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3精品导学案1.2《祝福》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广西平南县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
高中语文祝福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 •学会把握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3 •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4. 理解环境的作用。
【学习重点】
1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 •把握环境描写的巨大作用,体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必然联系
【教学难点】
1 •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 •领悟鲁迅先生冷峻的叙述之中所蕴涵的强烈的爱憎之情
学习过程
一、导入及相关背景
鲁迅先生曾在《灯下漫笔》中将中国封建社会概括为两个时代,在《狂人日记》中他说:“中国的历史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在浸透了封建文化的环境当中生活着的中国百姓,不敢对生活有什么奢求,他们只求生能存命,死后安魂。可就是如此可怜的要求,也被社会冷漠的拒绝。这即所谓先生所说
“想做奴隶而不得”。在天地圣众歆享牲醴的爆竹声中,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可怜女人,躺在了写着“吃人“二字的历史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鲁迅先生的《祝福》。
写作背景:辛亥革命后的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依旧。妇女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民国初年政府颁布的“褒扬条例”中,就有“表彰节烈”的条款。“五四”运动前后,“忠臣不事二主,烈女不嫁
二夫”,“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礼教观念流毒甚广。鲁迅一向痛恶封建思想观念,同情劳动妇女。1924年前后,鲁迅写了《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等抨击束缚妇女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杂文,《祝福》
人教版必修三 祝福(第二课时) 学案
《祝福》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主要作品;2。理清本文的情节线索;3。初步了解祥林嫂的形像及命运
【复习巩固】写出倒叙和过渡句的作用(3分钟)
倒叙的作用是: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过渡句的作用是: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1、《祝福》选自《彷徨》,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呐喊》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还有杂文集17本。
2、“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著作。
三.找到课文中祥林嫂三次出场时的描写,回答下列问题
1.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祥林嫂的?文中有三处突出她的肖象描写,分析她的状态和性格特点?。(8分钟)
第一次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年轻寡妇,生活贫困,但身体还健康。
第二次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子,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生活更为贫困,精神上也受到更大打击,健康状况不如从前了。
第三次被鲁家赶出大门,沦为乞丐:“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表示她是一个活物”——精神已完全麻木,风烛残年,濒临绝境。
2.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小说写了哪些事件?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8分
201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祝福》学案10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二中高中语文《祝福》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学习目标:
1.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倒叙写法。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提高小说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上述之2与3 ;上述之3及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考交流、教师点拨。
学时安排:3课时(注:课前安排观看电影《祝福》)
[课前预习案]
1、作家作品,重点识记(详见《名师伴你行》)
⑴、《祝福》选自《》,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⑵、“四书”指《》、《》、《》、《》,“五经”指《》、《》、《》、《》、《》五部经典著作。
答案 1、⑴、《彷徨》《呐喊》和《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⑵《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2、相关链接:(感悟名句)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②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③心事浩渺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无题》)
悼鲁迅:④著述最谨严,非徒中国小说史;遗言尤沉痛,莫作空头文学家。(蔡元培)
⑤踏《莽原》,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呐喊》;痛《毁灭》,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彷徨》。(孙伏园)
3、语言积累
⑴、识记字音字形。
钝(dùn )响寒暄(xuān )朱拓(tà )间(jiàn )或悚( sǒng )然
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第2课 祝福
第2课祝福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确定小说的主题和社会价值。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体会并理解本文环境描写的作用,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钝.响()②寒暄.() ③草窠.() ④窈.陷() ⑤瓦楞.() ⑥尘芥.() ⑦形骸.() ⑧歆.享() ⑨牲醴.() ⑩蹙.缩() ⑪桌帏.() ⑫讪.讪() ⑬俨.然() ⑭脸颊.()
⑮渣滓
..()
[答案] ①dùn ②xuān ③kē ④yǎo ⑤lén ɡ ⑥jiè ⑦hái ⑧xīn ⑨lǐ ⑩cù ⑪wéi ⑫shàn ⑬yǎn ⑭jiá ⑮zhāzǐ (2)多音字
①监⎩⎪⎨⎪⎧ 监.生( )监.
护( )
②更⎩⎪⎨⎪⎧
少不更.
事( )更.
加( )
③间⎩⎪⎨⎪⎧
间.或( )中间.
( )
④折⎩⎪⎨⎪⎧
折.
罪( )折.本( )折.
腾( )
⑤薄⎩⎪⎨⎪⎧
鄙薄.
( )薄.荷( )薄.
饼( )
⑥嚼⎩⎪⎨⎪⎧
咀嚼.
( )咬文嚼.
字( )倒嚼.
( )
[答案] ①jiàn /jiān ②ɡēn ɡ/ɡènɡ ③jiàn /jiān ④zhé/shé/zhē ⑤bó/bò/báo ⑥jué/jiáo/jiào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 霭( )
蔼( ) (2)⎩⎪⎨⎪⎧ 谬( )
缪( ) (3)⎩
⎪⎨⎪⎧
蹙( )蹩( ) (4)⎩
⎪⎨⎪⎧
暄( )喧( ) [答案] (1)暮霭/和蔼 (2)谬种/绸缪 (3)蹙缩/蹩脚 (4)寒暄/喧哗 二、词语积累 1.理解运用
高中语文_祝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祝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把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而理解祥林嫂悲剧的原因。
【教学重点】
社会环境对祥林嫂的影响。
【教学难点】
当时的社会礼教对妇女是如何要求的。
【教学方法】
1、课前充分预习,完成导学案。
2、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耐劳、质朴、顽强,生活要求低;在鲁镇人们的“祝福”走向死亡。祥林嫂,一个最好的女人,亦是一个最苦的女人!最终死在了雪地里……引起我们深深的同情与思考。祥林嫂为什么会死?
今天我们化身刑侦专家,来完成关于祥林嫂之死的刑侦报告?
为完成这个报吿我们需要做什么工作?(学生回答,课件梳理)
1、案件回放
2、死者分析
3、嫌疑人分析
4、死亡地点分析
5、死亡原因分析结案
二、案件回放:祥林嫂——悲惨遭遇(学生讲述,课件梳理)
外逃帮佣,初到鲁镇
被人劫回,被迫改嫁
丧夫失子,再到鲁镇
捐献门槛,未能赎罪
逐出鲁家,沦为乞丐
祝福之夜,凄然死去
三、死者档案(学生讲述,课件梳理)
姓名:祥林嫂
性别:女
年龄:四十上下
身份:寡妇、逃妇、女佣人、被卖的女人、改嫁的女人、幸福的妻子、幸福的母亲、再次丧夫的寡妇、被赶出自己家房子的人、乞丐
亲属:无
遗产:一个竹篮、一个破碗、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
四、祥林嫂死了,是谁害死了祥林嫂?
(1)自主思考:请大家调查祥林嫂身边的嫌疑人,你认为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
看他对祥林嫂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对祥林嫂产生了什么影响?
婆婆鲁镇的人柳妈鲁四老爷四婶我
学生讨论,明确:
(2)小组合作探究
(3)小组发言
课件梳理:
在小组发言是老师适时补充引导,深化
《祝福》导学案
《祝福》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的基本字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整体感知,理顺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命运与作品感情基调。
3.了解小说文体的基本知识,结合文体分析文章。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学的奠基人。鲁迅的小说集有《呐喊》和《彷徨》。《彷徨》收入了鲁迅《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等共11篇小说,反映了鲁迅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思想的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求出路的可贵精神。《祝福》是《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是“民主、科学”,而阻碍中国进入民主、科学时代的最大障碍,就是中国两千多年来遗留下来的腐朽、愚昧的封建思想。中国妇女则是中国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本文鲁迅选择妇女题材,深刻地揭露封建思想的流弊和荼毒。
2.祝福的习俗:“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迷信习俗。每当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宰杀家禽,置备牲肉,并将牲品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
[学习过程]
一、知识积累
1.字音积累
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不更()事谬()种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咀嚼()()渣滓()()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
《祝福》学案(第二课时)
高一年级语文活页导学案第周第 6 课时时间日组长签字
制作人:班级姓名
《祝福》学案(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环境描写对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
2、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3、品味文章细节。
二.学习重难点
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三.学习过程
1、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细度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细读并画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思考它有哪些作用?试分条论述
2.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1)春天是什么?
(2)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
(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2、合作讨论:
1.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是不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之一?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三.语言品鉴
1、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 ]的头发,即今已经[ ]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 ]不堪,黄中[ ],而且[ ]了先前悲哀的[ ],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 ],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 ];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 ] [ ]是一个乞丐了。
2、我因为常见些但愿[ ],以为未毕[ ]的事,却每每[ ]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 ],特别的情形开始了。傍晚,我[ ]听到有些人聚在内室里谈话,仿佛议论什么事似的,[ ]不一会,说话声也就止了,
高中语文必修三《祝福》学案设计
《祝福》学案
【学习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
2、分析人物形象
3、探究主题思想。
4、学习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勾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或语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点评。
一、【自主学习】
1、知人论世:
(1)鲁迅,原名_______,字豫才,后改名为________。三十八岁时,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浙江______人,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他的著作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______》,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祝福》选自《_________》。
(2)“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经典著作。
周樟寿周树人狂人日记绍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彷徨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书礼易春秋
2、重点字音:
二、整体感知(情节、人物):
1、梳理小说的情节。
参考答案:
情节内容
序幕: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结局:祥林嫂寂然死去
开端:祥林嫂初到鲁镇
发展:祥林嫂被迫改嫁
高潮: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
《祝福》为我们讲了两个故事:“我”的故事(序幕、结局、尾声)祥林嫂的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祝福》第四课时学案(带答案)
《祝福》第四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2、把握小说以“祝福”为题的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找出文中的雪景描写和“祝福”场景。
自然环境:年末雪景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鲁镇祝福景象
二、分析小说中的雪景描写
1、(第2段)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又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作用:为祥林嫂悲惨的死作环境烘托和气氛渲染。
2、(第32段)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
——作用:表现祥林嫂死后“我”的心情:无可奈何和无法言说的愤懑。
3、(第112段)远处的爆竹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作用:借雪的飞舞,暗示封建势力猖狂,更为含蓄地展示出了下层劳动人民无法抗拒的凄惨命运。
三、把握小说中“祝福”场景的描写
1、祝福1:鲁镇年终的大典
(第2段)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
(“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这句社会环境描写,为祥林嫂悲惨命运作了伏笔。同时,通过“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写,也显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农村的状况:阶级关系依旧,风俗习惯依旧,人们的思想意识依旧。一句话,封建势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对农村的统治依旧。)
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附中高一语文《祝福》导学案
《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
(一)导案
知识积累
1.字音积累
寒暄送灶陈抟朱拓荸荠
门槛咀嚼渣滓炮烙窈陷
草窠蹙缩歆享牲醴唾弃
蹒跚一瞥驯熟俨然醉醺醺
2.字形积累
寒暄(喧哗)烟霭(和蔼)走投无路(回头)形骸(惊骇弹劾)
惴惴(揣摩湍急)
3.字义识记
俨然讪讪
怔怔怨府
沸反盈天
4.文学常识:
1、《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2、“四书”指《》、《》、《》、《》,“五经”指《》、《》、《》、《》、《》五部经典著作。
(二)学案
导入语:祝福是鲁镇的年终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那么鲁镇的人是怎样祝福的,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祝福、拜求到来年的好运气?
一、文本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大致给他们分类。
2.小说采用什么记叙顺序
3.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
4.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5.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
情节内容顺序
6.本文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说一点理由。
二、合作探究:
1.小说主要采用什么描写方法描写主人公的,文中有几处突出的肖象描写,写出她什么性格特点,请找出并分析。
2.是什么使她的命运如此悲惨直至死去?而她对自己的命运又采取了怎样的态度与行为?从其态度和行
为可看出其怎样的性格特征?
3.祥林嫂悲惨的一生就是旧中国广大劳动妇女辛酸生活的缩影,请速读课文,从课文中整理出祥林嫂的生平事迹,为祥林嫂写篇小传。
(三)练案
高中语文_《祝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祝福》优质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本《祝福》、《氓》多个维度、主次分明的对比阅读,进一步加深对以祥林嫂为代表的封建女性悲惨命运的认识。
教学重点
以祥林嫂三次形象的变化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使学生整体把握课堂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两篇文本特定维度的分析,拓展相关时代背景,得出造成祥林嫂等封建女性悲惨命运的原因,进而获得其进步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求同求异比较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提问法、
一、今昔对比背景导入(生动,切入快,激发兴趣)
同学们,有这样一段有名的话生动地描绘了新时代的女性,相信大家都听过,叫做“上得了厅堂,下的了厨房,杀的了木马,翻得了围墙,开得起汽车,买得起洋房,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如今,女性无论在政界还是商界都有着可圈可点的成就。但是,读过红楼梦的我们知道,封建时代女性生不逢时,命运浅薄。今天我们就以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为主要学习对象来探究束缚封建时代女性命运的枷锁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祝福》,走进祥林嫂。(板书《祝福》)
二、巧用插图
过渡语:同学们都很好奇,祥林嫂究竟长得什么样子呢?首先我们来看PPT,这里有一张祥林嫂的木刻插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祥林嫂的形象,哪位同学能用几个词语来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祥林嫂。
生(可能的回答):憔悴、苍老、面无血色、像个乞丐、木讷、衣衫褴褛、消瘦、
师:能从一幅静态的图中感知到这么多动态的信息,大家捕捉信息的能力很强。(适当的鼓励肯定的评价)
三、引出祥林嫂三次外貌描写
过渡语:有的同学不禁要问了,祥林嫂为什么会沦落到形同乞丐的这番田地?她究竟经历些什么?别急,我们就着以祥林嫂的外貌为主要探究对象,来解决心中的疑惑。鲁迅先生可
祝福鲁迅导学案
祝福鲁迅导学案
祝福的导学案祝福第一课时导学案祝福环境描写解析祝福卫婆子性格特点篇一:鲁迅祝福》学案附答案《祝福》学案【学习目标】1.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倒叙写法。
3.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总结鉴赏小说的方法,提高鉴赏能力。【学习重点】1.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等)。【学习难点】
1.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2.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点拨【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要点】
1. 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2. 梳理概括小说情节,体会倒叙写法。
3. 品味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方法。[课前预习] 【作家作品】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呐喊》收录了他自1918至1922年间所写的《故乡》《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14篇作品,此时的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写自1924年至1925年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11篇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写作背景】《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
祝福学案及答案
《祝福》导学案预习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学常识和字词等基础知识。
2、理清文章结构思路。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
2、背景介绍
《祝福》发表于1924年。是鲁迅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故事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而辛亥革命后,旧中国农村的黑暗是空前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赶跑了皇帝,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真正完成,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然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受尽了剥削和压迫,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的小说《祝福》应运而生了。
高中语文《祝福》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3
《祝福》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理解倒叙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
2.体会本文综合运用各种描写形式来刻画人物的方法,尤其是通过对眼睛的刻画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
3.理解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根源,和作者彻底反封建的写作意图。
二、基础知识梳理
1.熟记下列加点字的字音
钝.()响送灶.()暂寓.()监.()生寒暄.()
朱拓.()陈抟.()间.()或悚.()然踌蹰
..()()
更.()事谬.()种诧.()异负疚.()俨.()然
忌讳.()形骸.()两颊.()窥.()探新正.()醉醺.()醺聘.()礼荸.()荠.()呜咽.()驯.()熟祭祀.()桌帏.()草窠.()鄙.()薄
咀嚼.()渣滓.()蹙.()缩炮烙.()窈.()陷
惴.()惴歆.()享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笼更拗
红正泊
3.词语释义
横七竖八:
百无聊赖:
宽洪(宏)大量:
吞吞吐吐:
沸反盈天:
与众不同:
天有不测风云:
走投无路:
4.近义词辨析
中止•终止
中止:强调“过程性”的中间、当中,(做事)中途停止;使中途停止。如,中止比赛。终止:强调“结果性”的结束和终了。结束;停止。如,终止活动。
鉴赏•鉴别
“鉴赏”与“鉴别”都有评判某物好坏之意。
鉴别:强调对某物作出评判(好坏真假)。如,读者没有足够的鉴别能力。
鉴赏:有欣赏之意。如,鉴赏诗歌。
毕竟•到底
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例: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表追究。例: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制服•治服
制服:是用强力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的意思。如,“制服歹徒”。
《祝福》导学案答案
《祝福》导学案(第一课时)
一、文学常识:
1、《祝福》选自《彷徨》,作者是鲁迅,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呐喊》和《故事新编》,散文集是《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是《野草》,还有杂文集17本。
2、“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典著作。
2、造成悬念;形成对比,突出主题。
三、结合具体情节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
1、(1)作者安排祥林嫂遭受挫折的时间都发生在春天或临近春天:A、(春上死了丈夫),逃到鲁镇做工。B、(新年刚过),被婆婆卖到贺家坳。C、(春天)(过年时)阿毛被吃。D、死去。
(2)文中春天是指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春天是美好的季节,给人无限的生机和希望,但给祥林嫂的却只是打击与绝望。鲁迅先生巧妙的安排更加突出了祥林嫂的悲剧性。
从小说情节分析、总结入手,为什么做工?为什么改嫁?为什么捐门槛?为什么行乞?——罪魁祸首是封建制度。
2、结合具体情节分析祥林嫂的形象
A、肖像描写:找眼睛,论特点
⏹初到鲁镇——顺着眼(安分)
⏹再到鲁镇——顺着眼,眼角带着泪痕(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讲阿毛故事——直着眼(精神有些麻木)
⏹捐门槛——分外有神(又有希望)
⏹不让祝福——失神、窈陷(再受打击)
⏹行乞——眼珠间或一轮(麻木)
⏹问我鬼神——忽然发光(一丝希望)
B、语言描写:找对话,论特点
⏹对四婶讲阿毛——痛苦、自责
⏹对大家讲阿毛——麻木、空虚
⏹与柳妈的对话——精神重压,陷入恐惧
⏹与我对话灵魂有无——封建迷信桎梏下矛盾的心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祝福》学案(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预习作家作品以及文中重点字词
预习内容
1、字音积累
钝()响寒暄()朱拓()间()或悚()然踌蹰()()少不更()事谬()种淡()然俨()然雪褥()瑟()瑟有声尘芥()堆形骸()脸颊()沸反盈()天贺家墺()荸荠()()絮絮()呜咽()驯()熟桌帏()讪讪()咀嚼()()赏鉴
渣滓()()瞥()拗()不过蹙()缩门槛()窈()陷惴惴()歆享()()牲醴()()蹒跚()()
2、字形积累
寒暄(喧哗)烟霭(和蔼)走投无路(回头)形骸(惊骇弹劾)
惴惴(揣摩湍急)
3、《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和《》,散文集是《》,散文诗集是《》,还有杂文集17本。
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写下来汇总到各学习小组组长手中,由各组组长挑选疑问最多的问题交给老师。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训练学生概括小说情节的能力。
1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准确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
4、品味文章细节。
学习重难点
理解小说以“祝福”为题的深刻含义。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
1、小说采用什么记叙方式?
点拨:
2、小说中哪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显示由倒叙转为顺叙的?
点拨:
3、作者在结构上采取倒叙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点拨:
4、本文以祥林嫂的悲剧一生为主线安排的,课文排版时已将情节自然分明,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并标示在课文中相应位置。
情节内容记叙顺序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探究二、本文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说一点理由。
2
点拨:开放话题畅所欲言
1、有人说祥林嫂“没有春天”,你认为呢?试以课文为依据简要说明之。
点拨:
祥林嫂也有过“短暂的春天”。
2、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点拨:
三、反思总结
(1)要了解小说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作者写作发表时的社会背景及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领会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思想。
(2)认真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对有关描写方法的研究,剖析人物,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从而深入领会小说的思想和艺术。理解人物与环境会互相作用:环境作用于人,人又反作用于环境,这会使环境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人物几经抗争,仍无法改变环境,就造成了悲剧的结局。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别人看。
四、当堂检测
课文中作者没有写出鲁四老爷的肖像,请你通过想象,选择一个场景,刻画鲁四老爷的肖像,特别是眼睛。字数为200左右。
课后练习与提高
1.解释下列词语:
(1)寒暄——
(2)怨府——
(3)沸反盈天——
(4)诡秘——
2.这篇小说为什么要以“祝福”为题?选出正确答案在括号内打“√”表示。
(1)通篇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祝福有着密切的关系。
(2)祥林嫂惨死于祝福声中,增强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剧性。
3
(3)旨在鞭挞封建迷信思想。
(4)阔人家的祝福与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形成鲜明对照。
《祝福》学案(第二课时)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深入了解祝福的时代背景
解释文中字词
了解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预习内容
1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检查预习
2.解释词语。
寒暄尘芥堆淡然俨然咀嚼赏鉴沸反盈天不更事《四书》(见教材注释)
3.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明确: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侧面描写。
提出疑问
通过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写下来汇总到各学习小组组长手中,由各组组长挑选疑问最多的问题交给老师。
4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①知识目标:明白如何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鉴赏小说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识到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学习重难点
理解祥林嫂的悲剧的社会根源
二、学习过程
探究一
1这篇小说所写的人物有几个,请分析重点人物形象
点拨:
(1)封建礼教的代表、害死祥林嫂的罪魁:鲁四老爷、祥林嫂婆婆,请重点分析鲁四老爷。
(2)害死祥林嫂的帮凶:四婶、柳妈、鲁镇其他冷漠麻木的民众,请重点分析柳妈。(3)敏感、有良知,但软弱,退缩,圆滑世故的知识分子:“我”,请分析。
(4)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祥林嫂
探究二:
思考: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原因。
明确:
探究三
这篇小说的主题是:
反思总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