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合集下载

[数学]-必考点06 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技巧-【题型·技巧培优系列】2022-2023学年八

[数学]-必考点06 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技巧-【题型·技巧培优系列】2022-2023学年八

必考点06 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技巧●题型一添加公共边构造全等三角形【例题1】如图,AB=AC,BD=CD.(1)求证:∠B=∠C(2)若∠A=2∠B,求证:∠BDC=4∠C.【例题2】如图,已知CA=CB,AD=BD,M,N分别是CB,CA的中点,求证:DN=DM.【例题3】(2022秋•韩城市月考)如图,在Rt△ABC和Rt△ADE中,∠ABC=∠ADE=90°,BC与DE 相交于点F,且AB=AD,AC=AE,连接CD,EB.(1)求证:∠CAD=∠EAB;(2)试判断CF与E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题技巧提炼】当图形中直接证明全等条件不够时,有时可以连接公共边构造全等三角形,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问题.●题型二巧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题4】如图,AD∥BC,∠DAB的平分线与∠CBA的平分线交于点P,过点P的直线垂直于AD,垂足为D,交BC于点C.试问:点P是线段CD的中点吗?为什么?【例题5】(2021春•酒泉期末)如图所示,在△ABC中,D为BC的中点,DE⊥BC,交∠BAC的平分线AE于点E,EF⊥AB于点F,EG⊥AC交AC延长线于点G.求证:BF=CG.【例题6】感知:如图①,AD平分∠BAC,∠B+∠C=180°,∠B=90°,易知:DB=DC.探究:如图②,AD平分∠BAC,∠ABD+∠ACD=180°,∠ABD<90°,求证:DB=DC.应用:如图③,四边形ABCD中,∠B=60°,∠C=120°,DB=DC=a,求AB﹣AC的值(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解题技巧提炼】当题中出现角平分线的条件或结论时,常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问题.●题型三“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例题7】数学兴趣小组在活动时,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图1,在△ABC中,AB=8,AC=6,D 是BC的中点,求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小明在组内经过合作交流,得到了如下的解决方法:延长AD到E,使DE=AD,请补充完整证明“△ADC≌△EDB”的推理过程.(1)求证:△ADC≌△EDB证明:∵延长AD到点E,使DE=AD在△ADC和△EDB中AD=ED(已作)∠ADC=∠EDB()CD=BD(中点定义)∴△ADC≌△EDB()(2)探究得出AD的取值范围是;【感悟】解题时,条件中若出现“中点”“中线”等字样,可以考虑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把分散的已知条件和所求证的结论集合到同一个三角形中.【问题解决】(3)如图2,△ABC中,∠B=90°,AB=2,AD是△ABC的中线,CE⊥BC,CE=4,且∠ADE=90°,求AE的长.【例题8】(2022春•碑林区校级期末)问题提出:(1)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点D为AB的中点,连接CD并延长至E,使得DE=CD,连接EB,根据SAS可证△CDA≌△EDB,从而得到∠A=∠EBD,进而得到AC∥EB,再由∠ACB=90°,得到∠EBC=90°,再根据SAS可证△ABC≌△ECB,从而得到AB与CD之间的数量关系为.问题解决(2)如图②,在△ABC中,过点C作CA'⊥CA,CB'⊥CB,使得CA'=CA,CB'=CB,连接A'B',E为A'B'的中点.连接CE,求证:CE=12AB;【解题技巧提炼】当三角形中有中点或中线时,常倍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转换边、角条件,从而将分散的边、角集中在一个图形中,使问题得到解决.●题型四利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例题9】(2021秋•五峰县期中)在“教、学、练、评一体化”学习活动手册中,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课,学习过七种作辅助线的方法,其中有“截长补短”作辅助线的方法.截长法:在较长的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较短线段;补短法:延长较短线段和较长线段相等.这两种方法统称截长补短法.请用这两种方法分别解决下列问题: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1=∠2,P为AD上任一点,求证:AB﹣AC>PB﹣PC.【例题10】(2021秋•泊头市期中)[阅读]在证明线段和差问题时,经常采用截长补短法,再利用全等图形求线段的数量关系,截长法:将较长的线段截取为两段,证明截取的两段分别与给出的两段相等.补短法:延长较短两条线段中的一条,使得与较长线段相等,证明延长的那一段与另一条较短线段相等.[应用]把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重合,∠CAD=∠CBD=90°,组成一个四边形ACBD,以D为顶点作∠MDN,交边AC、BC于M、N.(1)若∠ACD=30°,∠MDN=60°,证明:AM+BN=MN;经过思考,小红得到了这样的解题思路:利用补短法,延长CB到点E,使BE=AM,连接DE,先证明△DAM≌△DBE,再证明△MDN≌△EDN,即可求得结论.按照小红的思路,请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2)当∠ACD+∠MDN=90°时,AM、MN、BN三条线段之间有何数量关系?(直接写出你的结论,不用证明)(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若将M、N改在CA、BC的延长线上,完成图③,其余条件不变,则AM、MN、BN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解题技巧提炼】在证明线段和差问题时,经常采用截长补短法,再利用全等图形求线段的数量关系,截长法:将较长的线段截取为两段,证明截取的两段分别与给出的两段相等.补短法:延长较短两条线段中的一条,使得与较长线段相等,证明延长的那一段与另一条较短线段相等.●题型五利用“一线三等角模型”构造全等三角形【例题11】如图,在△ACB中,∠ACB=90°,AC=BC,点C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1,6),求点A的坐标.【例题12】已知C,D过∠BCA顶点的一条直线,CA=CB,E,F是直线CD上的两点,且∠BEC=∠CF A.(1)如图(1),若∠BCA=90°,∠BEC=∠CF A=90°,则BE=CF(填“>”、“<”或“=”)(2)如图(2),∠BCA+∠BEC=180°,则(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为什么?(3)如图(3),若∠BEC=∠CF A=∠BCA,则线段EF,BE,AF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说明理由.【解题技巧提炼】“一线三等角”指的是有三个等角的顶点在同一条直线上构成的全等图形,这个角可以是直角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有些时候我们也称之为“M型”“三垂直”等.“一线三等角”----三垂直全等模型辅助线如何构造: 图形中存在“一线二等角”,补上“一等角”构造模型解题.◆◆题型一添加公共边构造全等三角形1.如图:已知AD、BC相交于O,且AB=CD,AD=CB.求证:∠B=∠D.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AD=BC,则∠A=∠C,请说明理由;AB与CD相互平行吗?为什么?3.如图,在Rt△ACB和Rt△AED中,已知AB=AD,∠1=∠2,求证:EG=CG.◆◆题型二巧用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4.已知:如图,点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CD平分∠ACE,DB=DA,DM⊥BE于M.(1)求证:AC=BM+CM;(2)若AC=10,BC=6,求CM的长.5.(2021秋•东莞市校级期末)如图,∠B=90°,∠C=90°,E为BC中点,DE平分∠ADC.(1)求证:AE平分∠DAB;(2)求证:AE⊥DE;(3)求证:DC+AB=AD.◆◆题型三“倍长中线法”构造全等三角形6.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7.如图,AD是△ABC的边BC上的中线,CD=AB,AE是△ABD的边BD上的中线.求证:AC=2AE.◆◆题型四利用“截长补短法”构造全等三角形8.(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90°,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若EF=BE+FD.求证:∠EAF=12∠BAD(2)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C=180°,E、F分别是边BC、CD延长线上的点,且∠EAF=12∠BAD,试探究线段EF、BE、FD之间的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题型五利用“一线三等角模型”构造全等三角形9.(2022•南京模拟)如图,在Rt△ABC中,∠ABC=90°点D在BC的延长线上,且BD=AB.过点B 作BE⊥AC,与BD的垂线DE交于点E.(1)求证:△ABC≌△BDE;(2)请找出线段AB、DE、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10.如图,已知AB⊥BC,AE⊥BE,CD⊥BE,垂足分别为B,E,D,AB=BC.求证:(1)△ABE≌△BCD;(2)DE=CD﹣AE.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的负半轴上,且OA=3.(1)如图①,OB=5,以A为直角顶点,在第三象限内作等腰Rt△ABC,求点C的坐标.(2)如图②,以y轴负半轴一点P,作等腰直角三角形Rt△APD,其中∠APD=90°,过点D作DE⊥x 轴于点E,求OP﹣DE的值.1.如图所示,D是四边形AEBC内一点,联结AD,BD,已知CA=CB,DA=DB,EA=EB,请问C,D,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吗?为什么?2.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AD=BC,DE=BF,且点E、F分别在AD、CB的延长线上.求证:BE=DF.3.如图,在△ABC中,BE是∠ABC的平分线,AD⊥BE,垂足为D,求证:∠2=∠1+∠C.4.(2021秋•惠阳区校级月考)如图①所示,在△ABC中,∠ACB=90°,AC=BC,过点C在△ABC外作直线MN,AM⊥MN于点M,BN⊥MN于点N.(1)求证:MN=AM+BN;(2)如图②,若过点C作直线MN与线段AB相交,AM⊥MN于点M,BN⊥MN于点N,(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5.如图,P为定角∠AOB平分线上的一个定点,且∠MPN与∠AOB互补,若∠MPN在绕点P转动的过程中,其两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M,N两点,求证:PM=PN.【拓展1】OM+ON的值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拓展2】四边形PMON的面积是否为定值?请说明理由.6.(2022春•丰城市校级期末)如图,∠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1)求证:△ABC≌△ADE;(2)求证:CD=2BF+DE.7.(2022秋•如皋市校级月考)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2),P(3,3),且P A⊥PB.(1)如图1,求点B的坐标;(2)如图2,若A点运动到A1位置,B点运动到B1位置,仍保持P A1⊥PB1,求OB1﹣OA1的值.8.(2022春•富平县期末)问题情境:(1)如图1,∠AOB=90,OC平分∠AOB,把三角尺的直角顶点落在OC的任意一点P上,并使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与OA、OB相交于点E、F,过点P作PN⊥OA于点N,作PM⊥OB于点M,请写出PE与PF的数量关系;变式拓展:(2)如图2,已知OC平分∠AOB,P是OC上一点,过点P作PM⊥OB于M,PN⊥OA于N,PE边与OA边相交于点E,PF边与射线OB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F,∠MPN=∠EPF.试解决下列问题:①PE与PF之间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为什么?②若OP=2OM,试判断OE、OF、OP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9.已知在△ABC中,∠BAC=90°,AB=AC,将△ABC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所示.(1)如图1,若A(1,0),B(0,3),求C点坐标;(2)如图2,若A(1,3),B(﹣1,0),求C点坐标;(3)如图3,若B(﹣4,0),C(0,﹣1),求A点坐标.10.(2021秋•铁锋区期末)【问题背景】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试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接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探索延伸】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12∠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学以致用】如图3,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5的正方形,∠EBF=45°,直接写出△DEF的周长.11.(2022秋•南关区校级月考)通过对如图数学模型的研究学习,解决下列问题:[模型呈现]如图1,∠BAD=90°,AB=AD,过点B作BC⊥AC于点C,过点D作DE⊥AC于点E.由∠1+∠2=∠2+∠D=90°,得∠1=∠D.又∠ACB=∠AED=90°,可以推理得到△ABC≌△DAE.进而得到AC =,BC=AE.我们把这个数学模型称为“K字”模型或“一线三等角”模型;[模型应用]如图2,AE⊥AB且AE=AB,BC⊥CD且BC=CD,请按照图中所标注的数据,计算图中实线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50B.62C.65D.68[深入探究]如图3,∠BAD=∠CAE=90°,AB=AD,AC=AE,连接BC,DE,且BC⊥AF于点F,DE与直线AF 交于点G.求证:点G是DE的中点;。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5种常用方法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5种常用方法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5种常用方法
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及相关问题,是初中几何部分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不管是在中考还是平时的考试中,都是高频出现。

全等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点就那么几条,很容易掌握,但是一般考试中的题目,不可能直接给出几组条件让我们直接写出证明过程,很多时候都要经过分析思考,添加辅助线,才能得到全等三角形。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五种常用方法。

一、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
当我们遇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相关题目时,用三线合一性质,很容易找出思路。

它的原理就是利用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重叠。

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二、倍长中线法
遇到一个中点的时候,通常会延长经过该中点的线段。

倍长中线指延长中线至一点,使所延长部分与该中线相等,并连接该点与这一条边的一个顶点,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所示,点D为△ABC边BC的中点.延长AD至点E,使得DE=AD,并连接BE,则△ADC≌△EDB(SAS)。

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三、遇角平分线作双垂线法
在题中遇见角平分线,做双垂直,必出全等三角形。

可以从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也可以过角平分线上的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

在很多综合几何题当中,关于角平分线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这个。

看看在具体题目中怎么操作吧!
四、作平行线法
在几何题的证明中,作平行线的方法也非常实用,一般来讲,在等腰、等边这类特殊的三解形中,作平行线绝对是首要考虑。

五、截长补短法
题目中出现线段之间的和、差、倍、分时,考虑截长补短法;截长补短的目的是把几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转换为两条线段间的等量关系。

五种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

五种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

五种辅助线助你证全等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时有时需添加辅助线,对学习几何证明不久的学生而言往往是难点.下面介绍证明全等时常见的五种辅助线,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截长补短一般地,当所证结论为线段的和、差关系,且这两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时,通常可以考虑用截长补短的办法:或在长线段上截取一部分使之与短线段相等;或将短线段延长使其与长线段相等.例1.如图1,在△ABC中,∠ABC=60°,AD、CE分别平分∠BAC、∠ACB.求证:AC=AE+CD.分析:要证AC=AE+CD,AE、CD不在同一直线上.故在AC上截取AF=AE,则只要证明CF=CD.证明:在AC上截取AF=AE,连接OF.∵AD、CE分别平分∠BAC、∠ACB,∠ABC=60°∴∠1+∠2=60°,∴∠4=∠6=∠1+∠2=60°.显然,△AEO≌△AFO,∴∠5=∠4=60°,∴∠7=180°-(∠4+∠5)=60°在△DOC与△FOC中,∠6=∠7=60°,∠2=∠3,OC=OC∴△DOC≌△FOC,CF=CD∴AC=AF+CF=AE+CD.二、中线倍长三角形问题中涉及中线(中点)时,将三角形中线延长一倍,构造全等三角形是常用的解题思路.例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和5,那么第三边上中线长x的取值范围是().分析:要求第三边上中线的取值范围,只有将将中线与两个已知边转移到同一个三角形中,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才能进行分析和判断.解:如图2所示,设AB=7,AC=5,BC上中线AD=x.延长AD至E,使DE = AD=x.∵AD是BC边上的中线,∴BD=CD∠ADC=∠EDB(对顶角)∴△ADC≌△EDB∴BE=AC=5∵在△ABE中AB-BE<AE<AB+BE即7-5<2x<7+5 ∴1<x<6三、作平行线当三角形问题中有相等的角或等腰等条件时,可通过作平行线将相等的角转换到某一个三角形中得到另外的等腰三角形或相等的角,从而为证明全等提供条件.例3.如图3,在等腰△ABC中,AB=AC,在AB上截取BD,在AC延长线上截取CE,且使CE=BD.连接DE交BC于F.求证:DF=EF.分析:要证DF=EF,必须借助三角形全等.而现有图形中没有全等三角形.由等腰三角形条件,可知∠B=∠ACB,作DH∥AE,可得∠DHB=∠ACB.则△DBH为等腰三角形.证明:作DH∥AE交BC于H.∴∠DHB=∠ACB,∵AB=AC,∴∠B=∠ACB∴∠DHB=∠B,DH=BD∵CE=BD ∴DH= CE又DH∥AE,∠HDF=∠E∠DFH=∠EFC(对顶角)∴△ DFH≌△EFC(AAS)∴DF=EF四、补全图形在一些求证三角形问题中,延长某两条线段(边)相交,构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可找到更多的相等关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例4.如图4,在△ABC中,AC=BC,∠B=90°,BD为∠ABC的平分线.若A点到直线BD的距离AD为a,求BE的长.分析:题设中只有一条已知线段AD,且为直角边,而要求的BE为斜边.要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设法构造其他的全等三角形.证明:延长AD、BC相交于F.由BD为∠ABC的平分线,BD⊥AF.易证△ADB≌△FDB ∴FD= AD=a AF=2a ∠F=∠BAD又∠BAD+∠ABD=90°,∠F+∠FAC=90°∴∠ABD=∠FAC∵BD为∠ABC的平分线∴∠ABD=∠CBE∴∠FAC=∠CBE,而∠ECB=∠ACF=90°,AC=BC∴△ACF≌△BCE(ASA)∴BE=AF=2a五、利用角的平分线对称构造全等角的平分线是角的对称轴,在证明全等过程中不仅提供了两个相等的角,还有一条公共边,利用角的平分线在角的两边上截取相等的线段,或向两边作垂线,对称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常用的证明方法.例5.如图5,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BD平分∠ABC,∠A+∠C=180°.证明:AD=CD.分析:由角的平分线条件,在BC上截取BE=BA,可构造△ABD≌△EBD,从而AD=DE.则只要证明DE=CD.证明:在BC上截取BE=BA,连接DE.由BD平分∠ABC,易证△ABD≌△EBD∴AD=DE ∠A=∠BED又∠A+∠C=180°,∠BED+∠DEC=180°∴∠DEC=∠C,∴DE=CD∴AD=CD。

构造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构造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构造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构造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理解并掌握构造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对同学们建立良好的几何直观和提高几何证明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添加辅助线是构造全等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列举了10条关于构造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并详细描述了每一种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一、通过中位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步骤:1、作出一个三角形ABC和它的一条中位线AD;2、将角BAD和角ACD作为两个角,作一个新的三角形BAD,使它的对边和AC平行;3、证明三角形BAC和三角形BAD全等。

原理:两个平行线截一组平行于它们的直线形成的线段,具有相等的长度。

二、通过角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步骤:1、作出一个三角形ABC,以角A为中心画一条角平分线AE;2、将角EAB和角EAC作为两个角,分别连线得到三角形EAB和三角形EAC;3、证明三角形ABC和三角形EAB全等。

原理:在一个三角形中,一边上的角平分线将这条边分成两个相等的线段,同时将对角的两个角平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三、通过三角形内角和不变构造全等三角形步骤:1、作出两个全等三角形ABC和DEF;2、在三角形ABC内部选取一个点M;3、以点M为中心,作一个半径等于EF的圆,在这个圆上分别找到两个点P、Q;4、连接点P、Q和点M,分别得到三角形AMP和BMQ;5、证明三角形AMP和三角形BMQ全等。

原理:三角形中角的和不变,即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之和相等。

四、通过角平分线和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步骤:1、作出一个三角形ABC,以角A为中心画一条角平分线AE,垂直于BC;2、在AE上选取一点G,将角GAB和角GAC作为两个角,分别连线得到三角形GAB和三角形GAC;3、以点B为中心,作一个半径等于CG的圆,在这个圆上分别找到两个点M、N;4、连接MN和点B,分别得到三角形MBC和NBC;5、证明三角形GAB和三角形MBC全等。

原理:在一个三角形中,角平分线和垂线的交点将底边分成相等的线段,在垂线上的任意一点到底边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

(完整版)几种证明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完整版)几种证明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教学过程构造全等三角形几种方法在几何解题中,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以沟通题设与结论之间的联系。

现分类加以说明。

一、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1. 如图1,AD是△ABC的中线,求证:AB+AC>2AD。

证明:延长AD至E,使AD=DE,连接CE。

如图2。

∵AD是△ABC的中线,∴BD=CD。

又∵∠1=∠2,AD=DE,∴△ABD≌△ECD(SAS)。

AB=CE。

∵在△ACE中,CE+AC>AE,∴AB+AC>2AD。

二、沿角平分线翻折构造全等三角形例2. 如图3,在△ABC中,∠1=∠2,∠ABC=2∠C。

求证:AB+BD=AC。

证明:将△ABD沿AD翻折,点B落在AC上的E点处,即:在AC上截取AE=AB,连接ED。

如图4。

∵∠1=∠2,AD=AD,AB=AE,∴△ABD≌△AED(SAS)。

∴BD=ED,∠ABC=∠AED=2∠C。

而∠AED=∠C+∠EDC,∴∠C=∠EDC。

所以EC=ED=BD。

∵AC=AE+EC,∴AB+BD=AC。

三、作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3. 如图5,△ABC中,AB=AC。

E是AB上异于A、B的任意一点,延长AC到D,使CD=BE,连接DE交BC于F。

求证:EF=FD。

证明:过E作EM∥AC交BC于M,如图6。

则∠EMB=∠ACB,∠MEF=∠CDF。

∵AB=AC,∴∠B=∠ACB。

∴∠B=∠EMB。

故EM=BE。

∵BE=CD,∴EM=CD。

又∵∠EFM=∠DFC,∠MEF=∠CDF,∴△EFM≌△DFC(AAS)。

EF=FD。

四、作垂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例4. 如图7,在△ABC中,∠BAC=90°,AB=AC。

M是AC边的中点。

AD ⊥BM交BC于D,交BM于E。

求证:∠AMB=∠DMC。

证明:作CF⊥AC交AD的延长线于F。

如图8。

∵∠BAC=90°,AD⊥BM,∴∠FAC=∠ABM=90°-∠BAE。

∵AB=AC,∠BAM=∠ACF=90°,∴△ABM≌△CAF(ASA)。

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1.中线法:将两条边的中点相连并延长,然后证明其与其他一条边的边长和角度相等。

具体步骤如下:a.连接三角形两条边的中点,并延长至交于一点O。

b.证明∆ABC与∆ADB全等,其中∠CAB=∠DAB(两对顶点角),且AB =AD各一边。

c.推导出AC=BD(全等三角形的边)2.垂直平分线法:通过构造两条垂直平分线使其中两个角相等,从而推导出三角形全等。

具体步骤如下:a.根据题意连接一个角的两边,并找出该两边的垂直平分线。

b.证明∆ABC的两个∠BAC和∠BCA各自与∠ACD和∠ACB相等(垂直平分线构成等腰三角形),即∠BAC=∠ACD,∠BCA=∠ACB。

c.推导出∆ABC和∆ACD的三个角相等,从而两个三角形全等。

3.夹边法(重心法):通过构造两个辅助三角形,使两个夹角相等,从而推导出三角形全等。

具体步骤如下:a.过三角形一边的顶点作该边对边的平行线,分别与另两边相交得到两个辅助三角形。

b.证明这两个辅助三角形的两个夹角分别与原三角形的两个对应夹角相等(平行线与三角形两边的交角),即∠BAC=∠EAB,∠CBA=∠DBA。

c.推导出∠ABC和∠EDB相等,从而两个三角形全等。

4.等腰三角形法:通过构造两个等腰三角形,使它们的顶点与原三角形的顶点相连,从而推导出三角形全等。

a.根据题意找到一个角的顶点为原三角形的顶点,并构造一个等腰三角形,顶点为该角的顶点。

b.构造另一个等腰三角形,顶点为原三角形的顶点,并使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分别与原三角形的顶点相连。

c.证明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边与原三角形的两个对应边相等,即AC=DE,BC=DF。

d.推导出∆ABC和∆DEF的三个角相等,从而两个三角形全等。

通过以上几种常见的方法,可以添加辅助线来证明三角形的全等关系。

在实际问题中,根据具体的几何信息和条件,选择合适的辅助线构造方法,可以简化证明过程,并加深对全等三角形的理解。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类型一、巧引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1).倍长中线法:1、已知,如图,△ABC 中,D 是BC 中点,DE ⊥DF,试判断BE +CF 与EF 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FED C B A(答案与解析)BE +CF >EF ;证明:延长FD 到G ,使DG =DF,连结BG 、EG∵D 是BC 中点∴BD =CD又∵DE ⊥DF在△EDG 和△EDF 中ED ED EDG EDF DG DF =⎧⎪∠=∠⎨⎪=⎩∴△EDG ≌△EDF (SAS )∴EG =EF在△FDC 与△GDB 中⎪⎩⎪⎨⎧=∠=∠=DG DF BD CD 21∴△FDC ≌△GDB(SAS)∴CF =BG∵BG +BE >EG ∴BE +CF >EF(点评)因为D 是BC 的中点,按倍长中线法,倍长过中点的线段DF ,使DG =DF,证明△EDG ≌△EDF ,△FDC≌△GDB,这样就把BE、CF与EF线段转化到了△BEG中,利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证.有中点的时候作辅助线可考虑倍长中线法(或倍长过中点的线段).举一反三:(变式)已知:如图所示,CE、CB分别是△ABC与△ADC的中线,且∠ACB=∠ABC.求证:CD=2CE.(答案)证明:延长CE至F使EF=CE,连接BF.∵EC为中线,∴AE=BE.在△AEC与△BEF中,,,,AE BEAEC BEFCE EF=⎧⎪∠=∠⎨⎪=⎩∴△AEC≌△BEF(SAS).∴AC=BF,∠A=∠FB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角相等)又∵∠ACB=∠ABC,∠DBC=∠ACB+∠A,∠FBC=∠ABC+∠A.∴AC=AB,∠DBC=∠FBC.∴AB=BF.又∵BC为△ADC的中线,∴AB=BD.即BF=BD.在△FCB与△DCB中,,,,BF BDFBC DBCBC BC=⎧⎪∠=∠⎨⎪=⎩∴△FCB≌△DCB(SAS).∴CF=CD.即CD=2CE.(2).作以角平分线为对称轴的翻折变换构造全等三角形2、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C=2∠B,∠1=∠2.求证:AB=AC+CD.(答案与解析)证明:在AB上截取AE=AC.在△AED 与△ACD 中,()12()()AE AC AD AD =⎧⎪∠=∠⎨⎪=⎩已作,已知,公用边,∴ △AED ≌△ACD (SAS ).∴ ∠AED =∠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角相等).又∵ ∠C =2∠B ∴∠AED =2∠B .由图可知:∠AED =∠B +∠EDB ,∴ 2∠B =∠B +∠EDB .∴ ∠B =∠EDB .∴ BE =ED .即BE =CD .∴ AB =AE +BE =AC +CD(等量代换).(点评)本题图形简单,结论复杂,看似无从下手,结合图形发现AB >AC .故用截长补短法.在AB 上截取AE =AC .这样AB 就变成了AE +BE ,而AE =AC .只需证BE =CD 即可.从而把AB =AC +CD 转化为证两线段相等的问题.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H ,G 分别在AC ,AB 上,且HD =BD.(1)求证:∠B 与∠AHD 互补;(2)若∠B +2∠DGA =180°,请探究线段AG 与线段AH 、H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答案)证明:(1)在AB 上取一点M, 使得AM =AH, 连接DM.∵ ∠CAD =∠BAD, AD =AD, ∴ △AHD ≌△AMD. ∴ HD =MD, ∠AHD =∠AMD.∵ HD =DB, ∴ DB = MD. ∴ ∠DMB =∠B. ∵ ∠AMD +∠DMB =180︒,∴ ∠AHD +∠B =180︒. 即 ∠B 与∠AHD 互补.(2)由(1)∠AHD =∠AMD, HD =MD, ∠AHD +∠B =180︒.∵ ∠B +2∠DGA =180︒,∴ ∠AHD =2∠DGA.∴ ∠AMD =2∠DGM.∵ ∠AMD =∠DGM +∠GDM. ∴ 2∠DGM =∠DGM +∠GDM.∴ ∠DGM =∠GDM. ∴ MD =MG.∴ HD = MG.∵ AG = AM +MG, ∴ AG = AH +HD.(3).利用截长(或补短)法作构造全等三角形:M G H D CB A3、如图所示,已知△ABC 中AB >AC ,AD 是∠BAC 的平分线,M 是AD 上任意一点,求证:MB -MC <AB -AC .(答案与解析)证明:因为AB >AC ,则在AB 上截取AE =AC ,连接ME .在△MBE 中,MB -ME <BE (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在△AMC 和△AME 中,()()()AC AE CAM EAM AM AM =⎧⎪∠=∠⎨⎪=⎩所作,角平分线的定义,公共边,∴ △AMC ≌△AME (SAS ).∴ MC =M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又∵ BE =AB -AE ,∴ BE =AB -AC ,∴ MB -MC <AB -AC .(点评)因为AB >AC ,所以可在AB 上截取线段AE =AC ,这时BE =AB -AC ,如果连接EM ,在△BME中,显然有MB -ME <BE .这表明只要证明ME =MC ,则结论成立.充分利用角平分线的对称性,截长补短是关键.举一反三:(变式)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 >AC,求证:AB -AC >BD -DC(答案)证明:在AB 上截取AE =AC,连结DE∵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BAD =∠CAD⎪⎩⎪⎨⎧=∠=∠=AD AD CAD BAD AC AE 在△AED 与△ACD 中∴△AED ≌△ADC (SAS )∴DE =DC 在△BED 中,BE >BD -DC即AB -AE >BD -DC ∴AB -AC >BD -DCE DC B A(4).在角的平分线上取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4、如图所示,已知E 为正方形ABCD 的边CD 的中点,点F 在BC 上,且∠DAE=∠FAE .求证:AF =AD +CF .(答案与解析)证明: 作ME ⊥AF 于M ,连接EF .∵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 ∠C =∠D =∠EMA =90°.又∵ ∠DAE =∠FAE ,∴ AE 为∠FAD 的平分线,∴ ME =DE .在Rt △AME 与Rt △ADE 中,()()AE AE DE ME =⎧⎨=⎩公用边,已证, ∴ Rt △AME ≌Rt △ADE(HL).∴ AD =AM(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又∵ E 为CD 中点,∴ DE =EC .∴ ME =EC .在Rt △EMF 与Rt △ECF 中,()(ME CE EF EF =⎧⎨=⎩已证,公用边), ∴ Rt △EMF ≌Rt △ECF(HL).∴ MF =F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由图可知:AF =AM +MF ,∴ AF =AD +FC(等量代换).(点评)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辅助线: 在角两边截取相等的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在角的平分线上取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段. 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则∠D =90°.而∠DAE =∠FAE 说明AE 为∠FAD 的平分线,按常规过角平分线上的点作出到角两边的距离,而E 到AD 的距离已有,只需作E 到AF 的距离EM 即可,由角平分线性质可知ME =DE .AE =AE .Rt △AME 与Rt △ADE全等有AD =AM .而题中要证AF =AD +CF .根据图知AF =AM +MF .故只需证MF =FC 即可.从而把证AF =AD +CF 转化为证两条线段相等的问题.5、如图所示,在△ABC 中,AC=BC ,∠ACB=90°,D 是AC 上一点,且AE 垂直BD 的延长线于E ,12AE BD ,求证:BD 是∠ABC 的平分线. (答案与解析)证明:延长AE 和BC ,交于点F ,∵AC ⊥BC ,BE ⊥AE ,∠ADE=∠BDC (对顶角相等),∴∠EAD+∠ADE=∠CBD+∠BDC .即∠EAD=∠CBD . 在Rt △ACF 和Rt △BCD 中.所以Rt △ACF ≌Rt △BCD (ASA ).则AF=BD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AE=BD ,∴AE=AF ,即AE=EF . 在Rt △BEA 和Rt △BEF 中,则Rt △BEA ≌Rt △BEF (SAS ).所以∠ABE=∠FBE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BD 是∠ABC 的平分线.(点评)如果由题目已知无法直接得到三角形全等,不妨试着添加辅助线构造出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使问题得以解决.平时练习中多积累一些辅助线的添加方法.类型二、全等三角形动态型问题6、在△ABC 中,∠ACB =90°,AC =BC ,直线l 经过顶点C ,过A ,B 两点分别作l 的垂线AE ,BF ,垂足分别为E ,F 。

几种证明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几种证明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几种证明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在几何证明中,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常见的任务之一、为了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利用几何性质和辅助线的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证明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方法一:辅助线连接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和中点。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我们要证明它们全等。

我们可以通过在两个三角形中选择一对对应的顶点,然后通过连接这对顶点和中点来添加辅助线。

例如,可以连接点A和B的中点M,以及连接点D和E的中点N。

通过连接辅助线MN,我们可以观察到三角形AMN和DMN是全等的,因为它们具有相等的边MN和相等的边角(由三角形ABC和DEF的边和角的性质可得)。

由于三角形AMN和DNM的对应边和对应角也相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ABC和DEF是全等的。

方法二:辅助线连接两个三角形的顶点和底边中点。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我们要证明它们全等。

我们可以通过在两个三角形中选择一对对应的顶点,然后通过连接这对顶点和底边的中点来添加辅助线。

例如,可以连接点A和D的中点M,以及连接点B和E 的中点N。

通过连接辅助线MN,我们可以观察到三角形AMN和DMN是全等的,因为它们具有相等的边MN和相等的边角(由三角形ABC和DEF的边和角的性质可得)。

由于三角形AMN和DNM的对应边和对应角也相等,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ABC和DEF是全等的。

方法三:辅助线连接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的角平分线。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我们要证明它们全等。

我们可以通过连接每个三角形对应角的角平分线来添加辅助线。

通过连接辅助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相似的三角形。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相等的边和角。

通过观察这些相等的边和角,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三角形ABC和DEF是全等的。

方法四:辅助线连接两个三角形的中垂线。

假设有两个三角形ABC和DEF,我们要证明它们全等。

我们可以通过连接每个三角形的边的中点,然后连接这些中点的垂线来添加辅助线。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及例题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及例题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及例题全等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和辅助线方法对于解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六种辅助线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一、辅助线法1.等角分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与三角形的另外一个顶点相连,得到一条辅助线。

这条辅助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等角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2.中线法: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中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中线。

相等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3.高线法:将三角形内任意一条边的垂线向另外两边引出,得到三角形的高线。

相等的高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4.角平分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相等的角平分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5.角平分线中垂线法:将三角形内角的平分线的中垂线相互交点构成的点相连,得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垂线。

相等的角平分线中垂线将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6.外心连线法:将三角形外接圆心与三角形三个顶点分别相连,得到三条辅助线。

这三条辅助线相等,将三角形分成三个面积相等的小三角形,从而得到相似或全等三角形。

二、例题解析1.已知△ABC,点D,E分别为BC,AB边上的中点,连接AD,BE相交于点F,求证:△DEF≌△ABC。

解析:由题意可知,△ABC是由两个等腰三角形组成的,因此可使用中线法证明两个三角形的全等。

由于D,E分别是BC,AB边上的中点,因此DE是AC中线,即DE=1/2AC;同理,AE是BC中线,AF=1/2BC。

因此,△ADB和△AEC是等腰三角形,且AD=EC,AB=AB,∠BAC=∠BAC,因此△ADB≌△AEC。

又因为DE是AC中线,BF是AE中线,因此DE=1/2AC,BF=1/2AE。

三角形全等证明常用辅助线作法(倍长中线、截长补短)

三角形全等证明常用辅助线作法(倍长中线、截长补短)

倍长中线专题初中阶段三角形有三条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线段:三角形的高线、中线、角平分线。

三种线段各有其重要信息反馈,就中线而言,它具有的功能:①必有相等的线段②必有相等的面积③必有倍长中线构成全等。

本专题只讨论倍长中线的问题。

【基本原理】:如图所示,AD是△ABC的中线,延长AD至E点,使DE=AD,得到△ADC≌△EDB。

口诀:图形有中线,倍长延中线,连接另一端,全等尽呈现。

【模型实例】: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连接BE 并延长交AC 于F 点,AF=EF ,求证:AC=BE证明: 如图所示。

延长AD 至G 点,使DG=AD ,连接BG 。

在△ADC 与△GDB 中,⎪⎩⎪⎨⎧=∠=∠=CD BD GDB ADC GD AD∴△ADC ≌△GDB∴BG =AC ,∠1=∠G又因为AF=EF∴∠1=∠2=∠3∴∠3=∠G∴BG=BE (等角对等边)∴AC=BE②证全等①作倍长中线 ③列出需要用的结果④转化替代 ⑤得出结果【练习1】:如图,在在△ABC中,D为BC的中点,求证:AD+>AB2AC【练习2】:如图,在△ABC中,D为B C的中点,且AD是角平分线。

求证:AB=AC【练习3】:AD是△ABC的中线,分别以AB边、AC边为直角边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证:EF=2AD【练习4】:在四边形ABCD中,AB∥DC,E为BC边的中点,∠BAE=∠EAF,AF与DC的延长线相交于F点。

试探究线段AB与AF、C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截长补短专题要证明两条线段之和等于第三条线段,可以采用“截长补短”法。

①截长法:把较长的线段截取一段等于两较短线中的一条;②补短法:把两条较短的线段补成一条,再证与长线段相等。

【模型实例】:如图,△ABC中,∠1=∠2,∠B=2∠C。

求证:AC=AB+BD 方法一:截长(利用角平分线构建全等三角形)分析:如图,在AC上截AE=AB,连接DE。

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12页word

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12页word

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一.内容:在证明几何题目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全等三角形,研究两条线段(角)的相等关系,或者转移线段或角。

而有些时候,这样的全等三角形在问题中,并不是十分明显。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进而证明所需的结论。

在这里,我们试图通过几个典型例题让大家初步了解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的基本方法。

当然这些方法体现的了添加辅助线的方法从简单到复杂,研究线段的长短关系体现了从相等到不等的递进关系。

二.例题详解1.通过添加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直接证明线段(角)相等1.已知:如图AB=AD,CB=CD,(1)求证:∠B=∠D.(2)若AE=AF试猜想CE与C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分析:(1)在没有学习等腰三角形的知识的时候,要证明两个角相等,经常需要证明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本题中要证明∠B=∠D.在已知条件中缺少明显全等的三角形。

而连结AC以后,AC作为公共边,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可以看到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DC,进而证明了∠B=∠D。

如果在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知识以后还可以连结BD,通过等边对等角,再用角等量减等量得到∠B=∠D更为简单(2)猜想CE=CF,在连结AC证明了三角形ABC全等于三角形ADC以后,得到∠EAC=∠FAC,再去证明三角形EAC全等于三角形FAC,进而证明CE=CF。

证明:(1)方法1、连结AC,证明△ABC≌△ADC,进而∠B=∠D。

方法2、连接BD,因为AB=AD,所以,∠ABD=∠ADB.同理,∠CBD=∠CDB.所以,∠ABD-∠CBD=∠ADB-∠CDB,即∠B=∠D。

(2)由(1)得∠B=∠D,又因为BE=DF,CB=CD,故△BCE≌△CDF,进而CE=CF。

通过例1我们应该初步体会添加辅助线的必要性,例1(1)(2)两个小问,从添加辅助线证明一次全等得角相等,到添加辅助线证明二次全等线段等,我们感觉到了问题层次的递进。

特别是例1(1)中如果B、C、D共线的时候我们可以得到等边对等角的结论。

构造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法)

构造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法)

练习1
如图,已知△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AB=AC+CD,求证:∠C=2∠B
证明:
延长AC到F,使CF=CD,连结DF。
∵ AD是∠BAC的角平分线(已知) ∴∠1=∠2(角平分线定义) ∵ AB=AC+CD,CF=CD(已知) ∴ AB=AC+CF=AF(等量代换)
A 12
在△ABD和△AFD中 ∵ AB=AF(已证)
C D
B E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垂直平分线性质”
2.如图,△ABC中, D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E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若BC=6cm,求△ADE的周长.
AD+AE+DE BD+CE+DE BC
A
B
D
E
C
Ⅴ.“周长问题”的转化 借助“等腰三角形性质”
5.如图, △ABC中,BP、CP是△ABC的角平分线,MN//BC. 若BC=6cm, △AMN周长为13cm,求△ABC的周长.
D
1 2
A 在AB上取点F使得AF=AD,连接EF

E
C
长 补

4 3
B F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是∠ABC的角平分线,AD=CD,求证:
例1
∠A+∠C=180°
证明:
在BC上截取BE,使BE=AB,连结DE。
∵ B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 ∴∠1=∠2(角平分线定义) 在△ABD和△EBD中 ∵ AB=EB(已知)
构造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法)
如图,AB=AD,BC=DC,求证:∠B=∠D.
A 连接AC 构造全等三角形
连 线 B 构 造 全 等 C

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全等三角形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相等边长和相等内角的两个三角形。

在解决几何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证明或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为了更方便地使用全等三角形,我们可以使用辅助线来帮助我们找到全等三角形。

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几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1.中点连线法:在一个三角形中,我们可以通过连接两个边的中点来构造一个平行边。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都是平行的,并且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因此,通过画出中点连线,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ABC中,我们可以通过连接边AB和AC的中点D和E来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DCBE。

然后,我们可以继续连接BE和CD,并连接AD和CE,这样就构成了两个全等三角形ADE和CDE。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证明或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2.高度法:对于一个三角形ABC,我们可以通过作其高来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三角形ABC的高是指从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高相等,并且它们的底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因此,通过作两个三角形的高,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ABC中,我们可以通过作高AD和高BE来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ABD和ACE。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证明或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3.角平分线法:对于一个三角形ABC,我们可以通过作角平分线来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三角形ABC的角平分线是指从角的顶点到对边的线段,将角分为两个相等的角。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相应角相等,并且它们的底边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是全等的。

因此,通过作两个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我们可以找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例如,在一个三角形ABC中,我们可以通过作角平分线AD和角平分线BE来构造两个全等的三角形ADC和BEC。

通过使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方便地证明或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4.相似三角形法:对于两个相似的三角形ABC和DEF,如果它们的对应边比例相等,那么它们是全等的。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5种常用方法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5种常用方法

三角形全等添加辅助线的5种常用方法三角形全等的证明及相关问题,是初中几何部分的基础,也是重点和难点,不管是在中考还是平时的考试中,都是咼频出现。

全等三角形的基础知识点就那么几条,很容易掌握,但是一般考试中的题目, 不可能直接给出几组条件让我们直接写出证明过程,很多时候都要经过分析思考,添加辅助线,才能得到全等三角形。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五种常用方法。

一、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法当我们遇到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相关题目时,用三线合一性质,很容易找出思路。

它的原理就是利用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重叠。

我们来看一个例题:证明:延长BA, CE交于点Xl、倍长中线法遇到一个中点的时候,通常会延长经过该中点的线段。

倍长中线指延长中线至一点,使所延长部分与该中线相等,并连接该点与这一条边的一个顶点,得到两个三角形全等。

如图所示,点D为△ABC边BC的中点•延长AD至点E,使得DE = AD,并连接BE,贝UAADC 也zEDB (SAS)我们来看一个例题:三、遇角平分线作双垂线法在题中遇见角平分线,做双垂直,必出全等三角形。

可以从角平分线上的点向两边作垂线,也可以过角平分线上的点作角平分线的垂线与角的两边相交。

在很多综合几何题当中,关于角平分线的辅助线添加方法最常用的就是这个。

看看在具体题目中怎么操作吧!例 3;已知,如SLAC 平分ZBAD, CD=CB, AB>AD, 求证畫ZB+ZADC=18O0・AC证明:作CE丄AB于E,CF丄AD于F. TAC 平分 ZBADr ACE=CF.在 RtACBE 和RtACDF 中,%心RtACBE^RtACDF (HL),二ZB二ZCDF,VZCDF+ZADC=180° , A ZB+ZATC=180°四、作平行线法在几何题的证明中,作平行线的方法也非常实用,一般来讲,在等腰、等边这类特殊的三解形中,作平行线绝对是首要考虑。

例4如ffl, A ABC中,是朋上一点,F是AC延长线上一点,连EF交BC于D,若EB=CF.求证當DE=DF.五、截长补短法题目中出现线段之间的和、差、倍、分时,考虑截长补短法;截长补短的目的是把几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转换为两条线段间的等量关系例6;如图甲.AD/BC.点E 在线段AB 上.ZADE 二ZCDE, ZDCE=ZECB,求证:CRAMBU证明:在CD 上截取CF-BC.如图乙(T - < Ji在厶 FCE^ABCE 中 - netCE CLAAFCE^ABCE(SAS), .\Z2=Z1- 又VAD/7BC,AZADC+ZBCD^180° , :.ZXE+ZCDE=90<>, /- Z2+Z3=90* , •\ ZUZ4=90° . :. Z3=Z14 LH 3)1加十 z5 = Z4A AFDE^AADli (ASA) , ADF-DAr 又 VCD=DF+CF, <\CD=AD+BC O D D{。

【初中数学知识点解析】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五种常用方法

 【初中数学知识点解析】构造全等三角形的五种常用方法

方法4 倍长中线法 4.如应图,在△ABC中,D为BC的中点.
(1)求证:AB+AC>2AD; (2)若AB=5,AC=3,求AD的取值范围.
(1)证明: 延长AD至点E,使DE=AD,连接BE. ∵D为BC的中点, ∴CD=BD. 又∵AD=ED,∠ADC=∠EDB, ∴△ADC≌△EDB. ∴AC=EB. ∵AB+BE>AE, ∴AB+AC>2AD.
∴∠B=∠ADG=90°.
在△ABE与△ADG中,
方法5 截长(补短)法
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
∠ADC=9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
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AB=AD,
∠B=∠ADG=90°,
BE=DG,
要点提示
在进行几何题的证明或计算时,需要在图形中添加一些 辅助线,辅助线能使题目中的条件比较集中,能比较容易找 到一些量之间的关系,使数学问题较轻松地解决.
常见的辅助线作法有:翻折法、构造法、旋转法、倍长中 线法和截长(补短)法,目的都是构造全等三角形.
方法1 翻折法
1.如图,在△ABC中,BE是∠ABC的平分线,AD⊥BE,垂足为D. 求证:∠2=∠1+∠C. 证明:如图,延长AD交BC于点F.(相当于将AB边向下翻
方法3 旋转法
3.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为BC边上一点,F为CD边上一点, BE+DF=EF,求∠EAF的度数.
∴△ABH≌△ADF. ∴AH=AF,∠BAH=∠DAF. ∴∠BAH+∠BAF=∠DAF+∠BAF, 即∠HAF=∠BAD=90°. ∵BE+DF=EF, ∴BE+BH=EF,即HE=EF. 在△AEH和△AEF中,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

全等三角形六种辅助线方法全等三角形是指具有相同形状和大小的三角形。

在解决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辅助线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下面将介绍全等三角形的六种辅助线方法。

一、垂直辅助线法垂直辅助线法是指通过某个顶点引一条垂直线与对边相交,从而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更方便地求解各种问题。

二、角平分线法角平分线法是指通过某个顶点引一条角平分线与对边相交,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角的三角形。

利用等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容易地求解各种问题。

三、高线法高线法是指通过某个顶点引一条垂直于底边的线段,将三角形分割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

利用这两个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更快速地解决问题。

四、中线法中线法是指连接三角形的两个顶点和底边中点,将三角形分割成三个相似的三角形。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更高效地解决问题。

五、中垂线法中垂线法是指通过三角形的每条边的中点引一条垂直于对边的线段,将三角形分割成三个直角三角形。

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更轻松地解决问题。

六、对称线法对称线法是指通过三角形的某个顶点引一条对称线,将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

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更直接地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六种辅助线方法,我们可以更灵活地分析和解决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这些方法使得计算更加简便,推理更加直观,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

同时,这些方法也加深了我们对全等三角形的理解,拓宽了我们的数学思维。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选择合适的辅助线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全等三角形的六种辅助线方法是垂直辅助线法、角平分线法、高线法、中线法、中垂线法和对称线法。

这些方法在解决与全等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我们能够更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全等三角形中的辅助线的作法

全等三角形中的辅助线的作法

全等三角形中的辅助线的作法在《全等三角形》的解题中,在解决一些复杂的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往往需要构造辅助线,本文将对添加辅助线的一些常用方法进行介绍,通常有连线构全等、截长补短法、倍长中线法、角平分线构全等等四种常见辅助线。

一、连线构全等例1:已知,如图,AD =BC ,AC =BD ,求证:D C ∠=∠分析:此题是一道易错的全等三角形证明题,很多学生会错误地认为需要证明的是ADO ∆和BCO ∆,但条件明显是不能证明的,所以本题的正确解法是连结AB (或者CD )构造ADB ∆和BCA ∆全等,再得到D C ∠=∠证明:连结AB在ADB ∆和BCA ∆中⎪⎩⎪⎨⎧===BA AB BD AC BC ADADB ∆∴≌BCA ∆ (SSS )D C ∠=∠∴练习1:如图,CD AB =,DC BC =,求证:D B ∠=∠.练习2:如图,CD AB //,CD AB =,求证:BC AD =练习3:如图,AB=AC ,BD=CD ,M 、N 分别是BD 、CD 的中点,求证:ANC AMB ∠=∠二、截长补短法截长补短法: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者将某条线段延长,使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

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例2:已知在ABC ∆,B C ∠=∠2,21∠=∠,求证:CD AC AB +=分析:本题证明的是线段的和差问题,可考虑利用截长或补短法。

方法一(截长法):如图1,在AB 上截取AE=AC ,连结BE ,易证ADE ∆≌ADC ∆,从而得DC DE =,AED C ∠=∠,AC AE =又因为B C ∠=∠2所以得B AED ∠=∠2,又因为BDE B AED ∠+∠=∠所以得BDE B ∠=∠可得DE BE =从而得CD AC AB +=方法二(补短法):如图2,延长AC 到点E ,使得AE=AB ,易证ADE ∆≌ADB ∆,从而得AE AB =,E B ∠=∠又因为B ACB ∠=∠2所以得E ACB ∠=∠2,又因为E CDE ACB ∠+∠=∠所以得E CDE ∠=∠可得CE CD =从而得CD AC AB +=练习1:如图所示,已知BC AD //,AE 平分DAB ∠,BE 平分ABC ∠,线段CD 经过点E 交AD 于点D ,交BC 于点C ,求证:AB BC AD =+图1图2练习2:如图,在四边形ABDE 中,C 是BD 边的中点,若AC 平分BAE ∠,︒=∠90ACE ,猜想线段AE 、AB 、DE 的长度满足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初探如何做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问题

初探如何做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问题

初探如何做辅助线证明三角形全等问题在解决几何问题时,有时需要添加辅助线,在初二年级学生学习了三角形与三角形全等内容后,几何图形比以前复杂了,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增多,如果想在平时的做题中能很快找到解题思路,对增强学生的自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何让学生在做数学几何题目时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解题思路,掌握规范的书写格式是我研究的主要课题.下面就初二年级的证明三角形全等问题时如何添加辅助线举例说明.一.直接连接法,结论是两角相等或两线段相等的题目常直接连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或利用角平分线的一些定理解决问题 例1.如图,已知AB=CD ,AC=DB ,求证∠A=∠D 【分析】证明两角相等,经常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达到证明的目的,需要添加辅助线连接BC. 【解析】连接BC 在△ABC 与△DCB 中⎪⎩⎪⎨⎧===DB AC CB BC DC AB ABC ≌△DCB (SSS ) ∴∠A=∠D 练习变式:若条件不变,把求证变为∠B=∠C【分析】根据问题,可以添加辅助线连接AD ,构造全等三角形. 【解析】连接ADDCBA在△ABD 与△DCA 中⎪⎩⎪⎨⎧===DB AC DA AD DC AB ABD ≌△DCA (SSS ) ∴∠B=∠C 小结:虽然条件相同,问题不同,证明的方法也相似,但是所做的辅助线不同,证明上面两个角相等就连接下面的两点,反之就连接上面的两点。

例2.如图在△ABC 中,D 是BC 中点,DE ⊥AB 于E ,DF ⊥AC 于点F ,且DE=DF ,求证:AB=AC 【分析】点D 到∠A 两边的距离相等,由此连接AD 即可得知AD 是∠BAC 的平分线,然后再运用HL 证明Rt △BDE 与Rt △CDF 全等,可得∠B=∠C 最后证明△ABD 和△ACD 全等就可以证得AB=AC【解析】如图连接AD , ∵D 是BC 中点, ∴BD=CD ,∵DE ⊥AB 于E ,DF ⊥AC 于点F ,且DE=DF ∴∠BED=∠CFD=90°,且AD 平分∠BAC ∴∠BAD=∠CAD 在Rt △BDE 与Rt △CDF 中⎩⎨⎧==FD ED DC DB Rt △BDE ≌Rt △CDF (HL ) ∴∠B=∠C 在△ABD 和△ACD 中EB ACDF EBACDF⎪⎩⎪⎨⎧=∠=∠∠=∠AD AD CAD BAD C B ∴△ABD ≌△ACD (AAS ) ∴AB=AC 例3:已知,如图,AB ∥CD ,AD ∥BC 求证:AB = CD证明:连结AC (或BD ) ∵AB ∥CD ,AD ∥BC∴∠BAC = ∠DCA ∠DAC=∠BCA 在△ABC 和△CDA 中,⎪⎩⎪⎨⎧∠=∠=∠=∠DAC BCA CA AC DCA BAC ∴△ABC ≌△CDA (ASA ) ∴AB = CD二.中线加倍法,有关三角形中线的题目,常将中线加倍. 例4.如图△ABC 中,AD 为 △ABC 的中线, 求证:AB +AC >2AD.【解析】延长AD 到E ,使DE=AD ∵AD 是△ABC 的中线 ∴BD=CD 在△ACD 与△EBD 中⎪⎩⎪⎨⎧=∠=∠=BD CD EBD ADC ED AD △ ACD ≌△EBD(SAS) ∴AC=EB 在△ABE 中,AB+BE>AEDCBAEDCBABACDBACD∵AD+DE=AE, AD=DE ∴AE=2AD, ∴AB+AC>2AD 例5. 已知,如图,AD 为△ABC 的中线,且ED 平分∠ADB,FD 平分∠ADC ,求证:BE +CF >EF【分析】AD 是△ABC 的中线,可以加倍延长中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证明:延长FD 到M ,使DM = DF ,连结BM 、EM ∵ED 平分∠ADB,FD 平分∠ADC∴∠ADE=∠BDE=21∠ADB ,∠ADF=∠CDF=21∠ADC ∵∠ADB+∠ADC=180°∴∠EDF=∠ADE+∠ADF=21(∠ADB+∠ADC )=90° ∴∠EDM=180°-∠EDF=90°=∠EDF AD 为△ABC 的中线,且 BD = CD△BDM 和△CDF 中⎪⎩⎪⎨⎧=∠=∠=DF DM CDF BDM CD BD ∴△BDM ≌△CDF (SAS ) ∴BM=CF 在△EDM 和△EDF 中,⎪⎩⎪⎨⎧=∠=∠=DF DM FDE BDM ED ED ∴EM=EF ∵在△BEM 中,BM +BE >ME∴ BE +CF >EF(此题也可延长ED ,证法同上)B AEMF DC【方法二解析】如图,在DA 上截取DN = DB ,连结NE 、NF , 则DN = DC∵ED 平分∠ADB,FD 平分∠ADC ,∴∠ADE=∠BDE ,∠ADF=∠CDF 在△BDE 和△NDE 中,⎪⎩⎪⎨⎧=∠=∠=DE DE NDE BDE ND BD ∴△BDE ≌△NDE(SAS)∴BE = NE,∵D 是BC 中点,∴BD=CD ,∴CD=ND 同理可证:CF = NF在△EFN 中,EN +FN >EF ∴BE +CF >EF 练习:如图,AB=AE ,AB ⊥AE ,AD=AC ,AD ⊥AC ,点M 是BC 的中点,求证DE=2AM【分析】辅助线做法:延长中线AM 到N 使MN=AM 连接CN ,构造全等三角形三.截长法或补短法,所谓截长法就是把第三条线段分成两部分,证其中的一部分等于第一条线段,而另一部分等于第二条线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1
证明: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是∠ABC的 角平分线,AD=CD,求证:∠A+∠C=180°
延长BA到F,使BF=BC,连结DF。 F
∵ B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
∴∠1=∠2(角平分线定义)
在△BFD和△BCD中 ∵ BF=BC(已知)
A
3
4 D
∠1=∠2(已证)
BD=BD(公共边)
G M D A 3 4 E
21 22 3 0 * **
N
1 2
P
B
C Q
练习2 如图,已知直线MN∥PQ,且AE平分∠BAN、 BE平分∠QBA,DC是过E的任意线段,交MN 于点D,交PQ于点C。求证:AD+AB=BC。
证明: 延长BA到点G,使得AG=AD,连结EG。
G M D A 3 4 E
1 2 3 *
A
3
N 4 D
1 2
B M C
∵ ∠3+ ∠4=180°(平角定义)
∠A=∠3(已证) ∴∠A+ ∠C=180°(等量代换)
AD=CD(已知) ∴Rt△NAD≌Rt△MCD(H.L) ∴ ∠4=∠C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练习1 如图,已知△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
AB=AC+CD,求证:∠C=2∠B
21 22 3 0 * **
N
1 2
P
B
C Q
练习3 已知:如图在Rt△ABC中,∠BAC=90°, AE⊥BC, BD是∠ABC的角平分线, GF∥BC ,求证:AD=FC。 证明: 过D作DH⊥BC,垂足为H。
A G 1 2
D
F
B
3 0 * **
E
H
C
小结:
如何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1 2 3 *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是∠ABC的 角平分线,AD=CD,求证:∠A+∠C=180°
A
D
1 2
B
3 E
4 C
∵ ∠3+ ∠4=180° (平角定义), ∠A=∠3(已证) ∴∠A+ ∠C=180° (等量代换)
AD=D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AD=CD(已知),AD=DE(已证) ∴DE=DC(等量代换) ∴∠4=∠C(等边对等角)
N C F
3 0 * **
如何利用三角形的高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如图,在△ABC中,AD⊥BC,∠ABC=2∠C。 求证:AB+BD=CD
提示:
(1)延长DB到点E, 使BE=AB,连结AE。 (2)在DC上截取点E, 使DE=BD,连结AE。
A
B
D
0 *
C
**
A
3
N 4 D
1 2
B M C
∴ ∠4=∠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3+ ∠4=180°(平角定义), ∠A=∠3(已证) ∴∠A+ ∠C=180°(等量代换)
1 2 3 *
∴△NAD和△MCD是Rt△ 在Rt△NAD和Rt△MCD中 ∵ ND=MD (已证) AD=CD(已知) ∴Rt△NAD≌Rt△MCD(H.L)
(平角定义)
∴∠A+ ∠C=180° (等量代换)
例1
证明: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是∠ABC的 角平分线,AD=CD,求证:∠A+∠C=180°
作DM⊥BC于M,DN⊥BA交BA的延长线于N。
∵ B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 ∴∠1=∠2(角平分线定义) ∵ DN⊥BA,DM⊥BC(已知) ∴∠N=∠DMB=90°(垂直的定义) 在△NBD和△MBD中 ∵ ∠N=∠DMB (已证) ∠1=∠2(已证) BD=BD(公共边) ∴△NBD≌△MBD(A.A.S) ∴ ND=M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DN⊥BA,DM⊥BC(已知)
证明:
在AB上截取AE,使AE=AC,连结DE。
A
∵ AD是∠BAC的角平分线(已知)
∴∠1=∠2(角平分线定义)
在△AED和△ACD中 ∵ AE=AC(已知) ∠1=∠2(已证) AD=AD(公共边) ∴△AED≌△ACD(S.A.S) ∴ ∠C=∠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ED=C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1 2 *
பைடு நூலகம்12
E B 3 4 D C
∴∠B=∠4(等边对等角) ∵ ∠3= ∠ B+∠4= 2∠B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 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又∵ AB=AC+CD=AE+EB(已知)
∴EB=DC=ED(等量代换)
∴∠C=2∠B(等量代换)
练习1 如图,已知△ABC中,AD是∠BAC的角平分线,
2 3 *
D
C
1
(还可以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 边距离相等”来证DM=DN)
例1
证明:在BC上截取BE,使BE=AB,连结DE。
∵ B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 ∴∠1=∠2(角平分线定义) 在△ABD和△EBD中 ∵ AB=EB(已知) ∠1=∠2(已证) BD=BD(公共边) ∴△ABD≌△EBD(S.A.S) ∴ ∠A=∠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B=AC+CD,求证:∠C=2∠B
证明:
延长AC到F,使CF=CD,连结DF。
A
∵ AD是∠BAC的角平分线(已知)
∴∠1=∠2(角平分线定义)
∵ AB=AC+CD,CF=CD(已知) ∴ AB=AC+CF=AF(等量代换) 在△ABD和△AFD中 ∵ AB=AF(已证) ∠1=∠2(已证)
12
B
证明: 延长AE,交直线PQ于点F。
M D A 3 4 E
21 22 3 0 * **
N
1 2
5
P
B
F
C Q
练习2 如图,已知直线MN∥PQ,且AE平分∠BAN、 BE平分∠QBA,DC是过E的任意线段,交MN 于点D,交PQ于点C。求证:AD+AB=BC。
证明: 延长BA到点G,使得AG=AD,连结EG。
如何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来构 造全等三角形?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
A
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所在直 线作对称轴,翻折三角形来 E 构造全等三角形。 方法一: 在AB上截取AE=AC,B
连结DE。
D
C
必有结论: △ADE≌△ADC。
1 2 3 *
ED=CD , ∠AED=∠C , ∠ADE=∠ADC。
复习:
如何利用三角形的中线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可以利用倍长中线法,即把中线 延长一倍,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如图,若AD为△ABC的中线,
1 A
延长AD到E,使DE=AD, 连结BE(也可连结CE)。
必有结论: △ABD≌△ECD, ∠1=∠E,∠B=∠2, EC=AB,CE∥AB。
E
B D 2 C
问题:
问题:
如何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来构 造全等三角形?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
A
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所在直 线作对称轴,翻折三角形来 构造全等三角形。 方法二: 延 长 AC 到 F , 使 B
AF=AB,连结DF。
D
C F
必有结论: △ABD≌△AFD。
1 2 3 *
BD=FD , ∠B=∠F, ∠ADB=∠ADF。
1 2
B C
∴△BFD≌△BCD(S.A.S) ∵ ∠F=∠C(已证) ∴ ∠F=∠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4=∠C(等量代换) DF=D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3+ ∠4=180°
1 2 3 *
∵ AD=CD(已知),DF=DC(已证) ∴DF=AD(等量代换) ∴∠4=∠F(等边对等角)
D
3
C
F
∵ ∠ACB= 2∠F(三角形 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 邻的两个内角和)
AD=AD(公共边)
1 2 *
∴△ABD≌△AFD(S.A.S) ∴ ∠F=∠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CB=2∠B(等量代 ∵ CF=CD(已知) 换) ∴∠B=∠3(等边对等角)
练习2 如图,已知直线MN∥PQ,且AE平分∠BAN、 BE平分∠QBA,DC是过E的任意线段,交MN 于点D,交PQ于点C。求证:AD+AB=BC。
问题:
如何利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来构 造全等三角形?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
A
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所在直 线作对称轴,翻折三角形来 构造全等三角形。 方法三:作 DM⊥AB 于 M , B
M N
DN⊥AC于N。 必有结论: △AMD≌△AND。 DM=DN ,AM=AN,∠ADM=∠AND。
可以利用角平分线所在直线作对称轴, A 翻折三角形来构造全等三角形。 如 图 , 在 △ ABC 中 , AD 为 ∠BAC的角平分线。 M ( 1) 在 AB上 截 取 AE=AC, E 连结DE。 必有结论:△ADE≌△ADC。 D (2)延长AC到F,使AF=AB, B 连结DF。 必 有 结 论 : △ ABD≌△AFD 。 ( 3 ) 作 DM⊥AB 于 M , DN⊥AC于N。 必有结论:△AMD≌△AND。
例1
证明: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D是∠ABC的 角平分线,AD=CD,求证:∠A+∠C=180°
作DM⊥BC于M,DN⊥BA交BA的延长线于N。
∵ BD是∠ABC的角平分线(已知)
DN⊥BA,DM⊥BC(已知)
∴ ND=M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 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 DN⊥BA,DM⊥BC(已知) ∴△NAD和△MCD是Rt△ 在Rt△NAD和Rt△MCD中 ∵ ND=MD (已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