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易错题分析与解答
初二物理压强易错题分析与提高.

图1
例1. 如图2所示高度相同的铜圆柱体和铝圆柱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们对桌面的压强( )
图2
A. 铜的大 B. 铝的大
C. 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解析:根据公式P=ρgh,由于两圆柱高度相同,而铜的密度大于铝的密度,所以正确选项为A。
将250g的水倒入底面积为10平方厘米的容器中,水深为10厘米,则谁对容器地步的压强为 ,压力为 。
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部 的容器叫连通器。
当连通器里面盛有同种液体,在液体 的情况下,各容器中页面总保持相平。
锅炉中的水位计就是根据 原理来确定锅炉内水位的高低。
正解:由于压力
而
因物体是都是铝制的实心圆柱体,而且高度相同,故选C。
启示:对于放在水平面上的柱形固体和柱形容器中盛有液体的情况,公式和都适用,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做这类特殊题时,一定要考虑全面,灵活地选择公式。
?
跟踪练习:
1. 如图2所示,一块长方体橡皮,重为0.3N,侧放于水平桌面上时,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10-3m2,它对桌面的压强是___________Pa。若沿ab方向竖直向下切去一块,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__、橡皮的密度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液体可以将压强 地向各个方向传递,这就是帕斯卡原理。
大气压强 在它中的物体的压强就叫大气压强。
活塞式抽水机就是利用 把水抽上来的。
著名的 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例1. 如图1,在水平桌面上放着三个铝制实心的圆柱体,它们的质量分别是100g、130g、170g,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大小判断正确的是(??? )
2020-2021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易错题含答案

【解析】
A砖对B砖的压力等于A砖的重力,即F=G=19.6N;
两砖的受力面积S=5cm×10cm=50cm2=5×10-3m2;
A对B的压强 .
点睛:A砖对B砖的压力等于A砖的重力,受力面积为两物体的实际接触面积.
10.如图所示的两个容积相同的圆筒形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已知距容器底部距离相等的A、B两点处液体压强pA=pB,则两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故选C。
7.如图甲所示,密闭的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若把该容器倒放在该桌面上,如图乙所示,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无法确定
【答案】C
由G=mg可知
m甲=m乙
由图可知
V甲<V乙
由ρ= 可知
ρ甲>ρ乙
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根据p=ρgh可得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p甲>p乙
由图可知,当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时,剩余甲液体的体积大于原来体积的一半,剩余乙液体的体积约为原来体积的一半,由
F=G=mg=ρVg
D.若抽出相等体积的原液体,p'甲一定小于p'乙
【答案】B
【解析】
【分析】
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已知h甲>h乙,然后利用 可推出甲、乙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规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由S甲>S乙,再根据 可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大小关系,进而可知变化后压强的大小;由S甲>S乙可知,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在容器中的高度大小,又由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利用 可推出甲、乙两种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大小关系,进而可知变化后压强的大小。
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压力与压强问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 甲>F 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截去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关系是A .△m 甲一定小于△m 乙B .△m 甲可能小于△m 乙C .△m 甲一定大于△m 乙D .△m 甲可能大于△m 乙【答案】C 【解析】 【详解】因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对地面压力F 甲>F 乙,由图可知S 甲>S 乙,由压强公式:Fp S=可知,p p 甲乙>,对于自有放置在水平面的上柱体,还可以用p gh ρ=计算物体的压强,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得到:ρ甲>ρ乙.若将甲、乙分别从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高度,则甲截去部分对地的压强大于乙的,因为受力面积没有发生变化,则截去部分对地的压力大于乙对地的压力,水平面上放置的物体压力等于重力,所以△G 甲>△G 乙,即Δm 甲>Δm 乙. 故选C.2.将质量相等且分布均匀的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
若沿水平方向均切去高度∆h ,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与切去部分高度∆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初始高度h 甲<h 乙B .甲、乙初始压强p 甲<p 乙C .ρ甲>ρ乙D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甲、乙剩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一定是p p ''<甲乙【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可知,当沿水平方向均切去高度∆h 时,压强最先变为0的是乙,说明乙的高度小于甲的高度,故A 错误;B .当∆h =0时,根据图可以看出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故B 错误;C .切去相同的高度h ∆,则减小的压强为ΔΔp ρg h =,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切去相同的高度,甲减少的压强大于乙减少的压强,所以根据ΔΔp ρg h =可得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C 正确;D .因为初始压强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且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所以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根据公式Fp S=得,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所以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切去相同的质量,则减小的压力相同,所以剩余部分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因为甲的底面积小,根据公式Fp S=得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故D 错误。
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柱体 A、B 高度相等,其底面积 S 的大小关系为 S A>S B.现分别从两柱体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发现 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压强恰好均相等.则关于对切去部分的质量△m A、△m B以及底面积△S A、△S B的判断,正确的是()A.△S A>△S B,△m A=△m B B.△S A>△S B,△m A>△m BC.△S A<△S B,△m A>△B D.△S A<△S B,△m A<△m B【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因为p=F G mg Vg SghS S S S Sρρ=====ρgh,柱体 A、B 高度相等,且分别从两柱体的上表面沿竖直方向往下切除部分后,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相等,所以有:ρA gh=ρB gh,故ρA=ρB,水平地面上的柱体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G,根据G=mg、ρ=可得,切去部分后A、B 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有:ρA(S A﹣△S A)gh=ρB(S B﹣△S B)gh,则S A﹣△S A=S B﹣△S B,又因为S A>S B,所以,△S A>△S B,故CD错误;因为S A>S B,柱体 A、B 高度相等,所以A的体积大于B的体积,又因为ρA=ρB,所以,m A>m B,切去部分后A、B 剩余部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有:(m A﹣△m A)g=(m B﹣△m B)g,即m A﹣△m A=m B﹣△m B,所以,△m A>△m B,故A错误,B正确.故选B.2.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均与大气压有关,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下降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易拉罐会变瘪C.将玻璃杯中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倒置杯子,纸片不掉;杯子倾斜,纸片会掉下来D.将装满水的试管用薄片盖住管口,倒置在水中,拿掉薄片,管中的水会从管口流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玻璃管上方气压下降,气压计内部气压可将细玻璃管中的液面托起更高,A选项错误;B.将空的易拉罐放在火上加热,用橡皮泥封住开口处,冷却一会儿,罐内气压下降,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外部气压作用下,易拉罐被压瘪,B选项正确;C.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有压强的作用且作用存于各个方向上。
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容器A 、B 、C 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S A <S B <S c ),现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实心物体(ρ甲>ρ乙),若选择其中一个物体放入某个容器中,物体浸没且液体没有溢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液,则( )A .甲放入B 中p 液最小 B .甲放入C 中p 液最小 C .乙放入A 中p 液最大D .乙放入B 中p 液最大【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意在比较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可由压强的计算公式Fp S=、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p gh ρ=液液、阿基米德原理、力的平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综合进行分析判断,合理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详解】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会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物体会对液体产生竖直向下的压力,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1F F =压浮①对杯中液体体进行受力分析:竖直向上的方向上,液体受容器底部的支持力F 支;竖直向下的方向上,受重力G 液和物体对其的压力1F 压,由力的平衡条件可得1F G F =+压支液②容器底部对液体的支持力F 支,和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2F 压为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2F F =压支③由①②③式和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2F F G V g G ρ=+=+压浮液液物液若容器底面积为S ,则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2m gF V gG V gG G p SSSSSSρρρρ+===+=+物液压液物液液物液液物上式也可写成m g Gp SSρρ=+液物液物由于三容器中液体质量相等、物体质量也相等,由上式不难看出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取决于ρ液、ρ物和容器底面积S 的大小关系;AB .ρ液最小、ρ物最大、S 最大时,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小,所以将甲放入C 中时容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小,故A 不符合题意,B 符合题意;CD .ρ液最大、ρ物最小、S 最小时,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但由图形不能判断出A 、B 中液体密度谁大谁小,故CD 不符合题意。
2020-2021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压力与压强问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分别在两物体上沿竖直方向截去质量相同的部分并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压强p p 甲乙、比较,正确的是( )A .可能是p p 甲乙>B .一定是p p 甲乙>C .可能是p p =甲乙D .一定是p p <甲乙【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甲乙被切去厚度相同的部分并分别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时,对水平表面的压力是不变的,但是压强都变大,假设它们增大的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由压强公式F p S=可知()'22----h G G G h h p p h h h h h h h h ∆==⋅=⋅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甲 ()'22----hG G G h h p p h h h h h h h h ∆==⋅=⋅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乙 因为''p p =甲乙,并且--h h h h <甲乙可知''-h -hh h p p h h ⋅>⋅甲乙甲乙 即p p ∆>∆甲乙,所以p p 甲乙>,故选B 。
2.如图,底面积为100cm 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盛有适量的水。
体积为2×10-3m 3的木块A 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甲。
现将一底面积为25cm 2、体积为250cm 3的合金块B 放在木块A 上方,木块A 恰好有4/5的体积浸入水中,如图乙。
再将B 从A 上取下来,直接放入容器中,如图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A 受到的重力为8NB .丙图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对于乙图减小了150PaC .合金块B 的密度为3.2×103kg/m 3D .丙图中,物块B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600Pa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体积为2×103cm 3的木块A 漂浮在水面上,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则排开水的体积为:333333210cm 1.210c 3m 1.210m 5V -=⨯⨯=⨯=⨯排由阿基米原理A F gV ρ=浮水排,根据漂浮的特点:A A G F =浮①故物体的重力:3331.010kg/m 10N/kg 1.210m 12N A G gV ρ-==⨯⨯⨯⨯=水排故A 项错误;BC .在图乙中,由漂浮的特点:B A A G G F +='浮②②-①得:B A G F =∆浮由阿基米德原理:333331.010kg/m 10N/kg 210m 4N 545A A F g V ρ-∆=∆=⨯⨯⨯-⨯⨯=浮水排()故4N B G =,合金块B 的密度为:33634N1.610kg/m 10N/kg 25010mB B B G gV ρ-===⨯⨯⨯ 乙图中,AB 都处于漂浮状态,而丙中,A 仍漂浮,B 沉于容器底部,乙图中:B B F G =浮丙中B 受到的浮力:B B B F gV G ρ'=浮水<故两图相比,B 受到的浮力减小了:33634N 1.010kg/m 10N/kg 25010m 1.5N B B B F G gV ρ-∆=-=-⨯⨯⨯⨯=水③由阿基米德原理,即排开水的重力减小了1.5N ,因为柱形容器,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减小了1.5N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对于乙图减小:42150Pa 100110m .5NS F p -∆∆===⨯ 故B 项正确, C 项错误;D .以B 为研究对象,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及容器底部对其的支持为平衡力,故有:B B B G F F gV F ρ='+'=+'浮水由③得:1.5N B B F G gV ρ'=-=水由力的相互性,物块B 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1.5N ,物块B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421.5N 600Pa 2510m B B F p S -'===⨯ 故D 项错误。
备战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易错题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是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质量均匀的长方体,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4,底面积之比S 甲∶S 乙=6∶5,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 甲∶p 乙=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4∶5B .甲、乙的高度之比是8∶15C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D .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可能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264===355F p S F p S ⨯甲甲甲乙乙乙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F =G =mg 可得,甲、乙的质量之比4===5G m G F g G m G F g=甲甲甲甲乙乙乙乙 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甲、乙的体积之比4416====5525m V m m V m ρρρρ⨯⨯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甲、乙的高度之比1658====25615V h S V S V h V S S ⨯⨯甲甲甲甲乙乙乙乙甲乙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甲、乙的质量之比是4∶5,所以m甲<m乙将甲、乙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后,剩余物体质量m甲剩<m乙剩由G=mg可知剩余物体的重力G甲剩<G乙剩对地面的压力关系F甲剩<F乙剩底面积之比S甲∶S乙=6∶5所以S甲>S乙由p=FS可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由于水平面上的柱状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以利用p=ρgh比较,则切去相同的高度后,两者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甲′=ρ甲gΔh,Δp乙′=ρ乙gΔh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5∶4ρ甲>ρ乙所以Δp甲′>Δp乙′已知原来甲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甲∶p乙=2∶3p甲<p乙由于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p-Δp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不可能相等,故D错误,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二轮 压力与压强问题 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甲装水、乙装酒精.现将体积相等的铝块、铁块分别放在甲、乙量筒中,如图所示,此时量筒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若将两个金属块取出,甲、乙量筒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分别是p 甲、p 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p 甲乙>B .p p <甲乙C .p p =甲乙D .无法判断【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道,此时量筒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即''p p =甲乙,甲的压强是''p gh ρ=甲甲甲,乙的是''p gh ρ=乙乙乙,即''h h ρρ=甲甲乙乙铝块、铁块体积相等,V V =铝铁,量筒底部面积S 相等,现将体积相等的铝块、铁块分别放在甲、乙量筒中,那么升高的高度分别为V h S ∆=铝甲、V h S∆=铁乙,可知道∆=∆甲乙h h ,水的密度是大于酒精,ρρ甲乙>,可得h h ρρ∆>∆甲甲乙乙也可以知道''h h h h ρρρρ-∆<-∆甲甲甲甲乙乙乙乙可以转化为()()''g h h g h h ρρ-∆<-∆甲甲甲乙乙乙即p p <甲乙选项B 符合题意。
2.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压强相等,已知ρ甲<ρ乙,在两个正方体上部分别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部分的质量分别为m ′甲和m ′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m ′甲一定大于m ′乙B . m ′甲一定小于m ′乙C. m′甲一定等于m′乙D. m′甲可能等于m′乙【答案】A【解析】【详解】据最初压强相等有:ρ甲gh甲=ρ乙gh乙,即:ρ甲h甲=ρ乙h乙ρ甲<ρ乙,故:h甲 h乙。
甲的横截面积:S甲=h2甲,乙的横截面积:S乙=h2乙.设切去的高度为△h,要比较切去部分的质量,切去部分的质量=密度×切去部分的体积:m′甲=ρ甲S甲∆h=ρ甲h2甲∆h=ρ甲h甲h甲∆hm′乙=ρ乙S乙∆h=ρ乙h2乙∆h=ρ乙h乙h乙∆h则:m′甲>m′乙。
压力、压强易错题辨析

原创压力、压强易错题辨析!《浮力易错题辨析》发布后,有同学建议再发布一篇关于压力、压强易错题的辨析。
那么今天,阿辉老师就有关压力、压强易错题帮助同学们梳理一下。
另外老师也总结了一些有关压力、压强题的答题技巧,(见百度文库《有关初中物理压力、压强的解题攻略》,)建议同学们自己去搜索,这里不再赘述。
下面我就用10道例题及变式题,从五个方面针对同学们常见的有关压力、压强的易错题,进行错解分析、正确解析及分析指导,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一、错误地认为,不管什么形状的容器装有液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都等于液体重力大小例1、如图1,薄壁杯子中装有150g水,水深10cm,杯子底面积为10cm2,则杯子底受到压力为,压强为。
(g=10 N/kg)错解分析: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杯子底受到压力大小等于液体重力大小,即F=G=mg =150×10-3kg×10N/kg=1.5N。
P=F/S=1.5N/10×10-4m2=1.5×103 pa。
第一空的答案是错误的,所以跟着第二空的答案也是错误的。
正确解析:水对杯子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10×10-2m=1.0×103 pa杯子底受到压力F=ps=1.0×103pa×10×10-4m2=1N方法指导:求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时,我们先求压强,后求压力。
因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液体自身的重力大小。
而是等于以底为底,以深为高的那部分液体的重力。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PS=ρgSh 而液体自身重力G=mg=ρvg对于两个公式要比较F与G的大小只需比较Sh与v的大小就可以了。
如A容器,Sh即两条红线里面的体积要小于容器中液体的体积V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液体自身所受到的重力即F〈G对于柱状的如B容器,Sh=V,即F=G对于C容器,Sh〉V所以F〉G,由此得出FA〈GA ;FB=GB ;FC〉GC 。
初中物理重要知识点易出现错误及分析(压强)

初中物理经典错误100例及分析---压强、液体压强部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B.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压强越大;C.压强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与受力面积成反比;D.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小。
2.有三个相同材料制成的圆柱体,高度相同,它们的质量比为m1:m2:m3=2:3:5,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面上,则水平受到的压强之比为( )A. 2:3:5B.5:3:2C.1:1:1D.15:10:63.质量为7.9kg的正方体铁块放置在面积为0.5m 2的水平面桌面上,它对水平桌面产生的压强是________4.将一重100N,边长为20cm的均匀正方体,放置在水平的边长10cm桌面正中,则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5.一平底装3N水的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 2,杯内水面高度10cm,则水对杯底的压力是_______.6.如图,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甲试管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放置,两试管液面相平。
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 P乙,则()A . P甲 < P乙B . P甲 = P乙C . P甲 > P乙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一个装满水后瓶盖密封的硬塑料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水对瓶底的压强为 P1,瓶底对桌面的压强为P1 ;将瓶倒置后,如图2,水对瓶盖的压强为P2,瓶盖对桌面的压强为P2′,则()A.P1>P2P1>P2′ B.P1=P2 P1<P2′C.P1<P2P1′<P2′ D.P1=P2 P1′=P2′8.如图,A、B两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液体,且液面a点的压强小于b点的压强,当a、b之间的阀门打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液体由A向B流动 B.液体由B向A流动C.液体静止不动D.液体来回流动′′′。
物理老师专讲:《压强》易错题型剖析

物理老师专讲:《压强》易错题型剖析(为了更好地分析,建议保存下面的图片,发到电脑上打印出来看)错误类型一:没有正确确定受力面积在计算压强的公式p=F/S中,一定要注意S是指受力面积的大小,否则容易出错。
千万不能误认为受力面积就是受力物体所在面的面积。
错误类型二:没有理解深度h的含义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由P=ρ液gh计算,注意深度不一定是液注的长度。
深度指被研究的点到自由液面的距离。
深度“h”是指:从自由液面到我们所要求点(或面)的竖直距离,所谓“自由液面”是指液面与空气接触的表面。
错误类型三:没有弄清液体重力与压力的关系液体对容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只有规则容器才有F压=G,其它不规则的容器底受的压力只能先由P=ρ液gh算出这个面受的压强,再由F=PS计算。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应将容器和里面装的液体成一个整体,则桌面受到的压力F=G容+G液。
部分同学会错误地以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会传递到桌面,从而出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只是液体和容器之间的作用力,不影响容器和桌面间的作用。
错误类型四:多个管底的压强问题易弄混比较多个管子底部压强,要看清条件,这些管中的液体是一样还是不一样,里面液体的长度一样还是高度一样,管子前后有什么变化。
然后由p=ρ液gh判断。
下面通过几个变式题来强化。
错误类型五:误以为用大气压强工作与受大气压强影响是一回事及将气压和大气压两个概念弄混有一些物理过程与大压强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有关,比如利用大气压强做成的手摇井、吸盘,吸饮料等。
但有一些过程是受大气压或气压的影响的,比如沸点的变化,我们要分清林。
另外大气压强是大气产生的压强,而气压是密闭容器里面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在答题时要分清,不可乱用。
错误类型六:比较多个容器内液体的压强、压力问题这类题目要认真分析图中隐含的条件,如两液体质量、体积、密度关系,哪些量是相同,然后灵活运用P=F/S和P=p=ρgh分析问题,不能只盯着一个公式一个途径。
中考物理易错考点专项解析—压强

中考物理易错考点专项解析—压强易错分析陷阱一:压力等同于重力易错?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例是重力和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常被误认为是同一个力,但压力和重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力,两者没有直接关系。
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
只有当物体放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陷阱二:液体压强,对深度的理解易错。
液体压强公式p=ρgh 中,h 是指从自由液面到该点的竖直距离,同学们在理解此处时,常见的错误有:(1)认为h 是该点到液体底部的距离(混淆深度和高度的概念)。
(2)认为h 是该点到液面的长度(混淆深度与长度的概念).陷阱三:对压强概念的理解易错。
在日常生活中,作用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压力与重力大小相等,但对于非柱形容器,压力也不等于液体所受的重力,有些同学在判断容器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小时,不考虑容器的形状,简单地认为一定与容器内液体所受的重力相等而导致错误.陷阱四:固体压强的计算易错。
1.在运用压强公式S Fp计算时,要明确受力面积应该是指物体相互挤压的那部分面积部分同学容易错误地理解为是物体的面积,或对受力面积考虑不周全,导致多计、少算的现象。
2.关于压强公式中压力的确定,部分同学会错误地认为压力大小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其实只有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陷阱五: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判断易错。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因此,在确定流体压强大小时,首先要判断流体流速的快慢,可从以下方面来分析:自然流动—如流动的空气(风)、流动的水,一般是在较宽阔的地方流体流速慢,较狭窄的地方流体流速快;运动的物体引起的空气和液体流动-运动物体周围流体流速快,其余地方流体流速慢知道了流体流速的快慢,就可以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判断压强的大小部分同学在理解时,容易错误地认为流体在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大.错题纠正【例题1】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中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关系以及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和F乙的关系,正确的是()A.ρ甲<ρ乙B.ρ甲>ρ乙C.F甲=F乙D.F甲>F乙【答案】BD【解析】由于液体深度h、容器底面积S均相同,所以,由图知液体的体积:V甲<V乙;已知两液体的质量相等,由ρ=可得ρ甲>ρ乙;已知液体深度h相同,且ρ甲>ρ乙,由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p乙;而容器底面积相同,由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故AC错、BD正确。
(物理)初中物理压强易错剖析含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压强易错剖析含解析一、压强1.如图是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装置,此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是760mm.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倾斜一点,管内水银柱长度将不变B.如果管中进了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mmC.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D.如果不小心管顶破了一个洞,管中的水银将从上面喷出【答案】B【解析】,解答: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A. 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差不变,故A错误;B. 管中进了空气,此时管内气体压强和水银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管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小于760 mm.故B正确; C. 将它从山下移到山上,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大,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将变小故C错误.D.在玻璃管的顶部穿一小孔,则玻璃管内外都与大气压相通,构成了连通器,则管内的水银液面将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故D错误.点睛:在托里拆利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是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的,在玻璃管顶端真空的情况下,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一般不会改变.2.如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它是利用温度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制成的C.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答案】D【解析】【详解】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错误;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BC错误,D 正确.故选D.3.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图所示的现象进行讨论,其中错误的是A.图(甲)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B.图(乙)对沸腾的水停止加热,抽气减压,水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减小沸点降低C.图(丙)用吸管喝饮料时,瓶里的饮料是被“吸”上来的D.图(丁)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是为了增大压强【答案】C【解析】【详解】A、甲图,帕斯卡裂桶实验,说明了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A正确;B、乙图,向外拉活塞,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可以使烧瓶内刚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故B正确;C、丙图,用吸管喝饮料时,吸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嘴里,所以用吸管吸饮料是大气压作用的结果.故C错误;D、丁图,切苹果器的刀片做得较薄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正确;故选C.4.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容器中加入液体后,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下列图形符合实验事实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越深,液体压强越大,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A橡皮膜两边装有同种液体,而且深度相同,故压强相同,橡皮膜不应发生形变,不符合题意;B容器装有同种液体且左边的液体深度小于右边液体深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不符合题意;C容器装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右边盐水密度大于左边水的密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不符合题意;D容器装有不同液体,深度相同,右边盐水密度大于左边水的密度,故右边压强大于左边压强,橡皮膜向左凸起,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考点:液体压强5.如图所示,A、B两长方体置于水平地面上(已知m A<m B、S A>S B、h A=h B).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A、p B和压力F A、F B的关系为A.p A<p B,F A=F BB.p A<p B,F A<F BC.p A>p B,F A=F BD.p A>p B,F A>F B【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意知道,m A<m B、S A>S B、h A=h B,所以,V A>V B,由知道,ρA<ρB;因为是规则的长方体,所以对地面的压强是: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因为ρA<ρB,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是:p A<p B;由m A<m B知道G A<G B,即对地面的压力是:F A<F B,当将两物体水平截去相同高度时,即截去部分A的质量仍然大于B的质量,所以剩余部分的质量还是m A<m B,所以,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是:F A <F B综上所述,只有B 正确。
初中物理压强易错剖析含解析

初中物理压强易错剖析含解析一、压强1.在探究实践创新大赛中,小明同学展示了他的“液体压强演示仪”,其主要部件是一根两端开口且用橡皮膜扎紧的玻璃管(如图),将此装置放于水中,通过橡皮膜的凹凸程度变化,探究液体压强规律.如图描述的几种橡皮膜的变化情况,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A.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所以应该是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A错误;B.玻璃管下端更深,所受的液体压强更大,且下面橡皮膜向上凹得更厉害些,故B正确;C.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液体对两侧橡皮膜有向内的压强,所以右侧橡皮膜应该向左凹,故C错误;D.玻璃管水平放置在液体中,两侧的橡皮膜都应向内凹,故D错误;故选B。
2.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将于2019年10月在武汉举行,其中羽毛球、乒乓球、男子体操、网球等4个项目首次进入世界军人运动会。
关于这四项运动,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为了减小摩擦力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答案】C【解析】【详解】A、羽毛球离开球拍后能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是由于羽毛球具有惯性,还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为了控制乒乓球的飞行路径可以让它旋转起来,这是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B正确;C、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D、球拍在击打网球的过程中,球拍和网球同时发生了弹性形变,所以有弹力产生,故D 正确。
3.以下关于压强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因为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增大B.“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C.菜刀的刀口做得很薄是为了增大压强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答案】A【解析】【详解】A.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氢气球升到高空后会炸裂,是气球内部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而造成的,故A错误;B.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蛟龙号”深潜器在海水中下潜的过程中,随着深度的增大,受到的海水压强增大,故B正确;C.根据p=F/S知道,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压强增大,菜刀刀口做的很薄,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故C正确;D.动车运行时,车厢附近的气流速度较大,压强较小,故D正确.4.如图所示,边长为10cm的实心正方体,静止在乙液体中。
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专项易错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相同的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其中分别装着密度不同的液体,A 管竖直放罝,B 管倾斜放置,它们对管底的压强p A 等于p B ,则下列关于液体质量m A 和m B 判断正确的是( )A .m A >mB B .m A =m BC .m A <m B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当B 管竖直放罝时,高度会变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 gh ρ=可知'B B p p <,由已知A B p p =,可得'A B p p <,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是相同的,底面积也相同,'A B p p <两边乘上底面积S ,可得'A B p S p S <即两个平底试管A 和B 受到液体的压力'A B F F <,而这两个压力就是对应液体的重力,即A B G G <,A B m m <,故选C .2.A 、B 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 ρρ∶=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A .F F 甲乙∶=1∶1, p p 乙甲:=1∶2 B .F F 甲乙∶ =1∶1,p p 乙甲:=1∶4 C .F F 甲乙∶=1∶2,p p 乙甲: =2∶1 D .F F 甲乙∶ =8∶1,p p 乙甲:=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 F G G =+甲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 F G G =+乙故A BA B11F G G F G G +==+甲乙∶ 由mVρ=,可得 AA AB B B BA B A 18V m m V m m ρρρρ===⨯ 则AB 两物体的边长之比为12 ,则AB 两物体的面积之比为14,因为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B B A A B A14F F F S S S F S F S F S p p =⨯⨯===甲乙甲乙乙甲甲乙 故选B 。
备战中考物理二轮 压力与压强 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轻质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部分乙,且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
若甲切去部分高度为∆甲h ,乙抽出部分高度∆乙h ,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分别为甲m '、乙m ',则( )A .∆甲h >∆乙h ,甲m '<乙m ' B .∆甲h >∆乙h ,甲m '>乙m ' C .∆甲h <∆乙h ,甲m '>乙m ' D .∆甲h <∆乙h ,甲m '<乙m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因为甲为规则圆柱体,乙为规则容器,则甲对地面的压强p 甲=ρ甲gh 甲乙对容器底的压强p 乙=ρ乙gh 乙因为他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p 甲=p 乙即ρ甲gh 甲=ρ乙gh 乙由图可知h 甲<h 乙,所以ρ甲>ρ乙因为甲、乙质量的变化量相等=m m ∆∆甲乙即h S h S ρρ∆∆甲甲甲乙乙乙=由图可知:底面积S 甲>S 乙,所以h h ∆∆甲乙<由Fp S=得,对地面的压力F 乙=p 乙S 乙因为p 甲=p 乙 S 甲>S 乙所以F 甲>F 乙因为他们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G 甲>G 乙则由G =mg 知m 甲>m 乙因为m m m '=-∆而且m m ∆∆甲乙=所以m m ''甲乙>故选C 。
2.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
现将A 、B 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A B p p ∆∆、,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p 甲乙、,则A .AB p p p p ∆=∆>甲乙, B .A B p p p p ∆>∆=甲乙,C .A B p p p p ∆=∆<甲乙,D .A B p p p p ∆<∆=甲乙,【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圆柱体甲、乙完全相同,将圆柱体AB 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将A 、B 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并无变化,所以A B p p ∆=∆由图可知A 与圆柱体接触的积小于B 与圆柱体接触的面积, 所以G A <G B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乙=G乙+G A因此F甲大于F乙;由压强公式FpS=可知p甲>p乙故选A。
精选中考物理易错题专题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甲、乙两个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
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正方体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关系是A .m 甲一定大于m 乙B .m 甲一定小于m 乙C .m 甲可能小于m 乙D .m 甲可能等于m 乙【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压强公式和正方体知识得m g F G Vg P ghs s s sρρ===== 所以有===P gh P gh ρρ甲甲甲乙乙乙因此=h h ρρ甲甲乙乙由图知h h >甲乙所以22h h ρρ>甲乙即s s ρρ>甲甲乙乙那么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正方体上方截去,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相同,则剩余部分的质量m 甲、m 乙的关系为==m s h m s h ρρ>甲甲甲乙乙乙故选A 。
2.将质量相等且分布均匀的圆柱体甲、乙放在水平面上。
若沿水平方向均切去高度∆h ,甲、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与切去部分高度∆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初始高度h 甲<h 乙B .甲、乙初始压强p 甲<p 乙C .ρ甲>ρ乙D .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质量,甲、乙剩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一定是p p ''<甲乙【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 .由图可知,当沿水平方向均切去高度∆h 时,压强最先变为0的是乙,说明乙的高度小于甲的高度,故A 错误;B .当∆h =0时,根据图可以看出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故B 错误;C .切去相同的高度h ∆,则减小的压强为ΔΔp ρg h =,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切去相同的高度,甲减少的压强大于乙减少的压强,所以根据ΔΔp ρg h =可得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C 正确;D .因为初始压强甲的压强大于乙的压强,且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所以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根据公式Fp S=得,甲的底面积小于乙的底面积,甲和乙的质量相同,所以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切去相同的质量,则减小的压力相同,所以剩余部分甲和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因为甲的底面积小,根据公式Fp S=得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故D 错误。
备战中考物理培优 易错 难题(含解析)之压力与压强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如图所示,甲、乙两相同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甲、乙两容器里分别装有两种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在同一高度上的A 、B 两点液体的压强A p 和B p 的大小关系为A .AB p p > B .A B p p =C .A B p p <D .以上都有可能.【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甲、乙两容器相同,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由F p S=和 F G mg ==知两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相同,即p p =甲乙,∵A 、B 两点在同一高度上,m m =乙甲, V V 甲乙>,∴ρρ甲乙< ,∴根据p gh ρ=知:AB 以下液体对底部压强A B p p 下下<,∵AB 两点压强为A A p p p =-甲下,B B p p p =-乙下 ,∴A B p p >.故选A .2.A 、B 两个实心正方体的质量相等,密度之比AB ρρ∶=8∶1,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地面受到的压力之比和压强之比分别是( )A .F F 甲乙∶=1∶1, p p 乙甲:=1∶2 B .F F 甲乙∶ =1∶1,p p 乙甲:=1∶4 C .F F 甲乙∶=1∶2,p p 乙甲: =2∶1 D .F F 甲乙∶ =8∶1,p p 乙甲:=1∶8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若按(甲)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 F G G =+甲若按(乙)的方式,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对地面的压力A B F G G =+乙故A BA B11F G G F G G +==+甲乙∶ 由mVρ=,可得 AA AB B B BA B A 18V m m V m m ρρρρ===⨯ 则AB 两物体的边长之比为12 ,则AB 两物体的面积之比为14,因为所以按(甲)、(乙)两种不同的方式,分别将它们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则地面受到的压强之比是B B A A B A14F F F S S S F S F S F S p p =⨯⨯===甲乙甲乙乙甲甲乙 故选B 。
初中物理典型易错习题分析与解答第一部分力学四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

四、压力和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习题63】请举出生活或生产中增大压强的四个实例(结论开放):(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增大压强的例子有很多,都是通过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实现的。
【答案】(1)针尖很尖;(2)刀刃很锋利;(3)压路机的磙子很重;(4)用刀切菜时用力。
【习题64】我们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部,一切物体与大气接触的表面,都无一例外地承受着巨大的大气压的作用。
倘若我们在物体的某一侧设法减小气压,形成一个“负压区”,则物体将在两侧气压差产生的合力的作用下发生运动或紧紧地吸附在某一物体表面.于是便出现了生活中、生产中的种种与“吸"有关的现象,如呼吸、吸吮、吸烟、吸尘、吸排油烟、空吸、虹吸、吸墨水、注射药液、抽水、真空吸盘、拔火罐……,如图1-16所示,在每一种被吸起或吸住物体的两侧,你一定都能够找到“常压区"和“负压区”。
例如呼吸时,胸廓扩张,肺部气压减少,空气便在压力差作用下经鼻腔、气管被吸进肺内,可以说,这许多种看似不同的“吸”,其实都是在大气的“压”下发生的。
(条件开放)(1)请根据以上材料,再举出生活中、生产中相似的事例(2)分析上述事例的物理本质.【分析】此题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生产中的不同的“吸”,揭示了各种不同的“吸"实际上都是大气压的作用结果.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答案】(1)用吸管吸饮料;疏通卫生池堵塞用的橡胶吸盆。
(2)大气压的作用。
【习题65】一块重79 N的正方体铁块放在1m2的桌面中央,求桌面受到的压强。
(条件开放)【分析】此题属于条件开放题,条件隐含。
桌面的受力面积不是桌面的面积,而是铁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答案】G=mg=P铁gV【答案】桌面上受到的压强为7.9×103 Pa。
【习题66】将一本初中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何测定它对桌面的压强?请你写出你选择的器材、实验步骤及压强表达式.(策略开放)【分析】根据压强的公式P=F/S可知,要求压强,必须要知道压力和受力面积。
备战中考物理复习压力与压强问题专项易错题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问题1.相同的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液体。
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浸入液体中,当物体静止后两液面刚好相平,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容器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B.液体密度ρ甲<ρ乙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D.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答案】A【解析】【详解】AB.因为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所以ρ甲>ρ物,物体在乙液体中悬浮,所以ρ乙=ρ物,所以ρ甲>ρ乙,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且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m=ρV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G=mg可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又因为容器的重力相等、物体重力相等,且在水平面上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所以F甲>F乙,故A正确,B错误;C.因为p=ρgh,h相同,ρ甲>ρ乙,所以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故C错误;D.物体在甲液体中漂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在乙液体中悬浮,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甲=F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G甲排=G乙排,根据G=mg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故D错误。
2.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容器甲,乙,现将两个容器倒入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试比较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A .p 甲>p 乙B .p 甲<p 乙C .p 甲=p 乙D .不能确定【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处的深度h 相同,且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比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大,根据公式p gh ρ=可得,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又因甲乙两种液体的体积相等,根据公式m V ρ=得,甲容器中液体的质量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则甲容器中液体的重力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重力,故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两个容器相同,说明容器和桌面的接触面积相同,根据公式Fp S=可得,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力和运动课型:复习
【复习目标】
1、掌握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
2、掌握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掌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描述力。
3、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能认识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4、掌握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要点回顾】
1、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发生力的作用时,施加力的物体叫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是存在消失的。
2、力的作用效果有:、。
力的作用是
的。
例如:。
3、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力,这个力叫,拉力、压力都属于。
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物体的形变就越。
4、在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力的大小。
它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检验指针是否指向,还要了解它的和。
使用时所测力的大小应在范围内,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沿着弹簧的方向,观察时,视线必须与垂直。
5、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物体重力的大小与它的成正比。
g= N/kg。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重力的作用点常画在物体的上,规则物体的重心常画在物体的上。
6、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接触面,2)两物体之间发生或
,3)两物体之间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接触面上有产生。
7、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物体运动趋势的方向,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与等无关。
越大,接触面越,滑动摩擦力越大。
8、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
9、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得到的。
10、物体具有保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
1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大小、方向,且在直线上。
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简单区别:一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而一对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物体上的。
1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物体运动的原因。
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或状态。
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会。
1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如果两力方向相同,则合力的大小等于,方向与;如果两个方向向反,则合力的大小等于,方向与【例题讲解】
【例1】如图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
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
的_________发生改变.
【例2】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例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40N的水平力将一个重3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与墙壁间的摩擦力是( )
A、40N
B、30N
C、10N
D、70N
【例4】①悬挂的小球摆动到图所示位置,请画出这时小球所受重
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②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光滑斜面,请作出该物体受
力的示意图。
【例5】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左拉动木块,使其作匀速直线运
动,弹簧测力计示数如图所示.根据
知识可知,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N.
(2)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
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例6】发生以下哪一事件会使汽车上的乘客突然往后倾()
A.汽车突然刹车B.汽车突然减速C.汽车突然起动D.汽车突然拐弯
【例7】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 1N,则弹簧秤A和B的示数分别为()
A. 1 N,0
B. 0,1N
C. 2N,1N
D. 1N,1N
【例8】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拉杆旅行箱底部装有轮子 B.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向自行车的转轴处加润滑油 D.在气垫船底和水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
B.用力拉弹簧
A.检查相框是否挂正C.往墙上敲钉子D.往前推桌子
【反馈练习】班级
姓名
1、如图所示,一铁块放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当条形磁铁靠近铁
块时,铁块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图中已标出摩擦力的作用点)
2、以下安全提示中与摩擦力知识有关的是()
A.请驾驶员系好安全带
B.雨天路滑,驾驶员小心行驶
C.天干物燥,注意防火
D.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请站在安全线以外
3、如图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时,操作的错误是.纠正错误后,应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作运动.若在木块上再放一个砝码,则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以下各图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
..的是()
A.鱼线的拉B.瓶对海绵C.球拍对球D.脚踢球使球飞出
力使钓鱼杆的压力使海的作用力改变去,说明力是维
发生形变绵发生形变球的运动方向持运动的原因
5、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
该实验表明,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
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6、猴子能够轻松地倒挂在树枝上,当其倒挂在树枝土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猴子所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猴子对树枝的作用力和树枝对猴子的作用力是—对平衡力
D.猴子很轻,其重力不需要平衡就钧静止在空中
7、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8、用右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动
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在同一路面.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
C.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9、小科在观看2009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
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
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
O点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各
组在A点时初速度均相同):
(1)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
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
(2)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
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
(3)小思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
【提高练习】如图甲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物。
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此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2)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此时,
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力。
(3)在图乙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匀速运动。
该装置
相对图甲所示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复习反思】我有哪些收获?
我还有哪些疑惑?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