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
各族人民的丧葬礼仪
陕西志丹丧葬礼仪
蒙古族丧葬礼仪
瑶族民间丧葬礼仪
出殡前的情形
瑶族民间丧葬礼仪
客家族丧葬礼仪
放河灯
彝族丧葬礼仪
彝族
苗族丧葬礼仪
蒙古族丧葬礼仪
东乡族丧葬礼仪
侗族丧葬礼仪
有土葬,火葬。悬葬
土家族丧葬礼仪
哈萨克族的丧葬礼仪
高山族丧葬礼仪
高山族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八大丧葬方式
中国古代有八大丧葬方式,如下: 8 船葬 中国南方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葬俗。因以船形棺为葬具,故名。 船棺葬分露天葬和土葬两种。船棺露天葬流行于东南部古越人所在地, 主要是福建及江西的武夷山区。福建崇安武夷山的船棺是独木舟形, 史称“架壑船棺”、“仙船”、“舟船”等,曾流行于商周至西汉年 间。近年考古发现,这种船棺分底盖两部分,均由整段木头刳成,上 下套合。底部为船棺的主体,中为长方形盛尸处;盖作半圆形,内部 刳空如船逢状。据文献记载,中国中南地区也有类似船棺葬:湖北称 “敝艇”,湖南称“船”,广西称“沉香船”、“仙人舟”。船棺土葬 系四川古代巴族的葬俗,流行于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末。考 古发现,四川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县宝轮院有船棺墓葬群,船棺体形硕大 笨重,用整段楠木刳凿或用6块整板拼合而成,中部为盛尸处,上有木 板为盖。
八大丧葬方式
中国古代有八大丧葬方式,如下: 5 塔葬 葬式之一。佛教活佛和僧侣处理遗体的一种方法。它起源 于原始佛教以塔安置佛舍利或佛之爪发的习俗。“塔”译自梵 文St□pa或巴利文th□po。塔葬法有三: ①将火化的骨灰埋葬在砖塔之内。采用此法的最为普遍。 ②将骨灰盒或部分遗骸如头盖骨、肱骨、股骨等,放在被称为 “灵塔”的“塔瓶”之内。 ③在“塔瓶”内安放经过药物处理的整尸和死者生前用品。 在西藏,活佛或高僧死后,先用水银和“色拉”香料水冲洗肠 胃,继而分别用樟脑水和藏红花水灌洗两遍,再用檀香木水和 樟脑及藏红花通擦尸体表皮,最后用丝绸包扎,穿上袈裟,置 于“塔瓶”之内。据认为用此法处理,尸体经久不腐,且皮肤 柔软如生。
丧事礼仪注意什么_丧事礼仪与禁忌
丧事礼仪注意什么_丧事礼仪与禁忌丧事礼仪注意什么_丧事礼仪与禁忌虽然生老病死,是我们自然生命的常态。
但我们还是需要懂一些关于丧事的礼仪和禁忌。
以下是爱汇店铺给大家整理的丧事礼仪注意什么,供大家阅读!丧事礼仪与禁忌(一)死亡和殡葬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
生生死死是人类社会新陈代谢、一代代衍生发展的自然规律。
人类每天在迎接新生命诞生的同时不得不面临另一些生命消失的悲哀。
如果说一个人的生是偶然的话,那么,死却是一种必然。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死是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
死亡是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虽然促成死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自然死亡:因生理的衰老而发生的生理死亡。
病理死亡:因各种疾病不治造成的死亡。
意外死亡:因受机械、化学、交通事故、天灾、战争等外来因素的伤害造成的死亡。
推定死亡:因公民长期失踪并超过法定期限,由法院依法确定的死亡。
死亡过程虽然在理论上可分为临床死亡和生物学死亡两个阶段,但最终都是以整个机体的生理功能停止并陷于不能恢复的状态才谓之死亡。
人一旦不幸死亡,活着的人就应对死者履行"殡"和"葬"的义务。
殡和葬是两个不同的过程:所谓"殡"是指悼念逝者的礼仪活动;所谓"葬"则是指人们对遗体或骨灰所采取的掩埋方式。
殡和葬共同完成了丧事活动的整个过程。
因此,殡葬是生者对于逝者的一种悼念方式和处理程序。
(二)殡葬的一般程序丧家操办丧事会涉及到一些比较程式化的具体事项,也就是说,要办好丧事并非容易。
不少家庭由于事先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一旦事情发生了,往往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结果使伤心事留下了遗憾。
丧事礼仪知识-火葬(一)送葬开完追悼会,遗体将由亲属护送去火葬场。
过去送葬时,丧家要哭着追出很远的路程意在挽留他。
现在城市里已看不见这种送葬场面,但仍有亲属护送灵柩到火葬场,送最后一程。
由于火化场和殡仪馆是分开的,路程又较远,比如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和宝兴殡仪馆开完追悼会后是将遗体送往益善殡仪馆进行火化,因此,丧家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跟车或委托送葬。
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现在新丧大多以三天为期,下面按时间先后,详列各项事宜。
第一节:第一天一、穿寿衣人病危时,绝气之前,先穿寿衣。
夫妇先亡一方的,穿寿衣为单数;夫妇双亡的,穿寿衣为双数。
两头见棉,取“以棉(眠)为安”之意。
二、烧背褡先人在灵床上咽下最后一口气,儿女把事先准备好的背褡搭在门槛上(背褡内装纸钱元宝),点火烧之。
同时念叨:金童玉女,前来背褡,西去路上,好生伺候。
并呼唤亡人(爹、娘)看好钱褡,该用就用,该花就花,千万不要委屈自己。
一路走好,仙界去安家。
待烧完背褡后方可举哀痛哭。
三、丢噙口钱噙口钱是一枚青铜钱,由长子丢入死者口内,为“口中含宝”,寓吉祥之意。
四、放饼子和麸子亡人已逝,包一包麸子和一包小圆饼分别放在死者左右手中,同时念歌:“走到蚂蚁山,麸子撒两边。
走到恶狗山,饼子撒两边。
”使死者在去阴司的路上一路平安。
五、系绊脚绳人死后停尸在屋当门灵床上,用一条麻绳捆住两脚,以防炸尸。
到辞灵或入殓时,再解开去掉。
六、盖蒙脸纸用一张白纸盖上脸,从头部向下盖。
因死后脸色难看,以免亲人伤心或害怕。
七、放隐身草隐身草就是一把谷草,呈三角形放在灵床前面。
八、烧倒头纸意为给死者送钱,亲人痛哭一场。
九、做倒头面做一碗面条,放在棺头前面,叫倒头面,斜插一双筷子,备死者食用。
十、点长明灯在棺材前面放一盏油灯,为死者照路,从点上一直到油尽自灭,不能添油。
十一、挂衣服在堂屋北墙立一把扫帚,把死者生前穿的一件衣服挂在扫帚上,下葬时烧掉。
十二、放粮食棺后放一袋粮食,敞开袋口,斜靠棺上,抬棺时使粮食自然倾洒,向前洒得越长越好。
十三、剪岁数纸按死者岁数,有多少岁就剪多少对,用死者拐棍挂在胡同口,男左女右,以示家中亡人,街坊邻居前来吊纸。
第二天晚上辞灵时烧掉,换上一方形白布。
十四、做孝服孝家主要成员,用麻系腰,戴孝帽,系孝带。
十五、搭灵棚在灵堂门外搭灵棚,设香案,摆祭品,立牌位。
正中间挂竹帘,安放遗像,像下用白纸写一大“奠”字,像侧写丧联。
殡葬服务礼仪
殡葬服务礼仪
殡葬服务礼仪是指在丧事期间,人们遵循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和礼仪原则。
1. 示丧礼仪:家人在公告丧事时,应站在灵堂前,悲痛地向亲友宣告丧事。
亲友收到丧事通知后,需及时前往慰问,表示哀悼之情。
2. 穿着礼仪:亲友参加丧礼时,应穿着合适的服装,避免过于豪华或庄严的装饰。
一般而言,黑色服装是最常见的丧服颜色。
3. 纪念活动礼仪:在追思会或告别仪式上,亲友可以向逝者致以哀悼的祷告或发表悼词。
在进行纪念活动时,要以庄重、肃静的态度参与,不得喧哗或谈笑。
4. 敬奠礼仪:亲友在丧礼上需要向逝者献花或者点燃香烛,以表示对逝者的尊敬和怀念。
还可以献上一些逝者喜欢的物品或者写下悼词、挽联。
5. 遵守规矩礼仪:在丧事期间,遵守场所规定和仪式安排,尊重丧家的意愿和安排。
不插手丧事家庭的私事,不随意干涉或批评。
6. 吊唁礼仪:在吊唁时,要遵循先长辈后晚辈、先资深后普通的顺序进行。
表达哀悼时,可以用轻声低语或默默地为逝者祈祷,同时向家属表示慰问和安慰之意。
7. 安葬礼仪:在丧葬仪式上,要注意遵循指定的顺序和要求,尽量保持庄重、肃穆的氛围,遵循葬礼仪式的流程。
在墓地或骨灰安放处,要保持安静,表达对逝者的敬爱。
总之,殡葬服务礼仪是人们对逝者表达敬意和哀思的方式,在丧事期间应该遵循这些礼仪,以表达对逝者和家属的尊重和关怀。
传统丧葬礼俗
传统丧葬礼俗丧葬1、送终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
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是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有没有子女送终,是不是所有子女都来送了终又是老人是否有福的一个判别标准。
在老人临危之时,家人要将其从卧房移到正庭中临时铺设有板床上,板床在较穷的地方就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
因为民俗以为人若在床上死。
灵魂就会被吊在床中,无法超度。
有的地方也把死老是否在板床上死看作是子女是否尽了孝道的标准,老人在床上咽的气,子女往往会受人非议。
夭折的人,家人虽不会将其移入正庭,但也会将其移至床前地上。
如果死者之上还有长辈,死时,也不移入正庭。
在许多地方,人死之后,家人都会烧纸钱,称为"烧倒头纸",有的地方更明白,叫:"烧落气纸"。
此外,还人鸣放鞭炮,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邻居报丧。
人死之后,家人要围在死者身边恸哭,未死时,则禁止哭泣。
2、报丧死老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发出报丧贴,或登门通报死讯,对远方的亲友,要告诉其开吊下葬的日期。
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有人来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叩首。
3、入殓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然后再以白绸(有的地方也用纸钱)掩面。
民俗以为,不能给死老穿皮衣皮裤,否则死者会转世为兽;为死者穿衣时,不要将眼泪滴到死者身上,否则以后做梦就见不到死者。
有的地方要求为死老配木梳一把,镜子一面。
在死者死后的二十四小时内,要由专人选择好时刻,正式将尸体移入棺中,入棺时,死者一般是头朝里脚朝外。
4、守铺死老家人在老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在死老铺侧,以示服孝,叫做"守铺"。
死者入棺之后,家人守护、睡卧在棺旁,叫"守灵",也叫"困棺材"。
参加丧事礼仪_丧事礼仪与禁忌
参加丧事礼仪_丧事礼仪与禁忌生老病死,这本就是人生的常态,那么要去参加丧事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加丧事礼仪,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哦!参加丧事礼仪自古以来,中国人一直把对亡者处理当作极为庄严的事情。
亲友逝世了,我们通常都要到殡仪馆向其遗体告别,参加其葬礼或吊唁活动。
这种场合气氛肃穆,由于亲人去世,丧者家属情绪都比较哀伤。
为了体现自己对死者的尊重和对丧家的同情,参加丧礼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持悲伤的情绪。
不能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更不能露出厌烦的神情甚或笑容。
着深色服装(或白色上衣深色裙裤)。
切忌穿得大花大绿;衣袖上要戴上黑纱,也可在胸前佩上白花。
不可昂首阔步,而应微微低头,缓步慢行。
讲话时发音要低调,不能有怪腔。
不可与参加丧礼的人交头接耳,议论其他事情,甚至谈笑风生;更不可结群吵闹,嬉戏追逐。
坚持参加到底,不中途退出。
对死者的家属进行劝慰,用温情关切的语言劝其节哀振作精神。
冷漠处之或哑口无言都是不适宜的。
祭扫的礼仪祭奠是对已逝先人的一种纪念形式。
一般可分两类:家庭祭奠和第1页共9页扫墓祭奠。
家庭祭奠,一般在父母、祖父母的生辰或忌日时举行。
通常是面对遗像,占燃馨香三炷和供奉水酒三杯,或者是以素色鲜花一束作为清供,以示纪念。
扫墓祭奠,一般在清明节、中秋节或春节举行。
祭扫先人墓地,一般有以下几项内容:馨香三炷,鞠躬悼念,寄托哀思。
墓前祭奠,过去凡晚辈都要行跪拜大礼,现在多以三鞠躬代替。
整修陵墓。
一般是给坟墓培土,并整修墓道。
由于平时雨水冲刷或其他原因,墓道或坟头自然受损,利用祭扫之际,可以进行整修和培高。
墓表可铲些草皮贴上,使草蔓延覆盖后可减少水土流失。
有的还可植树以作纪念。
献上花圈或一束鲜花,并打扫、清理坟墓周围环境。
亲友骨灰寄放在殡仪馆的,可献上微型花圈或绢花束,把骨灰盒的积尘掸净,瞻仰遗像,鞠躬行礼,并低头默哀。
丧事礼仪与禁忌(一)死亡禁忌死亡是自然规律,然而人们却极力回避,原因是死亡毕竟是凶祸灾难,对人们来说接触甚或听说死亡之事都是不吉利的。
殡葬礼仪资料
殡葬礼仪
殡葬礼仪,是人们在丧葬仪式上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仪式,旨在缅怀逝者并安抚生者的心灵。
不同文化和宗教对待殡葬礼仪的方式各有差异,但都体现了人们对生死的庄严和敬畏。
遗体准备
在进行殡葬礼仪之前,最初需要对逝者的遗体进行处理和准备。
遗体处理包括洗净、入殓、穿衣等程序,以确保遗体在仪式中得到妥善安置。
仪式流程
殡葬礼仪的仪式流程通常包括唁电、守灵、告别仪式、下葬等环节。
唁电是亲友表达哀思和慰问的方式,守灵是逝者家属陪伴逝者安息的过程,告别仪式则是正式的送别仪式。
最后,逝者将被埋葬或火化。
哀悼表达
在殡葬礼仪中,人们不仅通过仪式来表达哀悼之情,还会通过哀乐、祭祀、悼词等方式来纪念逝者。
这些表达方式既是对逝者的尊敬和缅怀,也是对生者心灵的抚慰。
礼仪文化
不同地区、不同文化对殡葬礼仪均有不同的传统和习俗。
例如,一些地区会举行丧礼、白事、殡仪、颂文等传统仪式,而另一些地区则有吊唁、安葬、追思等传统活动。
礼仪意义
殡葬礼仪不仅是人们对逝者最后的告别,更是对死亡和生命的思考。
通过仪式和仪表,人们体味到生命的脆弱和宝贵,感悟到生死轮回和生生不息的真谛。
总而言之,殡葬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彰显了对逝者的敬意,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愿我们在每一次殡葬仪式中,都能以虔诚和敬意对待生死,珍惜眼前的每一个人和时刻。
丧葬礼仪与风俗礼仪有哪些
丧葬礼仪与风俗礼仪有哪些1、送终:依照传统风俗,子女在父母病重期间,应该寸步不离地服侍、守候在他的身边。
即使在外地求学、做官或是经商的子女,闻讯应立即赶回家中,陪伴父母度过他的人生的最后时刻--此谓之“送终”。
违背这一习俗的人,将会受到社会舆论及亡者旁系亲戚的严厉谴责和怪罪,大概此俗沿袭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
“父母在,不远游。
游必有方”的缘故吧。
2、招魂:在我国古代,亲人刚死时,守护人要放一点蚕丝或棉花在其鼻孔下“试气”。
家人站在屋外的高坡上挥舞着死者的外服或官帽(服)等物,呼唤死者的名字以示“招魂”。
招魂之后,再次查验死者鼻孔前的丝棉动静以及心脏脉搏等情况,以最后确认亲人是否真的死了3、寿衣:在弥留之际,亲人要马上给死者抹澡换衣(称“抹尸”)穿好寿衣戴好寿帽。
死者临终之际,有的要对亲人嘱咐、安顿一番,以了却自己未尽的事业或心愿。
在当地民俗中,“遗言”贵如黄金,晚辈得到老人的临终吩咐被认为是幸运的。
据说有的因此而财运亨通,吉星高照。
在确定死者不可复生之后,亡者的亲属围在一起,哭成一片。
在《礼记》中有规定:男人只能呜咽而啼,妇女则应边哭边跳。
但失去亲人的哭泣是不可能按照冷静而理智的设计方式来进行的。
所以,人们听到的往往是从死者身边传出的伴随呼唤死者的嚎啕大哭之声。
4、下榻:按照道教的常规,到了下午三四点时,就要把死者从床上移至堂屋,靠西边的一侧。
头朝里,脚朝外,并同时燃放鞭炮,谓之“下榻”。
同时还要在神龛上燃香点蜡,以祭祀先祖神灵。
另外,在死者的脚边燃香三柱,红蜡一支,谓之“照路”,好让死者有灵魂通向天堂或阴间地府。
死者亲属在堂屋内守护着,谓之“尽孝”和“守夜”。
街坊邻居、亲朋戚友闻讯赶来吊孝,死者的儿子孙子要出门迎接,行双膝或单膝跪地之叩拜礼。
前来的宾朋即刻上前搀扶,口里喊着“节哀”或“高升”之类的安慰话,这一礼节人称为“领孝”。
在七仙湖区人民的心目中,死者不管辈份、等级,一句话叫做“亡者为大”。
丧葬白事有哪些讲究丧葬的礼仪风俗
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喜事,自然也离不开白事,那么你知道这中间有哪些讲究?又有多少风俗?中国民间的丧葬习俗,通常是指在各地广为流传,并且约定成俗的规范化流程。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下丧葬习俗的基本流程和一些常见的礼仪风俗。
骨灰盒一、丧葬白事有哪些讲究?通常流程如下:1、选寿穴,做寿材,选寿衣。
在中国各地的民间习俗之中,都会很注重老年人百年时的相关准备,而老人也并不忌讳,提前准备这些东西。
2、临终关怀。
送终是中国人十分注重的一个习俗,所以当家中老人处于弥留病重之际,所有人都必须停下自己的工作,赶回家中陪伴在老人的身边,陪老人走完生命之中的最后一程。
3、寿终正寝。
其实中国人常常说的寿终正寝的意思,就是老人去世以后需要将老人移床至正堂,也就是家中的正厅堂之中,因为这里是家中供奉神位的地方。
4、更衣,点长明灯。
民间的习俗规定,老人去世时不可以穿着生病时的衣服,所以必须换上寿衣。
另外民间习俗以为,需要为去世的人准备长明灯,才能让其安然达到另外一个世界。
5、报丧。
将亲人去世的消息告知亲朋好友,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
6、守灵、吊丧。
在未出殡之前,逝者的灵柩置于灵堂之上,亲人必须时刻守护着,谓之守灵。
吊丧指的是亲友对逝者的祭奠吊唁等活动。
7、择吉日,起灵出殡。
民间出殡一般以逝者去世三日以后为准,各地出殡仪仗多有不同。
公墓二、丧葬的礼仪风俗又有哪些呢?通常有以下这些:1.停尸仪式:他被移到正屋明间的灵床上,在亲属们的守护下度过生命中最后的时刻,这叫做"挺丧"。
2.报丧仪式: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
3.招魂、送魂仪式:客死在他乡的魂魄,找不到归途.除非他的家人替他"招魂",使他听到那企望着他的声音,他才能够循着声音归来。
4.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
殡葬礼仪常识范文
殡葬礼仪常识范文殡葬礼仪是指一种固定的规范和仪式,用以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并且满足逝者和家属的精神需求。
殡葬礼仪包括葬礼仪式、服饰规范、祭祀仪式、祭品准备等方面。
以下是关于殡葬礼仪的常识。
一、葬礼仪式1.各地的葬礼仪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都包括丧家礼、告别仪式和安葬仪式。
2.丧家礼是指为了表示家丧之痛,丧家会在家里摆设祭坛,并举行丧礼,家族及亲朋好友会前来吊唁和慰问。
3.告别仪式是指将逝者遗体送往殡仪馆或殡仪社进行火化或安置。
善后工作包括办理火化手续、择期举行告别仪式等。
告别仪式通常有吊唁、追思会和火化仪式。
4.安葬仪式是指将逝者遗体安葬在墓地或骨灰安放在骨灰堂。
安葬仪式通常由家属陪同逝者遗体前往墓地,进行墓地祭奠仪式。
二、服饰规范1.家属在葬礼期间一般应穿着黑色或素色的朴素服装,不宜穿着花纹、鲜艳的衣服。
2.亲友也应穿着庄重、朴素的服装,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3.穿戴饰品方面,应减少佩戴,尽量以简单、朴素为主。
三、祭祀仪式1.在告别仪式中,通常会有逝者遗像或照片供人哀悼,还可以点燃纸钱或烛火,表达对逝者的敬意。
2.家属会准备祭品,如糯米饭、水果、酒等,用于祭祀逝者,在家中或安葬仪式上进行祭拜。
四、祭品准备1.祭品的准备通常包括鲜花、香烛、水果、糯米饭等。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鲜花的选择一般以白色为主,寓意纯洁、庄重。
3.糯米饭要煮熟,以表示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4.水果要新鲜,以水果的整齐排列和搭配寓意吉祥如意。
五、其他注意事项1.参加葬礼的人员应尽量避免悲痛过度,要有所节制,以尊重逝者和家属。
2.不要在葬礼现场拍照、录像等,以免打扰或伤害到家属的情感。
3.参加葬礼时,要遵守现场规则,维护现场秩序,不吵闹、喧哗。
总之,殡葬礼仪是一种尊重逝者和表达敬意的文化传统。
通过遵循殡葬礼仪,可以给予逝者和家属足够的关怀和慰藉,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逝者的尊重和怀念之情。
参与者应该了解并尊重当地的葬礼仪式和相关传统,以体现社会责任和风度。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一、服务仪式
传统的服务仪式主要包括安葬仪式、追悼仪式、丧柩仪式、开棺仪式、行善仪式等。
安葬仪式是将死者安葬的礼仪,包括火化、陵葬两种方式;
追悼仪式是为死者举行的悼念仪式,其中包括烟花、花篮、冥府行列等;
丧柩仪式是在将死者的尸体从家中出发前举行的仪式,此时家属要一起会同,为死者送行;开棺仪式是为死者开棺裹尸的仪式,主要是要表达家属
对死者的怀念;行善仪式是死者离开后要行的仪式,主要是要为死者祈福,使死者得到更多的慈祥、安乐。
二、灵前拜礼
传统的灵前拜礼是在死者被抬入殡仪馆或者火化厂后,家属要聚集在
一起,为死者举行的仪式,以表达对死者的怀念和祝福,家属们要以最深
的尊重和礼貌进行拜礼,并表达自己对死者的追忆。
在灵前拜礼仪式中,
家属们还会为死者送上各种供品,以表达自己恭敬的心意,表示死者一路
走好,一切安好。
三、七日仪式
传统的七日仪式是在死者的安葬仪式结束后。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
中国传统丧葬礼仪在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有以下几个主要环节:1.预备仪式:在亡者去世后,家属会将其遗体清洗和穿上整洁的衣服。
然后将亡者遗体放在灵堂中,供人们前来祭拜。
家属也会邀请专业的丧葬承办人来进行后续的安排和流程。
2.烧香祭奠:在丧葬仪式中,家属和亲友会燃点香烛,并行三鞠躬,向亡者表示敬意和怀念。
此外,还会在丧礼中焚烧纸钱,以供给亡灵在冥界的生活所需。
3.打点浮装:在中国传统丧葬礼仪中,还有一个特色环节称为“打点浮装”。
这是指义工通过点化和加工亡者的尸体,使其看起来更加整洁美观,体现对亡者的敬意和尊重。
4.奠酒敬烟:在丧葬仪式中,主持人会带领家属和亲友进行奠酒和敬烟仪式。
家属会将酒倒在地上,以示对亡者的敬意,同时还会向天空敬烟,以暗示将逝去的亲人送到天堂。
5.敞开灵棚:在葬礼仪式最后,家属会敞开灵棚,让亲友们可以亲自观看遗体。
这个环节旨在让人们有机会一睹亡者的容颜,表达他们对逝者的思念之情。
6.送殡行礼:在丧葬仪式的最后,亲友们会前往墓地或火葬场,进行最后的送别仪式。
他们会在墓前燃烧纸钱和香烛,向亡者祈福,并向亡者的灵魂表达敬意和告别。
这些传统的丧葬礼仪,不仅是对亡者的一种尊重和缅怀,同时也是对生者的一种慰藉和安慰。
通过这些仪式和习俗,家属和亲友们可以表达自己的哀思和思念之情,告别逝去的亲人,并为亡灵祈福。
在这些仪式中,亲友们可以在共同的悲痛中凝聚力量,共同面对生命的不可逆转和生死的无常。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改变,一些传统丧葬礼仪已经有所改变和转变。
例如,在一些大城市,人们更倾向于简化丧葬仪式,使之更加庄重而不繁琐。
此外,有些地方也开始推行生态葬,以更加环保和文明的方式处理逝者的遗体。
总之,中国传统丧葬礼仪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一系列的仪式和习俗,表达了对亡者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尽管在现代社会中逐渐出现改变,但其核心价值依然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心中。
老人出殡行礼方法
老人出殡行礼方法一、送别仪式老人出殡时,亲友们应当提前到达灵堂或丧居,准备好送别所需的物品。
一般而言,送别仪式分为两个环节,即告别仪式和后续行程。
告别仪式一般在灵堂内进行,亲友们排队依次前往灵柩前瞻仰,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告别之意。
在告别仪式中,可以点燃纸钱、烧香、默哀等,以示对逝者的敬意和祈福。
后续行程则是指将灵柩送往墓地或火化场所的过程,亲友们一同前行,以表示对逝者的陪伴和送行。
二、服饰要求在老人出殡时,亲友们应当穿着合适的服装,以示对逝者的尊重。
一般而言,男性应穿着正装,女性则应穿着素色的礼服或黑色服装。
同时,应避免佩戴过于鲜艳或华丽的饰品,以免给人带来不适或不合时宜的感觉。
三、行为举止在老人出殡期间,亲友们应当保持庄重和肃穆的态度,尽量避免说笑和嬉戏的行为。
同时,要注意遵守礼节,尊重逝者和其他亲友的感受。
在告别仪式中,可以适当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缅怀之情,但不宜过于悲伤或夸张。
在后续行程中,要保持安静和有序,遵循指引,不要拥挤或混乱。
四、礼品赠送在老人出殡时,亲友们可以携带一些适当的礼品,以表达对逝者和家属的关怀和慰问之情。
一般而言,可以选择一些鲜花、纸钱、香烛等作为送礼物的选择。
同时,要注意礼品的包装和携带方式,避免给其他人带来不便或不合适的感觉。
五、丧葬仪式老人出殡时的丧葬仪式,一般包括火化和土葬两种方式。
在进行丧葬仪式时,亲友们应当遵循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做到有序和安全。
对于火化仪式,亲友们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按照指引排队前行,依次送别逝者。
对于土葬仪式,亲友们应当按照指引前往墓地,参与下葬仪式,以示对逝者的敬意和祝福。
六、丧服要求在老人出殡期间,逝者的家属和亲友们应当穿着合适的丧服,以示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一般而言,男性应穿着黑色或深色的西服,女性则应穿着黑色或深色的礼服或旗袍。
同时,要注意避免穿着过于鲜艳或花哨的服饰,以免给人带来不适或不合时宜的感觉。
七、祭祀仪式老人出殡时,亲友们可以进行一些祭祀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祝福。
殡葬服务礼仪
殡葬服务礼仪殡葬服务礼仪是指在进行葬礼和丧葬仪式时,遵循一定的规范和仪式,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并给予亲友安慰和支持的一种行为准则。
遵循殡葬服务礼仪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尊重逝者和亲友的感受,以及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殡葬服务礼仪要求参与者要尊重逝者。
在葬礼和丧葬仪式上,人们应保持庄重和肃穆的态度,以示对逝者的敬意。
在丧葬仪式上,适当地佩戴黑色或素色的服装是必要的,以显示对逝者的尊重。
同时,人们应当尽量避免大声喧哗、嬉笑和不正当行为,以免伤害逝者的家人和其他参与者的感情。
殡葬服务礼仪要求参与者要给予逝者家人适当的关怀和支持。
在葬礼和丧葬仪式上,参与者应当表达对逝者家人的慰问和支持,以减轻他们的悲痛和负担。
可以通过适当的言辞和行为来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对家人的慰问,如送上花圈、献上挽联、陪伴家人等。
在与逝者家人交流时,应当尽量使用温暖、安慰的语言,并避免提及与死亡相关的话题,以避免进一步伤害他们的感情。
殡葬服务礼仪还要求参与者要遵守仪式的程序和规定。
在葬礼和丧葬仪式上,有一系列的程序和规定需要遵循,如丧家的守灵、告别仪式、火化仪式等。
参与者应当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要求进行行动,不得随意打乱或违背仪式的进行。
同时,参与者应当尊重丧家的意愿和要求,在可能的范围内提供协助和支持。
殡葬服务礼仪还要求参与者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
在葬礼和丧葬仪式上,人们应当保持端庄、得体的姿态,不得进行不适当的行为。
如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花哨的服装,不得吸烟或喧哗,不得随意拍照或录像等。
同时,参与者应当遵守丧家的规定和要求,尊重他们对仪式的安排和组织。
殡葬服务礼仪是一种对逝者和亲友的尊重和关怀,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通过遵循殡葬服务礼仪,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尊重逝者和亲友的感受,以及传递温暖和支持。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葬礼和丧葬仪式上遵循殡葬服务礼仪,以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思,给予亲友安慰和支持。
传统中国的丧葬礼仪与习俗
传统中国的丧葬礼仪与习俗传统中国的丧葬礼仪与习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体现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探讨传统中国丧葬礼仪与习俗的起源、重要环节以及对人们的影响。
一、丧葬礼仪的起源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先民的宗教信仰和人类对死亡的认知。
古代中国人相信死后有后世子孙来世报答,因此重视丧葬礼仪以及祭祀。
传统的丧葬礼仪和习俗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至今。
二、重要环节1. 家属通知和公告当一位亲人去世后,家属需要通知亲友以及邻里社区。
这通常通过电话、传真或者现在的社交媒体进行。
此外,家族还会发布公告,以便更多人了解丧事并前来吊唁。
2. 遣送灵柩在传统中国,遣送灵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
家属和亲友会将灵柩从丧家经过,在路途中往往有一些仪式和节目。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向亲友和邻里展示对亡者的尊重和怀念。
3. 家居清理在丧葬前,家居需要进行清理。
这是为了迎接前来吊唁的亲友,并为灵柩的临时存放做准备。
清理工作包括整理家居摆设、打扫卫生和摆放神灵牌位等。
4. 追思祭祀在告别灵柩之后,亲友们会进行悼念和追思祭祀。
追思祭祀是表达对亡者尊敬和怀念的一种方式,常常以祭祀仪式的形式进行。
家属和亲友会安置神灵牌位,并进行祭拜和燃香祷告,以表示对亡者的敬意。
5. 埋葬和后事传统的中国丧葬礼仪中,埋葬是最后一个环节。
家族会选择合适的墓地,并进行土葬或者火化。
同时,还会安置墓碑和墓志铭,以便子孙后代纪念。
此后,家属和亲友会进行饭食供奉和探墓活动,以纪念逝者。
三、对人们的影响1. 社会团结丧葬礼仪和习俗的实行促进了家族和社区的团结。
在丧亲之时,家族成员通常会团结一致,共同完成丧葬事宜。
同时,亲友和邻里社区也会前来慰问和帮助。
这种团结有助于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聚力。
2. 传承尊敬和教育价值观丧葬礼仪和习俗承载着对亡者的尊敬和怀念。
通过参与这些仪式,人们能够感受到家族、亲友和社区对逝者的重视。
同时,丧葬礼仪也有助于教育人们尊重生命、关爱亲人,并反思人生的意义。
殡葬礼俗及流程范文
殡葬礼俗及流程范文一、丧家接受各种祭奠品,包括纸钱、祭品等。
二、守灵1.丧家在家中上香,设有照片或遗像供奉,常常配有鲜花。
2.丧家供奉白米、水果、点心等食品,为逝者的亡灵提供食物。
3.丧家上香、焚烧纸钱,以求逝者得到超度。
三、殡仪馆入殓1.逝者遗体送到殡仪馆,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洗净,穿上整齐的寿衣。
2.常常由丧家亲属陪同坐在逝者遗体旁守灵,焚烧纸钱以供奉逝者。
3.通常,在逝者迎殡出殡的前一天晚上进行火化。
四、迎灵1.灵堂准备:家中悬挂白纸或吊挂白布,设有逝者的照片或遗像,并供奉鲜花与点心。
2.亲友吊唁:亲友到灵堂吊唁,向丧家表达哀悼之情,表示对逝者的尊敬和回忆。
五、出殡1.声挽歌舞:在出殡时,由一些专业的哀歌舞队在前引路。
2.仪仗队:由一些戴着白纸帽子、身穿白色斗篷的人组成,簇拥搬运灵柩的车队前进。
六、丧葬1.灵柩安放:将灵柩安放在丧车上,由家属和亲友一起举行最后的送别仪式,祈求逝者一路走好。
2.祭奠仪式:在坟地或骨灰安放处,举行祭祀、跪拜、献花、烧纸钱等仪式,以示尊敬和纪念。
3.随葬品:一些地区还会将逝者的随身物品或纪念品放入坟墓或骨灰盒中。
七、后事处理1.收祭品:家属收回全部祭品、纸钱等。
2.交付灵位:灵位交付给丧家,将逝者的名字刻在墓碑上或墓地石碑上,以纪念逝者。
八、祭祀与守孝1.祭祀:在逝者去世一周年、三周年、五周年、七周年等纪念日上,举行祭祀仪式。
2.守孝:亲属期间原则上需要守孝一年,期间禁止打扮得过于靓丽或戴任何装饰品。
以上是中国传统的殡葬礼俗及流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现代化的方式也逐渐被融入其中,以满足人们对逝者仪式的多样化需求。
但传统的殡葬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因为它们代表着尊重逝者和传承家族传统的重要价值观。
出殡奠礼仪式流程
出殡奠礼仪式流程一、悼词宣读出殡奠礼仪式开始时,第一步是宣读悼词。
悼词通常由家属或主持人代表宣读,其内容通常包括对逝者的回忆和怀念,对逝者的赞美和祝福,以及对家属的慰藉和鼓励。
悼词的宣读通常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思。
二、进殡礼仪进殡礼仪是出殡奠礼仪式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是亲友和家属在灵柩前排成队列,表达对逝者的最后告别和送行。
在进殡礼仪中,亲友和家属通常会向逝者献上花圈或花束,表示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此外,亲友和家属还可以向逝者行鞠躬礼,以示尊敬和悼念。
三、缅怀仪式缅怀仪式是出殡奠礼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环节,通常是在进殡礼仪结束后进行。
在缅怀仪式中,亲友和家属可以共同祈祷,默哀或献上献花等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悼念。
缅怀仪式通常在庄严肃穆的音乐和氛围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追思和哀思。
四、火化仪式火化仪式是出殡奠礼仪式中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是在缅怀仪式结束后进行。
在火化仪式中,逝者的遗体被送入火炉,经过火化后转化为骨灰,最终将骨灰放入骨灰盒或骨灰瓮中保存。
火化仪式通常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最后致敬和悼念。
五、安葬仪式安葬仪式是出殡奠礼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通常是在火化仪式结束后进行。
在安葬仪式中,逝者的骨灰被安放在墓地或骨灰安息处,家属和亲友可以在安葬仪式中为逝者祈福、献花或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
安葬仪式通常在精心布置的场地中进行,以表达对逝者的永恒怀念和祝福。
总结出殡奠礼仪式是一种尊重和悼念逝者的仪式,通过宣读悼词、进殡礼仪、缅怀仪式、火化仪式和安葬仪式等环节,为逝者送行和致敬,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平安与幸福。
出殡奠礼仪式是一种传统的礼仪活动,具有浓厚的文化和宗教色彩,它不仅是对逝者的最后悼念和纪念,也是对生者的思考和警示,提醒我们珍惜生命,珍惜亲情,在有生之年好好珍惜每一天,活出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愿每一个人都能珍惜当下,珍惜亲情,珍惜生命。
丧葬礼仪
丧葬礼仪1、搬铺(有的地方叫调床)在亲人临近死亡时,将病人由卧房移至中堂临时铺设的软床上,称“搬铺”。
被搬铺者已知将离人世,召唤家人留遗言,分配遗物,嘱咐家人预备办理后事。
男移中堂左侧,女移右侧。
未成年人夭折,不移。
家有长辈,亦不移中堂而移侧屋。
2、送终老年人病危时,儿女都要在面前日夜守候谓之“送终”。
死前给男老人理发,一般是剃光头,妇女不剃头,只将头发梳整齐。
穿好寿衣,戴好帽子(哥在世不能戴帽)、穿好鞋袜(弟在世不能穿鞋,只穿袜子)等。
一方面因为死后胳膊、腿硬不好穿,另一方面按迷信说法,死后穿就“赤着身子去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
咽气后,眼睛、口闭合不好的,再帮其合好。
口里含着拴着红头绳的铜钱。
把红头绳挽成圈,按男左女右的规矩挂在死者耳朵上。
“口中含宝”寓吉祥意,谓之“噙口钱”。
用白纸盖在脸上叫“蒙脸纸”。
这时在脚脖子套条麻绳叫“绊脚绳”,以防止“炸尸”,入殓时解开。
用手帕包着“打狗饼子”装在死者的袖筒里。
门上贴上白纸,男先死,白纸贴在左边门上,女先死,白纸贴在右边大门上。
死者年龄多大,就用多少根谷草扎成草把,放在死者床头前叉开,叫“隐身草”。
头面前面以碟、盏盛油放灯芯点燃为灯,称“长明灯”。
再放上一个阴瓶子,外面用高粱秆做框、纸糊的四方框灯罩挡风。
3、喊路老人咽气后,把以上这些物件整备好后,孝子应立即到大门前路口烧纸喊路。
让亲邻中高嗓门的一人喊:“×××明光大路向西南”。
意思是让老人的灵魂赴西南极乐世界。
连喊三声后,全家人才能大哭,又曰“举丧”。
在老盆里烧纸(老盆底钻三个洞)砍好哀棍,砍哀棍时,要注意选好一支较长柳树的枝,够所有孝子用的,粗头是老大的,依次截取,一根比一根长一点,干儿最后,全部用白纸剪穗子糊上,糊好白幡,曰招魂幡。
死一位糊一杆,死两位糊两杆。
4、戴孝比死者小的平辈、晚辈都要戴孝。
孝子(包括儿媳)戴重孝(布最好是粗麻布),并腰系辫好的麻绳,束顶帽外束麻绳坯子,塞上棉花,男左女右,意思是堵耳眼,不闻他事,专心守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树葬
八大丧葬方式
亦称“风葬”。具体葬法颇多:有的在树杈上以树枝架成鸟巢状 或在几个树杈上搭放横木,将死者陈放其上;有的在树上建造窝 棚状小屋,将死者臵其内;有的将死者悬挂或捆于树上。中国东 北、西南等地区曾有这种葬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一些 少数民族地区还可见到各种不同方式的树葬。西藏珞巴族用树枝 、竹子、芭蕉叶等在树上建成简易树屋,作为死者葬身之所。对 树葬习俗的产生,有的认为同游猎经济有关;有的认为是远古人 类“巢居”生活在葬俗上的反映,他们基于灵魂不灭的观念,认 为人们在生之时既然栖息于树上,死后到另一世界也同样要过树 居生活。
3 水葬
八大丧葬方式
中国部分藏族、门巴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实行这种葬法 。西藏地区的藏族多数实行天葬,唯凶亡者和一些传染病亡者 被贬用水葬;另一些地区 的藏族因地处草原,缺乏燃料,除农 奴主行火葬、天葬外,一 般也行水葬。水葬有固定的场地,多 设在江河急流处。人死后,请喇嘛念 经,由司水葬者或近亲,将尸体屈肢 捆扎,背至水葬场,在其前胸缚一巨 石沉水。死者生前的穿戴用物归司水 葬者所得,其余的财产半数交地方封 建政权,半数交寺庙。由于治丧待客 花费大,许多人因而负债,有些家庭 甚至破产。
8 船葬
八大丧葬方式
中国南方古代一些少数民族的葬俗。 因以船形棺为葬具,故名。船棺葬分 露天葬和土葬两种。船棺露天葬流行 于东南部古越人所在地,主要是福建 及江西的武夷山区。福建崇安武夷山 的船棺是独木舟形,史称 “仙船”, 曾流行于商周至西汉年间。近年考古 发现,这种船棺分底盖两部分,均由 整段木头刳成,上下套合。底部为船棺的主体,中为长方形盛尸 处;盖作半圆形,内部刳空如船逢状。据文献记载,中国中南地区 也有类似船棺葬:湖北称“敝艇”,湖南称“船”,广西称“沉香 船”、“仙人舟”。船棺土葬系四川古代巴族的葬俗,流行于公元 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1世纪末。考古发现,四川巴县冬笋坝和昭化县 宝轮院有船棺墓葬群,船棺体形硕大笨重,用整段楠木刳凿或用 6块整板拼合而成,中部为盛尸处,上有木板为盖。
6 土葬
八大丧葬方式
是世界上各民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式。又称 “埋葬”。研究者认 为,这种葬式是人类有了原始宗教观念的一种表现。土葬墓一般 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合葬。原始公社时期,氏族均有固定的 墓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家族,通常也有固定的墓葬场。土 葬一般均有不同质地的棺和殉葬品,统治阶级墓葬的殉葬品甚丰 ,甚至还有以人殉葬的。最早的土葬多在人类居住的洞穴内外地 表搁臵死者,然后垒以土石,或掘一浅坑埋葬。随着社会的发展 ,土葬衍变为多种形式。
2、入殓(分“小殓”和“大殓”)
"小殓"指为死者穿上入棺的寿衣,小殓之前,先把各种殓衣连同 亲友所致之襚全部陈列开来. 小殓时所有参加者都要不停地号 哭,以示悲痛至极.小殓后用衾被裹尸,用绞布收束.民间殓衣多 用绸子,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忌用缎子,因其谐音"段子",恐致" 断子绝孙". “大殓”指死者入棺仪式,一般在小殓次日举行. 这是死者与亲人最后一别,所以仪式非常隆重.入棺前要为死者 着衣祭奠,小殓时着常衣,大殓时着官服,女子则凤冠霞帔.主人 主妇在执事人的帮助下,铺席执衾,亲自奉尸入棺.民间习俗,要 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然后再铺一层黄纸,乞求死者灵魂能够高 高地升入天堂.要用黄绫绣花棉褥,俗叫"铺金",褥子上锈海上姜 牙,八仙过海等图案,目的是超度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盖棺时儿 女应在场,如死者为女子,要等娘家人与之告别后,方可盖棺.棺 内还要放金银铜钱等,富家讲究死者左手执金,右手握银,而穷人 就只好放些铜钱了.盖棺之后,再次祭奠.已盛尸之棺称"柩",停柩 称"殡".此后,死者家属分别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穿着不同等级的 丧服,叫"成服".
现代树葬
海 葬 瓮藏
悬 棺 葬ຫໍສະໝຸດ 1、挂纸幡现代丧葬礼程序
有丧事的人家,要用表寸纸剪成纸杖放 臵大门外旁边(放在门左说明死了男性 ,右则为女性),门扇上用宽约四寸的 长表寸纸贴成“X”形(若两位老人有一 位健在,贴成“/”或“\”形),门框 两边贴无字的表寸纸或蓝色纸,如对联 形,这是对外向亲友告知家有丧事。
丧葬礼包括丧礼和葬礼两部分。 丧礼是指死者临终直至落葬之前的一系列仪式行为。 葬礼是指各种不同的葬法以及落葬时的仪式行为。
1
2 3 4
丧礼
葬礼
现代丧葬礼程序
西方的“简丧薄葬”
5
丧葬中的中西文化差异
丧礼
古人把办理亲人特别是父母的丧事看作极为重 要的大事,因此形成了一套严格的丧礼制度.同样 是死,不同身份等级的人,叫法上就截然不同. “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 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 。” (《礼记• 王制》 ) 由此可见,死者社会地位越高,丧礼越繁缛, 拖的时间越长;即使是一般人,也要到死后第 三天才大殓,三个月才落葬。
丧葬礼的来由
死亡,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标志着人将从此脱离 社会。在传统社会里,又普遍认为死亡并非是人的消 失,而是他从一个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活着时在 人世间,死后则去了阴间。怎样处理死尸,则是活着 的人的事。做这件事,即表达了活着的人与死人的感 情纠葛:哀悼、思念、依恋、评价;同样也表达出活 着的人对生与死这样一个严重问题的思考。
4 火葬
八大丧葬方式
以火焚尸,将骨灰储于盒(坛、缸、瓮等)内。 中国早在春 秋、战国时期, 氐羌人就行火葬。这与其所从事的游牧经济 生活有关。至今,四川茂汶以北地区的羌族仍行火葬。在族源 上与古羌人有关的藏、纳西、哈尼、普米、怒等族在历史上也 行火葬,现在仍有部分地区保持此种习俗。在西藏,活佛、上 层喇嘛和部落头领死后行火葬。因民族和地区不同,火葬的仪 式和方法也不尽一致。四川、云 南等地各族火葬时,凶死者骨灰 予以扬弃,正常死亡者的骨灰 用 土稍加掩盖。普米族则先将尸体 放进四方形棺中抬到火葬场,用 斧劈开,把尸体置于放有蜂蜜和 酥油的“柴房”中火化,后收骨 灰送往高山的骨灰洞中。
丧礼总的说来有五,六十种,非常复杂.主要分为三步骤:
1.初终
古代讲究“寿终正寝”,所以将死之人要居于正室.死者亲属要 守在周围, 如确已断气,则由家人拿着死者衣服,朝着幽冥世界 所在的北方,高呼死者的名氏,唤死者回来,俗称“招魂”,意为 挽回死者作最后的努力.之后,再验, 确已断气,则开始哭丧. 为死者穿衣,用殓巾覆盖尸体。在尸体东侧设酒食,供死者鬼魂 饮用.死者家属着素服,开始居丧.同时派人向死者上级,亲友报 知死讯.亲友闻讯前来吊唁,并赠送死者衣被, 死者家属要陪哭, 并跪拜答谢.在堂前西阶树一旗幡,上书“某某之柩”,目的是让 人知道死者是谁, 旗幡长短标明死者身份.用烧热的洗米水为死 者洁身,并为死者修剪头发,指甲.沐浴后,要在死者口中放入珠, 玉,米,贝等物,称"饭含". 在堂前庭中设一块木牌,暂时代替神主, 晚上在堂上和庭中燃烛, 以便于死者亡灵享用供品.以上这些初 终礼仪须在一日之内完成.
3、下葬
葬礼
丧葬形式既是人们社会文化观念的反应,也 是自然环境作用的产物。 我国历史上曾实行过的葬法有:天葬、水葬 、火葬、土葬、墓葬、食葬、岩洞葬、崖葬 、悬棺葬、瓮葬、塔葬、风葬、衣冠葬、二 次葬、复合葬等。
1 天葬
八大丧葬方式
中国藏族普遍采用的一种葬俗,至今仍 保留。亦称“鸟葬”。葬前,将死者放在 屋内角落处停一至数日,请喇嘛念经一次 。葬时,尸体忌从房门抬出,只能从窗 口运出; 如住楼上,可用绳索吊下。 天葬是习惯形成的。专司天葬者将尸体 用畜驮或背扛方式,运至天葬场。碎尸 时,焚柏枝,烟缕升起,群鹰趋烟而至 争相啄食。尸骨以食尽为吉祥,若有残 余,送葬亲友则将其焚化。死者用过的 器物和穿戴, 归司天葬人所得。 天葬 者认为,天葬符合释迦牟尼传记中所说 的“舍身救虎”精神,死者的灵魂也可 以随鹰升天,得到来世的幸福。除藏族 外,中国的部分裕固族和少数门巴族也 行此种葬俗。
5、讣告
6、吊丧
吊丧,俗称出殡,即集体悼唁祭拜。吊唁,要在死者灵前搭丧棚 ,上有起脊棚顶,正前方放灵桌,以便放臵祭品。两面围成墙形 ,晚辈亲属在两旁跪棚谢客。吊丧时,吊丧人要先到收吊礼的地 方进行记,在吊礼单上由登记人记下吊丧人的姓名、祭品名称等 。然后由主持丧事的总管安排,按先后顺序进入丧棚吊唁。吊丧 时,要鸣炮,奏哀乐;吊丧人至灵前哀哭,行跪拜礼。(客人吊 丧之前,要先开丧,即子女至亲在灵棚行跪拜礼,并大哭一场) 行跪拜礼时,由一人在前主祭,行二十四拜或十八拜礼(简单的 行八拜礼),其余的人,则跪在后边陪祭。
指埋葬死者的礼仪。墓地是死者的最终归宿,墓地的选择是埋 葬死者的头等大事.墓地要选在地势宽广,山清水秀的地方,以使 死者安息地下,庇佑子孙.下葬前一天,先举行“迁柩”仪式,即把 灵柩迁入祖庙停放.第二天,灵车启行,前往墓地。队伍由丧主带 领,边哭边行,亲友牵引柩车的绳索,走在灵车之前,富贵之家仪仗 繁多,往往由方相氏开道,乐队前导,旗幡高树,明器浩荡,纸钱飘飞 ,僧尼道士随行念经.出丧队伍经过之处,亲友可设“路祭”(搭 棚祭奠). 灵柩到达墓地后,先行祭奠,然后由孝子执锹挖土,众亲 友打墓穴.打好墓穴后,在墓穴的底部铺垫两根竹子或者剥了皮 的光滑小衫树,把灵柩推进墓穴后再抽掉.下柩时家属男东女西 肃立默哀.灵柩安放平稳后,主人及亲属痛哭,并抓起泥土扔向灵 柩,叫“添土”.最后,筑土成坟.下葬完毕,丧主还要“反哭”,“ 虞祭”.西汉以后,受佛教的影响,又有“做七”和“百日”的习 俗,每逢七天一祭,以“五七”为重.至100天,家人再次对死者进 行祭奠.至此,丧礼基本结束。
5 塔葬
八大丧葬方式
佛教活佛和僧侣处理遗体的一种方法 。它起源于原始佛教以塔安臵佛舍利 或佛之爪发的习俗。塔葬法有三种: ①将火化的骨灰埋葬在砖塔之内。采 用此法的最为普遍。 ②将骨灰盒或部 分遗骸如头盖骨、肱骨、股骨等,放 在被称为“灵塔”的“塔瓶”之内。 ③在“塔瓶”内安放经过药物处理的 整尸和死者生前用品。 在西藏,活佛 或高僧死后,先用水银和“色拉”香 料水冲洗肠胃,继而分别用樟脑水和 藏红花水灌洗两遍,再用檀香木水和 樟脑及藏红花通擦尸体表皮,最后用 丝绸包扎,穿上袈裟,臵于“塔瓶” 之内。他们认为用此法处理,尸体经 久不腐,且皮肤柔软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