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合集下载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复习指导》教案【课前检测】《出师表》)记》)【教学目标】1.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知识与能力)2.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及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教学重难点】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

【预习要求】1.预习学案,掌握每篇课文的主题中心。

2.背诵相关概念,熟读“课前知识储备”。

【课前知识储备】1、概念:什么是环境?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社会环境描写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

进行社会环境描写,要努力画好“风俗画”。

高尔基说:“不可忘记:除风景画之外,还有风俗画。

”例如,2007年高考宁夏卷中的“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考查的就是社会环境;2008年高考海南卷中的“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则是对自然环境的考查。

2、题型分类:(1)在文中准确找出描写环境的句子。

(3)依据文章内容发挥想象续写一段环境描写。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

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

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

二、明确目标(投影)三、旧题回顾(一)2011江苏卷: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6分)【答案】(1)深刻寓意: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

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

小说环境描写 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 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教案标题:小说环境描写教案目标:1. 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及其作用;2. 学习和掌握描写环境的常用手法和技巧;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们回想一下读过的小说,有没有什么环境描写让你印象深刻的地方?2. 引发思考:为什么作家会在小说中描写环境?环境描写对于整个故事情节有什么作用?步骤二:讲解环境描写的作用和重要性(10分钟)1. 通过示例解释:以学生熟悉的小说为例,选取一段环境描写进行解读,讲解作者通过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情、营造氛围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有哪些?请学生们分组讨论并汇报。

步骤三:介绍环境描写的常用手法和技巧(15分钟)1. 列举常见手法:比喻、拟人、对比、细节描写等。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手法并找出一段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进行分析和讨论。

步骤四:观摩和分析优秀范例(15分钟)1. 展示优秀小说段落:选择一些经典小说段落进行展示,重点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手法和技巧。

2. 学生分析讨论:请学生们观摩并分析这些范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步骤五: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15分钟)1. 阅读练习:给学生发放一篇经典小说片段,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找出其中的环境描写部分。

2. 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的环境描写片段,进行改写或创作一个新的环境描写段落。

步骤六:总结和展望(5分钟)1. 总结:请学生们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和常用手法。

2. 展望: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多加注意环境描写的运用。

教案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练习中的积极参与程度;2. 学生作品: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看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环境描写技巧。

教案扩展:1. 邀请作家或文学专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经验;2. 组织学生进行小说创作比赛,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充分运用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 环境描写优秀教案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 环境描写优秀教案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环境描写优秀教案下面是收集的环境描写教学设计3篇环境描写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

环境描写教学设计1环境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环境描写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2、学会运用环境描写。

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了解自然环境1、来胡村小学的第一天,一下车就看到干净、整洁、充满诗意的校园,再抬头看到老师们正微笑着迎接你的到来,你知道我当时什么心情?鸟儿代表我的心。

(出示图)“见到你很高兴”真心话。

不过这样说还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我想这样说;“花儿在灿烂地微笑,鸟儿在快乐地欢叫,见到你们,我的心情啊,像吃了蜜一样甜.2、你有哪些开心的事?你能向我这样来表达吗?试试看,有困难问问同桌。

来看看咱们班谁最热情、最欢迎我。

3、生:表达4、你知道:向花儿、鸟儿这样的表达叫什么描写吗?(环境描写)5、你认为什么叫环境描写?生:6、出示: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我们小学主要是“自然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花鸟虫兽、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7、著名学者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意思是: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这节课一起来研究“环境描写的作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重点研读环境与人物间的关系。

(板书:人物)8、这册课本中很多写人的文章运用了环境描写,打开目录找找看:生:5、7、8、20、9、那环境与人物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走进文中具体去研究。

(出示ppt)二、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事例一1、我们先来看第八课,(出示图)谁来读。

2、找到环境描写句子的孩子请打个胜利的手势。

(聪明)你来读。

3、读了这句话你明白什么了?预设:(1)不懂,字面上明白什么了?生:冬天很冷(2)联系下文读读,这段还写了谁?乔依,心里很凄凉。

师:现在你就是乔依,本来你已经因为没有了工作,心里很凄凉,出来又碰到这样一个雪花飞舞的坏天气,你感觉怎么样? 生:心中更凄凉、凄惨,仿佛老天爷也跟我作对。

教案小说的环境描写

教案小说的环境描写

教案小说的环境描写教案标题:小说环境描写的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句式描述小说中的环境。

3. 学生能够通过环境描写深入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主题。

教学资源:1. 小说教材:选择一篇适合学生阅读的小说,其中包含丰富的环境描写。

2. 白板/黑板和相应的书写工具。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纸。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小说环境描写的重要性。

2.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作家在小说中经常使用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对于读者有什么影响?知识讲解:1. 解释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环境描写是通过文字来描述小说中的地点、时间、气氛等,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情感。

2. 分析环境描写的重要性:环境描写可以帮助读者形象地感受小说中的场景,增强故事的真实感和可信度,同时也可以为故事增添情感色彩和氛围。

3. 提供示例:选择小说中的一个环境描写段落,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中使用的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对于读者的影响。

练习活动:1. 学生阅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段落,并回答相关问题:描述了哪些地点、时间和气氛?它们对故事情节和情感有何影响?2.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环境描写段落,共同分析其中的语言特点,并尝试改写或扩展该段落,以增强读者的阅读体验。

3. 学生个人练习: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说场景,撰写一个环境描写段落,并在班级中分享。

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

2. 强调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3. 鼓励学生在阅读和写作中更加关注环境描写,以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小说,比较它们的环境描写风格和效果。

2. 学生可以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加入更多的环境描写,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和情感。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学生完成的练习册或工作纸。

3. 学生个人撰写的环境描写段落的质量和创意。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学设计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学设计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找出文中环境描写的内容,并能概括。

2、能依据具体的文章,说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3、整理环境描写在文中作用的规律性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能依据具体的文章,说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具体作用。

整理环境描写在文中作用的规律性知识。

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记叙文阅读中经常遇到的,环境描写在不同的文章中存在的方式不尽相同,作用也是多样的,但其中有些共同的地方,通过对这个语言现象的感知、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记叙文的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对文章中存在的环境描写的内容能够区分出来,部分学生对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能说出一些,但是,具体落实在文中的时候,学生的理解有的贴标签,有的就胡言,这与学生对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掌握得是残碎的,缺少构架能力,或者说缺少环境描写的图式,因此,本教学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总结,形成相对完整的图式。

教学过程: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大家喜欢看小说吗?生:喜欢。

师:虽然我们进入了初二,生活变得紧张而单调起来,但老师依然想与大家分享一个小说的片断。

(多媒体展示)李寻欢打了一个哈欠,将两条长腿在柔软的貂皮上尽量伸直,车箱里虽然很温暖很舒服,但这段旅途实在太长,太寂寞,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偏偏时常与寂寞为伍。

师:熟悉吗?生:熟悉。

师:李寻欢,他的绰号是生:小李飞刀。

师:出自师生: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段文字中小李飞刀给了你什么样的感觉?生:给我的感觉是很厌倦,很寂寞。

师:很寂寞,你哪里感觉到的?生:他打哈欠,而且在把两腿伸直,精神上是慵懒的。

如果精神振奋就不会打哈欠,所以给我这样的感觉。

师:确实,这里呈现出的是略带慵懒感觉的江湖浪子小李飞刀。

那再请同学们把他放在这样的背景下再体会一下。

(多媒体展示)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洪炉,溶万物为白银。

环境描写的教案

环境描写的教案

环境描写的教案【篇一:环境描写的教案】文章来源课件 w w w.5y k j.co m《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及一、说教材:文学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

所谓空间主要是指环境。

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并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也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现实及其发展趋势的具体体现。

一篇文学作品,除了要展示五光十色的社会环境,还要描写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

弄清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对准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此外,环境描写历来是中考的要点,也是难点,综观这几年的中考,无论是上海,还是全国其它地方的中卷,都经常涉及到环境描写的考查。

如上海01年中卷语段之《山村传圣火》中,直接考察第一段环境描写的作用;04年中考题《最完美的礼物》第24题,就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语言表现力等写一段鉴赏性文字。

此外,在学生的作文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入环境描写,也势必会增加文章的文采,使文章的质量更上一层楼。

而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可以说,有不少的都有这个知识点。

因此,这节课,我将环境描写作为一个知识点,针对环境描写做一些规律性的总结,进行专题学习,以期教给学生此类问题的解答思路和方法,从而能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基于这样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

(2)能力目标:初三复习课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进一步强化知识点的理解运用能力。

把握环境描写作用,并合理运用。

能具体分析环境描写作用,较好地提高阅读赏析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已学文学作品的复习,进一步引导学生吸取优秀的文化营养。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环境描写的规律性知识难点:环境描写的知识迁移和运用(三)教学设想:(1)、环境描写涉及的已学内容多,容量大,教师应课前做好归纳整理,宜采用多媒体教学。

(2)、要结合学生熟悉的文本,指导教学,能加深学生的理解。

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公开课)

小说阅读之环境描写(公开课)

• 环境描写一般有下面四种作用:
• 1.环境描写本身的作用:交代时间地点,表现地域
风光,渲染(营造)气氛。
• 2、环境和人物之间的关系:烘托(刻画)人物形象、
衬托人物性格、心境(正面、反面)。
• 3、环境和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推动情节发展,
为刻画人物做铺垫、打基础,暗示人物命运
• 4、环境和主题之间的关系:烘托(深化)作品主题
更大了。 )

• 作用: •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
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 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 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但这“风大雪紧”的 景物描写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 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 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更 重要的是,由于风雪的变化也层层推动着情节的发 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 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 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 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 直到暗中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林冲才奋起杀 敌复仇,在性格上出现了质的飞跃。对风雪的描写,
生机勃勃的景象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的题目
溜索 阿城
万丈绝壁垂直而下,驼队原来就在这壁顶上。 怒江自西北天际亮亮而来,深远似涓涓细流,隐 隐喧声腾上来,一派森气。仰望怒江,蓦地心中 一颤,再也不敢向下看。
文中画线部分描写了峡谷险峻气势,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 以壁顶为观察点,变换视角,从视觉、听 觉、内心感受等多方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
要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自然环境: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气候以及花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 初中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  初中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兴趣和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

教学内容:1. 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小说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

3. 实例分析和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环境描写的概念,解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描写对情节、人物和主题的影响。

二、小说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15分钟)1. 自然环境描写:描述天气、季节、自然景观等。

2. 社会环境描写:描述时代背景、社会风貌、人际关系等。

3. 具体环境描写:描述场所、物品、装饰等。

4. 抽象环境描写:描述氛围、情感、心境等。

三、实例分析(20分钟)1. 选取一篇学生熟悉的小说,找出其中的环境描写句子。

2. 分析这些句子如何描绘环境,对情节、人物和主题产生影响。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更好地运用环境描写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四、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场景,运用不同的环境描写手法进行描写。

2. 学生互相交流,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3.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提升作品质量。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学生对小说环境描写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教学资源:1. 小说文本素材。

2. 写作练习纸张。

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的小说实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环境描写的手法和作用。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和想法。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写作水平,可以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其提高写作能力。

4. 在课后,可以布置相关的写作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以上是一份关于小说环境描写的教案,希望能够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小说复习环境描写作用教案

小说复习环境描写作用教案

小说复习环境描写作用教案环境的鉴赏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活动的特定场所。

一般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和作用1、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典型例题(2012广东卷)荷叶韩开春那年我去宏村,正是深秋季节,顺着黄山的皱褶一路前行,层林尽染,草黄枫红,间杂粉墙黛瓦,古徽州果然气派非凡.到了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泓碧水,一条小道笔直穿过湖心,上面有座弯月般的石砌小桥名叫画桥。

据说,当年李安在此拍摄《卧虎藏龙》,男主人公李慕白就是从这座小桥上牵着他的白马走过的。

但是,我的目光却被湖中那一大片枯萎的残荷吸引,脑海中瞬间浮现的竟是《红楼梦》里林黛玉反对贾宝玉拔除破荷叶的理由:“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只喜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

”恍惚间,我似乎看到了林妹妹那双对着残荷发痴的忧郁的眼睛。

在那一刻,我居然有了长留宏村的想法,要是能有机缘在湖边的书院住下,在有雨的夜晚,或是撑着一把油纸伞,顺着石砌的湖堤漫行,或是隔着石雕的窗棂,卧听雨打残荷,该是多么惬意的享受啊。

其实,我许多亲耳聆听雨打残荷的机会,我读初中的时候,学生宿舍的后面就有一大片荷塘,每年莲藕起出之后,就再也没人去管它,任由满塘的荷叶自生自灭。

然而我终究只是个俗人,比不得林妹妹那样冰雪聪明,所以听雨打残荷的次数虽然不少,却从未听出过什么诗意。

与枯萎破败的残荷相比,我更加喜欢夏日的新荷,光鲜洁净,绿意盎然,看上去就很赏心悦目,勃发着无穷的生机。

中午或是傍晚,会有一些或红或绿的蜻蜓、豆娘前来参观,它们或许是被这荷塘满目的绿迷住了,绕着圈不停地飞,迟迟不肯离去,飞累了,就在新冒出的小荷尖上歇歇脚;身上穿着黑黄条纹套衫的小青蛙,也从水里冒出头来,双腿一蹬,用它那著名的蛙跳,一下子便跃上了荷叶的表面,随之溅起的一串水滴,滴溜溜地汇聚到荷叶的中心,凝成一颗又圆又亮的大水珠,映着太阳的光辉,像是一颗耀眼的明珠,它们许是把这一张荷叶当成了运动场,鼓着大腮帮咕咕呱呱不停地叫,呼朋引类;还有一些黑脊背的鱼,在荷叶撑起的大阳伞下悠闲自在地游来游去,间或举起大尾巴,在平静的水面上使劲一击,发出“泼剌剌”的一声响,溅起一朵大水花,旋即一头扎进水底,再也不见了。

教案公开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案公开课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高考备考之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设计)一、复习目标1、通过典例分析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解题思路及规范化答题方法。

二、复习重难点掌握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解题思路及规范化答题方法。

三、复习过程导入:(1)图片1、图片2(图片趣味式导入)提问:看图文,说说这两幅图片给你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2)配上文字: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关于大海的描写提问:作家和我们的感受是否相同?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环境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但环境作用还不止这些,特别是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茅盾先生曾经说过:“无论是社会环境或者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联系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那末环境描写在小说中到底有多重要?我们一起来看看近5年的高考考情。

(一)高考考情:高考曾经这样考(PPT展示)(2022全国卷1)《锄》(中国小说) 选择题 文中第8、9段环境的对照描写2分(2022全国卷1)《天嚣》(中国小说)选择题 A.小说开头不仅描写风暴也细致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和切身感受,烘托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2分(2022全国卷3)《到梨花屯去》(中国小说)简答题 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

6分(2022全国卷1)(美国)海明威《越野滑雪》选择题 B.小说中多处个细节描写突出了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对照,氛围由此发生变化 。

3分(2022全国卷3)《书匠》(中国小说)选择题 C.小松鼠跳到地上,“像人一样站起了身”,渲染了此处的生机与野趣。

3分提问:由高考考情可以看出来近五年小说环境描写考查什么?明确:1.近年高考中,小说环境描写为常考考点。

2.题型:选择题、主观题。

3.考查形式由单纯鉴赏景物描写变为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普通是分析其特点,鉴赏其技巧(手法),概括其作用,俗称“一景三考”。

所以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我们是很有必要做一做梳理的。

(二)目标展示接下来,大家先明确一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1、通过典例分析,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2、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解题思路,能规范化答题。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

(知识与能力)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教学重难点】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分钟)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

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

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类试题。

(一)环境描写的手法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一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的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1.环境方面环境描写的作用 2.人物方面3.情节方面4.主题方面二、学过的作品回顾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直接描写“风雪”之处有:林冲取路投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间接描写之处很多: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回到草料场时,“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①学生朗读画线部分的风雪描写②看看这些风雪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案:----------这些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天气情景-----风大雪紧(交代自然环境);推动了情节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也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谦一伙才会到附近的山神庙暂避风雪,林冲才得以隔着门洞悉奸人的阴谋。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课堂教学展示课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课堂教学展示课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课堂教学展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方式,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掌握解题思路。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四、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阅读必修三、必修五中的小说单元,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中心。

2.下发环境描写作用导学案,并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小步舞》。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分钟)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

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

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试题。

二、展示课堂目标(1分钟)1.熟悉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方式,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三、考点精析(1分钟)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开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命题点,而且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

从近几年高考题考查方式来看,有考查细化的趋势。

四、明确考查方式(2分钟)五、回顾小说相关文段,分析、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15分钟)(一)举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问:回忆《林黛玉进贾府》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二)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过渡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刚刚我们一起归纳了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打铁要趁热,接下来,让我们实战演练一下,在实践中将这一规律融会于心。

六、高考试题分析(22分钟)(一)《小步舞》(20XX·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开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表达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完整版)恐怖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完整版)恐怖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完整版)恐怖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引言本教案旨在探讨恐怖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通过分析恐怖小说中所描绘的环境,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作家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增加紧张感的技巧。

本教案将介绍恐怖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和常见手法,并以实例为依据进行讨论。

内容1. 恐怖小说环境描写的特点恐怖小说中的环境描写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暗示恐怖氛围:通过描绘阴暗、恶劣、荒凉或废弃的环境来暗示恐怖感。

- 特定地点的描述:虽然恐怖小说中的环境可以是任何地方,但通常会选择特定的地点,例如古老的庄园、荒野山林或阴森的地下室等。

- 刻画细节:通过细致的细节描写,突出环境的恐怖元素,使读者感受到真实的恐怖氛围。

2. 恐怖小说环境描写的常见手法恐怖小说中常见的环境描写手法包括:- 暗示和隐喻:使用潜在的暗示和隐喻来表达环境中的恐怖感,例如使用黑暗、阴影、腐烂、血腥等形象来暗示恐怖氛围。

- 对比和反差:通过对比明亮与黑暗、善良与邪恶等相对概念的描述,营造出紧张和恐怖感。

- 音效和声音描写:通过描写恐怖的音效和声音,如低沉的咆哮声、尖锐的尖叫声等,增加读者的紧张感。

3. 实例分析讨论选取几个恐怖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实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通过分析实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环境描写在恐怖小说中的作用和效果。

结论恐怖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营造恐怖氛围和增加紧张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环境描写的特点和常见手法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恐怖小说的创作技巧,并在写作中更加巧妙地运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希望本教案能为学生对恐怖小说创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发。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教案
(限时10分钟)
汪曾祺说:“景是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人物的外化,是人物的一部分。景即人。”请以翠翠为例,赏析小说节选部分是如何以景写人的。(6分)
2、师生共同点评部分同学答案,明得失。
3、根据教师的提示,修正答案。
4、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边城山清水秀,养育的翠翠清纯天真(2分);翠色细竹、
桃杏花、紫花布衣裤、黄泥墙黑瓦屋,色彩明丽斑斓,映衬出翠翠活泼烂漫(2分);溪水、游鱼、白塔、黄狗、渡船等彼此调和,反映出翠翠的乖巧和顺。
反思自己的答案得失。
联系曾经做过的题,进行类比思考
同伴的示范或教训,能够促进学生去思考、反省。
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归类整理已学内容,提升应变能力。
小结
1、做题前一定要对文本基本内容、人物形象、主旨等有了基本把握。
2、理解全面,表述具体、规范。
练习检测
1、修订自己的答案
2、总结反思做题方法
作业
请完成练习:《目标》(综合练习)p243第20题:
北京市垂杨柳中学教案
课题
小说——环境描写作用
授课日期
第1课时
授课类型
复习课
共1课时
课程标准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
1、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说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2、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3、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
二、课堂巩固练习
1、限时完成《清名》练习:文章第3段,作者着力描写清明时节茶村的景象,有什么作用?(8分钟)
2、出示部分学生的答案,师生共同明其得失,学生修正答案。

(完整版)科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完整版)科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完整版)科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介绍本教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分析和描述科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通过深入研究环境描写的不同要素和技巧,学生将能够理解和欣赏科幻小说中复杂而引人入胜的环境设定。

教学目标- 了解科幻小说的定义和特点。

- 分辨和分析科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 掌握描写环境时使用的语言和技巧。

- 能够撰写自己的科幻小说环境描写。

教学内容1. 科幻小说简介- 定义和特点- 科幻小说的历史和发展2. 环境描写分析- 环境描写的作用和重要性- 描写地点、时间、气候和景观等方面的技巧- 分析科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案例3. 语言和技巧讲解- 使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 利用比喻和隐喻- 描写细节和感官体验4. 撰写科幻小说环境描写- 学生根据提供的科幻背景创作环境描写- 学生之间交流和分享作品教学步骤步骤一:科幻小说简介1. 向学生介绍科幻小说的定义和特点。

2. 回顾科幻小说的历史和发展,引发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

步骤二:环境描写分析1. 解释环境描写在科幻小说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科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案例,探讨不同的描写技巧。

步骤三:语言和技巧讲解1. 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形容词和形容词短语来增强环境描写的效果。

2. 解释比喻和隐喻的用法,如何利用它们来描绘独特的环境。

3. 讲解描写细节和感官体验的技巧,使环境描写更加生动和令人印象深刻。

步骤四:撰写科幻小说环境描写1. 提供一个具有科幻背景的场景或情节,要求学生创作一个相关的环境描述。

2. 学生之间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

教学评估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科幻小说中环境描写的论述文章。

学生需要分析和解释作者在描写环境方面采用的技巧和策略。

口头表达要求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环境描写,并简要解释他们所使用的语言和技巧。

参考资源- 《科幻小说写作技巧指南》- 埃. 埃约式尔 (E. E. Knight)- 《科幻小说写作》- 迈克尔·莫尔科克 (Michael Moorcock)结束语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和欣赏科幻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能够运用所学的语言和技巧来创作自己的科幻小说作品。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第一章:小说环境描写的重要性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和意义。

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和欣赏小说环境描写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通过举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环境描写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讨论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塑造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境描写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环境描写的作用。

1.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部小说,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并写一篇短文。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二章:小说环境描写的要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要素。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描写的技巧和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描写要素进行创作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环境描写的四大要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人物环境和情感环境。

讲解每个要素的描写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环境描写要素。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境描写的四大要素和描写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实例。

采用创作练习法,让学生进行环境描写的创作练习。

2.4 教学评估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部小说,分析其中的环境描写要素,并写一篇短文。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环境描写要素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章:小说环境描写的方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小说环境描写的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各种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描写方法进行创作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小说环境描写的常见方法:描述法、描绘法、渲染法、对比法等。

讲解每种方法的描写技巧和应用场合。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各种环境描写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环境描写的常见方法和应用场合。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实例。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和重要性。

2. 掌握环境描写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介绍小说中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2. 分析一些经典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案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小说片段,注意其中的环境描写。

2. 让学生讨论环境描写对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作用。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小说,找出其中的环境描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章节二:自然环境的描写教学目标:1. 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如何通过自然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心境。

教学内容:1. 介绍自然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一些经典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案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小说片段,注意其中的自然环境描写。

2. 让学生讨论自然环境描写对人物情感和心境的表现。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小说,找出其中的自然环境描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章节三:社会环境的描写教学目标:1. 掌握社会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如何通过社会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命运和社会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社会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一些经典小说中的社会环境描写案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小说片段,注意其中的社会环境描写。

2. 让学生讨论社会环境描写对人物命运和社会背景的表现。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小说,找出其中的社会环境描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章节四:内心环境的描写教学目标:1. 掌握内心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学会如何通过内心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教学内容:1. 介绍内心环境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 分析一些经典小说中的内心环境描写案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经典小说片段,注意其中的内心环境描写。

2. 让学生讨论内心环境描写对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的表现。

作业:1. 让学生选择一部自己喜欢的小说,找出其中的内心环境描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公开课教案阅读指导:理解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公开课教案阅读指导:理解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公开课教案阅读指导:理解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公开课教案阅读指导:理解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学目标:1、理解小说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教学重点:理解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课时:一节教学设想:本册第2课《芦花荡》一文中,对景物的描写非常用突出。

为让学生加深这知识点的理解,特组织本次教学活动。

教学中教师考虑学生学习实际,先复习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并做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再延伸到课外,通过阅读《木笛》一文,加深对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理解。

并试图能过读与写的结合来达成目标。

教学内容和步骤: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导入新课出示幻灯片。

引出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

并复习小说相关知识(小说三要素)。

请学生议一议,发言。

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点归纳。

环境描写: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例子1: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

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

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交代故事发生时间)例2: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交代故事发生时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例3“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渲染气氛,战斗的诗情画意。

)例4: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烘托人物心情,轻松)指导名学生回答。

加深对课内知识的理解。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木笛》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雪”的句子。

并想一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入夜,石头城开始落雪。

(渲染一种凄凉气氛)顷刻之间,雪下大了。

雪片密集而又宽阔,仿佛纷纷丝巾在为记忆擦拭锈迹。

推动情节的作用。

坠落的雪片纷纷扬起,托着笛声在天地之间翩然回旋。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教案)一、导入新课(1分钟)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

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

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类试题。

我们先一起来回顾几个问题:1.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环境、人物、情节)(板书)。

2.作者要通过对环境、人物、情节这三要素的具体描述,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这个思想情感也就是小说的什么?(主旨)(板书)3什么是环境描写?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

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

分析下列文字①分别属于哪一类环境描写,②标划出表现环境特点的词语,③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例1:鲁迅《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答案:自然环境描写;严寒,深冬,隐晦,冷风,苍黄,萧索,没有一些活气。

通过对故乡阴冷天气和萧条景象的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了萧条的气氛,烘托了作者悲凉的心情,为下文目睹故乡人的变化,心生悲哀作铺垫。

(展开情节表现主题)例2:鲁迅《孔已己》: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

小说环境描写教案教案标题:小说环境描写教案教案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述小说中的环境。

3.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分析文本,提高对环境描写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环节:1.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最喜欢的小说或故事,并讨论其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引导他们思考环境描写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2. 展示一些经典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段落,例如《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霍格沃茨学校的描写,引发学生对环境描写的兴趣和好奇。

知识讲解:3. 讲解环境描写的定义和作用。

解释环境描写如何通过描述场景、气氛和细节来增强读者对故事的感受和理解。

4. 提供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描述环境,例如形容词、副词和比喻等。

解释这些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何帮助他们创造生动的环境描写。

实践操作:5. 分发几个小说片段给学生,要求他们阅读并找出其中的环境描写部分。

鼓励他们标记和圈出关键词和表达方式。

6. 学生分组讨论他们找到的环境描写,分享彼此的观察和理解。

教师可以提出引导性问题,如“作者通过哪些词汇和表达方式来描绘环境?”、“这些描写给你什么感觉?”等。

7. 引导学生选择一个环境描写段落,并鼓励他们使用之前学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来重新书写该段落,使其更生动、更具表现力。

8. 学生展示他们重新书写的环境描写段落,并互相评价和提供建议。

教师也可以给予指导和反馈。

总结回顾:9. 总结环境描写的重要性和作用,强调通过环境描写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小说。

10. 鼓励学生在日常阅读中注意作者对环境的描写,提高对环境描写的敏感度和欣赏能力。

扩展活动:-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小说,尝试重新书写其中的环境描写部分,并与同学分享。

- 学生可以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入环境描写,提高自己的写作表现力。

教案评估:- 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 学生重新书写的环境描写段落的质量和创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环境类试题的考查方式与特点。

(知识与能力)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

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

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类试题。

(一)环境描写的手法
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一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

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

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的角度。

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二)环境描写的作用
1.环境方面
环境描写的作用 2.人物方面
3.情节方面
4.主题方面
二、学过的作品回顾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直接描写“风雪”之处有:
林冲取路投草料场时,“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出门沽酒时,“那雪正下得紧”;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间接描写之处很多: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回到草料场时,“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①学生朗读画线部分的风雪描写②看看这些风雪描写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这些描写,再现了当时的天气情景-----风大雪紧(交代自然环境);推动了情节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要喝酒御寒,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摇撼、压倒,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巨石顶住大门;也正因为风大雪紧,陆谦一伙才会到附近的山神庙暂避风雪,林冲才得以隔着门洞悉奸人的阴谋。

(熊熊火焰吞噬了他的所有隐忍)风雪山神庙,手刃仇人,终于使林冲完成了由安分守己的良民向大泽龙蛇的转变。

(推动情节发展)
2.《祝福》中的环境描写:
(开头)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

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
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新年的气象指什么:爆竹在天空发出闪光,发出震耳的大音。

)(结尾)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太牢:牛羊猪;少牢:羊猪。

)(一更:7—9;二更:9---11;三更:11---1;四更:1---3;五更:3---5。


教师引导:
1、开头段落描写的环境有何特点?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

(沉闷、压抑)
答案:---------那么开头这一段关于鲁镇过年的描写,沉闷、压抑的自然环境与新年送灶的爆竹形成鲜明的对比(交代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暗示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暗示人物命运)。

2、结尾段落,则通过“我”的感受描写了一个祝福景象,什么感受呢?
答案:-------①给极响的爆竹声惊醒;②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③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

这样就把有钱人家的祝福活动和祥林嫂的惨死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一边是鲁四老爷隆重地为自己来年的好运祝福,一边是祥林嫂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祝福声中悲惨地死去。

这样一种反差强烈的对比,增强了祥林嫂命运的悲剧性,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深化主题)
《祝福》的主题是什么呀?--------揭露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表现了作者对祥林嫂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

教师解说:送灶-----旧时习俗把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作为灶神升天的日子,在这天祭送灶神,叫送灶。

(灶神:迷信的人在锅灶附近供的神,认为他掌管一家的祸福财气。

)(二)回忆做过的练习中有关环境描写的题目
⑴《东坛井的陈皮匠》的第3题:文中第2段的环境描写,突出了古城怎样的特点?这对塑造陈皮匠的形象有何作用?(5分)
⑵《英雄的舞蹈》的第1题:小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

(4分)
⑶《晚秋》的第1题:请指出小说开头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4分)
(三)归纳环境描写的一般作用
1、对“自然环境”:
体现自身的审美价值,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为人物活动提供了场所和背景;它渲染(营造)了某种氛围。

2、对“人物”:
可以烘托感情,表现性格,揭示人物心境,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的命运。

3、对“情节”:
可以为后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

(推动,暗示,铺垫)
4、对主题:
可以表现或深化主题。

(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刚刚我们一起归纳了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打铁要趁热,接下来,让我们实战演练一下,在实践中将这一规律融会于心。

三、高考试题演练
《活着》(13年山东卷)(学案第203页)
21.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
答:①点出老人的乡间生活环境;(环境本身)
②透露出乡间的生活都顺应着自然的规律;(环境与人物)
③以此结尾,深化主题,增添了小说的意味;(环境与情节)
④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环境与主题)
经过两道试题的演练,相信大家对小说中环境描写类试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要点及解题思路,为我们今后的答题找准方向。

四、归纳小说环境描写的考查要点及解题思路(5分钟)
1.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试题的答题思路:紧扣环境特点
..........
....,从其对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
造、主题揭示
......等三方面的作用来把握题目。

2.小说中环境描写试题的答题格式: 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