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径定理》教学设计教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垂径定理》教学设计

单位:登封市大金店二中

授课教师:唐海广

《垂径定理》教学设计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学习过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以及本节定理的证明要用到的三角形全等的知识,在本章前两节课中也已经初步理解了圆的轴对称性和圆弧的表示等知识,具备探索证明几何定理的基本技能.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探究图形性质的不同手段和方法,具备几何定理的分析、探索和证明能力.

二、教学任务分析

该节内容为1课时.圆是一种特殊图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学生通过类比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能利用圆的轴对称性探索、证明得出圆的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具体地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圆的轴对称性研究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2.运用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运用圆的轴对称性探索圆的相关性质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

情感与态度

1. 培养学生类比分析,猜想探索的能力.

2. 通过学习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使学生领会数学的严谨性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学习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参与的主动精神.教学重点:利用圆的轴对称性研究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

教学难点:垂径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以及应用时如何添加辅助线.

三、教学设计分析

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类比引入,猜想探索,知识应用,归纳小结.

第一环节类比引入

活动内容: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2.如果将一等腰三角形沿底边上的高对折,可以发现什么结论?

3.如果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顶点为圆心,腰长为半径画

圆,得到的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呢?

活动目的:

通过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向圆的轴对称性过渡,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类比分析的能力.

第二环节猜想探索

活动内容:

1.如图,AB是⊙O的一条弦,作直径CD,使CD⊥

AB,垂足为M.

(1)该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你能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的理由.

条件:①CD是直径;②CD⊥AB

结论(等量关系):③AM=BM;

④⌒AC=⌒BC;⑤⌒AD=⌒BD.

证明:连接OA,OB,则OA=OB.

在Rt△OAM和Rt△OBM中,

∵OA=OB,OM=OM,

∴Rt△OAM≌Rt△OBM.

∴AM=BM.

O D B C

∴点A 和点B 关于CD 对称.

∵⊙O 关于直径CD 对称,

∴当圆沿着直径CD 对折时, 点A 与点B 重合,

⌒AC 和⌒BC 重合, ⌒AD 和⌒BD 重合.

∴ ⌒AC =⌒BC ,⌒AD =⌒BD .

2.证明完毕后,让学生自行用文字语言表述这一结论,最后提炼出垂径定理的内容——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3.辨析:判断下列图形,能否使用垂径定理?

注意:定理中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直径(半径),垂直于弦.

通过以上辨析,让学生对垂径定理的两个条件的必要性有更充分的认识.

4.垂径定理逆定理的探索

如图,AB 是⊙O 的弦(不是直径),作一条平分AB 的直径CD ,交AB 于点M .

(1)下图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其对称轴是什么?

(2)图中有哪些等量关系?说一说你的理由.

条件:① CD 是直径;② AM =BM

结论(等量关系):③CD ⊥AB ;

④⌒AC =⌒BC ;⑤⌒AD =⌒BD .

让学生模仿垂径定理的证明过程,自行证明逆定理,并表述逆定理的内容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5.辨析:“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如果该定理少了“不是直径”,是否也能成立?

反例:

O C

D B A O C D

E O C D B

活动目的:

活动1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让学生猜想、类比、探索和证明获得新知,从而得到研究数学的多种方法的体会,获取经验;活动 2 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定理表述反复的语言提炼,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严谨的表述能力,并对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活动3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反例使学生对定理的严谨性有更深的认识;活动4的主要目的与活动1相似,并让学生与活动1类比,提高探索能力;活动5的主要目的与活动3相似.

实际教学效果:

在活动1中的证明时,学生对如何证明平分弦,可能会有一定困难,此时应引导学生类比等腰三角形,通过连接OA、OB,构造等腰三角形,并利用三角形全等的知识来证明;另外,在证明直径平分弦所对的弧,也是一个难点,学生会觉得比较难表述,这时应类比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运用圆的轴对称性启发引导;在活动2中,学生的说法可能不够准确、精炼,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坚持勇于尝试,让学生互相指出说法的不足和缺陷,互相加以修正,在反复的语言提炼中对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也是一个自主构建的过程;活动3是通过反例说明定理的条件的必要性和严谨性,要注意让学生学会通过反例找出对应缺失的条件,提高学生对定理的理解;在活动4中,学生已经有了活动1的经验,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猜想、类比、探索和证明,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索的领悟和经验;活动5与活动3相似.

第三环节知识应用

活动内容:

讲解例题及完成随堂练习.

1.例: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即图中⌒CD,

点0是⌒CD所在圆的圆心),其中CD=600m,E为⌒CD上的一点,

且OE⊥CD,垂足为F,EF=90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解:连接OC,设弯路的半径为R m,则OF=(R-9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