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性能考前复习资料
材料力学性能总复习-知识归纳整理
知识归纳整理《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期末总复习一、名词解释刚度、形变强化、弹性极限、应力腐蚀开裂、韧性、等温强度、缺口效应、磨损、腐蚀疲劳、脆性断裂、等强温度、应力松弛、Bauschinger效应、粘着磨损、缺口敏感度、冲击韧度、滞弹性、韧脆转变温度、应力腐蚀、抗拉强度、蠕变、高温疲劳、低应力脆断、氢脆、弹性变形、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应力幅、应力场强度因子、变动载荷、抗热震性、弹性比功、残余应力、比强度、高周疲劳、约比温度、滑移、应变时效、内耗、断面收缩率、腐蚀磨损二、挑选题1、Bauschinger效应是指经过预先加载变形,然后再反向加载变形时材料的弹性极限()的现象。
A.升高B.降低C.不变D.无规律可循2、橡胶在室温下处于:()A.硬玻璃态B.软玻璃态C.高弹态D.粘流态3、下列金属中,拉伸曲线上有明显屈服平台的是:()A.低碳钢B.高碳钢C.白口铸铁D.陶瓷4、HBS所用压头为()。
A.硬质合金球B.淬火钢球C.正四棱金刚石锥D.金刚石圆锥体5、对称循环交变应力的应力比r为()。
A.-1 B.0 C.-∞D.+∞6、Griffith强度理论适用于()。
A.金属B.陶瓷C.有机高分子D.晶须7、疲劳裂纹最易在材料的什么部位产生()。
A.表面B.次表面C.内部D.不一定8、⊿Kth表示材料的()。
A.断裂韧性B.疲劳裂纹扩展门槛值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C.应力腐蚀破碎门槛值D.应力场强度因子9、拉伸试样的直径一定,标距越长则测出的断面收缩率会()。
A.越高B.越低C.不变D.无规律可循10、下述断口哪一种是延性断口()。
A.穿晶断口B.沿晶断口C.河流花样D.韧窝断口11、与维氏硬度可以相互比较的是()。
A.布氏硬度B.洛氏硬度C.莫氏硬度D.肖氏硬度12、为提高材料的疲劳寿命可采取如下措施()。
A.引入表面拉应力B.引入表面压应力C.引入内部压应力D.引入内部拉应力13、材料的断裂韧性随板材厚度或构件截面尺寸的增加而()。
材料力学性能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材料力学性能一、名词解释1、韧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2、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力学性能指出,任何复杂应力状态可以用三个主应力σ1,σ2,σ3(σ1>σ2>σ3)按“最大切应力理论”计算tmax=(σ1-σ2)/2,按“最大正应力理论”计算σmax=σ1-r (σ1-σ3),r为泊松比。
Tmax与σmax的比值表示他们的相对大小,称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
对金属r=0.25,则。
单向拉伸时,σ2=σ3=0,α=0.5。
3、冲击韧性:在冲击载荷作用下,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4、变动载荷:变动载荷是引起疲劳破坏的外力,指载荷大小,甚至方向随时间变动的载荷,其在单位面积上的平均值为变动应力。
5、疲劳:金属机件或者构件在变动应力和应变的长期作用下,由于累计损伤而引起的断裂现象。
6、应力腐蚀现象(SCC):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产生的低应力脆断现象。
7、氢脆:由于氢和应力的共同作用导致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现象。
8、磨损:机件表面相接处并作相对运动时,表面逐渐有微小颗粒分离出来形成磨屑,使表面材料逐渐损失,造成表面损伤的现象。
9、黏着磨损:黏着磨损又称咬合磨损,实在滑动摩擦条件下,当摩擦副相对速度较小时,因缺乏润滑油,无氧化膜,以致接触应力超过实际接触点处屈服强度而产生的一种磨损。
10、蠕变:蠕变就是金属在长时间的恒温恒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现象。
又称蠕变断裂。
11、应变硬化:在金属整个形变过程中,当外力超过屈服强度时,塑性变相并不像屈服平台那样连续流变下去,而需要不断增加外力才能进行,即金属有阻止继续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应变硬化性能。
12、低温脆性现象:体心立方晶体金属及合金或者某些密排六方晶体金属及合金在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 k时,会由韧性状态转化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为穿晶解理,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即低温脆性。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章节复习知识点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各个章节主要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弹性比功:又称弹性比能,应变比能,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滞弹性:对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极限)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如拉伸,冲击等)仅产生很小的变形及断裂破坏的性质。
韧性:是金属材料断裂前洗手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也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应力、应变;真应力,真应变概念。
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多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路径可能不同,穿晶断裂穿过晶内;沿晶断裂沿晶界扩展。
拉伸断口形貌特征?①韧性断裂:断裂面一般平行于最大切应力并与主应力成45度角。
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时,断口呈纤维状,灰暗色。
纤维状是塑性变形过程中微裂纹不断扩展和相互连接造成的,而灰暗色则是纤维断口便面对光反射能力很弱所致。
其断口宏观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区三个区域组成。
②脆性断裂:断裂面一般与正应力垂直,断口平齐而光亮,常呈放射状或结晶状。
板状矩形拉伸试样断口呈人字形花样。
人字形花样的放射方向也与裂纹扩展方向平行,但其尖端指向裂纹源。
韧、脆性断裂区别?韧性断裂产生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过程比较缓慢;脆性断裂则不会有明显的塑性变形产生,突然发生,难以发现征兆拉伸断口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
缺口试样静拉伸试验种类?轴向拉伸、偏斜拉伸材料失效有哪几种形式?磨损、腐蚀和断裂是材料的三种主要失效方式。
材料的形变强化规律是什么?层错能越低,n越大,形变强化增强效果越大退火态金属增强效果比冷加工态是好,且随金属强度等级降低而增加。
在某些合金中,增强效果随合金元素含量的增加而下降。
材料的晶粒变粗,增强效果提高。
第二章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某一应力状态,τmax和σmax的比值表示他们的相对大小,成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比为α,α=τmaxσmax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 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表示缺口敏感度,即为NSR=σbnσb第三章低温脆性:在实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2时,会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降低,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性变为穿晶解理型,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这就是低温脆性。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前(简单32课时)
名词解释1.弹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和恢复固有形状和尺寸的能力2.塑性: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不可逆的永久变形的能力3.强度: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塑性形变和破坏的能力4.比例极限ζp:应力与应变保持正比关系的最大应力5.弹性极限ζe: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材料不产生塑性变形时的最大应力6.屈服极限:①对拉伸曲线上有明显屈服平台的材料,塑性变形硬化不连续,屈服平台所对应的应力即为屈服强度ζs②对拉伸曲线上没有屈服平台的材料,塑性变形硬化是连续的,此时将屈服强度定义为产生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ζ0.27.抗拉强度ζb:材料断裂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8.应变强化:材料在应力作用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随着变形量的增大,性变应力不断提高的现象9.断裂延性:拉伸断裂时的真应变10.弹性比功We(弹性应变能密度):材料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所能吸收的弹性变形功。
We = ζeEe/2 = ζe^2/(2E)[需弹性较大材料时,增大We的措施是增加ζe,降低E]11.弹性后效:在弹性范围内加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12.弹性滞后:在非瞬间加载条件下的弹性后效13.内耗Q-1=1/2π*△W/W:加载时消耗的变形功大于卸载时释放的变形功,或弹性滞后回线面积为一个循环所消耗的不可逆功,这部分被金属吸收的功,称为内耗14.循环韧性(消振性):金属材料在单向循环载荷或交变循环载荷作用下吸收不可逆功的能力15.包申格效应:产生了少量塑性变形的材料,再同向加载,则弹性极限与屈服强度升高,反向加载则弹性极限与屈服强度降低的现象16.孪生: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均匀切变并形成晶体取向的镜面对称关系17.硬度:指材料抵抗其他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18.应力状态柔度因数:表示应力状态对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
α=ηmax/ζmax=(ζ1 –ζ3)/2[ζ1 –ν(ζ2 + ζ3)]19.解理断裂:材料在拉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遭到破坏,严格地沿一定的结晶学平面(即所谓“解理面”)劈开而造成的断裂。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
材料⼒学性能复习第⼆章材料在静载荷下的⼒学性能1.连续塑性变形强化材料和⾮连续塑性形变强化材料曲线、变形过程、屈服强度。
2.指出以下应⼒应变曲线与哪些典型材料相对应,并对其经历的变形过程做出说明。
3.拉伸断裂前,发⽣少量塑性变形,⽆颈缩,在最⾼载荷点处断裂;4.断裂前先发⽣弹性变形,然后进⼊屈服阶段,之后发⽣形变强化+均匀塑性变形,有颈缩现象,再发⽣⾮均匀塑性变形直⾄断裂;5.应⼒状态软性系数的定义及其意义、应⼒状态图的应⽤。
6.画出低碳钢的应⼒应变曲线,并说明获得该材料的强度和塑性指标?⽐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断裂强度延伸率断⾯收缩率7.⼯程应⼒、⼯程应变、真应⼒和真应变之间有什么关系?8.为什么灰⼝铸铁的拉伸断⼝与拉伸轴垂直,⽽压缩断⼝却与压缩⼒轴成45o⾓?9.材料为灰铸铁,其试样直径d=30mm,原标距长度h。
=45mm。
在压缩试验时,当试样承受到485kN压⼒时发⽣破坏,试验后长度h=40mm。
试求其抗压强度和相对收缩率。
10.布⽒、洛⽒、维⽒硬度的试验原理、特点、应⽤。
11.现有如下⼯件需测定硬度,选⽤何种硬度试验⽅法为宜? (1) 渗碳层的硬度分布;(2)灰铸铁;(3)淬⽕钢件;(4)氮化层;(5)双相钢中的铁素体和马⽒体;(6)⾼速钢⼑具;(7)硬质合⾦;(8)退⽕态下的软钢。
第三章材料的变形12.⾦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通过材料热处理等⽅式进⾏有效改变的吗?为什么说它是⼀个对结构不敏感的⼒学性能?弹性也称之为刚度,都是表征材料变形的能⼒?特点:单值性,可逆性,变形量⼩;物理本质:克服原⼦间⼒(双原⼦模型)组织不敏感:E主要取决于材料的本性,与晶格类型和原⼦间距有关,合⾦中固溶原⼦、热处理⼯艺、冷塑性变形,温度、加载⽅式等都对弹性模量影响不⼤;刚度:弹性与刚度是不同的,弹性表征材料弹性变形的能⼒,刚度表征材料弹性变形的抗⼒。
13.弹性变形的不完整性?灰⼝铸铁可以⽤作机床机⾝,为什么?对理想弹性体,在应⼒作⽤下产⽣的应变,与应⼒间存在三个关系:线性、瞬时和唯⼀性。
《材料的力学性能》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复习资料
《材料的力学性能》第一章 材料的拉伸性能名词解释:比例极限P σ,弹性极限e σ,屈服极限s σ,屈服强度0.2σ,抗拉强度b σ,延伸率k δ,断面收缩率k ψ(P7-8),断裂强度f σ(k σ),韧度(P10)1、拉伸试验可以测定那些力学性能?对拉伸试件有什么基本要求? 答:拉伸试验可以测定的力学性能为:弹性模量E ,屈服强度σs ,抗拉强度σb ,延伸率δ,断面收缩率ψ。
2、拉伸图和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区别?试验机上记录的是拉伸图还是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答:拉伸图和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相似的形状,但坐标物理含义不同,单位也不同。
拉伸图横坐标为伸长量(单位mm ),纵坐标为载荷(单位N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横坐标为工程应力(单位MPa ),纵坐标为工程应变(单位无)。
试验机记录的是拉伸图。
3、脆性材料与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什么区别?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用哪两个指标表征?答:如下图所示,左图近似为一直线,只有弹性变形阶段,没有塑性变形阶段,在弹性变形阶段断裂,说明是脆性材料。
右图为弯钩形曲线,既有弹性变形阶段,又有塑性变形阶段,在塑性变形阶段断裂,说明是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力学性能用“弹性模量“和”脆性断裂强度”来描述。
4、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如何根据应力-应变曲线确定拉伸性能?答:分为低塑性和高塑性两种,如下图所示。
左图曲线有弹性变形阶段与均匀塑性变形阶段,没有颈缩现象,曲线在最高点处中断,即在均匀塑性变形阶段断裂,且塑性变形量小,说明是低塑性材料。
右图曲线有弹性变形阶段,均匀塑性变形阶段,颈缩后的局集塑性变形阶段,曲线在经过最高点后向下延伸一段再中断,即在颈缩后的局集塑性变形阶段断裂,且塑性变形量大,说明是高塑性材料。
5、何谓工程应力和工程应变?何谓真应力和真应变?两者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答:6、如何测定板材的断面收缩率?答:断面收缩率是材料本身的性质,与试件的几何形状无关,其测试方法见P8。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一、 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1) Pσ 比例极限 2) eσ 弹性极限 3) bσ抗拉强度 4) sτ扭转屈服强度 5) bbσ抗弯强度 6) HBW 压头为硬质合金球时的布氏硬度7) HK 显微努氏硬度8) HRC 压头为顶角120︒金刚石圆锥体、总试验力为1500N 的洛氏硬度9) KV A 冲击韧性10) K IC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 11) Rσ应力比为R 下的疲劳极限 12) ∆K th 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 13) ISCCK 应力腐蚀破裂的临界应力强度因子 14) /Tt εσ给定温度T 下,规定试验时间t 内产生一定的蠕变伸长率δ的蠕变极限15) Ttσ给定温度T 下,规定试验时间t 内发生断裂的持久极限二、单向选择题1)在缺口试样的冲击实验中,缺口越尖锐,试样的冲击韧性( b )。
a) 越大; b) 越小;c ) 不变;d) 无规律2)包申格效应是指经过预先加载变形,然后再反向加载变形时材料的弹性极限( b )的现象。
a) 升高;b) 降低;c) 不变;d) 无规律可循3)为使材料获得较高的韧性,对材料的强度和塑性需要( c )的组合。
a) 高强度、低塑性;b) 高塑性、低强度;c) 中等强度、中等塑性;d) 低强度、低塑性4)下述断口哪一种是延性断口(d )。
a) 穿晶断口;b) 沿晶断口;c) 河流花样;d) 韧窝断口5) 5)HRC是( d )的一种表示方法。
a) 维氏硬度;b) 努氏硬度;c) 肖氏硬度;d) 洛氏硬度6)I型(张开型)裂纹的外加应力与裂纹面(b);而II型(滑开型)裂纹的外加应力与裂纹面()。
a) 平行、垂直;b) 垂直、平行;c) 成450角、垂直;d) 平行、成450角7)K ISCC 表示材料的( c )。
a) 断裂韧性; b) 冲击韧性;c ) 应力腐蚀破裂门槛值;d) 应力场强度因子8)蠕变是指材料在( B )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变形现象。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
断裂韧度 ~ KIC
K IC Y c ac
第四章 纲要:
断裂韧度 ~ KIC ~ 本课程极为重要的概念!
~ 与冲击韧性的联系 ~ 测试方法 ~ 对试样尺寸的基本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四章 纲要:
断裂K判据的应用
某金属构件受到固定应力100 MPa。为避免失稳
断裂,计算其容许的最大边缘裂纹以及中心裂纹
2 E s c a
1 2
裂纹扩展的临界尺寸:
ac
2 E s
2
第一章 纲要:
断裂强度 ~ Griffith裂纹理论
各符号的物理意义
基本假设及其局限性
第二章 纲要: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第二章 纲要:
缺口敏感度NSR
缺口试样与光滑试样 的力学性能差异。 硬度 布氏硬度HB;洛氏硬度HR;维氏硬度HV
的长度。 K IC 50 MPa m y 300 MPa
1 2
Y 1
第五章 纲要:
金属的疲劳现象及特点~ 平均应力
疲劳断口宏观特征 ~ 贝纹线
疲劳曲线的测定 ~ 升级法
疲劳极限 ~ S-N曲线
第五章 纲要:
造成材料疲劳破坏的三个基本要素
疲劳裂纹扩展曲线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
接触疲劳的破坏机理
Mechanic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stress
plasticity
strain
ductility
anelasticity
dislocation
necking
twinning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1)弹性模量的概念,单晶体、多晶体的弹性模量各自的特点。
弹性模量:抵抗正应变的能力。
E= σ/ε(P11)单晶体金属的弹性模量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金属的弹性模量表现为伪各向同性。
非晶态材料的弹性模量表现为各向同性(P12)2)弹性比功的定义和工程意义。
弹性比功的定义:表示金属材料吸收变形功的能力,又叫弹性比能。
工程意义:弹性比功是指材料吸收变形功而不发生永久变形的能力,它标志着单位体积材料所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是一个韧度指标。
a e=σeεe/2=σe2/(2E) (P12-13)3)弹性滞后环应变落后于应力,加载时消耗在变形上的功大于卸载时金属恢复变形所做的功,其面积表示金属吸收不可变形功的能力。
(P16)4)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和特点方式:滑移和孪生特点:1、不可逆性,2、变形条件应力大于屈服强度,3、变形量大,4、非线性。
(p19) 附:1.各晶粒塑性变形的不同时性和不均匀性;2.各晶粒塑性变形的相互制约和协调。
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必要条件:至少5个独立的滑移系。
5)屈服现象受力式样中,应力达到某一特定值后,开始大规模塑性变形的现象。
(p20)6)应变硬化材料开始屈服以后继续变形将产生加工硬化。
S=Ke n n为应变硬化指数。
理想弹性体n=1为一条45°的斜线,理想塑性体n=0为一条水平直线,n=1/2为一条抛物线(P28)7)细晶强化、固溶强化的概念和特点细晶强化:通过细化晶粒尺寸提高材料强度的方法称为细晶强化。
特点:晶粒越细,金属的强度、硬度越高,同时塑形、韧性也越好。
固溶强化:金属中溶入溶质原子(间隙固溶、置换固溶)形成固溶体,其屈服强度会明显提高,这种提高强度的方法称为固溶强化。
特点:强度、硬度增加,而韧性、塑性有所下降。
8)颈缩的概念及其判据概念:是韧性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时,变形集中于局部区域的现象,是材料加工硬化和试样截面减小共同作用的结果。
判据:真应变在数值上与应变强化指数相等。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要点
材料力学性能一、名词解释1. 内耗:加载时,有一部分变形功被材料所吸收,这部分被吸收的功成为内耗。
2. 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3. 韧性:是材料的力学性能。
是指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4. 脆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基本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无明显预兆,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
5. 韧性断裂:是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宏观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
6. 解理断裂:在正应力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现象。
7. 剪切断裂:剪切断裂是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
8.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在一定加载方式下τmax和σmax的比值称为应力状态软性系数。
9. 缺口效应:①缺口造成应力应变集中②使材料所受的应力由原来单向拉伸改变为两向或三向拉伸③使塑性材料得到强化。
10. 缺口敏感度: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 的比值作为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并称为缺口敏感度。
11. 压入法硬度:是材料表面抵抗另一物体局部压入时所引起的塑性变形能力①动载压入法:超声波硬度、肖氏硬度、锤击、布氏硬度。
②静载压入法: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显微硬度。
12. 低温脆性: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
断口特征由纤维状变为结晶状。
13. 韧脆转变温度: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k时,材料由韧性状态变为脆性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变为穿晶解理。
转变温度tk称为韧脆转变温度。
14. 冲击韧性:单位A吸收冲击功的能力。
15. 低应力脆断: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的机件,中低强度钢的大型机件常常在工作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情况下,发生脆性断裂现象。
16. 应力场强度因子:反映了裂纹尖端区域应力场的强度KI17. 断裂韧性:KI随a或σ单独或共同增加而增加,当KI达到一定值时,裂纹失稳扩展断裂。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弹性比功: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 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 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3、韧脆转变: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 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4、应力状态软性系数:材料或工件所承受的最大切应力和最大正应力的比值。
5、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缺口效应。
6、布氏硬度:用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7、洛氏硬度:采用金刚石圆锥体或小淬火钢球作压头,以测量压痕深度所表示的硬度。
8、维氏硬度——以两相对面夹角为136°。
的金刚石四棱锥作压头,采用单位面积所承受的试验力计算而得的硬度。
9、冲击韧度: :U形缺口冲击吸收功除以冲击试样缺口底部截面积所得之商,称为冲击韧度。
10、冲击吸收功: 缺口试样冲击弯曲试验中 摆锤冲断试样失去的位能为mgH1-mgH2。
此即为试样变形和断裂所消耗的功 称为冲击吸收功。
11、韧脆转变温度:材料屈服强度急剧升高的温度,或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冲击吸收能量急剧减小的温度,就是韧脆转变温度。
12、应力场强度因子K:表示应力场的强弱程度.13、有效裂纹长度:因裂纹尖端应力的分布特性 裂尖前沿产生有塑性屈服区 屈服区内松弛的应力将叠加至屈服区之外 从而使屈服区之外的应力增加 其效果相当于因裂纹长增加后对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影响 经修正后的裂纹长度即为有效裂纹长度。
14、应力比r:r=σmin/σmax15、疲劳源:是疲劳裂纹萌生的策源地 一般在机件表面常和缺口、裂纹、刀痕、蚀坑相连。
16、疲劳条带:疲劳裂纹扩展的第二阶段的断口特征是具有略程弯曲并相互平行的沟槽花样称为疲劳条带。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提纲(答案)
一、名词解释弹性: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单纯弹性变形过程中应力与应变的比值,表示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工程上弹性模量被称为材料的刚度,表征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延伸强度(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延伸强度降低的现象。
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河流花样:是判断是否为解理断裂的重要微观证据。
解理面:指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如低温),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的断裂相似,所以称这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断裂韧度:在弹塑性条件下,当应力场强度因子增大到某一临界值,裂纹便失稳扩展而导致材料断裂,这个临界或失稳扩展的应力场强度因子即断裂韧度。
韧脆转变:(体心立方合金随着温度的降低表现出从延性到脆性行为的转变。
该转变发生的温度范围可以通过摆锤式或悬臂梁式冲击实验来确定。
【材科定义】)当温度低于某一数值时,某些金属的塑性(特别是冲击韧性)会显著降低而呈现脆性的现象。
缺口敏感度:金属材料的缺口敏感性指标用缺口试样的抗拉强度σbn与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值表示,称为缺口敏感度,记为NSR。
冲击韧性: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用标准试样的冲击吸收功A k表示。
应力松弛:在高温保证总应变不变的情况下,会发生应力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的现象.该现象叫应力松弛。
疲劳贝纹线:贝纹线是疲劳区的最大特征,一般是由载荷变动引起的。
高周疲劳:指材料在低于其屈服强度的循环应力作用下,经10000-100000 以上循环次数而产生的疲劳。
低周疲劳: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寿命为102~105次的疲劳断裂称为低周疲劳。
材料力学性能考试重点内容
第一章1.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残余应变约为1—4%,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弹性极限或屈服强度)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2.机件的实效形式:磨损,腐蚀,断裂3.拉伸断口的三要素:纤维区,放射区,剪切唇4.断裂的分类:①完全断裂不完全断裂(内部有裂纹)②按断裂前塑性变化大小分类:韧性断裂塑性断裂(断面收缩率小于5%)③按裂纹扩展途径:穿晶断裂沿晶断裂④按照断裂机理:剪切断裂微孔聚集形断裂解理断裂5.塑性:金属材料在发生断裂之前发生塑性变形(不可逆永久变形)的能力,由均匀塑性变形和集中塑性变形两部分构成。
脆性:弹性变形引起的材料破碎韧性:韧性是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是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6.弹性比功: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7.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与材料的成分,组织有关,也与试验条件有关。
材料组织越不均匀,、滞弹性越明显。
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或震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也称为金属的内耗或消震性。
循环韧性越高,机件依靠自身的消震能力越好,所以高循环韧性对于降低机器的噪音抑制高速机械的震动防止共振导致疲劳断裂意义重大。
8.塑性指标:①断后伸长率:试样拉断后标距的伸长与原始标距的百分比。
②断面收缩率: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百分比。
9.缩颈:金属等韧性材料在拉伸试验时变形集中于局部区域的特殊现象,这是应变硬化与截面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
10.机械设计常用的两个强度指标:①屈服强度:呈现屈服现象的金属材料在拉伸时,试样在外力保持恒定仍能继续伸长的应力成为屈服点或者屈服强度。
②抗拉强度:拉伸试验时试样拉断过程中最大试验力所对应的应力。
第二章1.应力软性系数α:最大切应力最大正应力的比值τ/α,称为应力软性系数,静载荷试验方法不同,应力软性系数也不相同2.硬度的分类,和表示方法,测试原理和方法:3.简述弯曲,扭转,压缩的特点:压缩:①单向压缩试验的应力状态软性系数α=2,比拉伸,弯曲,扭转的应力状态都软,所以主要用于拉伸时呈脆性的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定。
材料力学性能考前复习资料
材料⼒学性能考前复习资料⼀、填空:1.提供材料弹性⽐功的途径有⼆,提⾼材料的,或降低。
2.退⽕态和⾼温回⽕态的⾦属都有包申格效应,因此包申格效应是具有的普遍现象。
3.材料的断裂过程⼤都包括裂纹的形成与扩展两个阶段,根据断裂过程材料的宏观塑性变形过程,可以将断裂分为与;按照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途径,分为和;按照微观断裂机理分为和;按作⽤⼒的性质可分为和。
4.滞弹性是指材料在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附加的现象,滞弹性应变量与材料、有关。
5.包申格效应:⾦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少量的塑性变形,⽽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的现象。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法有和。
6.单向静拉伸时实验⽅法的特征是、、必须确定的。
7.过载损伤界越,过载损伤区越,说明材料的抗过载能⼒越强。
8. 依据磨粒受的应⼒⼤⼩,磨粒磨损可分为、、三类。
9.解理断⼝的基本微观特征为、和。
10.韧性断裂的断⼝⼀般呈杯锥状,由、和三个区域组成。
11.韧度是衡量材料韧性⼤⼩的⼒学性能指标,其中⼜分为、和。
12.在α值的试验⽅法中,正应⼒分量较⼤,切应⼒分量较⼩,应⼒状态较硬。
⼀般⽤于塑性变形抗⼒与切断抗⼒较低的所谓塑性材料试验;在α值的试验⽅法中,应⼒状态较软,材料易产⽣塑性变形,适⽤于在单向拉伸时容易发⽣脆断⽽不能充分反映其塑性性能的所谓脆性材料;13.材料的硬度试验应⼒状态软性系数,在这样的应⼒状态下,⼏乎所有⾦属材料都能产⽣。
14.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种⼒学性能,⼤体上可以分为、和三⼤类;在压⼊法中,根据测量⽅式不同⼜分为、和。
15. 国家标准规定冲击弯曲试验⽤标准试样分别为试样和试样,所测得的冲击吸收功分别⽤、标记。
16. 根据外加压⼒的类型及其与裂纹扩展⾯的取向关系,裂纹扩展的基本⽅式有、和。
17. 机件的失效形式主要有、、三种。
18.低碳钢的⼒伸长曲线包括、、、、断裂等五个阶段。
19.内耗⼜称为,可⽤⾯积度量。
材料力学性能复习重点
第一章包申格效应: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P)或屈服强度(S)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P)或屈服强度(S)降低的现象。
解理断裂:沿一定的晶体学平面产生的快速穿晶断裂。
晶体学平面一一解理面,一般是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面。
解理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
韧脆转变:材料力学性能从韧性状态转变到脆性状态的现象(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理由微孔聚集型转变微穿晶断裂,断口特征由纤维状转变为结晶状)。
静力韧度:材料在静拉伸时单位体积材料从变形到断裂所消耗的功叫做静力韧度。
是一个强度与塑性的综合指标,是表示静载下材料强度与塑性的最佳配合。
可以从河流花样的反“河流”方向去寻找裂纹源。
解理断裂是典型的脆性断裂的代表,微孔聚集断裂是典型的塑性断裂。
5.影响屈服强度的因素与以下三个方面相联系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屈服强度位错增值和运动晶粒、晶界、第二相等外界影响位错运动的因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考虑(一)影响屈服强度的内因素1.金属本性和晶格类型(结合键、晶体结构)单晶的屈服强度从理论上说是使位错开始运动的临界切应力,其值与位错运动所受到的阻力(晶格阻力一一派拉力、位错运动交互作用产生的阻力)决定。
派拉力:位错交互作用力aGb(a是与晶体本性、位错结构分布相关的比例系数,L是位错间距。
)2.晶粒大小和亚结构晶粒小f晶界多(阻碍位错运动)一位错塞积一提供应力一位错开动一产生宏观塑性变形。
晶粒减小将增加位错运动阻碍的数目,减小晶粒内位错塞积群的长度,使屈服强度降低(细晶强化)。
屈服强度与晶粒大小的关系:霍尔一派奇(Hall-Petch)s= i+kyd-1/23.溶质元素加入溶质原子一(间隙或置换型)固溶体一(溶质原子与溶剂原子半径不一样)产生晶格畸变一产生畸变应力场一与位错应力场交互运动一使位错受阻一提高屈服强度(固溶强化)。
4.第二相(弥散强化,沉淀强化)不可变形第二相提高位错线张力一绕过第二相一留下位错环一两质点间距变小f流变应力增大。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复习全
工程材料力学性能复习全第一章1.弹性比功:指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
它通常表示为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每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
2、滞弹性: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
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
4.包辛格效应:材料在预加载后产生少量塑性变形,然后强度沿同一方向增加,沿相反方向降低。
5、解理刻面: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6、塑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脆性:指金属材料在应力作用下不发生塑性变形而直接断裂的能力。
韧性: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或指材料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
7、解理台阶:解理断裂的裂纹要跨越若干相互平行的而且位于不同高度的解理面,从而在同一刻面内部出现了解理台阶与和河流花样。
8.河流型: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缘滑动并相互会聚,相同数量的台阶会聚并生长。
当汇合台阶的高度足够大时,它就变成了河流模式。
9、解理面: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穿晶断裂,此种晶体学平面即为解理面。
穿晶断裂:裂纹通过晶粒扩展,可以是韧性的,也可以是脆性的。
沿晶断裂:裂纹沿晶界扩展,多为脆性,是由于晶界上有夹杂,第二相以及杂志偏聚引起晶界弱化。
11.韧性转变:当某些金属材料低于一定温度时,它们从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即低温脆性。
12.弹性模量E:它被称为材料的刚度,代表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阻力。
13.弹性模量:钢210gpa,铝72gpa,氧化铝380gpa。
第二章1、应力状态软性系数:τmax与σmax的比值。
2.缺口效应:由于缺口的存在,在静载荷作用下,缺口界面上的应力状态会发生变化。
3.缺口敏感性:缺口图案抗拉强度σBN和等截面尺寸光滑试样的抗拉强度σB的比率记录为NSR。
4、布氏硬度:此试验的原理是用一定直径d的硬质合金球为压头,施以一定的试验力f,将其压入试样表面,经规定时间t后卸除试验力,试样表面将残留压痕,布氏硬度值就是试验力f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1.提供材料弹性比功的途径有二,提高材料的,或降低。
2.退火态和高温回火态的金属都有包申格效应,因此包申格效应是具有的普遍现象。
3.材料的断裂过程大都包括裂纹的形成与扩展两个阶段,根据断裂过程材料的宏观塑性变形过程,可以将断裂分为与;按照晶体材料断裂时裂纹扩展的途径,分为和;按照微观断裂机理分为和;按作用力的性质可分为和。
4.滞弹性是指材料在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的现象,滞弹性应变量与材料、有关。
5.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的塑性变形,而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的现象。
消除包申格效应的方法有和。
6.单向静拉伸时实验方法的特征是、、必须确定的。
7.过载损伤界越,过载损伤区越,说明材料的抗过载能力越强。
8. 依据磨粒受的应力大小,磨粒磨损可分为、、三类。
9.解理断口的基本微观特征为、和。
10.韧性断裂的断口一般呈杯锥状,由、和三个区域组成。
11.韧度是衡量材料韧性大小的力学性能指标,其中又分为、和。
12.在α值的试验方法中,正应力分量较大,切应力分量较小,应力状态较硬。
一般用于塑性变形抗力与切断抗力较低的所谓塑性材料试验;在α值的试验方法中,应力状态较软,材料易产生塑性变形,适用于在单向拉伸时容易发生脆断而不能充分反映其塑性性能的所谓脆性材料;13.材料的硬度试验应力状态软性系数,在这样的应力状态下,几乎所有金属材料都能产生。
14.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力学性能,大体上可以分为、和三大类;在压入法中,根据测量方式不同又分为、和。
15. 国家标准规定冲击弯曲试验用标准试样分别为试样和试样,所测得的冲击吸收功分别用、标记。
16. 根据外加压力的类型及其与裂纹扩展面的取向关系,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有、和。
17. 机件的失效形式主要有、、三种。
18.低碳钢的力伸长曲线包括、、、、断裂等五个阶段。
19.内耗又称为,可用面积度量。
20.应变硬化指数反映了金属材料抵抗均匀塑性变形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测量形成拉伸颈缩时的。
应变硬化指数与金属材料的层错能有关,层错能低者n值。
冷加工状态n值。
晶粒粗大材料n值。
21. 是材料抵抗无限次应力循环也不疲劳断裂的强度指标。
22. 应力状态软性系数:用试样在变形过程中的测得和的比值表示。
23.微孔聚集型断裂是包括微孔、直至断裂的过程。
24.缺口试样的与等截面光滑试样的的比值。
称为“缺口敏感度”。
25.机件在冲击载荷下的断口形式仍为、和。
26.包申格应变是在给定应力下,正向加载和反向加载两曲线之间的应变差。
27.由于缺口的存在,在载荷作用下,缺口截面上的应力状态将发生变化的现象,被称为“缺口效应”。
28. 洛氏硬度是在一定的实验力下,将120º角的压入工件表面,用所得的来表示材料硬度值的工艺方法。
28.低温脆性是随的下降,材料由转变为的现象。
29. 缺口敏感性是指材料因存在缺口造成的状态和而变脆的倾向。
31. 疲劳破坏形式按应力状态分为、、、及。
按应力高低和断裂寿命分为和。
32. 典型的疲劳断口具有、、三个特征区。
33. 疲劳条带是疲劳断口的特征,贝纹线是断口的特征。
34. 金属材料的疲劳过程也是裂纹的和过程。
35.金属材料抵抗疲劳过载损伤的能力,用或表示。
36.金属在和特定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发生的现象,成为应力腐蚀断裂。
37.应力腐蚀断裂的最基本的机理是和。
38.由于氢和应力的共同作用而导致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现象叫做。
39.氢致脆断裂纹的拓展方式是式,这是与应力腐蚀裂纹式扩展方式是不同的。
40.钢的氢致延滞断裂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41.典型氢脆类型包括、、、。
42. 机件正常运行的磨损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减轻粘着磨损的主要措施有、、。
43. 按磨损模型分为:、、、、五大类。
44.韧窝是微孔聚集型断裂的基本特征。
其形状视应力状态不同分为下列、、三类。
其大小决定于第二相质点的、基体材料的和以及外加应力的大小和形状。
45. 磨损量的测定方法有和两种,单位摩擦距离单位压力下的磨损量称之为。
46. 国家标准规定了四种断裂韧性测试试样:、、和。
47.过载持久值越高,说明材料在相同的过载荷下能承受的应力循环周次,材料的能力越强。
48. 按照蠕变速率的变化,可将蠕变过程可分为、和三个阶段。
49. 金属材料的蠕变变形主要是通过、等机理进行的。
50.当试验温度低于某一温度t k时,材料由状态变为状态,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机制由型变为断口特征,断口由状变为状,这就是低温脆性。
51.韧脆转变温度t,也是金属材料的指标,它反映了温度对材料的影响。
也是性k能指标,是从韧性角度选材的重要依据之一,可用于抗脆断设计。
52. 金属材料在长时高温载荷作用下的断裂大多为断裂。
在不同的应力和温度条件下,晶界裂纹的形成方式有、两种。
53. 金属材料蠕变断裂断口的宏观特征为:一是在断口附近产生,在变形区域附近有许多,使断裂机件表面出现现象;另一个特征是由于高温氧化,断口表面往往被一层覆盖。
54. 金属材料蠕变断裂断口的微观特征主要是冰糖状花样的。
55. 蠕变极限是表示材料在高温长时间载荷作用下的抗力指标,是选用高温材料,设计高温下服役机件的主要依据之一。
56. 描述材料的蠕变性能常采用、、等力学性能指标。
57.缺口偏斜拉伸试验过程中,试样在承受拉伸力的同时还承受力的作用,承受复合载荷,故其应力状态更,缺口截面上的应力分布更,因而,更能显示材料的缺口敏感性。
58.要在同一材料上测得相同的布氏硬度,或在不同的材料上测得的硬度可以相互比较,压痕的形状必须,压入角应。
59.高温下材料晶内和晶界的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但晶界的强度降低速度比晶内的降低速度。
60.根据剥落裂纹起始位置及形态不同,接触疲劳破坏分为、和三类。
61.是引起疲劳破坏的外力,它是指大小、方向均随时间变化的载荷。
62.紧凑拉伸试样预制裂纹后在固定应力比和应力范围条件下循环加载,随的变化曲线即为疲劳裂纹扩展曲线。
63.疲劳裂纹不扩展的应力强度因子范围临界值,称为。
64.产生疲劳微观裂纹的主要方式有、和。
65.疲劳裂纹扩展第二阶段断口最重要的特征是具有。
66.驻留滑移带在加宽过程中,还会出现和,其成因可用柯垂耳-赫尔模型描述。
67.剪切断裂和解理断裂都是断裂。
前者受剪切力作用是断裂,后者受正应力作用,属断裂。
断裂性质完全不同。
也就是说断裂既可能是韧性断裂也可能是脆性断裂。
取决于材料的本性和力的作用方式。
68解理断裂是沿特定界面发生的脆性断裂,解理断裂实际上是沿一族相互平行的晶面解理而引起的。
这些解理面称为。
69.若干相互平行的而且位于不同高度的解理面,从而形成解理断口的基本微观特征。
二、概念:1.韧脆转变:2.内耗:3.解理裂纹:4.弹性:5.低温脆性:6.低应力脆断:7.过载持久值:8.滞弹性:9.穿晶裂纹:10.疲劳缺口敏感性:11.韧脆转变温度:12.循环韧性:13.解理刻面:14.韧 性: 15.小范围屈服:16.有效裂纹长度:17.缺口敏感度:18.穿晶断裂: 19.解理断裂:20.氢致延滞断裂21.应力腐蚀22.白点 23.接触疲劳24.相对耐磨性25.粘着磨损26.约比温度27.松弛稳定性 28.等强温度29持久强度30.蠕变极限31.高周疲劳32.弹性比功五、说明下列力学性能指标的意义:500HBW5/750;HR30N ; HV ;HK ;HS ;A KV ;A KU , FATT50;NDT, FTE,FTP ;K Ic ;G Ic ;σ-1,σ-1P ,σ-1N ,τ-1,q f ,ΔK th ,da/dN, σscc 、K Ⅰscc 、K Ⅰhec 、da/dt 、sh σ;;T ∙εσ;T τδσ/;T τσ 。
六、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打 ,错误的打1.弹性模量E 表征了金属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 )。
2.材料的真实相对伸长与真实相对断面收缩率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
3.穿晶断裂一定是韧性断裂( )。
4.疲劳断裂总是脆性断裂( )。
5.所谓解理面是指屈服强度最低的晶面( )。
6.应力状态软性系数越小,越容易产生脆性断裂( )。
7.随着加载速率的提高,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也提高( )。
8.金属的断裂韧性K Ic 随裂纹的扩展而增大( )。
9.贝纹线和疲劳条带都是疲劳断口的微观特征( )。
10.材料的缺口敏感度为1,说明缺口几乎不影响材料的疲劳强度( )。
11.退火态和高温回火态的金属都有包申格效应( )。
12.弹性模量E 主要取决于金属的本性,是组织不敏感因素( )。
13.解理断裂总是脆性断裂( )。
14.过载损伤是指金属在高于疲劳极限的应力水平下运转一定周次后,其疲劳极限或疲劳寿命的减损( )。
15.韧窝是微孔聚集型断裂断口微观形貌的基本特征( )。
16.提高材料的弹性模量能够提高材料弹性比功()。
17. 硬度是衡量材料软硬程度的一种力学性能()。
18.内耗可用弹性比功度量()。
19.应变硬化指数随层错能降低而降低()。
20冷加工状态应变硬化指数高()。
21.晶粒粗大材料应变硬化指数高()。
22.缺口试样的屈服强度与光滑试样的屈服强度的比值。
称为“缺口敏感度”()。
23.应力腐蚀是指金属在拉应力和特定的化学介质共同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所产生的低应力脆断现象()。
24.由于氢和应力的共同作用而导致金属材料产生脆性断裂的现象叫做氢致断裂()。
26.单位摩擦距离单位压力下的磨损量称之为比磨损量()。
27.材料的组织越不均匀,弹性后效越明显()。
28.疲劳寿命是指试样在交变循环应力或应变作用下直至发生破坏前所经受应力或应变的循环次数()。
29.金属材料的蠕变变形主要是通过晶界滑动和位错滑移等机理进行的()。
30. 金属材料蠕变断裂断口在变形区域附近有许多裂纹,使断裂机件内部出现龟裂现象()。
31.金属材料蠕变断裂断口一定因为高温氧化,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32. 金属材料蠕变断裂断口的微观特征通常是冰糖状花样的沿晶断裂形貌()。
33. 蠕变极限是表示材料在高温长时间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变形抗力指标()。
34.材料的晶内和晶界的强度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35.蠕变极限是指在约比温度以下,使试样在蠕变第二阶级产生规定稳态蠕变速率的最大应力()。
36.蠕变极限是指在给定温度和载荷条件下,使试样产生规定的蠕变应变的最大应力()。
37.蠕变就是高温时材料在长时间的载荷作用下缓慢地产生塑性变形的现象()。
38.滞弹性是指在外加载荷作用下,应变落后于应力现象,属于弹塑性变形()。
39.包申格效应是指原先经过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同向加载,弹性极限增加;反向加载时弹性极限降低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