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第1课时)》教学案(表格式)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古人计数(第1课时)-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古人计数(第1课时)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古人计数(第1课时)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古人计数。
我们将通过学习古代人们的计数方法,了解和掌握数数的基本技巧。
教材的章节为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3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理解数的顺序,并能够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数数,并能够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
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数的顺序,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我准备了一些小物品,如小石头、小木棍等,以及一些画有物品的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孩子们带来一些小物品,如小石头、小木棍等,让他们自己数一数,看看有多少个。
2. 讲解数数的方法:我会向孩子们介绍古代人们的计数方法,如用手指、用小石子等,并演示如何用这些方法进行数数。
4. 示例讲解:我会用一些示例题目,如“我有3个小石头,你给我几个小石头,我们就可以一起数数了?”来帮助孩子们理解数的顺序和运用。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目,让孩子们自己进行数数,并用数来表示出物品的数量。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数数的方法用手指用小石子2. 数的顺序从1开始,一直数到要求的数3. 用数表示物品的数量物品 + 物品 = 总数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你用手指或小石子,自己数一数,看看有多少个,并记录下来。
答案:根据孩子的数数结果,答案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如果你数了5个小石头,那么答案就是5。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今天课堂教学的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数数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我也会鼓励孩子们在课后用所学的方法去数一数身边的物品,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实践情景引入环节中,让孩子们带来小物品进行数数的实践操作,这对于他们理解数的顺序和运用数来表示物品的数量至关重要。
《古人计数》(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
2.能够在一定范围内使用古人计数法进行计数。
教学重点
1.掌握竖杠计数法的基本规律;
2.能够将古人计数法应用到实际计数问题中。
教学难点
1.辨认单位的不同;
2.熟练掌握古人计数法的基本记数方法。
教学准备
1.竖杠计数法记数卡片;
2.部分小玩具等计数物品。
教学过程
导入(5分钟)
1.老师介绍此节课的主题《古人计数》以及学习的目标和重点;
2.利用竖杠计数法记数卡片,让学生数数,并了解顺序和特点。
讲解(15分钟)
1.让学生自己用手摆出1~10的古人计数法;
2.了解各种古人计数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3.强化古人计数法的基础记法。
练习(15分钟)
1.利用竖杠计数法记数卡片,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计数练习;
2.利用数字卡片、积木等进行计数练习。
运用(15分钟)
1.将古人计数法应用到实际计数问题中,例如:用古人计数法计算10个糖果需要几个皮球的数量;
2.让学生思考并且进行计算。
总结(10分钟)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2.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
古人计数法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魅力。
在教学中,本来以为学生难以掌握,但是学生们却出乎意料的好奇,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游戏,互动等形式,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古人计数法的应用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让他们了解一下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1)一. 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进行计数的。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计数的方法,例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等,以及我国古代的计数工具——算盘。
学生还将学习算盘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利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是很系统和深入。
他们对于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因此,通过实物展示和动手操作,可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进行计数的,知道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等方法。
2.让学生了解算盘的结构,学会算盘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古代计数的方法,以及算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算盘的使用方法,以及利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实物展示法:通过展示古代计数工具和算盘,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计数方法和使用算盘进行运算的方法。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盘,加深对算盘的认识和使用方法的掌握。
3.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和实物,如石子和结绳。
2.准备算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3.设计相关的学习游戏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的计数工具,他们是怎样进行计数的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古代的计数方法,如石子计数、结绳计数等,并展示算盘的结构和用法。
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计数方法和算盘的使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尝试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古人计数》教案 (1)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古人计数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认、读、写、拨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了解进制,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能准确掌握这些数的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数学模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感知。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这些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感念,正确读写11~20各数教法与学法:创设情境与组织操作探究相结合。
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发现。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具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师:孩子们,我们已经学过了1-10这些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数。
(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师手指着标题问:这11~20中间这条短线表示哪些数?(生口述)师出示11~20的卡片:11~20中间的数都藏这张卡片中,大家仔细观察是不是刚才他说的这些数呢?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吧!(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从实际出发,通过读出11~20这些数,让学生感觉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不陌生。
)二、情境引入,展示认知师:大家读得可真好,看来,你们对这些数并不陌生。
接下来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和数有关的小故事,你们愿意听吗?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时候,人们并不认识数,他们在记录物品的数量时,就摆一些小木棍或者是小石头。
(演示《古人计数》的主题图)师:今天,我们也来学习古人用小棒来记录羊的只数,好吗?为了方便大家记录,这些羊都关在羊圈里,老师放一只羊,你们就摆1根小棒,老师再放一只羊,你们就摆几根小棒?生:再摆一根师:如果老师放2只羊,你们就要摆几根小棒?生:摆2根师:老师这儿也有小棒,谁愿意上来摆一摆?(指名1人)准备好小棒了吗?老师可要放羊了。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一)》这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的起源、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古代的计数工具。
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智慧,同时也能够掌握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正处于启蒙阶段,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学生对于算盘这样的传统工具可能比较好奇,可以利用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算盘的起源和发展,知道算盘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工具。
2.让学生掌握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盘的起源和发展,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
2.难点:算盘的灵活运用,古代计数方法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生动有趣的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接触到算盘。
2.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学素材,用于讲解和演示。
3.准备一些实际的计算题目,用于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古代人是怎么计数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算盘。
2.呈现(10分钟)讲解算盘的起源和发展,介绍算盘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
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了解算盘的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操作,巩固他们对算盘的认识。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算盘谜语和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算盘的认识。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古人计数和现代计数的异同。
3.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古人计数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1.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主要围绕古人计数展开教学,具体内容包括:1.古人计数的概念和方法2.古人计数和现代计数的异同3.实际问题中的古人计数应用2. 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与现代计数的异同。
2.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与现代计数的区别。
2.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古人计数活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古人计数的实际应用问题,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1. 导入(5分钟)通过互动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较多的古代计数方式,激发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兴趣。
2. 讲授(25分钟)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
在讲解的过程中,要点强调古人计数的基本特点以及和现代计数的区别。
3. 活动(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古人计数活动。
老师可事先准备一些较为复杂的计数问题,并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组内竞赛。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4. 讨论(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古人计数的实际应用问题。
例如:古代商人如何计算货物数量?古代建筑师如何量取土地的大小?通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古人计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强调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评估1.学生参与度的评估:包括学生在这次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能够团队合作、配合老师完成活动等方面。
2.学生表现的评估:包括学生是否理解古人计数的概念和方法、是否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等方面。
3.教学效果的评估: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于这次课程的掌握程度,提高教学效果。
本次课程通过讲授、活动、讨论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并了解了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北师大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结绳计数法在实际中的应特别强调结绳计数和刻痕计数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古人计数的基本概念有了较好的掌握,但我也意识到,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教学是不够的。课后,我需要布置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将数学真正应用到生活中去。
4.引导学生理解数学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学难点与重点(北师大版)
1.教学重点
-理解古人计数的基本方法:结绳计数、刻痕计数等,并能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计数活动。
-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符号,能够正确进行数数和识数。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导入新课(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人计数》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数数的情况?”比如,数玩具、数水果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人计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10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古人计数》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反思的方面。首先,学生对古人计数方法的兴趣明显,他们对于结绳计数、刻痕计数这些古老的方法感到新奇。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计数经验,成功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包括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
通过学习这一章节,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和计数方法的特色,同时也能够掌握基本的算盘使用技巧和数码读写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计数和算术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对于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可能还很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以及数码的读写规则。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计数方法,知道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规则。
2.能够熟练地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算盘的使用方法。
2.数码的读写规则。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算盘的使用方法。
通过练习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盘,每个学生一把。
2.准备数码卡片,每个学生一张。
3.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讲解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引入算盘的使用和数码的读写。
让学生了解算盘的历史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算盘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何拨动算珠,如何进行加减乘除等计算。
同时,讲解数码的读写规则,包括数码的顺序和读写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练习使用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
同时,让学生练习数码的读写,包括单个数码的读写和多个数码的读写。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算盘接力赛,看哪组用算盘计算得最快;数码拼图,看谁能够最快地拼出正确的数码。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使用算盘进行计算。
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引言《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古人的记数方法和数码的由来,是一篇比较实用的文化课。
在本次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中心,结合课文特点和教材要求,设计了本文档所述的教学方案并进行了反思。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人计数,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
三、教学内容1. 知识点•古人计数的方法•数码的由来2.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古人计数的方法。
•学生理解数码的由来。
3. 教学难点•学生运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
四、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任务型教学、讨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三个环节。
1. 任务型教学任务型教学通过将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纳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点的重要性。
本次教学选用“设计一个古人计数的流程图”作为任务,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完成。
2. 讨论学习讨论学习是指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的方式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让学生结合《古人计数》的内容,讨论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并进行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3. 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是指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的方式来掌握知识点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手尝试使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流程1.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古人计数》一文,对古人计数有一个初步了解。
2.导入通过给学生一些计数题目的方式,导入本次教学。
3.任务型教学任务一:分组合作,设计一个古人计数的流程图。
任务二:展示流程图并进行评价。
4.讨论学习结合《古人计数》的内容,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从古人计数的方法和数码由来两个方面来讨论,以此让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知识点。
5.实践操作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亲手尝试使用古人计数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码计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小学数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案 (1)
小学数学北师版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学会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会认、会读、会写11-20各数。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想象、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
教学难点11-20各数的读法,写法,以及顺序和大小。
教学方法故事举例法、问答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课件、多媒体、电脑、投影仪,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于发展过程,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人数20以内的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数学课研究数学问题,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
(每张桌子发40-5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5分钟)。
二、新课学习(一)探索新知。
1.通过“古人计数”的故事,渗透自然数的产生于发展过程,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人数20以内的数,体会十进制计数法。
数学课研究数学问题,一些小棒会有什么数学问题。
(每张桌子发40-50根小棒,玩小棒时间为3-5分钟)2.你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目的:练习20以内数的顺序,也可以在玩小棒中发现十根捆一捆)3.游戏,看谁的手小巧。
老师报数,学生用棒子表示,讨论:快的同学的诀窍。
出示:十根可以捆一捆。
再进行游戏,让学生习惯中把1捆当作10根用。
4.完成:()个一()个十试一试,在计数器拔出10。
个位只有几颗珠子,怎么办?(10个一是1个10)在个位拔上一颗珠子,表示1个十,也表示10个一。
(二)自主合作,解决数位顺序。
在解决了10是1个十也是10个一后,还能过度试一试在计数器上表示。
接下来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数位,组成和算式结合,理解11-20各数。
1.11-20各数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呢?问题提出后,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并加以解决,并结合P68的图示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现生生互动。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 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1)一. 教材分析《7.1 古人计数》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节,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掌握数的顺序,培养学生数感以及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字和计数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系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数的顺序有更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数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人计数的方法,知道数的顺序。
2.培养学生数感以及观察、操作、探究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数的顺序。
2.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古人计数的图片、数数的动画等。
2.学具:小棒、圆片等。
3.计数顺序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古人计数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呢?2. 呈现(10分钟)展示数的顺序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教师提问:你们能看出数的顺序吗?从1到10,数字是怎么变化的?3.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用小棒或圆片按照数的顺序进行摆放,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小棒或圆片表示出数的顺序吗?4. 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计数顺序表,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问:你们能独立完成计数顺序表吗?遇到问题可以和小组同学交流。
5. 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提问:你们能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吗?比如:我有3个苹果,你给我一些苹果,使得苹果的总数是10个。
6.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人计数的方法,谁能来说说数的顺序是怎么样的?7.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计数顺序表,并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 古人计数(1) 北师大版
七加与减(二)第1课时古人计数(1)教材第74~76页内容。
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各数。
2.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掌握11~20各数的顺序和大小。
3.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数方法。
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和顺序。
建立十进制的数位概念。
一、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1)教师:以前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谁能按顺序数一数?A: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
B:反过来让学生倒着数一次。
(2)数第一组的人数。
教师:如果让你数一数第一组和二组的人数,你会数吗?(学生数,数到10就开始出现困难和疑惑,再数多少呢?)(3)导入新课:第一组的人数超过了10,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2.师:(投影显示一群羊)你能猜出有多少只吗?(猜猜看)让学生打开自己的小棒,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羊,摆一摆,数一数。
(一)数小棒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
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
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二、探究新知1.假如你是小售货员,老师要买10支铅笔,你怎样拿给老师呢?怎样拿得快呢?2.小组讨论怎样摆小棒就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
(试着用小棒摆一摆) 3.小组汇报:把每组摆的结果投影展示。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 第1 课时 古人计数 表格式教案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第1 课时古人计数教学目标1.正确数、读、写11~2021,掌握2021数的顺序,会比较大小。
2.在捆一捆、摆一摆的动手操作中认识数位:十位和个位。
3.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2021。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地数、读、写11~2021,知道11~2021的组成。
难点:建立十位和个位的数位概念。
教学准备2021棒、计数器、直尺。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一、提示课题出示课本第74页的情境图。
(学生看图)师:古人用打1个结的方法代表数量1,当数量增加了,它们怎么计数呢?学完了这节课,同学们就能解答这个问题了。
(板书课题:古人计数)二、互动探究1.认识1捆。
师: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生共同操作)师:现在我们把10根捆成1捆,今后,我们不仅可以用1根来数数,还可以用1捆来数数。
2.介绍计数器。
师:如果老师将1捆和1根小棒合起来,是多少根小棒呢?(11根) 师:为了方便,人们发明了计数器,这就是计数器。
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3.认识数位。
师: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什么?又如何表示和小棒一样多的数呢?大家说一个两位数,在计数器上试着拨一拨。
(学生演示)教师说明:右边第1档珠子表示小棒中的根数,有1个珠子表示1根;第二档上的珠子表示小棒的捆数,有一个珠子表示1捆,有10根小棒。
二、互动探究(续)师小结:右边第一档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根,叫做个位;第二档上的一个珠子表示1捆,也就是10根,叫做十位。
(板书:个位十位) 4.认识11~2021。
(1)认识11。
师:个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十位上的1个珠子表示1个十。
用数字符号表示为11。
(教师在数位下板书:11)师:这两个1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不同的意思。
谁来说说,这两个1分别表示什么意思?(2)认识15。
师:现在请同学们来试试,先拿出1捆,再拿出5根,它表示多少?(表示15)在计数器上应该怎样表示呢?(让每个同学都在自己的计数器上拨一拨,然后请一个同学板演)(3)认识19。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7.1 古人计数(1)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七加与减(二)
第1课时古人计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74页和第75页“练一练”第1、2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数数活动中,体会2021数的意义,能认、读、写11~2021,初步认识个位和十位,感受以“十”为单位的计算方法。
2通过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经历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11~2021,理解11~2021的组成。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数位概念。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计数器、小棒。
师:二十怎样写?十位上应该写几?为什么写2呢?个位上不用拨珠,是不是
也不用写数呢?
引导学生明白:二十写数时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0。
小结:数数时,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就是1个十。
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0212个十组成的。
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5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核对。
2完成教材第75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题意,再拨一拨。
五、拓展提升
1排队上学。
这一队一共有(2021。
2你能用两颗珠子表示不同的数吗?
六、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布置
1看图写数。
2填一填。
(1)1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数是()。
思考后解答。
学生回顾课堂内容。
板书设计
101=11 1010=2021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古人计数》一年级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1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进一步通过数的组成等理解数位的概念
教学方法
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复习
1、看谁算的都对。
1-0 = 4 + 0 = 0 +5 = 4 + 1 =
8、把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9 12 3 7 15 2
( )<( )<( )<( )<( )<( )
三、指导完成练一练习题。
四、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14后面的3个数是( )、( )、( )。
6、在14、8、0、11、7、1、3、16、17这些数中,从左数,第5个数是( )。从右数第4个数是( ),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从大到小排列为:
7、5比( )多2 。 9比19少( )。
5比( )少2。 比8多1的数( )。
比20少1的数是( )。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拨12~20各数.
三、比一比,谁大?谁小?
1.教师说数,学生快速在计数器上拨出.
2.说一说它的含义及是怎么拨的,怎么比大小?
(1)比15小比11大的数有那些? 17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 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五、课堂总结:你今天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3、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教案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古人计数》绿萝路小学张静教学内容:第七单元加与减(二)《古人计数》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数的组成,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情境进行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与分享的能力。
3、情感目标:结合数小棒、拨计数器等活动,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数学文化的渗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能正确迅速地读出11—20各数。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这些数和其组成,理解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突破方法:通过学具操作和教具演示使学生理解。
难点:对“数位”的理解;突破方法:通过学具操作和教具演示使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分享课前准备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思维师:古时候,数字还没发明出来前,人们还不会用数1、2、3、…来记录物体的数量,牧羊人并不知道他养了多少只羊,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管理好自己的羊群。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牧羊人是怎样记录羊的数量的?PPT。
谁能说一说:牧羊人是怎样用石头来记录羊的只数的?生:一块石头代表一只羊。
(你观察的真仔细!掌声送给他!)二、动手操作,开启思维(一)摆一摆,认识十1.一一对应,摆一摆师:你能用小棒代表羊,摆一摆,数一数吗?我想请一位坐姿端正,听讲最认真的同学到黑板上来摆一摆!准备好了吗?(PPT,演示有11只羊依次出现。
)(5只、10只时)有几只羊了?这位小朋友摆的又快又整齐!师:10只羊,又出来1只,就是(11只)。
师11只就是比10只还多一只,对吧?。
2.捆一捆,认识十师:孩子们记录的真棒,我们再来看看牧羊人的记录结果,你能一眼就看出牧羊人摆了多少块石头吗?(师出示ppt)他觉得这样看起来太麻烦,所以他想了一个好办法,你看懂了吗?(师出示PPT:11块小石头变成一块大石头和1块小石头。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古人计数(第1课时)-北师大版(2021秋)
小组汇报。
⒎师: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拿出20根小棒呢?
你知道这是多少吗?(这是2个10根。)
8数、认、读、写、拨15、19、20
分组进行练习:
(3)请你读读这些数。
(4)在田格纸上写出这些数。
9、拨数练习:
老师说数,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个数,比比谁拨的快。
说说你拨的这个数的含义。
师生一起在1捆(10根)后面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数。11,12,…,20,再把10个单根的扎成一捆。
二、动手操作。
1.假如你是小售货员,老师要买10枝铅笔,你怎样拿给老师呢?怎样拿得快呢?
2.小组讨论怎样摆小棒就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不用去数一眼就能看出是11根小棒。(试着用小棒摆一摆)
3.小组汇报:把每组摆的结果投影展示。
(3)导入新课:第一组的人数超过了10,我们只认识10以内的数是不够的,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比10大的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2、师:(投影显示一群羊)你能猜出有多少只吗?(猜猜看)
让学生打开自己的小棒,用一根小棒代表一只羊,摆一摆,数一数。
让学生拿小棒,数出10根,用皮筋扎成1捆。
知道这10个1根是几个十根吗?(1个十)
4.比较得出:先摆一捆,再摆一根,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小棒。
5.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1,学生看清数位。
师:你知道11中的两个1各表示什么吗?
引导学生说出:左边的“1”表示的是一捆(1个十),右边的“1”表示1根(1个一)。
师小结:11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并在计数器下面写出11。
6.刚才我们拨出了“11”,你还会拨哪些数?再把它写出来。
同桌两人互相练习。
说一说比15大的数有哪些?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1古人计数》教学设计 _(1)一. 教材分析《7.1古人计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通过认识算筹和算盘,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计算工具,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教材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古代计数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我国历史中的发展。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计数方法?这些计数方法有什么好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古代的计数方法,他们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古代的计数方法,认识算筹和算盘,知道它们的使用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国历史中的发展,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算筹和算盘,了解它们的使用方法。
2.学生能够用算盘进行简单的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实践操作法等,结合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算筹、算盘实物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代人是如何计数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
然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古代计数工具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算筹和算盘。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算筹和算盘的来历、使用方法,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算筹和算盘的计数过程。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询问学生:“你们发现算筹和算盘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计数的?”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算筹和算盘,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在此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算筹和算盘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学生对算筹和算盘的掌握程度。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7单元第1课时 古人计数(1)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7单元第1课时古人计数(1)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中的重要阶段,也是数学知识的基础阶段。
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各类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围绕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7单元第1课时“古人计数(1)”展开详细的解说和探讨。
二、课程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中的计数方式;2.熟悉古代计数器;3.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3.1 知识点1.中国古代计数方式,包括商、竹简记数法等;2.古代计数器的种类,如算盘、梭算等;3.例题练习。
3.2 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掌握中国古代计数方式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学生理解古代计数器的种类和使用方式;3.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例题练习。
四、教学方法1.演讲法:讲解古代计数方式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互动法:让学生分组探究古代计数器;3.实践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古代计数器。
五、教学流程5.1 导入新知识(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竹简或者商过的记录,让学生猜测,并简单介绍古代计数方式;2.教师让学生运用竹签或者算盘进行加、减法练习。
5.2 新知识的讲解(15分钟)1.教师介绍古代计数方式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方法;2.教师介绍古代计数器的种类和使用方式。
5.3 分组讨论探究(10分钟)1.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了解自己组内所给计数器的使用方法;2.每组介绍自己探究到的内容,学生讨论并总结。
5.4 小结练习(10分钟)1.教师出具体的例题教学,并现场演示;2.学生们独立完成练习。
5.5 课堂回顾(5分钟)教师和学生梳理整个课堂所学内容,并细化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六、梳理教学内容1.中国古代计数方式:•商:以“某甲持某物出行”为例,其中“某物”就是数,成“商”,比如“三甲五十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数小棒
1.老师手里有几根小棒?我们来数一数,1、2、3、4、5、6、7、8、9、10。
2.一根一根数,有10根小棒,也就是10个1.现在我们把它捆成一捆,它就成了1个十。
3.学生自己数出10根小棒,并将10根捆成一捆,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对“数位”的理解。
教学难点
关键
教学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时间安排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带入情境确立目标
5’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8’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6’
四、小结:
2’
师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给大家准备了这么多精美的小粘贴,一会儿将把它们奖给今天表现最好的那些小朋友们,我们一块儿来看看老师准备了多少张小粘贴吧.(师生一起数)咦?个数大于10,这大于10的数该怎样来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研究一下。
感受建立十进制数位的概念,让学生经历10~20过渡的过程,体会够10个就要捆成1捆。
板
书
设
计
古人计数
10+1=11 10+9=19 10+10=20
课
后
反
思
再加1根是11根。
了解数的组成:边操作边说一说:11里面有1个十和一个1.
在计数器上拨出20,感受19再加1是20的过程。
利用小棒、计数器摆出听到的数。
独立练习。
同桌互相练习。
尊重学生认知基础,从实际出发,通过引导学生读出11~20这些数,让学生感受到今日所学的内容实际并不陌生。
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数出羊的只数。
课时教学设计
第周第课时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古人计数
课型
新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让学生认、读、写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
2、培养学生能够准确地用数学语言对概念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和勤于动口的习惯。
教学重点
1~20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各数的含义。
4.让学生再拿出1根小棒。
(1)现在是几根小棒?
(2)它是由什么组成的?(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
(3)它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它里面有1个十和1个一).
(二)介绍计数器及数位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十位上的1就表示是10.
2.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11.
一边拨一边说:“在个位上拨几,在十位上拨几.”
3.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数、认、读、写12~20各数.
1、我说你摆:师说11~20中的任意一个数,学生动手操作摆出。
2、独立完成练习P75-1、2、3、5
组织学生集体汇报、订正。
3、P76-8说一说
说说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跟随教师一同数数,质疑问题。
观察主题图,自己先试着数一数。
师生共同数小棒。
动手操作捆小棒,10个为一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