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表面改性及处理技术1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表面改性技术》课件
表面改性技术的实 例分析
热处理:通过加热和冷却,改变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能 涂层:在金属表面涂覆一层保护层,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 电化学处理:通过电化学反应,改变金属表面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激光处理:利用激光束照射金属表面,改变其表面性能和微观结构
实例:聚四氟乙烯(PTFE)表面改性 目的: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热性 方法: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 应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原理:利用高能粒子轰 击材料表面,使其发生 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 形成新的表面层
特点:可以在低温 下进行,对材料表 面无破坏,可形成 多种表面层
应用:广泛应用于 金属、陶瓷、塑料 等材料的表面改性
优点:可以提高材 料的耐磨性、耐腐 蚀性、导电性等性 能
原理:利用电化学反应,在表 面形成一层具有特定性质的薄 膜
添加标题
表面改性:通过改变复合材料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 提高其性能
添加标题
表面改性方法:化学气相沉积(CVD)、等离子体增强化 学气相沉积(PECVD)、激光表面处理等
表面改性技术的发 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环保型表面改性技 术:减少有害物质 排放,提高环保性 能
纳米表面改性技术: 提高表面性能,增 强表面功能
改性目的:提高材料的耐磨性、 耐腐蚀性、抗老化性等性能
改性方法:化学改性、物理改 性、复合改性等
改性效果:提高材料的表面性 能,延长使用寿命
应用领域:汽车、电子、建筑、 医疗等行业
添加标题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组成的材 料
添加标题
实例: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
添加标题
表面改性效果: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导 电性等性能
第8章 表面改性技术(1).ppt
8
8.2 表面热处理
定 义
对零部件表面进行加热、冷却、改变表层 组织和性能,不改变其表层成分的热处理工艺。 也称作表面淬火技术。
9
表面淬火的原理
零件表面材料快速加热到相变临界点(AC3(亚共
析钢)或者AC1(过共析钢))以上而转变为细小
的奥氏体组织,心部材料仍保持在相变临界点以下,
保持原有组织。其后用快速冷却,达到淬火目的,获
5
(二)喷丸表面形变强化工艺及应用
1、喷丸材料
铸铁丸、铸钢丸、钢丝切割丸、玻璃丸、陶瓷丸、聚合塑料丸、液 体喷丸介质 黑色金属制件可以用铸铁丸、铸钢丸、钢丝切割丸、玻璃丸和陶瓷 丸 有色金属和不锈钢件需采用不锈钢丸、玻璃丸和陶瓷丸。 模具表面处理常用二氧化硅液态喷丸
2、喷丸强化用的设备
按驱动弹丸的方式可分为机械离心式弹丸机和气动式弹丸机两大类。 (1)机械离心式喷丸机 功率小,生产效率高,喷丸质量稳定,但设备制造成本高。 适用于要求喷丸强度高、品种少批量大、形状简单尺寸较大的零部件。
18
图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装置示意图
19
2.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原理
感应电流透入深度:从电流密度最大的表面到电流值为表面的 1/e(e=2.718)处的距离。
56.386
f
超过失磁点的的电流透入深度称为热态电流透入深度 (△),低于失磁点的电流透入深度称为冷态电流透入 深度( )。对于钢
35
36
二、几种新型表面热处理技术
1. 高频脉冲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用高频脉冲感应加热进行淬火,使用20~30MHz的高频 脉冲,通过感应圈在毫秒级极短时间内使工件表面急速加 热到淬火温度,然后自冷,这种方法也叫高频感应冲击淬
表面改性技术培训课件(ppt 39页)
第六章 表面改性技术 6.1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方法及其应用
常用的金属材料表面形变强化方法主要有喷丸、滚压和内孔
挤压等强化工艺。
表面滚压强化示意图。对于圆角、沟槽等皆可通过该方法获
得表层形变强化,并引进残余压应力。
内孔挤压是使孔的内表面获得形变强化的工艺措施,效果显
著。
表面滚压
第六章 表面改性技术 6.1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一般来说,黑色金属制件可以用铸铁丸、钢丸和玻璃丸。 有色金属和不锈钢制件则需采用不锈钢丸或玻璃丸。
第六章 表面改性技术 6.1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喷丸强化设备主要有两类: (1)机械离心式喷丸机,适用于要求喷丸强度高、 品种少、批量大、形状简单、尺寸较大的零件。
第六章 表面改性技术 6.1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第六章 表面改性技术 6.1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3)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零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弹丸直径、喷射 角度及速度、零件的原始表面粗糙度。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零件材料的强度和表面硬度值越高,塑 性变形越困难,弹坑越浅,表面粗糙度值越小;
第六章 表面改性技术 6.1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阿尔门试验
弧高度测试时采用标准化的弧高度试片,也称 Almen试片。试片 分N、A、C三种 ,其材料和硬度都有规定,长度和宽度也固定,只是厚 度不同。其中应用较多的为A试片(厚1.27mm),适用于中等喷丸强度。
试片在专用的夹具中,接受在一组选定的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的喷 射,然后测量其变形后凸弧的高度作为喷丸强度的量度。弧高度单位用 mm表示。例如,30A表示 A试片弧高度为0.3mm。
弹丸直径越大,速度越快,弹丸与工件碰撞的动量越大,喷丸的强 度就越大。
表面改性技术(PPT)
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二十页。
选择功率密度要根据零件尺寸及其淬火条件而定。 电流频率(pínlǜ)越低、零件直径越小及所要求的硬化 层深度越小,那么所选择的功率密度值应越大。
高频淬火常用于零件直径较小、硬化层深度较浅的场 合;
中频淬火常用在大直径工件和硬化层深度较深的 场合。
第三十页,共一百二十页。
二、火焰加热外表淬火 火焰加热外表淬火是应用氧一乙炔或其他可燃气体
实际上,感应加热外表淬火硬化层深度取决 于加热层深度、淬火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和材料 本身淬透性等因素。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二十页。
4.感应加热外表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感应加热外表淬火获得的外表组织呈细小隐
晶马氏体,碳化物呈弥散分布,外表硬度比普通 淬火的高2HRC—3HRC,耐磨性也提高,这是因快 速加热时在细小的奥氏体内有大量亚结构残留在 马氏体中所致。喷水冷却时,这种差异会更大。 表层因相变体积膨胀而产生压应力(yìnglì),降低 缺口敏感性,大大提高疲劳强度。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二十页。
1.感应加热的物理过程
将工件放在感应线圈中, 在高频交流磁场的作用下, 产生很大的感应电流(gǎnyìng diàn liú),并由于集肤效应而 集中分布于工件外表,使 受热区迅速加热到钢的相 变临界温度Ac3或Accm之 上,然后在冷却介质中快 速冷却,使工件表层获得 马氏体。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二十页。
(二)金属外表(wàibiǎo)化学热处理的目的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感应淬火机床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二十页。
5、外表淬火常用加热方法 ⑴ 感应加热: 利用交变电流在工件外表感应巨大 涡流(wōliú),使工件外表迅速加热的方法。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二十页。
一、感应加热外表淬火 (一)感应加热外表处理的根本原理(yuánlǐ)
选择功率密度要根据零件尺寸及其淬火条件而定。 电流频率(pínlǜ)越低、零件直径越小及所要求的硬化 层深度越小,那么所选择的功率密度值应越大。
高频淬火常用于零件直径较小、硬化层深度较浅的场 合;
中频淬火常用在大直径工件和硬化层深度较深的 场合。
第三十页,共一百二十页。
二、火焰加热外表淬火 火焰加热外表淬火是应用氧一乙炔或其他可燃气体
实际上,感应加热外表淬火硬化层深度取决 于加热层深度、淬火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和材料 本身淬透性等因素。
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二十页。
4.感应加热外表淬火后的组织和性能 感应加热外表淬火获得的外表组织呈细小隐
晶马氏体,碳化物呈弥散分布,外表硬度比普通 淬火的高2HRC—3HRC,耐磨性也提高,这是因快 速加热时在细小的奥氏体内有大量亚结构残留在 马氏体中所致。喷水冷却时,这种差异会更大。 表层因相变体积膨胀而产生压应力(yìnglì),降低 缺口敏感性,大大提高疲劳强度。
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二十页。
1.感应加热的物理过程
将工件放在感应线圈中, 在高频交流磁场的作用下, 产生很大的感应电流(gǎnyìng diàn liú),并由于集肤效应而 集中分布于工件外表,使 受热区迅速加热到钢的相 变临界温度Ac3或Accm之 上,然后在冷却介质中快 速冷却,使工件表层获得 马氏体。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二十页。
(二)金属外表(wàibiǎo)化学热处理的目的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感应淬火机床
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二十页。
5、外表淬火常用加热方法 ⑴ 感应加热: 利用交变电流在工件外表感应巨大 涡流(wōliú),使工件外表迅速加热的方法。
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二十页。
一、感应加热外表淬火 (一)感应加热外表处理的根本原理(yuánlǐ)
表面改性技术ppt课件
精品课件
图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示意
18
二、 表面热处理强化
(二)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是应用氧-乙炔或其他可燃气体对零件表面加热,
随后淬火冷却的工艺。
优点:与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等方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灵活,适
用钢种广泛,零件表面清洁、一般无氧化和脱碳、形变小等优点。
缺点:加热温度不易控制,噪音大,劳动条件差,使用混合气体不够安
精品课件
22
三、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
根据渗入元素的不同,化学热处理可分以下几类:
(1)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可提高材料表面获得高的
硬度、耐磨性、耐侵蚀磨损性、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 疲劳强度,而心部具有一定强度、塑性、韧性的性能。
(2)渗硼。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可
用于钢铁材料、金属陶瓷和某些有色金属材料,如钽 和镍基合金。这种方法成本较高。
在真空中采用连续气相沉积激光技术, 在软的基材表 面获得硬度达2000~4500HV的非晶BN薄层。
精品课件
36
五、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离子注入:将所需的某种元素的原子电离成离 子,在电场中加速后高速轰击工件表面使之注入工 件表面一定深度的真空处理工艺,也属于PVD范围。
(一)离子注入的原理
1、入射离子工件材料与发生相互作用
精品课件
6
一、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精品课件
7
一、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2、表面形变强化原理
在形变硬化层中产生两种变化:
在组织结构上,亚晶粒极大地细 化,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度 增大
形成了高的宏观残余压应力
结果:反抗外力的能力增强,表面 强度、耐应力腐蚀性能和疲劳强 度提高。
图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示意
18
二、 表面热处理强化
(二)火焰加热表面淬火
火焰加热表面淬火是应用氧-乙炔或其他可燃气体对零件表面加热,
随后淬火冷却的工艺。
优点:与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等方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灵活,适
用钢种广泛,零件表面清洁、一般无氧化和脱碳、形变小等优点。
缺点:加热温度不易控制,噪音大,劳动条件差,使用混合气体不够安
精品课件
22
三、 金属表面化学热处理
根据渗入元素的不同,化学热处理可分以下几类:
(1)渗碳、渗氮、碳氮共渗。可提高材料表面获得高的
硬度、耐磨性、耐侵蚀磨损性、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 疲劳强度,而心部具有一定强度、塑性、韧性的性能。
(2)渗硼。提高金属表面的硬度、耐磨性和耐蚀性。可
用于钢铁材料、金属陶瓷和某些有色金属材料,如钽 和镍基合金。这种方法成本较高。
在真空中采用连续气相沉积激光技术, 在软的基材表 面获得硬度达2000~4500HV的非晶BN薄层。
精品课件
36
五、 离子注入表面改性
离子注入:将所需的某种元素的原子电离成离 子,在电场中加速后高速轰击工件表面使之注入工 件表面一定深度的真空处理工艺,也属于PVD范围。
(一)离子注入的原理
1、入射离子工件材料与发生相互作用
精品课件
6
一、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精品课件
7
一、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2、表面形变强化原理
在形变硬化层中产生两种变化:
在组织结构上,亚晶粒极大地细 化,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度 增大
形成了高的宏观残余压应力
结果:反抗外力的能力增强,表面 强度、耐应力腐蚀性能和疲劳强 度提高。
材料工程基础课件-第十章 材料的表面改性
火焰喷涂是利用气体燃烧火焰的高温将喷 涂材料(金属丝或粉末)熔化,并用压缩空气 流将它以很高的速度喷射到工作表面上,形成 涂层。
粉斗
C2H2 O2
2、涂层结构
热喷涂过程中,最先冲击到工件表面的颗 粒变形为扁平状,与工件表面凹凸不平处产生 机械咬合。
后来的颗粒打在先行颗粒的表面上也变为 扁平状,并产生机械结合,逐渐堆积成涂层。
举例
广州富通光科技术有限公司利用高能量密度 的激光对模具进行表面处理,从而改变模具表 层的显微结构或成分,实现模具表面强(硬)化 或修复的技术。研究中开发了适合于模具表面 处理的多种合金材料、预处理剂和专有熔覆送 丝设备技术,解决了模具钢材料和激光表面工 程技术的配合工艺,达到参数优化控制。
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从根本上解决制约我 国模具加工的技术瓶颈—模具钢材料和热处 理问题,从而变革模具制造工艺、缩短模具 开发与制造周期、提高模具质量和使用寿命、 降低模具加工成本,达到以国产钢材替代进 口钢材的目的,减少我国模具产业对进口钢 材、进口硬加工中心装备的依赖,增强我国 模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减摩、耐辐射、导电、绝缘等特殊性能要求。
五、气相沉积技术
气相沉积是将含有形成沉积元素的气相物 质输送到工件表面,在工件表面形成沉积层 的工艺方法。
依据沉积过程反应的性质,可分为: 化学气相沉积 物理气相沉积
1、化学气相沉积
化 学 气 相 沉 积 (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是利用气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于 固体表面上进行化学反应,生成固态沉积膜的 过程,常称CVD法。
基本原理
将含有涂层材料元素的反应介质在较低温 度下汽化,然后送入高温的反应室与工件表面 接触产生高温化学反应,析出合金或金属及其 化合物沉积于工件表面形成涂层。
材料表面改性技术.pptx
2、喷丸强化用的设备 按驱动弹丸的方式可分为机械离心式弹丸机和气动式弹丸机两大类。 (1)机械离心式喷丸机 功率小,生产效率高,喷丸质量稳定,但设备制造成本高。 适用于要求喷丸强度高、品种少批量大、形状简单尺寸较大的零部件。 (2)气动式喷丸机 适用于喷丸强度低、品种多、批量少、形状复杂、尺寸较小的零部件。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一)感应加热基本原理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工件表面产生密度很高的感应电流,并 使之迅速加热至奥氏体状态,随后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组织的 淬火方法。
• 当感应圈中通过一定频率交流电时, 在其内外将产生与电流变化频率相同 的交变磁场。将工件放入感应圈内,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工件内就会产生 与感应圈频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应 电流。感应电流沿工件表面形成封闭 回路,通常称之为涡流。
• 感应电流透入深度:从电流密度最大的表面到电流值为表面的 1/e(e=2.718)处的距离。 56.386 f
超过失磁点的的电流透入深度称为热态电流透入深度(热),低于 失磁点的电流透入深度称为冷态电流透入深度(冷)。对于钢
冷
20 f
500 热 f
硬化层深度:硬化层深度总小于感应电流透入深度
3 工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电流频率50Hz,表面硬化层深度 10~15mm。适用于大直径钢材的穿透加热及要求淬硬层深的大 工件的表面淬火。
工件表面淬火后应进行低温回火以降低残余应力和脆性,并保持表面高硬度 和高耐磨性。 淬火前的原始组织应为调质态或正火态。
(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特点
1、感应加热时,由于电磁感应和集肤效应,工件表面在极短时间内达到 Ac3以上很高的温度,而工件心部仍处于相变点之下。中碳钢高频淬 火后,工件表面得到马氏体组织,往里是马氏体加铁素体加屈氏体组 织,心部为铁素体加珠光体或回火索氏体原始组织。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一)感应加热基本原理
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工件表面产生密度很高的感应电流,并 使之迅速加热至奥氏体状态,随后快速冷却获得马氏体组织的 淬火方法。
• 当感应圈中通过一定频率交流电时, 在其内外将产生与电流变化频率相同 的交变磁场。将工件放入感应圈内, 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工件内就会产生 与感应圈频率相同而方向相反的感应 电流。感应电流沿工件表面形成封闭 回路,通常称之为涡流。
• 感应电流透入深度:从电流密度最大的表面到电流值为表面的 1/e(e=2.718)处的距离。 56.386 f
超过失磁点的的电流透入深度称为热态电流透入深度(热),低于 失磁点的电流透入深度称为冷态电流透入深度(冷)。对于钢
冷
20 f
500 热 f
硬化层深度:硬化层深度总小于感应电流透入深度
3 工频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电流频率50Hz,表面硬化层深度 10~15mm。适用于大直径钢材的穿透加热及要求淬硬层深的大 工件的表面淬火。
工件表面淬火后应进行低温回火以降低残余应力和脆性,并保持表面高硬度 和高耐磨性。 淬火前的原始组织应为调质态或正火态。
(三)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特点
1、感应加热时,由于电磁感应和集肤效应,工件表面在极短时间内达到 Ac3以上很高的温度,而工件心部仍处于相变点之下。中碳钢高频淬 火后,工件表面得到马氏体组织,往里是马氏体加铁素体加屈氏体组 织,心部为铁素体加珠光体或回火索氏体原始组织。
第四章材料的强化、改性及表面技术
▪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0年11月5日星 期四9时4分23秒Thur sday, November 05, 2020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1.52020年11月5日星期 四9时4分23秒 20.11.5
谢谢大家!
▪
加强做责任心,责任到人,责任到位 才是长 久的发 展。20.11.520.11.5Thursday, November 05, 2020
钢的淬透性用末端淬火法(端淬法)测定
离
(a)
(b)
(c)
(a)淬火装置 (b) 淬透性曲线 (c)钢的半马氏体区硬度与含碳量关系曲线
2)淬透性的应用
钢的力学性能沿截面的 分布是受淬透性的影响。
(3)淬火缺陷及其防止 1)变形与开裂 2)硬度不足 3)氧化与脱碳
4.淬火钢的回火
工件在淬火后通常得到 马氏体加残留奥氏体(Ar), 这种组织不稳定,存在很大 的内应力,因此必须回火。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9:04:2309:04:2309:0411/5/2020 9:04:23 AM
▪
安全象只弓,不拉它就松,要想保安 全,常 把弓弦 绷。20.11.509:04:2309:04Nov-205-N ov-20
▪
重于泰山,轻于鸿毛。09:04:2309:04:2309:04Thursday, November 05, 2020
二、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转 变
1.钢加热时的转变
热处理加热最主要的目 的就是为了得到奥氏体,因 此这种加热转变过程称为钢 的奥氏体化。
(1)钢的奥氏体化 完全奥氏体化加热; 不完全奥氏体化加热。
(2)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及其 控制
《表面改性》PPT课件
硝酸首先腐蚀无定形区,使结晶形态暴露; 硫、碳质沥青和重氮可进展C-C的插入反响; 氟气可发生去氢、氟化反响、C=C双键的生成,
并引起聚烯烃外表发生交联反响; 臭氧能氧化聚烯烃外表、产生羟基、酮、醛和羧
酸基。
常见研究结论
聚烯烃、腈基橡胶和丁基橡胶可用氧化法处理; PET和PC可用氨碱处理,也可分别用烷基锆催化
性都显著提高。
处理具体步骤 (1) 1:1(mol)的钠:萘或纳:氨/THF溶液,在装
有搅拌器及枯燥管的三口瓶中反响2h直至溶液 完全变成暗棕色。 (2) 将含氟聚合物浸泡其中1~5min,密封,使 聚合物外表变黑〔深度约1µm〕 (3) 取出用丙酮洗,除去过量有机物。 (4) 用蒸馏水洗净。
6.3.1 外表光接枝的化学原理 首要条件: ——生成外表引发中心,即外表自由基。 根据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3种方法: 〔1〕辐照分解法 〔2〕自由基转移法 〔3〕氢提取反响法
〔1〕辐照分解法 ——对于一些含光敏基〔如羰基〕,特别是侧链
含光敏基的聚合物,当紫外光照射其外表时,会 发生Norrish I型反响,产生外表自面时:
《表面改性》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6.3.1 碱洗含氟聚合物
含氟高聚物,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乙烯 (PCTFE)和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等;
(2) C1s峰向低能方向移动。这说明外表处理的深 度到达5-10nm,在此范围内氟已完全被除去并 发生碳化作用,还引进了大量的C=C双键以及羰 基和羧基。
并引起聚烯烃外表发生交联反响; 臭氧能氧化聚烯烃外表、产生羟基、酮、醛和羧
酸基。
常见研究结论
聚烯烃、腈基橡胶和丁基橡胶可用氧化法处理; PET和PC可用氨碱处理,也可分别用烷基锆催化
性都显著提高。
处理具体步骤 (1) 1:1(mol)的钠:萘或纳:氨/THF溶液,在装
有搅拌器及枯燥管的三口瓶中反响2h直至溶液 完全变成暗棕色。 (2) 将含氟聚合物浸泡其中1~5min,密封,使 聚合物外表变黑〔深度约1µm〕 (3) 取出用丙酮洗,除去过量有机物。 (4) 用蒸馏水洗净。
6.3.1 外表光接枝的化学原理 首要条件: ——生成外表引发中心,即外表自由基。 根据产生方式不同,可分为3种方法: 〔1〕辐照分解法 〔2〕自由基转移法 〔3〕氢提取反响法
〔1〕辐照分解法 ——对于一些含光敏基〔如羰基〕,特别是侧链
含光敏基的聚合物,当紫外光照射其外表时,会 发生Norrish I型反响,产生外表自面时:
《表面改性》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本课件PPT仅供大家学习使用 学习完请自行删除,谢谢!
6.3.1 碱洗含氟聚合物
含氟高聚物,如聚四氟乙烯(PTFE)、聚三氟乙烯 (PCTFE)和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等;
(2) C1s峰向低能方向移动。这说明外表处理的深 度到达5-10nm,在此范围内氟已完全被除去并 发生碳化作用,还引进了大量的C=C双键以及羰 基和羧基。
材料表面改性.ppt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二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二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四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三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三点 二十六分。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有:电镀、化学镀、电刷镀、复合镀、涂料涂
.
10
从处理பைடு நூலகம்法的原理上可分为:
基于冶金和物理原理:
热喷涂、热浸镀、渗碳、渗氮、激光处理、离子
注入、真空化学气相沉积(CVD)、真空物理气 相
沉积(PVD)(包括真空蒸镀、溅射镀、离子镀、分
子束外延、离子束合成膜技术等)、等离子表面
改性技术;
基于化学和电化学原理:
.
4
开课目的和意义
本课程作为冶金物理化学、化学工艺、材料及材料工 程、冶金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的选修课程旨在扩展相 关专业研究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材料表 面处理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及研究进展。
现代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是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如上所 述,在国防及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均有广泛的应用,在 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实际研究工作中经常被触及。本 课程的目的是介绍这样一门交叉、边缘工艺学科的基本 知识,为各类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进入实验研究阶段开 展具体研究题目时提供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考点;训练和 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为将来从 事科研、生产、设计等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观结构、缺陷状态或应力状态。主要有喷丸强化、
表面热处理、化学热处理、等离子扩渗处理、激光
表面处理、电子束表面处理、高密度太阳能表面处
理、离子注入表面改性等。.
9
1.3 表面处理技术的分类
从处理方法的特点上可分成两大类:干法和湿法。
干法:方法本身在形成表面膜层过程很少使用水或有机溶液。其 应用原理涉及物理、化学、机械及冶金基础知识。
.
2
开课目的和意义
上至天,下至海,现代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应用领域
十分广泛,遍及各行业,如航空航天、舰船、国防武
器装备,舰船、电子、计算机、石油化工、汽车、家
电、日用五金、交通工程、冶金、矿山机械、纺织机
械、包装,医疗器械、光学仪器及其他机械工程领域;
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不仅赋予材料耐蚀、耐磨、
自润滑减摩、装饰防护、导热、耐热等如上所述功能,
还是强化、修复失效部件再利用的重要手段以及开发
新材料和新部件的重要技术;涉及处理的基体材料不
仅有金属材料,也包括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
材料及复合材料、织物、植物等几乎所有的材质上。
.
3
开课目的和意义
现代材料表面技术是一门涉及表面物理、固体物 理 等离子物理、表面化学、电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 学、冶金学、金属材料学、高分子材料学、无机非金 属材料学等多门学科的边缘学科,它融入了这些学科 的理论和许多新的技术成果。产生了一系列表面处理 技术,用于改善材料表面性能或用于制备表面功能膜 材料。
.
1
开课目的和意义
开课目的和意义
材料的疲劳断裂、磨损、腐蚀、氧化、烧损、辐照损伤 等各种形式的破坏而失效都是从表面开始的,因此就要 采取必要的措施和方法对材料进行表面防护处理;另外,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赋予材料表面某些特殊功能如导 电、磁性、屏磁催化、耐热、导热、耐磨、减摩..等 (而不改变材料基体原有的性能),有一门工艺科学就 能担当如此重任—这就是本课所要介绍的《材料表面改 性及处理技术》,也称“现代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现代表面工程技术”。
.
12
(1)提高材料的表面防护性。腐蚀、疲劳断裂磨损、 氧化、烧损以及辐照损伤等都是从表面开始的, 例如,仅腐蚀一项全世界每年损耗金属达1亿吨 以上。
(2)提高产品抵御环境作用能力和长期运行的可靠 性、稳定性---表面性能。
主要有:热喷涂、热浸镀、涂塑、搪瓷、化学气相
沉积(CVD)、物理气相沉积(PVD)(包括
真空蒸镀、溅射镀、离子镀、分子束外延、
离子束合成膜技术等)、以及渗碳(氮)、
技术
喷丸、激光处理、离子注入等表面
湿法:方法本身在形成膜层或处理过程中以水为溶剂的电解液或 有机溶液电解液。
其应用原理涉及物理化学、化学、电化学基础知识。
附、分离、催化等各种物理、化学及机械力学性能; (3)实施特定的表面加工技术来制造构件、零部件和元器件等; (4)替代或减少使用环境负荷大的贵重材料; (5)增强、修复材料表面,延长寿命。 (6)制备功能膜材料
.
8
1.2 表面处理技术手段
两种途径提高材料抵御环境作用能力或赋予材料 表面某种功能特性。
.
5
主要学习内容 1 绪论——表面处理技术总览 2 电镀 3 电刷镀和摩擦电喷镀 4 化学镀 5 复合镀技术 6 化学转化膜 7 金属阳极氧化处理
.
6
主要教学参考书:
1、钱苗根等,现代表面处理技术。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3.83.
2、徐滨士等,表面工程的理论与技术。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74.
覆盖层技术:包括电镀层、电刷镀层、化学镀层、 阳极氧化膜、化学转化膜、涂装、粘结、堆焊、热 喷涂、塑料粉涂覆、热浸镀膜、陶瓷涂覆、搪瓷涂 覆、真空蒸镀、溅射镀、离子镀、化学气相沉积、 分子束外延膜、离子束合成膜技术等。
无覆盖层表面改性技术:用机械、物理、化学等方
法,改变材料表面的形貌、化学成分、相组成、微
3、董允等,现代表面工程技术。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00.3
4、《材料保护》、《表面技术》、《电镀与 涂饰》、《腐蚀与防护》等有关表面处理技 术学术期刊。
.
7
第一章 绪论
1.1、什么是表面处理技术
对材料表面通过特殊的处理技术手段或方法赋予特殊的功能镀/ 涂膜或改性层,达到材料表面改性、防护或对失效部件进行修复, 以使材料具有某种功能,满足特殊环境的应用和提高、延长材料 的使用寿命。称这种技术为表面处理技术。 主要用途: (1)提高材料抵御环境作用的能力,防腐、耐磨、耐热、抗高温; (2)赋予材料表面某种功能特性。包括光、电、磁、热、声、吸
电镀、化学镀、电刷镀、复合镀、阳极氧化、微
弧氧化、化学转化膜、涂料涂装、功能涂膜等。
此外,还有机械喷丸处理;涂塑、搪瓷处理。
.
11
1.4 表面处理技术的应用
1、表面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在国民经济和国防科技中应用是相当的广泛,遍及 各行业;包含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可以用于耐蚀、 耐磨、自润滑减摩、修复、强化、装饰防护等,也 可以用于提供光、电、磁、声、热、化学、生物、 催化等功能方面。 涉及的基体材料不仅有金属材料,也包括无机非金 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织物、植物 材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