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中孔迪明《物质的构成》TPC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构成,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分析物质世界的兴趣和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物质与物质的构成2. 原子:原子结构、原子种类、原子间的相互作用3. 分子:分子的定义、分子的特性、分子的形成与解离4. 离子:离子的定义、离子的产生、离子的带电性质及作用5. 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构成,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特性。

2. 教学难点:原子结构、分子与离子的相互关系,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物质的构成。

2.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微观结构。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4.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质现象,引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思考。

2. 教学新课:介绍物质与物质的构成,讲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及特性。

3.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生活中的物质现象,探索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4.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物质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物质的构成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思考深度等。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质的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2)能够运用物质的构成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关注物质构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的构成;(2)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性质。

2. 教学难点:(1)分子、原子、离子的相互转化;(2)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2. 利用实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模型等;2.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水的沸腾、气体的膨胀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

2. 探究物质的构成:(1)介绍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2)通过实验和模型展示,让学生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微观结构;(3)分析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

3. 举例说明:结合日常生活和实例,解释物质的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药物的作用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物质的构成,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讨论,分享心得。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构成的概念、性质及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物质构成。

6.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物质构成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教学内容:(1)了解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及其组成;(2)掌握离子键、共价键的概念及特点;(3)能够分析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2. 教学要求:(1)能够列举常见的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2)能够解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区别;(3)能够运用化合物知识分析物质的性质。

采中孔迪明《物质的构成》TPC教学设计

采中孔迪明《物质的构成》TPC教学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杭州市采荷中学孔迪明教学思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学生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完成的。

基于以上理念,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把知识的传授优化成一个科学探究过程。

因此,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能根据常见的物质(冰糖),衍生到对冰糖分子的探究,通过对扩散现象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和探究,学生能体会建构思想所蕴含的科学探究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前期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

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一章中处于提纲契领的作用。

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而分子从更深的微观层次上认识物质的本质,学生能初步建立起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以解释物质三态变化的实质和物质的某种特性。

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知识至关重要。

2.学情分析对于本节内容,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1.对物质有基本概念,但是对于物质的构成知之甚少。

2.对宏观物体的感官印象较深,但是对于微观实物的想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具有一定的分子知识基础,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析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极其微小。

(2)初步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举例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了解扩散现象,理解扩散现象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进一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等;(3)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物质的构成;(2)学会运用模型、图片等工具,表达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2)物质的分类;(3)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物质构成的微观粒子的理解;(2)物质的分类及判断。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物质构成的问题;2. 利用实验、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物质构成;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掌握物质构成的相关知识,准备相关实验材料;2. 学生准备:预习物质构成的相关内容,了解基本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2)学生分享对物质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

2. 探究物质构成:(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哪些微观粒子构成;(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究物质构成;(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物质构成的基本粒子。

3. 学习物质分类:(1)教师介绍物质的分类,如纯净物、混合物等;(2)学生通过实例判断物质的分类;(3)教师总结并板书。

4. 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关系:(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之间的联系;(2)学生通过模型、图片等,表达对物质构成的认识;(3)教师总结并板书。

5. 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评价。

6.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题;(2)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反思与评价: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学习状况等;2.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等;3.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学习方法的运用、学习收获等。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让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具有质量和体积。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元素和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原子、分子和离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物质的概念、分类和构成原理。

利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水、空气、食物等。

讲解物质的概念,提问学生物质的特点。

讲解物质的分类,让学生举例说明。

讲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

第二章:原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原子的构成和原子序数的意义。

2.2 教学内容原子的概念:原子是物质构成的最小单位,具有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电荷数。

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和电子云,质子、中子和电子。

原子的性质:原子序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质量数和电荷数影响原子的稳定性。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原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利用模型、图示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2.4 教学活动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讲解原子的概念,提问学生原子的特点。

讲解原子的结构,让学生了解原子核和电子云的构成。

讲解原子的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序数、质量数和电荷数的作用。

第三章:分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让学生掌握分子的形成和分子的化学性质。

3.2 教学内容分子的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粒子。

分子的结构:共价键和离子键,线性分子、分支分子和环状分子。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化学性质由其组成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分子的概念、结构和性质。

利用模型、图示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回顾前两章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物质构成的基本原理。

讲解分子的概念,提问学生分子的特点。

物质的构成课程设计

物质的构成课程设计

物质的构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物质的基本概念,了解物质的分类及特点。

2. 学生能掌握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粒子及其性质。

3. 学生能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物质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通过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学生能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物质性质的研究,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物质世界产生好奇和兴趣,树立探索自然科学的意识。

2. 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3. 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尊重他人意见,形成良好的学术道德。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初中化学示范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学生特点:初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实验、实例和问题驱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将知识内化为自身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态度。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物质的基本概念- 物质的定义与特性- 物质的分类及实例2. 物质的微观构成- 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性质- 元素与化合物的关系3. 化学反应的本质- 化学反应的概念及分类-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4. 实践与探究- 演示实验:观察物质的变化过程-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性质及变化规律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 物质的基本概念- 物质的微观构成第二课时:- 化学反应的本质- 实践与探究:演示实验第三课时:- 实践与探究:学生实验-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依据教材中关于物质的构成章节展开,涵盖分子、原子、离子等基本概念,以及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教案

第1节 物质的构成 教案

4.1物质的构成一、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很小的。

2.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应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2.了解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通过应用分子和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分子间存在空隙,能例举反应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2.应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三、教学设计㈠新课引入师生互动师: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游戏,老师在讲台上喷香水,大家猜自己能闻到香水味吗?生:能......师:让我们来试试看,当同学们闻到后就请马上举手示意。

生:......师:为什么老师在讲台喷香水,同学们在下面也能闻到呢?其实这得从物质的微观构成来解释。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观察蔗糖来了解物质的构成吧。

㈡新课学习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活动一:观察蔗糖(学生分组进行)问1:用放大镜观察方形蔗糖,你看到了什么?(蔗糖小颗粒)问2:大家有没有方法让这些方形蔗糖小颗粒变得更小呢?用放大镜观察碾碎的蔗糖,又看见了什么?问3:将蔗糖粉末放入水中,还看得见蔗糖颗粒吗?看不见蔗糖,是蔗糖“消失”了吗?为什么?生:蔗糖没有消失,因为水会变甜......师:蔗糖在水中,但是我们却看不见,说明水中的蔗糖有什么特点?生:小......师:对,其实蔗糖溶解到水中后是以一种被称为分子的微粒存在的,分子很小,我们根本无法直接看到它,蔗糖由蔗糖分子构成。

许多物质和蔗糖一样,也是由分子构成的。

如:水由水分子构成,酒精由酒精分子构成。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思考:“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与“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这两句话是否是一样的含义,能否相互代替。

(构成物质还有其他微粒,如原子)生:......师:其实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将会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除了分子以外,还有离子和原子。

所以我们只能说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师:蔗糖分子在糖水中,但我们却看不见,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生:小......思考:请同学们自主学习书本上相应内容,寻找证明分子很小的证据。

《物质的构成》精品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精品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精品教学设计“物质的构成”是在《科学》教材一级主题“存在的自然”和二级主题“物质系统的层次”下设的章节,要求学生在分子的层面上学习物质的构成,初步建立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这些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一、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自然界中大至宇宙、小至微小的生物甚至是细胞的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已初步接受了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结构层次的观念。

但这些知识基本上是一些宏观现象,对初一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的。

但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较大的难度。

而“物质的构成”一节正是对自然界的认识,从宏观走向微观的一个巨大的发展,要使学生大脑中形成一个微观的概念,对微观世界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分子是很小的。

理解分子间存在着间隙,理解分子运动论的有关内容,并能用事例说明。

2、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研究问题的思维程序。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同学们树立自然界的组成具有明显的层次好奇性和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3、扩散现象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四、教学设计思想要让学生记住分子的几个性质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但是要学生深刻体验发现和验证分子的性质的过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新课程要求学生通过探究进行学习。

所以本节的重点不在分子性质知识的本身,而是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初步训练探究事物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把分子的性质一系列验证实验的设计和探究作为教学的重点。

五、教学流程六、教学过程实物引入:展示甘蔗,同学们喜欢吃甘蔗吗。

生:喜欢师:甘蔗是什么味道?生:甜的。

我们平常吃的蔗糖就来自于甘蔗。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

物质的组成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质的组成,掌握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物质的组成,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本质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实验室用具、分子模型、PPT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空气、糖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物质组成的理解。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子模型,让学生了解分子的结构。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如水、盐水、酒精等。

3. 学生总结实验观察结果,得出物质的组成。

三、知识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分子、原子、离子的特点和区别。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物质,让学生判断它们的组成是分子、原子还是离子。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在家中进行一些小实验,如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过程,进一步了解物质的组成。

2. 学生可以阅读一些有关化学知识的书籍,深入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研究领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了物质的组成,掌握了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构成概念,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2.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区分不同的物质类型,如纯净物、混合物、元素、化合物等。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构成概念:物质、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

2. 物质的微观结构:原子、分子、离子等。

3. 物质的分类: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构成概念、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的分类。

2. 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类型的区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问题。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

2. 讲解物质的构成概念,介绍元素、化合物、纯净物、混合物等基本概念。

3. 讲解物质的微观结构,阐述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组成和作用。

4. 分析物质的分类,让学生掌握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等类型的特点。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类型的物质,并分析其微观结构。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口头表达能力等。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化学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物质构成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化学工厂,实地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和生产过程。

3. 开展课外实验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八、教学资源:1. 教材:《物质的构成》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动画等,用于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 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物质的组成,认识微观粒子的性质和作用。

2. 教学难点:理解物质的分子构成,形成微观思维的模式。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常见物质的样品,如水、氧气、二氧化碳等。

2. 准备一些分子模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结构。

3. 准备一些实验器械,如烧杯、试管、胶头滴管等。

4. 准备PPT课件,用于展示教学图片和诠释观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物质的构成,认识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如分子、原子等。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并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回顾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物质的认识,如水、糖、盐、铁等物质,并请学生描述他们的特征。

2. 引出“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这一观点,并提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他们有什么特征?”(二)新课教学1. 展示水、糖、盐等常见物质,让学生观察他们的外观,并请学生描述他们的特征。

2. 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糖、盐等物质在加热或溶解过程中的变化,引导学生发现物质的状态和形状会发生变化,但物质本身并没有消失或产生新的物质。

3. 介绍分子和原子的观点,并展示一些微观粒子模型,如水分子模型、原子结构模型等。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如分子、原子等。

4. 介绍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并诠释这些分类与物质构成的干系。

5.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物质是由不同的微观粒子构成的吗?这些微观粒子的特征是什么?”(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常见的物质(如水、糖、盐等),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该物质的构成和特征。

2. 要求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并与其他小组分享。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质的构成概念,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

2. 通过对物质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的构成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与物质构成:介绍物质的概念,解释物质构成的意义。

2. 微观粒子:介绍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3. 物质的组成:讲解不同物质由哪些微观粒子组成,以及它们的排列方式。

4. 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将其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5. 物质的性质:分析物质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质的构成概念、微观粒子、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

2. 教学难点:物质的微观结构、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2. 利用多媒体演示,直观展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结合实际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物质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导学生思考物质构成的意义。

2. 讲解物质与物质构成:阐述物质构成的概念,介绍微观粒子的性质。

3. 分析物质的组成:讲解不同物质由哪些微观粒子组成,举例说明。

4. 讲解物质的分类:根据微观结构,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5. 分析物质的性质:探讨微观结构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6. 巩固知识: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物质构成的掌握情况。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评估他们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吸收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2.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构成?3. 学生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4. 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八、拓展活动1. 参观实验室:组织学生参观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让他们亲身体验物质的微观结构研究。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第一篇: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物质的构成》一、教材分析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也是科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学习物质的微粒构成是对接下去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具体来说是对八年级所要学习的水的组成、例子模型与符号,九年级上物质的变化及酸碱性质学习的一次重要铺垫。

二、学情分析本次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在前几节课中已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但是对物质的构成及分子运动情况并不了解,该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抽象,初一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掌握尚有一定难度。

三、教学重难点我将本节课的重点定为分子概念的构建,以及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隙。

我对教材进行了二次扩展,并结合课标,考虑到初一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我将采用古诗《梅花》引入课程,让同学们思考花香何来,并且让学生动手大豆与芝麻混合实验来具象感受分子间隙,从而探究物质构成,攻破重难点。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2)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3)让学生确认分子比细胞小得多;(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使学生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并能列举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的现象。

通过学习,知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了解扩散现象。

(2)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3)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13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13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教学检测设计:
1.为什么我们可以将氧气压缩为液态氧储存在钢瓶中?
2.多数物质有热胀冷缩现象,你能用微粒观点解释一下吗?
3.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铁由铁原子构成,50毫克铁约含有5.375×1020个铁原子,铁原子半径约0.124nm,地球赤道半径约6400km。如把50毫克铁含有的铁原子排成一行,可绕地球赤道多少圈?(约3316圈)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课堂实验,掌握从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小组交流地展开,学会团对合作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介绍物质是由微观的粒子构成的这一概念,逐渐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渐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科学
学段
初中
年级
七年级上
单元
第四单元
教材版本
浙教版
课程名称
1物质的构成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
“物质的构成”是在《科学》教材一级主题“存在的自然”和二级主题“物质系统的层次”下所设的章节。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本在分子层面上学习物质的构成,让学生初步建立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
重点:1.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2.扩散现象
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
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Fra bibliotek明(一)引入:
教师活动:表演魔术,将一只涂有无色的酚酞的棉花制作成的小树和一烧杯氨水溶液放在一起,立即盖上大烧杯。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

《物质的构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物质的构成粒子,如原子、分子和离子;(3)了解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2)运用类比和模型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3)利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探究兴趣;(2)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3)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物质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物质的定义和分类;(2)物质的构成粒子及其特点;(3)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理解;(2)物质的分类及分类依据。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2. 利用实验现象,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质的构成;3. 运用类比和模型方法,形象地展示物质的微观构成;4. 组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显微镜等;2. 教学课件和图片;3. 小组讨论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物质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对物质构成的兴趣。

2. 教学内容与活动:(1)讲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让学生明确物质的分类依据;(2)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质的构成粒子;(3)运用类比和模型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物质的微观构成;(4)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关系。

3. 巩固练习:(1)设计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2)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加深对物质构成的理解。

4. 课堂小结:(2)强调物质的分类及分类依据,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5. 布置作业:(1)设计一些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2)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观察身边的物质,了解其构成。

七年级上册科学《物质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科学《物质的构成》教案、教学设计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知识的力量和价值。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和再利用的重要性,树立绿色、环保的生活观念。
5.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了解我国在物质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品质和探究欲望逐渐增强。在此基础上,他们对物质世界的构成充满好奇,但可能对原子、分子等微观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物质现象的能力,但尚需引导他们运用科学方法和词汇进行准确表达。
2.学生对实验充满兴趣,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交流欲望,但团队协作和分工合作能力尚需培养。
4.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6.课后作业: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7.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出示一块冰块,让学生观察冰块的状态,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冰块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它和我们平时喝的水有什么关系?”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的构成教学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列举反映分子之间有空隙的证据。

能用事实说明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得多。

2.了解扩散现象,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生扩散现象,能列举反映固体、液体、气体扩散的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理解扩散的快慢和温度的关系,能叙述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的关系。

3.初步构建物质分子和分子运动的模型,通过应用分子和分子运动的观点解释宏观现象,学会透过现象看事物的本质,初步形成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运动性和微粒性,运动的规律性等唯物主义认知。

4.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5.通过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合作精神及团队精神,梳理严谨求实的科学信念。

教学重难点:建构分子模型和分子运动模型教学过程:展示:高山流水、日月清风、动物植物、水、岩石、空气、金属等图片引言:自然界里有着各种各样的物质,这些物质都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构成。

图片:糖雕活动:观察蔗糖,不断使蔗糖变得更小,并通过人眼、放大镜等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是可分的。

介绍:构成蔗糖的微粒叫做蔗糖分子,通过水、酒精、碘等物质认识分子种类多,不同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简单介绍构成物质还有其他的微粒,如原子、离子等。

活动:绘制奇妙的分子世界,展示学生心中的物质分子模型,使学生的思维可视化。

介绍:提供不同观察工具的观察尺度以及分子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的体积微小和数量多的特点。

展示:苯分子图像,提出分子间存在空隙的猜想。

活动:酒精和水混合演示及学生分组活动,并通过黄豆和芝麻模拟实验,帮助理解和解释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减少的原因,认识分子间空隙存在的事实。

活动:挤压装满空气和水的矿泉水瓶,认识物质的不同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间空隙大小不一样,气体分子空隙最大。

4.1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4.1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4.1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蔗糖细化的引入活动,帮助学生建构分子的概念,并着重理解宏观物质由微观分子构成的意义;2、由常见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和理解微观分子的特点,铺垫分子的特点需要通过宏观现象来反映;3、通过绘制水分子的排列,了解学生的前知,梳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特点,并且为之后的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实质做好铺垫;4、适当增加压缩气体和液体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状态的物质构成的分子间隙是有差异的,由此也可以为物质状态发生变化的实质做好铺垫。

5、通过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的分析,帮助学生提升一定的科学思维,增强学习的自主性。

6、能利用微观分子来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感受科学为生活服务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理解分子的微观概念及分子很小和分子之间存在空隙的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微观的本质需要通过宏观现象来认识,并解释物质状态改变的微观原理教学过程:一、活动引入观察活动:蔗糖去哪儿了?1、用放大镜观察一块方糖(要求易碎的),你看到了什么?2、用研砵磨碎方糖,再用放大镜观察,你又看到了什么?(要求正确使用研砵)3、用钥匙取少量蔗糖粉末,加入到装有适量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再用放大镜观察,你还能看到蔗糖吗?教师:要求完成活动的小组和大家分享。

问题:看不到蔗糖,那蔗糖去哪儿了?消失了吗?有什么现象可以证明你的看法?学生:尝尝会有甜味;蒸发水分,可以看到白色固体出现教师小结:是的,蔗糖确实存在,但我们看不到,因为它是一种比蔗糖粉末还小很多很多的粒子存在,这种粒子被称为分子。

所以,蔗糖这种物质是由大量蔗糖分子构成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第4章物质的特性的第1节物质的构成。

二、活动探究,理解新知1、对分子概念的理解教师:结合刚才蔗糖的例子,我们说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分子就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如:蔗糖是由大量蔗糖分子构成的那水是由构成的;酒精是由构成的;氧气是由构成的……小结:不同物质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所以说我们能看得见的宏观物质是由微观看不见的粒子构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
《物质的构成》教学设计
杭州市采荷中学孔迪明
教学思路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学生的知识是在一
定情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完成的。

基于以上理念,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优化课堂教学,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把知识的传授优化成一个科学探究过程。

因此,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能根据常见的物质(冰糖),衍生到对冰糖分子的探究,通过对扩散现象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和探究,学生能体会建构思想所蕴含的科学探究一般方法,初步建立科学探究的能力。

前期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1节物质的构成。

本节课的内容在整
一章中处于提纲契领的作用。

学生在第二章中学习了有关细胞学说的知识,而分子从更深
的微观层次上认识物质的本质,学生能初步建立起分子观和分子运动观,并用以解释物质
三态变化的实质和物质的某种特性。

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物质结构方面的
知识至关重要。

2.学情分析
对于本节内容,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的基本情况如下:
1.对物质有基本概念,但是对于物质的构成知之甚少。

2.对宏观物体的感官印象较深,但是对于微观实物的想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3.具有一定的分子知识基础,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析能力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确认分子极其微小。

(2)初步理解分子之间存在空隙,能举例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了解扩散现象,理解扩散现象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实验、观察、描述和解释现象的综合能力,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通过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扩散现象,进一步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领悟到科学实验是人们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体会到科学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中曲折前进的。

☑探究实验法☑云端微课☑同屏同播
☑电子投票☑智慧挑人☑竞速抢答
☑平板绘图☑文字截图☑秒表计时
☑精准推送☑作业飞递
1.“Hiteach智慧工具”的应用。

本节课用到了智慧挑人、竞速抢答、文字截图、电子投票等功能,学生对挑人、抢答环节充满期待。

2.“IRS反馈”灵活使用。

本节课在谜语猜测和对分子空隙探究的过程都使用了“IRS反馈”功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调动了课堂气氛,构建了人人参与的课堂生态。

3.“HiLearning 电子书包系统”智慧互动。

本节课在绘制分子世界图环节使用了“HiLearning 电子书包系统”中的绘画业飞递功能,一组一个pad,促使组内每一位同学深度交流,集思广义。

4.“Hiteach智慧工具”的精准推送,不同小组进行不同的实验推送,真正做到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的思路落实到课堂,同时增加了小组之间的成果展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Hita助教”的同屏同播,对实验操作全过程进行同屏同播,将抽象的微观概念转换成直观具体的画面,转瞬即逝的画面得到保留和放大。

学习领域科学教材来源浙江教育出版社七上科学主题名称物质的构成教学对象七年级
设计教学孔迪明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模式教学流程
(P、C)
学生活动
科技应用
(T)
教学评量
(P、C)
导入实验导入,建立概念
实验一:引导学生使用放大镜观察冰糖颗
粒;
实验二:引导学生使用研钵把冰糖颗粒磨成
粉末,利用放大镜观察冰糖粉末。

实验三:引导学生将冰糖粉末放到水中,进
行观察。

提出问题串:冰糖这种物质是否消失?冰糖
粉末是不是最小的粒子,还能不能再小一点?
我们把能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称之为分
子,推广到其他的分子。

实验一:学生
通过放大镜观察
冰糖颗粒。

实验二:使用
研钵把冰糖颗粒
磨成粉末,利用放
大镜观察冰糖粉
末。

实验三: 将
冰糖粉末放到水
中,进行观察。

回答老师的
问题并对分子有
初步的了解和认
识。

IRS反馈——
竞速抢答
秒表计时
精准推送
智慧挑人
建立
起宏观概
念,意识到
日常生活
中的物质
可以细分。

初步
意识到冰
糖这种物
质可以变
成很小的
粒子。

为后
续的分子
定义做好
铺垫。

授新课类比转化,思维建模
进一步讨论分子的大小,以水滴为例,一滴
水中含有水分子1021个,通过水滴的放大,引导
学生感悟一个水分子的大小。

引导学生分析分子的特点。

引导学生翻阅书本,比较书本上的定义和学
生自己归纳的定义有哪些区别,阐述分子只是构
学生观看多
媒体,根据类比,
得知分子是一种
极其微小的粒子。

根据分子的
特点,将分子特点
归纳并排列成一
文字截图
白板书写
根据
分子的特
点,对分子
下定义,通
过对比认
识到分子
的真实存
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还有其他的粒子,比如原子和离子。

个完整的句子。

比较书本中
的定义和自己归
纳的定义,了解到
分子只是构成物
质的其中一种粒
子,还有离子、原
子等。

随机挑人
在。

感悟
到科学源
于生活,初
步形成分
子概念。

同屏演示,突出重点
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猜想分子世界的构成。

比较不同小组绘制的分子世界图,抛出问题:分子之间有无空隙。

进一步提问:如果把酒精和红墨水混合,体积会如何变化。

同屏演示实验1:将红墨水和酒精注入玻璃细管中,做好标记,轻轻摇晃后,再次观察液面高度。

提问:液面下降说明了什么?
同屏演示实验2:将一杯黄豆和一杯小米混合,摇晃后体积变小。

强调这只是一个模型,用来理解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上述实验1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空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翻阅书本了解不同状态下分子空隙的大小。

强调: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是分子之间的距离改变了,而不是分子本身的大小发生改
学生猜想并
在平板上绘制分
子世界图,比较不
同小组之间绘制
的分子世界图。

根据老师的
提问,进行投票。

学生观察演
示实验1,思考液
面发生变化的原
因。

观察演示实
验2.直观了解小
颗粒可以进入大
颗粒的空隙中,并
能解释演示实验
1中,液面发生变
化的原因。

翻阅书本,了
解气体分子之间
空隙最大,固体分
子之间空隙最小。

理解物体的
状态发生了变化,
分子本身的大小
平板绘图
秒表计时
作业飞递
IRS反馈——
答题器
智慧挑人
同屏同播
基于
平板绘图
功能,将抽
象的思维
转换成宏
观具体的
图形,结合
同屏实验
展示,进一
步了解分
子之间存
在空隙。

黄豆
小米的模
型实验从
宏观的角
度解释了
酒精红墨
水分子之
间存在空
隙的事实。

实验探究
方式和操
作进一步
得到巩固。

变。

没有改变。

云端实验,突破难点
提问:分子会运动吗?
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分子运动的证据。

播放固体中的扩散现象视频。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会影响分子的运动?
云端微课: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均加入红墨水,观察红墨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情况,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来解释。

学生利通过
观看视频,交流讨
论,得出结果(分
子处于不停的运
动之中)。

小组思考、讨
论,并在平板上写
出影响分子运动
的相关因素。

学生进入云
端实验室,并能从
微观角度解释红
墨水扩散快慢的
原因。

IRS反馈——
答题器
作业飞递
云端微课
利用
答题器进
一步了解
学情及迷
思概念,有
针对性地
提出问题。

通过
云端微课
的形式,进
一步规范
科学探究
的具体操
作流程。

小结感性体验,理性思考
进行课堂反馈,通过学生对古诗词的赏析,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的掌握。

学生能从两
首诗词中找出其
中的科学原理。

扫描二维码,
预习新知。

智慧挑人
二维码
评量
学生的知
识总结和
表达能力,
初步建立
变化性和
整体性的
逻辑思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