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筛分析结果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析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筛分仪对砂的颗粒大小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筛分结果,了解砂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
实验原理:筛分是指利用多个大小不一的筛网将物料进行筛选,通过筛子的大小来分离不同粒度的微粒,以达到粒度分布的目的。
本实验采用的筛分仪是一种常用的仪器,它主要由筛框、筛网及振动机构等组成。
实验步骤:1. 将精细筛、中筛和粗筛分别码放在上下各两架筛分机上,记录各个筛子的筛孔大小和编号。
2. 取一定量的砂样(约200g),称量后放入上端精细筛内。
3. 开启筛分机开关,通过振动使砂样开始筛分。
4. 分别取下精细筛、中筛和粗筛中的砂样,进行称量、计算及记录,得到每个筛孔内所含砂样的质量,最后计算得到分布率和累积率。
实验结果:经过筛分后,得到的砂的颗粒大小分布率如下表所示:筛孔编号筛孔大小(mm)筛孔内砂样质量(g)分布率(%)累积率(%)1 0.063 4.98 2.49 2.492 0.125 14.40 7.20 9.693 0.250 38.10 19.05 28.744 0.500 65.22 32.61 61.355 1.000 50.76 25.38 86.736 2.000 13.54 6.77 93.507 大于2.000 2.00 1.00 94.50分析: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本次砂的筛分结果中,砂的颗粒大小分布单峰,集中在0.5mm以下,其中0.25mm以下的颗粒占总量的48.74%,大于2mm的颗粒占比不到1%。
而累积率曲线呈现出明显的S形,说明随着筛孔尺寸的增大,砂的颗粒细度逐渐增大。
通过对筛分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该砂样的颗粒分布情况,为后期不同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结论:通过本次砂的筛分实验,得到了砂样的颗粒大小分布率和累积分布率。
分析结果表明,砂样的颗粒单峰集中在0.5mm以下,颗粒分布逐渐增大,为后期不同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砂的筛分析实验总结
砂的筛分析实验总结导言:砂土是土壤工程中常见且重要的一种土壤类型。
在土壤工程设计、建设和监测过程中,对砂土的筛分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对砂的筛分析实验进行总结,并探讨实验方法、结果分析以及实验在土壤工程中的应用。
实验方法:砂的筛分析实验是通过筛分仪进行的,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样品准备:从现场或实验室获取砂土样品,进行无机杂质的清理,干燥后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
2. 筛分仪设置:将筛分仪的筛孔和对应的筛网安装在筛分仪上,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筛孔尺寸。
3. 筛分程序:将样品加入筛分仪的上层筛网,开启筛分仪,进行一定时间的振动,以使砂颗粒按大小分散在不同筛孔下。
4. 去除残渣:振动停止后,取下筛分仪的筛网,将筛下的残渣沉淀,以备后续分析。
结果分析:通过筛分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筛孔尺寸上的级配曲线图。
级配曲线能够反映砂土中不同粒径颗粒的含量百分比。
通常,我们将砂粒根据粒径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计算出砂土中不同粒径的含量占比,进而计算出粒径分布曲线以及筛孔通过率等参数。
例如,通过计算所得的筛孔通过率可以用来评估砂土的渗透性和排水性能,这对于土壤工程中的水文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应用:砂的筛分析实验在土壤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从不同角度探讨其应用:1. 施工工艺设计:通过砂的筛分结果可以了解砂土中不同粒径的含量,从而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对于需要填充砂土的地基工程来说,合理的砂土级配可以提高填充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孔隙特性研究:砂土的孔隙特性与其级配密切相关。
通过砂的筛分实验,我们可以获得砂土孔隙分布的初步信息,为进一步研究砂土的渗透性、孔隙率等参数提供依据。
3. 地质调查评价:砂的筛分实验可以用于地质调查中对砂土分布和特性的评价。
在开展土壤勘察和地质灾害评估时,通过对不同地层砂土样品的筛分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层砂土的厚度、颗粒细度等特性。
4. 土壤改良方案设计:对于某些土壤较差的工程场地,需要进行土壤改良来提升土壤的工程性质。
砂筛分析报告
砂筛分析报告引言砂筛分析是一种用于确定砂土粒径分布的实验方法。
通过将砂土样品通过一系列筛网进行筛分,并根据各筛网上留下的颗粒数量来计算出粒径分布曲线,从而了解砂土的颗粒分布情况。
本报告旨在对进行的砂筛分析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实验结果给出相应的结论。
实验方法1.实验材料和设备–砂土样品–筛网组件–秤量器具–清洗容器–集水容器–电子计时器2.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目的和样品数量。
2.将砂土样品收集并通过筛网进行粗筛,以去除大颗粒。
3.将经过粗筛的砂土样品分批放入筛网组件,依次进行细筛。
4.在每个筛网下方放置集水容器,以收集通过筛孔的颗粒。
5.将每个筛网上的颗粒进行称量。
6.清洗筛网和颗粒,并记录筛网编号和颗粒重量。
7.计算并绘制颗粒分布曲线。
实验结果在进行砂筛分析实验后,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粒径范围(mm)通过颗粒(g)2.00 - 1.00 1001.00 - 0.50 2500.50 - 0.25 3000.25 - 0.125 1500.125 - 0.063 800.063 - 0.032 400.032 - 0.016 200.016 - 0.008 10<0.008 5结果分析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砂土样品的颗粒分布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粒径减小,通过颗粒的重量逐渐减小,符合砂土颗粒分布的基本规律。
在砂筛分析中,通常使用颗粒分布曲线来表示砂土样品的粒径分布情况。
我们可以绘制出以下砂土颗粒分布曲线:砂土颗粒分布曲线砂土颗粒分布曲线从上图可以看出,砂土样品中的颗粒主要集中在0.25 - 0.125 mm和0.50 - 0.25 mm的粒径范围内,而较大和较小的颗粒数量相对较少。
根据砂土颗粒分布曲线的形状,我们可以对砂土的工程性质进行初步判断。
例如,当曲线越平坦时,砂土的工程性质越好;而当曲线越陡峭时,砂土的工程性质越差。
结论根据本次砂筛分析实验的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砂土样品的颗粒分布主要集中在0.25 - 0.125 mm和0.50 - 0.25 mm的粒径范围内。
砂的筛分析实验总结
砂的筛分析实验总结砂是一种常见的颗粒状物质,其颗粒大小对于不同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准确地了解砂的颗粒分布情况,进行砂的筛分分析实验是十分必要的。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对砂的筛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砂的颗粒分布情况,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准备了一定数量的砂样品,并将其放入筛分仪中进行筛分。
在筛分过程中,我们按照一定的筛孔大小顺序进行筛分,最终得到了不同粒径下的砂样品。
接下来,我们对筛分后得到的砂样品进行了称重和记录,以便后续的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到了砂的颗粒分布情况。
我们发现,砂的颗粒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筛孔大小的增加,砂的颗粒含量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
这一结果与我们的预期基本一致,说明本次实验的数据结果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在进行筛分过程中,由于砂样品的颗粒较细,容易造成筛孔的堵塞,从而影响了筛分的效果。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优化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以提高筛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合以上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砂的筛分实验总结。
砂的颗粒分布情况对于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筛分实验,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砂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改进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本次实验为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砂的颗粒分布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实验方法,为工程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支持。
砂子的筛分实验报告
砂子的筛分实验报告砂子的筛分实验报告引言:砂子是一种常见的天然颗粒状物质,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玻璃制造等行业。
砂子的质量和粒度对其使用效果起着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筛分方法,对砂子的粒度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其物理性质和适用范围。
实验原理:筛分是一种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通过将颗粒状物料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分级,以确定颗粒的大小分布。
实验中使用的筛网按照国际标准ISO 3310-1:2016进行选择,其中包括了一系列不同孔径的筛网。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筛网,准备好实验所需的砂子样品。
2. 将砂子样品放入筛分装置中,盖上筛盖,开始筛分。
3. 摇动筛分装置,使砂子在筛网上进行分级。
4. 筛分完成后,取下每个筛网上的砂子,并进行称重。
5. 记录每个筛网上的砂子质量,并计算出每个筛网的通过率和累积通过率。
6. 绘制砂子的粒度分布曲线。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砂子的粒度分布曲线。
通过该曲线,我们可以了解到砂子中各个粒径的含量比例。
根据筛分结果,我们将砂子分为不同的级别,如粗砂、中砂和细砂等。
通过计算每个级别的通过率和累积通过率,可以进一步评估砂子的物理性质。
讨论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砂子的粒度分布较为均匀,没有出现明显的偏离。
这说明该砂子样品的质量较好,适用于建筑和道路等领域。
同时,通过计算不同级别的通过率和累积通过率,我们可以得到更具体的粒度分布信息,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实验只是对砂子样品的粒度进行了初步分析,没有涉及到其他物理性质的测试。
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综合考虑砂子的密度、含水量等因素,以确定其最终的适用范围。
结论:通过筛分实验,我们成功地对砂子的粒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表明,该砂子样品的粒度分布较为均匀,适用于建筑和道路等领域。
然而,为了更准确地评估砂子的适用性,还需要进一步考虑其他物理性质的测试。
总结:本实验通过筛分方法对砂子的粒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
砂的筛分试验实验报告砂的筛分实验试验四砂的筛分析试验一、实验目的和原理:砂的颗粒级配,即表示砂大小颗粒的搭配情况。
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在一起后的总体的粗细程度,通常有粗纱、中砂与细纱之分。
在配制混凝土时,这两个因素(砂的颗粒级配和砂的粗细程度)应同时考虑。
控制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有很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它们是评定砂质量的重要指标。
用级配区表示砂的颗粒级配,用细度模数表示砂的粗细。
二、主要仪器设备和工具:实验筛、托盘天平、烘箱、台秤、摇筛机等三、实验步骤1.用于筛分析的试样应先筛除大于10mm颗粒,并记录其筛余百分率。
如试样含泥量超过5%,应先用水洗。
然后将试样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将套筛装入筛机摇筛约10min(无摇筛机可采用手摇)。
然后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清洁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
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的量:mr=Ad300 Ad200质量仲裁时,生产控制检验时,mr=式中:mr—筛余量,g D—筛孔尺寸,mmA—筛的面积,mm2 4.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试样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余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1%。
否则应将该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计算实验结果6.分计筛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质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7.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0.1%)。
8.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绘制筛分曲线,评定颗粒级配。
砂的筛分析
砂的筛分析: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1%。
计算分计筛余时精确至0.1%计算累计筛余时精确至0.1%根据各筛两次试验累计筛余的平均值,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精确至1%。
细度模数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精确至0.1.当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取试样进行试验。
砂的表观密度:表观密度精确至10kg/m³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³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砂的吸水率:吸水率精确至0.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以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2%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砂的堆积密度和紧密密度试验:堆积密度及紧密密度精确至10kg/m³。
空隙率精确至1%。
砂的含水率:砂的含水率精确至0.1%。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数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砂的含泥量:砂的含泥量精确至0.1%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人工砂及混合砂中石粉含量的试验(亚甲蓝法):亚甲蓝MB值精确至0.01.人工砂压碎值指标试验:压碎指标精确至0.1%以三份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各单粒级试样的测定值砂中云母含量试验:结果精确至0.1%砂中轻物质含量试验:结果精确至0.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砂的坚固性:损失百分率精确至1%砂中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试验:结果精确至0.0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15%时,须重做试验。
砂中氯离子含量试验:结果精确至0.001%海砂中贝壳含量试验:结果精确至0.1%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当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砂的碱活性试验(快速法):试件中膨胀率精确至0.01%以三个试件膨胀率的平均值作为某一龄期膨胀率的测定值。
砂子筛分析实验报告
砂子筛分析实验报告砂子筛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用于确定砂子中不同粒径的含量,并以此来评估砂子的颗粒组成。
本实验旨在通过筛分分析,了解砂子中各粒径组分的含量,并进一步探讨砂子的颗粒组成特征。
实验原理:砂子筛分分析依靠筛网的筛孔尺寸,将砂子分为不同的粒径组分。
较大的砂粒无法通过筛网孔径,而较小的细颗粒能够通过筛孔排出。
在实验中,我们通常采用标准筛网进行筛分,筛网由一系列筛孔尺寸逐渐减小的筛网组成。
实验装置和试剂:1. 标准筛网组:包括多个筛孔尺寸的筛网,如20mm、10mm、5mm、2mm、1mm等。
2. 筛分器:一般为振动筛分器,用于将砂子在筛网上进行筛分。
3. 砂子样品:需要进行筛分的砂子样品。
4. 称量仪器:用于称量砂子样品的质量。
实验步骤:1.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尺寸的筛网组。
2. 将待测砂子样品称取一定质量,并记录质量数值。
3. 将砂子样品装入筛分器的顶盖上方,并安装好。
将筛分器放置在振动筛分器上,开始振动筛分。
4. 振动过程持续一定时间,使得砂子样品在筛网上逐渐分离,较大颗粒留在筛网上,较小颗粒通过筛孔排出。
5. 停止振动后,取出每个筛网上的颗粒,并分别称量得到质量数值。
6. 根据质量数值计算每个粒径组分的含量,并绘制粒径分布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得到每个筛网上的样品质量数值,进而根据质量数值计算了每个粒径组分的含量。
通过绘制粒径分布曲线,我们可以观察到砂子样品中各粒径组分的相对含量。
根据曲线的形状和斜率等特征,我们可以判断砂子的颗粒组成特征。
实验总结:通过砂子筛分分析实验,我们学习到了一种常用的砂子颗粒组成评估方法。
砂子筛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砂子中不同粒径组分的含量,进而评估砂子的颗粒组成特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筛网尺寸,严格控制样品质量的准确称量。
实验结果的分析需要根据样品的粒径分布曲线进行综合判断,不仅要考虑主导粒径组分的含量,还要注意其他颗粒组分的存在情况。
砂的筛分析试验报告[整理]
砂的筛分析试验报告[整理]#概述筛分析试验是评价砂质的重要手段,对于河流、湖泊、河滩等等沉积物中的沉积物和侵蚀材料有重要意义。
该实验旨在确定沉积物或侵蚀材料的粒径和比例分布,从而为识别沉积物和侵蚀材料提供一个有效的工具。
#实验原理筛分试验是通过分级筛分仪器或振动筛筛分试样来确定样品中各粒径级配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技术。
根据物料粒度的不同,将整个范围分为几个粒径级,如:微粒1200μm以下,细粒1200μm~600μm,中粒600μm~200μm,粗粒200μm以上为界。
然后从大口径到小口径的筛子逐级筛分,记录每级筛上滞留量,结果以折线图和饼状图的形式显示。
#实验设备筛分分析仪,这台设备由一系列机械、测控和电气设备组成,具备筛选、洗筛、接收、配网功能。
它是一种既能筛分出细小颗粒,又能筛分出大颗粒的机械设备。
除筛分设备外,实验还需要收筛筒、取样分析烧杯、洗样盘、收集量筒、称量瓶、微称、配对袋、筛分分析表格等。
#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将要进行筛分分析的砂粒通过筛分仪筛出各粒径的物料收集在收筛筒中,将物料全部取出并去除杂质后,最终确定测定筛分试样。
2. 筛分:将砂粒用取样分析烧杯放入机械分析仪中,进行筛分;用洗淨的称量瓶称取足量筛分样品,放入筛子中,在适当的时间内(通常为几分钟),记录下每级筛上的滞留量;3. 计算:计算每级筛上滞留量的百分比;并以折线图和饼状图的形式显示结果;4. 分析结果:根据结果分析出物料粒径的大小及其数量比例分布。
#结论筛分析试验可以得出样品比例分布和粒径分布,是最常用的评价粒径物料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之一。
该试验也能够准确并及时地测量出粒度对整个地下水环境和沉积历史的影响,从而提供给科学家们做出有效的决策。
砂的筛除实验报告
砂的筛除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筛除的方法,对砂进行分级,了解砂的颗粒大小分布。
实验器材与药品- 实验器材:筛子组,电子天平- 药品:砂实验步骤1. 准备筛子组,筛子组包括不同孔径大小的筛网,如1mm, 0.5mm, 0.25mm 等。
将筛子组堆叠在一起,由上到下按照孔径粗细依次排列。
2. 取一定量的砂样本,在晾干后使用天平称重记录初始重量。
3. 将砂样本均匀分散在筛子组的最上层,覆盖上筛子组的盖子。
4. 将筛子组安置在振动台上,打开振动台,使其振动20分钟,以保证砂样本充分筛选。
5. 关闭振动台,取下筛子组,对每一层筛子上的残留物进行称重记录。
6. 根据每一层筛子上残留物的质量,计算出每个粒径段的质量分数。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根据实验步骤,我们进行了一次砂的筛除实验。
以下是实验结果数据:筛孔孔径筛后残留物质量(g)-1mm 10.20.5mm 15.60.25mm 20.80.1mm 25.50.05mm 12.30.01mm 9.70.005mm 6.2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绘制砂的粒径分布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筛孔孔径的减小,残留物的质量逐渐增加。
这说明较细小的砂粒需要较小孔径的筛子才能通过,而较粗大的砂粒则能够通过较大孔径的筛子。
实验结论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利用筛除的方法对砂进行了分级,得到了砂的粒径分布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砂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了解砂的粒径分布对于工程建设非常重要。
例如,在混凝土制备过程中,要求砂的颗粒分布均匀,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土壤力学研究中,砂的颗粒大小也对土壤的渗透性等性质产生重要影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实验的结果仅代表了样本的一个剖面,无法完全代表整个砂体的粒径分布。
此外,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误差,例如天平的精确度等。
因此,在进行实际工程或研究时,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因素进行分析。
总之,本次实验通过砂的筛除方法,得到了砂的粒径分布曲线。
砂子筛分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砂子作为建筑材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对建筑物的质量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砂子的质量,本实验通过对砂子进行筛分试验,以测定其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为后续的建筑工程提供依据。
二、实验目的1. 确定砂子的颗粒级配,为建筑工程提供合理的砂子配比。
2. 分析砂子的粗细程度,判断其适用性。
3. 掌握砂子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技能。
三、实验原理砂子筛分实验是利用不同孔径的筛子对砂子进行筛选,根据筛分结果计算各粒级含量,从而确定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
筛分实验中,常用的指标有筛余率、通过率、细度模数等。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筛分试验筛一套(孔径分别为2.36mm、4.75mm、9.50mm、16.0mm、19.0mm、37.5mm、50.0mm)、天平、烘箱、托盘、摇筛机等。
2. 材料:砂子试样。
五、实验步骤1. 准备试样:将砂子试样过筛,筛除大于10mm的颗粒,记录筛余百分率。
若试样含泥量超过5%,则先用水洗。
2. 烘干试样:将试样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3. 称取试样: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的套筛最上一只筛上。
4. 摇筛:将套筛装入筛机摇筛约10min(无摇筛机可采用手摇)。
5. 筛分:取下套筛,按孔径大小顺序逐个在清洁的浅盘上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1%时为止。
6. 记录数据:记录各号筛上的筛余量,计算筛余率、通过率等指标。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砂子颗粒级配: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砂子颗粒级配曲线,计算各粒级含量。
2. 砂子粗细程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细度模数,判断砂子的粗细程度。
3. 分析结果:根据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评价其适用性。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砂子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提高了实验技能。
2. 实验结果表明,本批砂子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符合建筑工程的要求,可以用于相关工程。
粗砂一区筛分试验数据
粗砂一区筛分试验数据摘要:一、试验背景二、试验过程三、试验数据分析四、结论正文:一、试验背景粗砂一区的筛分试验是为了研究粗砂在特定条件下的筛分特性,为后续的选矿工艺提供重要参数。
试验过程中,对不同粒度的粗砂进行了筛分,以评估其筛分效率和筛分结果。
二、试验过程1.试验设备:采用振动筛进行筛分试验,振动筛的筛孔尺寸为2mm、4mm 和6mm。
2.试验样品:粗砂一区的样品,共分为五个粒度级别:小于2mm、2mm-4mm、4mm-6mm、6mm-8mm 和大于8mm。
3.试验方法:分别对五个粒度级别的粗砂进行筛分,每个粒度级别进行三次筛分试验,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试验数据分析1.筛分效率:通过对五个粒度级别的粗砂进行筛分试验,得到了不同筛孔尺寸下的筛分效率。
结果表明,筛孔尺寸为2mm 时,筛分效率最高;筛孔尺寸为4mm 和6mm 时,筛分效率较低。
2.筛分结果:将五个粒度级别的粗砂进行筛分后,得到了各个粒度级别的筛分结果。
结果表明,小于2mm 的颗粒含量最高,其次是2mm-4mm 的颗粒,4mm-6mm 和6mm-8mm 的颗粒含量较低,大于8mm 的颗粒含量最少。
四、结论根据粗砂一区筛分试验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筛孔尺寸为2mm 时,筛分效率最高,适合进行粗砂的筛分试验。
2.小于2mm 的颗粒含量最高,需要采用更细的筛孔尺寸进行筛分,以提高筛分效率。
3.4mm-6mm 和6mm-8mm 的颗粒含量较低,可以考虑合并这两个粒度级别,以减少筛分次数,提高筛分效率。
4.大于8mm 的颗粒含量最少,可以采用更粗的筛孔尺寸进行筛分,以降低筛分成本。
砂的筛分析试验报告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工程材料》试验报告试验项目:骨料的筛分析实验专业班级:土木工程二班实验分组第一组试验地点:试验三区106建筑材料试验室试验时间:指导教师:(说明:试验成绩=报告成绩×个人权重,个人权重平局值为1,试验成绩最大为90~100)骨料的筛分析试验一、实验目的测定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作为混过凝土用砂的技术依据二.主要仪器设备1、试验筛孔径为5.00mm、2.50mm、1.25mm、0.63mm、0.315mm、0.16mm、0.175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
筛框为300mm或200mm。
试验筛应满足GB/T6003.2中防筛的规定。
2、天平3、摇筛机4、浅盘、硬(软)毛刷、容器、小勺等。
三.实验步骤1.将试验筛由上至下按孔径大小顺序叠置,加底盘。
2.称取试样500g,倒置孔径为5mm筛内,加盖后,至于摇筛机上摇筛约5min。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大小顺序在洁净浅盘上逐渐进行手筛,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式样的总量的0.1%。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号筛中,并于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每一个筛依次全部筛完为止。
4.分别称量各号筛上的筛余量(精确至1g),及分计筛余量,在计算出分计筛余量的百分率。
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试样总量的1%,否则必需重做试验。
四.测定结果1、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a,即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出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
2、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A,即各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各号筛上分计筛余百分率的总和(精确至0.1%)。
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查表或绘制筛分曲线,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
4、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Mx(精确至0.01),即Mx=11 76543261006 )(AA AAAAAA--+++++式中:A1、A2、A3、A4、A5、A6、A7-----依次为5.00、2.50、1.25、0.63、0.315、0.16、筛孔尺寸/mm 筛余量/g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52.51.250.630.3150.16五、总结。
砂的筛分析试验报告
临沂大学建筑学院《土木匠程材料》实验陈述实验项目:骨料的筛剖析实验专业班级:土木匠程二班实验分组第一组实验地点:实验三区106建筑材料实验室实验时光:指点教师:(解释:实验成绩=陈述成绩×小我权重,小我权重平手值为1,实验成绩最大为90~100)骨料的筛剖析实验一.实验目标测定砂的颗粒级配和粗细程度,作为混过凝土用砂的技巧根据二.重要仪器装备1、实验筛孔径为5.00mm.2.50mm.1.25mm.0.63mm.0.315mm.0.16mm.0.175mm的方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筛框为300mm或200mm.实验筛应知足GB/T6003.2中防筛的划定.2、天平3、摇筛机4、浅盘.硬(软)毛刷.容器.小勺等.三.实验步调1.将实验筛由上至下按孔径大小次序叠置,加底盘.2.称取试样500g,倒置孔径为5mm筛内,加盖后,至于摇筛机上摇筛约5min.% .经由过程的颗粒并入下号筛中,并于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路过筛,每一个筛依次全体筛完为止.4.分离称量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1g),及分计筛余量,在盘算出分计筛余量的百分率.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残剩量的总和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比拟,其差值不得超出试样总量的1% ,不然必须重做实验.四.测定成果1、%).2、%).3、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A,查表或绘制筛分曲线,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散布情形.4、按下式盘算砂的细度模数Mx(准确至0.01),即Mx=1176543261006 )(AA AAAAAA--+++++式中:A1.A2.A3.A4.A5.A6.A7-----依次为5.00.2.50.1.25.0.63.0.315.0.16.0.075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筛孔尺寸/mm 筛余量/g 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5底盘 M= 五.总结。
砂筛分实验报告
砂筛分实验报告1. 引言砂筛分是一种常见的颗粒分离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和实验室中。
通过使用不同粒径的筛网,可以将颗粒物料按照不同大小进行分离。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砂筛分实验的观察和记录,探讨砂筛分的原理和应用。
2. 实验设备和材料•砂筛分仪:包括筛网、筛框和振动机构等组成部分。
•砂子样本:取自自然砂或人工制备的砂子样本。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1.将砂筛分仪放置在平稳的实验台上,确保其稳定性。
2.准备所需的筛网,根据实验需要选择不同粒径的筛网。
筛网通常用目数表示,如40目、60目等。
3.清洗和干燥筛网,确保其表面干净,无杂质。
3.2 实验操作1.取一定量的砂子样本,将其放入砂筛分仪的进料口。
2.启动砂筛分仪的振动机构,使其开始进行振动筛分。
3.观察砂子在不同筛网上的分布情况。
较大颗粒的砂子会被较粗的筛网过滤掉,而较小颗粒的砂子则通过较细的筛网。
4.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后,关闭振动机构,停止筛分过程。
5.将每个筛网上的砂子分别收集起来,称量其重量。
4. 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可以得到砂子样本在不同筛网上的分布情况和重量。
根据这些结果,我们可以绘制出砂子粒径分布曲线,进一步分析样本的颗粒大小。
砂子粒径分布曲线可以用来描述砂子样本中各个粒径范围的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通常,这些百分比会随着筛网目数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特点,我们可以对砂子的粒径分布进行评估。
在实验中,我们还可以观察到以下现象: - 砂子颗粒在筛分过程中会发生滚动和碰撞,较大颗粒更容易被阻挡在较粗的筛网上,而较小颗粒则可以通过较细的筛网。
- 砂子样本的初始含水量也会对砂筛分结果产生影响。
较高的含水量可能导致砂子颗粒之间的黏结,使筛分过程更加困难。
5. 结论通过本次砂筛分实验,我们了解了砂筛分的原理和应用。
砂筛分可以通过不同粒径筛网的使用,将颗粒物料按照大小进行分离。
实验中观察到的砂子样本在不同筛网上的分布情况和重量可以用来分析砂子的粒径分布特点。
筛沙子分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筛分原理及筛分设备的基本结构。
2. 掌握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
3. 分析筛分过程中不同筛孔尺寸对沙子粒度分布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筛分是利用筛分设备将物料按照粒度大小进行分离的方法。
筛分设备的基本结构包括筛网、筛框、传动装置等。
筛分过程中,物料在筛网上受到振动,较大粒度的物料落在筛网下方,而较小粒度的物料则通过筛网。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筛分设备:振动筛2. 沙子样品:粗沙、中沙、细沙3. 筛网:不同孔径的筛网4. 量筒:100ml5. 电子秤:精度为0.01g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不同粒度的沙子样品分别称取100g。
2. 将筛网依次放置在筛框上,确保筛网与筛框之间无间隙。
3. 打开振动筛电源,使筛分设备开始工作。
4. 将沙子样品倒入振动筛的进口,待筛分结束后,收集筛上和筛下的沙子样品。
5. 使用量筒分别量取筛上和筛下的沙子样品,记录其质量。
6. 重复步骤3-5,分别使用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粗沙筛分结果:- 筛上质量:30g- 筛下质量:70g- 粗沙筛分效率:70%2. 中沙筛分结果:- 筛上质量:50g- 筛下质量:50g- 中沙筛分效率:50%3. 细沙筛分结果:- 筛上质量:70g- 筛下质量:30g- 细沙筛分效率:30%通过实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筛网孔径的减小,筛分效率逐渐降低。
这是因为筛网孔径越小,通过筛网的沙子粒度越小,筛分难度越大。
2. 粗沙、中沙、细沙的筛分效率依次降低,这与沙子样品的粒度分布有关。
粗沙粒度较大,筛分难度较低;细沙粒度较小,筛分难度较高。
3. 筛分过程中,筛网孔径的选择对沙子粒度分布有较大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需要筛分的粒度范围选择合适的筛网孔径。
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掌握了筛分实验的操作方法,并分析了不同筛网孔径对沙子粒度分布的影响。
2. 筛分过程中,筛网孔径的选择对筛分效率有较大影响,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筛网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