、计划拟定的重点是()A.学年计划B.学期计划C.一日计划D.具体教育活动计划6、社会生活常识的学习以()最好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集体活动D.课堂教学7、最为经济的组织形式是()A.集体活动B.直接教学C.小组活动D.个别活动8、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幼儿可以不参加任何兴趣小组活动,家长和教师不能强迫B.幼儿园个课程的目标、内容及组织可由每个幼儿园自己定C.因为幼儿园不存在考试,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是素质教育D.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部分9、哪种课程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幼儿直接经验的发展()A.分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10、教育结构性最高的活动是()A.教师专门组织的活动B.幼儿自选活动C.幼儿自发自主活动11、下列教育观点不正确的是()A.评价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B.课程评价中教师即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C.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D.幼儿的接受学习是指幼儿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让幼儿学习,应予以取缔12、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具体途径是()A.幼儿园教育活动B.幼儿园教学C.上课D.游戏13、研究幼儿园课程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①幼儿园应努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②提供哪些内容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③如何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④如何确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课程是指在学校教师的直接和间接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与()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总和A.教育者B.教育环境C.教育内容D.教材教具15、()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六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六章》知识点与练习题第一节课程定义一、课程的含义1、课程英文为Curriculum,在西方最早见于斯宾塞(英国)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常见的定义为:课业及其进程。
在中国最早见于唐朝孔颖达著的《五经正义》。
(阐述见教材)2、广义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3、狭义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4、课程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补充知识:课程分类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
这是一种基于国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而设计,并依据公民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1)教育部总体规定基础教育课程;(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3)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制订课程实施方案;(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考点:明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阐述见教材)1、社会发展需要和可能;2、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3、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
教育学原理第六到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六章、学校教育制度一、名词解释题1、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校教育制度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教育制度中的核心内容。
2、办学体制:学校办学制度也可称为办学体制,是指教育行政部门对各级学校的兴办进行管理和规范的一套制度体系。
3、学校管理制度:学校管理制度是对学校管理权限、管理机构设置和各机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管理方式等做出的制度规定。
4、义务教育制度:是指依据法律规定对所有的学龄儿童实施一定年限的、国家予以保证的学校教育制度。
二、简答题1、学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学校产生有哪些重要意义?条件: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社会生活中间接经验的积累;③记载和传承文化工具的出现。
意义:学校的产生不仅在人类教育发展史上,而且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事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学校的产生,是教育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标志着教育在历史发展中出现了质的飞跃。
这种飞跃是指,学校的产生,使学校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的主要方式和主导形态,开辟了人类教育的新纪元。
其次,学校的产生,标志着形式化和制度化教育的开始,人类社会的教育从此成为一种专门化的事业。
学校产生以前,教育与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融合在一起,是非形式化地存在的。
学校产生之后,教育便可以从社会生活中分化出来,从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分化出来,从而成为一种专门化、形式化的教育。
学校的产生,标志着教育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教育开始走向制度化。
最后,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学校产生之后,有了专门传道、授业的教师,使得人类积累起来的间接经验和文明成果有了不断传承的可能。
学校本身就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与结品,负有传承文明和促进文明发展的使命。
所以,学校的产生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对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2、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是什么?1、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2、培养现代社会的劳动者和各级各类专门人才3、文化的传承与创新4、开展科学研究5、提供社会服务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有哪些基本特点?1、适应时代的要求。
(完整版)第六章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1、关于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生是课程的主体B.课程时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过程C.课程即课程表D.课程时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2、关于素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素质具有整体性和潜在性B.素质具有稳定性、不可变C.幼儿园课程能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D.素质具有基础性3、课程的轴心是(),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和状态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形式D.教育目的4、幼儿园课程内容最内在的形态是()A.知识经验B.活动C.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D.现实生活情境5、计划拟定的重点是()A.学年计划B.学期计划C.一日计划D.具体教育活动计划6、社会生活常识的学习以()最好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集体活动D.课堂教学7、最为经济的组织形式是()A.集体活动B.直接教学C.小组活动D.个别活动8、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幼儿可以不参加任何兴趣小组活动,家长和教师不能强迫B.幼儿园个课程的目标、内容及组织可由每个幼儿园自己定C.因为幼儿园不存在考试,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是素质教育D.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部分9、哪种课程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幼儿直接经验的发展()A.分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10、教育结构性最高的活动是()A.教师专门组织的活动B.幼儿自选活动C.幼儿自发自主活动11、下列教育观点不正确的是()A.评价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B.课程评价中教师即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C.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D.幼儿的接受学习是指幼儿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让幼儿学习,应予以取缔12、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具体途径是()A.幼儿园教育活动B.幼儿园教学C.上课D.游戏13、研究幼儿园课程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①幼儿园应努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②提供哪些内容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③如何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④如何确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课程是指在学校教师的直接和间接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与()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总和A.教育者B.教育环境C.教育内容D.教材教具15、()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国家开放大学河北00747《基础会计》第六章 本章练习作业资料
基础会计-第六章本章练习复习题(带答案)
说明:每学期的课程题号都可能更换,请认真核对是您需要的题号后再下载!
【题号】
某企业本月收到a公司偿还上月所欠货款5 000元存入银行,下列账务处理中的哪一种符合权责发生制要求()。
A.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应收账款 5 000
B.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
C. 借:主营业务收入 5 000
贷:应收账款 5 000
D. 借:应收账款 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5 000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应收账款 5 000
【题号】
采用收付实现制,由于没有将各个会计期间所实现的收入和为实现收入所应负担的费用进行配比,因而也就不能正确计算各期的()。
A. 经营成果
B. 成本费用
C. 财务状况
D. 财务收支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经营成果
【题号】
目前,我国会计核算中权责发生制的应用范围是()。
A. 所有企业会计
B. 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C. 所有单位会计
D. 企业会计和事业单位中的经营业务
[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并分析作答上述题号]
参考答案:所有企业会计
【题号】
目前,我国会计核算中收付实现制的应用范围是()。
A. 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中除经营业务以外的业务
B. 所有单位会计
C. 所有企业会计
D. 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课程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课程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A 杜威B 斯塔弗尔比姆C 泰勒D 斐斯泰洛齐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A 课程任务B 课程制定者C 课程设置的要求D课程管理层次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总和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 知识B 能力C 直接经验D 间接经验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A 学科课程B 活动课程C 综合课程D 融合课程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 综合课程理论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 泰勒 B 罗杰斯 C 布鲁姆 D 布鲁纳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A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B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C 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D 知识—经验—活动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A 课程是知识B 课程是计划C 课程是活动D 课程是项目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 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A 国家课程B 地方课程C 学校课程D 基础型课程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着作是泰勒的()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教育目标分类学》C《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 泰勒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杜威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A 柏拉图 B 毕达哥拉斯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A 杜威原理B 泰勒原理C 斯宾塞原理D 赫尔巴特原理15、以纲要的形式编订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A 课程标准B 课程计划C 教材D 教科书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A 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B 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C 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D 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课程实施)A.课程目标 B 斯宾塞 C 赫尔巴特 D 杜威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A 整体性原则B 迁移性原则C 生理适宜原则D 合理性原则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 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 C 学校课程 D 基础型课程21、下列哪个国家在1988年改革之前,既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标准,更没有统一的国家课程计划()A 德国B 美国C 加拿大D 英国22、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一直持续到()。
工程制图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投影规律、 尺寸标注。
难点
如何正确判断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如何根据投影规律绘制视图, 如何进行正确的尺寸标注。
02 习题答案解析
习题一答案及解析
A. 两直线平行 B. 两直线相交 C. 一条直线 D. 以上都不对
根据平行线的定义,两直线平行时它们不相交,也不 重合。因此,选项A正确。
答案 解析
习题二答案及解析
答案 解析
A. 水平投影面 B. 垂直投影面 C. 侧投 影面 D. 正投影面
在三视图投影体系中,水平投影面是 观察者正对面的平面,用于反映物体 的水平方向尺寸。因此,选项A正确。
习题三答案及解析
答案
输标02入题
01
在三视图投影体系中,俯视图是观察者正下方的视图, 用于反映物体的垂直方向尺寸。因此,选项B正确。
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注重运用工程制图的知识,提高设
03
计的质量和效果。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工程制图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
目录
• 第六章概述 • 习题答案解析 • 常见问题解答 • 总结与回顾
01 第六章概述
章节简介
01
第六章主要介绍了工程制图中组 合体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技巧,包 括组合体的组合形式、投影规律 、尺寸标注等内容。
02
通过学习第六章,学生可以掌握 组合体视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问题三解答
问题三
如何标注机械零件图的尺寸?
解答三
标注机械零件图的尺寸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 零件的加工和组装。在标注尺寸时,首先要选择合适 的基准,以确保尺寸标注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其次, 要遵循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如“完整、清晰、合理 ”等。同时,要注意尺寸的精度和公差要求,以确保 零件的加工制造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最后,要通过 实践和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尺寸标注能力。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四版)课程练习题答案
《社会统计学》卢淑华(第四版)课程练习题答案收集整理by kiss 阿黄Ps:1)本答案仅供社三需要看课本习题的同学参考使用2)本答案只包括6--13章,重点章节3)本答案来自网络,若有不全,请谅解4)共享光荣~~~~~~“社会统计学”第六章习题答案一、设X 1,X 2,X 3为简单随机抽样的3个观测值。
如果采用如下不等权的平均值:'123221555X X X X =++作为总体均值的点估计值,试说明它将比采用等权的平均值:123111333X X X X =++作为总体均值的点估计值要差。
解答:根据方差的性质'12322212321232221232221()()()()555221()()()()()()555441()()()252525925111()()()()333111()()()()()()333111()()()99913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D X σσ=++=++=++==++=++=++=因为'()()D X D X ,所以采用等权的平均值X 作为总体均值的点估计值比采用不等权的平均值'X 作为总体均值的点估计值更有效。
二、解答:75.0=x 20.0=S 05.095.01=-=α 96.12=αt 代入式(6.22)置信区间为:[]7892.0,7108.010020.096.175.0,10020.096.175.0=⎥⎦⎤⎢⎣⎡⨯+⨯-四、解答:5.4=x 5=S 05.095.01=-=α 96.12=αt代入式(6.22)置信区间为:[]48.5,52.3100596.15.4,100596.15.4=⎥⎦⎤⎢⎣⎡⨯+⨯-五、解答:60.0ˆ=p 40.0ˆ1ˆ=-=p q 10.090.01=-=α 65.12=αt代入式(6.33)置信区间为:[]6572.0,5428.020040.060.065.160.0,20040.060.065.160.0=⎥⎦⎤⎢⎣⎡⨯⨯+⨯⨯-第八章 单总体假设检验一、解答:H 0:u=2.5 H 1:u<2.564.311.04.011.05.21.21001.15.2-=-=-=-=x z65.1-=-αzz =-3.64<-1.65,故拒绝原假设。
第六章 HDLC和PPP练习题参考答案演示教学
密码验证协议(PAP,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通过两握手机 制,为建立远程节点的验证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方法。PAP 不是一种健壮的身份验 证协议。身份验证时在链路上以明文发送,而且由于验证重试的频率和次数由远 程节点来控制,因此不能防止回放攻击和重复的尝试攻击。
host1 ipconfig /ip 192.168.10.2 255.255.255.0 ipconfig /dg 192.168.10.1
host2 ipconfig /ip 192.168.20.2 255.255.255.0 ipconfig /dg 192.168.20.1
host3 ipconfig /ip 192.168.30.2 255.255.255.0 ipconfig /dg 192.168.30.1
D、RIP
5、下列关于 PPP 协议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B )。
A、PPபைடு நூலகம் 协议是一种 NCP 协议
B、PPP 协议与 HDLC 同属广域网协议
C、PPP 协议只能工作在同步串行链路上
D、PPP 协议是三层协议
版权所有 ●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赵怀明教师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网络互联技术》课程
C、chap
D、radius
14、以下关于 CHAP 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A )。
A、发送加密形式的口令
B、发送挑战数
C、比 PAP 安全性高
D、使用三次握手
15、PPP 协议中,( C )主要用于协商在该数据链路上所传输的数据包的格
式与类型。
A、链路控制协议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 练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幼儿园课程1、关于课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学生是课程的主体B.课程时师生双向互动的实践活动过程C.课程即课程表D.课程时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2、关于素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素质具有整体性和潜在性B.素质具有稳定性、不可变C.幼儿园课程能促进幼儿素质的发展D.素质具有基础性3、课程的轴心是(),它决定着课程的方向和状态A.课程目标B.课程内容C.课程形式D.教育目的4、幼儿园课程内容最内在的形态是()A.知识经验B.活动C.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D.现实生活情境5、计划拟定的重点是()A.学年计划B.学期计划C.一日计划D.具体教育活动计划6、社会生活常识的学习以()最好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C.集体活动D.课堂教学7、最为经济的组织形式是()A.集体活动B.直接教学C.小组活动D.个别活动8、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幼儿可以不参加任何兴趣小组活动,家长和教师不能强迫B.幼儿园个课程的目标、内容及组织可由每个幼儿园自己定C.因为幼儿园不存在考试,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是素质教育D.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部分9、哪种课程内容的方式有利于幼儿直接经验的发展()A.分科课程B.核心课程C.活动课程D.选修课程10、教育结构性最高的活动是()A.教师专门组织的活动B.幼儿自选活动C.幼儿自发自主活动11、下列教育观点不正确的是()A.评价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B.课程评价中教师即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C.在评价过程中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D.幼儿的接受学习是指幼儿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让幼儿学习,应予以取缔12、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具体途径是()A.幼儿园教育活动B.幼儿园教学C.上课D.游戏13、研究幼儿园课程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有()①幼儿园应努力达到什么样的目标②提供哪些内容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③如何有效地组织教育内容④如何确定教育目标是否达成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课程是指在学校教师的直接和间接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与()相互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总和A.教育者B.教育环境C.教育内容D.教材教具15、()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习题 第六章 放大电路中的反馈
第六章放大电路中的反馈6.1 要得到一个由电流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2 要得到一个由电压控制的电流源应选用[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3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导增益Aiuf = IO/U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4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互阻增益Auif =U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5 在交流负反馈的四种组态中,要求电流增益Aiif =IO/Ii稳定应选[ ]A.电压串联负反馈B.电压并联负反馈C.电流串联负反馈D.电流并联负反馈6.6 放大电路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将[ ]A.提高输入电阻B.减小输出电阻C.提高放大倍数D.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6.7 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是[ ]A.AF=1B.AF=-1C.|AF|=1D. AF=06.8 放大电路引入直流负反馈后将[ ]A.改变输入、输出电阻B.展宽频带C.减小放大倍数D.稳定静态工作点6.9 电路接成正反馈时,产生正弦波振荡的条件是[ ]A. AF=1B. AF=-1C. |AF|=1D. AF=06.10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开环放大倍数A增加一倍,则闭环增益Af将A. 基本不变B. 增加一倍[ ]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6.11 在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中,若反馈系数F增加一倍,闭环增益Af将[ ]A. 基本不变B.增加一倍C. 减小一倍D. 不能确定6.12 分析下列各题,在三种可能的答案(a.尽可能小,b.尽可能大,c.与输入电阻接近)中选择正确者填空:1、对于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2、对于并联反馈放大电路,为使反馈作用强,应使信号源内阻。
生理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第六章习题及答案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第六章通常涉及的是循环系统或呼吸系统等,但具体内容会因教材而异。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习题及答案,仅供参考。
习题1:描述心脏的四个腔室及其功能。
答案:心脏由四个腔室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左心房接收来自肺静脉的富含氧的血液,并将其泵入左心室。
左心室是心脏中最强大的肌肉,它将血液泵入全身循环系统。
右心房接收来自全身的含氧量较低的血液,并将其泵入右心室。
右心室将血液泵入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氧合。
习题2:简述肺循环和体循环的路径。
答案:肺循环开始于右心室,血液通过肺动脉被输送到肺部,在那里与氧气结合并释放二氧化碳。
氧合后的血液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然后进入左心室。
体循环则开始于左心室,血液通过主动脉被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和器官,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带走二氧化碳和废物。
血液在组织中释放氧气和营养物质后,返回到静脉系统,最终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再回到右心房。
习题3:说明心率和心输出量的关系。
答案: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通常以每分钟次(bpm)表示。
心输出量是指每次心脏跳动时,左心室向全身输送的血液量。
心输出量可以通过心率乘以每搏输出量(即每次心跳时左心室射出的血液量)来计算。
在静息状态下,心率和心输出量之间存在一定的平衡,但在运动或应激状态下,心率增加,心输出量也会相应增加,以满足身体对氧气和营养物质的需求。
习题4:描述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
答案: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支气管、肺泡等结构。
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部,在肺泡内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
同时,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到肺泡内,随着呼气排出体外。
习题5:简述呼吸肌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呼吸肌主要包括膈肌和肋间肌。
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位于胸腔底部,其收缩可以增加胸腔的体积,从而降低胸腔内的压力,使空气被吸入肺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课程一、单项选择题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课程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
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21.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2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23.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 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24.下列选项中,与现代科学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 B.强调知识的系统、结构化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D.重视个别差异25.课程的特点在于动手“做”,在于首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A.学科教程 B.活动课程 C.学生课程 D.教师课程26.课程改革就其实质来讲,就是课程()的问题。
A.现代化 B.综合化 C.系统化 D.理论化27.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28.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29.注重培养学生基础学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30.注重发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不同特殊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31.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书 D.课本32.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学目的 D.教学目标33.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3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A.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育目的 D.教育政策35.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题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C.教科书和讲义 D.讲义和参考书36、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A活动课程 B潜在课程 C综合课程 D学科课程37、课程论研究的是()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3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39、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A克伯屈 B杜威 C卢梭 D福禄培尔40、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 B课程评价 C课程实施 D课程设计41、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D课程42、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 B叶圣陶 C贾克森 D苏格拉底43、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44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 B读、画、算 C画、写、算 D读、写、算45、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分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学校课程 D综合课程46、课程实施计划的展开过程是()。
A安排课程表 B分析教学任务 C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D组织教学活动47、教材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题纲和讲义 B教科书和参考书 C教科书和讲义 D讲议和参考书48、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49、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50、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51、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
A社会中心课程 B技能性课程 C拓展型课程 D地方课程52、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课程可分为()。
A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B综合课程和单一课程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53、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54、注重培养学生基础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发展型课程55、国家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 C教科学 D课本56、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A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B教学大纲(课程标准) C教学目的 D教学目标57、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B课程计划(教学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58、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 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 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二、填空题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课程改革 )。
2.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是( 课程 )。
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 教学计划 )、( 教学大纲 )、( 教材 )。
4.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分类,课程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 )、( 研究型课程 )。
5.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课程类型分为(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6.基础型课程的内容是基础的,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主。
7.拓展课常常以( 选修课 )的形式出现。
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 特色课 )的形式出现。
9.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
10.建立在不同的教育哲学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论及课程的历史传统叫(课程理论)。
11.课程目标四个方面的规定性是指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和(可操作性)。
12.课程目标的依据有三个方面:对学生的研究、(对学科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
13.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4.教学计划的核心问题是(课程的设置)。
15.安排课程需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生理适应性原则)。
16.学生的学习特点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17.学生的学习特点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18.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
19.美国学者斯克里文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属于课程评价的(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
20.CIPP评价模式包括四个步骤( 背景评价 )、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21.教学大纲一般由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和其他或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三、简答题1.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P.1282.制订课程目标的依据有哪些? P.1313.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是什么? P.1324.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P.1455.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P.1366.简述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
P.1507. 简述学科课程的内涵及其优缺点。
P.1258. 简述综合课程的内涵及其优点。
P.1251. D 2. C 3. B 4. B 5. D 6. D 7. C 8. A 9. D 10. C 11. C 12.D13. A 14. A 15. B 16. B 17. A 18. A 19. B 20. B 21. D 22. C 23.A24. C 25.D二、填空题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