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下册热力学资料

合集下载

《大学物理下教学课件》热力学

《大学物理下教学课件》热力学
热能转换与利用
节能技术
新能源开发
大气污染控制
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节能环保材料
热力学的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通过热力学理论,实现对废物的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如焚烧、热解、气化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热力学理论,开发出各种节能环保材料,如保温隔热材料、环保涂料等,降低能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热力学理论在控制大气污染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燃烧控制、烟气脱硫脱硝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05
热力学的实际应用
80%
80%
100%
热力学的在能源利用中的应用
热力学理论在能源转换和利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将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电能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热力学理论,开发出各种节能技术,如热回收、余热利用等,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热力学理论在新能源开发领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太阳能、地热能等的利用,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
另一种表述是,不可能通过有限步骤将一个系统冷却到绝对零度。这表明达到绝对零度是一个不可实现的目标。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内容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证明
证明方法一
利用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的性质,证明在绝对零度时,完美晶体的熵为零。
证明方法二
利用量子力学和能级的概念,证明完美晶体的能级在绝对零度时为零,从而证明熵为零。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证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方法包括实验验证和逻辑推理。实验上,通过测量不同过程中系统能量的变化、热量和功的传递,可以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正确性。逻辑上,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是一致的,因为能量不能凭空产生或消失,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因此,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热力学的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中的热力学热能的转化与热力学定律

大学物理中的热力学热能的转化与热力学定律

大学物理中的热力学热能的转化与热力学定律热力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热能转化与热力学定律的一个重要分支。

热力学研究了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从而揭示了物质中热现象的本质规律和特性。

在大学物理学习中,了解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于理解能量转化和自然界中的热现象非常重要。

一、能量与热力学能量是物质存在时的基本属性,包括热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形式。

热能指的是物质内部由分子振动和相对运动带来的能量。

热力学研究如何将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及如何实现能量守恒。

二、热力学系统与热力学定律热力学中的系统指的是由一定数量物质和能量组成的系统,可以是封闭的、开放的或孤立的。

热力学定律是通过观察和研究系统中能量的转化和物质的变化得出的。

其中最重要的三条热力学定律分别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在一个系统中是守恒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但总量不变。

这意味着系统所吸收的热量与所做的功等于内能的变化。

即,ΔU = Q - W其中,ΔU表示内能的变化,Q表示系统吸收的热量,W表示系统对外界做的功。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关于能量转化方向的定律。

它指出,孤立系统的熵增总是大于等于零,且在实际过程中熵增不会减小。

熵是描述能量分子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熵增表示能量分子无序性的增加。

五、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说明了在绝对零度下,系统的熵为零。

绝对零度是热力学温标的零点,相对于绝对零度,系统的热能全部被完全冻结,内能最小。

六、热力学中的热能转化在热力学中,热能可以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等过程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热传导是指通过物质内部的分子间碰撞,热能从高温区向低温区传递。

热辐射是指物质表面的热能通过辐射传递。

热对流是指通过液体或气体的传流而进行的热能转移过程。

七、热力学的应用热力学的研究在能源转换、工程设计、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大学物理热力学教学课程资料

大学物理热力学教学课程资料

理想气体等温过 程:气体体积不 变温度不变压力 变化
理想气体绝热过 程:气体体积变 化温度变化压力 变化
热力学系统和外界影响
热力学系统:由一定数量的物质组成具有一定状态和性质 外界影响:包括温度、压力、体积、质量等物理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系统内能量变化等于外界对系统的做功和热传递之和
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系统自发过程总是向熵增的方向发展 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原理系统在绝对零度时熵为零能量最低
热力学第二定 律是自然界中 普遍存在的规 律对于理解自 然界的物理现 象和工程应用 具有重要意义。
热力学的应用和意义
热力学第一定 律:能量守恒 定律是自然界 的基本规律之 一广泛应用于 各种物理现象 的解释和预测。
热力学第二定 律:熵增原理 是自然界的基 本规律之一广 泛应用于各种 物理现象的解
释和预测。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广泛包括热机效率 的计算、热力学循环的分析等。
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 律是热力学的 基本定律之一 描述了热量的 传递和转换规
律。
热力学第二定 律包括两个部 分:克劳修斯 表述和开尔文
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从低 温物体传递到 高温物体而不 引起其他变化。
开尔文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 热源吸收热量 并将之完全转 换为功而不引 起其他变化。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热力学主要研究热力学系统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等 研究方法:热力学主要采用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包括实验测量、理论推导、数值模拟等 研究内容:热力学主要研究热力学系统的状态、性质、变化规律等 研究意义:热力学在工程、物理、化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热机、制冷、热处理等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大学物理热学2

大学物理热学2

大学物理热学2《大学物理热学 2》热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而大学物理热学 2 则是在基础热学知识之上的进一步深入探讨。

它涵盖了众多有趣且关键的概念和原理,对于我们理解自然界中的热现象以及相关的物理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热力学第一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能量是守恒的。

在一个热力学系统中,输入的热量等于系统内能的增加加上系统对外所做的功。

简单来说,能量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比如,汽车的发动机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一部分转化为机械能推动汽车前进,另一部分则以废热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热力学第二定律则是热学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它指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这个定律还引出了熵的概念。

熵可以理解为系统的混乱程度。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熵总是趋向于增加,这意味着事物往往会朝着更加混乱和无序的方向发展。

例如,一间杂乱无章的房间,如果没有人去整理,它会越来越乱。

热学中的理想气体模型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理想气体是一种简化的模型,假设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并且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

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我们可以很好地描述理想气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

比如,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压强会增大;当体积减小时,气体的压强也会增大。

热传递是热学中常见的现象,它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

热传导是通过分子之间的碰撞和振动来传递热量,比如金属棒一端加热,另一端会逐渐变热。

热对流则是通过流体的流动来传递热量,比如烧开水时,水的上下循环流动就是热对流。

热辐射则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太阳的能量就是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地球的。

再来说说热机。

热机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比如蒸汽机、内燃机等。

热机的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但由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限制,热机的效率永远不可能达到 100%。

提高热机的效率对于能源的利用和节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热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热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大学热学物理知识点总结1.热力学基本定律热力学基本定律是热学物理的基础,它包括三个基本定律,分别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热力学第三定律。

(1)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热学表述,它规定了热力学系统能量的守恒性质。

简单地说,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了热力学系统能量的增减只与系统对外界做功和与外界热交换有关。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ΔU=Q-W,其中ΔU表示系统内能的增量,Q表示系统吸热的大小,W表示系统对外界所作的功。

由此可以看出,系统的内能变化量等于吸收热量减去做的功。

(2)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热力学系统不可逆性的表述,它规定了热力学系统内部的熵增原理,即系统的熵不会减小,而只会增加或保持不变。

简单地说,热力学第二定律表明了热力学系统内部的任何一种热力学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这意味着热力学系统永远无法使热量全部转化为功,总会有一部分热量被转化为无效热。

热力学第二定律还表明了热力学过程的方向性,即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而不能反向传递。

(3)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规定了当温度趋于绝对零度时,任何物质的熵都将趋于一个有限值,这个有限值通常被定义为零。

简单地说,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了在绝对零度时,任何系统的熵都将趋于零。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提出对于热学物理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为我们理解热学系统的性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2.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是指热力学系统内部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各种状态参数的变化和热力学系统对外界的能量交换。

常见的热力学过程有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等。

这些过程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等温过程等温过程是指在恒定温度下进行的热力学过程。

在等温过程中,系统对外界做的功和吸收的热量之比是一个常数。

这意味着等温过程的压强和体积成反比,在P-V图上表现为一条双曲线。

常见的等温过程有等温膨胀和等温压缩等。

(2)绝热过程绝热过程是指在无热交换的情况下进行的热力学过程。

大学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热学知识点总结)

热力发电
利用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 之间的温差,通过热力循 环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再转化为电能。
04
热传递原理
导热、对流和辐射的原理
01 02
导热原理
导热是物质内部微观粒子(如分子、原子等)相互碰撞,将能量从高温 处传到低温处的现象。导热速率与物质的导热系数、温度梯度以及热流 路径的长度有关。
对流原理
热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对热现象的认识
01
人类很早就开始对热现象进行观察和利用,如火的使用、烧制
陶器等。
近代热学的形成
02
随着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热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
科,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热现象进行研究。
现代热学的应用
03
热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航天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大学物理(热学知识点总 结)
• 热学概述 • 热力学第一定律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热传递原理 • 热力学与日常生活
01
热学概述
热学的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热学是一门研究热现象的学科,主要 探讨热量传递、热力学过程和热力学 定律等方面的内容。
重要性
热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与日 常生活、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密切相 关,对于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变化 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证明
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例如,通过测量封闭系统中热量转移和相应体积变化等实验数据,可以 验证热力学第一定律。
定律的应用实例
实例1
在汽车发动机中,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汽车行驶。这正是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即能量从一种形式(化学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机 械能)。

大学物理(II)下册教学课件:热力学过程

大学物理(II)下册教学课件:热力学过程
V1 PV
Q
CV ,mT 0
RT ln V2
V1
CP,mT
三 等温过程
特征 T 常量 过程方程 pV 常量
dE 0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dQT dW pdV
p
p1 1 ( p1,V1,T )
( p2,V2,T )
p2
2
o V1 dV V2 V
恒 温 热 源
T
QT
W
V2 pdV
V1
p RT
p p1
A
T1 T2 Qab
p2
T1 B
p4
W
D
p3 o V1 V4
C
Qcd T所2 以V
V2 V3
B — C 绝热过程
T1V2 1 T2V3 1
D — A 绝热过程
V1 1T1 V4 1T2
V2 V3 V1 V4
ln V3
1 Q2 1 T2 V4
Q1
T1 ln V2
V1
卡诺热机效率
i=3 1.67
刚性双原子气体: i=5 1.40
刚性多原子气体: i=6
1.33
实验值与理论值较接近,但对某些结构复杂的气体,
经典理论有缺陷,需用量子理论解释。
2、等值过程中E,W和 Q 的计算
E
等体 过程
CV ,mT
绝热 过程
CV ,mT
等温 过程
0
等压 过程 CV ,mT
W
0
CV ,mT RT ln V2
试求氮气在全部过程中的内能变化所作的功以及吸收的热量并画出pvpa100131046mpmrtpa10039pa1001310381069pa10013823ln设有5mol的氢气最初温度压强求下列过程中把氢气压缩为原体积的1101等温过程2绝热过程3经这两过程后气体的压强各为多少

大学物理热力学

大学物理热力学

02
数学表达式为:不可能通过有限个步骤将一个单一 热源的热量全部转化为机械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04
此外,热力学第二定律还揭示了机械能与内能之间 的转化是不可逆的,即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内能, 而内能不能完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5
卡诺循环与卡 诺定理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01
02
卡诺循环是由法国物理学家 卡诺提出的一种理想化循环 过程,包括四个步骤:等温 膨胀、绝热膨胀、等温压缩 和绝热压缩
1
热力学的基本 概念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系 统、状态、过程和循环等
系统是指研究对象的整体, 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状态是指系统在某一时刻 的宏观物理量,如温度、
压力、体积等
过程是指系统状态的变化 历程,可以分为等温过程、
等压过程、绝热过程等
循环是指系统经过一系列 状态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
此外,热力学还在航天工 程、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
应用
11
热力学与其他 学科的联系
热力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热力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 联系
例如,热力学与统计力学的关 系密切,统计力学从微观角度 研究物质的热力学性质,提供
了对热现象的微观描述
此外,热力学与电动力学也有 一定的联系,如电磁场的能量 和动量等物理量可以与热力学 中的熵和温度等概念相对应

12
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热力学的研究和应用将 不断深入和扩展
例如,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严重,热力学在能 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将更加广泛;随 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热力学在纳米材料和纳米 器件方面的应用将更加深入;随着气候变化和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热力学在地球科学和环 境科学方面的应用将更加重要

大学物理(下):热力学复习

大学物理(下):热力学复习
气态方程: PV
RT
m
RT
N RT NA
上式适用于平衡态,即系统内部各处均匀一致,宏观
性质不随时间 t 改变。
压强的表示:
p=nkT
P
1 3
nm0 v2
2 3
nEt
温度的统计意义:
t
1 2
m0速率
v2
3kT
3RT
m0
1
自由度 i :描述物体运动所需的独立坐标数。 单原子分子 i=t=3
A P(V2 V1) R(T2 T1)
Qp
( i
2
1) R(T2
T1)
(
i 2
1) P(V2
V1
)
i
等压摩尔热容:
Cp
( 2
1) R
绝热过程: Q=0
A CV T
绝热过程 方程
PV C1 V 1T C2
P 1T C3
6
循环过程:热力学系统经历了一系列热力学过程后又 回到初始状态,这个过程为循环过程。
S = k ln 三、克劳修斯熵的定义(可逆过程):
微分定义:
dS dQ T
x dQ
S S0
x0
T
注意:系统的总熵为各子系统熵的和。S0是任意常数9 。
四、克劳修斯熵的不等式: SB S A
右边的公式表示不可逆过程的热温比。
B
(
A
dQ T
)
I
意义为:不可逆过程热温比的积分小于熵的变化。
4
m0
2kT
3
/2
v
2
e
m0v 2 2kT
三个速率 最可几速率
vp
2kT m0

大学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热力学基础

大学物理下册第十一章 热力学基础

1. 定义:系统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整 个过程。
准静态循环过程 ~ p-V图中的闭合曲线
p 正
O 2. 共同特征
E0
顺时针:正循环 逆
逆时针:逆循环 V
热力学第一定律: Q净 W净
3. 正循环及其效率
p
b
T1
a 净正正功 c
负功d功
W
O V1
V2
V
特征:
T2
Q净Q吸Q放
W净W对外 W外对系
第十一章 热力学基础
§11—1 内能 功 热量 一.热力学系统(系统)
需研究的对象——气、液、固,也称为工作物质。 以理想气体为系统,与之相互作用的环境称为外界。
二、内能
1.内能:大量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相互作用 的势能的总和.
实际气体:E=E (T,V )
对于理想气体,由于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所以,理想气体
a. EM mCVT0
V2
m V 2
dV
b .
W p pdV
V1
M V 1
RT
V
m RT ln V 2 m RT ln p1
M
V1 M
p2
T Q
恒温热源 T
p
p1
(p1,V1,T)
P1V 1
ln
V2 V1
P2V 2
ln
V2 V1
P1V 1 ln
P1 P2
P2V 2 ln
P1 P2
(p2,V2,T)
PdVP1V1P2V2
1
系统要对外做功,必须以牺牲自身的内 能为代价.
p
4.P-V 图: 一条曲线.
绝热线比等温线陡.
绝热线 A

大学物理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要点

大学物理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要点
(T(始) = T(终) = 常数,为等温过程,T = 0 )
2) 恒压过程:变化过程中p(系) = p(环) = 常数,(dp=0)
(p(始) = p(终) = 常数,为等压过程, p = 0 )
3) 恒容过程:过程中系统的体积始终保持不变 4) 绝热过程:系统与环境间无热交换的过程
5) 循环过程:经历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始态的过程。 循 环过程前后状态函数变化量均为零 。 6) 可逆过程:系统经历某过程后,能够通过原过程的反 向变化而使系统和环境都回到原来的状态
U=f (T ,V ) U U dU dV dT V T T V
又 dT = 0, dU = 0, dV 0
U 0 V T
即: 恒温时,U不随V变化
U=f (T) 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时,U 只是 T 的函数
(液体、固体近似成立)
§2.3 恒容热、恒压热与焓的导出 1. 恒容热(QV):
对于封闭系统,W =0 时的恒容过程: ∵ dV=0 ,∴W = 0,有:
QV ΔU U2 U1
及 δQV dU
2. 恒压热(Qp):
对于封闭系统,W = 0 时的恒压过程: W= – pambV= – p(V2 – V1) = – (p2V2 – p1V1)
(H的定义虽然由恒压过程导出,但可用于任何过程的计算)
H: 状态函数, 广度量, 单位 J 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恒温时: ∵ U = 0 ∴ H = U + (pV) = 0 + (pV) = (nRT) = nRT = 0 H = f ( T ) 理想气体单纯 pVT 变化时,H 只是 T 的函数
摩尔热容
相变焓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知识点总结(范本)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知识点总结(范本)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知识点‎总结大学物理学第二‎版热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知识点总结‎篇一:‎大学物理热‎学知识点和试题热学‎知识点总结1‎.温度的概念与有关定‎义 1) 温度是表征‎系统热平衡时的宏观状‎态的物理量。

2) ‎温标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法。

常用的一种温标是‎摄氏温标,用t表示,‎其单位为摄氏度(℃)‎。

另一种是热力学温标‎,也叫开尔文温标,用‎T表示。

它的国际单位‎制中的名称为开尔文,‎简称K。

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之间的换算‎关系为:T‎/K=273.‎15℃ + t 温度‎没有上限,却有下限。

‎温度的下限是热力学温‎标的绝对零度。

温度可‎以无限接近于0 K,‎但永远不能到达0 K‎。

2.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与大量气‎体的统计模型。

速度分‎布的特征。

1) 为‎了从气体动理论的观点‎出发,探讨理想气体的‎宏观现象,需要建立理‎想气体的微观结构模型‎。

可假设:‎a气体分子的大小与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相比要小得多,因此可‎以忽略不计。

可将理想‎气体分子看成质点。

‎b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

c分子‎键的相互碰撞以及与器‎壁的碰撞可以看作完全‎弹性碰撞。

综上所述‎:理想气体分‎子可以被看作是自由的‎,无规则运动着的弹性‎质点群。

2)每个分‎子的运动遵从力学规律‎,而大量分子的热运动‎则遵从统计规律。

统计‎规律告诉我们,可以听‎过对围观物理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得到宏观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参量(‎温度、压强等)是气体‎分子热运动的为管理的‎统计平均值。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与应用当质量一定的‎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其‎三个状态参数P、V、‎T并不相互独立,二十‎存在一定的关系,其表‎达式称为气体的状态方‎程f(P,V,T)=‎0 pVp?V? ‎?最终得:。

‎此式称为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TT? 标‎准状态:pV‎? m RT。

R=‎ 8.31J·ml‎-1·K-1,称为摩‎尔气体常量。

大学物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热平衡定律解释

大学物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热平衡定律解释

大学物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热平衡定律解释热力学是研究物质的热现象与能量转化规律的学科,在自然科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性质以及热力学定律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并重点解释其中的热平衡定律。

一、热力学的基本概念1. 热力学系统:热力学系统是指研究对象,它可以是一个物体、一组物体或者一个空间范围内的物质。

热力学系统可以分为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和孤立系统等不同类型。

2. 热力学性质:热力学性质是指描述热力学系统状态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强、体积、内能等。

这些性质的变化可以通过热力学过程来描述,例如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

3.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指总结和归纳得出的描述热力学现象和规律的定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等。

二、热平衡定律的解释热平衡定律是热力学第零定律,它是热力学研究的基础。

热平衡定律的核心概念是热平衡,即两个物体之间不存在热量的净交换。

如果两个物体之间达到了热平衡,它们的温度是相等的。

反之,如果两个物体温度不相等,它们之间会发生热量的传递,直到达到热平衡为止。

热平衡定律可以用以下实例来解释。

假设有两个热力学系统A和B,它们之间没有物质交换,只能通过热交换来达到热平衡。

当A和B接触时,它们会发生热量的交换,直到两个系统的温度相等,称为热平衡状态。

在热平衡状态下,系统A和B的内能之和保持不变,即热平衡状态是一种稳定的状态。

根据热平衡定律,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推论:如果一个物体与另外两个物体都达到了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物体之间也一定达到了热平衡。

这种传递性质使得热平衡成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概念,在热力学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总结起来,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热力学系统、热力学性质和热力学定律。

热平衡定律是热力学研究的基石,它描述了热力学系统中热量传递的规律。

根据热平衡定律,我们可以判断系统是否处于热平衡状态,并通过热平衡状态来描述系统的特性。

热平衡定律的解释为我们理解和应用热力学提供了基础。

(2024年)大学物理(下)知识梳理热力学复习

(2024年)大学物理(下)知识梳理热力学复习
21
05
循环过程与热力学效率计算
2024/3/26
22
循环过程描述及分类方法
循环过程描述
循环过程是指系统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后,最终回到初始状态的过程。在热力学中,循环过程通常涉及热量的吸 收和释放,以及功的输入和输出。
分类方法
根据循环过程中工质的状态变化,循环过程可分为等温循环、绝热循环和多变循环等类型。其中,等温循环过程 中工质的温度保持不变,绝热循环过程中工质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多变循环过程中工质的状态变化则介于等温 循环和绝热循环之间。
提高实际循环效率的途径
提高实际循环效率的途径包括优化循环设计、采用高效工质、减少不可逆损失等。例如,在热力发电中 ,采用超临界参数、回热循环等技术手段可以显著提高发电效率。
25
热力学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前
06
景展望
2024/3/26
26
太阳能利用中热力学问题探讨
1 2
太阳能集热器热力学优化
研究高效集热器设计,提高太阳能吸收率和转换 效率。
24
实际循环效率评估方法
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差异
实际循环过程中存在各种不可逆因素,如摩擦、传热损失等,导致实际循环效率低于理想循环效率。
2024/3/26
效率评估方法
评估实际循环效率的方法包括测量和计算。测量方法是通过实验手段直接测定循环过程中的热量、功等参数,进而计 算效率。计算方法则是基于热力学原理和数学模型对实际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和分析,从而得到效率的估计值。
2024/3/26
4
热力学第一定律
2024/3/26
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
热量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与机械能或其他能量 互相转换,但是在转换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保持不变。

大学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知识点总结热力学第二定律是大学物理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了热现象过程中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对于深入研究热学以及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相关知识点的详细总结。

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1、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这意味着热传递的过程具有方向性,如果没有外界的干预,热量只会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而不会反向流动。

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也就是说,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第二类永动机是指一种能够从单一热源吸热,并将其全部转化为功,而不产生其他变化的热机。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从微观角度来看,热力学第二定律反映了大量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

在一个孤立系统中,分子的热运动总是从有序趋向无序,这是一个自发的过程。

比如,将不同温度的气体混合在一起,它们会自发地达到温度均匀分布的状态,而不会自动地分离成原来的不同温度区域。

这是因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得它们更容易趋向无序的分布。

三、熵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热力学概念。

熵的增加表示系统的无序程度增加。

对于一个绝热过程,系统的熵永不减少。

如果是可逆绝热过程,熵不变;如果是不可逆绝热过程,熵增加。

熵的计算公式为:$dS =\frac{dQ}{T}$,其中$dQ$ 是微元过程中的吸热量,$T$ 是热力学温度。

四、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1、卡诺循环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组成,是一种理想的热机循环。

通过卡诺循环,可以计算出热机的效率。

卡诺热机的效率为:$\eta = 1 \frac{T_2}{T_1}$,其中$T_1$ 是高温热源的温度,$T_2$ 是低温热源的温度。

2、卡诺定理(1)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可逆热机,其效率都相等,与工作物质无关。

(2)在相同的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之间工作的一切不可逆热机,其效率都小于可逆热机的效率。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下册热力学第二定律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下册热力学第二定律

两种表述相互沟通、完全等效!
6
二、
热力学第二定律微观意义
从微观看,任何热力学过程总包含大量分子的无序 运动状态的变化。热一律说明热运动过程中能量要 遵守的规律。热二律说明大量分子的运动的无序(分 子的位置、速度大小、方向、动能)程度变化的规律。
热功转换 微观上看:
转化为 不能
大量分子的 有序运动
大量分子的 无序运动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实际宏观过程都是不可逆的!
可逆过程只是一种理想过程,我们所能做到的 只能是使实际过程尽量接近可逆过程。 无摩擦的准静态过程是可逆过程。
2
#1a0901015a
关于可逆过程与不可逆过程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可逆过程是系统不能恢复到初状态的过程 B.不可逆过程是外界有变化的过程 C.不可逆过程一定找不到另一过程使系统和外界同时 复原 D.不可逆过程就是不能向反方向进行的过程
热力学概率意义:分子热运动无序性的一种量度。
系统将随着时间的变化向增大的宏观状态过渡, 最后达到为最大值的平衡状态。
18
#1a0901019a
关于热力学过程进行的方向和条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热量不能从低温物体向高温物体传递; B.功可以完全变为热量,而热量不能完全变为功;
C.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变为有用的功;
可逆过程
p 1 (S1)
a b
2 (S2)
O
V
表明系统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可通过不同的过 程来实现,其热温比的积分与过程无关,只由始、 末状态决定。
说明 (
dQ )可 逆与过程无关, 是状态的函数, 用S表示(熵) T
27
则系统沿可逆过程从状态 1 变到状态 2 时熵的增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 pbVb paVa ) 1.5 104 J 2
0
4
a
20 40
c
V(10-3 m3)
Aab 0
Qab Eab 1.5 10 J 吸热
10
(2) b c :
5 Ebc CV (Tc Tb ) ( pcVc pbVb ) 2
4
p(105 Pa) b
理想气体的各等值过程、绝热过程和多方过程公式对照表
过程方程 p 等体 V=常量 常量 T V 等压 p=常量 常量 T 等温 T=常量
pV 常量
pV 常量
过程 特征
吸收热量
M CV (T2 T1 ) M mol M C p (T2 T1 ) M mol
对外做功 0
p(V2 V1 )或
内能增量
M CV (T2 T1 ) M mol
M CV (T2 T1 ) M M R(T2 T1 ) mol M mol M V M V RT l n 2 或 RT l n 2 或 M mol V1 M mol V1 0 M p M p RT l n 1 RT l n 1 M mol p2 M mol p2
卡诺循环效率只由两个热源的温度决定。
9
例:一定量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经历循环过程,bc的
过程方程为pV 2= 恒量. (1)求分过程的E, Q, A
(2)气体循环一次对外作的净功.
(3)循环效率 .
4
p(105 Pa) b
解: 1 (1) a b:等体过程. 5 Eab CV (Tb Ta ) R(Tb Ta ) 1 2
b
O
低温热源
(投入产出比)
目的 A Q1 Q2 Q2 热机效率: 1 代价 Q1 Q1 Q1
普遍适用的热机效率公式!
7
一、卡诺循环
a到b: 等温膨胀,从高温热 源吸热等于ab过程的功。
m V2 Q1 RT1 ln M V1
பைடு நூலகம்
卡诺循环abcda
P p1 p2 p4 p3 O a 绝热线 Q1 等温线 b d c Q2 V1 V4 V2 V3 V

绝热 dQ=0 V 1T 常量
p 1T 常量
0
M CV (T2 T1 ) M M mol p1V1 p2V2 1

M mol
CV (T2 T1 )
多方
pV n 常量
A+
p1V1 p2V2 n1
M CV (T2 T1 ) M mol
1
五、绝热自由膨胀
2. 净功等于净热 3. 总吸热:
1
0
a
20 40
c
V(10-3 m3)
A净 Qab Qbc Qca 0.2 104 J
Q1 Qab 1.5 104 J
V3
1 1 da过程: T2V4 T1V1 p2 p4 V V V V 解得 ( 2 ) 1 ( 3 ) 1 即 2 3 p3 V1 V4 V1 V4 O
V1 V4 V2
V
循环的效率: Q1 m RT1 lnV2 Q m RT lnV3 2 2
M V1
M
V4
T2 Q2 T2 lnV3 / V4 卡 诺 1 1 (仅适用于卡诺循环) 1 Q1 T1 lnV2 / V1 T1
非准静态过程
Q0
E2 E1 A
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过程中不受外 A0 A? 界阻力,所以外界不对气体作功
E2 E1 0
T1 T2
对理想气体
2
注意:对实际气体, T变化.
实际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内能中 还包含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平均距离 势能 E=0 分子动能 T 焦耳-汤姆逊实验
T1 T2 p1
多 孔 塞
p2
通过节流过程,实际气体温 度改变的现象叫焦耳-汤姆 逊效应。
节流过程
3
§13.3
循环与效率
气体的四种状态变化过程。 等压过程:吸收热量的一部分用来对外作功。 等温过程: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对外作功。 绝热过程:靠消耗气体本身的内能对外作功。 能否应用到实践中去,变为对外作功的动力呢?? 但是,单一过程不能用来连续对外作功!! 为了持续不断地作功,必须利用循环过程。
5
正循环(热机循环)
550C
过 热 器
0
高温高压蒸汽
Q1
气缸
A
锅 炉
Q2
给水泵
冷 却 水
蒸 汽 动 力 循 环 示 意 图 20C
0
冷凝器
6
重要特征:循环过程沿顺时针方向进行。
经历循环回到初始状态 系统内能不变。
p
高温热源 a Q1 Q2 系统对外作功
A Q Q1 Q2
V
Q1 Q2 A
1.0 10 J
4
pV2= 恒量
a
20 40
Abc pdV
Vb
Vc

Vc
1 1 p V ( ) pbVb pcVc Vb Vc
2 b b
Vb
dV pbV 2 V
2 b
1 0
c V(10-3 m3)
0.4 104 J
Qbc Ebc Abc 0.6 104 J
4
除等体过程外,其余三种过程都有膨胀对外作功的本领。
为了持续不断地把热变为功,必须利用循环过程。 循环过程─系统从某一状态出发,经历一系列过程 后又回到初态的全过程。 工质:循环过程中的系统物质。 循环过程图线─过程所经历的每一个中间态都无限接 近平衡态,该过程在P-V 图上为一个闭合曲线。 箭头表示过程进行方向, 过程 曲线包围的面积表示循环过程 中系统对外所做的净功。 正循环、逆循环
放热!
11
p(105 Pa) (3) c a : 等压压缩 b 5 Eca CV (Ta Tc ) ( paVa pcVc ) 4 2
0.5 104 J
4 Aca pdV pa (Va Vc ) 0.2 10 J
Vc
Va
Qca 0.7 104 J 放热!
b到c:绝热膨胀,没有热量 交换,但对外界作功。 热源放热等于cd过程的功。
V3 m c到d:等温压缩,向低温 Q2 RT2 ln M V4
d到a:绝热压缩,没有热量交 换,但外界对物质作功。
8
应用绝热过程方程
bc过程: T1V2
1
T2V3
1
p1
P
a
绝热线 Q1 等温线 b d c Q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