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d_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呼吸系统笔记复习总结)
呼吸系统笔记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
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并连续两年活两年以上
急性加重期的治疗:①控制感染②镇咳祛痰③平喘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肺功能检查出现持续性气流受限时,则诊断为COPD
(一)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吸烟为慢阻肺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
2.感染是CO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
3.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其中α1-抗胰蛋白酶(α1-AT)是活性最强的一种
(三)病理生理
COPD特征性的病理生理变化是持续气流受限致肺通气功能障碍,早期病变局限于细小气道
(四)临床表现和病程
1.症状:①慢性咳嗽、咳痰
②逐渐加重的气短或呼吸困难
③喘息和胸闷(特别是急性加重期)
2.体征
视诊:桶状胸触诊:双侧语颤减弱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部分可闻及干湿啰音
3.分期:急性加重期稳定期
(五)辅助检查
1.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简称一秒率,是评价气流受限的指标;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是评估COPD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
吸入扩张药后一秒率<70%及FEV1预计值<0.8者,可去定位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诊断COPD 的必要条件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笔记-呼吸系统(第四季)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笔记-呼吸系统(第四季)呼吸系统复习笔记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
1、ARDS(肺水肿肺透膜疾病)病因:
原发因素:在我国最常见原因:重症肺炎。
欧美最常见的原因:胃内容物的吸入
2、ARDS 发病机制:肺毛细血管内皮细
胞、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根
本原因是肺间质肺泡水肿。
3、ARDS 临床表现:原发病72 小时内
发生,1)早期表现为呼吸窘迫/ 呼吸加快,
2)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呼吸窘迫不能用
通常的吸氧改善。3)顽固性低氧血症。I 型
呼吸衰竭:V/Q 比例失调;II 型呼吸衰竭:肺
泡通气量下降;间质性肺疾病:弥散性功能障
碍。ARDS:V/Q 比例失调;出现严重呼吸困
难,吸氧不能改善:肺内分流。
4、ARDS 实验室检查:1)X 线。2)血
气分析(同支气管哮喘早期):PaO2 下降,
PaCO2 下降PH 升高。早期典型酸碱失衡是
呼碱。3)确证靠肺功能:肺氧合指数
(PaO2/FO2):(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
度)≤200 可以确诊ARDS。正常值
400~500,
5、ARDS 治疗:1)积极治疗原发病 2)
首选: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3)液体管理:液体入量< 出量。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
1、最容易引起MODS 的疾病:包括冠心病,肝硬化,糖尿病,慢性肾病。(心肝唐僧)。
2 、诊断:两个疾病序贯出现,不包括原发病。术后MODS 中较容易和较早受损的器官是肺
3、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
胸腔积液
1、渗出液( 最常见):见于炎症感染性疾病,最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渗出液)。发病机制是胸膜通透性增加。
临床医学概论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学习笔记(总结)
第七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考试要求
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气肿(含COPD)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包括分型、分期)、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预防。
复习要点
【二慢性支气管炎】
一、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病理特点是早期气道上皮细胞的纤毛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增生、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腺体增生、黏液分泌增多,晚期,粘膜萎缩、气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肺组织结构破坏、进而出现肺气肿。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病因及发病机制不明,可能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有害气体和有害颗粒如香烟、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等。
(二)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其他因素免疫、年龄和气候等因素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有关。
三、病理
支气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后期出现鳞状上皮化生,纤毛变短、粘连、倒伏、脱失。黏膜和黏膜下充血水肿,杯状细胞和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旺盛,大量黏液潴留。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增生。
四、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起病缓慢,多见于中老年人,病程较长,迁延不愈,反复急性发作是慢支的一大特点,咳痰喘为其主要症状,秋冬好发。疾病逐渐加重咳痰喘症状更加明显,可整日存在,并伴气急。
(一)症状缓慢起病,病程长,反复发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可为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1.COPD:吸烟史,慢性咳嗽,咳痰,肺功能检查结果
2.哮喘:起初呼碱,然后呼酸合并代酸
长期治疗:糖皮质激素/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短效的β受体激动剂
3.重度危重哮喘治疗口诀:一补(补液)二纠(纠酸纠正电解质紊乱)三补碱(胆碱、氨茶碱)、氧疗两素(糖皮质激素、抗生素)两兴奋(β受体兴奋剂和兴奋呼吸肌懒人医考搜集)
4.支气管扩张:三反复(反复咳嗽、咳脓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
5.肺炎链球菌感染:青壮年+ 受凉或淋雨后+ 寒战、高热+ 铁锈色痰+ 口角或鼻周单纯疱疹+ 胸片肺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 肺部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
6.肺炎克雷伯杆菌:老年人+ 寒战、高热+ 砖红色胶冻样痰+ 胸片示“蜂窝状脓肿+ 肺大片影+ 叶间隙下坠”
7.军团菌好发于老年人,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儿童
8.血源性肺脓肿:胸片两肺多发性类圆形空洞含液平阴影;金黄色葡萄球菌:胸片圆形透亮区,液气囊腔
9.特发性纤维化:气短,Velcro啰音,杵状指
10.急性纤维化—红肿热痛:为双肺门淋巴结肿大,关节炎和结节性红斑,常伴有发热、肌肉痛
好发部位总结
1.吸入性肺脓肿:右肺,且脓肿常为单发。
仰卧位— 上叶后段或下叶背段。
坐位— 下叶后基底段
右侧卧位—右上叶前段或后段。
2.血源性肺脓肿:常为两肺外野的多发性脓肿
3.原发性肺结核: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继发性肺结核:上叶尖后段、下叶背段和后基底段
4.支气管扩张:左下叶和左舌叶支气管
呼吸系统疾病的确诊手段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功能检查,见持续气流受限是慢阻肺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 < 0.7为确定存在持续气流受限的界限
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呼吸系统-05肺炎
执业医师考试笔记-呼吸系统-05肺炎
第五节肺炎
一、概述:
(一)解剖学分类:①大叶性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②小叶性肺炎(金葡菌肺炎)③间质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二)病因分类:①细菌性肺炎(最常见):肺炎链球菌、金葡菌等,G-杆菌感染的肺炎比例不断增加,且新的病原体(如军团菌)肺炎的发生率也在逐年增加②非典型肺炎:常见有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无细胞壁?内酰胺类无效只能用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有效;③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其他病原体所致肺炎、细化因素所致性肺炎
(三)患病环境分类:①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院外踢足球(肺炎链球菌),G- 流感嗜血杆菌、克雷白杆菌②医院获得性肺炎(HAP):院内G-(一个老伯在院子内种绿色蔬菜。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无感染高危因素患者: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无感球流感);有感染高危因素患者:铜绿假单胞菌金葡菌(有感金铜杆);
二、大叶性肺炎(肺炎链球菌肺炎)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肺炎链球菌 G+,荚膜(致病力),不产生毒素,不会引起肺组织坏死和空洞。治愈后肺组织完全恢复正常。好发于青壮年。
(二)临床表现:发病前有诱因,咳铁锈色痰;体征:急性起病,口角有单纯疱疹;肺实变体征,叩浊音;语颤增强;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和湿啰音,气管不移位。
(三)实验室检查:①实验室:WBC 10~20 中性粒细胞80%以上②X线:大片炎症浸润或实变影,支气管充气征(X线上实变为白色,气管为黑色,白里面有点黑就是支气管充气征)③痰涂片发现肺炎链球菌(典型的G+ 带荚膜的双球菌)也可确诊。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部分,心所在的部位属于_____________。
(胸骨角、心包、前纵隔、中纵隔、后纵隔、中纵隔)
(三)是非判断题 1.鼻腔粘膜的大部分是嗅区。( × )
2.鼻腔粘膜的炎症可蔓延到鼻旁窦。( √ )
3.吞咽时,会厌可盖住喉口。 ( √ )
30.纵隔前界为_________,后界为___________,两侧界为_____________,上
界是___________,下界是____________。(胸骨、脊柱胸部、纵隔胸膜、胸廓上
口、膈)
31. 上、下纵隔的划分以___________平面为界,下纵隔又以________为界分为
6.属于下呼吸道的是( C )
A.鼻
B.咽
C. 喉
D. 气管
7.关于喉的描述,正确的是( D )
A.成人喉的位置相当于第 4、5 颈椎高度
B. 小儿时期喉的位置相对较低
C.喉向下与支气管相连
D. 喉可随吞咽活动而上、下移动
8.成对的喉软骨是( D )
A.甲状软骨 B.环状软骨 C. 会厌软骨 D. 杓状软骨
19.肺的微细结构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大部分,前者根据功能不同 又可分为___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____部。 (实质、 间质、导气部、呼 吸部) 20.左、右主支气管入肺后发出分支进入相应的肺叶,称为_________,后者再 分支形成__________,然后又反复分支,愈分愈细,称__________,当管径小于 1mm 时,称__________,其末端的分支称____________。(肺叶支气管、肺段支 气管、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21. 肺小叶呈____________形,由一个______________及其各级分支和所属肺组 织构成。(锥体性、细支气管 ) 22. 肺的导气部是指从________支气管到_________支气管之间的部分,此部只 能___________,不能___________。(肺叶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 传递气体、 气体交换) 23 . 肺 的 导 气 部 随 着 各 级 分 支 管 腔 的 缩 小 , 上 皮 由 _________ 逐 渐 变 为 _________,软骨逐渐__________,而平滑肌相对________。到____________时, 已形成完整的平滑肌层。(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减少、增多、 终末细支气管) 24 . 肺 的 呼 吸 部 包 括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四部分。(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 肺泡囊、肺泡) 25. 肺 泡 上 皮 细 胞 有 两 种 , 即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其 中 ______________可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的作用。(I 型肺泡 细胞、Ⅱ型肺泡细胞、Ⅱ型肺泡细胞、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26 . 肺 泡 之 间 的 薄 层 结 缔 组 织 称 为 __________ , 内 含 大 量 的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肺泡隔、毛细血管、弹性纤维、肺泡巨噬细 胞) 27.胸膜是一层薄而光滑的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部分。 (浆膜、壁胸膜、脏胸膜) 28.壁胸膜按其贴附的部位可分四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胸膜顶、膈胸膜、纵隔胸膜、肋胸膜) 29 . 两 肺 下 界 的 体 表 投 影 在 锁 骨 中 线 处 与 __________ 相 交 , 在 腋 中 线 处 与 __________相交,在肩胛线处与__________相交。当深呼吸时,两肺下界均可上、 下移动_________cm。(第 6 肋、第 8 肋、第 10 肋、2~3 )
2016年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循环系统笔记复习总结)
循环系统
1.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及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3.心律失常的分类。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应用原则)。
4.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急救处理。
5.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病变)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病理(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结局)。
6.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防治(包括介人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
7.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人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包括介人性治疗原则)。
8.原发性高血压的基本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防治措施。(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分期,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病理特点)。
9.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10.心肌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概念,病理学类型,病理特点)。
11.急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
12.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病理(心内膜炎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症和结局)。
1.心力衰竭(HeartFailure)
Hearfailure是各种心脏疾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一种综合征,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呼吸内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呼吸内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呼吸内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呼吸内科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专科学科,主要关注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等方面。本文将对呼吸内科学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该学科。
一、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 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等
器官,它们共同组成了呼吸道。呼吸道的结构和功能是呼吸过程中空气流动的基础。
2.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气体交换。它通过氧气的吸入
和二氧化碳的排出,实现了人体对氧气的摄取和新陈代谢产物的排出。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分类与临床表现
呼吸系统疾病根据发病部位和病理变化的不同,可分为上呼吸道疾病、下呼吸道疾病和肺部疾病等三大类。
1. 上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鼻炎、鼻窦炎、咽炎、扁桃体
炎等。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打喷嚏、流涕、喉咙痛等症状。
2. 下呼吸道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
3. 肺部疾病主要包括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其临床
表现主要是发热、咳嗽、胸痛、咳痰等症状。
三、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1. 临床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相关的实验室
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医生可以判断出患者是否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2.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包括 x 光检查、肺功能检查、支气管镜检查、痰细菌培养等,它们能够提供更直接的信息,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
3. 药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抗炎药物、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好发部位位于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
肺囊性纤维化血清内可含有抑制支气管柱状上皮细胞纤毛活动的物质
六.呼吸衰竭
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诊断指标是PaO 2 <8.0kPa,PaCO 2 >6.65kPa
Ⅱ型呼吸衰竭最主要的发生机制是肺泡通气不足慢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产生二氧化碳潴留的最主要的机制是通气不足
对呼吸性酸碱失衡的判断,最有价值的指标是PaCO 2对代谢性酸碱失衡的判断,最有价值的指标是SB
肺性脑病与高血压脑病鉴别的主要依据是发绀肺性脑病狂躁不安的处理是重点改善通气功能慢性呼吸衰竭用呼吸兴奋剂时的给氧方法是给氧浓度可稍高(40%)
慢性肺心病引起呼吸衰竭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失代偿性呼酸时,血气分析及血清电解质的改变是PaCO 2 升高、pH降低、血钾升高
ARDS的肺水肿属于渗透性肺水肿
可引起呼吸衰竭加重的是慢阻肺合并呼吸道感染
可引起呼吸性碱中毒的是机械通气过度
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是大量利尿剂
可引起呼酸合并代酸的是慢性呼吸衰竭合并休克
七.肺炎
引起肺炎的病原体主要是细菌院内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需氧革兰阴性杆菌
院外感染所致肺炎中,主要病原体是肺炎球菌军团菌肺炎可呈爆发性流行
肺炎球菌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停药指标是热退3天肺炎球菌的主要致病作用在于荚膜对组织的侵袭力
肺炎球菌肺炎痊愈后,一般肺部完全吸收不留痕迹
促进院内感染性肺炎发病增多的因素A 抗肿瘤化疗B 辅助呼吸C 大量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E 三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肺炎球菌肺炎的诊断最有价值痰培养肺炎球菌阳性葡萄球菌肺炎容易并发脓气胸
最新 执业医师笔记(整理版)
第一部分临床医学综合
F老师第一讲:呼吸系统1(共三讲)
呼吸系统(分值 30分)
第一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概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和慢支和肺气肿有密切关系。
(一)慢支
1.病因:最主要的病因为吸烟。
2.机制:腺体增多、粘液增多、鳞状上皮化生、支气管软骨萎缩、炎症细胞侵润。
3.临床表现:稳定期:慢性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慢性咳痰喘)
急性加重期:咳痰喘加重,细菌感染时咳脓痰。
4.诊断:根据临床症状诊断。即咳、痰或喘每年发病持续三个月,连续两年以上可诊断。
(二)阻塞性肺气肿
1.机制:肺部终末支气管持久性扩张、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破坏融合成为肺大泡。
2.诊断要点①肺功能:表现为残气容积增加。RV/TLC(残气容积/肺总量)>40% 。
②体征:桶状胸、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吸烟:为最常见发病原因。
吸烟致病机制:①支气管杯状细胞增生致粘液分泌增多(咳浓痰);
②纤毛功能下降,气道净化能力下降(咳黄浓痰);
③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粘液积聚,易继发感染;
④烟雾使自由基增多,抑制抗蛋白酶系统,诱发肺气肿。
⑤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引起气道收缩狭窄。
2.感染:为重要发生发展原因,是本病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炎症使白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的
蛋白分解酶增加而形成肺大泡。
致病微生物:以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最常见。病毒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
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为主;细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
医师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医师笔记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解剖学
1. 人体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
2. 人体结构: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神经系统、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
3. 人体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血管组织等。
4. 人体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脾、胰腺、肾、胃、肠、脑、眼、耳、鼻、口腔等。
5. 人体腔室:包括胸腔、腹腔、盆腔等。
二、生理学
1. 呼吸生理学:包括呼吸的机制、肺的功能、呼吸的调节等。
2. 循环生理学:包括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构造和功能、血液的成分和功能、循环的
调节等。
3. 消化生理学: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吸收的机制、消化液的分泌和作用等。
4. 泌尿生理学: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和排泄、尿液的成分和功能等。
5. 生殖生理学:包括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殖激素
的分泌和调节等。
6. 激素生理学:包括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激素的种类和作用、激素的调节和平衡等。
7. 神经生理学: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传导的机制、神经调节的过程等。
8. 免疫生理学:包括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免疫细胞的种类和作用、免疫调节的机制等。
三、病理学
1. 细胞病理学:包括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变性、坏死、增生、癌变的机制等。
2. 病理生理学:包括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的机制、机体对异常的反应和调节等。
3. 传染病病理学:包括病原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感染的机制、传播途径、免疫反应等。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之呼吸系统第九章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之呼吸系统第九章
结核性胸膜炎
第九章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是指机体对结核杆菌蛋白成分处于高度变态反应时的胸膜炎症,为原发感染(感染性胸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结核杆菌,常发生青少年原发性肺结核)或继发结核病累及胸膜的后果。分为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胸腔积液)。
第一节干性胸膜炎
一、临床表现
1.症状轻者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胸痛。较重者往往起病急,
主要症状是患侧胸痛,多位于腋前线或腋后线的下方,为剧烈尖锐的刺痛,于深呼吸及咳嗽时加重。炎症累及膈胸膜中部时,可引起同侧肩部疼痛,累及膈胸膜周边时,可引起上腹痛,常伴有畏寒、发热、干咳、疲乏。
2.体征体征有呼吸浅促,患侧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音减弱,可触
及胸膜摩擦感,腋下可有局限而恒定的胸膜摩擦音(是干性胸膜炎最重要的体征)。
【例题】具有胸膜摩擦音体征的疾病是
A.结核性干性胸膜炎
B.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C.肺结核并发气胸
D.结核性脓胸
E.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答疑编号502911090101]
『正确答案』A
二、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X线检查干性胸膜炎常无异常X线征象。
2.实验室检查①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稍增高,血沉增快;②结核菌素试验多为阳性或强阳性。
3.胸膜活检约半数可见干酪病灶或干酪性肉芽组织。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病史,与呼吸、咳嗽关系密切的局限性胸痛及胸膜摩擦音,可诊断为干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须与肋间神经痛、胸肌痛及肺炎胸膜反应相鉴别。
【例题】男性,20岁,3天前患感冒后发热38℃未退,左侧胸部刺痛,查体:左腋下、下胸部可听到胸膜摩擦音,最合适的诊断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笔记
呼吸系统疾病-知识点总结笔记
(一)生理
1.肺通气
肺泡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的动力
●原动力:呼吸肌的节律性收缩
●直接动力:肺泡气与外界大气之间的压力差
●胸内压=-肺回缩压
●肺通气的阻力
●弹性阻力(静态阻力70%)
●肺的弹性阻力(主要)
●肺本身的弹性回缩力:弹力纤维,胶原纤维
●肺泡液-气表面张力(最主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二棕榈酰卵磷酯
●胸廓的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主要)
支哮长期最有效治疗:糖皮质激素
●惯性阻力
●黏滞阻力
●肺通气的功能评价
●肺容积和肺容量
●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
●肺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肺内更新气体量
肺泡通气量=(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通气血流比值=肺泡通
气量/心输出量
2.肺换气
肺泡与肺CAP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气体的扩散
单纯扩散
●分压差:是气体扩散的动力和决定气体扩散方向的因素
Co2的扩散系数是氧气的20倍
●呼吸气体的人体不同部位气体的分压
●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呼吸膜的厚度(反比)
●呼吸膜面积(正比)
●通气血流比值
●正常:0.84
●过大:通气过度或血流相对不足→Ⅰ型呼衰
●过低:通气不足或血流相对过多→支哮→动静脉短路→Ⅱ型呼衰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氧气:氧合血红蛋白
●二氧化碳:碳酸氢盐(主要)和氨基甲酰血红蛋白
●发绀不一定缺氧(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缺氧不一定发绀(严重贫血、一氧化
碳中毒)
●氧解离曲线“S”
右移↑左移↓
●上段>60mmHg(>90%)
●影响因素:PH、温度、2,3-DPG、二氧化碳分压
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记汇总(呼吸系统笔记复习总结)
复习总结:呼吸系统笔记
慢性支气管炎
一、临床表现:
症状:
1.咳嗽:晨间较重,白天较轻,睡前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清晨排痰较多,白色粘液或奖掖泡沫性
3.喘息或气促
体征:
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罗音,在背部及肺底部;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
分型:单纯型、喘息型
分期:a.急性发作期: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任何一项加剧
b.慢性迁延期:迁延一个月以上
c.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二、实验室检查:
1.X线: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下肺野较明显
2.呼吸功能:
有小气道阻赛时:最大呼气流量-容量曲线在50%与2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气道狭窄或有阻赛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最大通气量减少
三、诊断: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它心、肺疾患时,可作出诊断。
每年发病中蛔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亦可诊断。
阻塞性肺气肿
一、临床表现:
症状: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体征:捅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
二、实验室检查:
1.X线: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
2.呼吸功能检查:FEV1/FVC%<60% ,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三、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
2.肺部急性感染
【考试】呼吸系统核心考点笔记
【考试】呼吸系统核心考点笔记
病程发展(一个轴):吸烟→慢支→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1、引起慢支最常见的原因(或高危因素)是:吸烟;。
2、慢支病人咳粘液痰的原因是:杯状细胞增多
3、慢支病人咳黄色脓痰的原因是:纤毛功能下降
4、引起慢支急性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感染。是所有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发作的原因
5、慢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慢支感染球流感)。
6、慢支病理改变:1)早期主要为小气道功能异常,特点:一大一低一增加,即闭合容积大,
肺动态顺应性降低,肺的静态顺应性增加。2)中后期大气道功能异常,表现1:肺通气功能障碍2:FEV1和最大通气量下降。
7、慢支诊断标准:咳痰喘,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三妹3M),连续两年以上。
8.辅助检查:慢支、肺气肿.、COPD、支气管哮喘、ARDS首选肺功能
9.治疗:慢支发作首选抗感染,痰多不易咳出可用祛痰剂,如氨溴索。但绝对禁用中枢镇静剂如可待因,因为会加重呼吸道阻塞,导致病情恶化。
10补充知识点:1)慢支早期X线无特异表现。2)与慢支发病有关最常见的病毒是鼻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3)小气道指内径<2mm的气道。4)潮气量VT,平静呼吸每次吸入或呼出气量,成人约500ml。5)肺活量VC深吸气末再做呼气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6)残气量RV深呼气末肺内剩余的气量。7)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末肺内剩留的气量。8)肺总量TLC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量。9)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以最大的力量所呼出的气量。I0)阻塞性通气障碍先表现为FEV1/FVC下降。11)肺气肿时TLC增加。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呼吸系统知识点总结
1.引起肺心病最常见的病因是;COPD
2.诊断肺心病的主要依据是;肺动脉高压及右心室增大
3.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的关键是;积极控制感染,解除支气管痉
挛,改善通气功能
4.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引起肺小血管收缩
5.慢性肺心病右心衰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呼吸道、肺部感染时,肺动脉高压持续存在且较重
6.肺心病心功能失代偿的表现为;以右心衰为主
7.有助于肺心病与扩张性心肌病鉴别的是;超声波示全心增大
8.肺心病右心衰时,强心剂的应用是;选择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
剂缓慢静注
9.肺心病出现代谢性碱中毒主要原因是;大量排钾利尿剂的应用
10.肺心病呼吸衰竭时,吸氧应;低浓度持续吸氧
11.肺心病降低肺动脉高压的关键治疗是;氧疗
12.肺心病心衰时。利尿剂的应用原则是;小剂量、短期、交替间歇
13.肺心病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呼吸性酸中毒
14.治疗肺心病呼吸性酸中毒最有效的是;改善呼吸功能
1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有;①肺性脑病(主要的死亡原因)、
②心律失常(房性早搏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③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④休克、⑤消化道出血、
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⑦右心衰竭
16.肺心病多发生;Ⅱ型呼吸衰竭
17.肺心病在冬季及早春季节易急性发作,其常见的诱因是;呼吸道
感染
18.肺心病的x线诊断标准;①右肺下动脉扩张;横径≥15mm,右肺
下动脉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1.07.经动态观察较原右下肺动脉增宽2mm以上.
②肺动脉段凸出或其高度≥3mm .
③中央肺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纤细,形成残根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总结:呼吸系统笔记
慢性支气管炎
一、临床表现:
症状:
1.咳嗽:晨间较重,白天较轻,睡前有阵咳或排痰
2.咳痰:清晨排痰较多,白色粘液或奖掖泡沫性
3.喘息或气促
体征:
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罗音,在背部及肺底部;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
分型:单纯型、喘息型
分期:a.急性发作期:一周内出现脓性或黏液脓性痰,痰量明显增加,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咳、痰、喘等任何一项加剧
b.慢性迁延期:迁延一个月以上
c.临床缓解期:症状基本消失,保持两个月以上者
二、实验室检查:
1.X线: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下肺野较明显
2.呼吸功能:
有小气道阻赛时:最大呼气流量-容量曲线在50%与25%肺容量时,流量明显降低
气道狭窄或有阻赛时: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减少,最大通气量减少
三、诊断:
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两年或以上,排除其它心、肺疾患时,可作出诊断。
每年发病中 蛔个月,而有明确的客观检查依据亦可诊断。
阻塞性肺气肿
一、临床表现:
症状:在咳嗽、咳痰的基础上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体征:捅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或消失:
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或不易叩出,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
听诊心音遥远,呼吸音普遍减弱,呼气延长;
二、实验室检查:
1.X线:胸廓扩张,肋间隙增宽,肋骨平行,活动减弱,膈降低且变平,两肺野的透亮度增加
2.呼吸功能检查:FEV1/FVC%<60% ,最大通气量低于预计值的80%,残气量占肺总量的百分比增加
三、并发症:
1.自发性气胸
2.肺部急性感染
3.慢性肺心病
四、诊断:
1.气肿型:隐袭起病,病程漫长,常发生过度通气,呈喘息外貌
2.支气管炎型: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
3.混合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病因:
1.支气管、肺疾病
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
3.肺血管疾病
1.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1)肺血管阻力增加的功能性因素:缺氧、高碳酸血症、呼吸性酸中毒使肺血管收缩、痉挛
(2)解剖学因素:肺小动脉血管炎甚至完全闭塞,肺泡内压增高,压迫肺泡毛细血管,毛细血管网毁损,肺血管收缩与肺血管的重构。
(3)血容量增多和血液粘稠度增加: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加,缺氧使醛固酮增加、肾小动脉收缩,导致钠水储留,血容量增多。
2.心脏病变和心衰
3.其它重要器官的损害
三、临床表现:
1.肺心功能代偿期:
慢阻肺的表现。
肺气肿征,呼吸音减弱,心浊音界不易叩出,心音遥远,P2亢进,三尖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尖突下心脏搏动
颈静脉充盈
肝上界及下缘明显下移
2.肺心功能失代偿期:
呼衰
心衰
四、实验室检查:
1.X线:右下肺动脉干扩张,横径>=15mm,横径与气管横径之比>=1.07;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右心室肥大征
2.心电图:电轴右偏,重度顺时针向转位,RV1+SV5>=1.05mv,肺性p波,RBBB,低电压图形
1.肺性脑病
2.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3.心律失常
4.休克
5.消化道出血
6.DIC
六、治疗:
(一)急性加重期:
7.控制感染
8.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9.控制心衰:
(1)利尿剂:作用轻,剂量小
(2)正性肌力药:剂量小,作用快,排泄快
应用指征:a. 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得到良好的疗效而反复浮肿的心衰患者
b.以右心衰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感染的患者
c.出现急性左心衰
(3)血管扩张剂的应用
4.控制心律失常
(二)缓解期
(三)营养疗法
支气管哮喘
症状:
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或发作性胸闷和咳嗽,严重者被迫采取坐位,干咳或咳大量白色泡沫痰,甚至出现发绀
体征:
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有广泛的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严重哮喘患者出现: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
二、实验室检查
1.呼吸功能检查: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残气量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增加。
2.血气分析:
3.X线:发作时两肺透亮度增加,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并发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性浸润阴影
三、诊断:
1.反复发作的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象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
4.症状不典型者至少应有下列三项中的一项阳性:
a 支气管激发实验或运动实验阳性
b 支气管舒张实验阳性
c 呼气流量峰值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缓解期:症状体征消失,肺功能恢复到急性发作前水平,并维持4周以上。
四、鉴别诊断:
1 心源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