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7-审美与科学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科学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两大力量,它们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科学是通过分析、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事物的客观规律,而艺术则是通过创造和表达来反映主观情感和审美体验。
尽管科学和艺术是截然不同的领域,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相互关系。
首先,科学与艺术都追求真理和美。
科学追求的是客观的真理,通过实证和实验来验证理论,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
而艺术则追求主观的美感,通过创作和表达来展现作者的审美情感和艺术追求。
尽管真理和美感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它们都是人类追求的共同目标,科学和艺术在不同层面上都致力于揭示和展现事物的真实和美丽。
其次,科学和艺术都需要创新和创造。
科学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创新的思维和方法,通过跳出传统思维模式,寻找新的研究途径和思路。
而艺术则通过创造性的表达来展现独特的审美观点和风格,通过不断探索和尝试,开辟新的艺术领域。
科学和艺术的创新都需要大胆的尝试和不断的实践,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
此外,科学和艺术都需要观察和思考。
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证据来推断和验证理论,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而艺术则通过观察和感受来获取灵感,通过思考和反思来展示作品的深意。
观察和思考是科学和艺术的基础,它们都需要细致地观察、深入思考,才能获得新的发现和突破。
此外,科学和艺术在一些领域中相互交织。
科学的发展需要艺术的辅助,比如科学家们通过艺术形象来展示复杂的科学概念,帮助公众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艺术作品中也常常融入科学元素,比如一些艺术作品可以利用科学原理来创造特殊的视觉效果,增强观众的感官体验。
科学和艺术的交织使得两者相互补充,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然而,科学和艺术之间也存在一些分野。
科学强调客观和理性,注重验证和实证。
而艺术则更注重主观和情感,追求独特和个性化的表达。
科学和艺术在方法和目标上有所不同,但它们仍然是相互补充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综上所述,科学与艺术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
管理美学定义
管理美学——科学与艺术审美创造的交融摘要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本世纪以来,管理知识逐渐系统化,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已成为一门科学。
而在管理实践中,既要运用管理知识,又要发挥创造性,采取适宜措施从而高效地实现目标,也是管理艺术性的体现。
近年来,管理学的发展逐渐注重分析、发掘和探讨管理中的美学因素,并研究将这种因素转化为管理艺术。
本文将从科学审美和艺术审美两个维度来解构管理美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企业管理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字管理美学科学性艺术性审美陈大柔(2009)就指出,“美不仅是有意义的形式,而且是有意义的张力形式,其张力形式包括实在的审美属性的张力形式和可使主体“动心”的审美张力形式两个方面”[1]。
科学审美具有巨大的心理功能、文化功能、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
科学审美是科学家从事科学探索的强大动机和动力,科学审美赋予科学以某种文化品位和价值、人性因素和人情味,科学审美是科学发明或科学发现的突破口,科学审美是科学理论评价或科学理论辩护的试金石。
管理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在于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些列基本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验证和丰富,可复制和学习,并可指导人们视线有效的管理。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和创新性。
要有效地实现管理,管理者比需要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
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
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艺术性的前提与基础,管理的艺术性是管理科学性的补充与提高,有成效的管理艺术是以管理者对它所依据的管理理论的理解为基础,出色的管理者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科学知识,以保证管理的成功管理美学是分析、发掘和探讨管理中的美学因素,并研究将这种因素转化为管理艺术的规律的边缘科学。
《美学》第七章 美育
⑼社会干预功能。指艺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感染接受者,并影响他们参与改造社会的活动。如小说《人到中年》引起领导人对中年知识分子问题的关注,从而制定了新的政策。
⑽文化交流功能。指艺术品作为文化的集中载体,通过各地区、各民族、各国家乃至全球性的互相传播,起到一种文化交流的作用。如在唐代与日本、朝鲜等国的文化交流中,诗歌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⑵它轻微飘忽,变化多端,具有任意性和模糊性。刚才明明使人觉得很亲切、很美,可是转眼之间,又会给人另一种感受,真令人有“可望而不可即”之叹。
⑶它的差异性特别大,因人而异,千差万别。明明是同一个对象,可是由于各人生活经历、文化素养和个性气质的不同,个人的感受也会很不一样。
⑷当然,我们说不易把握,并不是意味着不能把握,它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⑾商业广告功能。这是艺术品的一种外围功能,在现今商品社会中,艺术品往往兼具审美与商品两重价值,商业广告功能即源于此。
简述美育与智育的关系。
答:美育与智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
⑴美育与智育有着根本的区别。智育是促进认识的教育,包括知识的积累和智力的发展。美育则是情感教育,旨在培养人的审美能力,促进情感的表现和升华。智育过程是知识的教学过程,是以概念-逻辑为特征的知识系统为教育内容,美育以形式-情感为特征的审美对象为教育内容,是一个培养审美能力、使人的情感得到表现和升华的过程。美育直接与需要、愿望、冲动、快乐、悲痛、幸福等个体生命的状态相联系,并以个性情感的表现和升华为主要目的。智育尽管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借助于审美的途径来激发人的积极性,但它在本质上是由外而内的输入,而缺乏内在的自发性。
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3)
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3)美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47、集体无意识说——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
集体无意识是由由遗传保存下来的一种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潜藏于意识深层的朦胧精神。
艺术家正在它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的,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
这种学说只是一种心理学的假设,没有足够的科学根据,也抹杀了艺术家的个性。
48、模仿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在西方影响极大。
它的合理性在于,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它的缺陷在于忽视了艺术自身的审美特质,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因而未能全面揭示艺术的本质。
49、表现说——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其代表人物有西方美学家德拉克洛瓦、克罗齐,中国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体上亦可划入表现说。
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破了把艺术归结为模仿、认识外在世界的局限性,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比模仿说更接近真理,在美学史上是一大进步。
但表现说完全回避艺术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无视主体情感的客观根源,因而是片面的。
50、有意味的形式说——上世纪英国美学家克莱夫。
贝尔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有意味的形式”。
所谓“形式”,就视觉艺术而言,指由线条和色彩以某特定方式排列而组合起来的纯粹的关系;所谓“意味”,贝尔认为乃是这种纯形式背后表现或隐藏着的艺术家的独特的审美情感。
艺术就是艺术家创造的、能激发观赏者审美情感的纯形式,是美的结构,也即“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说突出了艺术的审美本质方面,比表现说列进一步,但它把“意味”及“审美纯形式”与一切现实完全切断,脱离人类社会历史,陷入形式主义和神秘主义。
51、符号说——由美国的苏珊。
朗格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具有表现情感的功能;艺术符号所表现的情感应是一种人类的普遍情感。
这种学说理论上达到了列高的层次,但仍不能正确地解决艺术本质问题。
论气象审美与科技的关系
第4期2019年7月阅江学刊YuejiangAcademicJournalNo.4July2019㊃文艺理论研究㊃论气象审美与科技的关系王㊀东㊀上官张帆摘要:关于气象审美是否需要科技知识,学者之间存在分歧,争议的焦点是科技知识对气象审美活动的意义和作用㊂科学家与常人一样观赏气象美景,但是他们有进一步解读自然奇观的冲动和求索科学答案的习惯㊂一些科学家认为科技与审美不相容,审美虽然不会妨碍科技活动,但是现代科技不需要美学的指引㊂这种观念主要基于科技主义的专业偏见,与近代形成的专业分工思维㊁行业视野㊁职业习惯等有密切关系㊂在当代,审美与科技出现了融合的趋势,气象审美就是审美与科技交叉融合的典型领域㊂风暴追逐㊁气象科普㊁气象科学考察记录等都是气象审美与科技相融合的活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未来㊂关键词:气象审美;科技审美;风暴追逐;气象科普;艺术哲学;工具理性中图分类号:J0-0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9)04⁃0104⁃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文学视角下的现代艺术图说研究(15BZW037)作者简介:王东,博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文艺与美学研究中心教授;上官张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㊂㊀㊀一㊁文学家和美学家的争议:气象审美需要科技知识吗?一些文学家认为,科学家或科技工作者在观测自然现象时不具有审美态度㊂例如,马克㊃吐温在描述密西西比河的美景时认为:人一旦学会了天气与河岸的语言,往往只关注航行安全㊁生活利益等问题,如 看到太阳就知道来日有风,河上有某根漂浮的原木就知道河水正在上涨,看到河面上的标记就知道这里有垂直暗礁 之类;太阳和云层共同描绘的景观如 各样绚丽的画面 月亮㊁太阳和暮色在河面上织就的光芒 等则被忽视了㊂因此,马克㊃吐温得出结论说: 所有的恩典,美丽和诗意已走出了这条雄伟的河流 ,于是 浪漫和美丽都远离了,随河水而去 ㊂①研究艺术哲学的学者斯图尼茨也有类似看法㊂他声称,科学家的关注点与美学不相容,因为科学家观赏云并不是观赏云的外观,他们 关401①TwainM, LifeontheMississippi ,inTwainM,MississippiWritings,NewYork:LiteraryClassicsoftheUnitedStates,1982,pp.284-285.王㊀东㊁上官张帆:论气象审美与科技的关系注的就不是云朵醒目的外表,而是形成这一外表的原因 ㊂斯图尼茨的说法涉及两个问题㊂第一,他将审美定位在形式主义的美学层面,这种观点属于艺术审美,即对云的美学欣赏就是对云的外观的感知,从而将审美的出发点限定为非功利目的,认为审美是非实际功用性的,即专注于 岩石的模样,海洋的声音以及画作中的颜色 ㊂①这种审美观念虽然比较典型,但恐怕是一种狭隘的美学观㊂第二,他将科学与自然审美割裂并对立起来,认为科学家对云㊁雨等天气要素和气象现象的观赏不构成审美,因为专业知识和实用目的介入了观赏过程㊂斯图尼茨的观点是科技知识与审美不相容㊂也就是说,对于气象审美而言,如果观赏主体拥有了气象科技等专业知识,就会失去气象审美的能力,或者说失去开展自然审美活动的心情和意向㊂这种隔离气象审美与科技活动的说法是事实么?很多哲学家㊁美学家持相反意见,他们认为,隔离气象审美与科技活动的观点存在偏见㊂日裔美籍学者斋藤百合子认为,马克㊃吐温和斯图尼茨描述的某些特定情况不能推断出普适的美学理论㊂尽管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欣赏密西西比河的落日㊁云层之美的确是美学欣赏,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美学欣赏方式,即不能把在形式和感觉层面的美学欣赏当成美学全部㊂这种看法符合美学事实,因为美学是一种感性的学问,研究中产生的感性触动不仅包含美好积极的触动,也包括痛楚刺激等负面的触动㊂比如明代文学家杨慎中年被贬谪到云南四川等地,感受到西南地区的风土与中原存在明显的差异,他的诗文中呈现了苍山积雪㊁下关风㊁雾凇和水桩㊁暑热瘴气等多种气象物候,不仅描述了恶劣的环境,还饱含艰难生存的体验㊂②斋藤百合子进一步认为,尽管一些人(尤其是拥有自然科学专业知识的人)确实会从实践和科学等方面考量自然之美,但是这些考量并不总会 消除㊁干扰或减损感觉层面的体验 ㊂③关于斋藤百合子的看法,有两点要注意:第一,美学的形态有多种,形式主义的审美只是其中的一种;第二,科学知识与审美并不矛盾㊂科学家虽然缺乏或弱化了文艺性质的气象美学意识,却并不缺乏气象审美经验,同时,这种审美经验并不与科学知识㊁科学活动产生冲突,反而相得益彰㊂尤其对科学家而言,科学技术知识是内在的,他在气象审美的过程中不会突然失去知识和能力,很多时候,科技知识会内在地支撑气象审美的过程㊂加拿大的自然美学家艾伦㊃卡尔松认为,科技知识与气象审美不矛盾,科技知识具有促进审美的作用,从而形成气象鉴赏的自然环境模式㊂卡尔松在‘自然与景观“中说: 在自然环境中相关的知识是探究环境的常识/科学知识,这些知识为我们提供美学意义的合适焦点与环境的合适边界,以及相对应的 观的行为 因此,自然科学和环境科学是自然审美欣赏的关键所在㊂ ④在‘环境美学:自然㊁艺术与建筑的鉴赏“中,卡尔松提出: 我们必须借助已知的真正知识来鉴赏自然,也就是说,借助自然科学,尤其是环境科学,譬如地质学㊁生物学㊁生态学提供给我们的知识,来鉴赏自然㊂因此,这种自然环境模式既501①②③④StolnitzJ,AestheticsandPhilosophyofArtCriticism,Boston:HoughtonMifflinCompany,1960,p.35.张丑平:‘论西南气候风物与杨慎贬谪文学创作“,‘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25-29页㊂SaitoY, TheAestheticsofWeather ,inLightA,SmithJM,TheAestheticsofEverydayLife,NewYork:TheColumbiaUniversityPress,2005,p.162.[加]艾伦㊃卡尔松:‘自然与景观“,陈李波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34页㊂阅江学刊:2019年第4期包容了自然的真正特征,也包含了我们日常的经验和对自然的理解㊂ ①卡尔松正确地处理了科技知识与审美鉴赏的辩证关系㊂在卡尔松看来,学者带着科技知识去鉴赏自然可以获得普通人所达不到㊁无法知晓的自然真相,同时这种鉴赏也包含了普通人的日常经验和自然体验㊂他称这种审美为 肯定美学 ,一方面能将 原始自然 自然处于自然而然的状态 呈现为一种无人介入的自在世界之审美理想,另一方面又能 不断发现或者至少看似发现 自然存在的 统一㊁秩序与和谐 ㊂人们带着科学知识去鉴赏自然,自然将呈现出 更完全的美 ㊂② 在艺术鉴赏中,艺术范畴与艺术批评和艺术史的知识相关,在自然鉴赏中,那些范畴是自然的范畴以及那种知识是由自然历史 科学提供的知识㊂ ③卡尔松认为,马克㊃吐温将 无知过客 的形式审美经验(传统的典型审美样式)与借助教育或训练获得知识进而理解自然的认识经验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㊂因为,没有单纯的素人,也没有单纯的形式审美㊂④在卡尔松看来,审美与实践活动㊁科学知识并不是对立的,借助各种内化的科技知识,通过科学实践,人们可以在审美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体会㊂比如20世纪30年代,气象工作者在泰山测候所进行气象观测时条件非常艰苦:冬季寒冷风大,工作人员用火炉也不能有效取暖,如果出现雾凇天气,仪器会被冻结;盛夏季节 雷电绕室 雾日频仍,衣被易霉 ㊂⑤在比较极端的气候条件中,气象工作者对气压㊁气温㊁湿度㊁风向㊁风速㊁云状㊁云量㊁能见度㊁降水㊁光的现象㊁雨滴直径㊁雪片形状㊁云海等项目的观测不仅是严谨的科学活动,也是对自然之美的体验,只不过他们没有专门进行 审美 并写下来㊂严寒酷暑给气象工作者带来了许多身心折磨与考验㊂虽然有这样的感性之痛,但是他们在科学知识和职业操守的支撑下坚持下来㊂对他们而言,气象审美实际上是与生活㊁工作融为一体的长期实践,并不是普通人站在某种距离之外的偶然一次的观看㊁欣赏和体验㊂同样,芬兰的环境美学家约㊃帕瑟玛也认为,自然审美不仅需要审美的知识,还需要自然科学知识㊂ 对于考察环境而言,重要的是对恰当的背景知识进行选择与熟悉㊂我们不可能在没有某种思想框架为参照的情况下就能真正地对环境进行考察㊂ ⑥ 人们在考察环境时需要各种关于自然演进过程的基础知识 环境的考察者需要环境知识㊂但仅仅有自然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审美训练和知晓必要的审美方式㊂ ⑦帕瑟玛认为科学工作者需要审美训练的观点可能有些过当,犯了专业主义的错误,将审美表述与审美体验(面对大自然,审美体验是人人都有的)混淆起来㊂但是,他认为自然审美与科学技术认知是融合在一起的,这个观点则是中肯的㊂他举出贾尼那㊃马卡塔观海的例子:科学家拥有自然史㊁气象㊁海洋㊁生物等方面的知识,他们观察和研究大海的同时,同样感受到波涛翻滚601①②③④⑤⑥⑦[加]艾伦㊃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㊁艺术与建筑的鉴赏“,杨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页㊂[加]艾伦㊃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㊁艺术与建筑的鉴赏“,第29页㊂[加]艾伦㊃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㊁艺术与建筑的鉴赏“,第141页㊂[加]艾伦㊃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㊁艺术与建筑的鉴赏“,第34-41页㊂陈学溶:‘三十年代泰山气象观测回顾“,王世平主编:‘中国近代气象史资料“,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年,第272-274页㊂[芬]约㊃帕瑟玛:‘环境之美“,武小西㊁张宜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第40页㊂[芬]约㊃帕瑟玛:‘环境之美“,第42页㊂王㊀东㊁上官张帆:论气象审美与科技的关系的力量和大海的巨大震撼力㊂①就是说,在气象观测等科学工作中,自然现象对人产生的感性冲击是无法被抹杀的㊂同样,普通人的气象审美活动也饱含着气象知识与传统,比如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将气象物候与农业生产活动结合在一起的体系,每逢立春节气,很多地方的民众就会开展鞭春牛㊁着春意装等一系列庆祝活动㊂②以上主要是文学家㊁美学家的争议,焦点在于科技知识对气象审美活动的意义和作用㊂否定的一方强调,现代科学家在科技观测活动中的关注点与美学的外观审美㊁诗性体验不相容㊂肯定的一方认为科技知识对于气象审美具有内在支持㊂我们认为,后者符合气象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即气象科学知识离不开日常观测和常年累月的经验观察㊂在这样的活动中,气象审美与科技知识获得是融合的㊂㊀㊀二㊁科学家的争议:气象科技活动需要审美吗?那么,科学家尤其是气象学家对审美与科技知识的关系又有何认识?我们向部分气象学专家进行过调研㊂他们大多认为,科学家首先是普通人,对于天气等自然现象有着同样的体验:大热天照样流臭汗,大冷天同样会哆嗦㊂遇到奇特的天气现象,同普通人一样,气象学家也会欣赏和赞叹㊂不过与普通人相比,科学家多了一份好奇心,有进一步解读自然奇观的冲动和求索科学答案的习惯㊂比如北宋科学家沈括在熙宁年间出使辽国,黄昏时分到达永安山下,扎帐休息㊂恰好雨过天晴,此时彩虹就在帐前的溪涧中㊂ 虹两头皆垂涧中㊂使人过涧,隔虹对立,相去数丈,中间如隔绡縠㊂ 沈括和他的同僚更换角度观察 夕虹 , 自西望东则见 ,虹渐向正东方向移去㊂这一现象符合虹霓与太阳相对的道理㊂③第二天继续前行,沈括一行人又看见了彩虹㊂他引用唐代孙彦先的说法进行解释,认为虹是雨中太阳的影子,只要太阳照雨就会有虹出现㊂④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比英国科学家培根的发现早了五百多年㊂再比如晚明地理学家徐霞客,他不仅是一名观光者,也是一位地理环境的考察者和研究者㊂在游览和考察中,他除了体验和描述风物 每日必记,白天依石为案,晚上执灯奋笔 ,还寻求或验证科学原理㊂明万历四十一年农历四月初,徐霞客游历浙江天台山,感受了阴晴不定风雨多变,看到了植被发育的垂直差异㊂登顶之时,他看到山顶上 荒草靡靡,山高风冽,草上结霜高寸许 ;俯瞰四周山峦,则 四山回映,琪花玉树,玲珑弥望 ㊂他自然地发出感慨: 岭角山花盛开,顶上反不吐色,盖为高寒所勒耳㊂ ⑤这是一种科学的判断,只不过,这种科学判断是融汇在自然审美之中的㊂可见,温度随海拔而垂直变化的科学原理并不会妨碍人观赏自然沉浸在美景之中;可见,自然审美并不妨碍人们接受科技知识,科技知识完全可以介入自然审美的过程之中㊂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柯尔利斯整理了‘自然“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合订本,辑录了701①②③④⑤[加]艾伦㊃卡尔松:‘环境美学:自然㊁艺术与建筑的鉴赏“,第93页㊂张丑平:‘明清时期立春节日演剧习俗考“,‘阅江学刊“,2015年第5期,第135-140页㊂罗见今:‘我国先民对晕㊁虹和蜃的气象认知及其文化影响“,许小峰主编:‘气象科学技术的历史探索:第二届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气象出版社,2017年,第99页㊂沈括:‘梦溪笔谈“,王骧注,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454页㊂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第1页㊂阅江学刊:2019年第4期其中有关天气的神奇现象㊂从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科学家对于各种反常天气现象的描绘和感叹,他们如普通人一样,视㊁听㊁尝㊁嗅㊁触,用各种感官去体验大自然,他们在仔细观察形状和色彩,记录气温和湿度的同时还会自觉地探究缘由㊂①我们可以明确地感受到,科学家和普通人一样,乐于欣赏缓慢降落的冰雹㊁带火花的雨等自然奇观,并怀有好奇之心㊂不过,他们比常人多一份解答的素养和寻源的习惯㊂因为拥有更多的科技知识,科学家们对于大自然奇观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描绘得非常细腻㊂这些来源于‘科学“‘自然“杂志的文章都是科学家亲身经历㊁观察气象现象的结果,关于数量和大小的描述相对标准化,有时还会结合图片,涉及情感体验和联想的语言较少,多是客观地寻求答案㊂②当然,也有一些科学家认为科技与审美不相容㊂这种观念主要基于科技主义的专业偏见㊂他们认为,审美虽然不会妨碍科技活动,但是现代科技本身不需要美学来指引㊂也就是说,没有审美科学照样发展,尤其是现代科技早已拥有一套成熟的方法㊁标准㊁规范和话语,就更不需要美学的支撑了㊂这个观念明显是科学至上主义的,既没有考虑自然科学观察到的感性事实,也没有正视气象科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更没有考虑普通大众对自然知识的感性需求㊂表面上看,科普工作只需要科学家将科学知识浅显化㊁通俗化,实质上,科普工作者要将科学知识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经验㊁感性体验融会贯通,让科学更有温度和情怀㊂从文明发展和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科技与审美不相容的看法是狭隘的,不利于将 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㊂③因此,科技活动不仅不能脱离审美,还要积极与审美活动对接,寻求感性体验的内在支持㊂㊀㊀三㊁现代学科分工:美学与科技出现分歧的缘由科技与美学,从来就是隔离且不相往来的么?从科学史来说,科学不仅不与美学发生矛盾,而且还是一对很要好的 兄弟 ,气象学科的发展历程更加典型㊂早期关于风㊁云㊁雨㊁雷㊁电等天气现象的知识以及植物生长㊁动物迁徙等物候的学问都源于人们对生活的体验和观察㊂可以说,朴素的气象学原理早已浸润着人们的生活㊂在现代气象学成熟之前,人们对气象现象的准确描述往往带有 生活气 ,感性十足㊂‘诗经“中有很多符合科学原理的气象观测结果和描述,如 终风且霾 (‘邶风㊃终风“)揭示了河南淇县以北㊁汤阴县东南一代的邶地多风沙的特点㊂又如唐代科学家李淳风在‘观象玩占“中对风力进行了标准化的规定,根据树木受风影响之后的变化大小和损坏程度,风力可以分为八级,标准分别为动叶㊁鸣条㊁摇枝㊁堕叶㊁折小枝㊁折大枝㊁折木飞砂石㊁拔大树及根㊂④这个标准虽然不够精准,但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也有美学性㊂现代气象科技研究能够利用一些纪实的文学性文本作为佐证的文献资料,因为文献记载的天气现象和气候现象源自生活,不仅包含美学体验,还反映了科学原理㊂这正是801①②③④[美]柯尔利斯:‘奇异自然现象“(中),刘遒隆等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3年,第149-185页㊂[美]柯尔利斯:‘奇异自然现象“(中),第176-178页㊂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 科技三会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㊁两院院士大会㊁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 科技创新㊁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㊂ 这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和科普活动规划的指导方针㊂张静:‘气象科技史“,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55页㊂王㊀东㊁上官张帆:论气象审美与科技的关系竺可桢先生运用中国古代各种文学㊁历史㊁哲学文献来论证或佐证气候变化的内在缘由㊂①既然科学与审美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为什么有人认为科技与美学是隔离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偏见,这与近代以来形成的专业分工思维㊁行业视野㊁职业习惯等有密切关系㊂面对一些天气现象时,气象科学研究者尽管也会与普通人一样产生某些体验和感受,但是他们并不会往审美(尤其是文艺审美)这方面去 想 ,最多只是自然和无意识地体验,因为气象现象背后的原因和规律才是科学工作者关注的焦点㊂对于现代美学家而言,他们关注的是光电㊁线条㊁力的各种形式,是结构美,并且他们的注意力被这些形式和结构所给予的感觉㊁情绪㊁心理㊁思想所吸引,科学知识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他们当然也不会用科学话语来描述自然现象㊂②如高尔基借海上的暴风雨抒发革命激情,呼唤社会的暴风雨㊂大气环流运动的复杂性㊁不确定性在豪梅尔斯㊃洛斯顿㊁马达丽娜㊃代克努等美学家眼中只是一种至善㊁崇高和宇宙的野性㊂③这些分歧与专业分工㊁职业习惯塑造的思维方式有关,导致科学与人文之间产生隔阂㊂ 文艺界的美学所针对的文学艺术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他们不大关注应用美学和实践行业的美学问题,认为后者太功利(因为经典的美学观念是主张无功利的)㊂其次,在气象科学界,又特别看重行业性和科学性,而对文艺性㊁美学性重视得不够,甚至打心眼里瞧不上文艺和美学等人文学科的东西㊂ ④人文社会学界也有成见,或者说文学家㊁美学家不希望科技等 功利性知识 触及美学的怡然自得领域㊂在他们看来,在开展自然审美活动时,如果 这是积雨云,那是雷暴云 的知识介入其中, 诗情 可能荡然无存㊂同样,科技工作者对文学家㊁美学家的超然移情也不屑一顾㊂总之,这种隔阂和偏见是客观存在的㊂从文明史来看,这种隔阂和偏见是专业分工㊁学科分化㊁行业细化的结果㊂在人类的童年时期,自然科学㊁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彼此相融的㊂诸子百家经典和古希腊哲学著作中蕴含着各个学科的思想种子㊂人类社会发展到18世纪,科学与人文逐渐分离㊂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提出了 审美无功利 的 距离 学说,这种 无功利 的美学思想对科学与美学的分离进行了哲学化和系统化的论述㊂康德认为,如果把观赏海洋和生物知识㊁工作等联系在一起,就会阻碍海洋成为崇高的情感象征㊂康德这种启蒙主义思想的核心就是将美学与工具理性(各种科学认知)分离,以此形成自然审美的崇高美学范畴㊂从美学上说,正是因为阻止科学技术的介入,保持人与审美对象的功用距离,审美才能够脱离实用性的考量,保持纯粹性㊂这样,气象学㊁生物学㊁海洋学等科学技术与美学渐行渐远,科学与美学的范围越来越明晰,各自形成专业的系统,甚至具有一定的封闭性㊂就美学而言,将各种科学认知驱除出去,保留自然带给人类的神秘感,这是经典美学的特点㊂只有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抒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而科技恰恰会削弱这种敬畏901①②③④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第15-38页㊂一些艺术家㊁文学家在欣赏㊁观察和描述气象现象时,会自然而然地展现相关的科学知识㊂比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㊂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㊂ 范成大在‘吴船录“中用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了峨眉山气温的垂直变化: 初衣暑绤,渐高渐寒,到八十四盘则骤寒㊂比及山顶,亟挟纩两重,又加毳衲㊁驼茸之裘,尽衣笥中所藏㊂系重巾,蹑毡靴,犹凛栗不自持,则炽炭拥炉危坐㊂ 这段描写非常形象生动,读后可感受到气温变化之明显㊂王东㊁张敏㊁丁玉平:‘气象美学建构论“,‘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8期,第84-89页㊂王东:‘气象科技与社会文化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80页㊂阅江学刊:2019年第4期感㊂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与美学的隔阂似乎越来越大㊂㊀㊀四㊁现在与未来:具有科技含量的气象审美那么,面对现代科技与美学隔离的局面,科技工作者需要做些什么,人文社会学者需要做些什么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是对历史规律的一种概括,就审美的深入和科学的发展而言,这个规则或许也是适用的㊂现代科学成熟以前,审美活动与生产活动㊁认知活动是融合在一起的;到了近代,美学和科学有了分工,两者相对独立,有了巨大的发展㊂在当代,审美与科技又出现了融合的趋势,例如气象审美就是审美与科技交叉融合的领域, 风暴追逐 (StormChase)㊁气象科普等是典型的跨界㊁跨学科活动,是以气象体验与气象科技为中介的审美过程㊂风暴追逐活动在美国㊁德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得更多一些,代表人物为德国的奥斯华德,①美国的雷构㊁麦克㊃霍林斯赫德㊁麦克㊃欧宾斯基㊁查德㊃科旺等㊂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追逐闪电㊁飓风㊁超大冰雹等极端天气,留下影像和文字,如摄影作品集‘制冰机:查德㊃科旺的超级风暴“‘风暴追逐者“等㊂风暴追逐活动是自然审美与科学技术的完美融合:捕捉风暴等极端天气现象需要等待一定的自然条件,不仅要在车上装载测算系统以计算风暴形成的时间和路径,还要配备发达的气象观测系统和联络系统;为了捕捉风暴的真容,追踪运动的轨迹,风暴追逐者不仅需要专业的拍摄设备,还要具有较高的摄影技术和美学素质㊂②‘后天“‘不惧风暴“‘天地大冲撞“‘海云台“‘水啸雾都“‘地球湮没之惊涛大历险“等影视作品都利用了风暴追逐者拍摄的影像资料,再加上先进的后期制作技术,气象奇观和灾难景象令人异常震撼㊂因此,这些影视作品可谓将审美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的杰作㊂这意味着气象科技的发展不仅能提高天气预报和灾害预测的准确性,也可以提高公众的审美能力,更好地传播科学技术成果和生态价值观㊂200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后天“讲述了气候变暖带来的灾难 酷寒㊂‘后天“是一个很好的案例,代表了美学与科技的融合,不仅展现了气象科技的前沿知识,也展现了震撼的气象景观,还有气象灾难中个人的悲欢离合㊂同样,气象科普工作不仅要求创作者具备气象学功底和气象专业素养,而且还要有气象观察的经验,具备文学㊁历史㊁艺术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知识㊂比如气象学家林之光先生深入浅出地阐释了2008年冬我国南方地区发生冰雪灾害的科学原因,既通俗又具有较好的生活基础㊂关于 冰雪灾害为何不发生在严寒的北方反而在温暖的南方 ,林之光指出,冰雪灾害是短时间内的冰雪量大(要求温度低和空气含水量大),令人猝不及防才产生的㊂北方虽然严寒,但空气中含水量少;江南的中南部虽然空气含水量大,但很少出现低温情况㊂所以,江淮及其附近的地区更容易满足这两个条件,经常 燕山雪花大如席 ㊂011①②‘高清:风暴追逐者记录极端天气犹如外星入侵“,2015年10月9日,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1009/c1002-27677084.html,2017年10月26日㊂‘美国父亲带仨娃成 风暴追逐者 拍摄震撼大片“,2015年12月21日,http://news.youth.cn/kj/201512/t20151221_7444226_1.htm,2017年10月26日㊂。
美学原理名词解释
艺术技巧: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技能和技巧。天才的独特性表现在他通过高超的艺术性进行创作。
优美:又称秀美,是通常所说的狭义美,与崇高相对,是审美范畴之一。优美的审美对象在形式方面一般都具有小巧、柔和、清新、秀丽、细腻、圆润等特征,在内容方面一般都不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表现为矛盾双方的暂时相对静止状态。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十分协调、和谐统一。优美是最易为人们所接受的美的形态,给人赏心悦目的愉快之感。
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
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
美育:就是当我们对审美对象进行感受、欣赏、评析和判断等审美活动时,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会受到感染、熏陶,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从而不仅在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上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而且在人的气质、精神面貌上,也得到了提高,受到了教育。
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对于审美现象的感性直观的认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生产劳动分不开的。当人类开始把自己与自然区别开来,并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物体,并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直观自身,看到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时候,人类的审美意识也就形成了。
审美对象:凡是客观上包括现实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等。也包括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形态。
载道说:载道说,较早可追溯到孔子;而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则加以完善。他认为,古文是为了宣传儒道而存在的,并非是为了缘情。柳宗元也认为,文章因道而贵,文章家因道而尊。这样,将文置于道的约束下,先道而后文,猛烈地抨击了无情而故意以矫情为文的风气。
美 学 第一章 审美现象与美学学科
审美现象的构成 1,审美主体 2,审美对象:审美客体 3,审美关系
1,审美对象
审美对象是与主体发生审美关系的自然、艺术、社会、 科学等多种多样的对象。审美对象中与审美主体及其 美感相对应的结构是多层次的。
1,形式层。(感官快适) 2,意蕴层。(情感理解) 3,道,存在。(生命承担)
《本源》:在谈到器具的器具性时, 他提到了这幅鞋的油画:
从梵高的画上,我们甚至无法辩论这双鞋是放在什么地方的.除了 一个不确定的空间外,这双农鞋的用处和所属只能归于无.鞋子上 甚至连地里的土块或田陌上的泥浆也没有粘带一点,这些东西本 可以多少为我们暗示它们的用途的.只是一双农鞋,再无别的.然而 --从鞋具磨损的内部那黑洞洞的敞口中,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 这硬梆梆、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那寒风陡峭中迈动在一 望无际的永远单调的田垅上的步履的坚韧和滞缓.鞋皮上粘着湿 润而肥沃的泥土.暮色降临,这双鞋底在田野小径上踽踽而行.在这 鞋具里,回响着大地无声的召唤,显示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 赠,表征着大地在冬闲的荒芜田野里朦胧的冬冥.这器具浸透着对 面包的稳靠性无怨无艾的焦虑,以及那战胜了贫困的无言喜悦,隐 含着分娩阵痛时的哆嗦,死亡逼近时的战栗.这器具属于大地,它在 农妇的世界里得到保存.正是由于这种保存的归属关系,器具本身 才得以出现而自持.
审美主客体之间关系
静观关系:无功利与无目的 对话关系:交流与共鸣 存在关系:主客融为一体
静观关系:无功利与无目的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对话关系:交流与共鸣
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
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 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审美与美学的发生——从哲学、美学与自然科学考察
美 、审 美 与美 学 的发 生
从 哲 学 、美 学 与 自然科 学考察
毛 崇杰
( 中国社会科学 院 文 学研 究所 ,北京 103 ) 072
摘要 :作 为客 观存 在 的 美与 以 美为对 象的人 类 活动之 审 美 以及 以前 两者为研 究对 象的 关学都
有一 个从 无 到有 的发 生过程 。前者 为存 在 的有 与无 ,后 两者 为命 名与 言说 的有 与无 。在这 个
— —
A td n Viw fP i s p y.Aet eisa d Nau a ce c Su y i e o hl o h o sh tc n trlS in e
Ma h n -e oC o gj i
A src:B at i a beteeiec ;apei i fteb at i ahm cv yta t e b t t euy s n oj i xs n e p r ao o eu u a at i t a s a cv t c tn h ys n it h k
tr u e;h ma ie au e u n z d n t r 收稿 日期 :2 1.51 0 10.3
n p e h.Du ig t i rc s fg n rt n,b a t ssu id fo c s lg n e lg oa t rp l a ds e c rn sp o e so e e ai h o e uy i t de r m o moo y a d g oo t h o o— y n o d s coo .Orgn l “ a ls ’ n “s e c ls ”.t e“ge tb a t fh a e d e rh” i y n g a o il g y ii a y n me es’a d p e he s h l ra e uy o e v n a a t n s
叶朗《美学原理》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第7章 科学美——第9章 优美与崇高)
第7章科学美一、名词解释1.科学美答:科学美是指科学领域里存在的美。
科学美是一种美的形态,它同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技术美相并列,并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科学美与技术美的关系尤为密切,人们常将它们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称之为科技美。
科技美属于广义的社会美之列。
“科学美”主要是一种数学美、形式美。
科学家对于美的追求,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重要的作用。
2.科学美感答:科学美感指人们在科学领域里,在客观对象审美属性刺激下所产生的以情感愉悦为主调,同时伴随着感知、想象、思维等多种心理功能协调活动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过程。
美感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现象,科学研究、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科学发现、科学创造中的美感尤为复杂。
然而,既然有科学美,也就有科学美感。
冯·魏扎特在谈到科学美感时说:“美是真理的一种形式。
美的鉴赏是对实在的一种鉴赏,即对实在的一种特殊的知觉能力。
”这种对科学美的鉴赏也就是科学美感。
彭加勒也说过:“感觉数学的美,感觉数与形的调和,感觉几何学的优雅,这是所有数学家都知道的真正的美感。
”二、简答题简述美与科学的关系。
答:美与科学的关系表现为:(1)美与科学的联系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在社会的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审美情感包含着理性认识,是情与理的统一,科学探求真理的认识也包含着情感活动,也是情与理的统一;美感和科学认识一样,都是客观世界能动反映的一种方式,都是意识形态。
(2)美与科学的区别①审美的想象与科学的想象是不同步的科学的想象追求真理是非常严谨的,要有可靠的事实作根据,不容许虚构,更不允许由想象代替和构成科学的最后成果。
审美的想象是追求美,可以允许虚构;科学的想象要符合逻辑,尽量排斥感情的色彩和作用。
审美的想象不必符合逻辑。
②审美情感与科学探求真理的认识不同科学家所追求的是真,虽有热烈的情感,但情感只是作为追求真理的动力,它不能进入认识过程,更不能作为认识的结果。
追求真理的认识是以理智、思想等抽象逻辑认识为其特征的。
00037《美学》简述论述题综合整理
《美学》简答结合(从模拟一开始)1、简述作为人文学课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
答:(1)美学不追求研究的客观性,而是要求研究者(主体)亲自投入审美发生的境域中,去体验、感悟、揭示审美活动的来龙去脉。
(2)美学研究无法采用精确、量化的科学方法,而需要体验和揭示丰富多彩、幽深微妙的审美精神现象。
(3)美学与其他许多学科密切相关,所以美学研究应以哲学方法为核心,结合众多学科方法,开展综合研究。
2、简述审美趣味否健康的标准。
答:(1)必须把审美趣味联系于具体的审美对象,看看依据这种审美趣味所做出的判断是否充分反映了审美对象的客观特点。
(2)审美趣味作为主体审美心理结构的组成部分,必然受到主体审美理想的制约。
要提高我们的审美趣味,就要提高我们的审美理想。
3、简述荒诞成为特殊审美形态的原因。
答:(1)再创和重现荒诞作为一种审美活动方式是以一种特殊的实践方式显示其特殊的存在价值的。
(2)荒诞审美形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把审美实践与人生实践的距离拉近了。
(3)重现和再创荒诞,从表面上看是反理性的和反传统的,但实质上仍然是西方理性主义之树上结出的果实。
4、简述游戏与艺术的区别。
答:(1)游戏给予人们的是纯粹的虚幻性,艺术提供给我们深刻的真实性。
(2)游戏使人们沉浸在单纯的悠闲的快感中,艺术能以其深邃而广阔的思想内涵,给我们以审美快感以外的人生启迪。
5、简述独特的艺术意象与客观对象的原型的区别。
答:(1)客观对象的原型转变为知觉表象。
(2)表象上渗透着主体的主观情感因素。
(3)表象与表象的关系依主体自身的特定心境、情感逻辑等发生转变。
(4)表象本身作为主体的心理形式与原型完全不同。
6、为什么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答:(1)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实上是把美和善混为一谈。
(2)审美基于个体的精神自由,道德基于群体的礼法伦常,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其结果必然是以礼法伦常窒息了个体的精神自由。
(3)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美育事实上就沦为德育的手段而失去其独立性了。
浅析艺术与科学的美学比较
浅析艺术与科学的美学比较学号:15095644 姓名:段雪姣班级:艺设09-1班摘要:艺术总是意味着美,这个问题人所共知。
而科学中有没有没美?这个问题至今尚无一致的答案。
有些人认为科学只与概念、定律、推理、判断这些枯燥的词语相联系,只与“真”相联系,无所谓美与不美。
而伦理学与“善”相联系,艺术才与美相联系。
其实,科学领域中不仅存在美,甚至蕴藏着多姿多彩的美,科学与艺术拥有种类众多的共同美。
因而,20世纪后期崛起了一门崭新学科——科学美学。
所以本文就艺术与科学的美学比较进行了浅析。
一、关于艺术-科学-美学“艺术”(art)源于拉丁文“artem”,原指各种不同的技术,现在则多指“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
”也就是说,艺术是人类情感和想象力的审美形式的表现与创造,通常带有感性的特点。
“科学”一词源于法文science和拉丁文scientia,意指知识与技能,现多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它是关于自然法则的知识,包含所有一般性意义的研究,只要是在客观的,可验证的事实基础上,运用相应的方法所从事的研究,都属于科学的范畴。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esthesis。
最初的意义是“对客观的感受”。
由德国哲学家亚历山大·戈特利布·鲍姆加通首次使用的。
他的《美学(Aesthetica)》一书的出版标志了美学做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产生。
它是以对美的本质及意义研究为主题的学科,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现代哲学将美学定义为认识艺术,科学,设计和哲学中认知感觉的理论和哲学。
一个客体的美学价值并不是简单的被定义为“美”和“丑”,而是去认识客体的类型和本质。
对于美学的研究对象迄今为止基本形成了三种倾向性的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美本身。
在持这种意见的人看来,美学要讨论的问题不是具体的美的事物,而是所有美的事物所共同具有的那个美本身,那个使一切美的事物之所以美的根本原因。
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原型理论2艺术美3审美(美学)4审美意识5美学思想6美学学科7美学关系(审美关系)8美9美感10审美形态11审美需要12审美理想13审美趣味14审美活动无功利15自律性16审美体验17游戏说18审美意识19艺术传达22崇高21优美20审美活动(形态)的二重性21优美22崇高23《论崇高》24利奥塔德25悲剧26《悲剧的诞生》27罪孽说28焦虑说29喜剧30丑31荒诞32“狂欢化”33人本主义美学34审美经验35本质直观36超验世界37感知38想象39接近联想40类似联想41对比联想42再造性想象43创造性想象44审美态度45审美距离46游戏说47集体无意识说48模仿说49表现说50有意味的形式说51符号说52艺术品53载道说(或教化说)54娱乐说55艺术作品的意象世界层56艺术作品的意境超验层57意象58仿象59兴象60喻象61抽象62意境63有我之境64无我之境65艺术的审美功能66艺术的认识作用67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68灵感69美育70寓教于乐(贺拉斯的美育观)71《美育书简》72审美教育73柏拉图的美育观74亚里士多德的美育观75席勒的美育观76马克思的美育观77化育78怡情养性79化性起伪80完美的人81审美的人82消融查滓83”观“84美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85西方接受美学认为86艺术敏感87艺术想象力88形式符号性89开放性90他律性91意象的物态化92意象世界层93悲剧性94.反思判断力95先验想象力96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同化--调节律)97审美经验中的超验世界98人本主义美学99焦虑说100作为审美形态的悲剧101利奥塔德102崇高作为审美形态103审美的感官直观性104原型105准主体106超验世界.107集体无意识说108美学的研究对象109美学的学科性质110趣味教育111.实践概念112审美境界113艺术活动114审美活动115审美澄明116多样统一117巫术说118人生样态119审美情趣120审美形态的贯通性121审美形态的兼容性122直观:intuition 123感性直观性124艺术的存在方式问题125艺术天才126绘画127美学研究对象128美学之父129审美直观138形式符号层131色彩132线条133形状134非实体性135生物本能说136劳动说137物质实在层130美育代宗教说139“品”140“悟”141审美惊异142生成性143二重性144艺术敏感145艺术技巧146美的规律147快乐派148美在关系说149立普斯移情说150美在客观论151知觉表象层152人是“世界的美”153心理意识层154隐秀155直觉156通感157第六感官158鲍姆加登15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160自由161实践的基本内涵162自然美163科技美164人生境界165境界166生成论167审美现象168柏拉图的“迷狂”169审美表现170审美欣赏171理式柏拉图提出理式说172期待视界173表现说174“图式化”结构175《丑的美学》176空间艺术177人文学科178高级人生境界179艺术180人的本己性181固定装饰182畅神说183反馈调节184格式塔185判断力186非理想型生存187理想型生存189主客二分的生存模式190审美理解191艺术创造力192艺术操作193审美个性194怡情养性195自我调节196生命的机械化197心理距离说198意象的物化199人的本己性200超越性201固定修饰202 非固定性修饰203人类的修饰204气韵205自然的人化206自然美207滑稽208审美感受209典型化210艺术修养211异化212艺术构思213美的相对性214美的绝对性215格式塔心理学216爱得码(AIDMA)原则217霍布斯“突然荣耀说”218康德“乖讹说”219 诗意220比德说221美的形象性213美的相对性214美的绝对性215格式塔心理学217霍布斯“突然荣耀说”222美的社会性223审美对象224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225“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26美在愉快说227美在关系说228美是生活说229美是理念说230美在形式说231美在完满说232美在无意识说233审美范畴234艺术丑235人格教育说236情感教育说237艺术教育说238艺术接受的动态三流程239审美感官240美感的形成241美感的性质242美感的特征243审美理论244精神能感受的完整性245审美意象246形象思维247出入说248美的本质249客观论250主观论251主客观统一论252实践美学253客观精神254后实践美学255实践自由256社会美257造型艺术258表演艺术260语言艺术259综合艺术260形式美261人生实践262空间艺术263净化说264心理能量消耗的节省说265埃斯特惕卡266语言267普通语言学268应用语言学269传统语言270内部语言学271“回忆说”272艺术的娱乐消遣功能273艺术的认识功能274艺术的道德教育功能275艺术的宗教功能276艺术的思想启迪作用277艺术的政治宣传功能278艺术的心理平衡功能279艺术的社会干预功能280艺术的文化交流功能281艺术的商业广告功能282意象的生产283形式符号性284意象的生成285意象的结构286理论前提定位288形式符号层290意境超验层289意象世界层290意境超验层291内在感官说292艺术物化293审美认同294“上升的乖讹”与“下降的乖讹”295美感欣赏活动296美的本质的集合化界定297夏夜星光灿烂美的构成298形象的直觉性299感受的完整性300注意的集中性301想象的生动性302艺术接受303命运悲剧304美的问题的性质305“山羊之歌”1、原型理论——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
美学和科学的关系
美学和科学的关系美学和科学是两个不同领域的学科,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美学是研究艺术和审美的学科,而科学是研究自然和现象的学科。
尽管它们的研究对象不同,但美学和科学在方法、价值观和目标等方面存在一些共同点,相互影响并相互补充。
美学和科学都追求真理。
科学通过实证研究和实验验证来探索自然规律和事物的本质。
美学也致力于揭示艺术作品的内在价值和美的规律。
虽然美学缺乏科学中严谨的实证方法,但它通过感性的体验和审美的判断来寻求真理。
美学和科学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互为补充,科学为美学提供了一些客观的参考,而美学则使科学更加深入人心。
美学和科学都强调观察和分析。
科学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科学原理和理论。
美学也通过观察和分析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和风格来研究艺术的规律和特点。
观察和分析是美学和科学研究的基础,它们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释自然和艺术的现象。
美学和科学都注重系统性和方法论。
科学研究需要严密的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美学也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如形式主义、象征主义和结构主义等。
这些方法和理论帮助我们对艺术作品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揭示其内在的美学价值和意义。
美学和科学都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科学研究受到社会需求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而美学则受到文化背景和个人审美观念的影响。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为美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表现形式,而美学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审美的视角和方法。
美学和科学都对人类的生活和思维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的进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而美学则满足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审美的享受。
美学和科学的结合,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自然和艺术的美,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美学和科学虽然是不同的学科,但它们在方法、价值观和目标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共同点。
美学和科学相互影响并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了人类的认知和文明进步。
美学和科学的关系不仅是学术领域的问题,更是人类智慧和思维方式的一种体现。
美学(美学原理)
风景一美学:鲍姆加通为美学做了第一次明确的规定“美学作为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的是美和趣味的理解,以及对艺术、文学和风格的鉴赏。
它要回答的问题是:美或丑是内在于所考察的对象之中呢?还是在欣赏者的眼里?在其他一些事物中,美学也力图分析讨论这些问题所使用的概念和论点,考察心灵的审美状态,评价作为审美陈述的那些对象。
哲学:哲学的希腊文意思就是“爱智”,就是在探索实在的真理和本性,尤其是事物的原因和性质,以及决定存在、感知、人类行为和物质世界的那些原理。
哲学活动的目的也可以是对概念、方法和其它学科的信念的理解与清理,或是古典推理本身、概念、方法,以及诸如真理、可能性、知识(认识论)、必要性、存在(本体论个形而上学)以及证明等这类一般概念的信念。
人文学科:在中世纪的教育中,人文学科(拉丁语是“与人的研究有关”)是指古典知识、哲学、和当代文学。
在这个语境中,“人文的”是指“与人的研究有关”。
从中世纪后期奠基到20世纪中叶,人文学科在欧洲的多数大学里被广泛地视为某种研究性的课程。
在现代通常的用法中,人文学科有两种基本含义:第一,它是指文学、语言、哲学、艺术及其研究,它明显区别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第二,它是指古典语言和古典文学。
更常见的解释是,人文学科是一个区别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概念,特指文学、语言、哲学、历史、造型艺术、神学和音乐。
真善美:哲学中,“真—善—美”的认识,多是由康德的三大批判而来。
简单地说,古典哲学是由三大部分构成的,第一是逻辑学或认识论,它关心的是理性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核心问题是求真;而伦理学则关注实践理性,它关心的问题是求善;美学则是被规定在判断力的研究,它关乎人的情感问题的,与美相关。
知意情风景二中国古典美学:中国古典美学是指中华民族从先秦时代到19世纪中叶所建构的传统美学思想体系。
室内装修理论讲解(美学篇)第八章 美感的心理要素-合肥室内设计培训
两个信号系统的协同活动,为观念和形象 的融合,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在这时,感 性形象仍然是感性形象,它并没有转化为 概念,但是它却已经转化为体现某种观念 意义的信号,因而我们在观赏这一形象时, 便能在直接观照之中获得对其中观念意义 的理解。
按照审美感知选择性的原理,在美的创造 特别是艺术美的创造中,人们经常借助于 特定的技巧技术,将主体的感知稳定地引 向对象,使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使 无关的感知尽可能被抑制下去,与特定对 象有关的感知高度兴奋起来,在大脑皮层 的相应区域形成相应的优势兴奋中心,从 而获得充分的感受。
第三,审美感知还有整体性的特点。感觉 以反映对象的个别属性为特点,只凭感觉, 并不能直接把握对象的整体。但各感官的 感觉又不是孤立地进行的,不但各种感觉 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和相互对比的关系,而 且感觉总是迅速过渡为知觉,即将个别感 觉迅速组合为有关对象的完整映象。在实 际感受中,人们总是将对象作为整体来知 觉的。
再次,审美情感由于超越了狭隘的个人功 利,所以有着寓热于冷的情感再体验的特 点,不象日常情感那样锋芒外露。
四、理解 美感中存在理解因素,但它是有别于理论认识的 特殊认识方式。 1、审美理解的特点 这种理性认识,不象理论认识那样确定;它始终 渗透在感知、想象、情感诸因素之中,与之融汇 一体,构成一种非确定的多义性的认识。它是多 义的,难以用概念穷尽表达,所以审美的理解有 着“可以意会而难于言传”的特点。 审美理解寓于感性直接观照之中。
3、审美感知与日常感知的区别 审美感知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有认识职能 而不一定产生精神愉悦的日常感知,也正 因为它具有更明显的社会化特点,具有更 丰富的情意因素。具体说来,审美感知与 日常感知有如下几方面区别:
首先,审美感知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人们在感知客观世界时,之所以能形成表象并储 存在记忆里,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情绪的帮助。 人们在感知当下对象时,总要调动以往的经验作 为补充,从而使过去经验中的情绪因素转而附着 在当下的表象上,使得一般表象也会融入某种程 度的情绪因素。但日常感知作为认识过程的起点, 总是要求局限于对象自身,并服从逻辑概念系统 的支配,表象中的情绪因素在此后的认识活动中 往往遭到压抑。
美学(书本知识点梳理)
第一章【美学的含义】美学是哲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美学的学科名称,是18世纪中期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提出的,它的意思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与研究理性认识的逻辑学并列。
【梅勒的结构说】a、梅勒的结构主义符号学中,核心的概念是“代表性”这个概念首先表示的是所指和能指之间的特殊关系。
它描述的是符号学结构中“如果能指被理解为所指的某种‘代表’,并且仅仅被理解为某种‘代表’,我们称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代表关系。
b、与“代表性”结构相对的是两种“非代表性的结构”即一种是“存有性”结构,另一种是“标记性”结构【三种结构的区别】“存有性”结构,所指和能指都在领域中。
“标记性”结构,所存在的只有“代表”而没有所“代表者”,所代表者也只是某种“标记”而已。
“代表性”所指在“存有”领域中,能指“代表”领域中【存有和标记性结构的发展】“存有性”结构大多存在中国传统的哲学主流形态“标记性”结构则在所谓“后现代主义”或者说“当代后形而上学”的哲学讨论中占主导地位。
第二章【审美态度的三种方式】静观者的方式:a、由经验到理论的归纳b、由理论到经验的演绎c、本质直观的方式表现者方式:审美对象在审美意识中复活过来,表现为两个方面a、物理存在b、意义存在担保者的方式:见证普遍性和永恒性的美第三章【审美经验】一、分类侧重于态度或关注,审美经验就是用同一种特殊的态度来关注审美对象。
即“态度理论”侧重于观看审美对象所获得的结果,审美经验史一种特殊的、与审美对象有因果关系的经验型,即“审美经验的因果概念”二、审美经验的分离和介入朱光潜:分享着与旁观者分享者:观赏事物,必起移情作用,把我放在物里,设身处地,分享它的活动与生命。
旁观者:不起移情作用,虽分明察觉物是物,我是我,却仍能静观其美。
环境家:外来者和内在者外来者:外在旅游观光客内在者:当地居民心里学家:介入式和分离式介入式:审美经验无需知识分离式:超然静观的态度【审美经验作为人生在世的原初体验】a、威尔什看来,在今天的后现代时期。
美学7-审美与科学的关系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
任何艺术家的创造,都受到已有范式或范畴 的影响。于是,有关于艺术的历史。艺术的 历史事实上就是一部艺术观念史。
波谱的科学史理论
科学命题是可证伪的。不可证伪的理论不是科学理论。 相对论的发现表明牛顿力学是可以证伪的。爱因斯坦对 自己的理论也持批判态度,并随时准备被证伪后就放弃。 科学命题之所以是可以证伪的,因为科学命题是普遍命 题,科学事实是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普遍命题不 可能由经验事实证明,却可以由它证伪。 科学的历史就是一部证伪史。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从问 题开始,根据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各种猜想的理论相 互竞争,得到经验证实的理论被暂时接受,但最终将被 证伪,因为出现了新的问题,又有新的猜想,新的暂时 理论,和新的证伪。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理论逼近 真理的程度。
近代科学的特征
1、笛卡尔开创了近代科学的数学传统。将自 然数学化,用理性来解释自然,替自然立法。 2、培根开创了近代科学的实验传统。强调可 严格控制、可重复操作的实验对于科学的重要 意义,强调科学以增进人类福利为目标。 数学加实验,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西 方近代科学就是能够被事实检验的理性构想, 科学事实是完全独立于主体的信仰、情感和想 象之外的客观实在。 3、由于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的影响,近代科 学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最有力的武器。
审美经验中所培养起来的敏感是 科学和艺术创造的源泉
感—知 美—真
•比如,在靴襻(bootstrap)理论看来,世界是一个 相互联结的整体(a set of interconnections),而不是牛 顿式的实体(entities)。用卡普拉(F. Capra)的话 来说,每一个粒子都是由所有其他粒子组成的。换 句话说,粒子本身是没有自性的,离开其他粒子, 这个粒子也就消失了。这种物理科学中的新的世界 图景还有一个补充部分,如靴襻理论的另一位开创 者杰弗里· 周(Geoffrey F. Chew)指出的那样,靴襻模 型意味着意识的存在在宇宙的自身一致中是必要的。 这表明了意识与物理理论参与合作的明确道路。没 有意识做参照,阐明量子理论的规律是不可能的。 根据这个补充,在靴襻理论看来,不仅物质粒子和 物质粒子之间是相互联结的,而且物质和意识之间 也是相互联结的。离开周围其他粒子就不能理解某 一个粒子,这个观点将被进一步扩展为,离开物质 就很难理解意识,或者离开意识就很难理解物质。
设计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错觉:错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广泛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错觉的外延非常大,它既包括几何图形错觉、颜色错觉等视错觉,也包括空间定位错觉、轻重错觉等其他感觉到错觉和各感觉之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错觉,还有一定主、客观条件下思维推理错误所引起的错觉。
后者的情况比较复杂,一些艺术心理学家将图画再现整个看成是错觉现象。
现代设计中加以利用的色彩的冷暖感、轻重感、距离感和心理空间,其实也都是错觉现象。
CI设计:指企业形象设计或者说企业识别设计,是一种促进企业树立鲜明市场形象和社会形象的系统化视觉识别造型设计及其有关运作。
它常用象征方式进行形、色结合的设计,以企业主体标志、标准色彩、制服、有统一性的产品造型及商标、广告、厂房设备色彩标志等共同构成识别系统。
自觉的CI设计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最早的努力甚至可以追溯到德国新艺术运动(青年风格派)代表人物彼得·贝伦斯。
设计的结合性:设计活动的发生和发展,要依赖设计与生态环境之间经过蕴含着传统的文化中介所进行的物质和精神的交换:一方面,设计活动必须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自己活动所需要的原料、人力、物资、信息等;另一方面,设计活动将从生态环境获得一切通过创意指导下进一步影响设计。
设计的结合性除了考虑环境的要求外,还包含以下的内容:尊重文化特点,符合文化精神,进入传统的发展脉络。
因此,设计才可能促进围绕它的生态环境发生有益的变化,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理想的和谐的“人-人造物-环境”系统。
这也是现代设计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
“第四度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视点和空间感受在发生变化。
观看角度的这种在时间上延续的移位就给传统的三度空间增添了新的一度空间。
就这样,时间就被命名为“第四度空间”。
其实“第四度空间”无非是指空间感的时间规定性。
单纯一律:这种排斥或忽略差异和对立因素的形式上量的一致关系,包括色彩、线条、形状、形体的一致的扩展和一致的重复。
可以说简单重复的齐一其实就是最简单的节奏形式。
自然科学与美学
自然科学与美学自然科学和美学是两个看似迥然不同的领域,一个涉及着客观事实的研究,一个关乎主观感受的审美。
然而,通过深入探究,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规律和现象的研究,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推导,寻找规律并建立科学体系。
它涉及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学科,以及数学、逻辑等工具性学科。
自然科学的目标是揭示自然的真相和规律,以增加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美学则是对艺术、美和审美的研究,涉及美的定义、美的体验以及美的创造。
美学包括视觉艺术、音乐、文学、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也包括人们对自然景观、人文建筑等的审美体验。
美学关注的是人类对美的感受和理解,以及艺术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
尽管自然科学和美学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首先,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美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素材。
科学的发现和创新常常引发艺术家的灵感,激发他们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和创意的作品。
例如,物理学中的量子力学理论启发了许多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化学元素的特性被艺术家用来创造独特的颜料和材料。
美学也为科学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美学追求的审美体验和情感的传达,可以激发科学家的灵感和研究动力。
科学家在研究自然现象时,往往需要借助美学的观察和感受能力,以发现微小的细节和隐藏的规律。
例如,生物学家在观察动物行为时,常常借鉴艺术家对形态美和动态美的理解,以更好地理解动物的行为和适应性。
自然科学和美学在方法上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科学研究强调观察、实验和推理,而美学研究也需要观察和感知的能力。
科学家和艺术家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技巧,以捕捉到微妙的细节和感受。
无论是进行科学实验还是进行艺术创作,都需要对细节和整体的把握能力,以及对规律和美感的敏感度。
自然科学和美学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改善,而美学的发展则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启迪。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
论科学美及科学审美作用内容提要:本文说明科学美是确实存在的,科学是真与美的统一,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科学美的形态可分为科学事实美、科学理论美和科学实验美三方面,并一步论述了科学审美在科学创造中三种作用。
关键词:科学美形态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审美一、科学美客观存在正象在是否存在艺术美的问题上艺术家最有发言权一样,在是否存在科学美的问题上科学家也最有发言权。
很多著名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发现科学美的存在。
毫无疑问,很早科学家们就懂得科学中蕴含奇妙的美。
哥白尼在《天体运动论》中第一句话是"是哺育人的天赋才智的多种多样的科学和艺术中,我认为首先应该用全副精力来研究那些与最美的事物有关的东西"。
哥白尼选择这样一句话开始他的著作,清楚地表明了他是多么欣赏科学中蕴含的美。
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玻恩说它"象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
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
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缺乏系统的,但他们对科学美的肯定则是不容怀疑的。
科学美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结晶。
它是在人类审美心理、审美意识达到较高的发展阶段,理论思维与审美意识交融、渗透的情况下产生的。
科学美客观地存在于人类创造的科学发现和发明之中,它是人类在探索、发现自然规律的过程中所创造的成果或形式。
二、科学是美与真的统一科学的对象首先是自然世界。
科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的奥秘,见出自然的真貌,反映自然的规律。
自然界在外观上纷繁复杂,似乎杂乱无章,但在实质上和谐统一,具有规律可寻。
宇观世界如此,微观世界亦然。
科学研究就是要力图把握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一种科学理论成果,如果揭示了自然界的规律,反映了自然界的和谐,它就不仅是"真"的,而且是"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物理学和生态学
❖ 生态学强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理解每个物种。 ❖ 新物理学(相对论、量子力学、热力学 等)的特点
是将有实体的物质消解为没有实体的能或信息,将 有形有质的物质世界(the world of matter)改变为 无形无质的意义世界(the world of meaning)。强调 从物质与物质的关系、甚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去理 解物质。
❖ 2、培根开创了近代科学的实验传统。强调可 严格控制、可重复操作的实验对于科学的重要 意义,强调科学以增进人类福利为目标。
❖ 数学加实验,构成了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西 方近代科学就是能够被事实检验的理性构想, 科学事实是完全独立于主体的信仰、情感和想 象之外的客观实在。
❖ 3、由于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的影响,近代科 学成为人类征服自然的最有力的武器。
科学家的工作方式类似于天才艺 术家
❖ 科学家不是根据范畴创造作品,而是根据 “作品”创造范畴,目的是为了让“作品” 得到最完美的解释。
新的艺术范畴和科学范畴的产生
❖ 天才艺术家和科学家的确也在传统的范围里 工作,但他们毕竟要超出传统,创造新的艺 术范畴和解释世界的新的理论。这种新的范 畴和理论不能从旧的范畴和理论中演绎出来, 只能从新的经验和新的问题中提炼出来。
也是相互联结的。离开周围其他粒子就不能理解某
一个粒子,这个观点将被进一步扩展为,离开物质 就很难理解意识,或者离开意识就很难理解物质。
后现代科学的审美化
❖ 如果科学所处理的事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 体,而是相互联系的能或意义,特别是与主 体意识相关的意义,那么科学就像艺术一样, 也是对世界的一种解释。
关于科学的定义
一、现代汉语中的“科学”系西文science的翻译。最 初译为“格致”。1897年康有为在《日本书志》首 先采用日本人的译法“科学”。
二、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定义:
❖ 科学: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 的知识体系。
❖ 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包 括物理学、化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 学、数学等。
❖ 科学的历史就是一部证伪史。科学知识的增长过程从问 题开始,根据问题提出大胆的猜想,各种猜想的理论相 互竞争,得到经验证实的理论被暂时接受,但最终将被 证伪,因为出现了新的问题,又有新的猜想,新的暂时 理论,和新的证伪。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提高理论逼近 真理的程度。
天才艺术和艺术的创造
❖ 根据贡布里希的理论:一般的艺术创作就是 根据已有的艺术范畴创造作品。他的作品可 能符合范畴,也可能不符合范畴,符合范畴 的是好的,不符合范畴的是坏的。天才的艺 术家不仅创造作品而且创造范畴,或者说是 根据作品来创造范畴,因此他的作品会处处 都符合他的范畴,天才艺术家(成熟时期) 的所有艺术作品都是绝好的。
西方古代的广义科学
❖ 苏格拉底(469-399BC)以来的雅典教育的4大学科: 算术、几何、和声、天文。
❖ 罗马人法罗(116-26BC)确立的9大学科:文法、 修辞、辩证法、几何、算术、天文、音乐、医学、 和建筑。
❖ 公元四世纪起,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 音乐和天文被确定为“七艺”,成为欧洲高等教 育的标准课程。
•比如,在靴襻(bootstrap)理论看来,世界是一个 相互联结的整体(a set of interconnections),而不是牛 顿式的实体(entities)。用卡普拉(F. Capra)的话 来说,每一个粒子都是由所有其他粒子组成的。换
句话说,粒子本身是没有自性的,离开其他粒子,
这个粒子也就消失了。这种物理科学中的新的世界
审美经验是最本然的经验,为新
观点和范畴的诞生提供基础
❖ 根据尼采的透视主义和康德的认识论,我们 的经验都是经过各种观点和范畴解释的经验, 因而不是本然的经验。在各种经验中,审美 经验是不受观点和范畴局限的经验,从这种 意义上说,审美经验不是再现性经验,而是 呈现性经验。突破各种旧有观点和范畴解释 的审美经验,为新的观点和范畴的诞生提供 了基础。
图景还有一个补充部分,如靴襻理论的另一位开创 者杰弗里·周(Geoffrey F. Chew)指出的那样,靴襻模 型意味着意识的存在在宇宙的自身一致中是必要的。
这表明了意识与物理理论参与合作的明确道路。没
有意识做参照,阐明量子理论的规律是不可能的。
根据这个补充,在靴襻理论看来,不仅物质粒子和
物质粒子之间是相互联结的,而且物质和意识之间
波谱的科学史理论
❖ 科学命题是可证伪的。不可证伪的理论不是科学理论。 相对论的发现表明牛顿力学是可以证伪的。爱因斯坦对 自己的理论也持批判态度,并随时准备被证伪后就放弃。
❖ 科学命题之所以是可以证伪的,因为科学命题是普遍命 题,科学事实是有限的、个别的经验事实。普遍命题不 可能由经验事实证明,却可以由它证伪。
后现代思想与新兴科学
❖ 对于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符号学解释
存有性结构 代表性结构 标记性结构
存有领域 能指-所指 所指
标记领域
能指 能指-所指
尼采的透视主义(perspectivism)和德里 达德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
❖ 尼采:根本不存在事实,只存在解释。每个 事实都是解释地构成的,根本不存在解释之 外的事实。
艺术家与科学家的工作比较
❖ 艺术家:根据已有的艺术范畴(如印象派、 后印象派、立体派、水墨画等等)创造作品, 目的是创作作品。
❖ 科学家:根据“作品”(各种各样的自然现 象)创造“范畴”,目的是解释世界。
贡布里希的艺术史理论
❖ 任何艺术家的创造,都受到已有范式或范畴 的影响。于是,有关于艺术的历史。艺术的 历史事实上就是一部艺术观念史。
❖ 自由艺术或美的艺术的系统,即绘画、雕塑、建 筑、音乐和诗歌,最早由法国人Batteux于1747年 独立出来。
❖ 根据广义科学和艺术的概念,艺术与科学没有本 质的区别。科学与审美的关系也不构成一个问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近代科学的特征
❖ 1、笛卡尔开创了近代科学的数学传统。将自 然数学化,用理性来解释自然,替自然立法。
审美经验中所培养起来的敏感是 科学和艺术创造的源泉
❖ 感—知 ❖ 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