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成长与发展理论
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 个 阶 段
前运动思维阶段(2-7岁)
具体运动思维阶段(7-12岁)
形式运动阶段(12-15岁)
五、皮亚杰的理论对教育的作用
(一)强调活动的重要性 (二)强调兴趣和需要的重要性 (三)强调儿童心理发展的连续 性和阶段性的重要作用 (四)强调智力是一种积极、主 动的结构
皮亚杰理论在护理中的应用
问:这个丈夫该这么做吗?为什么?
利用这类两难故事,科尔伯格研究了75 名10~16岁的被试。以后每隔三年重复一次, 直至22~28岁。他让被试听了故事后判断是 非,然后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再 根据他们的回答划分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 同时又根据一系列的回答,编制了各种不同 水平的量表,再来测定其他儿童的道德发展 水平。
根据不同年龄思维的特点,采取不同的 沟通和护理方式: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劳伦斯·科尔伯格 [Lawrence Kohlberg 1927.10.25- 1987.0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出生于美 国纽约州的布隆维尔市 (Bronxville)的一个富商家 庭,逝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 顿。
(一)Freud的性心理 发展学说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心理结构: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主要内容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发展:口欲期、肛欲期、性蕾期、潜伏 期、生殖期
Freud的性心理发展学说
奥地利精神病医学家,1856-1939 认为人类是倾向自卫、享乐和求生存的, 其原动力是原欲或性本能冲动。 弗洛伊德将人的精神分为3个独立的范畴: 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 口欲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 期
家庭社会学主要理论
1.3 命题 行动者将选择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 行为者在没有回报时将寻求成本最小; 当眼前利益相同时,行为者将选择在远 期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 当远期利益相同时,行为者将选择在短 期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
1.4 应用
择偶、婚姻、离婚、性行为的性别差异、
第二节 符号互动理论 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 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 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 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 符号互动理论强调社会是一种动态实体,是 经由持续的沟通、互动过程形成的。符号互动论 主张在与他人处于互动关系的个体的日常情境中 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特别重视与强调事物的意义、 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4.4 应用 家庭治疗
第五节 冲突理论
• 社会冲突理论将冲突视为人类互动的一种 基本形式。在家庭社会学应用中注重从冲 突角度研究家庭。认为在婚姻和家庭关系 中冲突是自然的,与其强调婚姻家庭关系 中的秩序、平衡、一致或功能主义的系统 平衡,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冲突的规律和 调解上。
5.1 假设
人类主要为自身利益所激励; 冲突在社会群体中普遍盛行; 冲突在社会群体中不可避免; 在如家庭等社会群体的研究中首要关注的是 如何控制冲突
2.1 假设
人的行为必须为行为者的意义所理解; 行为者定义背景和情境的意义;
个人都是有意识的;
社会先于个人;
2.2 概念
自我和意识 社会化 角色 情境
2.3 主张 自我的角色扮演质量积极影响自我对关系的 满意度; 对角色期望的感知越清晰,角色扮演越成功; 个人对所扮演的角色的期望越认同,角色紧 张越少; 个人角色越多样化,个人对角色期望的认同 越低; 在角色扮演中感知的角色紧张越强,越不容 易转变到该角色,越容易向角色外转变;
《护理学导论》《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
《护理学导论》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护理学导论是学习护理专业的启蒙教材,是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护理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教学使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思想,初步学会用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为护理对象服务。
并能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于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卫生保健指导和各项护理操作中。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根据护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护理专业学科的特点,以“以人为本”整体护理为指导思想,系统地阐述国内外护理学的发展历程,护理学的概念及范畴,健康与疾病,人的基本需要,人的成长与发展与护理的关系,压力学说及其在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问题,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护理程序,文化与护理,护理理论,护理伦理,护理专业中的法律问题,健康教育等内容。
为学生进入护理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对提高护理职业道德修养,促进护理专业自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三)课程教学改革本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我们所讲授的课程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本课程应涵盖了当前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学科框架、护理学发展趋势等内容。
引导护理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护理专业的学科体系,及其有别于医学专业的独特理论框架,产生职业归属感,对护理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课程理论教学第一章护理学的发展及基本概念2学时第一节护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0.5学时知识点:一、国外护理学的发展及形成过程二、中国护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节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 0.5学时知识点:一、护理的概念二、护理学的概念及知识体系三、专业的特征及护理专业四、护理专业的工作范畴第三节护理专业 0.5学时知识点:一、专业的特征与护理专业二、护士专业的工作范畴三、护士专业的发展趋势第四节护士角色及素质 0.5学时知识点:一、护士的角色二、护士的特征要求三、护士的资历要求与分类四、护士的心理素质要求本章小结重点:1.熟悉南丁格尔的事迹和对现代护理的贡献。
(完整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知识要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认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1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而不仅仅是生理无重大疾病。
真正的心理健康标准:生理健康(身体无重大疾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健康的定义:(1)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的心理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2)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展自己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卫联4心理健康的两层含义:(1)无心理疾病(2)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5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智力正常2。
情绪健康3。
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
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第二节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二心理障碍定义: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积累、迁延、演变的结果,个体的主观体验痛苦,社会适应不良,社会功能损害较大,常伴有病理性变化,不经过专门治疗难以自行消失:主要有神经症、人格异常,性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严重性排列):一般困扰--情绪及行为障碍—-精神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生活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问题、就业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1。
经济压力2.人际压力3.情感压力4.前途压力5。
学业压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个体原因、学习教育、社会、家庭第三节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备素质(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1)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有很强的适应能力(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1、对自我进行积极的调整。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
发展心理学发展理论第二章发展理论主要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行为主义的观点)认知发展理论习性学理论生态系统论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又译心理分析理论,是西方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
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理论分为两个时期: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早期精神分析理论与埃里克森等人为代表的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观1、人格的结构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三个成分构成,即本我、自我、超我组成。
本我(id),包括人的先天本能和基本欲望,由快乐原则支配。
自我(ego),介于本我和现实之间, 既要满足基本需要,又要控制和压抑本我的过分冲动。
自我是遵循现实原则活动的,它是有意识的、理智的。
超我(superego), 人格中良心、理想方面,代表着社会的伦理道德,力求完美。
超我以至善原则行事。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基本动力是性本能, 性本能表现为一种力量和冲动,这种能量和冲动被称作“力比多”。
力比多以特有的阶段次序投射到身体的不同部位,使它依次成为儿童兴奋的中心,这就促成了相应的人格发展阶段。
2、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 ~ 3岁)(3)生殖器期(3 ~ 6岁)(4)潜伏期(5、6 ~ 12岁左右)(5)生殖期(12岁~20岁左右)3、简评贡献:儿童早期经验影响后期发展的观点很有价值;把人格发展看成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对人格发展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
不足:观点缺乏有力支持;过于强调性本能的满足;研究取样来自少量精神疾病患者。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1、埃里克森的基本观点埃里克森把人格的发展看作是一个渐进贯穿终生的过程,并要依次经历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特殊的发展任务,即解决由个体的生物成熟与社会文化的要求之间产生的冲突即发展危机。
每阶段发展危机的解决,即获得积极品质,使个体顺利的发展至下一个阶段,否则个体将会遭遇到适应的困难,并进而阻碍到以后各个阶段的发展。
护理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 系统论
• (三)动态性 • 动态性是指系统可随时间、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系统的运动、发展与
变化过程是动态性的具体反映。系统为了生存与发展,需不断调整自 己的内部结构,并不断与环境进行互动。 • (四)目的性 • 任何系统的存在都有特定的目的。系统的结构也是根据其功能和需要 设立的。系统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协调,不断调整 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环境的需要。系统活动的最终目的在于维持系 统内部的平衡和稳定,求得生存与发展。
• 二、系统的分类
•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形形色色的千差万别的系统,人们可以从 不同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类。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系统论
• (一)按人类对系统是否施加影响分类 • 系统可分为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自然系统是自然形成、客观存在的
系统,如人体系统。人造系统是为达到某特定目的而建立的系统,如 护理质量管理系统。人类的现实活动中,大多数系统为自然系统和人 造系统的综合,又称复合系统,如医疗系统、人类生活系统。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系统论
• (二)系统论是护理理论或模式发展的理论依据 • 一般系统论为许多护理理论家所借用,作为发展护理理论或模式的基
本框架,如罗伊的适应模式、纽曼的健康系统模式等都与系统论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理论模式为护理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 (三)指导护理管理工作 • 一般系统论同样被护理管理者应用于护理管理中。医院护理行政管理 系统是医院整体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医院的其他子系统医疗、医技 、后勤、行政等部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医院的整体功能。 护理管理者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应运用系统方法,调整护理工作与各部 门的关系,取得医院行政领导、医疗和后勤的支持与配合。同时医院 护理系统也要不断优化自身内部结构,使护理系统高效、合理地运行 。
第三节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 水平3--后习俗水平(能摆脱外在因素,着重根 据个人自愿选择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 •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定向 认为社会道德、法律和习俗都不过是些社会契约, 当然可以改变,不同意单纯以规则来衡量人们的行 为。 • 第六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 • 评价行为不仅要考虑法律的准则,更重要的还要考 虑更本质的道德原则,认为个人一贯依据自己选定 的道德原则去做就是正确的。
• 经典研究:“三座山”实验
• 幼儿坐在固定位置,实验者把布娃娃放 在模型周围的不同位置,问题:“布娃 娃看到了什么?”6岁以下儿童不能成功, 只能按照自己的角度选择。
•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对他人的 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4岁左右 • 心理理论的研究方法:错误信念任务、 意外地点任务、意外内容任务
(一)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1、皮亚杰的发展观
• 皮亚杰的理论属于内外相互作用的 建构主义发展观,即既强调内外因的相 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 不断产生量和质的变化。
2、心理发展的本质和原因
• 皮亚杰认为,心理、智力、思维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 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这种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 的适应(adaptation),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 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外部的动作 • 动作 目的都是适应 内化了的思维动作 • 同化(assimilation) • 适应方式 顺应(accommodation)
• 道德认知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
• 水平1--前习俗水平(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 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 第一阶段:服从与惩罚定向 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认为受 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否则就是坏的。 • 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 以满足个人需要和个人利益作为行为的准则, 凡是对自己有利的就是好的。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基础
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态度和价值观。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知识
三、职业锚
第
五
2. 职业锚的类型
章
技术/职能型
生活型
管理型
职业锚
安全/稳定型
自主/独立型
理论构成
创造/创业型
挑战型
服务/奉献型
第二节 职业选择理论
第
五
一、帕森斯的特质因素论
章
二、罗伊的人格发展理论
三、霍兰德的职业个性理论
四、弗鲁姆的择业动机理论
段职业心理发展过程的研究,将个体职业心理的发展划
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现实期3个阶段。
1. 幻想期(4岁~11岁)
2. 尝试期(11岁~17岁)
3. 现实期(17岁以后)
第三节职业发展理论
二、舒伯的职业生涯. 成长阶段
2. 探索阶段
3. 建立阶段
4. 维持阶段
5. 衰退阶段
第三节职业发展理论
第三节 职业发展理论
第 五
一、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章
二、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三、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四、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第三节职业发展理论
一、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第
五
章
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先驱、职业心理学家
金斯伯格(EliGinzberg),通过对人的童年到青少年阶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知识
一、生涯规划的内涵
第
五
2. 职业生涯规划
章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你打算选择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职业,
什么样的组织,想达到什么样的成就,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以及如何通过学习与工作达到目标。
护理学相关理论
环境中的刺激所引起的人体的一种 非特异性反应。—塞里(Selye) 人与环境交互作用出现的一种结 果。—拉扎勒斯(Lazarus)
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 贝塔朗菲(Bertalanffy) 1937年提出
一、系统理论的产生
• 系统作为一种思想,古代已萌芽 • 系统作为一种理论,创始人贝塔朗菲 • 1925年发表“机体系统论”,提出系统论 的思想 • l937年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概念。奠定 了这门科学的理论基础 • 1968年发表专著《一般系统理论-基础、发 展和应用》被公认为是这门学科的代表作
(四)适应
是机体为保持内环境的平衡而作出改变
的过程,是应对的最终目标。
二、应激模式
• 塞里(Selye H)—应激反应模式: 从生理角度研究压力 • 霍姆斯(Holmes T)与拉赫(Rahe R)— 刺激模式 社会再适应评分表 • 拉扎勒斯(Lazarus RS)-应激与应对模式
(一) 应激反应模式
• 汉斯 ·塞利(Hans Selye)是加拿大生理
学和内分泌学家,被称为压力理论之父,
其理论代表作有《压力》,又译为《应
激》。
(一) 应激反应模式
1.应激:是身体对任何作用于它的剌激作出的非特异性 反应。 2.应激的反应
局部适应综合征(local adaptation syndrome, LAS) 如反射性疼痛反应、炎症反应等。 整体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如全身不适、失眠等。
《教育学原理》课件(盛冰主讲)——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第三节、人的发展理论与教育
一、古代中国人的发展理论与教育 1、儒家人的发展理论与教育 (1)儒家人的发展理论:发展目标是通过提 高个体的人格境界而达到外在社会理想的 实现;发展的秩序是“格物、致知、正心、 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 (2)儒家的教育策略儒家的教育策略: 教育目的是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外在的道德教化和内在 的道德反省;
中华教育学习网
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论与教育 (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的道德发 展理论可以概括为“三水平六阶段”。 (2)科尔伯格的教育观: 道德教育工作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应尊 重儿童道德判断发展的水平; 道德教育要逐渐促进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 提高; 道德教育的重点应从注重“他律”转向注 重“自律”, 从注重个体“私德”到注重社会公德以及 人类共同的道德基础。
概念:环境因素是指那些对人的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世界, 包括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 作用:环境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是更为根本的因素。它们 提供人的发展所需的物质和社会条件;构成人的发展的巨 大动力;影响了人的发展的价值方向;影响了人的发展的 内容;对人的发展本身具有一种广义的教育作用。不过, 由于环境因素自身的复杂性,环境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2、相应的教育策略 重视成长环境的建设,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 环境和班级环境的建设,利用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转化环 境中的消极因素,创造出有利于人的成长的环境因素。
中华教育学习网
5、存在主义的发展理论与教育 (1)存在主义人的发展理论:存在主义是20世纪 西方的一种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丹麦的克尔 凯郭(S.A.Kierkegaard)、德国的雅斯贝尔斯 (K.Jaspers)、海德格尔(M.Heidegger)、法国的萨 特(J.P.Sartre)等。 (2)存在主义的教育观点: 教育必须把儿童看成是“完全的人”,而不是 “不成熟的人”; 自由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为此他们强烈批评学校 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和僵化的学校制度; 学校的目的是培养特性、发挥潜能和创造性; 教育要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教育方法以讨论、对话、问答为主。 中华教育学习网
护理学导论 第四章 护理支持性理论
—按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分类 开放系统 闭合系统
—按组成系统的内容和要素的性质分类 实体系统 概念系统
—按系统状态是否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分类 动态系统 静态系统
第一节 一般系统理论
系统的基本特征
目的性—任何系统都有自身特定的目的,最终目的在 于维持系统内部平衡和稳定,求得生存与发展 相关性—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要 素与系统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和影响的 动态性—系统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系统要运动和发 展,必须通过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层次性—系统是按复杂程度依次排列组织的,每个系 统都是一个具有复杂层次的有机体 整体性—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系统各要素功能的总和
需要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 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
第二节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
第二节 需要层次理论
第二节 需要层次理论
第二节 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之间的关系
需要的满足有层次性 各种需要满足的时间不同 人的行为是由优势需要决定的 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彼此重叠 各层次需要间的层次顺序并非固定不变 随着需要层次的向上移动,各种需要的意义是因 人而异的 人的需要满足程度与健康成正比
第四章 护理支持性理论
护理支持性理论
护理理论
—是指对护理现象系统的、整体的看法,以描述、 解释、预测和控制护理现象
一般系统论 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
压力与适应理论 沟通理论
第一节 一般系统理论
贝塔朗菲(1901~1972)
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一般系统论 和 理 论 生 物 学 创 始 人 , 1937 年 第 一 次 提 出 “一般系统论”概念。
儿童发展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儿童发展概论发展是指个体身体、生理、心里、行为发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
发展不仅指儿童的生长成熟的过程,也指成人后衰退消亡的过程。
儿童发展是指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这一成长阶段,它是个体生命全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从生命形成到成熟大体表现为以下特点:一是身心活动从混沌未分化向分化、专门化发展二是身心活动从不随意性、被动性向随意性、主动性发展三是认知机能从认识客体的直接的外部现象向认识事物的内部本质发展四是对周围事物的态度从不稳定向稳定发展五是由一个自然人、生物人向社会人、文化人的发展儿童发展在个体的发展中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如下特点:(一)发展的基础性儿童发展有快有慢,发展中既有量变,又有质变;发展中既有普遍性,又有个体性(二)发展的递进性儿童发展是各个发展领域整体的、内在关联的、互相促进的递进性发展(三)发展的易感性儿童发展一方面容易朝着积极地方向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朝着消极的方向发展儿童发展分为四个领域:生理发展认知发展——认知过程与智力的变化包括主义、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言语、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变化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一一情感、情绪的发展,人际认知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控制与调节的发展,同伴友谊关系的发展,社会行为的发展,道德能力的发展等文化性发展一一文化感知、文化记忆、文化认同、文化思维、文化自觉能力的发展,文化沟通、文化融合能力的发展,文化熏染、文化调适、文化适应能力的发展等个体发展是指人的出生到死亡的发展,因而儿童发展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分支科学。
依据一定标准划分人生发展阶段的典型理论,可归为如下几类:1.单纯以生物的变化或种系的演化规律来分柏曼以内分泌腺的发育优势为年龄阶段的划分标准,将发展阶段划分为:①胸腺时期(幼年)②松果腺时期(童年)③性腺时期(青年)佛洛依德以性本能的发展为划分标准,将发展阶段划分为:①口唇期(0〜1岁)②肛门期(1〜3岁)③前生殖器期(3〜6岁)④潜伏期(6~11岁)⑤青春期(11〜20岁)施太伦根据复演论的思想,把人类个体的发展的等同于种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幼儿期(6岁以前)是从哺乳动物到原始人类阶段;②意识的学习期(从入学到13岁)是人类古老文化阶段;③青年成熟期(从14岁到18岁)是近代文化阶段2.以心理特质的变化为依据来分皮亚杰以智慧或认知结构的变化为依据来划分发展阶段:①感知运动智慧阶段(0〜1.5、2岁)②前运算智慧阶段(1.5、2〜6、7岁)③具体运算智慧阶段(6、7〜11、12岁)④形式运算智慧阶段(11、12〜14、15岁)艾里克森将生物、文化和社会这三种因素相结合来划分个体儿童发展的阶段: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②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和怀疑(1.5-3 岁)③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3〜5、6岁)④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6〜11、12岁)⑤基本的同一性感对基本的同一性感混乱(11、12~17岁)⑥基本的亲密感对基本的孤独感(成年早期)⑦基本的繁殖感对基本的停滞感(成年中期)⑧基本的自我整合感对基本的绝望感(成年晚期)苏联心理学家达维多夫以儿童活动形式的转变作为划分的标准:①直接情绪性交往活动(0〜1岁)②摆弄实物活动(1〜3岁)③游戏活动(3〜7岁)④基本的学习活动(7〜11岁)⑤社会有益活动(11〜15岁)⑥专业的学习活动(15〜17岁)我国儿童发展阶段划分标准:①新生儿期(出生到一个月)②乳儿期(1岁以内)③婴儿期(1〜3岁)④幼儿期(3〜6岁)⑤儿童期(6〜12岁)⑥少年期(12、13〜14、15岁)⑦青年期(14、15〜17、18岁)⑧成年期(18岁以后)我国的学制,个体的发展阶段可分为:①先学前期,即婴儿期(3岁以前,托儿所)②学前期,即幼儿期(3〜5、6岁,幼儿园)③ 学龄初期,即学龄儿童期(6、7〜11、12岁,小学)④学龄中期,即少年期(12、13〜14、15岁,初中阶段)⑤学龄晚期,即青年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儿童发展学界普遍认为划分个体发展阶段的基本准则应该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个体发展在各个不同时期,表现在身体、生理、认知、情感、个性、文化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水平上的特殊矛盾或本质特点总和。
护理的基本理论
• (三)第三线防卫—专业辅助
专业辅助:心理咨询或医护人员提供针对性的 治疗和护理。
• 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压力对我们的危 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以积极的心态 面对压力,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化压力 为动力,才能真正减轻压力,最终战胜 一切压力和困难。
四、对应激的适应
(一)适应的概念 • 适应是生物体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
理论加以修改,在生理和安
全需要之间增加一个层次即
结束
刺激的需要,包括性、活动、
探索、好奇心和操纵。
理查德.凯利希
食物
性 空气
自我实现
尊重
自尊
爱
归属感 亲密感
安全
防卫
保护
活动
探险
操纵
好奇心
水
温度
排泄
休息 免于疼痛
凯利希人类需要层次论示意图
(二) 需要层次论的基本观点
• 1、人类普遍存在的 • 2、从低到高有一定层次性。 • 3、有些需要必须立即和持续予以满足,而有些
统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以达到最佳功能状态;另一方 面,系统总是不断与环境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 交流,以适应环境,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 层次性:系统的层次间存在着支配与服从的关系,高 层次往往是主导力量,低层次往往是基础结构。 5、 目的性:各系统均有明确的目的,不同系统有不同的 目的。
三、一般系统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一)用系统的观点看人: • 人是一个自然、开放、动态的系统。
生理防卫 目前的心、身防卫
心理防卫
• 生理防卫:包括遗传素质、一般身体状 况、营养、免疫功能等。
• 心理防卫:指心理上对压力作出适当反 应的过程。如:否认、文饰作用、转移、 补尝、升华等。
护理学导论高职案例版:护理理论与模式
? 输入
刺激 适应水平
控制过程
应对机制: 生理调节器 认知调节器
效应器
生理功能 自我概念 角色功能 相互依赖
输出
适应性反应 无效反应
反馈 图6-3 罗伊适应模式
1. 输入 由刺激和适应水平构成。 刺激 :分主要刺激、相关刺激、固有刺激。 适应水平:指可实现适应性反应的刺激强度,其 水平因人而异。
自理 能力
自理
<
自理缺陷
护理系统
治疗性自理 需要
图6-1奥瑞姆自理缺陷理论
(三)护理系统理论 根据病人自理需要和自理能力的不同,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 护理系统:
护士行为
完全补偿系统
完成病人的治疗性自理 补偿病人不能进行的自理 支持和保护病人
病人行为受限
护士护行护为
士士
行 为
部分补偿系统
完成病人的部分自理 补偿病人的自理不足 在病人需要时提供帮助
适应的一种反映。 (五)环境 来自机体内部和周围的刺激构成了环境。
二 罗伊适应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以罗伊适应模式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工作方法分为 以下六个步骤:
(一)一级评估 找出无效反应。 (二)二级评估 找出无效反应的原因。 (三)护理诊断 对病人适应状态的陈述或诊断。 (四)制定目标 对病人经护理干预后应达到的行 为结果的陈述。 (五)干预 制定和落实护理措施,促进人的适应 反应。 (六)评价 将干预后病人的行为改变与目标行为 进行比较。
2.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本我、自我、超我。
洛伊德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和护理应用
阶段 口欲期
肛门期
年龄
特点
0-1岁 口部成为快 感来源的中 心
1-3岁
肛门和直肠 成为快感来
学前儿童发展理论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从表 10 - 1 中我们似乎可以得出, 处在感觉运动阶段的婴儿只 要到了某个特定年龄, 就会自然地进入下一亚阶段, 实际并非如此。 进入某阶段的确切时间反映了婴儿身体的成熟水平和婴儿所处社会环 境性质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一阶段后期, 儿童的感觉运动智慧开始 向表象过渡。
下一页 返回
活动一 了解小额信贷产品营销基础
• 二、 信贷产品营销的特征
• 信贷金融机构作为第三产业, 主要销售的是服务和资金, 如提供 资金的信贷服务, 提咨询等业务的中间服务。 作为开发营销金融 产品的特殊企业, 信贷营销既具有其特殊企业的特异性, 又具有一 般企业的共同性。 与实物产品营销相比, 信贷产品营销主 要 有 以 下 两 种 特性。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皮亚杰指出, 即使在主体似乎非常被动的社会传递如学校教学的情 况下, 如果缺少儿童主动的同化作用, 这种社会化作用仍将无效。 皮亚杰认为社会环境产生的作用, 要比物质环境更大, 因为社会环 境向儿童提供了一个现成的交际工具———语言, 语言对儿童心理 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 小额贷款公司的产品营销方式与一般企业的营销方式大致相同, 只 是在具体形式方面略 有差异, 主要包括告知、 劝说、 提醒三种。 告知, 就是要让潜在的客户知道小额贷款公司其 信贷产品的存在, 可以在那里得到该种小额信贷服务, 了解该家小额贷款公司信贷产 品的优 点。 劝说, 就是要向客户说明应该购买和适用小额贷款公 司某种特定的信贷产品。 提醒, 就 是指当小额贷款公司某项特定的 信贷产品只在特定的地点和特定的时间才提供时, 小额贷款 公司要 及时提醒客户。
• ( 一) 感知运动阶段 (0 ~ 2 岁) • 这一阶段儿童最初只是天生的反射来适应环境, 以后在外界影响下,
发展理论与儿童发展-章丘广播电视大学
04
儿童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儿童发展中的常见问题
01
02
03
04
心理问题
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可能 影响孩子的情绪和行为。
学习问题
如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学习动力不足等,可能影响孩
子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
社交问题
如人际关系紧张、社交焦虑等 ,可能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和
儿童开始用符号思考,进行简单的想象和 游戏。
具体操作阶段(7-11岁)
形式操作阶段(11岁以后)
儿童开始进行逻辑思考,学习抽象概念和 解决问题。
儿童能够进行抽象思维,推理和理论构建 。
儿童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连续性和阶段性
儿童发展遵循一定的顺序,每个阶段都有其 特定的特征和发展规律。
不平衡性
儿童发展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的方向和顺序。
维果斯基的社会建构主义
强调儿童在社会互动中学习和发展的 重要性,提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教学方式。
发展理论在儿童心理咨询潜意识的心 理冲突,帮助儿童解决心 理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发 展。
行为主义理论
通过奖励和惩罚等行为矫 正方法,改变儿童不良行 为习惯和情绪问题。
人本主义理论
敏感期理论
根据儿童发展的敏感期, 适时提供相应刺激,促进 儿童各项能力的发展。
亲子关系培养
强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 密关系,通过亲子游戏、 阅读等活动增进亲子互动。
发展理论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根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设计教学内容 和方法,促进儿童思维和学习能力的 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
生存,联系,发展层次理论
生存,联系,发展层次理论生存与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核心研究发展问题,不能离开生存问题,一切事物没有了生存也就没有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其生存的方式,生存方式决定了发展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也是这样,即什么样的生存观就决定什么样的发展观。
一、生存与发展问题发展的前提是生存,生存问题的核心是生存(主)权与生存空间,发展问题的核心是发展(主)权与发展空间,主权与空间是客观存在的两个基本要素。
生存权是发展权的基础,生存空间是发展空间的基础,这是发展观的两对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矛盾问题。
第一节生存权与生存空间任何事物从其诞生起,都有一个生存权问题,这个生存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反映着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没有生存时间和生存空间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生存权就是事物对其客观存在的主导权,没有生存主导权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也是没有希望的。
一个奴隶,他的生存权决定在奴隶主手中,奴隶的命运只能是被奴役,被剥削。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生存权,必将走向灭亡。
一个国家如果不能掌握自己的生存权,必定成为别国掠夺的殖民地。
1、生存权生存权包含着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主体属性,自然属性是指事物的客观存在性,主体属性是指事物存在的权利。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就是尊重自然的客观存在,保护自然的原生态。
生存权对于生命体来说就是指生命权,以及维系生命存在的基本需要,生命权是生存权的前提,没有生命权,生存权就不可能存在,也没有意义。
同时,有了生存权,才能使生命在时间上获得延续,在空间上得到拓展。
可见,生命权中包含着劳动力,也包含着生产力,但不包含生产力的全部。
在人类社会,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
人的生存权是人的生命权、以及维系生命正常存在的基本权益的总和,包括人的温饱权、休息权、劳动权、健康权、居住权等。
生命权是一切权利的根本,没有了生命权,所有的权利都没有意义,也将不存在。
阶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私有制社会的产物,阶级的生存权是由阶级地位决定的,在奴隶社会,奴隶主不仅掌握了奴隶的生存权,还掌握了奴隶的生命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信任-----不信任 • 自主-----羞愧 • 主动-----内疚 • 勤奋-----自卑 • 自我认同—角色紊乱 • 亲密-----孤独 • 繁殖-----停滞 • 完善-----失望
2021/1/15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阶段
年龄 冲突 正性解决指标 负性解决指标
婴儿期 出生至 信任对 学会相信别人 不信任、退缩
• 在近一百年的人类历史上,至少有 三个犹太人,对人类的发展作出了 划时代的贡献:马克思、爱因斯坦 和弗洛伊德。
2021/1/15
弗洛伊德传 作者:高宣扬
• 弗洛伊德,是本世纪世界 名人中最有争议的人物之 一。早在二十年代,他所 创立的精神分析学,就在 世界上产生了影响。他的 学说接触了传统心理学较 为忽视的潜意识,扩大了 心理学研究领域,使心理 学研究的层次加深了,以 至他的学说在文学、医学 、哲学等方面都引起了反 应。 2021/1/15
• 1.感觉运动期(0~2岁):此期思维的 特点是婴幼儿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觉和认 识周围世界,这是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
• 2.前运思期(2~7岁):此期儿童开始 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从事思考活 动,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以自我为中心。
2021/1/15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3.具体运思期(7~11岁):此期的儿童 摆脱了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能从他人的 角度来看周围的事物;能同时考虑问题的两 个方面或更多的方面,如能接受物体数目、 长度、面积、体积和重量的改变;想法较具 体,不再只凭直觉,看世界也较客观和实际 ;开始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和事物转换能力, 但还没有处理抽象事物的能力,其逻辑思维 只限于具体的事物。
2021/1/15
2021/1/15
让·皮亚杰 Jean Piaget, (1896-1980) 是当代杰出的 儿童心理学家, 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学派) 的创始人。
认知发展学说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 儿童的思维发展并不是由教师或父母传 授给儿童的,它是通过儿童与环境相互
角色紊乱 计划
要求
2021/1/15
二、艾瑞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阶段
年龄 冲突 正性解决指标 负性解决指标
青年期 18~25岁 亲密对 与异性建立亲密 缺乏人际交往(
成年早期)
孤 独 关系,对工作与 逃避工作或
家庭尽职尽责 家庭中的责任
成年期 25~65岁 繁殖对 富有创造性、生活 纵容自己、自
2021/1/15
2.人格的发展阶段
• (4)潜伏期(7~12岁)
• 这一时期的儿童注意力主要集中于智 力及身体活动上。
• (5)生殖期(12岁以上) 这个阶段 开始于青春期,由于激素水平的改变 和第二性征的出现,青春期少年开始 对异性产生真正的兴趣,原欲又重新 回到生殖器,注意力开始转向自己所 喜爱的性伴侣身上。
1.人格结构
• (3)超我 是人格结构中组 成良知、道德观与价值观的 部分,是最高的监督和惩罚 系统,依据“理想原则”行 事,即按照尽善尽美的原则 指导自我、限制本我,以达 到自我完美的高度。
2021/1/15
2.人格发展理论:
• 口欲期—口部---喂养 • 肛门期---肛门、直肠---控制欲 • 性蕾期---生殖器---性别认同 • 潜伏期---智力与身体---学习与锻炼 • 生殖期---异性关系---自立自强自主
(口感期) 18个月 不信任
或疏远别人
幼儿期 18个月 自主对 学会自控而不失 时常出现过度 (肛-肌期) 至3岁 羞 愧 自尊能与人共处 自我约束
学龄前期 3~5岁 自动对 敢于有目的地去 缺乏自信、态
(生殖运动期)
内 疚 影响改变环境, 度消极、怕出
能评价自己的行为 错,限制活动
2021/1/15
第三节 成长与发展理论
• 教学目标: • 1、掌握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的
内容及其临床应用 • 2、熟悉成长、发展与成熟的定义; • 3、了解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皮亚杰
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内容及其临床应用。
2021/1/15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说
• 弗洛伊德,奥地利神经科医生,现 代心理学之父。
作用,逐步将简单的概念集合成复杂概
念来完成的。
• 同化 • 顺应
适应
2021/1/15
认知发展过程四阶段
• 感觉运动期:通过身体认识世界 • 前运思期:符号语言,自我中心 • 具体运思期:多方面考虑问题 • 形式运思期:抽象假设,推测判断
2021/1/15
2021/1/15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阶段
年龄 冲突 正性解决指标 负性解决指标
学龄期 6~12岁 勤奋对 求得创造与自我 对自己失望,
(潜伏期)
自 卑 发展,能控制 从学校的学习
自己的世界 及同学的交往
中退缩下来
青春期 12~18岁 自我认同 有自我认同感及 角色模糊不清
对 发展自身潜能的 难以进入角色
2021/1/15
1.人格结构理论:
• 本我id---真我本性---快乐原则 • 自我ego---现实---表现 • 超我superego---良心道德---权威形象
2021/1/15
1.人格结构
• (1)本我 即人格中最原始的部 分,是动机和欲望的潜意识来源, 也是个体追求立即满足的本能,遵 循“享乐原则”。目的在于争取最 大的快乐和最小的痛苦。
2021/1/15
二、艾瑞克森心理社会发展学说
• Erik Erikson(1902 年-- 1994 年)
• 1902 年6月15 日出生 在德国法兰克福。
• 丹麦血统的美国人
2021/1/15
Erikson
• 是新佛洛伊德学派中最有名及影响 最大的人之一。他将在精神分析中 所得到的灵感扩展到跨文化之儿童 研究、伟人的心理传记与心理学和 社会动力之界面。
2021/1/15
2021/1/15
2021/1/15
2.人格的发展阶段
• (1) 口欲期(0~1岁) • 此期的原欲焦点是口腔与嘴唇。 • (2) 肛欲期(1~3岁) • 此期的原欲焦点由口腔转移至肛门。 • (3) 性蕾期(3~6岁)原欲的焦点转
移到性器官。儿童开始对男女生殖器的 不同感到好奇,并藉探索和玩弄的行为 中得到快感。
2021/1/15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4.形式运思期(12岁以上):此 期,青少年的思维迅速发展,并能 运用概念的、抽象的、纯属形式逻 辑的方式去推理。
2021/1/15
2021/1/15
三个主要贡献的概念:
• 除了性心理的发展之外个体同时亦经历 了社会心理及自我(ego)发展。
• 人格发展是一生的持续过程。 每一个阶 段发展的结果有正向也有负向的。
2021/1/15
人格发展各期的危机
• 婴儿期(口感期) • 幼儿期(肛肌期) • 学龄前期(生殖运动期) • 学龄期(潜在期) • 青春期 • 成年早期 • 中年期 • 老年期
三大理论要点:
• 1、意识层次理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 •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 3、人格发展理论:口欲期、肛门期、性蕾
期、 潜伏期、生殖期。
2021/1/15
意识层次理论:
• 意识---直接感知 • 前意识---意识与 潜意识两者之间 • 潜意识---没有意 识到的深层的心理 活动 心理矛盾与冲突 造成焦虑、心理 障碍
2021/1/15
1.人格结构
• (2)自我 是意识部分,是人格中 较具理性及策略的部分,介于本我与 超我之间,是个体为了切合实际、适 应社会所形成的人格部分,受“现实 原则”所支配。在本我的冲动得到控 制后,自我在应付世事时也就得到了 保护,即按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式,指 导自己的行为。
2021/1/15
(中年期)
停 滞 充实,关心他人 私自、缺乏
责任心与兴趣
老年期 65岁以上 完善对 感到一生值得, 失望感,
失 望 能乐观对待死亡 鄙视他人
2021/1/15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
• Jean Piaget曾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 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 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此 一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 能活动的历程,他的前瞻性理论,加速 了近代人类各领域的发展,并引导出一 个完全崭新的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