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营养与饲粮学-第二章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合集下载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二章 动物的营养原理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二章  动物的营养原理

碳水化合物
植物体的结构物质和贮备物质 动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却少于 1%,主要为
糖原和葡萄糖
结构性多糖主要分布于根茎叶和种皮中,主要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等,是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物质。
动物体内完全不含这一类物质。
蛋白质
动物体的结构物质 构成动植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相同,但植物体
灰分重(g) 粗灰分含量= ———————— ×100% 饲料样品重(g)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粗蛋白质
Crude
protein,缩写CP
粗蛋白质是常规饲料分析中用以估计饲料、动物组
织或动物排泄物中一切含氮物质的指标,它包括了 真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物( nonprotein nitrogen ,缩写NPN)两部分
NPN包括游离氨基酸、硝酸盐、氨等
常规饲料分析测定粗蛋白质,是用凯氏定氮法测出
饲料样品中的氮含量后,用含氮量乘以 6.25计算粗 蛋白质含量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粗蛋白质
6.25 称为蛋白质的换算系数,代表饲料样品中粗蛋白
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100/16=6.25)。
饲料样品含N量(g) ×6.25
第一章 动物营养原理
第一节
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动物与饲料 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
(一)动植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与关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题库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题库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题库

1、粗纤维

答案: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

素及角质等成分。常规饲料分析方法测定的粗纤维,是将饲料样品经1.25%稀酸、稀碱各煮沸30分钟后,所剩余的不溶解碳水化合物。

2、有效能

答案:有效能:能量是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饲料中可被动物利用的能量称为

有效能。

3、美拉德反应:

答案:美拉德反应:动物营养中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或氨基酸可发生美拉德反应。此反应起始于还原性糖的羰基与蛋白质或肽游离的氨基之间的缩合反应,

产生褐色,生成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不能降解的氨基-糖复合物,影响氨基酸的吸收利用,降低饲料营养价值。

4、褐色脂肪:

答案:褐色脂肪:初生的哺乳动物(猪除外)如初生羔羊、犊牛、人类婴儿等

颈部、肩部、腹部有一种特殊的脂肪组织,称为褐色脂肪,是颤抖生热的能量

来源,这种脂肪含有大量线粒体,线粒体含有大量红褐色细胞色素,只能形成

热能,由血液输送到机体的其他部位起维持体温的作用。

5、常量矿物元素:

答案: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元素,主要包括钙、磷、钠、钾、氯、镁、硫等七种。

6、正常情况下,动物粪便主要包括哪些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

答案:

正常情况下,动物粪便主要包括以下能够产生能量的物质:

(1)未被消化吸收的饲料养分

(2)消化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3)消化道分泌物和经消化道排泄的代谢产物。

(4)消化道粘膜脱落细胞

7、试述纤维的负面作用有哪些?

答案:

纤维的负面作用有:①饲粮纤维水平增高,会加快食糜在消化道中的流通速度,从而降低动物对淀粉、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的回肠表观消化率;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1.饲料能量利用效率 2.动物的能量评定体系 3.影响饲料能量利用效率的因素 4.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的营养学措施
54
52
(4)维持净能(NEm) 维持动物生命活动,适度随意运动和维持体温恒定所耗 能量。这部分能量最终以热的形式散失。
(5).生产净能(NEp) 指饲料能量用于沉积到产品中的部分,也包括用于劳役做 功的部分。根据其目的的不同,可分为增重净能、产蛋 净能,产奶净能,产肉净能,产毛净能等。
53
(三)能量转化规律的实践意义
10
2)动植物水分含量最高,植物 变异大于动物; 3)植物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动物无;
4)植物能量储备为淀粉,含量高; 动物为脂肪,碳水化合物少 (<1%),主要是糖原和少量葡萄 糖;
11
5)植物除含真蛋白外,含有较多的氨 化物;动物主要是真蛋白及少量游离 AA,无其他氨化物;动物蛋白质含量 高, 变异小,品质也优于植物;
大肠 酶 结构降解,新物质合成
21
(1)物理性消化
表2-2 动物种类特异性
种类 部 位 作用程度
牛、羊 口腔(反刍) 大

肌胃(石头) 大

口腔


口腔
较大
22
(2)化学消化
动物 猪
牛羊

部 位 养 分 作用程度
口腔

动物营养学-02第二章

动物营养学-02第二章
胞饮吸收
胞饮吸收是细胞通过伸出伪足或与被 吸收物质接触处的膜内陷,从而将这些物 质包入细胞内。
初生哺乳动物对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
吸收即为胞饮吸收。
第二节 动物的消化力与饲料的可消化性 一、消化力与消化性
消化性 即饲料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力 即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
消化率 即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 分率。
盐酸、活化钙 乳中酪蛋白 凝结乳
胰液
胰液
蔗糖酶
胰淀粉酶
蔗糖
淀粉
葡萄糖、果糖
糊精、麦芽糖
一、各种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4)
3、微生物消化 反刍动物的瘤胃可看作是一个厌养性微生物 发酵罐。瘤胃内环境特点:
1 )食物和水分相对稳定
2 )瘤胃 pH 3 )渗透压
瘤胃内容物含干物质
10%~15%,含水分85%~90%。 变动范围是 6.0~7.0 ,呈中性而略偏 瘤胃渗透压比较稳定,接近血浆水 酸,很适合微生物的繁殖。
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脂肪
氨基酸 、小肽
甘油、脂肪酸 淀粉 双糖、单糖
2)肠粘膜细胞内—进一步降解,如:
小肽 氨基酸 双糖 单糖
部分消化道的主要酶类
来源 唾液 胃液 胃液 胰液 胰液 胰液 胰液 胰液 胰液 酶 唾液淀粉酶 胃蛋白酶 凝乳酶 胰蛋白酶 糜蛋白酶 羧肽酶 氨基肽酶 胰脂酶 胰麦芽糖酶 盐酸 肠激酶 胰蛋白酶 胰蛋白酶 致活物 底物 淀粉 蛋白质 蛋白质 蛋白质 肽 肽 脂肪 麦芽糖 终产物 糊精、麦芽糖 肽 肽 肽 氨基酸、小肽 氨基酸 甘油、脂肪酸 葡萄糖

动物营养学(碳水化合物营养)

动物营养学(碳水化合物营养)
经载体主动运输转运通过小肠壁吸收。
一、消化吸收
(一)非反刍动物消化吸收
1、消化道后段的消化和吸收 ▪ 单胃动物胃和小肠不分泌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 ▪ 以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主,由微生物发酵分解,
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二氧化碳和甲烷。 ▪ 挥发性脂肪酸通过肠壁进入体内,气体由肛门排
出体外。
一、消化吸收
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二是碳水化合物在瘤胃产 生的丙酸所合成的葡萄糖。 ▪ 碳水化合物进入非反刍动物乳腺主要用以合成 奶中必要的脂肪酸,也用于合成非必需氨基酸。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三)碳水化合物的其它作用 1、某些寡糖(低聚糖)的生理作用
▪ 胃肠道的致病菌与寡糖结合,不能在胃肠道定植, 保护动物免遭病菌侵害。
▪ 非淀粉多糖(NSP)即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 胶和抗性淀粉组成。NSP又可分不溶性的(纤维 素)和可溶性(B-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等)。
▪ 可溶性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粘,阻 止养分接近肠粘膜表面,降低养分消化率。
二、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作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供能和贮能作用 ▪ 碳水化合物(葡萄糖)是供给动物代谢活动快速
一、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分类和主要性质
(一)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分类
1、单糖 丙糖:甘油醛、二羟丙酮 丁糖:赤鲜糖、苏阿糖等 戊糖:核糖、核酮糖、木糖、木酮糖、阿拉伯糖 己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等 庚糖:景天庚酮糖、葡萄庚酮糖、半乳庚酮糖等 衍生糖:脱氧糖,氨基糖,糖醇,糖醛酸

动物营养与饲料教案

动物营养与饲料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营养基础

第1分单元动物与植物

一、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化合物

(一)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

60多种,基本相同,数量略有差异;

C、H、O、N含量最多,DM的95%以上,有机形态;

矿物元素含量最少,约占5%;动物体钙含量最高,磷次之,硅含量很低植物体钾含量最高,其次钙、氯、硫、磷,种子含磷仅次于钾,硅含量高于动物体;

1.常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大于或等于0.01%的化学元素;C、H、O、N、P、

S、K、Ca、Mg、Cl、Na等;

2.微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小于0.01%的化学元素;Fe、Cu、Zn、Mn、I、F、

Co、Se、Mo等;

(二)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合物

1.水分

①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

②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2.粗灰分

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在550-600℃高温电炉中充分燃烧后后剩余的残渣,有时也含有少量泥沙,故为粗灰分;

3.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是指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的总称,包括真蛋白质和非蛋白氮NPN:游离氨基酸、硝酸盐、胺、激素等;

4.粗脂肪

粗脂肪是动植物体内脂类物质的总称;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5.碳水化合物

①粗纤维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结构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

②无氮浸出物碳水化合物中可溶部分,包括单糖、双糖和多糖主要指淀粉;

动物体内不含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含量也很低; 6.维生素

一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含量少,作用大; 二、动植物体化合物组成的异同点及其相互关系 1. 异同点

2-2 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二)

2-2 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二)

第二节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蛋白质是一种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是体现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一切生命活动均与蛋白质密切相关。因此蛋白质在动物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

一、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一)、蛋白质是动物机体的结构物质

动物体各种组织器官如肌肉、皮肤、内脏、血液、神经和骨骼等,均是由蛋白质作为结构物质而形成,蛋白质是动物体内除水分外含量最高的物质,通常可占到50%左右。某些组织器官如肌肉、肝脏、脾脏等蛋白质含量可高达80%。各种组织器官之所以具有特异性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因组成该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种类和存在形成不同所致。如球蛋白是构成体组织的主要组分,白蛋白是构成体液的主要组分,角蛋白与胶质蛋白则是构成筋腱、韧带、毛发和蹄角等的主要组分。因此,动物体的妊娠、生长、泌乳、产毛、产蛋等过程均是以特定的蛋白质作为物质基础的。

(二)、蛋白质是更新组织的必需物质

动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组织细胞通过蛋白质的不断分解与合成而更新,这种更新过程正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即使成年动物在其体蛋白含量基本恒定的情况下亦需要不断摄入蛋白质以补充体组织蛋白合成之需,这是因为组织蛋白质在更新过程中分解生成的氨基酸并不能全部用于再合成蛋白质,其中有一小部分氨基酸经一系列变化而分解为尿素、尿酸及其他代谢产物而排出体外。据实验测定,动物体蛋白总量中每天约有0.25-0.30%进行更新,若按比计算则每经12-14个月体组织蛋白质即全部更新一次。

(三)、蛋白质是机体的调节物质

蛋白质对于生命的重要意义不仅在于它是生命的组成成分,更重要的是为机体提供了多种具有特殊生物学功能的物质。例如,催化和调节代谢过程的酶和激素,增强防御机能和提高抗病力的免疫球蛋白,运输脂溶性维生素和其他脂肪代谢产物的脂蛋白,运载O2的血红蛋白,遗传信息的传递物质,维持机体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缓冲物质等都与蛋白质有关。(四)、蛋白质可氧化供能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2蛋白质的营养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2蛋白质的营养

3. 必需氨基酸(EAA)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 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生长猪:10种EAA---- 赖、蛋、色、苯丙、亮、异 亮
缬、苏、组、精氨酸 成年猪:8种---不包含组氨酸和精氨酸 禽: 13种---包含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
4.半必需氨基酸 能代替或部分节约EAA的AA。
(1)与EAA比较 相同:LAA一定是EAA 不同:LAA是针对特定的饲料而言 EAA是针对特定的动物而言
(2)确定AA限制顺序的方法
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粗蛋白18%)的氨基酸化学评分
9.氨基酸互补效应
(1)互补效应 ➢多种饲料混合饲喂,起到AA取长补短的作用 ➢不同时间饲喂多种饲料也有互补作用 ➢随间隔时间增长,互补作用减弱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5)理想蛋白的发展 —— 可消化理想蛋白
—— 不同基因型、不同生产目的或体重 阶段的最佳模式可能不同
—— 寡肽营养与理想蛋白 —— AA及蛋白质周转与理想蛋白
三、AA平衡理论及理想蛋白
(6)理想蛋白的应用 ➢ 建立动物AA需要量 ➢ 指导饲粮配制及合成氨基酸的应用,充
➢建立理想蛋白概念的必要性 1)有助于蛋白饲料资源及优质蛋白饲料替代品开发 2)蛋白饲料价格上扬及动物生产效益的下降要求随 时调整日粮的AA和蛋白供应水平。 3)N利用率低下,N排泄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4)过量AA造成能量损失,增加负担,影响健康。 5)AA(种类增加、价格下降)的合理利用所必需。

动物营养与饲料作业

动物营养与饲料作业

第一章绪论

一、本课程有哪几方面重要内容?

二、我国饲料工业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仕么,以及如何应对?

第二章饲料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

一、选择题

1.Van Soest(1976)建议用NDF、ADF、ADL作为测定饲料中纤维性物质的指标,其目的是为了减少什么的计算误差()

A.粗蛋白质

B.无氮浸出物

C.粗灰分

D.粗脂肪

2.下列哪个元素属于微量元素()

A.钙

B.磷

C.钾

D.硒

3.某饲粮中赖氨酸含量为0.75%,仔猪对赖氨酸的需要量为1.0%,则该饲粮中赖氨酸的化学评分为()

A.25

B.50

C.75

D.200

4. 我国评定禽饲料营养价值的能量体系是()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5.皮肤不完全角质化这是由于缺乏()

A.钙

B.磷

C.铜

D.锌

6.产蛋鸡在生产期其饲料中适宜的钙磷比例为()

A.5~6:1

B.1~2:1

C.3~4:1

D.1:7

7. 氨基酸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

A.量的不足

B.氨基酸氧化分解

C.氨基酸间的比例不适宜

D.能蛋比不平衡

8、列物质采用纯养分分析的是()

A.铁

B.粗蛋白

C.粗脂肪

D.粗纤维

9. 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以形成()。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果糖

D.挥发性脂肪酸

10. “草痉挛”是由于奶牛在采食大量生长旺盛的青草后导致缺()。

A.镁

B.钙

C.锌

D.磷

11.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愈高,则动物对饲料的消化率愈()。

A.高

B.低

C.不变

D.不清楚

12.下列饲料中,热增耗最高的是()

A.能量饲料

B.蛋白饲料

C.粗饲料

D.青贮饲料

13.被称为核黄素的维生素是()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

绪论

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

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

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

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

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

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

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

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水的营养

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

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

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

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

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

动物营养与饲料

动物营养与饲料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学习重点:
1、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营养生理功能 2、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特点 3、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不足和过量的后果
学习难点:各营养物质在动物体内的消化代谢特点 课时分配:22学时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学习内容:
第一分单元:动物营养学基本知识 第二分单元:蛋白质与动物营养 第三分单元: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第四分单元:脂肪与动物营养 第五分单元:矿物质与动物营养 第六分单元:维生素与动物营养 第七分单元:水与动物营养
类别 营养 成分
植物性饲料
玉米 豆饼
南瓜
干草
肥 猪
动物体 初生
马 犊牛
中肥 绵羊
水分
13.9 13.0 75.3 14.0 44.0 61.9 73.0
54.0
粗蛋白质 8.1 42.0 1.8 10.0 13.0 18.2 18.0 19.0
粗脂肪
3.7 2.9 1.1 3.0 39.0 14.1 4.0
22.0
粗纤维 0.9 6.4 2.4 23.0 __ __
__
__
无氮浸出物 71.8 25.0 12.8 41.0 1 1
1
1
粗灰分 1.6 5.2 1.6 6.0 3.0 4.7 4.0
4.0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CHO的营养生理功能 4、形成产品 5、CF的的作用 单胃动物用一定量粗纤维,起填充消化道的 刺激胃肠道发育,促进胃肠运动,减少疾病。 提供能量,单胃动物CF在盲肠消化,可满足正常维持需要的10—30% 改善胴体品质,能提高瘦肉率、乳脂率。 降低饲料成本 6、寡聚糖的特殊作用 抗生素替代物
二、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
丁酸 乙酸 三羧酸循环
二、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

代谢过程
合成糖原 合成脂肪 葡萄糖 氧化供能 转化为 AA
二、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

消化代谢特点 1、主要消化场所在小肠,主要靠酶的作用 2、能大量利用NFE,不能大量利用CF 3、以葡萄糖代谢为主,VFA代谢为辅

一、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与营养有关的化学特性 糖苷键类型(а -1,4 / а -1,6 / ß-1,4 ) 异构变化(共同代谢途径) 美拉德反应( Maillard reaction)
一、碳水化合物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分布: 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干重的85-90%) 细胞内容物:淀粉等营养性CHO为主 细胞壁:结构性CHO为主 不同种类、不同生长阶段植物 CHO的种类和 含量各不相同

消化过程
口、胃 小肠 主动运输
NFE 双糖 单糖 血液

第三节 CH2O与动物营养

第三节 CH2O与动物营养
课后小节 作业布置
教学过程
备注
(一)粗纤维营养 反刍动物瘤胃是消化粗纤维的主要器官,饲料粗纤维进入瘤胃后,被瘤胃细菌降解为乙酸、丙 酸和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同时产生 CH4、H2、和 CO2 等气体,分解后由血液输送至肝脏,在肝脏 中,丙酸转变为葡萄糖,参与葡萄糖代谢,丁酸转变为乙酸,乙酸随体循环到各组织中参加循环, 氧化释放能量供给动物体需要,同时也产生 CO2 和 H2O,还有部分乙酸被输送至乳腺用以合成乳腺 脂肪。所产气体以嗳气等方式排出体外。 瘤胃中未被降解的粗纤维,通过小肠时无大变化,到达盲肠与结肠中,部分粗纤维又可被细菌 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及气体,挥发性脂肪酸可被肠壁吸收参加机体代谢,气体排出体外。 (二)无 N 浸出物营养 反刍动物口腔中唾液多但淀粉酶少,饲料中淀粉在口腔内变化不大,饲料中大部分淀粉和糖进 入瘤胃后被细菌降解为挥发性脂肪酸及气体。挥发性脂肪酸 排出体外。 瘤胃中未被降解的淀粉和糖进入小肠,在淀粉酶、麦芽糖酶及蔗糖等的作用下分解为葡萄糖等 单糖被肠壁吸收,参加机体代谢,小肠未被消化的淀粉和糖进入结肠与盲肠,被细菌降解为挥发性 脂肪酸并产生气体,挥发性脂肪酸被肠壁吸收参加代谢,气体排出体外。 在所有消化道中未被消化吸收的无 N 浸出物和粗纤维,最终由粪便排出体外。 反刍动物 CH2O 代谢特点:以挥发性脂肪酸代谢为主,在瘤胃和大肠中靠细菌发酵,以葡萄糖 代谢为辅,在小肠中靠酶的作用进行,故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无 N 浸出物,也能大量利用粗纤 维。 瘤胃发酵形成的各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数量因日粮组成、微生物等因素而异,对于肉牛,提高精 料比例将粗饲料磨成粉状饲喂,产生乙酸、丙酸,利于合成体脂肪,提高增重改善肉质,对于奶牛, 粗饲料比例增加,则形成乙酸,利于形成乳脂,提高乳脂率。 对于反刍动物,粗纤维除具有发酵产生挥发性脂肪酸的营养作用外,对保证消化道正常功能, 维持健康,调节微生物群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粗饲料一般占 N 粮 DM 的 50%以上,奶牛粗饲料供 给不足或粉碎过细,轻则影响产奶量,降低乳脂率,重则引起奶牛蹄叶炎,酸中毒,瘤胃不完全角 化症等。奶牛日粮中按 DM 计,粗纤维含量约 17%,低于或高于适宜范围会对动物产生不良影响。 被瘤胃壁吸收参加机体代谢,气体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家禽
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特点与猪相似,但缺少乳糖酶, 故乳糖不能在家禽的消化道中水解,而粗纤维的消化只在 盲肠,因此它利用粗纤维的能力比猪还低。
鸡的日粮中,粗纤维的含量以3—5%为宜。
马属动物(马、驴、骡)
对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代谢与猪基本相同,但由于其盲肠结肠发达, 其中细菌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因此马属动物在 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过程中,既可进Fra Baidu bibliotek挥发性脂肪酸代谢,又能进行 葡萄糖代谢。
(2)瘤胃是消化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场所,消化量占 总碳水化合物进食量的50-55%。
特点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特点:以挥发性 脂肪酸代谢为主,是在瘤胃和大肠中靠细菌的 发酵,而以葡萄糖代谢为辅,是在小肠中靠酶 的作用进行。
故反刍动物不仅能大量利用NEE,也能大量利 用粗纤维(消化率可达42—61%)。
1.营养作用:
优点 单胃动物用一定量粗纤维,起填充消化道的作用, 产生饱感。 刺激胃肠道发育,促进胃肠运动,减少疾病。 提供能量,单胃动物CF在盲肠消化,可满足正常维 持需要的10—30%。 改善胴体品质,能提高瘦肉率、乳脂率。 降低饲料成本。
缺点:
1.适口性差,质地硬粗,减低动物的 采食量。
2.构成体组织:
•核糖和脱氧核糖构成核酸。 •粘多糖,结缔组织的重要成分。 •糖脂、几丁质、硫酸软骨素。 •糖蛋白,细胞膜的组成成分。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2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2
(1)有汗腺的动物和蛋白质代谢尾产物以尿素形式排泄的 动物:随着碳水化合物 、脂肪、蛋白质摄入量增加,需水 量增多。动物采食蛋白质越多,需水量越多,否则因尿素 在体内蓄积而引起中毒(猪、牛、羊、人)。
(2)蛋白质代谢产物主要以尿酸或胺形式排泄的动物:排
泄这类产物需水较少,甚至代谢水已能满足需要。
六、动物体水的去路
1. 较高的表面张力
2. 比热大:维持体温恒定 3. 蒸发热高:动物有蒸发散热
4. 水结冰后体积增大,比重变小
四、水的生理作用
1 溶剂作用; 2 调节体温; 3 润滑化作用; 4 媒介作用; 5 作为细胞结构物质。
机体水的分布
Adapted from Pocock & Richards Fig 2.1
反刍动物由粪中排出水较多,牛粪含水可达 80%,奶牛正常情况下从粪中排水量总排水量的 30%-32%;羊粪含水65%-70%,粪中排水量占总 排水量的13%-24%。
六、 动物体水的去路
2)饲料性质影响粪中排水量:一般当饲料中不 可消化养分含量、CP、CF、矿物质及大容量饲料含 量升高时,排水量和排粪量增加。 3)人为调控对粪便含水量影响不大:实践中夏 季粪便过稀较为普遍,也是生产中较难解决的问题。 这一原因与动物因高温饮水增多有关,也与 饲料
一、动物体内水分的变化规律
(二) 动物
1 动物体含水量变化不大,占体重50%左右。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1、动物营养需要
水 水是动物体的重要物质,饲料的消化与吸收,营养的运输、代谢和 粪尿的排出,生长繁殖、泌乳等过程,都必须有水的参与。水能保持生 理调节和调节渗透压,也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因此,在动物生命活动 和生产时都离不开水的供应。 水是组织细胞成形的必需成分,体内的重要组分 水为理想的溶剂。很多化合物易在水中溶解,电解 水作为载体。水把养分运输到组织,把废物排出体外 水作为介质。动物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均在水中进行 水能调节体温 水在动物体内作为滑液、水垫、传音介质等。例如,水在关节囊内起 润滑作用;水在脊髓液中起缓冲作用;水在耳蜗管内起传音作用
不同生产阶段猪的营养需要
保育仔猪
从断奶到75日龄左右的仔猪称为保育仔猪。断奶是继仔猪出生以后生活条件的又一 次大转变。保育仔猪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减轻断奶应激,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减 少消除疾病的侵袭,育成健壮结实的幼猪。 关键的饲养管理措施是做好饲料、饲养制度及生活环境的“两维持、三过渡”,即 维持在原圈管理和维持原饲料饲养,做好饲料、饲养制度和环境的逐步过渡。 为使仔猪能尽快适应断奶后的饲料,减轻断奶应激,除进行早期强制性补料和断奶 前减少母乳供给外,仔猪断奶期间还应逐步过渡喂保育仔猪料。具体方法是:开始哺乳 仔猪料占70%,保育仔猪料占30%,后改为各占50%,再后哺乳仔猪料占30%,保育仔 猪料占70%,经过5—7天过渡,最后全喂保育仔猪料。仔猪断奶后3—5天最好限量饲喂, 平均日采食量160克,少食多餐,其中一次放在夜间,5天后自由采食。因保育仔猪采食 大量干饲料,常会感到口渴,需要饮用较多的水。保育仔猪栏内应安装自动饮水器,保 证随时供给清洁饮水。所以如供水不足,不仅会影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还会因饮水 用污水而引起下痢。 对保育仔猪的饲养是否适宜,可从粪便和体况的变化判断。仔猪初生时粪便为黄褐 色筒状状,采食后呈黑色粒状并成串,由断奶时呈软而表面光泽的长串。饲养不当,则 粪便的形状、稀稠、色泽也不同。如饲养不足,则粪成粒、干硬而小;如粪过稀且有未 消化的剩料粒,则为消化不良,遇此情况可适当减少进食量,1日后如不改变,可结合药 物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粗纤维的合理利用
(一)影响粗纤维消化率的因素
1.动物种类和年龄
反刍动物消化粗纤维的能力最强, 高达50%-90%,其次是马、兔、猪,鸡 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最差。
动物对饲料中粗纤维的消化率(%)
动物 绵羊 马
秸秆 61.1 32.4
干草 50.8 45.5
精料 45.0 35.5
2.饲料种类 3.日粮蛋白质水平
寡聚糖已知1000余种,常用有寡果糖、寡甘露糖、
异麦芽糖、寡乳糖和寡木糖等。(益生元、益生素)
作用:
(1)与肠道中致病菌结合,并一道排出体外,保 护动物免受侵害。 (2)作为有益细菌生长的底物。
三 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无氮浸出物营养
营养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前段(口腔到回肠 未端)消化、吸收,而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主要在消化道
病因?
第一种:饲养管理不当,如饲料的日粮结构不平 衡,瘤胃机能发生障碍,挥发性有机酸生成量下 降,导致糖异生作用减弱。 第二种:先天性遗传因素,如父母代牛有本病的 发病史,则后代发病的几率高于其它健康牛。
发病机理
5 4.9 3.03
4.68 387
10 5.9 2.94
3.8 309
20 7.8 2.77
2.8 236
40 14.3 2.41
2.1 193
60 20.3 2.05
1.45 152
表2 等能条件下粗纤维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CF(%) 3.5 5.5 7.5 9.5 11.5 13.5
CP(%)
起重要作用。
糖蛋白质:指比较短、往往是分支的寡糖链与多肽共
价相连所构成的复合糖。其种类繁多、作
用巨大。
粘液分泌物中的糖蛋白中含有大量糖类,能束缚
大量的水,且具有很高的粘性,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可作为润滑剂和表面保护剂。
细胞质膜糖蛋白质的功能:质膜的许多作用都与 糖蛋白质寡糖链所提供的“识别标记”直接相关。
补充知识
牛酮血症? 由于奶牛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及挥发性脂肪酸 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功能失调的代谢性 疾病。 主要特征: 血液、尿液、乳汁中的酮体含量显著升高, 血糖浓度降低,消化系统功能出现障碍。 表现:食欲不振,粪便干结,表面带有黏液,精 神萎靡,泌乳量下降,严重病牛,乳中带泡沫, 颜色发黄,类似初乳。
72.9 71.7 64.4 62.4 58.9
59.8
59.4 54.6 53.4 52.8 44.9
65.9
64.9 65.1 60.3 54.4 44.8
76.2
72.9 72.3 68.5 65.7 63.3
5.添加矿物质(促进微生物繁殖) 6.饲料的加工调制(太细,则降低消化率)
(二)粗饲料的加工调制
体内生糖物质转化。
2.作为前体物质; 为反刍动物瘤胃利用NPN合成菌体蛋白或重组 合成菌体蛋白和动物体内合成NEAA提供C架。 3.形成产品;
奶、肉、蛋
4.粗纤维是动物日粮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5.体组织的构成物质(核糖、糖脂、糖蛋白等);
核糖:指具有环状结构的醛糖或酮糖的半缩醛羟基上 的氢,被烷基或芳香基团所取代的缩醛衍生物。许 多糖苷具有解毒作用。 糖脂:是神经细胞的组成成分,以传导突轴刺激冲动
(如β-葡聚糖等)和不溶性(如纤维素等)。 可溶性NSP在动物消化道内能使食糜变粘,阻止
养分接近肠粘膜表面,最终降低养化消化率。
谷物籽实中NSP的组成
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在谷物中的含量(%DM)
常规营养分析中包括:
1.纤维素:纤维素的化学性质稳定。
纤维素 细菌纤维分解酶 葡萄糖+纤维二糖 细菌糖分解酶 丙酸 H2 丁酸+CO2 乙酸 CH4
糖,最后被寡聚1,6-糖苷酶水解,释放麦芽糖
和葡糖。
水解产生的单糖经主动转运吸收入细胞,
顺序为:半乳糖>葡糖>果糖>戊糖。
未消化吸收的C· H2O进入后肠,在微生物作用下 发酵产生VFA(volatile fatty)、CO2和甲烷。
幼龄动物乳糖酶活性高,断奶后下降,蔗糖酶 在幼龄很低,麦芽糖酶断奶时上升
源自文库

16.6
20.0
41.5
4.日粮粗纤维和淀粉含量
反刍动物饲料中粗纤维含量对消化率的影响(%)
饲料干物质 中粗纤维含量 消化率 有机物质 粗蛋白质 脂肪 粗纤维 无氮浸出物
10-20
20-25 25-30 30-35 35-40 40-45
72.2
69.7 69.3 64.6 61.1 54.4
76.3
一、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组成、性质及在动植物体中的存在
(三)碳水化合物的组成与性质
单糖、低聚糖


贮存 多糖
多 糖 结构 多糖
淀粉、糖原
非淀粉多糖 (NSP)
非淀粉多糖(NSP):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
和抗性淀粉(阿拉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
葡糖甘露聚糖等)组成。根据水溶性,分为可溶性
多聚糖:10个以上单糖脱水以苷键结合的糖; 直链淀粉:250-300个glc单位以α-1,4糖苷键 连结; 支链淀粉:每隔24-30glc单位出现一个α-1,6 糖苷键连结。
•非淀粉多糖(NSP)
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抗性淀粉(阿拉 伯木聚糖、β-葡聚糖、甘露聚糖、葡糖甘露 聚糖等) 不溶性: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 • NSP 可溶性:β-葡聚糖、阿拉伯木聚糖、 甘露聚糖、葡糖甘露聚糖
形成VFA为主,形成葡萄糖为辅;消化部位以
瘤胃为主,小肠等肠道为辅。不仅能大量利用无 氮浸出物,也能大量利用粗纤维。
反刍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一般可达42%-61%。 增加饲粮中优质粗饲料的给量,则形成的乙酸多,有 利于形成乳脂肪,提高乳脂率。 对于肉牛,提高饲粮中精料比例或将粗饲料磨成粉状 饲喂,瘤胃中产生的乙酸减少,丙酸增多,有利于合成 体脂肪,提高增重,改善肉质。 粗饲料应是反刍动物日粮之主体,一般应占整个日粮 干物质的50%以上。粗纤维含量约占日粮干物质的17%。
缺点:
适口性差,质地硬粗,减低动物的采食量。
消化率低(猪为3-25%),且影响其它养分的
消化,与能量、蛋白的消化呈显著负相关。 影响生产成绩,实质是影响能量的利用率
(表1和2)。
表1 不同大豆秸粉喂乳猪的结果
豆秸杆粉(%) CF(%) DE(Mcal/kg)
采食量(Mcal) ADG(g)
ME(Cal/kg)
15
15
15
2915
15
2898
15
2889
15
2872
3103 2990
ADG(g)
F/G
690
690
680
3.44 10.0 3.23
730
3.55 10.3 3.71
710
3.16 9.1 3.35
750
3.77 10.8 3.43
3.28 3.54
ME(Cal/g增重) 10.2 10.3 膘厚(CM) 3.5 3.6
2.半纤维素:是己糖和戊糖的混合聚合物。化学性质不如纤维素稳定。
丙酸 H2 己糖+戊糖
糖分解酶
半纤维素
细菌纤维分解酶 半纤维分解酶
丁酸+CO2
乙酸 CH4
3.果胶:它是半乳糖醛酸单位与鼠李糖单位的聚合物,
可被热水或冷水浸出而成胶状物。动物消化道分泌的 酶不能使其水解,但在微生物作用下可被消化。果胶 可用来防治犊牛等幼龄动物的腹泻。
6. 寡聚糖的特殊作用 微生物表面的凝集素和宿主细胞表面的某些寡糖特 异性地识别结合,从而不能在肠壁表面定植,随食糜排 出,保护动物免遭侵害。
合成寡糖(化学益生素,chemical probiotics)有甘露 寡糖(MOS)、果寡糖(FOS)等。 最常见天然寡糖来源是豆科籽实,饲料中主要为棉籽
糖系列(棉籽糖、水苏糖、毛蕊草糖等)。
1、加工调制原则:
(1)增加低质饲料的采食量,软化饲料,以减少咀嚼 时的能量消耗;
(2)为低质饲料在瘤胃中充分发酵创造合适的条件。
2、加工调制方法: (1)物理法 秸秆的切短与粉碎、秸秕类饲料的浸泡,蒸煮及热喷处 理。 (2)化学法 秸秆类饲料的碱化处理和氨化处理。 (3)生物法 包括微生物发酵法和纤维素酶添加剂处理法。
后段(回肠未端以后)消化、吸收。
猪、禽:以淀粉形成葡萄糖为主,粗纤维形成VFA
为辅,主要部位在小肠。饲粮粗纤维水平不宜过高。
马、兔:以粗纤维形成VFA为主,以淀粉形成葡萄 糖为辅。
主要部位在小肠,在胰淀粉酶作用下,水
解产生麦芽糖和少量葡萄糖的混合物。
α-淀粉酶只能水解а-1.4糖苷键,因此,支链
淀粉水解终产物除了麦芽糖外,还有支链寡聚
4.木质素:实质上并不是碳水化合物,而是苯的衍生物。
木质素不溶于水和常见的有机溶剂,酸碱均不能使其
分解。
二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功能
1.供给动物能量的主要来源(80%);
– 直接氧化供能。 – 转化为糖元(肝脏、肌肉)-短期存在形式。 – 转化为脂肪-长期贮备能源。 葡萄糖是最有效的营养素,来源于胃肠道吸收与
葡萄糖 丙酸
+ 乙酸 丁酸 丙酸 乙酸
粗纤维
甲烷、 二氧 化碳
瘤 胃 丁酸 肝 脏
(二)无氮浸出物营养
其它单糖 葡萄糖 丙酸 + 乙酸 丁酸 瘤 胃 丁酸 肝 脏 丙酸 乙酸 糖原
淀粉 单糖
氢气、
肌糖原
各组织 氧 化 供 能 合 成 脂 肪
甲烷、
二氧
双糖
化碳
结论(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特点)
(二)糖分子结构
醛基
H-C=O H-C=O H-C=O 羟基 H-C-OH CH2 H-C-OH H-C-OH H-C-OH HO-C-H H-C-OH H-C-OH H-C-OH CH2OH CH2OH CH2OH D-核糖 2-脱氧-D-核糖 D-木糖
酮基
CHO CH2OH CHO CHO HCOH C=O HCOH HOCH HCOH HOCH HOCH HOCH HCOH HCOH HCOH HCOH HCOH HCOH HCOH HCOH CH2OH CH2OH CH2OH CH2OH D-葡萄糖 D-果糖 D-半乳糖 D-甘露糖
(二)粗纤维营养 ◆一定量粗纤维,能填充消化道,产生饱感。 ◆刺激胃肠道发育,促进胃肠运动,减少疾病。 ◆提供能量,CF在盲肠发酵,满足10-30%能量。
◆改善胴体品质,能提高瘦肉率、乳脂率。 ◆降低饲料成本。 ◆饲粮粗纤维水平,育肥猪8%以下,母猪10-12%,鸡3%5%。 ◆代谢效应,刺激胃液、胆液、胰液等分泌。 ◆解毒作用
结论(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特点)
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以无氮浸出物 形成葡萄糖为主,以粗纤维形成VFA为辅。能够 大量利用淀粉和各类单、双糖等无氮浸出物,但 不能大量利用粗纤维。
四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一)粗纤维营养
其它单糖 糖原 肌糖原 各组织 氧 化 供 能 合 成 脂 肪
氢气、
导语:
从哪里来?
第二节 碳水化合物与动物营养
内 容
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组成、性质及在动植体中
的存在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生理功能 单胃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
粗纤维的合理利用
一、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组成、性质及在动植物体中的存在
(一)碳水化合物的相关概念
多羟基的醛、酮或其简单衍生物以及能水解 产生上述产物的化合物的总称; 糖(sugar):水溶性的单糖和低聚糖,不包括多糖; 单糖:CHO的基本单位,根据官能团分为醛糖和酮 糖;根据碳原子数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 糖等。 低聚糖或寡糖:2-10糖单位失水而构成的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