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弯曲
梁的弯曲
弯曲内力
(2)求2-2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1
取2-2截面的右侧为隔离体。
2 q=15kN/m FP =30kN
∑Y =0
B
A 1 2m 2 1m
V2-FP-q×1=0 V2= FP+q×1
=30+15×1=45kN (正剪力)
对dx 段进行平衡分析,有:
x
y
M(x) V(x)
dx
q(x) V(x)+d V(x)
C
dx
M(x)+d M(x)
∑Fy =0 V(x)+q(x) dx−[ V (x)+d V(x)]=0
dV x q(x)
dx
剪力图上某点处的切线 斜率等于该点处荷载集度 的大小。
弯曲内力
MC 0 ,
V (x)dx 1 q(x)(dx)2 M (x) [M (x) dM (x)] 0 2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FBy
FAy=
FP b (↑) l
FB y =
FP a l
(↑)
弯曲内力
a
FP b
A
B
C
FAy
Fb l
x1
x2
l
AC段:距A端为x1的任意截面1-1以左研究
第四章梁的弯曲详解
解:1.求约束反力由对称关系,可得:
FAy
FBy
1 2
ql
第4章 梁的弯曲 第二节 梁的内力计算
2.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FQ (x)
FAy
qx
1 2
ql
qx
M (x)
FAy x
1 9x2 2
第4章 梁的弯曲 第二节 梁的内力计算
解:1.根据平衡条件求出约束力反力
FAy 2kN FBy 4kN
2.求指定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截面C:根据截面左侧梁上的外力得: FQC Fy FAy 2kN Mc MO FAy 2m Me 2kN 2m 8kN m 4kN m 截面B左、B右:取右侧梁计算,得:
第4章 梁的弯曲
解:1.根据平衡条件求约束反力
FAy
5 4
F,FBy
1 4
F
2.求截面1-1的内力
Fy 0 : F FQ1,得FQ1 F
M1 0 : 2Fl M1 0, 得M1 2Fl
3.求截面2-2的内力
Fy
0:
FAy
F
FQ 2
0,
得FQ2
FAy
F
5 4
F
F
1 4
F
M 2 0 : 2Fl M 2 0, 得M 2 2Fl
梁弯曲的概念
梁弯曲的概念
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素,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在工程应用中,梁可以承受各种荷载导致的弯矩和剪力。而梁的弯曲是指梁在承受荷载的作用下产生的曲率变化。针对梁的弯曲问题,可以利用梁弯曲理论进行力学分析和结构设计。
梁弯曲的概念实际上涉及到两个重要的力学概念:弯矩和曲率。弯矩是由外力作用在梁上产生的,它可以使梁产生弯曲或者使梁产生剪切变形。曲率描述了梁的弯曲程度,是弯曲轴线的弯曲半径的倒数。
在分析梁弯曲时,通常会采用欧拉—伯努力学说,即假设梁在弯曲过程中,横截面平面仍然保持垂直于位移方向。这个假设为了简化问题,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需要引入其他理论模型。
梁弯曲的特点是在横向距离上产生剪切力和弯矩。在梁的底部表面上,由于负弯矩的存在,会产生压应力;在梁的顶部表面上,由于正弯矩的存在,会产生拉应力。而在距离横截面中性轴较远的位置,弯矩和曲率的值较大;而在中性轴附近位置,弯矩和曲率的值较小。
对于简单支承的梁,弯曲会导致两个基本的反应:梁曲率和梁挠度。梁的曲率是横截面在垂直于曲线切线方向上的曲率半径的倒数。梁的挠度是指梁在一点的纵向位移。在分析梁弯曲时,可以利用弯曲方程和边界条件求解梁的曲率和挠度。
梁弯曲的分析可以应用不同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理想化梁的假设和采用弯曲方程。对于简支梁,弯曲方程可以表示为:
M = EI * d²y/dx²
其中M是弯矩,E是弹性模量,I是截面惯性矩,y是梁的纵向位移,x是横向距离。这个方程可以用来描述弯曲梁的受力和变形情况。
对于常见的梁形状,如矩形梁、T形梁或I形梁等,可以通过求解弯曲方程来得到梁的曲率和挠度分布。这些分布信息可以用来评估梁的性能、设计合理的梁结构和验证结构的可靠性。
梁弯曲
(1)变形规律(续)
中性层---根据平面假 设梁弯曲后,其纵向 层一部分产生伸长变 形,另一部分则产生 缩短变形,二者交界 处存在既不伸长也不 缩短的一层。 中性轴---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横截面上位于中性轴 两侧的各点分别承受拉应力或压应力;中性轴上各点的 应力为零。
E
E
y
纯弯梁横截面上任一点处的正应力与该点到中性 轴的垂直距离y成正比。
(3)应力计算公式
静力平衡: M MZ E
A
y dA
2
E
IZ
M .y IZ
截面惯性矩: I Z y 2 dA
A
梁在横弯曲作用下,其横截面上不仅有正应力,还 有剪应力。对于细长梁l≥5h,剪应力对正应力和弯曲 变形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应变和应力公式仍然 适用。但要求:对于横截面具有对称轴的梁,外力要作 用在对称平面内;对于横截面无对称轴的梁,外力要作 用在形心主轴平面内。
梁的平面弯曲
3、纵向对称面— 通过梁的轴线和 横截面的对称轴 的平面。
4、平面弯曲:梁的每一个横截面至少有一根对称轴,这 些对称轴构成对称面。所有外力都作用在其对称面内时, 梁弯曲变形后的轴线将是位于这个对称面内的一条曲线, 这种弯曲形式称为平面弯曲,如图所示。
平面弯曲的两种形式 横截面上有弯矩又有剪力。 例如:AC和DB段。 称为横力弯曲
建筑力学13-梁的变形
(3) 确定积分常数 为了确定积分出现的四个积分常数,除了要利用边界条件外, 还要利用相邻两段梁在交接外变形的连续条件。 边界条件: x1=0,y1=0 x2=l,y2=0 连续条件: x1=x2=a,θ1=θ2y1=y2 将以上条件代入式(a)、(b)、(c)、(d),联立求解,可得积分 常数 D1=D2=0C1=C2= Pb/6l (l2-b2)
图10.1
10.1.1 挠度和转角
梁的弯曲变形可用两个基本量来度量: (1) 挠度 梁任一横截面的形心C,沿y轴方向的线位移CC′, 称为该截面的挠度,通常用y来表示。以向下的挠度为 正,向上的挠度为负。 (2) 转角 梁的任一横截面C,在梁变形后绕中性轴转动的角 度,称为该截面的转角,用θ表示。以顺时针转向的转 角为正,逆时针转向的转角为负。
负号表示θB为逆时针转向。
【例 11.2】承受集中荷载P的简支梁如图10.4所示, EI为常数。试 求此梁的最大挠度ymax和两端截面的转角θA和θB。 【解】(1) 列弯矩方程 支座反力: RA= Pb/l ,RB= Pa/l 因为集中荷载P将梁分为两段,各段的弯矩方程不同,因此 需分别写出它们的弯矩方程。 AC段: M(x1)= Pb/l x1(0≤x1≤a) CB段: M(x2)= Pb/l x2-P(x2-a)(a≤x2≤l)
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
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
一、引言
混凝土梁是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元素,其承担着建筑物的重量和荷载。梁的弯曲性能是其重要的力学性能之一,因此,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的确定对于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概念
1. 混凝土弯曲性能:指混凝土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经过一定的变形后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2. 混凝土抗弯强度:指混凝土在受到弯曲力矩作用下,经过一定的变形后能够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
3. 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指在混凝土梁的设计和施工中,所规定的最大弯曲应力和最大荷载。
三、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的确定方法
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的确定可以根据以下方法:
1. 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和梁的截面形状确定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
2. 根据混凝土梁的受力状态确定混凝土梁的设计弯曲应力。
3. 根据混凝土梁的截面形状、受力状态和设计荷载确定混凝土梁的极限荷载。
4. 结合混凝土梁的抗弯强度、设计弯曲应力和极限荷载,确定混凝土梁的弯曲标准值。
四、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的计算公式
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的计算公式为:
δb≤0.45fctd/(γf×βb)
其中,δb为混凝土梁的设计弯曲应力,fctd为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设计值,γf为安全系数,βb为混凝土梁的形状系数。
五、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的具体数值
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的具体数值取决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梁的截面
形状、设计荷载等因素。目前,我国混凝土梁弯曲标准值的具体数值在以下范围内:
1. 普通强度混凝土:δb≤0.45fctd/(γf×βb),其中βb的取值范围为0.85~0.90。
2. 中等强度混凝土:δb≤0.40fctd/(γf×βb),其中βb的取值范围为0.85~0.90。
工程力学--梁的弯曲
2013-7-25
11
非对称弯曲—— 若梁不具有纵对称面,或者,梁虽具有纵 对称面但外力并不作用在对称面内,这种
弯曲则统称为非对称弯曲。
下面几节中,将以直梁的平面弯曲为主,讨论梁的应力和变 形计算。
2013-7-25
12
第二节 梁的计算简图
一 梁的计算简图 梁的支承条件与载荷情况一般都比较复杂,为了便于
分析计算,应进行必要的简化,抽象出计算简图。
1. 构件本身的简化 通常取梁的轴线来代替梁。 2. 载荷简化 作用于梁上的载荷(包括支座反力)可简化为三种类型: 集中力、集中力偶和分布载荷。
2013-7-25
13
作用在梁上的载荷形式
分布载荷
Me
集中力
均匀分布荷载
集中力偶
2013-7-25
14
梁的支承方法及反力
左侧 梁段:向上的外力引起正值的剪力
右下得正,上得负
右侧 梁段:向下的外力引起正值的剪力 向上的外力引起负值的剪力
横截面上的 弯矩 在数值上等于此横截面的 左侧 或 右侧
梁段上的 外力对该截面形心的力矩之代数和 。
不论在截面的 左侧 或 右侧 ,向上的外力均将引起正 值弯矩符号:力上得正,下得负; 的弯矩,而向下 的外力则引起 负值 的弯矩。 左侧梁段:顺时针转向的外力偶引起正值的弯矩 偶左顺正,逆为负; 逆时针转向的外力偶引起负值的弯矩
梁的弯曲(应力、变形)
03 梁的弯曲变形
CHAPTER
弯曲变形的定义
弯曲变形
由于外力或内力作用,梁发生弯曲而产生的形状和位置的变化。
弯曲变形程度
与施加在梁上的力和梁的刚度有关。
弯曲变形分类
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弯曲变形的计算
弹性弯曲变形的计算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通过求解梁的挠 曲线方程来计算弯曲变形量。
塑性弯曲变形的计算
弯曲应力的计算
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弯曲应力 的计算公式为:σ=M/W,其中σ为弯 曲应力,M为弯矩,W为梁的抗弯截 面系数。
弯矩是外力对梁的转动作用所产生的 力矩,抗弯截面系数则是梁横截面的 几何特性,反映了梁抵抗弯曲变形的 能力。
弯曲应力的分布
弯曲应力在梁的横截面上是不均匀分布的,最大弯曲应力 出现在梁的横截面的中性轴上,靠近中性轴的区域应力较 小,而离中性轴较远的区域应力较大。
推导出应力和变形。
弯曲刚度法
03
根据梁的弯曲刚度,通过求解梁的挠度方程,得到应力和变形。
有限元分析方法
离散化
将梁划分为有限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具有自己的应 力和变形。
建立方程
根据平衡条件和材料属性,建立每个单元的平衡方程 和约束条件。
求解方程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有限元方程,得到每个单元的 应力和变形。
新分析方法的研究
梁的弯曲变形简单计算方法
梁的弯曲变形简单计算方法
梁是传动重要机构之一,其弯曲变形是广泛应用于结构力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可
以用来分析梁承载的荷载情况,为梁的安全性能设计提供参考。计算梁的弯曲变形是构造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因此有必要掌握有效的简便方法。
梁的弯曲变形一般是有三种计算方法:等强度线法、活荷载平移法、真实三维变形法。这
三种计算方法的计算时间和计算精度不同,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等强度线法是最简单且计算时间最短的方法,利用梁受力后形成的抗压线和抗张线构成图形,并将图形转化为梁形成的弯曲变形。活荷载平移法则分析了活荷载作用于梁的变形状,将活荷载平移线与梁截面结合起来,表征出梁的弯曲变形。而真实三维变形则完整量化了
梁的受力状态,找出真实的变形轮廓,从而获得准确的弯曲变形。
总之,梁的弯曲变形计算方法可根据实际应用场合选择合适的方法,以便为梁的设计提供参考。在工程应用中,其梁的弯曲变形计算通常使用简便方法,如等强度线法和活荷载平
移法,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情况,可以采用真实三维变形法,以保证梁的安全性能。
梁的弯曲变形
2. 用积分法求梁的变形
对于等截面梁,EI=常数,式(8-23)可改写为
EIy″=-Mx
积分一次,得
EIθ=EIy′=-∫Mxdx+C
(8-24)
再积分一次,即得
EIy= -∫ ∫ Mxdxdx+Cx+D
(8-25)
式(8-24)、式(8-25)中的积分常数C和D,可通过梁的边界条件来决定。
边界条件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梁上某些截面的已知位移条件,如铰链支
座处的截面上y=0,固定端的截面上θ=0,y=0;二是根据整个挠曲线
的光滑及连续性,得到各段梁交界处的变形连续条件。
梁的弯曲变形
1.3 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
由于简单荷载作用下的挠度和转角可以 直接在表8-1中查得,而梁的变形与荷载呈线 性关系,因此,可以用叠加法求梁的变形。即 先分别计算每种荷载单独作用下所引起的转 角和挠度,然后再将它们代数叠加,就得到梁 在几种荷载共同作用下的转角和挠度。
梁的弯曲变形
梁的弯曲变形
梁的弯曲变形
梁的弯曲变形
梁的弯曲变形
【例8-5】
图8-26
梁的弯曲变形
工程力学
1. 挠度
梁的弯曲变形
梁轴线上任意一点C(即横截面的形心), 在变形后移到C′点,即产生垂直于梁轴线的线 位移。梁上任意一横截面的形心在垂直于梁 原轴线方向的线位移,称为该截面的挠度,用 符号y表示,如图8-24所示的C处截面的挠度 为yC。挠度与坐标轴y轴的正方向一致时为 正,反之为负,规定y轴正向向下。
梁弯折90度
梁弯折90度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件,在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都有着广
泛的应用。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遇到需要梁进行弯折90度的情况。梁弯折90度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梁的形状和方向,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梁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梁是一种横截面形状
较长、长度相对较大的构件,承受着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荷载。梁可
以分为各种材质,如钢梁、混凝土梁、木梁等,每种材质的梁都有着
不同的力学性能和使用范围。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
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梁材质和截面形状。
梁弯折90度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可以通过机械加工或热处理等方法来实现。在进行梁弯折90度之前,首先需要对梁的弯曲性能和加工要求进行评估,确定弯折的方向、角度和力度,以保证梁在弯折
过程中不会出现变形或损坏。在选择加工方法时,需要考虑梁的材质、截面形状、尺寸和弯曲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梁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机械加工是一种常用的梁弯折90度的方法,可以通过弯曲机、压力机等设备来实现。在进行机械加工之前,需要对梁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除锈、清洁、测量等,以确保加工的准确性和效果。在进行弯
折加工时,需要控制好加工的力度和速度,以避免梁的变形或损坏。加工完成后,还需要对梁的弯折部位进行检查和修整,以确保其质量和稳定性。
除了机械加工,热处理也是一种常用的梁弯折90度的方法。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需要对梁的材质和性能进行评估,确定合适的加热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梁在热处理过程中不会受到过度的变形或损伤。在进行热处理时,需要控制好加热的均匀性和速度,以避免梁的焊接和变形。热处理完成后,还需要对梁进行冷却和调整,以确保其形状和性能达到要求。
梁的厚度和弯曲原理
梁的厚度和弯曲原理
梁的厚度和弯曲原理密切相关,对于梁的设计和使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我将从梁的厚度对弯曲状况的影响、梁弯曲原理以及梁的设计原则等方面详细阐述。
首先,梁的厚度对于梁的弯曲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梁的厚度越大,则其承受弯曲力的能力也越强。这是因为梁的厚度决定了其截面的面积,而梁截面的面积与其所能承受的弯曲力成正比。当梁的厚度较小时,其截面面积较小,承受弯曲力的能力也较弱,容易出现弯曲变形或破坏;而当梁的厚度较大时,其截面面积较大,可以承受较大的弯曲力,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刚度,不易发生变形或破坏。
其次,梁弯曲原理是理解梁的厚度与弯曲关系的基础。梁在受力作用下会发生弯曲,这是由受力梁上下表面引起的不平衡应力所致。当梁上表面受到的应力较大时,梁会发生上弯;反之,当梁下表面受到的应力较大时,则会发生下弯。梁的内力分布形式决定了它的弯曲形式,而梁的厚度决定了内力的分布情况。在同样的外力作用下,梁的厚度越大,则内力的分布越均匀,梁受力能力越强;反之,梁的厚度越小,则内力分布不均匀,梁受力能力越弱。
梁的设计原则也与梁的厚度密切相关。在设计梁时,需综合考虑其受力要求、弯曲能力以及经济性等因素。一方面,梁的厚度应满足弯曲强度要求,以保证梁能够承受外力,不发生过大的变形和破坏;另一方面,由于梁的厚度与工程所需的
材料和构造成本有关系,因此需要控制梁的厚度,使之符合经济性要求。通常情况下,梁的厚度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而定,同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可获得性、成本、施工工艺等因素。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设计准则和实际情况,对梁的厚度进行合理的选择。
梁的弯曲应力和变形
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1. 弯矩最大的截面上
max
M max Wz
2. 离中性轴最远处
3. 变截面梁要综合考虑 M Iz
与
4. 材料抗拉和抗压能力相同,采用 max
M max Wz
5. 脆性材料抗拉和抗压性能不同,二方面都要考虑
y
max
M
max
一、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F
A
C
F
Fa
Fa
D
B
F
纯弯曲:梁受力弯 曲后,如其横截面 上只有弯矩而无剪 力,这种弯曲称为 纯弯曲。
横力弯曲:横截面上既 有弯矩,又有剪力
实验现象:
F
F
mn
mn
中性轴:
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 称为中性轴。
1 、变形前互相平行的纵向直线 、变形后变成弧线,且凹边纤维
对于中性轴不是对称轴的横截面,例如 T 字形截面,则应分别求出 横截面上下边缘点的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
例 1 :长为 l 的矩形截面悬臂梁,在自由端作用一集中力 F ,已
知 b = 120mm , h = 180mm 、 l = 2m , F = 1.6kN ,试求 B 截面
上 a 、 b 、 c 各点的正应力。
的情况,公式仍然适用。
( 2 )公式是从矩形截面梁导出的,但对截面为其它对称形状(如工
简述梁的受力与变形特点
简述梁的受力与变形特点
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在建筑和工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梁的
主要作用是承载和传递荷载,使其能够稳定地传递到支座上。在受力和变
形特点方面,梁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受力特点:
梁沿其长度方向负责承受弯曲、剪切、挤压和拉伸等力的作用。梁的
受力方式包括弯曲、剪切和轴向力。其中弯曲是梁的主要受力方式,也是
梁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
弯曲是由于梁的上表面受到压力,而下表面受到拉力时产生的。梁的
底部受拉,顶部受压,因此底部会发生拉伸变形,而顶部则发生压缩变形。与此同时,梁的中性轴发生位移,导致弯曲形变。当荷载加大或梁的尺寸
变小时,弯曲和变形将增加。
剪切是指梁上和梁间的材料发生剪切力的作用。这种剪切力会导致梁
材料产生切应变,从而引起剪切变形。梁的剪切力取决于外部荷载的分布
和梁的几何形状。
轴向力是指沿着梁的轴线方向作用的力。轴向力可以产生拉力或压力,这取决于力的方向和梁的几何形状。当梁受到拉力时,材料发生伸长变形,而当梁受到压力时,材料发生压缩变形。
2.变形特点:
梁在受到荷载时会产生变形,这种变形主要包括弯曲变形、剪切变形
和轴向变形。
弯曲变形是梁的主要变形形式,它是由受力引起的。梁的弯曲变形取
决于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梁的长度和截面形状等因素。较大的荷载和较小
的梁长度会引起更大的弯曲变形。当弯曲变形过大时,梁可能会失去稳定性。
剪切变形是梁上材料发生切应变导致的。当梁受到剪切力时,梁上的
材料会发生剪切应力,导致梁发生剪切变形。剪切变形取决于剪切力的大
小和梁的几何形状。梁的剪切变形通常较小,但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在大
梁的弯曲刚度
梁的弯曲刚度
介绍
梁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元件,在工程和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梁所具有的弯曲刚度是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反映了梁在承受外部载荷时的抗弯承载能力。弯曲刚度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梁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因此对于梁的设计和计算来说,弯曲刚度的研究至关重要。
弯曲刚度的定义
弯曲刚度是指梁在受到外部力矩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时所表现出的抵抗能力。按照力学原理,梁的弯曲刚度可以通过计算梁的弯曲变形和所受弯矩之间的关系来得到。一般来说,较高的弯曲刚度意味着更小的弯曲变形和更高的抗弯能力。
影响弯曲刚度的因素
1. 材料性质
材料的弹性模量是影响梁的弯曲刚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弹性模量越大,梁的弯曲刚度就越高。此外,材料的密度和强度等参数也会对弯曲刚度产生影响。
2. 梁的几何形状
梁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对其弯曲刚度有很大影响。一般来说,截面想相同的梁,高度越大、宽度越小,弯曲刚度越高。此外,梁的截面形状,例如矩形、圆形或者T形梁等,也会对弯曲刚度产生影响。
3. 支承条件
梁的支承条件对其弯曲刚度同样有影响。不同的支承方式,如固支、简支或者悬臂支承等,会导致梁的弯曲刚度不同。固支条件下的梁具有最高的弯曲刚度,而悬臂支承条件下的梁则具有最低的弯曲刚度。
弯曲刚度的计算方法
计算梁的弯曲刚度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解析解和数值解。
1. 解析解
解析解是基于梁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通过应力—应变关系和力平衡方程来推导出的准确解。这种方法需要对梁的几何形状和载荷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适用于简单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但对于复杂形状的梁则难以应用。
梁的弯曲实验实验报告
梁的弯曲实验实验报告
梁的弯曲实验实验报告
摘要:
梁的弯曲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力学实验,通过对梁的施加不同的外力,观察梁的
弯曲变形情况,探究梁在外力作用下的力学性质。本实验通过设计不同材料和
不同截面形状的梁,测量其弯曲变形与外力之间的关系,分析梁的强度和刚度。引言:
梁是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元件,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机械等领域。了解梁的
力学性质对于设计和优化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梁的弯曲实验是研究梁的力学性
质的常用方法之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梁的弯曲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测量和分析,了解梁的强度和刚度与外力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对不同材料和截面形状的梁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梁的力学性质。
实验器材:
1. 实验台
2. 不同材料和截面形状的梁
3. 弹簧测力计
4. 支撑架
5. 测量尺
6. 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步骤:
1. 将实验台调整水平,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2. 将梁放置在支撑架上,调整支撑点的位置,使梁的长度适当。
3. 在梁的中间位置放置弹簧测力计,记录其初始读数。
4. 通过调整弹簧测力计上的螺母,施加不同的外力到梁上。
5. 记录不同外力下梁的弯曲变形情况,并测量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6. 将实验数据整理并分析,得出梁的弯曲性质。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测量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外力下梁的弯曲变形情况和弹簧测
力计的读数。我们发现,随着外力的增加,梁的弯曲变形也增加,弹簧测力计
的读数也相应增加。这表明梁的弯曲变形与外力之间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同时,我们还比较了不同材料和截面形状的梁的弯曲性质。实验结果显示,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各式中的 (3) 直法线假定
EI y
和 EI z 分别称为梁在两个坐标平面内的 抗弯刚度 。
现在我们来研究曲率半径
y
和 z 与形心位移之间的关系。
设轴线由各截面的形心连接而成,轴线上的横向位移在坐标系 (以后我们均取形心主 轴坐标系 )上的分量分别为 v0 ( x) 和 w0 ( x) 。显然,轴线上的位移仅仅是一个变量 x 的函数,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将轴线外的点的位移用形心上的位移函数来表示?
2 ( , u) {(
B1
V ( E T ()u)T ) [ E () f ]T u}d
B2
(u u )T E (n) dB [ E (n) p]T udB 0 V ( E T ()u)T 0 由 可得
l x d v0 d w0 ( y z )dA dx pT uds 0 0 x dx dx l dM d v dM y d w0 l z 0 ( )dx (q y v0 +qz w0 )dx 0 0 dx dx dx dx 2 l d2M y dM y d Mz dM z [( q ) v +( q ) w ]d x ( v w0 ) y 0 z 0 0 0 dx 2 dx 2 dx dx
x E x
由此可以计算内力:
E
y
z
E
z
y
(5.1.3)
FNx x dA ES y
A
1
y
1
ES z
1
z
1
(5.1.4) (5.1.5)
M y x zdA EI y
A
y
EI yz 1
z
1
M z x ydA EI yz
再由广义胡克定律可得
xy = xz 0
,从而横向剪力和扭矩为零。
● 以上假定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根据更精确的弹性力学计算证明,在均匀直梁且只 有纯弯矩 ( 横向剪力为零 ) 作用下,由上述假定得到的解与弹性力学的准确解完全一致, 当然这里要求外加力矩按式 (5.1.8) 分布的集度作用到梁上去。如果外力分布与式 (5.1.8) 不一致,则可以引用圣维南原理:除加力截面附近外,其余梁中的应力分布 (从而是位移 ) 和准确解基本一致。 事实上,上述假定可以应用到更广泛的范围:对细长梁来说,如果除 还有剪力
此外,梁端面上的转角 z 为
(5.1.21)
z ( x)
dv dx
dx
l
l 0
(u u )
e B1 e B1
T
E (n) dB dv0 dw dv dw z 0 y 0 z 0 ) x dx dx dx dx
[( y
+(v0 v0 ) xy +(w0 w0 ) xz ]nx dB
[ E (n) p] udB (
du (d y ) z (d z ) y
其中
(5.1.1)
d y
和 d z 为 dx 微段两截面分别绕 y 轴和 z 轴相对转过的角度,从而正应变为:
x
其中
u z y x y z
(5.1.2)
y
dx d y
—— 梁轴线在 x z 坐标面内弯曲的曲率半径;
平面假定 :梁横截面在变形后仍保持平面。 设微段的一侧截面不动,根据平面假定,另一侧截面将发生两种相对位移 (见下图 ):
图 5.1梁的平面假定 在
My
du (d y ) z 作用下绕 y 轴的转动:
在 M z 作用下绕 z 轴的转动: du (d z ) y 由于上述两种位移都很小,所以总的轴向位移 du 为
qz 0
(5.1.14) (5.1.15)
dv0 dv0 dw0 dw0 , , v0 v0 , w0 w0 dx dx dx dx dM z nx Fy , dx dM y dx nx Fz
e B2 : M z nx M z , M y nx M y ,
My
和 M z 外,
FQx
和
FQy
,则上述诸式仍适用,这是由于剪切应变能远小于弯曲应变能,从而
其对挠度的贡献也远小于弯曲的贡献。当然这里也有一个矛盾:按上述假定,所有切应 变为零,从而根据胡克定律,所有切应力亦为零,这与剪力存在矛盾。后面我们将另找 途径解决。 5.1.2 梁弯曲的基本方程 我们用一般的弹性力学变分原理加上前面导出的假定,可以导出梁弯曲的基本方程和 边界条件。 由基本假定可得
z
dv0 dx 的转动,从而
u ( x, y ) y
dv0 dx
图 5.2 法线在 x y 平面内的转动 类似地,可以考虑 x z 平面内的弯曲变形:
w( x, z ) w0 ( x) ,
u ( x, z ) z
dw0 dx
这样,梁上任意一点的位移可以写成
dv0 dw z 0 dx dx v( x, y, z ) v0 ( x) u ( x, y , z ) 百度文库 y w( x, y, z ) w0 ( x)
q y ( x) 0 dx dM z FQy ( x) 0 dx d2v M z EI z 2 dx dFQy
于是
(5.1.19)
FQy ( x)
2
d d2v EI z 2 dx dx
2
(5.1.20)
d d v EI z 2 q y ( x) 2 dx dx
直法线假定 : 梁的轴线上任一法线,在变形后仍是变形后轴线的法线,而且法线不 产生任何的伸缩。 先考虑 x y 平面内的弯曲变形。这里有两个位移函数 u ( x, y )和v( x, y ) 。由于法线不 伸缩,所以
y 0
,即
v( x, y ) v( x, 0) v0 ( x)
此外,由于 v0 ( x) 的存在使法线产生了
FQy FQz 0, M x 0
。其原因是,由于这三个内力是由横截面上
xy
和 xz 直接引起的,所以只要考虑这两个应力分量即可。将式 (5.1.9) 代入应变
xy
xz
dv dv u v 0 0 0 y x dx dx dw dw u w 0 0 0 z x dx dx
z
dx d z —— 梁轴线在 x y 坐标面内弯曲的曲率半径。
注意,在轴线上 x 0 ,这是由于我们只考虑弯曲变形、而没有考虑拉伸变形,从而假 定中的截面只绕形心转动,而没有轴向平动。
(2) 横向挤压应力为零假定 横向挤压应力为零假定 : 假定
y
和 z 可以忽略。
这个假定使得我们可以利用单向拉 (压 )的胡克定律
w0"
2 32
w0' 1
时,化为 (5.1.11) 式。
这样,引入直法线假定后,我们可以把整个梁内的位移问题 (从而求应变、应力问题 ) 归结为求轴线上的函数 v0 ( x) 和 w0 ( x) 。这里两个函数只与横向位移有关,称为梁的挠度,
梁的挠度是由弯曲变形引起的。为方便见,以后将挠度函数的下角标 “0”省略。 至此,梁件弯曲的三条假定已介绍完,但尚有三个问题需要说明: ● 假定 (1) 实际上已包含在假定 (3) 之中,因为曲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全体构成一平面 (法平面 ),所以变形前轴线的法平面 (即横截面 )在变形后仍是法平面,自动满足假定 (1) 。 反过来却不一定成立,因为按假定 (3) ,横截面变形后仍是轴线的法平面,但按假定 (1) 尽管仍是平面,但不一定是法平面。一组完备的梁的弯曲假定,只须保留 (2) 和 (3) 两个假 定,称为欧拉 — 伯努利梁 (Euler-Bernoulli) 。 ● 在上述假定下, 的切应力 表达式:
y z 0
u ( x, y , z ) y dv0 dw z 0, dx dx v( x, y, z ) v0 ( x) , w( x, y, z ) w0 ( x)
(5.1.12)
由于假定中同时含有应力假定和位移假定(直法线假定),所以选用以应力和位移作为 变量的二类变量广义变分原理,现选用二类变量广义余能原理 (4.2.1)
式中
qy p y ds, qz pz ds
M z ypx dA, M y zpx dA, Fy p y dA, Fz pz dA
代入(5.1.13) 即得
d2M z : q y 0, dx 2 B1e :
d2M y dx 2
从而 (5.1.9)
x
d2v d2 w u y 20 z 20 x dx dx d 2 w0 , dx 2 1 d 2 v0 dx 2
(5.1.10)
将此式与式 (5.1.2) 比较
1
y
1
z
(5.1.11)
如果用微分几何来准确计算曲率半径
y
当
1 w '
0
(5.1.13)
x E x , xy yz zx 0
用上标 “ s ” 记梁的侧面, “ e ”记梁的端面。假定
T
s B2
(5.1.14)
f 0 in , px 0 on B2s ,
T
[ E () ] ud [ E (n) p] udB
A
y
EI z
z
(5.1.6)
其中
S y zd A ,
A
S z yd A
A
I y z dA ,
2 A
I z y 2 d A , I yz yzd A
A A
分别是横截面对 y、z 轴的静矩,对 y、z 轴的惯性矩和惯性积。对于确定的截面,这些 量均为已知。 如果截面上的坐标轴取形心主轴 (即原点在形心、坐标轴为惯性主轴 ),则
可以得到所有方程和边界条件。为方便计,我们在下文中将挠度函数的下标 “0”省略。 由于可以把梁 (杆件 )的弯曲变形分解成 x-y 平面和 x-z 平面内的弯曲,分别求解后,再 把相应的结果叠加 ;所以下面只考虑 x-y 平面内的弯曲,而 x-z 平面内的弯曲可以仿照计算。 由式 (5.1.14)-(5.1.18) 可得
S y Sz 0
从而
,
I yz 0
FNx 0
从式 (5.1.5) 、 (5.1.6) 直接解得
1
y
代入式 (5.1.3) 得
My EI y
,
1
z
Mz EI z
(5.1.7)
x
这样,当弯矩
Myz Iy
Mz y Iz
(5.1.8)
My
和 M z 给定后,轴向应力 x 的分布就给定了。
(5.1.16)
此外,由 (5.1.16) 最后两式可定义
: FQy
dM z , dx
FQz
dM y dx d 2 v0 dx 2
(5.1.17)
加上由(5.1.14) 的本构关系(写成内力形式)
: M y EI y
d 2 w0 , dx 2
M z EI z
(5.1.18)
第 5 章 变分原理在结构力学中应用--梁的弯曲
简单起见,本节仅考虑直梁、且梁的轴线与 x 轴重合, y, z 为截面的主轴方向, xyz 构成右手坐标系。
5.1 梁弯曲的基本方程
5.1.1 梁的弯曲假定 以下我们分三部分来叙述梁的弯曲假定。 (1) 平面假定 在
My
和 M z 的共同作用下,梁上的 dx 微段的两截面将发生 (绕形心的 )相对转动。
T
e B2
dM y dM z v0 w0 ) dx dx
l 0
[( x nx px ) ( y
e B2
dv0 dw z 0 ) ( p y ) v0 ( pz ) w0 ]dB dx dx
dM y dM z v0 w0 ) l0 dx dx d v0 d w0 M z nx M z M y nx M y dx dx dM y dM z ( nx Fy ) v0 ( nx Fz ) w0 dx d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