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第七讲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新规定
地震作用与结构抗震验算
• 按精确法计算多质点房屋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运算过程相当烦 琐。《抗震规范》对于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确定结构 的地震作用。其中,底部剪力法是一种简化的计算方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章 地基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 第一节 建筑工程地基的基本要求及地基加固 方法
• 二、确定地震作用的方法
• 在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超出结构构件的承载力, 或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侧移超出允许值时,建筑物就会遭到破坏,以 至倒塌。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确定地震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 问题。目前,在工程上计算结构地震作用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第一 类为拟静力法(即反应谱法),即通过反应谱理论将地震对房屋结构的 影响,用等效的荷载来反映。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地震作用的计算
• 一、动力计算简图
• 实际结构在地震作用下颠簸摇晃的现象十分复杂。在计算地震作用 时,为了将实际问题的主要矛盾突显出来,然后运用理论公式进行计 算设计,需将复杂的建筑结构简化为动力计算简图。
• 例如:对于图4-1(a)所示的实际结构一水塔,在确定其动力计算简图 时,常常将水箱及其支架的一部分质量集中在顶部,以质点m来表示; 而支承水箱的支架则简化为无质量而有弹性的杆件,其高度等于水箱 的重心高,其动力计算简图如图4-1(b)所示。这种动力计算体系称为 单质点弹性体系。
抗震规范解读
梁端剪力:不变。
柱端剪力:框架结构柱
一级
二级
旧规范 1.4
1.2
新规范 1.5
1.3
三级 1.1 1.2
四级 1.0 1.1
其他结构类型框架柱:增加四级1.1
节点核心区剪力验算
新规范增加了对三级框架梁柱节点抗剪验算。
节点核心区剪力: ①节点区并非完全刚性。 ②左右梁端大震下进入屈服,上下端贯通钢筋 在节点两端的受力状态相反导致节点区形成剪 力流。
柱轴压比限值。 增加了四级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框架结构中的柱 轴压比限值同比降低了0.05。
体积配箍率 最小体积配箍率限值没有变,体积配箍率的计算时 “箍筋重叠部分应扣除”的规定去掉了。同时也没 有规定重叠部分箍筋体积是否应计入。
保证剪力墙延性要求的构造措施 (强条)
分布筋配筋率:四级高度小于24m,最小0.15% 间 距:“不应”大于300mm,改为
5.1.2条3点:明确规定时程分析当取3条波计算时应取 计算包络值;当取7条及7条以上地震波时可取平均值。
5.1.2条7点,参14章,明确规定了地下室的抗震等级、 抗震计算要求及抗震构造措施。
5.1.4条场地类别增加了I0类。 5.1.5条地震影响系数曲线调整了阻尼比对曲线的影响,
避免了不同阻尼曲线在长周期段的相交。
与旧规范相比“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大于 2.5%”,“不应”变成了“不宜”。
(整理)版《抗震》规范常用条文注意事项
2010《抗震》新规范变化常用条文及注意事项
一、基本规定:
1、青岛市设计地震分组由第二组变为第三组,相应的地震作用计算比旧规范放大12.5%左右。设计任何地区工程时,要注意查新规范附录A,不能想当然,因为大部分地区设计地震分组都有变化。
2、山区建筑的场地和地基基础设计时应注意参照《抗震》规范3.3.5条的条文说明,特别是要注意边坡附近的建筑基础应进行抗震稳定性设计。
3、竖向不规则(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建筑,2010规范做如下改进:
1)刚度小的楼层的地震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15的增大系数,刚度越小,取值越大(3.4.4.2)。
2)提高了不落地构件传给框支梁的地震内力的增大系数(1.25~2.0)(3.4.4.2.1)。3)为防止落地墙太少,明确落地墙承担地震倾覆力矩,不得小于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6.1.9.4)。
4)将框支柱承受的最小地震剪力之和不应小于本层地震剪力20%,改为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6.2.10.1)。
4、《抗震》规范3.9.2.2条,旧规范抗震等级为一、二的框架结构,新规范改为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板柱-抗震墙的柱)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注:框架结构仅指纯框架结构一种结构形式;框架指框架结构、框架-抗震墙结构、框支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板柱-抗震墙结构中的框架)
《抗震》规范3.9.3条,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符合抗震性能指标的不低于HRB400 5、
通规地震作用折减
通规地震作用折减
1、砌体结构整体抗震验算
抗震鉴定时,75标准提供了7度区的楼层最小面积率[A/F]min 表。标准第11条规定:对于六层和六层以下,重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多层砖房和多层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房屋,每一楼层抗震墙(横墙或纵墙)的面积率不宜小于相应楼层的最小面积率[A/F]min;8度时应将最小面积率表中的数值应乘以2.此时,未体现地震作用折减。
但75标准第18条规定:多层砖房抗震墙面积率小于第11条规定的最小面积率值在30%以上时,宜加固。也就是说对于多层砌体房屋需进行抗震加固的条件是:A/F<0.7[A/F]min,相当于对地震作用取值乘了一个0.7的折减系数。
另第20条规定多层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房屋抗震墙面积率小于第11条规定的最小面积率值在15%以上,宜加固,相当于钢筋混凝土内框架房屋地震作用折减系数为0.85.
⒉、砌体结构构件
对于单层空旷砖房和砖柱厂房,75标准第61条规定:砖墙(柱)经抗震验算,强度不足在15%以上时,宜加固。相当于地震作用可以乘一个0.85的折减系数。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 一般规定
5.1.1各类建筑结构的地震作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般情况下,应允许在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并进行抗震验算各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应由该方向抗侧力构件承担。
2 有斜交抗侧力构件的结构,当相交角度大于15°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 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计入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其他情况,应允许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计入扭转影响。
4 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注:8、9度时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按有关规定计算竖向地震作用。
5.1.2各类建筑结构的抗震计算,应采用下列方法:
1 高度不超过40m 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等简化方法。
2 除1款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3 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表5.1.21所列高度范围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多遇地震下的补充计算,可取多条时程曲线计算结果的平均值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较大值。
采用时程分析法时,应按建筑场地类别和设计地震分组选用不少于二组的实际强震记录和一组人工模拟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其平均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应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所采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在统计意义上相符其加速度时程的最大值可按表5.1.2-2采用。弹性时程分析,时每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65% ,多条时程曲线计算所得结构底部剪力的平均值不应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结果的80%。
竖向地震作用与变形验算演示文稿
三、考虑扭转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1、平扭耦联体系的自由振动
基本假定:
(1)楼板在其自身平面内为绝对刚性,在平面外的刚度很 小可以忽略不计; (2)各榀抗侧力结构(框架或剪力墙)在其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
在平面外的刚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3)所有构件都不考虑其自身的抗扭作用;
(4)将质量(包括柱、墙的质量)都集中于各层 楼板处。
第十九页,共49页。
第二十页,共49页。
§3.8 结构竖向地震作用
竖向地震运动是可观的: 根据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
在震中距小于200km范围内,同 一地震的竖向地面加速度峰值 与水平地面加速度峰值之比
av/ah平均值约为1/2,甚至有 时可达1.6。
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是显著的:
根据地震计算分析,对于高层建筑、高耸及大跨结构影响显著。
竖向地震作用与变形 验算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49页。
(优选)竖向地震作 用与变形验算
第二页,共49页。
c.建筑物的立面不对称。 d.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均不对称。 e.建筑物各层质心与刚心重合,
但上下层不在同一垂直线上。
f.偶然偏心。
2.地震地面运动存在扭转分量 地震波在地面上各点的波速、周期和相位不同。建
3、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应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 其他情况宜采用调整地震作用效应的方法考虑扭转影响。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工程振动稳定全套PPT课件
---地震系数
---动力系数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只需求出水平地震作用的最大绝对值。
第22页/共82页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的基本公式:
F mS a mkg Gk G
地震影响系 数
地震系数
Baidu Nhomakorabea
动力 系数
1. 地震系数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k xg (t) max g
h=5m
(2)求水平地震影响系数 查表确定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阻尼比为0.05)
烈度
地震影响
•6 • 7
•8
•9
•多遇地震 •0.04 •0.08(0.12) •0.16(0.24) •0.32
•罕遇地震 •----- •0.50(0.72) •0.90(1.20) •1.40
第34页/共82页
例:单层单跨框架。屋盖刚度为无穷大,质量集中于屋
第25页/共82页
4、标准反应谱
由于地震的随机性,即使在同一地点、同一烈度,每次地震的地面加速度记录也 很不一致,因此需要根据大量的强震记录计算出对应于每一条强震记录的反应谱曲 线,然后统计求出最有代表性的平均曲线作为设计依据,这种曲线称为标准反应谱 曲线。
加速度( )
标准化
加速度( )
周期( )
第26页/共82页
抗震鉴定标准
抗震鉴定标准
抗震鉴定标准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对建筑
物进行抗震鉴定,评定其抗震性能的一项技术工作。抗震鉴定的目
的是为了评估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情况,为抗震设防、抗震
加固和抗震设计提供依据。在我国,抗震鉴定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抗震鉴定标准的制定是基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
求的。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抗震鉴定规程》等文件,对抗震鉴定的程序、内容、要求等都做出了详细规定,这些规范文
件是抗震鉴定标准的依据,具有法律效力。
其次,抗震鉴定标准的要求是全面的。抗震鉴定标准不仅包括
对建筑物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评定,还包括对建筑物的地基基础、
设备设施、防火安全等方面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这些方面的评估
都是建筑物抗震鉴定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具有
重要影响。
再次,抗震鉴定标准的程序是科学合理的。抗震鉴定的程序包
括对建筑物的资料搜集、现场勘察、试验检测、数据分析等环节,
这些环节都是为了获取建筑物抗震性能的相关信息,为鉴定结果的
准确性提供保障。
最后,抗震鉴定标准的结果应当是客观准确的。抗震鉴定的结
果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抗震设防、抗震加固和抗震设计工作,因
此鉴定结果必须是客观准确的,不能有任何偏颇和主观性。只有客
观准确的鉴定结果才能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
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抗震鉴定标准是建筑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工作,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抗震鉴定工作中,我们
新抗震规范
新抗震规范
新抗震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建筑规范,是为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以下是关于新抗震规范的一些要点,共计1000字。
一、前言
新抗震规范是在根据先前的抗震规范基础上修订而来的。它综合了国内外新的抗震理论和经验,反映了科技的最新进展,并且更加符合我国的地震特点和建筑工程实际需求。
二、设计基础
新抗震规范要求根据地震活动性质,结构形式,工程档次等因素,确定抗震设计参数。设计参数应当满足一定的可靠性要求,并且应当考虑到抗震设计的经济性。
三、地震烈度
新抗震规范规定了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要求。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地面运动的强度和频率特征来进行划定的,并且要按照相应的等级进行分类。
四、地震动参数
新抗震规范要求根据地震烈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地震动参数进行计算。地震动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地震动周期等。
五、结构分析方法
新抗震规范要求采用现代结构分析方法进行抗震设计。常规的
结构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弹性分析、模态叠加法分析等。此外,也可以使用性能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
六、结构设计要求
新抗震规范要求结构设计要符合以下要求:
1. 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满足使用要求,在考虑地震作用下不发生失稳和破坏。
2. 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刚度和抗变形能力,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变形较小。
3. 结构应具有适当的耗能能力,以吸收和分散地震能量。
4. 结构的连接与节点应采用合理的设计和施工,保证抗震性能。
七、材料选用和施工要求
新抗震规范要求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建筑施工。材料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并且要经过合格的检测和试验。
抗震规范-07
12 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12.1 一般规定
12.1.1本章适用于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隔离地震能量的房屋隔震设计,以及在抗侧力结构中设置消能器吸收与消耗地震能量的房屋消能减震设计。
采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应符合本规范3.8.1条的规定,其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本规范3.8.2条的规定。
注:1本章隔震设计指在房屋底部设置的由橡胶隔震支座和阻尼器等部件组成的隔震层,以延长整个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增大阻尼,减少
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2消能减震设计指在房屋结构中设置消能装置,通过其局部变形提
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输入上部结构的地震能量,达到预期防震要求。
12.1.2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其设计方案。
12.1.3 需要减少地震作用的多层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等结构类型的房屋,采用隔震设计时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结构体型基本规则,不隔震时可在两个主轴方向分别采用本规范5.1.2条规定的底部剪力法进行计算且结构基本周期小于 1.0s;体型复杂结构采用隔震设计,宜通过模型试验后确定。
2建筑场地宜为Ⅰ、Ⅱ、Ⅲ类,并应选用稳定性较好的基础类型。
3风荷载和其它非地震作用的水平荷载标准值产生的总水平力不宜超过结构总重力的10%。
4隔震层应提供必要的竖向承载力、侧向刚度和阻尼;穿过隔震层的设
备配管、配线,应采用柔性连接或其它有效措施适应隔震层的罕遇地震水平位移。
(整理)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新规定.
第七讲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新规定
王亚勇赖明吕西林李英民杨溥郭子雄
(一)新的设计反应谱的主要特点
1、89规范的设计反应谱的主要特点
89规范的设计反应谱、即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是根据大量实际地震加速度纪录的反应谱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工程经验和经济实力的综合结果。抗震设计反应谱通常用三个参数: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max 、特征周期T g 和长周期段反应谱曲线的衰减指数γ来描述。而且不同阻尼比条件下的反应谱曲线也是不同的,89规范提供了考虑近、远震和不同场地条件下阻尼比为5 % 的标准设计反应谱,其最长周期为3秒。应该说,89规范的设计反应谱基本适应了我国八、九十年代工程建设抗震设防的要求,除房屋建筑外,各类工程设施及构筑物均参照它提出类似的设计反应谱。
2、加速度设计反应谱用于抗震设计的局限性
(1)强震地面运动长周期成分的存在
地震学研究和强震观测证明,强震情况下,地面运动确定存在长周期分量,其周期可以长达10秒甚至100秒,地震震级从5级到8级,其谱值在10秒周期处最大相差不超过50倍,在100秒周期处,不超过250倍。在震级M 5时,周期在3秒以内,信噪比已经大到可以满足工程使用要求了。同时还证明,谱曲线至少存在二个拐角周期。如图1和表1所示。
图1 不同震级下强震地面运动福里叶振幅谱
注:噪声指在强震加速度记录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的长周期误差
研究表明,地震动长周期分量与震源规模、震源距有关,由此可以推出与震级、烈度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具有工程实用意义的关系来。见公式(1)
PSV =f1(M,R,T)
=f2(L,W,R,T) (1)
抗震新规范
抗震新规范
抗震新规范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抗震建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抗震新规范。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些新规范的内容。
首先,新规范对于抗震建筑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详细的规定。建筑的整体结构应该满足抗震设计的要求,结构应该稳定,且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建筑的多层结构应该具备满足各层地震要求的能力,且在地震发生时保持整体的稳定性。此外,抗震设计还应该充分考虑到地震所带来的非结构性震害,如设备设施的破坏、地基沉降等。
其次,新规范对抗震设计和施工过程提出了严格要求。建筑的抗震设计应该按照现行的地震烈度和各种地震作用下的工程地震动特性来进行。设计师应该充分了解地震影响因素,合理选取抗震措施,确保建筑的安全性。施工方应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配备专业的抗震施工人员,确保施工质量。
此外,新规范还对于建筑中的抗震构件和连接件提出了要求。抗震构件应该具备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能够承受地震力的作用,并具备较好的延性能够避免剪切破坏。连接件应该具备一定的刚度和承载能力,能够有效地传递地震力。同时,连接件的设计和施工应该考虑到低周反应谱和高周反应谱的不同要求,确保连接件在不同频段地震动下的良好性能。
最后,新规范还对于抗震监测和评估提出了要求。抗震监测应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实时监测,并能够及时发现和预警地震灾害。抗震评估应该根据建筑的使用及重要程度进行定期的评估,及时发现建筑的病害和损伤,并进行维修和加固。
通过以上内容的规定,新规范从设计、施工到监测和评估,全面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和安全性。建筑师应该牢记新规范的要求,合理选材、科学设计,确保建筑的抗震性能达到规范规定的标准。施工方应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监测和评估单位应该严格遵守规范,对建筑的抗震性能进行科学、全面的监测和评估,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 剪力系数,不应小于表5.4规定的楼层最小
地震剪力系数值,对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 层,尚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表5.4 楼层最小地震剪力系数值
类别
扭转效应明显或 基本周期小于 3.5s的结构
基本周期大于 5.0s的结构
7度
8度
9度
0.016 0.032 0.064
(0.024) (0.048)
2)考虑扭转的效应方法
▪ 目前对地面运动转动分量引起的扭转效应难以定量分析 ▪ 主要讨论结构由于偏心引起的地震扭转效应。 ▪ 分析方法:考虑振型耦合。
3)平扭耦合体系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
第j振型i层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xji j tj X jiGi
Fyji j tjYjiGi
Ftji j tjri2 jiGi
j 、 k —— 分别为 j 、k 振型的阻尼比;
T —— k 振型与 j 振型的自振周期比。
❖ 双向水平地震作用的扭转效应,可按下列公式中 较大者确定:
SEk
S
2 x
0.85S y
2
SEk
S
2 y
0.85 S x
2
式中Sx、S y 分别为x向、y向单向水平地震作用计
算的扭转效应。
▪ 平面规则的建筑结构,中国《抗震规范》规定当规则结构 不考虑扭转藕联计算时,应采用增大边榀结构地震内力的 简化方法考虑由于施工、使用等原因所产生的偶然偏心引 起的地震扭转效应及地震地面运动转动分量的影响。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中国地震局令第7号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正文:
---------------------------------------------------------------------------------------------------------------------------------------------------- 中国地震局令
(第7号)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已于2002年1月16日经中国地震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宋瑞祥
二00二年一月二十八日
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以下简称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管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确定、使用和监督管理,必须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在一定风险水准下抗震设计采用的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
第三条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应当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必须按照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他建设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按照国家颁布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者地震动参数复核、地震小区划结果确定。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规范
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规范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结果,是一种强烈的地质灾害。地震可以
给建筑物、基础设施等人类活动和生活场所带来严重破坏。因此,为了确
保建筑物在地震中的安全性,抗震设计和抗震验算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地震作用是指地震波在建筑物中的作用力。地震波包含有地表波、体波、面波等多种波形。地震波会传播到建筑物的结构体系中,引起结构的
震动,产生作用力。地震作用的主要表现有结构内力、结构位移和结构变
形等。
抗震验算规范是根据地震灾害的发展规律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制定
出来的一系列规定和规范,用于指导工程设计师进行抗震设计和验算工作。抗震验算规范包括世界各国的规范和地区的规范,其中,我国的《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抗震验算是指根据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计算和验证。
抗震验算的目标是验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抗震验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震响应分析:通过数值分析方法,计算地震波在建筑物结构中的
传播和作用过程,获得结构的地震响应。
2.结构受力分析:根据地震响应,确定结构内力和应力。结构受力分
析的目标是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确认结构的受力安全性。
3.结构抗震性能评估:通过对结构受力分析结果的评估,判断结构的
抗震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根据评估结果,确定结构需要采取的增强措施。
4.结构设计优化:根据抗震验算结果,结合结构的实际情况,对结构
进行修正和优化,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抗震验算规范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抗震安全性,降低地震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抗震验算是非
我国抗震规范中地震作用计算方法的演变
1974年完成并由国家建委批准了全国性第一本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即《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 ( TJ11 - 74 ) 》(试行 ) 。该规范规定按场地土调整 反应谱 ,场地土类别分为三类 。地震荷载计算采用等 效静力法和振型分解法 ,提出砂土液化判别标准 。
与客观实际和设计传统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
来自地震时结构的弹塑性变形和结构的实际阻尼等
因素 。采用结构系数后. 水平地震系数取各烈度对应 的实际地面最大加速度的平均值 。至于结构系数的
取值 ,重要依据之一是 ,根据地震输入下结构弹性能 与弹塑性能相等的原则 ,考虑结构弹塑性变形后 ,地
震作用可折减 1 / 2u - 1倍 ( u为结构的延性系数 ) 。
( 1 )当结构的 计 算 简 图 可 用 竖 立 的 伸 臂 杆 表 示 时 ,结构的底部剪力和底部弯矩为 :
V0 = ckβ1 qG M 0 = ckβ1 m Gh0 式中 , c为结构系数 , —般房屋建筑取 1 /3, 烟向 、水 塔 、无线电塔等高柔结构取 1 /2,重要设备取 1; k为水 平地震系数 , 7、8、9、10 度时分别取 0. 075、0. 15、0. 30、0. 60;β1 为对应于结构基本周期的动力放大系数 , 由图 2查出 ; G为结构的总重量 ; h0 为结构重心距基 底的距离 ; q为剪力系数 , m 为弯矩系数 ,βj 为 j振型 动力放大系数 ,由图 2查出 。 剪力系数 q和弯矩系数 m 的数值决定于结构的 质量 、刚度分布及各振型的动力系数的比值 。改变上 述参数 ,针对各类结构计算 q和 m 的结果表明 , 和 的变化范围不大 ,可由表 3查出 。 (2)当验算复杂的地上结构 ,第一种计算方法不 能适用时或验算结构局部构造及屋架 、桥梁等主要构 件的支座和锚固措施时 ,地震作用为 : Fi = ck ( 1 +β1ζ) Gi 式中 , Fi 为质点 i的水平地震作用 ;ζ为质点 i距地面 的距离与结构总高度之比 。 (3)当建筑为复杂的结构体系. 第一 、二种计算 方法不能满足设计精度要求时 ,按下列振型分解反应 谱方法计算 : Fji = ckβγj j xj ( i) Gi 由上式算出各振型的地震作用后 ,求出相应的地 震内力 Sj ,然后按下式组合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讲地震作用和抗震验算新规定
王亚勇赖明吕西林李英民杨溥郭子雄
(一)新的设计反应谱的主要特点
1、89规范的设计反应谱的主要特点
89规范的设计反应谱、即地震影响系数曲线,是根据大量实际地震加速度纪录的反应谱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工程经验和经济实力的综合结果。抗震设计反应谱通常用三个参数: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max 、特征周期T g 和长周期段反应谱曲线的衰减指数γ来描述。而且不同阻尼比条件下的反应谱曲线也是不同的,89规范提供了考虑近、远震和不同场地条件下阻尼比为5 % 的标准设计反应谱,其最长周期为3秒。应该说,89规范的设计反应谱基本适应了我国八、九十年代工程建设抗震设防的要求,除房屋建筑外,各类工程设施及构筑物均参照它提出类似的设计反应谱。
2、加速度设计反应谱用于抗震设计的局限性
(1)强震地面运动长周期成分的存在
地震学研究和强震观测证明,强震情况下,地面运动确定存在长周期分量,其周期可以长达10秒甚至100秒,地震震级从5级到8级,其谱值在10秒周期处最大相差不超过50倍,在100秒周期处,不超过250倍。在震级M 5时,周期在3秒以内,信噪比已经大到可以满足工程使用要求了。同时还证明,谱曲线至少存在二个拐角周期。如图1和表1所示。
图1 不同震级下强震地面运动福里叶振幅谱
注:噪声指在强震加速度记录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的长周期误差
研究表明,地震动长周期分量与震源规模、震源距有关,由此可以推出与震级、烈度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具有工程实用意义的关系来。见公式(1)
(M,R,T)
PSV =f
1
=f
(L,W,R,T) (1)
2
=f
(I,R,T)
3
式中:PSV为拟速度反应谱,M为震级,R为震源距,L为断层长度,W为断层宽度,I 为烈度,T是反应谱周期。
(2)现有强震加速度记录中长周期成份的损失
由于强震仪频率响应范围的限制无法记录到超过10秒以上的地面运动成分,在超过5秒以上的成分中也存在失真,而且在对加速度记录进行误差修正时将数字化过程零线修正所产生的噪声滤出的同时也将地面运动长周期分量滤去了。
(3)关于加速度反应谱长周期段的二次衰减
反应谱理论证明,加速度反应谱曲线存在三个控制段,分别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控制,设计反应谱“平台段”是加速度控制段,速度控制段以1/T形式衰减,位移控制段则以1/T2形式衰减。这已成为地震工程界共同认可的常识。但是真正实用起来遇到问题,即长周期段的谱值太小,对抗震设计没有控制作用。为此,各国规范对此均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正。且不说这种修正在理论上能否站得住脚,就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起多大作用?是否合理?也是值得商榷的。见图2 中国、美国、欧洲规范反应谱比较。
图2 考虑长周期分量的加速度反应谱
(4)高层、大跨和巨型建筑对地震加速度反应的滞后和迟钝
周期大于3秒的超大型建筑物和工程设施、工业设备对于短脉冲型的加速度地面运动,尽管加速度峰值很高,但由于周期很短,结构的反应相对迟钝和滞后。对于此类长周期结构,危险的是地面运动长周期成分与结构的共振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仍用现行的加速度设计反应谱进行抗震验算显然是力不从心了。
(5)关于不同阻尼比的设计反应谱
不同的建筑结构类型具有不同的结构阻尼,对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通常取结构阻尼比为5 %,钢结构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比要小,一般取2-3 %,而采用隔震或消能减震技术的建筑结构,其结构阻尼比则高于5 %,有的可高达10 % 以上。其他构筑物如桥梁、工业设备、大型管线等也具有不同的阻尼。因此,89规范所采用的阻尼比为 5 % 的设计反应谱不能满足抗震设计的需要。
(二)最小水平地震力的控制
由于地震影响系数在长周期段下降较快,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s的结构,由此计算所得的水平地震作用下的结构效应可能太小。而对于长周期结构,地震地面运动速度和位移可能对结构的破坏具有更大影响,但是规范所采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尚无法对此作出估计。出于结构安全的考虑,增加了对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规定了不同烈度下的剪力系数,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效应应据此进行相应调整。
扭转效应明显与否一般可由考虑耦联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结果判断,例如前三个振型中,二个水平方向的振型参与系数为同一个量级,即存在明显的扭转效应。对于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小于3.5秒的结构,剪力系数取0.2αmax,保证足够的抗震安全度。这样处理,相当于89规范对长周期结构最小地震作用的控制。对于存在竖向不规则刚度突变的结构,在较弱的楼层,尚应再乘以1.15的系数。
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的抗震验算时,一般运用结构底部总剪力与结构总重量之比,即底部剪力系数(习惯上称剪质比)来判断计算结果的正确与否。不同的结构类型,其剪质比有所差别,一般说来,结构总体刚度越大,剪质比越大,但均应为0.2αmax 左右。对于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也参照剪质比的慨念来控制,但此时所取的是该楼层的剪力和该楼层以上的结构重量之比。
(三)结构时程分析法的具体应用
结构时程分析法即结构直接动力法,是最经典的方法。它的实际应用是在七十年代地震加速度记录经过数字化处理并形成数字量记录之后才得到发展的。此后对它的数值方法研究不断深入,引进各种数字变换技术,对其运算精度、速度、稳定性等进行探讨。近年来,由于结构的体量巨大、体型复杂,采用传统的反应谱振型分解法无法解决结构的地震反应计算,人们转向时程分析寻找出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抗震设计规范中列入了相关的条
文,一时间,时程法成了一种时髦的追求。究竟其实用价值如何?可信度如何?可操作性如何?一直是人们关心和怀疑的问题。从工程应用角度看,结构的线性与非线性时程分析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正视的。
1. 输入地震波的确定,即“选波”原则
时程分析法中,输入地震波的确定是时程分析结果能否既反映结构最大可能遭受的地震作用,又能满足工程抗震设计基于安全和功能的要求。在这里不提“真实”地反映地震作用,也不提计算结果的精确性,是由于对结构可能遭受的地震作用的极大的不确定性和计算中结构建模的近似性。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对同一个建筑结构采用时程分析时,由于输入地震波的不同造成计算结果的数倍乃至数十倍之差,使工程师无所适从。
笔者在数年前所提出的“选波”原则是:选用的地震波应与设计反应谱在统计意义上一致,包括地震波数量和相应的反应谱特征。对计算结果的评估是以结构基底剪力和最大层间位移(或顶点位移)和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控制在一定的误差范围之内。这个原则已经在新修订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所体现。
具体地说,在数量方面取3+1,即选用三条天然地震波和一条拟合目标谱的人工地震波。已经证明,这样做既能达到工程上计算精度的要求,又不致于要求进行大量的运算。
选波的原则有几种方案:(1)按场地类别选波;(2)按地震加速度记录反应谱特征周
期T
g ;(3)按地震加速度记录反应谱特征周期T
g
和结构第一周期T
1
双指标控制;(4)按反
应谱面积。大量的计算验证表明方案(3)较为合理,能为工程实用所接受。见表2、表3、表4所示,表中结构模型1~4分别表示二种12层框架结构(第一种,层高均为3.3米;第二种,第6层层高为4.5米,其余为3.3米)、二种25层框-剪结构(第一种,底层层高4.2米,其余3.3米;第二种,第11层层高2.1米,其余同前)。
表2 依不同方案选波的结构弹性底部剪力对比
表3 结构最大层间位移统计结果比较
表4 根据方案(3)计算的结构弹性底部剪力与反应谱法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