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考点练习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13年高考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知识点考点汇总及配套习题)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学案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 1 - 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 - 13 - 探究实践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 ..................................................................... - 23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1)概念: 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组成①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②组织液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③淋巴液是可以协助机体抵御疾病的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2. 内环境(1)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内环境之间的关系(3)作用之一: 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4)将下列细胞与其生活的内环境连接起来。

①组织细胞 a. 组织液、血浆②毛细血管壁细胞 b. 组织液、淋巴液③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c. 淋巴液、血浆④血细胞 d. 组织液⑤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e. 血浆提示: ①—d ②—a ③-b ④-e ⑤-c二、细胞外液的成分1. 主要成分(1)血浆(2)组织液、淋巴液、血浆成分的异同点: 成分和含量相近, 但又不完全相同, 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本质是一种盐溶液, 类似于海水。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三、内环境的理化性质1. 渗透压概念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与溶质微粒的关系影响因素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②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③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④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2.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恒温动物能较好地保持内环境的稳态B.变温动物的内环境不可能保持稳态C.高等动物体内有许多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以维持内环境中酸碱度的稳态D.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必须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才能保证细胞的各项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3.如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浓度比B处低A.A处血浆中氧气浓度比B处高,CO2B.毛细血管中分布着大量的红细胞,这些细胞中的水直接来自组织液C.肾小管中葡萄糖重吸收回毛细血管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D.长期营养不良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导致组织水肿4.高温环境中劳动,出大力流大汗,口渴难耐时,内环境渗透压会如何变化?应对措施是什么?( )A.渗透压升高;补充淡盐水B.渗透压升高;大量补充清水C.渗透压降低;补充生理盐水D.渗透压不变;补充葡萄糖溶液恢复体力5.葡萄糖进入肝脏细胞合成糖原所经过的途径是( )A.消化道→血浆→细胞内液B.消化道→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C.消化道→组织液→淋巴液→血浆→细胞内液D.消化道→淋巴液→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6.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由消化、呼吸、循环、排泄四个系统共同完成B.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和酸碱度保持不变的状态C.当血浆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患病D.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7.如图所示的曲线中,能表示人在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是( )A B C D8.溶液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复习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new)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复习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new)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1.下图为牛胰岛素结构图,该物质中一S—S—是由两个一SH脱去两个H形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胰岛素为51肽,其中含有50个肽键B.牛胰岛素中至少含有2个一NH2和2个一C00HC.牛胰岛素水解产物含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D.牛胰岛素形成时,减少的分子质量为882【答案】B【解析】由题图知,牛胰岛素是由两条肽链形成的蛋白质,不是多肽,含有的肽键数=氨基酸的个数-肽链数=51-2=49,A错误;由题图知,胰岛素含有2条肽链,每条肽链中至少含有一个—NH2和1个—COOH,因此胰岛素中至少含有2个—NH2和2个—COOH,B 正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但每种蛋白质不一定都由20种氨基酸形成,因此牛胰岛素水解产物最多含有20种不同的氨基酸,C错误;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胰岛素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数目=形成的肽键数=49个,此过程中还形成3个二硫键(二硫键由两个-SH脱掉两个氢连接而成),即脱去6个H,所以5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胰岛素时,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18+6=888,D错误。

2.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团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团的不同引起的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答案】C【解析】甲硫氨酸的R基团是-CH2—CH2—S-CH3,则它的结构式为,分子式是C5H11O2NS,A项正确;不同的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不同,因此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团的不同引起的,B项正确;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一条肽链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所以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的氨基数必为m-n+1,若是环状肽链则为(m-n)个氨基,C项错误;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肽链中含有2个N原子,所以甜味肽一定是一种二肽,D项正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练习试题(含答案)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练习试题(含答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选题1.当我们的皮肤受到轻微创伤时,受伤部位会出现青紫且局部水肿,如图为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①破裂,C液外流,B液渗透压升高B.①破裂,A液外流,C液渗透压升高C.②破裂,B液外流,C液渗透压升高D.②破裂,B液外流,A液渗透压升高2.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成分包括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CO2B.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渗透压、温度、pH等的动态平衡C.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D.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血浆pH显著下降3.人小肠中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成为肝糖原,此过程中葡萄糖共穿过几层膜()A. 6B. 7C. 8D. 94.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A.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D.血浆pH值相对稳定5.食物中过多的酸性物质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其主要原因是()A.与血浆中的强碱中和B.很快排出体内C. H2CO3/ NaHCO3等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D.形成Na2CO3排出体外6.下列概念中,哪一项不能与其他概念并列()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淋巴、组织液D.内环境7.如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K+D.④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8.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9.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丙与乙之间的关系表示错误B.如果甲与乙之间的水分交换失去平衡,可能会引起组织水肿C.淋巴不仅可以调节甲与乙之间的水分平衡,而且能将甲中的少量蛋白质运回乙D.四种液体之间不断发生物质交换,为细胞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并排出了代谢废物10.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毛细淋巴管堵塞,不会引起乙溶液增加B.甲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D.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乙11.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A.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B.内环境稳态是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的,但都是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12.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进入内环境B. H2CO3/NaHCO3对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D.人体的内环境即体液13.下列关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B.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C.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D.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14.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总结全面整理单选题1、下列关于糖类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是因为脂肪的氧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含量更多B.脂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其不会分解供能,而是大量转化为糖类C.磷脂的元素组成有C、H、O、N、P,它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组分,在人体内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答案:B分析:1 、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等,二糖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不同糖类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分别可能不同。

2 、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又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A、相同质量的脂肪储存能量更多是因为脂肪的氧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含量更多,氧化分解时产生的能量多,A正确;B、脂肪一般只在糖类代谢发生障碍引起供能不足时,才会分解供能,而且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C、磷脂是构成细胞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C正确;D、固醇中的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人体内也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故选B。

2、羊吃草获得营养物质,那么羊和草的化学元素种类以及含量上的特点分别是()A.种类和含量都相差很大B.种类和含量都相差不大C.种类相差很大,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D.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多相差很大答案:D分析: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存在统一性,体现在元素种类上;生物界和非生物界也存在差异性,体现在元素含量上。

A、植物与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含量相差很大,A错误;B、植物与动物体内的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B错误;C、植物与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C错误;D、植物与动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其中相同元素的含量大都相差很大,D正确。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答案版)-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清单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答案版)-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清单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1)体液是指_生物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统称为体液。

体液包括细胞内液(2/3)_和细胞外液(1/3)。

细胞外液是指细胞外液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单细胞生物有内环境吗?没有。

图中①②③处所对应的内容依次为: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组织液。

(2)内环境: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下图表示三者的有机联系,图中①箭头表示:血浆中的物质进入组织液;②箭头表示:组织液中的物质进入淋巴系统;③箭头表示:组织液中的物质返回血液循环系统。

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动脉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组织液,绝大多数(绝大多数、少量)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静脉端又可以重新渗入血浆中。

少量(绝大多数、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液,淋巴液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

它们之间的关系用模式图可表示为:(4)常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心肌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血浆,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液和组织液,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淋巴液、血浆。

(5)消化液属于体液吗?不属于,尿液属于体液吗?不属于,肺内粘液属于体液吗?不属于。

2.细胞外液的成分(以血浆为例)(1)血浆的成分:血浆的化学成分:血浆中约90%为水、蛋白质(7%~9%)、无机盐(约1%)血液运输的其他营养物质(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2)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完全相同吗?不完全相同,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蛋白质含量很少。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解析)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选题1.如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和组织液B. 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C. 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D. 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答案】C【解析】解:A、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血浆,A错误;B、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相对稳定,处于动态平衡之中,B错误;C、抗体主要存在于③中,组织液和淋巴中也有少量的抗体,C正确;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降低,①处的液体会增加,D错误。

故选:C。

分析题图可知,①直接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是组织液,②是淋巴,③是血浆。

本题的知识点是内环境的组成,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分析题图货物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关系及内环境稳态的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2.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 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B.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C. 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D. 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答案】C【解析】解:由于血浆的无机盐浓度是0.9%,所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血浆渗透压大小基本不变,但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平衡,进多少出多少,所以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故选:C。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酸碱度和渗透压:(1)温度:人体正常体温一般在37℃左右;(2)酸碱度: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缓冲物质有关.(3)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及成分;掌握内环境的理化特性,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3.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B. 含有尿素、激素等化学成分C. 组织液和淋巴可以相互渗透D. 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有影响【答案】C【解析】解:A、内环境是指人体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A正确;B、尿素等物质由组织细胞经过细胞代谢后释放到组织液中,激素是由分泌细胞直接释放到体液中的,因此内环境中会有这些物质,B正确;C、组织液的一部分形成淋巴,淋巴最终回流到血浆中,不能形成组织液,为单向的,C错误;D、血浆渗透压取决于其中的蛋白质和无机盐离子,D正确。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

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第二章练习含详细解答

深圳第二外国语学校国庆假期作业2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2节细胞生活的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以下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HCO-3、HPO2-4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2.(2021年湘潭高三第一次模拟)如下列图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3.(2021年高考上海卷)某种寄生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会造成下肢肿胀,这是由于肿胀处()A.细胞间隙积聚液体B.细胞不能承受氨基酸C.细胞不能对脂肪进展分解D.细胞外液Na+浓度是内液的12倍4.根据以下列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①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②组织液中的CO2有害无益③组织液中的物质是有变化的④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5.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表达不.正确的成分(mmol/L) 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③147 4.0④10 140 25 -47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6.以下列图是人体某组织构造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7.(2021年江苏高三调查)稳态是人体进展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正常人体内环境的特征是()A.血浆的酸碱度近中性,~B.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C.男性每100 mL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约为12~15 gD.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低于37 ℃8.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A.酶促反响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异常D.血糖含量偏高9.(2021年西安高三分科检测)以下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B.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C.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D.饮水过多,大量水分滞留在组织液10.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11.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12.(2021年温州八校联考)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调有一定的关系13.请根据以下列图答复以下问题:(1)假设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的[]________的液体增多,其结果将会引起组织水肿。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必考知识点归纳(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必考知识点归纳单选题1、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B.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D.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答案:B分析:在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单体连接成的多聚体,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

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B、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和脂质不属于生物大分子,B错误;C、细胞中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单体)脱水缩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多聚体),如许多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后通过肽键相连形成蛋白质,C正确;D、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一般需要酶催化,D正确。

故选B。

2、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是吸收磷元素的主要生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磷是组成藻类细胞的微量元素B.磷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必要元素C.藻类的ATP和淀粉都是含磷化合物D.生态系统的磷循环在水生生物群落内完成答案:B分析:1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包括C、H、O、N、P、S、K、Ca、Mg等,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2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循环的过程,具有全球性。

A、磷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B、磷脂中含磷元素,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故磷是构成藻类生物膜的必要元素,B正确;C、ATP由C、H、O、N、P组成,淀粉只含C、H、O三种元素,C错误;D、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生态系统的磷循环不能在水生生物群落内完成,D错误。

故选B。

3、关于哺乳动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固醇在动物体内可转化成性激素B.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C.脂肪与糖原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D.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分,也参与血脂运输答案:B解析:1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等:(1)脂肪: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完整版)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

(完整版)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2。

右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

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降低,会引起图中哪一部分的液体增多?A.① B.② C.③ D.④3.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儿童患佝偻病C.细胞代谢紊乱 D.成年人患肌无力病4.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

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5.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

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D.体温的调节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6.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B.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8.体液是动物及人体内含有的液体,它包括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9.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A.血浆、体液、体液 B.血液、体液、淋巴C.血浆、组织液、淋巴 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10.长时间行走使脚掌磨出了水泡,几天后水泡消失。

此时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渗入( )A、组织细胞B、毛细血管和各级动脉、静脉C、各级动脉和静脉D、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11.人体内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循环系统和运动系统C、排泄系统和生殖系统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12.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的含义都有很大差别的一项是:( )A、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C、血浆、组织液、淋巴D、内环境13.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是由循环系统运到()A.泌尿系统 B.泌尿、消化系统C.泌尿、消化、呼吸系统 D.泌尿、呼吸系统和皮肤14.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生物是A.家兔 B.鱼类 C.鸟类 D.草履虫15.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 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 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16.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

高考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高考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

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填空默写(每天打卡)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2天时间:月日1.体液包括(约占)和,其中构成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主要包括、、。

2.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

3.血浆中约90%为水;其余10%分别是:(7%~9%),无机盐(约1%),以及血液运送的其他物质,包括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激素、各种代谢废物等。

(P5)4.内环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渗透压、和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6.渗透压是指溶液中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越多,即渗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7.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细胞液渗透压,其大小主要决定于和两种溶质的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和。

8.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左右。

9.下列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①剧烈运动产生乳酸、丙酮酸分解、蛋白质合成()②H2O2分解()③食物中淀粉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④抗原与抗体结合()⑤乳酸与NaHCO3反应()第2节内环境的稳态时间:月日1.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HCO-3/H2CO3,其次还有HPO2-4 /H2PO-4等。

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持在一定范围内。

(P9)2.当,或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P10)3.内环境稳态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023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基础知识背诵

2023年高考生物三轮复习:选择性必修1基础知识背诵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稳态与调节》基础知识背诵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约占2/3)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液。

2.内环境的作用是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4.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渗透压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5.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细胞内液渗透压,其大小主要决定于无机盐和蛋白质两种溶质的含量,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Na+和Cl-。

6.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7.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8.内环境稳态的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9.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P10)第2章神经调节1.人的神经系统就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

(P16)2.自主神经系统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

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使机体更好的适应环境的变化。

(P19)交感神经都是脊神经,副交感神经包括脊神经和脑神经。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等部分构成4.神经胶质细胞是对神经元起辅助作用的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P20)5.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精讲与知识归纳(新教材)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精讲与知识归纳(新教材)

①能运用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稳态与 平衡观等观念,阐释生物体稳态、稳态的维持和调节 机制,能结合日常生活情境,分析说明人体通过神经系 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对内外环境的 变化作出反应,以维持内环境稳态(生命观念)
②能运用图示和模型等方法,表征并阐释细胞通过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能运用概念 图解释细胞、内环境、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能运用 这种关系分析内环境中pH的变化,对细胞和机体所产 生的影响和机体作出的具体调节反应(科学思维)
(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 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2.内环境的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以维持内环 境的稳态。
(1)以血糖、体温、pH和渗透压等为例,阐明机体通 过调节作用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保证机体的正常 生命活动
(2)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 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3)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 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
考点二 内环境的稳态
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 人体内环境中也有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HCO3–/ H2CO3 ,其次还有
HPO42–/H2PO4–等。当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后,内环境的pH仍能维 持在一定范围内。
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2)渗透压的大小
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 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 (3)影响渗透压大小的因素: 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是由Na+和Cl─决定的。
2.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答案版)-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清单

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答案版)-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必背知识清单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1.生物体总是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归根结底是地从无机自然界获取的。

因此,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为细胞所特有。

但是其各元素的相对含量却大不相同。

2.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1)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2)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大不相同,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差异性。

3.组成细胞的元素(1)元素分类①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

②微量元素:含量少,但不可缺少,和大量元素一样重要,如Fe、Mn、Zn、Cu、B、Mo等。

③主要元素:C、H、O、N、P、S6种。

④基本元素(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H、O、N4种。

鲜重下含量高低依次为:O>C>H>N;干重下含量高低依次为:C>O>N>H。

⑤最基本元素:C,因为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2)特点:不同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

4.组成细胞的化合物(1)组成细胞的元素来源于无机自然界,在细胞中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2)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两大类,即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前者包括水、无机盐;后者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_;其中含量较最多的两种化合物为水、蛋白质。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水。

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

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蛋白质。

5.【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1)原理还原糖(如麦芽糖、葡萄糖、果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色;(染色后要用50%酒精洗掉浮色)淀粉(多糖)遇碘液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溶液。

(2)材料选择(要求组织颜色浅或近白色,目的是避免材料颜色对反应后颜色造成干扰)①苹果、梨匀浆可用作还原糖待检样品。

西瓜不能(能/不能)作为还原糖检测材料,因为西瓜汁呈红色,会掩盖实验现象;甘蔗不能(能/不能)作为还原糖检测材料,因为甘蔗中的蔗糖不是还原糖。

高考生物 第2部分 基础知识自主互评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

高考生物 第2部分 基础知识自主互评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必修3)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 细胞生活的环境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3. 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 多细胞动物通过 作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 ;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 ;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5. 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 、 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6. 当血浆流经毛细血管时,水和一切能够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可以在毛细血管 端渗出,进入组织细胞间隙而成为 ,绝大多数的组织液在毛细血管 端又可以重新渗入 中。

少量的组织液还可以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淋巴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 中。

由此可见,全身的细胞外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7. 血浆中酸碱度: -- ,调节的物质叫 溶液: / , Na 2HPO 4/ NaH 2PO 4。

人体细胞外液正常的渗透压: kPa 。

正常的温度: 度8. 稳态指正常机体通过 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稳定状态。

9.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 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 会遭到破坏10.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 的 条件。

因为新陈代谢过程 中发生许多的 反应,而酶促反应要求的理化性质是比较严格的,例如温度、酸碱度和某体液 (内环境)细胞 液细胞 液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稳态的基础 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调节机制 - - 稳态相关的系统 、 、 、 系统(及皮肤)些离子浓度的变化等,都要求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才能保证 反应的正常进行;稳态也是保持细胞兴奋性的 条件。

体内有一个相对稳定的 ,才能使细胞少受甚至不受外环境变化的干扰,而保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进而更好适应变化较大的 环境。

班级 姓名答案1. 细胞生活的环境2.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3. 单 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4. 多细胞动物通过 内环境作媒介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其中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组织液 、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 淋巴 、 组织液 。

高考生物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考点练习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13年高考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高考生物 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考点练习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13年高考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

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在2011年7月23日中国高铁事故中,两岁半的小女孩伊伊被埋两日后生还被称为生命的奇迹。

在被救之前她体内的激素含量变化是( )A.抗利尿激素减少 B.胰岛素增加C.肾上腺素增加 D.生长激素增加2. [2013·东三省高三第二次联考]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均为蛋白质②均由活细胞产生③均对新陈代谢的各种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④均由内分泌腺分泌⑤产生不正常时都可能会引起疾病⑥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中不可缺少A. ①②④B. ③⑤⑥C. ③④⑤D. ②⑤⑥3. [2013·山东济南市高三第三次质检]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下丘脑既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也是温度感觉的中枢B. 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既能分泌激素同时也能传导神经冲动C. 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行反馈调节D.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并能够合成抗利尿激素4.[2013·北京东城区]激素在调节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含量升高会引起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多B.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C.寒冷刺激会引起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D.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引起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5.(2013·河南三市调研)如图所示为机体内生命活动调节的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图示可以说明神经系统可调控内分泌系统的活动B.感受器→①→下丘脑→⑦→内分泌腺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①过程既有电信号的传导又可能有化学信号的传递D.如果内分泌腺为甲状腺,则⑥的增加可引起③和④的增加6.人处于高温环境中,下列关于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这将通过增加排尿量来增加散热B.由于温度高,有氧呼吸酶失活,此时身体供能主要靠无氧呼吸C.因气温过高,将通过大量的排汗增加散热,调节体温D.因大量排汗,将丢失水和Na+,这将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在炎热环境里的散热量比寒冷时多B.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的功能,同时能合成、分泌并释放抗利尿激素C.下丘脑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可调节pH,使血浆的pH稳定在一个定值上8.糖尿病患者有“三多”,其中之一是“尿多”。

高中生物高考真题分章汇编(含解析)必修1第2章细胞的分子组成.docx

高中生物高考真题分章汇编(含解析)必修1第2章细胞的分子组成.docx

高中生物第 2 章细胞的分子组成(2013 新课标卷 II ) 1 .关于 DNA 和 RNA 的叙述,正确的是A . DNA 有氢键, RNA 没有氢键B .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 和 RNA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 ,也有 RNA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答案】: C【解析】 DNA 为双链,两条链间以氢键连接,RNA 为单链,但也有双链区域,如tRNA三叶草构象,双链区域也含氢键, A 错误;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含有DNA 或者 RNA 一种核酸, B 错误;细胞生物都含有 DNA 和 RNA ,C 正确;线粒体、叶绿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具有DNA ,核糖体含rRNA 和蛋白质,D错误。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的对核酸基础知识的识记,难度不大。

( 2013重庆卷)1.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 DNA 和 RNA 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答案】 A【解析】人体活细胞中水含量最多,因而H 原子也最多, A 项正确; DNA 碱基种类有 A 、T 、C、G ,RNA 碱基种类有 A 、U 、C 、G ,B 项错误;多糖在细胞表面可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 C 项错误;脂质中的固醇和磷脂中含有N 元素, D 项错误。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组细胞的物质组成,属理解识记层次,难度较小,容易得分。

(2013广东卷)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 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 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 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 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答案】 C【解析】糖类主要在叶绿体中合成, A 错误;淀粉遇碘变蓝,葡萄糖无此反应, B 错误;纤维素是多糖,是由葡萄糖合成的, C 正确;胰岛素抑制糖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D 错误;因此答案为 C 。

( 2013江苏卷)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答案】 C【解析】有的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参与激素调节, A 错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 B 错误;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正确;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 D 错误。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必考考点训练(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必考考点训练(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必考考点训练单选题1、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具有重要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脂对植物细胞起保护作用B.鸟类的羽毛主要由角蛋白组成C.糖原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D.纤维素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B分析:组成细胞的糖类和脂质:A错误;B、鸟类的羽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主要由角蛋白组成,B正确;C、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淀粉是马铃薯重要的贮能物质,C错误;D、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D错误。

故选B。

2、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类和脂肪都含C、H、O三种元素B.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C.脂肪分子可以溶于水和有机溶剂D.脂质都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答案:A分析:1 、糖类由C、H、O组成,糖类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2 、脂质由C、H、O组成,有些含有N、P,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类,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

A、糖类和脂肪都含C、H、O三种元素,A正确;B、大多数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B错误;C、脂肪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C错误;D、脂质中只有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D错误。

故选A。

3、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小分子单体能构成许多不同的多聚体,模式图如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图中多聚体为DNA,则构成其的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为C、H、O、N、PB.若图中多聚体为多糖,则构成它的单体一定是葡萄糖C.若图中S1、S2、S3、S4……为同一种单体,则该多聚体可以表示淀粉D.若图中单体表示氨基酸,则形成此长链时所有氨基和羧基都参与脱水缩合答案:C分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

A、图中多聚体为DNA,则构成其的脱氧核糖的组成元素为C、H、O,A错误;B、若图中多聚体为多糖,则构成它的单体不一定是葡萄糖,B错误;C、淀粉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若图中S1、S2、S3、S4……为同一种单体,则该多聚体可以表示淀粉,C正确;D、若图中单体表示氨基酸,并非形成此长链时所有氨基和羧基都参与脱水缩合,R中的一般不参与,D错误。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总结(超全)(带答案)

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脂质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A.脂质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B.脂肪与糖类可以大量相互转化C.脂肪、淀粉、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D.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氧化分解时,前者耗氧多,释放的能量也多答案:D分析:1 、脂质主要是由C、H、O三种化学元素组成,有些还含有N和P。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

2 、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A、脂质与糖类的组成元素不一定相同,如脂质中磷脂的组成元素除了含有C、H、O外还含有P和N,而糖类的组成元素一般为C、H、O,A错误;B、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可以大量转化为糖类,B错误;C、淀粉和脂肪是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脂肪、糖原都是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C错误;D、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原相比,脂肪中O含量较低、H含量更高,氧化分解时,脂肪耗氧多,释放的能量也多,D正确。

故选D。

2、下列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中,含磷元素的是A.糖原B.核酸C.纤维素D.脂肪答案:B分析: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有两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

A、糖原属于多糖,化学元素组成为C、H、O,不含P,A错误;B、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化学元素组成为C、H、O、N、P,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化学元素组成为C、H、O,不含P,C错误;D、脂肪的化学元素组成与糖类相同,只有C、H、O,不含P,D错误。

故选B。

3、下面为糖的分类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与②的区别为是否能够被水解B.图中的③只代表葡萄糖C.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D.图中的④都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答案:C分析:图示中①代表二糖、②代表多糖、③代表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④代表糖原等,其中单糖不能继续水解;蔗糖不属还原糖;纤维素不是贮能物质,与果胶构成植物细胞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考点练习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含13年高考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1.(2013·福州模拟)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唾液、尿液等也属于体液B.细胞内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外液C.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D.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2.(2013·徐州模拟)有关人体内的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间的物质联系,正确的表达是( )3.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4. [2013·山东济南市高三第三次质检]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③分别代表血液、淋巴和组织液,它们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B.①中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某些细胞分泌增强C.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③等处的渗透压会上升5.[原创题]右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B.乙表示组织液、丁表示细胞内液C.T细胞、B细胞可以存在于甲和丙中D.丁中O2浓度不可能比甲中的高6.[2013·北京东城区]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B.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C.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循环、呼吸等系统的共同参与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7.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

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①小腿抽搐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③尿毒症④组织水肿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8.[2013·正定中学期末考试]下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9.[2013·长沙一中月考]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首先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10.[2013·大连期末]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

图中所示的内环境a、b、c、d的名称分别是( )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A.①②③①B.②①③②C.③①②③D.②③①①11.[表格题]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mmol·L-1①②142 5.0 2.5 1.5 103.3 6.0 16.01.0 ③147 4.0 1.25 1.0 114.0 7.5④10 140 2.5 10.35 25 -47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12.(2013.海南)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13.(2013.海南)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 B.糖原 C.胰岛素 D.氨基酸14.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相对稳定的B.内环境稳态是由体内各种调节机制所维持的C.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恒定不变的D.内环境稳态若不能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受到威胁15.[2013·山东济南市高三第三次质检]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成分、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宜生”保健杯可使饮用水呈弱碱性,长期使用可降低体液的酸度,改善体质B.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清除病原体,其作用对象是抗原,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不大D.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成分可以交换,它们共同构成内环境16.如图表示某人从初进高原到完全适应,其体内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对AB 段和BC段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AB段上升是因为人初进高原,呼吸频率加快造成的B.BC段下降的原因:一是被血液中的缓冲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二是造血功能逐渐增强,红细胞数量增多C.AB段上升是因为此段时间内,人体只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进入血液D.AB段产生的乳酸,在BC段与Na2CO3反应17. 如图是人体局部组织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能直接相互交换物质的体液是________(填标号),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_(填标号)。

(2)如果该图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患肝炎时,则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明显增加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如果该图为鼻黏膜的局部结构模式图,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与吸附在________(填标号)表面的相应抗体结合,最终会使________(填标号)的通透性增强,引起鼻黏膜水肿。

(4)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体液间O2、CO2扩散的模型(如下图所示,说明: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扩散方向,用虚线箭头表示CO2扩散方向;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18.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参与内环境维持的还有图中的________系统。

(2)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的调节下进行。

(5)外界环境中的O2进入红细胞内至少需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

19.以清水、缓冲液(含 Na2HPO4、NaH2PO4的溶液,pH=7)和血浆分别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血浆是否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主要实验步骤如下:分别加入25 mL实验材料→测pH→滴加0.1 mol/L的HCl溶液、摇匀→测pH→倒去烧杯中溶液后充分冲洗→重复实验并记录。

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都应测量三种材料的pH,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用如图所示曲线来预期探究结果,试回答:①预期结果中明显不符合科学的是________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起________作用。

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证明血浆确实具有维持pH稳定的功能,本探究实验还应该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必修三第一章练习答案1.解析:体液是人体内的液体,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

唾液、尿液不属于细胞内液,也不属于细胞外液,所以不属于体液。

答案:A2.解析:在人体内,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只隔着毛细血管壁,水分和可透过毛细血管壁的物质都可以在二者之间双向交换;组织液还可以渗入具有盲端的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但淋巴不能回流到组织液,只能单向流动;淋巴通过淋巴循环,流入左右锁骨下的静脉汇入血浆中,也是单向流动。

答案:C3.解析:根据题图所示,①由②③④构成,属于细胞外液。

②与④可以相互渗透,④只能向③渗透,③只能向②渗透,则可推知②为血浆,③为淋巴,④为组织液。

组织液与细胞内液可以相互渗透,⑤为细胞内液。

答案:B4.解析:图中③为组织液,①为血浆,②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当血浆渗透压过高时,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使尿液减少,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不断变化,但保持动态平衡;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水肿。

答案:B5.解析:据图分析:乙表示组织液,甲表示血浆、丙表示淋巴、丁表示细胞内液,当2、6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当丁表示红细胞时,O2浓度比甲中的高。

答案:D6.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成分及理化性质会保持动态平衡;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实现需要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共同参与;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B7.解析:小腿抽搐可能是由于血浆中缺Ca2+引起的。

尿毒症是体内尿素等有害物质不能排出体外而造成的。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在组织间隙滞留引起的。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红细胞中蛋白质结构改变,导致了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结果。

答案:B8.解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包括酸碱度、体温与渗透压等,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与系统的协调作用共同完成的。

答案:B9.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稳态,当乳酸进入①血浆中时,因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其中乳酸就与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从而达到了调节pH平衡的目的。

答案:D10.解析:肌肉注射药物首先进入组织液,接着进入血浆和淋巴,在随体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之前,药物要再次进入组织液中,B正确。

答案:B11.解析:根据表格Na+和K+的含量可以确定①(②③)为细胞外液,④为细胞内液;再依据蛋白质含量高低可以确定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