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2023年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语文
2023.05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世间万物皆有声音,整个宇宙都在低声吼叫。从宏大的宇宙到微观的粒子,能量在不断流动,这种流动正是一切声音的根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是能被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其中有自然发生的声音,也有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音乐的声音。
雷鸣、风吼、虎啸、猿啼等声音现象,构成了复杂万端的自然声响。自然声响可以成为审美对象,如“呦呦鹿鸣”“喓喓草虫”“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这些诗句都是以自然声响起兴。自然声响和谐而有韵味,唤起了人的诗情,激发了审美感受,入诗后寄托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在这里,审美对象与人的生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自然界的声音之美离不开它天然的和谐节奏,而这正与人展现自己生命力量的要求相适应。
音乐的声音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以人声和乐器声作为材料,不直接塑造形象,无确切含义。但音乐的声音却能表现人的感情,并激发人的感情,在表达情感的功能上与其他艺术类型相比,它甚至是最有优越性的。
声音有情绪意义。《乐记》中说:“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又由于心对物之所感的心境不同,也就产生了带有不同情绪意义的乐音。
声音有色彩感。朱光潜先生在《近代实验美学》中介绍,美国学者请一班学图画的学生听两曲乐调不同的乐曲,并要他们随时把音乐所引起的意象画在纸上,结果发现,各人所画的图画情景虽有差异,而情调和空气却十分相近:乐调喜悦时各图画的情调都很生动,乐调凄惨时各图画的空气都很黯淡。人们常说的“着色的听觉”,从上述事例中大体可见。在实验人对声音的色彩感觉时,研究者发现有些人听高音产生白色感觉,中音产生灰色感觉,低音产生黑色感觉。
2019-2020北京海淀高三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20.01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纪录片能够相对忠实地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发展变化记录下来,从而成为见证国家变革、社会变迁的“国家相册”。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纪录片体现了明显的家国叙事倾向。《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
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极大地激发了电影工作者的热情,涌现出了《大西南凯歌》《第一辆汽车》《征服世界最高峰》等一大批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纪录片。
改革开放营造了自由、现代、多元的社会环境,纪录片创作者用更开放的视野,怀着对生命与生活、民族与世界、历史与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掀开了纪录片制作的新篇章。1983年,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向人们展示了这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如何从远古走来,如何缔造出人类文
明的奇迹。中华民族“共饮一江水”的主题带给海内外赤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章回式结构、主持人串讲等制作手法的创新和突破,让人耳目一新。中外合作拍摄的模式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交流开辟了道路,达到了极强的文化传播效果。
迈入新世纪后,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园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既让世界了解了东方古国博大厚重的千年底蕴,又唤起国人对历史阵痛的深沉反思。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远方的家》,展示中国的自然之美和中国人眼中的世界之美。体现“工匠精神”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海淀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有无数思想如繁星点缀夜空,而马克思主义无疑最为闪亮,“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创立并发展了170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实践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从高潮到低谷再到孕育新潮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国家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理论形态的发展跃迁。它与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理论飞跃。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发展的理论,在不断捕捉时代问题、回应时代挑战的过程中永葆生机活力。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行,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正是在与时代特征、民族国家具体实际的结合中,马克思主义实现了以坚持为前提的发展、以继承为基础的创新,彰显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赞成把马克思主义划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再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即划分成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当代马克思主义。这种划分方式不仅不利于阐明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发展历程,反而容易引起混乱。按照这种标准划分,马克思主义不再是一个整体,似乎原生形态、次生形态的马克思主义都有各自不同的基本原理;似乎它们不再属于当代,不再具有当代价值,而变成书斋中的一种学问和理论;似乎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形态才有价值、有意义。这种观点的实质是一种变相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虽然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但是这些基本原理既属于马克思恩格斯那个时代,也属于列宁那个时代,亦属于当代。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占领真理和道义制高点的科学学说,始终面向当代、回应当代问题。不与时代同频共振、不具有当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都是“当代马克思主义”。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
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55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的评定标准众多,良渚古城遗址主要符合以下两条标准:
一是良古城遗址以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等出土物,揭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为农业经济支撑基础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和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多元一体”特征做出的杰出贡献。
二是良渚古城遗址由宫殿区、内城、外城构成,在空间形态上展现出一种向心式三重结构,这种早期国家都城的规划特征,成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等级“秩序”建设、凸显权力中心象征的典型手法;而作为城市水资管理系系统的外围水利工程,在选址、规模、设计与建造技术方面展现出世界同期罕见的科技水平,展现了五千年前中华文明乃至东亚地区史前稻作文明发展的极高成就,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摘编自《良渚申遗亲历者手记:伟哉良渚写在良渚成为世界遗产之际》)
材料二:从历史学的研究范畴来说,我国以前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古发现都属于中国历史“信史时代”的考古遗存,也就是大家所说的3500年来有文字记载时期的考古发现而良遗址修建于距今约5000年属于中国没有文字的“传说时代”的考古遗存。
2024海淀高三语文期末试题答案
海淀区2023—2024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C 2.(3分)A 3.(3分)D 4.(3分)B
5.(6分)答案要点:
①传播方式由波动方程主导
②引导光线绕过物体并按原路传播
③引导背景热流避开物体
④无法被声呐探测到
⑤在红外探测视角中完全隐身
【评分说明】②2分,其余一点1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6.(3分)B 7.(3分)C 8.(3分)C 9.(3分)D
10.(6分)参考答案:
(1)(2分)【甲】吕公不动,语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乙】翼日,吕请棋处士他适,以束帛赆之。(或“以他事俾去。”)
【评分说明】甲、乙各1分。
(2)(4分)品质:能包容不同的见解主张;尊重前辈;谦让,不贪功;实事求是分析:略。
【评分说明】从不同角度概括出两种品质,2分;结合内容分析合理,2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1分)
11.(3分)C 12.(3分)B
13.(6分)参考答案:
①这四句诗写凉风骤起,月光皎洁,天宇空阔,江面平旷,呈现出开阔澄明的意境;
②表现了诗人此刻内心与之相融为一的澄净肃穆(或:衬托了诗人因身负公务不得不夜间行路的无奈与孤独);③承接开篇四句远离尘嚣的闲静意趣;④引出后文对弃官还乡、返璞归真的情志的抒写。
【评分标准】①②各2分;③④各1分。
14.(8分)
①三顾频烦天下计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③落木千山天远大④就有道而正焉
⑤而臆断其有无⑥汩余若将不及兮
⑦执敲扑而鞭笞天下⑧铁衣远戍辛勤久
【评分说明】一句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或字迹不清,该句不得分。
海淀区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19.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晾 -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晴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语文及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第一卷前,考生除需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试卷上,还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除需答在试卷上,还需要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示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号.
3.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30分,1-6题每题2分,7-12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淙淙(zōng) 包庇(pì) 觥筹交错(gōng)
B 禅让(shàn) 游弋(yì) 烜赫一时(_uǎn)
C 别墅(shù) 载体(zài) 相机行事(_iāng)
D 镌刻(juān) 奇葩(bā) 豺狼当道(d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谙匀
错愕文过饰非循规蹈矩
B 玷辱
聩赠山清水秀温文尔雅
C 陶汰
鞭挞风尘仆仆肆无忌惮
D 糟塌
抚恤儒子可教茹苦含辛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那种脱离现实生活的文章,就是写出来了,对读者毕竟有什么好处?
B 这篇小说在抗日战争中,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但是现在读起来,还有深刻的
意义.
C 他一谈起往事,总不免感叹人生叵测,世情险恶.
D 尽管你怎样费尽心机,也不能把这被动局面扭转过来,只能以失败告终.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 李庆出生于一九四九年十月,他经常自豪地说:;我与伟大的祖国同龄.;
B 近日下水的大型画舫的外形与颐和园的石舫极为酷似.
2023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答案
2023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答案
前言
考试答案是学生在考试结束后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将介绍2023年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考试的答案,供广大考生参考。
答案
由于本文作者并非考试出题者或批卷者,无法给出具体的答案。但可以提供以下解题思路和参考答案,供考生参考。
选词填空
1.B
2. D
3. A
4. C
5. A
6. D
7. B
8. C
9. C10. B
阅读理解
文章一
1.A
2. B
3. D
4. C
5. B 参考答案解析:
2.读图得知,扔垃圾的孩子是男孩,松树下休息的是女孩。
3.文章第二段中有“因为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一句,说明女孩受到了不
公正待遇。
4.由第三段“其实,在做出选择前,我并没有被告知意义的大小,” 可知
这名女孩并不知道它本身的意义(僵尸鱼),所以不是出题者所谓的正解。
5.由全文来看,作者倡导的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力,而不是盲从别人的意
见。
6.文章第一段中已经以直接方式将结论呈现,读者可直接得知。
文章二
1.B
2. A
3. D
4. C
5. D 参考答案解析:
2.文章第一段第一句即为答案。
3.根据“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可知,答案为A。
4.同上。
5.文章第二段的“常识”提示了读者要留意“…出手即是‘掷地有声’的快感”
这几个词。而这几个词出现的后面,作者又用“其后果……”的方式进行解释。
6.文章第三段提到,此人的行为带来的影响可能会使“身上背负的桎梏
更加沉重”。后文中也以“他与自由之间绝妙的微妙平衡”为线索,让读者自己揣摩,由此可知,答案应该是D。
作文
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考试作文题目为《机会与选择》。由于考试时间较短,
北京市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三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海淀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C2.(3分)B3.(3分)D4.(3分)C
5.(6分)材料内容要点:
材料一:长江经济带发展要把环境保护摆在优先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材料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国家战略水源地和生态支撑带安全。
材料三:沿江省市探索城市群发展,融合、绿色、联动、创新等形成重要推动力。
关系:略。
【评分说明】内容,3分;关系,3分。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6分)
6.(3分)B7.(3分)D8.(3分)D9.(3分)B
10.(2分)参考答案:不因地位贵贱或生死而改变态度
【评分说明】“以”“易意”各1分。
11.(6分)参考答案:
①孔子时代至西汉,文章注重表现文武之道。②汉代以后,文风凋敝,至南北朝达到极点。③至唐,韩愈变革,使文风复古。④五代,未能继承韩愈的文风。⑤至宋,等到欧阳修的文章流行天下,才又无愧于古人。
【评分说明】第一点,2分;其余四点,一点1分。
12.(6分)参考答案:
(3分)(1)形象:①尽忠②行孝③守礼④自律
【评分说明】①②共1分,③和④各1分。
若答“恭敬,自律”,一点1分,两点3分。
(3分)(2)翻译:这些对于我来说有什么难呢
特点:自信
【评分说明】翻译,1分;形象,2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6分)
13.(3分)C14.(3分)A
15.(6分)答案示例:
“锁”字更好。远离官场、隐居山林,虽能带给作者精神愉悦,但官场纷乱,忧愁只能被暂时锁住、封存,无法彻底消除。“锁”字化抽象为形象,生动表现出诗人为国忧虑的深重,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以及出世入仕的矛盾心理。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海淀区2022—2023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语文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3.01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7分。
1.(3分)A
2.(2分)C
3.(3分)D
4.(3分)D
5.(6分)
5.(6分)
参考答案:
①古代生活的重要活动,需要预知天气,促使人们积累生活经验,总结规律,进行天气预测。
②天气预报进入应用科学阶段,科学家绘制气象图,利用各种技术,可以预测一定时间内的天气情况,提升预报的准确性,更好服务生活。
③数值天气预报利用计算机技术,大幅提升预报准确率,有助于人们合理规划日常出行活动。
④现代社会,人们对天气预报的精细化、准确率有了更高的需求;集合天气预报有效消除初始场偏差,较直观反映某一天气现象发生概率,更好助力于服务生产生活重要决策。
⑤现代生活要求天气预报呈现方式更加直观形象,满足个性化需求;气象指数的研发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多元化,更方便于日常生活。
【评分标准】分条概述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天气预报技术发展间互促互进的内容,每方面列出3条,每条1分。言之成理即可。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7分。
6.(3分)B
7.(3分)C
8.(3分)A
9.(2分)参考答案:根据地利所在的地方,然后做出衡量比较。
【评分标准】“因”“所在”“为”每错一处扣1分;句中有其他理解错误及表述不当之处,酌情扣分;2分扣完为止。意思对即可。
10.(6分)答案示例:
作者认为得地利的关键在于将领,向导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将领在平时就应该熟悉地利,明辨天下地形优越的地方、各处地势险易的情况,要有一个总的概念,系统的了解。向导是临到事情发生时才用的,不可能从向导那里寻得地利。将领用兵打仗时要辨明要害的地方,细察缓急的关键,然后再从向导那里广泛地征求情况,以便使地利的作用更加完善。
2023-2024学年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北京海淀高三(上)期末
语文
2024.01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2023年10月的一场科学活动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向观众展示了利用特殊材料实现的“隐身术”。只见工作人员手持一块面板,将其旋转90度后,褚院士的下半身“消失不见了”!褚院士表示:“未来,哈利·波特的隐身斗蓬将成为衣柜里的日常用品。”
想知道隐身斗篷是如何隐身的,就要先了解人是如何看到物体的。光会在物体的表面发生反射,人眼看到了反射光,从而意识到这里有一个物体。如果物体的反射光与环境的反射光有很大差别,人们就能通过反射光进一步判断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假如能够减小物体反射光与环境反射光之间的差别,或者使得观察者不能接收到反射光,那么这个物体就可以实现隐身。过去,研究者用摄像机加上显示屏来创造隐身效果,但它只能做到对某个方向隐身,而且需要耗费许多能量,实用性低。今天,超构材料的发明改变了这一切。
科学家把介质里微小的人工结构进行有序排列,从而改变了介质的宏观性质。这些经过人工排序的微结构组成的介质,就叫作超构材料。那么,超构材料是如何实现隐身的呢?办法是在材料表面制备纳米尺度的金属天线。当光照射到覆盖在物体上的超构材料时,会发生一种特殊的“折射”,使得所有方向入射的
光完全在上述超构材料中无损耗地沿原方向继续传播,从而达到隐身效果。
除隐身外,超构材料还可以将发散的光线会聚起来,无需介质承载就能在空气中成像。结合空间定位等交互控制技术,可实现人与空气中的影像直接交互。这样的技术已经应用到了医院无接触式自助挂号机以及地铁自助售票终端上。患者或乘客看到悬浮在空气中的屏幕显示画面,直接在空气中点击,就能完成挂号或购票,而不需要触摸仪器。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D项,“与时俱进,引领时代发展”错误。结合“纪录片出现了更多元的现实表达和呈现方式,在主流化的国家表达的同时,也关注着个体命运的浅吟低唱”“借力融媒体的联合发展,纪录片的播放渠道更为丰富”“在此背景下,文史纪录片应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成为激发家国情怀的‘国家相册’,传播中华绚烂历史文明的绝佳媒介”等分析,主要讲内容题材更加多元,播放渠道更为丰富,家国情怀在各时代均有体现等,没有涉及“引领时代发展”。
C.《平衡》《俺爹俺娘》将摄像机对准普通人,记录了社会现实中的百姓生活。
D.《厉害了,我的国》等片在影院播放,使中国纪录片拥有了新的呈现方式。
3.依据文意,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将内容补充完整,使上下文语意连贯。(不超过20字)
4.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对数字动画技术在纪录片中作用的解说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
版)
北京市海淀区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记录片能够相对忠实地将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乃至社会发展变化记录下来,从而成为见证国家变革、社会变迁的“国家相册”。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纪录片体现了明显的家国叙事倾向。《新中国的诞生》全方位、多视角记载了开国大典的整个过程,用胶片铭刻了中华民族开辟历史新纪元的光辉时刻。从该片开始,新闻纪录片成为了新中国早期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在影院观看是其传播的主要方式。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极大地激发了电影工作者的热情,涌现出了《大西南凯歌》《第一辆汽车》《征服世界最高峰》等一大批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纪录片。
改革开放营造了自由、现代、多元的社会环境,纪录片创作者用更开放的视野,怀着对生命与生活、民族与世界、历史与艺术的执着和热爱,掀开了纪录片制作的新篇章。1983年,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向人们展示了这条奔流不息的大河如何从远古走来,如何缔造出人类文明的奇迹。中华民族“共饮一江水”的主题带给海内外赤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章回式结构、主持人串讲等制作手法的创新和突破,让人耳目一新。中外合作拍摄的模式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与世界交流开辟了道路,达到了极强的文化传播效果。
迈入新世纪后,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国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既让世界了解了东方古国博大厚重的千年底蕴,又唤起
【高考】【模拟题】【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重点】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宫阙入目三分戏谑(nuè)叱咤(zhà)风云
B.诡秘大块朵颐应承(yìng)奴颜婢(bi)膝
C.巨擘情投意合箴言(zhēn)强(qiǎng)人所难
D.震憾学贯中西整饬(chì)徇(xún)私舞弊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要解决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监管的问题,就必须完善相关立法,改革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曹操高陵的发现,了古代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③《全宋诗》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经过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八年多的努力,这项工程终于于日前。
A.不利验证告成B.不利印证告罄
C.不力验证告罄D.不力印证告成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人行便道上卖菜的那个小贩,远远地看见城管执法人员走来,立刻七手八脚地收拾摊子准备撤退,同时还不忘用暗号给同伴报信。
B.由于体制僵化,管理模式落后,这家公司的经营状况江河日下,业绩从上市初期的每股收益1.2元,逐渐跌到现在的每股收益0.02元。
C.在过去几年间,美国网坛名将威廉姆斯姐妹俩曾有过20次职业网球赛场上的交手纪录,结果两人各赢10场,可谓平分秋色。
D.某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最近被媒体曝光的几个学术造假事件只是学术腐败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问题没有浮出水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2008年,我国南方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国家出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受灾群众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救助。
海淀区2024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答案
海淀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5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分)C
2.(3分)D
3.(3分)B
4.(3分)A
5.(6分)参考答案:
①技术的发展②航海技术的交流与提升(或“航海技术精确度的提高”)
③计程④测深⑤航行前选拔培训人才⑥团队的协作
【评分说明】一处,1分。③④顺序可调换。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6.(3分)A
7.(3分)C
8.(3分)A
9.(3分)B
10.(6分)参考答案:
孟子:①禹曾向天举荐益,但由于益辅佐禹的时间短,给百姓带来的恩泽少;②而启自身贤德,能够继承禹之道。③所以百姓最终选择了启,是民意(或“天意”)。
韩愈:①没有贤人继位时,传位他人会引发相争而致天下大乱;②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使不贤德,尚可维持社会秩序。③所以禹传子是为后世百姓考虑得深远。
【评分说明】一点,1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11.(3分)C12.(3分)B
13.(6分)参考答案:
①前六句写出了月下边关广袤苍凉的自然之景、戍边战士的孤独寂寞之情,②尤其是胡笳、秋雁等意象的使用,更将悲秋与伤离结合,把思乡之愁、盼归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③第七句的“况是”二字,将诗意又推进了一层,④将边关征戍的客子与深秋月明之夜独自登楼怀远的思妇联系在一起,⑤拓展了诗歌的时空意境,加深了对征戍之苦、怀人之切的体悟。【评分说明】①2分:其余每点1分。其中,⑤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
14.(8分)
(1)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老鱼跳波瘦蛟舞泣孤舟之嫠妇
2018-2019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2019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
一篇文章的优劣,取决于能否映射现实、有无社会观照。倘若文风浮夸自大,标题一’晾 -乍,事实似是而非,这不仅唐突了读者,也丧失了传播价值,污染了舆论生态。
最近在网上,“美国害怕了”“日本吓傻了”“欧洲后悔了”之类的文章,总能赚取不少莫名点击。然而,纵观这些所谓“爆款”文章,其实却了无新意,一味夸大,文风堪忧。
比如,有的任意拔高、以偏概全,高喊《在这些领域,中国创下多个“世界第一”!无人表示不服》;有的自我安慰、贻人口实,鼓吹《别怕,我国科技实力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有的内容一厢情愿、断章取义,将国外的只言片语,放大成“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中心位置…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经济体”等声音。
这些“雄文”的共性,一无事实骨架,二无内容血肉,三无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壳,
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要知道,文章不会因为浮夸而增色,国家也不会因为自大而变强。挑
动极端情绪、肆意传播偏见,容易造成公众走进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的狂妄误区,导致社会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维程序化的认知闭环。
新闻学有一种观点认为,“最好的编辑一定是个营销专家”。而某些媒体,其浮夸自大的文风,无异于“吸晴涨粉”的气球,一触即破。这类文章的始作俑者,把标题当作一枚带着
诱饵的鱼钩,诸如“全球首款”“世界第一”的标题党,给标题大加“刺激”的猛料,以博
人眼球,吊人胃口。然而,新闻不是爽文。如果只讲营销不讲营养,只要眼球不讲责任,即
使一时流量爆棚,也是在误导大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语文
2015.1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22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和文言短文,完成1~6题。
甲午元旦①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注释】①元旦:即现在的“春节”。
1.《甲午元旦》诗中所写的春节习俗,在下列诗句中没有表现的一项是(3分)
A. 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
B. 千家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 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
D. 明月皎皎千门秀,华灯盏盏万户春。2.下列诗句与《甲午元旦》一诗中尾联所表达情感最相近的一项是(3分)
A.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B.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
C. 奉母犹欣餐有肉,占年更喜梦维鱼。
D. 饯岁愁虽剧,迎年喜亦深。
3.下列对联不适合作“春联”的一项是(3分)
A.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B. 家居光天化日下,人在春风和气中
C.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D. 百福尽随新节至,千祥俱自早春来4.这首诗语言朴素平实,言浅意浓,请以“竟”“催”“倾”中的一词为例,对这一特点加以赏析。(3分)
5.请根据诗歌内容,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过一个文明和谐的春节,100字左右。(5分)6.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5分)
元旦应酬作苦且阅岁渐深韶光渐短添得一番甲子增得一番感慨庄子曰大块劳我以生此之谓乎吾所取者淑气临门和风拂面;东郊农事,举趾有期。江梅堤柳,装点春工;晴雪条风,消融腊气。山居之士,负暄而坐,顿觉化日舒长,为人生一快耳。
(取材于卫泳《闲赏·元旦》)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
大定岁丙午冬仲月,予由侍从出守汝南。既视事之明年,即州之北,得败屋数楹,旁穿上漏,不庇风雨,乃命枝倾补罅,仍.其旧而新之,公余吏退,以为燕息之所。两檐之外,左有笋石,屹然而笔卓;右有仙榆,蔚然而盖偃。每佳夕胜日,予幅巾杖屦,徜徉乎其间。至于倚苍壁而送飞鸿,藉清荫而游梦蝶,方其自得于言意之表也,心如坚石,形如槁木,陶陶然,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其为乐可胜计耶?予自是与木石有忘年莫逆之欢,因.榜其轩曰“三友”。
客有过而问焉。曰:“窃闻吾子杜.门屏迹,交亲解散,其.所友者谁欤?”予指以告。客仰而叹俯而笑曰:【甲】“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所谓笋石者,鳞皴枯燥,不任.斤凿,此固无用之石也。所谓仙榆者,离奇卷曲,不中规矩,此亦不材之木也。人且贱而弃之,曾不一顾,子恶取而独友于是哉?”予曰:“嘻!若知其一,未知其二。向有牛奇章之嘉石,钱吴越之大树,则第以甲乙,衣以锦绣矣。予虽欲友,其.可得乎?今以予谬人,与夫.顽石散木,皆绝意于世,亦无所事焉,此其所以为友也。夫.人情之嗜好,固不在乎尤物,而在乎适意而已。【乙】然.必先得之于心,而后寓之于物,故无物不可为乐。虽其所遇不同,亦各适
其适也。子意以为何如?”客曰:“是则然.矣,奈何木石无情,奚足以知子之区区
..如此?”予曰:“不然,【丙】人之遇物,但患不诚,果能以诚,则生公之石,可使点头,玄奘之松,亦能回指。幸无忽。”
客愧予言,茫然自失,宜其有会于心者,乃相顾一笑而去。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实丁未夏四月望日。三槐王元老记。
(取材于王寂《三友轩记》)
7.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仍.其旧而新之仍:依循B.窃闻吾子杜.门屏迹杜:关闭
C.不任.斤凿任:承受D.奚足以知子之区区
..如此区区:微不足道8.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因.榜其轩曰“三友”予因.以是言而刻诸石
B.其.所友者谁欤予虽欲友,其.可得乎
C.与夫.顽石散木夫.人情之嗜好
D.然.必先得之于心是则然.矣
9. 本文“曩吾以子为达,今子之鄙至此乎”句中的“此”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概括回
答。(3分)
10.①“如谢康乐之山水,陶彭泽之琴酒,嵇康之锻,阮孚之屐”这组例子能证明文章甲乙丙处的哪一个观点?(3分)
②谢康乐指谢灵运,是诗派的开创者;陶彭泽指,是诗派的代表人物。
(3分)11.作者认为人情嗜好“虽其所遇不同,亦各适其适也”,这与王羲之“,,
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兰亭集序》)所见略同。作者以木石为友,苏东坡则“渔樵于江渚之上,”(《赤壁赋》),可谓“各适其适”。
(3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题。
①长度、密度和难度,是长篇小说的标志,也是这一伟大文体的尊严。
②所谓长度,自然是指小说的篇幅。(A)没有二十万字以上的篇幅,长篇小说就缺少应
有的威严。(B)那些篇幅不长的小说很难有长江大河般的波澜壮阔
....之美。(C)当然,把长篇写长,并不是事件和字数的累加,而是一种胸中的大气象,一种艺术的大营造。(D)那些能够营造精致的江南园林的建筑师,那些在假山上盖小亭子的建筑师,当然也很了不起,但他们大概营造不来故宫和金字塔,更主持不了万里长城那样的浩大工程。
③我认为一个作家能够写好长篇小说,关键是要具有“长篇胸怀”。“长篇胸怀”者,胸
中有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之谓也。要有粗粝莽荡
....之气,要有容纳百川之涵。所谓大家手笔,正是胸中之大沟壑、大山脉、大气象的外在表现。
④长篇小说的密度,是指密集的事件,密集的人物,密集的思想。思想之潮汹涌澎湃
....,
裹挟着事件、人物排山倒海
....而来,让人目不暇接。密集的事件当然不是事件的简单罗列,不
是流水账。密集的人物当然不是沙丁鱼罐头式的密集,而是要个个鲜活、千姿百态
....。一部好
的长篇小说,主要人物应该能够进入文学人物的画廊,即便是次要人物,也应该是有血有肉
....的活人。
⑤密集的思想,是指多种思想的冲突。如果一部小说只有所谓的正确思想,只有所谓简
单的、公式化的善恶对立,那这部小说的价值就值得怀疑。好的长篇应该是“众声喧哗
....”,应该是多义多解,很多情况下应该与作家的主观意图背道而驰。
⑥长篇小说的难度,是指艺术上的原创性,原创的总是陌生的,总是要求读者动点脑子
的。难也是指结构上的难,语言上的难,思想上的难。长篇小说的结构,当然可以平铺直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