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重要选择题合集(附答案)
【初中历史】历史全册选择题精选(含答案),三年重难点
【初中历史】历史全册选择题精选(含答案),三年重难点
中国古代文化史(上)
●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5、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丝绸之路”的走向是()
A、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
C、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
D、成都—云南—缅甸—印度—欧洲
16、电视剧《三国演义》再创收视率新高。追忆三国历史,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A、赤壁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17、曹操军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的官渡之战发生于哪一年?()
中学历史选择题专练 含答案 10篇
中学历史选择题专练含答案 10篇
一、中国古代历史
1. 下列哪个时期是西周的全盛时期?
A. 天下封土制度的出现 C.北京 E.西周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
B.称王称霸的时候 D.约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中期
答案:D. 约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中期
2. 以下各项中,具有周期性的是()
A.夏至
B.秋分
C.立冬
D.春分
答案:A. 夏至
二、世界历史
1.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
A. 波士顿茶叶事件
B. 圣巴巴拉行动
C. 法国大革命
D. 波哥大会议
答案:A. 波士顿茶叶事件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哪一年?
A. 1913
B. 1914
C. 1915
D. 1916
答案:B. 1914
三、中国近代史
1.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A. 外国侵略
B. 内部民族矛盾
C. 封建统治
D. 海关管理
答案:A. 外国侵略
2. 抗日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A. 1927年
B. 1945年
C. 1937年
D. 1949年
答案:C. 1937年
四、世界近代史
1. 英国的工业革命从哪个行业开始?
A. 纺织业
B. 食品加工业
C. 矿业
D. 金融业
答案:A. 纺织业
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条约是?
A. 凡尔赛条约
B. 门洛乔会议
C. 丘吉尔提议
D. 局势协调会议
答案:A. 凡尔赛条约
五、现代史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被占领的地区是?
A. 英国
B. 德国
C. 蘇聯
D. 美国
答案:D. 美国
2. 轴心国的主要成员包括哪些国家?
A. 英国、法国、中华民国
B. 苏联、美国、法国
C. 德国、意大利、日本
初中历史选择题答案
初中历史选择题答案
1. A 中国的第一个封建王朝是哪个?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答案: A
2. B 董卓是何身份?
A. 御史大夫
B. 辅政大臣
C. 将军
D. 山贼
答案: B
3. C 以下哪个不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A. 赤壁之战
B. 淝水之战
C. 安济桥之战
D. 夷陵之战
答案: C
4. D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建的制度不包括?
A. 科举制
B. 律令制
C. 郡县制
D. 帝国主义
答案: D
5. A “戊戌变法”是哪个朝代的事?
A. 清朝
B. 唐朝
C. 宋朝
D. 元朝
答案: A
6. B “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
A. 工人罢工
B. 袁世凯出卖国家利益
C. 日本进攻中国
D. 中国政府腐败
答案: B
7. A 中国古代最长的运河是?
A. 大运河
B. 北运河
C. 漕运河
D. 滇池运河
答案: A
8. C 秦朝时期,中国的货币是?
A. 钞票
B. 金银币
C. 贝币
D. 纸币
答案: C
9. D 以下哪个城市不是中国古代的七大古都?
A. 南京
B. 西安
C. 洛阳
D. 哈尔滨
答案: D
10.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主席是?
A.
B. 刘少奇
C. 周恩来
D. 陈毅
答案: B
以上为初中历史选择题答案。
九年级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全册)附答案
初三历史 第 1 页 共 7 页
九年级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全册)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 .会建造房屋
B .会使用天然火
C .会制造彩陶
D .会种植水稻 2.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运动图标,它是在中国古代
某种字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这种字体是 A .行书 B .隶书 C .楷书 D .篆书
3.丝绸之路开辟后,在汉代的长安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 .一位将军骑着汗血宝马飞驰而过
B .一个法国人在街头摆卖他的火枪
C .一个阿拉伯人在客栈吃完胡萝卜大餐后拿出波斯银币付帐
D .一支驮着丝绸的商队正准备往西域出发
4.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 .孔子
B .李冰
C .蔡伦
D .祖冲之 5.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在今天淮安、扬州的一段叫
A .永济渠
B .通济渠
C .邗沟
D .江南河 6.我国封建治世中最为繁荣的是
A .文景之治
B .贞观之治
C .开元盛世
D .康乾盛世
7.小明爷爷爱好收藏古钱币,他有一枚钱币最能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它应该是下图
中的
A .
B .
C .
D .
8.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范进中举》、《孔乙己》批判的制度是
A .八股取士
B .宗法制度
C .行省制度
D .九品中正制 9.“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张学良的这
首诗称颂的历史人物是 A .岳飞 B .郑成功 C .戚继光 D .文天祥
10.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
初中历史人物事件练习题库附答案
初中历史人物事件练习题库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人物中,不属于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是:
A. 秦始皇
B. 孔子
C. 刘备
D. 唐太宗
答案:C
2.以下历史事件中,与汉武帝相关的是:
A. 建立铁路交通
B. 发明印刷术
C. 开创科举制度
D. 统一九个州域
答案:D
3.以下历史人物中,被誉为“世界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的是:
A. 亚历山大大帝
B. 列夫·托尔斯泰
C. 尼古拉·赫鲁晓夫
D. 雅克·希拉克
答案:A
4.以下历史事件中,发生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是:
A. 瓜分波兰
B. 路易十六被处决
C. 拿破仑战争
D. 《论语》被编撰
答案:B
5.以下人物中,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人的是:
A. 富兰克林·罗斯福
B. 乔治·华盛顿
C. 切·格瓦拉
D. 赛波·坎蒂
答案:D
二、填空题
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的朝代是____朝。
答案:秦
2.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期到达了中国,并成为元朝皇帝____的顾问。
答案:忽必烈
3.明朝时期,中国航海家____率领船队七下西洋,探索了世界著名
的海上丝绸之路。
答案:郑和
4.法国大革命的口号是“____、平等、博爱”。
答案:自由
5.美国独立战争中,乔治·华盛顿被选为____的总指挥。
答案:大陆军
三、简答题
1.请简述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制国家,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开创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新纪元,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请简要介绍一下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和意义。
答案:法国大革命起因于法国社会的政治腐败和经济危机,贵族特
权和三级制度使贫苦人民无法忍受。大革命的意义在于打破封建专制
九年级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全册)附答案
九年级历史选择题专题练习(全册)附答案九年级历史选择题专题练(全册)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B.会使用天然火C.会制造彩陶D.会种植水稻
2.右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体育运动图标,它是在中国古代
某种字体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这种字体是
A.行书B.隶书C.楷书D.篆书
3.丝绸之路开辟后,在汉代的长安城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一位将军骑着汗血宝马飞驰而过
B.一个法国人在街头摆卖他的火枪
C.一个阿拉伯人在客栈吃完胡萝卜大餐后拿出波斯银币付帐
D.一支驮着丝绸的商队正准备往西域出发
4.历史上为“纸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XXXB.XXX.XXX.XXX
5.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其中在今天淮安、扬州的一段叫
A.XXXC.邗沟D.江南河
6.我国封建治世中最为繁荣的是
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康乾盛世
7.XXX爷爷爱好保藏古钱币,他有一枚钱币最能反映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它应该是下图
中的
A.B.C.D.
8.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章《范进中举》、《孔乙己》批判的制度是
A.八股取士B.宗法制度C.行省制度D.九品中正制
9.“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XXX的这
首诗称颂的汗青人物是
A.XXXB.XXX.XXXD.XXX
10.学完中国近代史,班里开展了一次题为“近代化的探索”的历史小论坛活动。下列选
项内容不得当的是
A.虎门销烟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11.“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把皇帝“拉下马”的是下面哪一个人
初中历史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选择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选择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我国每年的“禁毒宣传月”从6月3日开始,是为了纪念“中国禁毒第一人”的近代民族英雄,他是()
A.魏源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2.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3.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的“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
A.贸易权
B.司法权
C.内河航行权
D.关税自主权
4.1842年,中英签订的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虎门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5.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特权是下列哪一条约()
A.《望厦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6.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这一变化可能与下列哪国有关()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美国
7.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是
A.英军
B.俄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8.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是在下列哪个条约中
A.《天津条约》
B.《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C.《北京条约》
D.《尼布楚条约
9.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英法对中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的是()
A.增开新的通商口岸
B.获得大量赔款
C.抢劫和火烧圆明园
D.控制了北京城
1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初中历史2023中考地图历史图片类选择题专项练习(附参考答案)
中考历史地图类选择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读下图,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北伐战争
D.秋收起义
2.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
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
3.历史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观察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分区占领德国,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B.冷战阴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C.美苏大国争霸,促使西欧走向联合
D.欧洲政局动荡,热战冲突加剧
中考历史图片类选择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列一组图片说明()
A.我国已经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B.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我国有效地杜绝了违法犯罪行为
D.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强国
2.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下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是()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3.下面两幅图分别是欧盟的旗帜和200欧元,从这两幅图可以总结出二战后欧洲的发展趋势是()
A.全球化
B.多极化
C.自由化
D.一体化
中考历史宣传画类选择题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下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此宣传画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
B.男女政治平等有了宪法保障
C.我国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2.下图是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的宣传画《将革命斗争到底》。它的发行时间是()
A.1970年
B.1971年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复习试题(含答案)
11.陈乐民先生在介绍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时,勾勒出一条发展脉络:《大宪章》—洛克的思想—《权利法案》—“宗教宽容”—美国的《独立宣言》—法国的《人权宣言》。这一发展脉络体现了西方对( )
A.专制王权的制约B.宗教思想束缚的抗争C.天赋人权的践行D.人类共同理想的思考
C.双方都难以承受现代战争 灾难D.苏联尚不具备全方位对抗的实力
25.某发展中国家为了使本国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将全面开展农村供水与环境卫生改造工程项目,但遇到资金困难。该国若需申请长期贷款,可以求助的国际组织是( )
A.世界银行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世贸组织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6.1951~1982年,英国社会福利增长2.7倍,社会福利金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4.4%跃升为29.4%。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
A.大国一致原则B.争端解决机制C.委任统治原则D.民族自决策略
21.下图为二战时期苏联漫画家叶菲莫夫的作品《“法西斯”炸弹将被移走》,图中钳子所夹者为希特勒。这幅漫画()
A.强调了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B.说明了法西斯集团失败已成定局
C.凸显了苏联的主战场地位
D.表明对德分区占领设想初步形成
22.20世纪40-70年代,欧美国家脑力劳动者人数迅速增加,从1508万人增加到5105万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初中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全册选择题专项练习(共107题,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选择题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1.《资治通鉴》称隋文帝:“其自奉养,务为俭素,乘舆御物,故弊者随宜补用。”由此可见,隋文帝()
A.崇尚节俭
B.重视农业
C.整顿吏治
D.生活奢侈
2.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
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
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
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础
3.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会。这一“发明”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4.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肯定地认为,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曾效仿中国的科举制度。”据材料可知,科举制度()
A.引发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B.直接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C.对西方文明讲程产生了一定影响
D.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自由
5.下列不属于隋炀帝的暴政表现的是()
A.为了游玩,营建东都洛阳
B.多次乘龙舟巡游江都
C.率军南下渡江,一举消灭陈朝
D.三征高丽,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
6.618年,在太原起兵反隋的贵族李渊,建立唐朝,定都()
A.长安
B.洛阳
C.余杭
D.江都
7.《贞观政要》记载:太宗谓侍臣曰:“守天下难易?”侍中魏征对曰:“甚难。”太宗曰:“任贤能、受谏诤,即可,何谓为难?”……(太宗)又谓(太子)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反映唐太宗的治国策略有()
初中历史中考试卷(含答案)
初中历史中考试卷(含答案)
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 A. 商朝
- B. 唐朝
- C. 秦朝
- D. 春秋战国时期
- 答案:A
2.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革命的杰出领导者?
- A. 孙中山
- B.
- C. 刘邓
- D. 杨利伟
- 答案:A
3. 近代中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在哪一年?
- A. 1839年
- B. 1900年
- C. 1949年
- D. 1911年
- 答案:A
4. 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以下哪个时期开始?
- A. 政治改革时期
- B.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C. 国家发展时期
- D. 对外开放时期
- 答案:B
简答题
1. 简述唐朝的开国皇帝和他的主要贡献。(不超过100字)
- 答案: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渊,他通过成功的政治策略和军事征服,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强大的唐朝帝国,并开创了相对稳定和繁荣的时代。
2. 简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不超过100字)
- 答案: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国有化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全面推行计划经济等。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共同富裕和社会公正。
3. 简述中国革命的目标和意义。(不超过100字)
- 答案:中国革命的目标是结束中国的封建主义和外来压迫,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它的意义在于彻底改变中国社会政治结构,解放了广大劳动人民,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和团结的国家。
论述题
请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和影响。至少两个方面,每个方面不超过200字。
1. 经济文化交流
初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初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三顾茅庐”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袁绍 B诸葛亮 C孙权 D曹操
3、揭开中华民族抗战序幕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4、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到的“成吉思汗”是指
A忽必烈 B铁木真 C努尔哈赤 D皇太极
5、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其恢复行使主权的是
A英国侵占的香港 B葡萄牙侵占的香港 C英国侵占的澳门 D葡萄牙侵占的要们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 B《人民宪章》的发表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国际歌》的诞生
7、我们能够享受电灯带来的光明最应该感谢
A瓦特 B爱迪生 C莱特兄弟 D卡尔本次
8、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巴黎公社建立 B俄国二月革命 C俄国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9、下列会议中决定成立联合国的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10、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是
A国际联盟的成立 B欧洲联盟的成立 C欧洲共同体成立 D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二、非选择题
11、【彰显辉煌历史】(7分)
汉朝和唐朝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影响深远。据此回答:
(1)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使汉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举两例)(2分)
(2)“唐朝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创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胜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叫做什么?请再列举一例汉、唐出现的盛世局面。(2分)
(3)汉唐时汉族同少数民族和睦相处,“合同为一家”,请举出一例。(2分)
初中历史动荡的春秋时期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历史动荡的春秋时期选择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35题)
1、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 )
A.齐、楚、赵
B.韩、赵、魏
C.楚、燕、韩
D.秦、齐、魏
2、“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
A.周武王 B.齐桓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
3、《战国策》中对战国武器的描述:“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青铜兵器得到改进而更锋利。此外,还出现了:
A. 战车
B.水兵
C.铁兵器
D.弓箭
4、2009年5月,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一份申请书,欲将“中国端午节”申报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和诗人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屈原
5、 2013年6月12日第七届湛江海上龙舟邀请赛将在金沙湾海湾举行。经过多年发展,
海上龙舟赛已成为我市的一项传统品牌赛事,深受群众欢迎。这个赛龙舟的节日是
A.春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中秋节
6、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
A.春秋争霸 B.战国形势 C.秦朝统一 D.三国鼎立
7、右图是战国七雄图,最西也是后来最强大的国家是
A、夏
B、齐
C、秦
D、赵
8、“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源于()
A.吴越争霸 B.晋楚争霸 C.齐楚争霸 D.吴齐争霸
9、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的出现
B、火的使用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2、我国是世界最早种植蔬菜的国家。下列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可为这一论断提供证据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
3、相传,造出衣裳、舟车、宫室等,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的“人文始祖”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4、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神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牧野
B、逐鹿
C、长平
D、城濮
5、我们的祖先在与自然灾害抗争中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右图反映的是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后羿射日
D、夸父逐日
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是
A、种植粟
B、种植水稻
C、人工取火
D、住干栏式房子
7、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政治制度。这种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8、战国时期有这样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被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
9、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社会生产力发展,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0、某校七年级二班的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一课后表演了一出历史短剧。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甲同学扮演秦孝公任命商鞅主持变法
B、乙同学扮演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C、丙同学扮演获得军功的大奖接受爵位
D、扮演秦孝公的甲同学向全国颁旨:废除土地私有制
11、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瀛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
A、秦——西汉
B、西汉——东汉
C、东汉——三国
D、三国——西晋
12、“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稿专制。”这一顺口溜反映的是实行的统治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