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学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一、药代动力学:1、静脉注射本品1g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144mg/L;2、肌内注射0.75g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为27mg/L,于给药后45分钟达到;静脉注射和肌内注射相同剂量后的曲线下面积(AUC)相似。
3、本品在各种体液、组织液中分布良好,能进入炎性脑脊液。
(1)细菌性脑膜炎患者每8小时静脉滴注3g或65~75mg/kg,脑脊液中浓度可达0.1~22.8mg/L。
(2)每8小时肌内注射0.75g后痰液中的药物浓度为0.1~7.8mg/L;注射后2.5小时胆汁中药物浓度为1.5~15mg/L。
(3)肌内注射0.75g或静脉注射1.5g后骨组织中药物浓度可分别达2.4mg/L和19.4mg/L。
(4)皮肤水泡液的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接近。
4、孕妇肌注后的羊水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仿。
5、本品亦能分布至腮腺液、房水和乳汁;血清蛋白结合率为31%~41%。
6、本品大部分于给药后24小时内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尿药浓度甚高。
本品血消除半衰期(t1/2)为1.2小时,新生儿和肾功能减退者血消除半衰期(t1/2)延长。
7、合用丙磺舒亦可延长。
二、不良反应:1.偶见皮疹及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停药后症状消失。
2.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
3.据文献报导,长期使用本品可导致非敏感菌的增殖,胃肠失调,包括治疗中、后期甚少出现的假膜性结肠炎。
4.罕见短暂性的血红蛋白浓度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减少,停药后症状消失。
5.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会有暂时的疼痛,剂量较大时尤其如此。
6.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三、临床研究【功效主治】1.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感染性支气管扩张症,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和术后胸腔感染。
2.耳、鼻、喉科感染:鼻窦炎、扁桃腺炎、咽炎。
3.泌尿道感染: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及无症状的菌尿症。
4.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蜂窝织炎、丹毒、腹膜炎及创伤感染。
5.骨和关节感染:骨髓炎及脓毒性关节炎。
6.产科和妇科感染:盆腔炎。
7.淋病:尤其适用于不宜用青霉素治疗者。
8.其他感染:包括败血症及脑膜炎;腹部骨盆及矫形外科手术;心脏、肺部、食管及血管手术;全关节置换手术中预防感染。
【化学成分】1.本品为头孢呋辛钠的无菌粉末。
按无水物计算,含头孢呋辛(C16H16N4O8S)不得少于86.0%;2..按平均装量计算,含头孢呋辛(C16H16N4O8S)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
【药理作用】本品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活性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相似或略差。
但对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相当稳定。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肠球菌属和李斯特菌属耐药。
其他阳性球菌(包括厌氧球菌)对本品均敏感。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头孢唑林为差,1~2mg/L可分别抑制对青霉素敏感和耐药的全部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流感嗜血杆菌有较强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可对本品敏感。
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枸橼酸菌属和不动杆菌属对本品的敏感性差。
沙雷菌属大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弯曲杆菌属和脆弱拟杆菌对本品耐药。
其作用机制为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结合,使转肽酶酰化,抑制细菌中隔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壁粘肽成分的交叉连结,使细胞分裂和生长受到抑制,细菌形态变长,最后溶解和死亡。
【药物相互作用】 1、本品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粘菌素甲磺酸钠、硫酸多粘菌素B、葡萄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异恶唑、氨茶碱、可溶性巴比妥类、氯化钙、葡庚糖酸钙、盐酸苯海拉明和其他抗组胺药、利多卡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哌甲酯、琥珀胆碱等。
2、偶亦可能与下列药物发生配伍禁忌:青霉素、甲氧西林、琥珀酸氢化可的松、苯妥英钠、丙氯拉嗪、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水解蛋白。
3、本品不能以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4、本品不可与其他抗菌药物在同一注射容器中给药。
5、有报道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头孢菌素联合用药可导致肾毒性。
6、临床应用头孢菌素患者用斑氏或费氏或Clintest Tablets试验检查尿糖时会出现假阳性反应,但用酶的方法试验则不会出现假阳性。
在查血糖时如用铁氰酸方法可出现假阴性结果,头孢呋辛钠不会干扰碱性苦味酸方法测定尿和血肌酐值。
7、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强利尿药、卡氮芥、链佐星等抗肿瘤药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头孢呋辛含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
7、棒酸可能增强头孢呋辛对某些因产生内酰胺酶而对之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
【药物过量】过量使用会刺激大脑发生抗厥,血液透析法或腹膜透析法可降低本品的血清浓度
【禁忌症】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对青霉素类、青霉素衍生物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
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头孢菌素时发生过敏反应者达5%~10%;如作免疫反应测定时,则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对头孢菌素过敏者达20%。
2.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
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3.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伪膜性结肠炎)者,和有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4.如溶液发生浑浊或有沉淀不能使用。
5.不同浓度的溶液可呈微黄色至琥珀色,本品粉末、悬液和溶液在不同的存放条件下颜色可变深,但不影响其效价。
6.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病人的抗球蛋白试验(直接)可出现阳性;本品可致高铁氰化物血糖试验呈假阴性,故应用本品期间,应以葡萄糖酶法或抗坏血酸氧化酶试验测定血糖浓度;本品可使硫酸铜尿糖试验呈假阳性,但葡萄糖酶法则不受影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早期慎用。
本品可随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无发生问题的报告,但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后决定。
【规格】按C16H16N4O8S计算(1)0.25g (2)0.75g 老年患者用药: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须调整剂量。
【用法用量】1、可深部肌内注射,也可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
肌内注射前,必须回抽无血才可注射。
2、肌内注射给药时,
每0.25g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缓慢摇匀得混悬液后,方可深部肌内注射。
3、静脉注射:0.25g至少用2.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0.75g至少用6.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1.5g至少用12.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摇匀后再缓慢静脉注射,也可加入静脉输注管内滴注。
1、本品成人常用量为一次0.75g~1.5g,每8小时给药一次,疗程5~10天。
对于生命受到威胁的感染或罕见敏感菌引起的感染,应每6小时使用1.5g剂量。
对于细菌性脑膜炎,使用剂量应每8小时不超过3.0g。
对于单纯性淋病应肌注单剂量1.5g,可分注于二侧臀部,并同时口服1g丙磺舒。
2、预防手术感染:术前0.5~1.5小时静脉注射本品1.5g,若手术时间过长,则每隔8小时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0.75g剂量。
若为开胸手术,应随着麻醉剂的引入,静注1.5g;以后每隔2小时给药一次,总剂量为6g。
3、3个月以上的患儿,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mg,分3~4次给药。
4、重症感染,每日每公斤体重,用量不低于0.1g,但不能超过成人使用的最高剂量。
骨和关节感染,每日每公斤体重0.15g(不超过成人使用的最高剂量),分3次给药。
5、脑膜炎患者每日每公斤体重0.2~0.24g,分3~4次给药。
6、小儿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6g。
【适应症】本品可用于对头孢呋辛敏感的细菌所致的下列感染:1、呼吸道及耳鼻喉感染: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含氨苄青霉素耐药菌)、克雷伯氏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产酶菌及非青霉素酶产酶菌)、化脓性链球菌及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咽炎和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细菌性肺炎、肺脓肿和术后肺部感染。
2、泌尿道感染:由大肠杆菌及克雷伯氏杆菌属细菌所致的尿道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和无症状性菌尿症。
3、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产酶菌及非青霉素酶产酶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杆菌、克雷伯氏杆菌属及肠道杆菌属细菌所致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丹毒、腹膜炎及创伤感染。
4、败血症: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产酶菌及非青霉素酶产酶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含氨苄青霉素耐药菌)及克雷伯氏杆菌属细菌所引起的败血症。
5、脑膜炎: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含氨苄青霉素耐药菌)、脑膜炎奈瑟氏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产酶菌及非青霉素酶产酶菌)所引起的脑膜炎。
6、淋病:由淋病奈瑟氏菌(青霉素酶产酶菌及非青霉素酶产酶菌)所引起的单纯性(无合并症)及有合并症的淋病,尤其适用于不宜用青霉素治疗者。
7、骨及关节感染: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青霉素酶产酶菌及非青霉素酶产酶菌)所引起的骨及关节感染。
本品可用于术前或术中防止敏感致病菌的生长,减少术中及术后因污染引起的感染。
如腹部骨盆及矫形外科手术、心脏、肺部、食道及血管手术、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预防感染。
【不良反应】本品耐受情况良好,常见不良反应如下:1、局部反应:如血栓性静脉炎等。
2、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假膜性结肠炎等。
3、过敏反应:常见为皮疹、瘙痒、荨麻疹等。
偶见过敏症、药物热、多形性红斑、间质性肾炎、毒性表皮剥脱性皮炎、斯约综合症。
4、血液:可见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减少、短暂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短暂性的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或白细胞减少等、偶见血小板减少。
5、肝功能:可见ALT、AST、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血清胆红素-过性升高。
6、其他:尚见呕吐、腹痛、结膜炎、阴道炎(包括阴道念球菌病)、肝功能异常(包括胆汁郁积)、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引发癫痫、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各类血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症等。
头孢噻肟钠1、本品为白色、类白色或淡黄白色结晶;无臭或微有特殊臭。
2、本品在水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在氯仿中不溶。
3、储存条件:2-8°C 4、适用症状: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
5、头孢噻肟可以作为婴幼儿脑膜炎的选用药物。
6、革兰阴性菌的作用更强,抗菌谱包括嗜血性流感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克雷白产气杆菌属及奇异变形杆菌、奈瑟菌属、葡萄球菌、肺炎球菌、链球菌等。
7、肌注或静注,成人,中等度感染,1g/次,1次/12小时;严重感染 8g~12g/日,分3~4次;8、儿童每日100mg~150mg/kg,分2~4次。
9、新生儿每日50mg/kg,分2~4次。
10、静滴,宜用1g~2g溶于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在20~60分钟内滴注完毕。
副作用1 对青霉素有时有交叉变态反应,对青霉素过敏者、孕妇(尤其3个月以内的孕妇)应慎用。
2 对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剂量应相应减小,不能合用强利尿剂。
3 有时患者有皮疹、头晕、耳鸣、发热、腹泻、呕吐、全身不适等症状。
4 肌注部位有疼痛感。
5 个别患者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
药理毒理1、头孢噻肟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白细胞克雷伯菌属和沙门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等革兰阴性菌有强大活性。
2、对普通变形杆菌和枸橼酸杆菌属亦有良好作用。
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对本品比较耐药。
3、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和产碱杆菌无抗菌活性。
4、头孢噻肟对流感杆菌、淋病奈瑟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株)、脑膜炎奈瑟菌和卡他莫拉菌等均有强大作用。
5、本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的活性强,肠球菌属对本品耐药。
药代动力学1、肌内注射本品0.5g或1.0g后,0.5小时达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12mg/L和25mg/L,8小时后血中仍可测出有效浓度。
2、于5分钟内静脉注射本品1g或2g,即刻血药峰浓度分别为102mg/L和215mg/L,4小时后2g组尚可测得3.3mg/L。
3、30分钟内静脉滴注1g后的即刻血药浓度为41mg/L,4小时的血药浓度为1.5mg/L。
4、头孢噻肟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和体液中。
5、正常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很低;脑膜炎患者应用本品后,脑脊液中可达有效浓度。
6、支气管分泌物、中耳溢液、胸腔积液、脓胸脓液、腹水、胆囊壁、胆汁、骨组织中亦均可达有效浓度。
7、本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少量亦可进入乳汁。
8、白内障病人静脉注射2g后,前房液中药物浓度为0.3~2.3mg/L。
9、蛋白结合率30%~50%。
1/3~1/2的药物在体内代谢成为去乙酰头孢噻肟(抗菌活性为头孢噻肟的1/10)和其他无活性的代谢物。
10、本品血消除半衰期(t1/2?)为1.5小时,老年人的t1/2?(2~2.5小时)较年轻人为长,肾功能不全者t1/2?可延长为14.6小时。
约80%(74%~88%)的给药量经肾排泄,其中约50%~60%为原形药,10%~20%为去乙酰头孢噻肟,头孢噻肟经胆汁排泄的量甚少,约为给药量的0.01%~0.1%。
11、丙磺舒可使头孢噻肟的肾清除减少5%,t1/2?延长45%。
血液透析能将62.3%的药物自体内清除。
腹膜透析对药物的清除量很少。
适应症1、适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肺炎及其他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败血症、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生殖道感染、骨和关节感染等。
头孢噻肟可以作为小儿脑膜炎的选用药物。
用法和用量1、成人一日2~6g,分2~3次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严重感染者每6~8小时2~3g,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
治疗无并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或急性尿路感染,每12小时1g。
2、新生儿日龄小于等于7日者每12小时50mg/kg,出生大于7日者,每8小时50mg/kg。
治疗脑膜炎患者剂量可增至每6小时75mg/kg,均以静脉给药。
3、严重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时须适当减量。
血清肌酐值超过424μmol/L(4.8mg)或肌酐清除率低于20ml/分时,本品的维持量应减半;血清肌酐超过751μmol/L(8.5mg)时,维持量为正常量的1/4。
需血液透析者一日0.5~2g。
但在透析后应加用1次剂量。
不良反应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约3%~5%。
2、有皮疹和药物热、静脉炎、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3、碱性磷酸酶或血清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暂时性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
4、白细胞减少、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血小板减少少见。
5、偶见头痛、麻木、呼吸困难和面部潮红。
6、极少数病人可发生粘膜念珠菌病。
7、禁忌对头孢菌素过敏者及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史者禁用本品。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类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对青霉素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病人抗球蛋白试验可出现阳性;孕妇产前应用本品,此反应可出现于新生儿。
用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呈假阳性。
血清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血清乳酸脱氢酶值可增高。
3、头孢噻肟钠1.05g约相当于1g头孢噻肟,每1g头孢噻肟钠含钠量约为2.2mmol(51mg)。
1g头孢噻肟溶于14ml灭菌注射用水形成等渗溶液。
4、配制肌内注射液时,0.5g、1.0g或2.0g的头孢噻肟分别加入2ml、3ml或5ml灭菌注射用水。
肌内注射剂量超过2g时,应分不同部位注射。
5、供静脉注射的溶液,加至少10~20ml灭菌注射用水于上述不同量的头孢噻肟内,于5~10分钟内徐缓注入。
6、6、静脉滴注时,将静脉注射液再用适当溶剂稀释至100~500ml。
7.肾功能减退者应在减少剂量情况下慎用;有胃肠道疾病或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8、本品与氨基糖苷类不可同瓶滴注。
妊娠期用药:1、本品可经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虽无发生问题的报告,但应用本品时宜暂停哺乳。
本品可透过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循环,孕妇应限用于有确切适应证的患者。
2、婴幼儿不宜作肌内注射。
老年患者用药1、老年患者用药根据肾功能适当减量。
药物相互作用1、与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合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均有协同作用;与阿米卡星合用对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有协同作用。
2.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时,用药期间应随访肾功能。
3、大剂量头孢噻肟与强利尿药联合应用时,应注意肾功能变化。
4、头孢噻肟可用氯化钠注射液或葡萄糖液稀释,但不能与碳酸氢钠液混合。
5、与阿洛西林或美洛西林等合用,可使本品的总清除率降低,如两者合用需适当减低剂量。
6、药物过量本品无特效拮抗药,药物过量时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和大量饮水及补液等。
药物副反应案例1、患儿,女,5岁。
因发热、咽痛1天就诊。
既往体健,无“哮喘”病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入院查体:T37.8℃,R28次/min,P106次/min,W17kg。
精神可,咽充血,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呼吸平稳,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啰音,心律齐,心音有力,肝脾不大。
入院诊断为“急性扁桃体炎”。
给予头孢噻肟钠(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皮试阴性)1.5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50ml静滴,速度为每分钟15滴。
约20min后患儿突然出现呛咳、气喘、呼吸急促,继而出现烦躁不安、颜面发绀、张口呼吸、鼻煽;两肺满布细小哮鸣音及中、小水泡音,心率192次/min,心音低钝。
考虑为头孢噻肟钠引起的过敏反应。
立即停止静滴该药,并予以半卧位,给氧,静滴地塞米松,肌注非那根等抗过敏治疗及静滴氨茶碱、静推速尿等对症治疗。
约15min后患儿气喘、咳嗽缓解,渐安静,面色转红润。
约30min后,双肺哮鸣音及湿啰音完全消失,心率降至110次/min,其他症状均缓解。
专家讨论2、本例为头孢噻肟钠皮试阴性的情况下,静滴该药时出现的过敏性哮喘和急性肺水肿。
予以停药及抗过敏治疗后症状迅速缓解。
故考虑为头孢噻肟钠引起的过敏反应是成立的。
头孢噻肟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具有抗菌谱广、毒副作用小等特点。
3、头孢噻肟钠的副作用主要有:(1)皮疹、药物热、恶心、呕吐等症状。
(2)偶致溶血性贫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嗜酸粒细胞增多。
(3)偶致血尿素氮升高和间质性肾炎。
(4)暂时性血清氨基酸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胆红素轻度升高。
(5)偶有头痛、麻木、静脉炎。
长期用药致VitK和VitB缺乏也有报道[1~3]。
但致严重支气管哮喘和急性肺水肿的表现尚未见报道。
注射用头孢噻吩钠1、注射用头孢噻吩钠(Cefalotin Sodium For InjECTion),本品为头孢噻吩钠的无菌粉末,呈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适用于耐青霉素金葡菌(甲氧西林耐药者除外)和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等症。
性状1、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药理毒理1、本品为第一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菌的活性较强,产青霉素酶和不产青霉素酶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对本品皆相当敏感。
2、肠球菌属、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和奴卡菌耐药。
3、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卡他莫拉菌和淋病奈瑟菌对本品高度敏感。
4、部分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变形杆菌属菌株对本品多中度敏感,5、其余革兰阴性杆菌则多数耐药。
革兰阳性厌氧菌对本品敏感,脆弱拟杆菌对本品耐药。
本品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药代动力学1、肌内注射本品0.5g和1g后,血药峰浓度于30分钟后到达,分别为10mg/L和20mg/L,4小时后血药浓度迅速下降。
同时口服丙磺舒可使本品血药峰浓度提高近3倍,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亦较久。
2、静脉注射1g后15分钟血药浓度为30~60mg/L,24小时内连续静脉滴注12g,血药浓度波动于10~30mg/L。
3、本品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在肾皮质、胸水、心肌、横纹肌、皮肤和胃中浓度较高,肾组织中浓度接近血药浓度,其余组织中的浓度仅为血药浓度的1/3左右,在支气管分泌物、前列腺可达血药浓度的25%。
头孢噻吩甚易进入炎性腹水中。
4、本品在肝和脑组织中的浓度甚低,亦很难渗透至正常脑脊液。
在细菌性脑膜炎病人的脑脊液中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10%。
胆汁中药物浓度低于同期血药浓度。
在骨组织中浓度甚低。
5、本品可透过胎盘,胎儿血循环中药物浓度约为母体血浓度的10%~15%。
乳汁中浓度约为血中浓度的30%。
6、本品蛋白结合率50%~65%,血消除半衰期(t1/2?)为0.5~0.8小时,肾功能减退时可延长至3~8小时,出生1周内新生儿的t1/2?为1~2小时。
约60%~70%的给药量于给药后6小时内自尿中排出,其中70%为原形,30%为其代谢产物。
头孢噻吩可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两者的清除率分别为50%~70%和50%。
适应症1、本品适用于耐青霉素金葡菌(甲氧西林耐药者除外)和敏感革兰阴性杆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败血症等,病情严重者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但应警惕可能加重肾毒性。
本品不宜用于细菌性脑膜炎病人。
用法和用量1、成人肌内或静脉注射,1次0.5~1g,每6小时1次。
严重感染病人的一日剂量可加大至6~8g。
成人一日最高剂量不超过12g。
2、小儿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4次给药。
1周内的新生儿为每12小时按体重20mg/kg;1周以上者每8小时按体重20mg/kg。
肾功能减退病人应用本品须适当减量。
肌酐清除率小
不良反应1、肌内注射局部疼痛较为多见,可有硬块、压痛和温度升高。
2、大剂量或长时间静脉滴注头孢噻吩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可高达20%。
3、较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药物热、血清病样反应等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极少发生。
4、粒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偶可发生。
5、高剂量时可发生惊厥和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肾功能减退患者尤易发生。
6、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少见。
7、可发生由艰难梭菌所致的腹泻和假膜性肠炎。
8、大剂量使用本品可发生脑病。
【禁忌】有头孢菌素过敏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
【注意事项】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类或头霉素类也可能过敏。
对青霉素类或青霉胺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对诊断的干扰:应用本品的病人抗球蛋白试验可出现阳性;孕妇产前应用本品,此阳性反应可出现于新生儿。
患者尿中头孢噻吩含量超过10mg/ml 时,以磺基水杨酸进行尿蛋白测定可出现假阳性反应。
用硫酸铜法测定尿糖可呈假阳性反应。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和血尿素氮在应用本品过程中皆可升高。
3.本品与氨基糖苷类不可同瓶滴注。
4.对肾功能减退病人应在减少剂量情况下谨慎使用;因本品部分在肝脏代谢,因此肝功能损害病人也应慎用。
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
5.下列情况应用头孢噻吩可能发生肾毒性:(1)每日剂量超过12g。
(2)肾功能减退或疑有肾功能减退应用本品时未适当减量。
(3)5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
(4)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肺部感染等严重感染患者。
(5)创伤所致的肾清除功能降低。
(6)对青霉素或头孢噻吩过敏者。
6.与强利尿药、氨基糖苷类和其他具肾毒性药物联合应用可增加肾毒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用药需有确切适应证。
本品可经乳汁排出,哺乳期妇女应用时虽尚无发生问题的报告,但应用本品时宜暂停哺乳。
【药物相互作用】1、与下列药物有配伍禁忌:硫酸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土霉素、粘菌素甲磺酸钠、硫酸多粘菌素B、葡萄糖酸红霉素、乳糖酸红霉素、林可霉素、磺胺异?唑、氨茶碱、可溶性巴比妥类、氯化钙、葡萄糖酸钙、盐酸苯海拉明和其他抗组胺药、利多卡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哌甲酯、琥珀胆碱等。
2、偶亦可能与下列药品发生配伍禁忌:青霉素、甲氧西林、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苯妥英钠、丙氯拉嗪、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水解蛋白。
3、呋塞米、依他尼酸、布美他尼等强利尿药,卡氮芥、链佐星等抗肿瘤药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本品合用有增加肾毒性的可能。
4、克拉维酸可增强本品对某些因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之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
【药物过量】本品无特效拮抗药,药物过量时主要给予对症治疗和大量饮水及补液等。
本品可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
【贮藏】密闭,在凉暗干燥处保存。
【包装】来源(分子式)与标准本品为头孢噻吩钠的无菌粉末。
按无水物计算,含头孢噻吩(C16H16N2O6S2)不得少于90.0%;按平均装量计算,含头孢噻吩(C6H16N2O6S2) 应为标示量的95.0~105.0 %。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性粉末。
剂量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
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0.5 ~1g 一日2 ~4g 静脉滴注一日2 ~6g 分2 ~ 3次稀释后滴注注意对青霉素过敏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