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中学中考数学公式定理知识点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总结(附带背诵口诀)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总结(附带背诵口诀)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总结(附带背诵口诀)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总结(附带背诵口诀)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b2-4ac(前提必须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平行,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领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两条对角线- 2 -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②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度- 3 -- 4 -平均数:对于n 个数x 1,x 2 … x n ,我们把(x 1+x 2+…+x n )/n 叫做这个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12n x x x x n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方差公式: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其中x 是n个数x 1,x 2 … x n 的平均数二、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 5 -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角平分线的性质:- 6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边)三角形的判定:- 7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总结(附带背诵口诀)
初中数学定理公式总结(附带背诵口诀)1、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b2-4ac(前提必须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②平行四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连成的线段叫它的对角线。
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并且平行,对角相等,邻角互补。
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①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②领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一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③判定条件: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矩形与正方形:①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②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四个角都是直角。
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④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
⑤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多边形:①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②多边形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他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度平均数:对于n 个数x 1,x 2 … x n ,我们把(x 1+x 2+…+x n )/n 叫做这个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记为12n x x x x n++⋅⋅⋅+= 加权平均数:一组数据里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加一个权,这就是加权平均数。
方差公式:2222121()()()n s x x x x x x n ⎡⎤=-+-+⋅⋅⋅+-⎣⎦其中x 是n 个数x 1,x 2 … x n 的平均数二、基本定理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角平分线的性质: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等腰(边)三角形的判定: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中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归纳大全(完整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归纳大全(完整版)中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归纳大全(完整版)初中是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因为初中正是往高中时期过渡的阶段,那么关于中考重要知识点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中考数学知识点及公式归纳大全,仅供参考。
初三数学必背知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初三数学重要的公式知识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初三数学知识重点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和定理大全初中升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定理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绝对值:a≥0丨a丨=a;a≤0丨a丨=-a.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把一个数写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5.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⑤a2+b2=(a+b)2-2ab,⑥(a-b)2=(a+b)2-4ab.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n=n.⑥a-n=1na,特别:()-n=()n.⑦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3.14)º=1,(-)0=1.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注: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8、 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 2+bx +c =0:①求根公式是x =2b a-±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并且二次三项式ax 2+bx +c 可分解为a (x -x 1)(x -x 2).③以a 和b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 2-(a +b )x +ab =0.9、 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 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 =0时,y =kx (k ≠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 与x 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10、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 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2)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①平均数为:12......nx x x x n+++=;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③方差:数据1x 、2x ……, n x 的方差为2s ,则2s=()()()222121.....n x x x x x x n 轾-+-++-犏臌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数据1x 、2x ……, n x 的标准差s ,则s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初中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重要性质和定理(重新整理)
【中考必备】初中几何定理必背总结大全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收做平行线。
(2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23 、角边角公理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24 、推论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 25 、边边边公理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垂线段长 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 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中考数学主要知识点常用公式及性质
中考数学主要知识点常用公式及性质中考数学是对初中阶段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考核。
以下是中考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常用公式及性质的介绍。
1.代数知识点-代数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乘方、开方等运算规则。
- 一元一次方程:例如ax+b=0,求解未知数x的值。
- 一元一次不等式:例如ax+b>0,确定未知数x的取值范围。
-一元一次方程组:例如{ ax+by=cdx+ey=f求解未知数x和y的值。
-比例: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百分数:将数值用百分数形式表示,同时解决百分数之间的转化。
-平均数:求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得到平均数。
-数据分析:根据一组给定的数据,进行统计、表格、图表的制作分析。
2.几何知识点-数学图形:了解平面图形的名称、性质和分类。
-直线和角:直线、射线、线段等概念以及相关的角度性质。
-三角形:三角形的构造、分类以及三角形内外角性质的运用。
-四边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等四边形的性质。
-圆:圆的构造、元素等概念以及圆的性质和相关公式。
-投影:了解平行投影和垂直投影的概念以及相关性质。
3.函数与图像知识点-函数: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图象、函数的性质和函数的运算等。
-图像:了解函数图像的性质,如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原点等。
-解析几何: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坐标轴等基本概念。
4.概率与统计知识点-概率: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如事件的概念、概率的计算等。
-统计: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如数据的整理、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图表等。
中考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及性质如下:1.三角函数公式- sin²α + cos²α = 1- tanα = sinα / cosα2.三角恒等式- sin(A±B) = sinAcosB ± cosAsinB- cos(A±B) = cosAcosB ∓ sinAsinB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Δ = b² - 4ac,当Δ >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当Δ=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当Δ < 0时,方程没有实根。
数学中考必考知识点公式
数学中考的必考知识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代数式与方程、数列、图形与变换、几何运动、三角函数等内容。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相关公式和参考内容。
1.整数:•整数的加法和减法公式:a + b = b + a,a - b = a + (-b)•整数的乘法和除法公式:a × b = b × a,a ÷ b = a/b•整数的乘方公式:a^m × a^n = a^(m + n),a^m ÷ a^n = a^(m - n)2.小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公式:a + b = b + a,a - b = a + (-b)•小数的乘法和除法公式:a × b = b × a,a ÷ b = a/b•小数的乘方公式:a^m × a^n = a^(m + n),a^m ÷ a^n = a^(m - n)3.分数:•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公式:a/b + c/d = (ad + bc) / bd,a/b - c/d = (ad - bc) / bd•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公式:a/b × c/d = ac/bd,a/b ÷ c/d = ad/bc•分数的乘方公式:(a/b)^n = a n/b n4.百分数:•百分数的转化公式:百分数 = 小数 × 100%,百分数 = 分数 × 100%•百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公式:a% + b% = (a + b)%,a% - b% = (a - b)%•百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公式:a% × b% = (a × b)%,a% ÷ b% = (a ÷ b)%5.代数式与方程:•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解为x = -b/a•一元一次方程组:ax + by = c,dx + ey = f,解为x = (ce - fb) / (ae - bd),y = (af - cd) / (ae - bd)•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解为x = (-b ± √(b^2 - 4ac)) / (2a)6.数列:•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式:an = a1 + (n - 1)d•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 = n(a1 + an) / 2•等比数列的公比公式:an = a1 × r^(n - 1)•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r ≠ 1):Sn = a1(1 - r^n) / (1 - r)7.图形与变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长 × 宽•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面积 = 边长^2,周长 = 4 × 边长•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 = 底边 × 高 / 2•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面积= π × 半径^2,周长= 2 × π × 半径•旋转变换的坐标公式:顺时针旋转θ°后的新坐标(x’, y’) = (x × cosθ - y × sinθ, x × sinθ + y × cosθ)8.几何运动:•平均速度的公式:平均速度 = 总位移 / 总时间•加速度的公式: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始速度)/ 时间9.三角函数:•正弦函数的定义:sinθ = 对边 / 斜边•余弦函数的定义:cosθ = 邻边 / 斜边•正切函数的定义:tanθ = 对边 / 邻边•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sin^2θ + cos^2θ = 1,tanθ = sinθ / cosθ以上是数学中考必考知识点的一部分公式和参考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备考数学中考。
黄冈中学中考数学知识点考点公式定理详解
黄冈中学中考数学知识点考点公式定理详解黄冈中学中考数学知识点考点公式定理详解1,三角形:理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及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线、角平分线)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关键是正确理解有关概念,学会概念和定理的运用。
应用方程知识求解几何题是这部分知识常用的方法。
2,全等三角形:掌握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来解决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问题,灵活运用三角形全等的三个判定定理来证明三角形全等。
3,等腰三角形:灵活运用等腰(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以及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三线合一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4,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面积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理解直角角形的边角关系,掌握用勾股定理解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它的有关性质广泛应用于线段计算、证明线段倍分关系、证明线段平方关系及与面积有关的问题等方面。
5,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了解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有关性质和定理,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平行四边形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7.矩形、菱形理解并掌握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8.正方形理解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并能利用它进行有关的证明和计算。
9.梯形掌握梯形、直角梯形、等腰梯形的判定和性质,并能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10.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掌握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定理,并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11.锐角三角函数本节知识的考查一般以填空题和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即运用sin 、cos、tan、cot准确表示出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比(为锐角),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增减性,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12.解直角三角形本节知识主要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四种类型,以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非直角三角形的有关问题。
13. 三角函数的综合运用本课时主要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涉及到的内容包括航空、航海、工程、测量等领域。
要求能灵活地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2021黄冈中考数学考点梳理
2021黄冈中考数学考点梳理从19世纪开始,数学研究越来越严格,开始涉及与数量和量度无明确关系的群论和投影几何等抽象主题,数学家和哲学家开始提出各种新的定义。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黄冈中考数学考点梳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黄冈中考数学考点梳理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a-b|≥|a|-|b|-|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X1_X2=c/a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y2=-2p_2=2pyx2=-2py直棱柱侧面积S=c_h斜棱柱侧面积S=c‘_h正棱锥侧面积S=1/2c_h’正棱台侧面积S=1/2(c+c‘)h’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_r2圆柱侧面积S=c_h=2pi_h圆锥侧面积S=1/2_c_l=pi_r_l弧长公式l=a_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_l_r锥体体积公式V=1/3_S_H圆锥体体积公式V=1/3_pi_r2h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V=s_h圆柱体V=pi_r2h中考数学考点梳理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中考数学考点汇总(全)
黄冈中学“没有学不好的数学”之二黄冈中学初中数学公式定理知识点考点汇总亲历九届学生实践证明赶紧下载记忆一千遍,成绩自然突飞猛进理解中记忆 记忆中理解请下载《黄冈中学中考二次函数知识点》配套使用效果更好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绝对值:a ≥0丨a 丨=a ;a ≤0丨a 丨=-a .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把一个数写成±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ˉ5.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 ①(a +b )(a -b )=a 2-b 2.扩展:()()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②(a ±b )2=a 2±2ab +b 2.扩展:211222±+=⎪⎭⎫ ⎝⎛±a a a a 或 211222 ⎪⎭⎫ ⎝⎛±=+a a a a 同理:211222±+=⎪⎭⎫ ⎝⎛±x x x x 或 211222 ⎪⎭⎫ ⎝⎛±=+x x x x ③(a +b )(a 2-ab +b 2)=a 3+b 3.④(a -b )(a 2+ab +b 2)=a 3-b 3;a 2+b 2=(a +b )2-2ab ,(a -b )2=(a +b )2-4ab .公式拓展:⑥3333222222()3333336x y z x y z x y xy y z yz x z xz xyz ++=+++++++++⑦3332223()() x y z xyz x y z x y z xy yz xz ++-=++++---⑧42242222()()x x y y x xy y x xy y++=++-+⑨(1)123(1)2n nn n++++⋅⋅⋅+-+=⑩2135(23)(21)n n n+++⋅⋅⋅+-+-=⑾246(22)2(1)n n n n+++⋅⋅⋅+-+=+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如:a3×a2=a5;②a m÷a n=a m-n.如: a6÷a2=a4;③(a m)n=a mn.如:(a3)2=a6,(3a3)3=27a9,④(ab)n=a n b n.⑤()n=aˉn b n⑥aˉn=1na,特别:()ˉn=()n.如:(-3)ˉ1=-,5ˉ2==,()ˉ2=()2=;⑦a0=1(a≠0).如:(-3.14) 0=1,(-)0=1.7、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 >0,b≥0).如:①(3)2=45.②=6.③a<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注:①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a,那么,这个数就在于叫a的平方根(或叫二次方根)。
中考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中考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中考数学公式1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假如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间隔相等28.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间隔一样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间隔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断定定理假如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间隔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间隔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间隔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 2 假如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假如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假如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断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断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断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断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断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断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断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断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断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假如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 S=L×h83.(1)比例的根本性质假如a:b=c:d,那么ad=bc假如ad=bc,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假如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假如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假如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断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断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断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假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必背公式
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必背公式中考数学知识点中有许多必须掌握的公式,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数学公式。
1. 一元一次方程:ax+b=0,其解为x=-b/a。
2.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其解为x=(-b±√(b^2-4ac))/(2a)。
3.平方差公式:(a+b)(a-b)=a^2-b^24. 求两点距离公式:d=sqrt((x2-x1)^2+(y2-y1)^2)。
5.平行线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对顶角相等。
6.相交线性质:同位角互补、内错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7. 对数公式:log(a*b)=log a + log b ,log(a/b)=log a - log b,log(a^b)=b log a。
8. 三角函数公式:sin(a+b)=sin a cos b + cos a sin b,cos(a+b)=cos a cos b - sin a sin b,tan(a+b)=(tan a + tan b)/(1- tan a tan b)。
9. 余弦定理:c^2=a^2+b^2-2ab cos C。
10. 正弦定理:a/sin A=b/sin B=c/sin C=2R(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11.高中相似三角形定理: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12.四边形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S=b*h,长方形面积=S=a*b,正方形面积=S=a^2,菱形/平行四边形面积=S=(d1*d2)/213.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h,其中a为底边长,h为高。
14.圆的面积公式:S=πr^215. 三角函数:sin(a+b)=sin a cos b+cos a sin b,sin(a-b)=sina cos b-cos a sin b,cos(a+b)=cos a cos b-sin a sin b,cos(a-b)=cos a cos b+sin a sin b,tan(a+b)=(tan a+tan b)/(1-tan a tanb),tan(a-b)=(tan a-tan b)/(1+tan a tan b)。
黄冈中学中考数学公式定理知识点考点汇总
初中数学公式定理知识点考点汇总统计初步与概率初步考点一、平均数 (3分) 1、平均数的概念(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n 个数,,,,21n x x x 那么,)(121n x x x nx +++=叫做这n 个数的平均数,x 读作“x 拔”。
(2)加权平均数:如果n 个数中,1x 出现1f 次,2x 出现2f 次,…,k x 出现k f 次(这里n f f f k =++ 21),那么,根据平均数的定义,这n 个数的平均数可以表示为nf x f x f x x kk ++=2211,这样求得的平均数x 叫做加权平均数,其中k f f f ,,,21 叫做权。
2、平均数的计算方法(1)定义法:当所给数据,,,,21n x x x 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定义公式:)(121n x x x nx+++=(2)加权平均数法:当所给数据重复出现时,一般选用加权平均数公式:nf x f x f x x kk ++=2211,其中n f f f k =++ 21。
(3)新数据法:当所给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 的上下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化公式:a x x +='其中,常数a 通常取接近这组数据平均数的较“整”的数,a x x -=11',a x x -=22',…,a x x n n -='。
)'''(1'21n x x x nx +++=是新数据的平均数(通常把,,,,21n x x x 叫做原数据,,',,','21n x x x 叫做新数据)。
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4分)1、总体: 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2、个体: 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3、样本: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6、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在统计中,通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黄冈中考数学考点归纳
黄冈中考数学考点归纳黄冈中考数学考点归纳一、重要概念分类: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
2.整式和分式含有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有理式。
没有除法运算或虽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整式。
有除法运算并且除式中含有字母的有理式叫做分式。
3.单项式与多项式没有加减运算的整式叫做单项式。
(数字与字母的积—包括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说明:①根据除式中有否字母,将整式和分式区别开;根据整式中有否加减运算,把单项式、多项式区分开。
②进行代数式分类时,是以所给的代数式为对象,而非以变形后的代数式为对象。
划分代数式类别时,是从外形来看。
如,=x, =│x│等。
4.系数与指数区别与联系:①从位置上看;②从表示的意义上看5.同类项及其合并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6.根式表示方根的代数式叫做根式。
含有关于字母开方运算的代数式叫做无理式。
注意:①从外形上判断;②区别:、是根式,但不是无理式(是无理数)。
7.算术平方根⑴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 [a≥0—与“平方根”的区别]);⑵算术平方根与绝对值① 联系:都是非负数,=│a│②区别:│a│中,a为一切实数; 中,a为非负数。
8.同类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分母有理化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满足条件: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把分母中的根号划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9.指数⑴ ( —幂,乘方运算)① a0时,②a0时,0(n是偶数),0(n是奇数)⑵零指数:=1(a≠0)负整指数:=1/ (a≠0,p是正整数)二、运算定律、性质、法则1.分式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法则2.分式的性质⑴基本性质:= (m≠0)⑵符号法则:⑶繁分式:①定义;②化简方法(两种)3.整式运算法则(去括号、添括号法则)4.幂的运算性质:① · = ;② ÷ = ;③ = ;④ = ;⑤技巧:5.乘法法则:⑴单×单;⑵单×多;⑶多×多。
2023黄冈市中考数学考点
2023黄冈市中考数学考点黄冈市中考数学考点分式1.分式:一般地,用a、b表示两个整式,a÷b就可以表示为的形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式子叫做分式.2.有理式:整式与分式统称有理式;即.3.对于分式的两个重要判断:(1)若分式的分母为零,则分式无意义,反之有意义;(2)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则分式的值为零;注意:若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也为零,则分式无意义.4.分式的基本性质与应用:(1)若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2)注意:在分式中,分子、分母、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式的值不变;(3)繁分式化简时,采用分子分母同乘小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比较简单.5.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注意:分式约分前经常需要先因式分解.6.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这个分式叫做最简分式;注意:分式计算的最后结果要求化为最简分式.7.分式的乘除法法则:.8.分式的乘方:.9.负整指数计算法则:(1)公式:a0=1(a≠0),a-n=(a≠0);(2)正整指数的运算法则都可用于负整指数计算;(3)公式:,;(4)公式:(-1)-2=1,(-1)-3=-1.10.分式的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注意:分式的通分前要先确定最简公分母.11.最简公分母的确定:系数的最小公倍数相同因式的次幂.12.同分母与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法则:.13.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在方程ax+b=0(a≠0)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叫做字母系数,字母b是常数项,我们称它为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注意:在字母方程中,一般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14.公式变形:把一个公式从一种形式变换成另一种形式,叫做公式变形;注意:公式变形的本质就是解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特别要注意:字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含字母的代数式时,一般需要先确认这个代数式的值不为0.15.分式方程:分母里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注意:以前学过的,分母里不含未知数的方程是整式方程.16.分式方程的增根:在解分式方程时,为了去分母,方程的两边同乘以了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所以可能产生增根,故分式方程必须验增根;注意:在解方程时,方程的两边一般不要同时除以含未知数的代数式,因为可能丢根.17.分式方程验增根的方法:把分式方程求出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或分式方程的每个分母),若值为零,求出的根是增根,这时原方程无解;若值不为零,求出的根是原方程的解;注意:由此可判断,使分母的值为零的未知数的值可能是原方程的增根.18.分式方程的应用: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一样,但需要增加“验增根”的程序.中考数学考点总结【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注意:因式分解与乘法是相反的两个转化.2.因式分解的方法:常用“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3.公因式的确定:系数的公约数相同因式的最低次幂.注意公式:a+b=b+a;a-b=-(b-a);(a-b)2=(b-a)2;(a-b)3=-(b-a)3.4.因式分解的公式:(1)平方差公式:a2-b2=(a+b)(a-b);(2)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a2-2ab+b2=(a-b)2.5.因式分解的注意事项:(1)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一般次序是:一提取、二公式、三分组、四十字;(2)使用因式分解公式时要特别注意公式中的字母都具有整体性;(3)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分解到每一个因式都不能分解为止;(4)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每一个因式的首项符号为正;(5)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加以整理;(6)因式分解的最后结果要求相同因式写成乘方的形式.6.因式分解的解题技巧:(1)换位整理,加括号或去括号整理;(2)提负号;(3)全变号;(4)换元;(5)配方;(6)把相同的式子看作整体;(7)灵活分组;(8)提取分数系数;(9)展开部分括号或全部括号;(10)拆项或补项.7.完全平方式:能化为(m+n)2的多项式叫完全平方式;对于二次三项式x2+px+q,有“x2+px+q是完全平方式”.中考数学考点一、圆的面积s=π×r×r其中,π是周围率,约等于3.14r是圆的半径。
黄冈市中考数学考试说明:数与代数
黄冈市中考数学考试说明:数与代数数与代数(一)数与式1.有理数考试内容: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数的绝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简略的混合运算。
考试要求:(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巨细。
(2)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绝对值标记内不含字母)。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准则、运算律、运算顺序以及简略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有关运算,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办理简略的标题。
2.实数考试内容:无理数,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类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准则,简略的实数四则运算。
考试要求:(1)明白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2)明白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科学谋略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明白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4)能用有理数预计一个无理数的大抵范畴。
(5)明白类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按要求求一个数的类似数,在办理实际标题中,能用谋略器举行类似谋略,并按标题的要求对终于取类似值。
(6)明白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准则,会用运算准则举行有关实数的简略四则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考试内容: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合并同类项,去括号。
考试要求:(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剖析简略标题的数量干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能剖析一些简略代数式的实际背景或几多意义。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标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要的公式,并会代入具体的值举行谋略。
(5)掌握合并同类项的要领和去括号的准则,能举行同类项的合并。
4.整式与分式考试内容:整式,整式的加减法,整式乘除,整数指数幂,科学记数法。
黄冈市中考数学考试说明:数与代数
黄冈市中考数学考试说明:数与代数数与代数(一)数与式1.有理数考试内容:有理数,数轴,相反数,数的相对值,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加法运算律,乘法运算律,复杂的混合运算。
考试要求:(1)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拟有理数的大小。
(2)了解相反数和相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相对值(相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
(3)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法那么、运算律、运算顺序以及复杂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律简化有关运算,能用有理数的运算处置复杂的效果。
2.实数考试内容:在理数,实数,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近似数和有效数字,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法那么,复杂的实数四那么运算。
考试要求:(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正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会用迷信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在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逐一对应。
(4)能用有理数估量一个在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会按要求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处置实践效果中,能用计算器停止近似计算,并按效果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加、减、乘、除运算法那么,会用运算法那么停止有关实数的复杂四那么运算(不要求分母有理化)。
3.代数式考试内容:代数式,代数式的值,兼并同类项,去括号。
考试要求:(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剖析复杂效果的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能解析一些复杂代数式的实践背景或几何意义。
(4)会求代数式的值;能依据特定的效果查阅资料,找到所需求的公式,并会代入详细的值停止计算。
(5)掌握兼并同类项的方法和去括号的法那么,能停止同类项的兼并。
4.整式与分式考试内容:整式,整式的加减法,整式乘除,整数指数幂,迷信记数法。
黄冈中学中考数学公式定理知识点考点汇总
黄冈中学中考数学公式定理知识点考点汇总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1.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
例如:-3、-0.231、0.7373?,,无限非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例如,π,-,0.1010010001?(两1)之间依次还有一个0)。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绝对值:a≥ 0丨a丨=a;a≤0A=-A.例如:丨=;Α 3.14 - π = π - 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以±a310n的形式书写一个数字(其中1≤ a<10,n是整数)。
这种计数方法被称为科学计数法。
例如:-40700=-4.073105,0.000043=4.3310-5.5。
乘法公式(反之,因子分解公式):① (a+b)(a-b)=A2-B2。
分机:1n?n?1??n?n?1n?n?1??n?n?1??n?n?12② (a±b)2=A2±2Ab+B2。
扩展:或1?1?1?1?22a?2??a2?aa?2?2a?aa?a??2同理:还是1?1.1.1.22x?2.十、2.十、十、2.2倍?xx?十、22③(a+b)(a2-ab+b2)=a3+b3。
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b)2-4ab.公式扩展:⑥ (x?Y?Z)3?x3?y3?z3?3x2y?3xy2?3y2z?3yz2?3x2z?3xz2?6xyz⑦x3?y3?z3?3xyz?(x?y?z)(x2?y2?z2?xy?yz?xz)⑧x4?x2y2?y4?(x2?xy?y2)(x2?xy?y2)⑨1?2?3(n?1)?n?n(n?1)⑩1?3?5(2n?3)?(2n?1)?n22⑾2?4?6(2n?2)?2n?n (n?1)6.功率运行特性:①am3an=am+n.如:a33a2=a5;②am÷an=am-n.如:a6÷a2=a4;③(am)n=amn.如:(a3)2=a6,(3a3)3=27a9,④(ab)n=anbn.⑤()n=aˉnbn1.⑥特别的:()n=(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数学公式定理知识点考点汇总1、整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环循小数)都是有理数.如:-3,,0.231,0.737373…,,.无限不环循小数叫做无理数.如:π,-,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2、绝对值:a ≥0丨a 丨=a ;a ≤0丨a 丨=-a .如:丨-丨=;丨3.14-π丨=π-3.14.3、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0.05972精确到0.001得0.060,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4、把一个数写成±a ×10n 的形式(其中1≤a <10,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如:-40700=-4.07×105,0.000043=4.3×10ˉ5. 5、乘法公式(反过来就是因式分解的公式): (1) (a +b )(a -b )=a 2-b 2.扩展:()()111111-=--±-=-±n n n n n n n n n n(2) (a ±b )2=a 2±2ab +b 2.扩展:211222±+=⎪⎭⎫ ⎝⎛±a a a a 或211222⎪⎭⎫ ⎝⎛±=+a a a a 同理:211222±+=⎪⎭⎫ ⎝⎛±x x x x 或 211222 ⎪⎭⎫ ⎝⎛±=+x x x x (3) (a +b )(a 2-ab +b 2)=a 3+b 3.(4) (a -b )(a 2+ab +b 2)=a 3-b 3;a 2+b 2=(a +b )2-2ab ,(a -b )2=(a +b )2-4ab . 公式拓展:(6) 3333222222()3333336x y z x y z x y xy y z yz x z xz xyz ++=+++++++++(7) 3332223()()x y z xyz x y z x y z xy yz xz ++-=++++---(8) 42242222()()x x y y x xy y x xy y ++=++-+(9) (1)123(1)2n n n n ++++⋅⋅⋅+-+=(10) 2135(23)(21)n n n +++⋅⋅⋅+-+-= (11) 246(22)2(1)n n n n +++⋅⋅⋅+-+=+6、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n .如:a 3×a 2=a 5 ; ②a m ÷a n =a m -n .如: a 6÷a 2=a 4; ③(a m )n =a mn .如:(a 3)2=a 6,(3a 3)3=27a 9, ④(ab )n =a n b n .⑤()n =a -n b n⑥a -n =1n a,特别:()ˉn =()n .⑦a 0=1(a ≠0).如:(-3.14) 0=1,(-)0=1.7、二次根式:①()2=a (a ≥0),②=丨a 丨,③=×,④=(a >0,b ≥0).如:①(3)2=45.②=6.③a <0时,=-a.④的平方根=4的平方根=±2.(平方根、立方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注:①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是a ,那么,这个数就在于叫a 的平方根(或叫二次方根)。
a 叫被开方数。
开平方中被开方数a 必须大于等于零。
②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的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它们是互为相反的数)。
这两个根中的正数根,叫做算术平方根。
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负数没有平方根。
③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a 的立方根。
3开立方的根指数。
正数、负数和零都能开立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零的立方根是零。
8、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 2+bx +c =0:①求根公式是x =242b b aca-±-,其中△=b 2-4ac 叫做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②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并且二次三项式ax 2+bx +c 可分解为a (x -x 1)(x -x 2). ③以a 和b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是x 2-(a +b )x +ab =0.9、一次函数y =kx +b (k ≠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b 是直线与y 轴的交点的纵坐标即一次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从左向右上升);当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从左向右下降).特别:当b =0时,y =kx (k ≠0)又叫做正比例函数(y 与x 成正比例),图象必过原点. 补充:斜率:1212tan x x y y k --==α b 为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①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简称斜截式: y =kx +b (k ≠0) ②由直线上两点确定的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111212)()(tan y x x x x x y y b x b kx y +---=+=+=α③由直线在x 轴和y 轴上的截距确定的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简称截距式:1=+bya x④设两条直线分别为,1l :11y k x b =+ 2l :22y k x b =+ 若12//l l ,则有1212//l l k k ⇔=且12b b ≠。
若12121l l k k ⊥⇔⋅=-P(x 0,y 0)b xyy=kx+bA(x 1, y 1)B(x 2,, y 2)αda⑤点P (x 0,y 0)到直线y=kx+b (即:kx y+b=0) 的距离: 1)1(2002200++-=-++-=k by kx k b y kx d10、反比例函数y =(k ≠0)的图象叫做双曲线.当k >0时,双曲线在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降);当k <0时,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从左向右上升).因此,它的增减性与一次函数相反.11、统计初步:(1)概念:①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份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②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有时不止一个),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③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把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2)公式:设有n 个数x 1,x 2,…,x n ,那么: ①平均数为:12......nx x x x n+++=;②极差:用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③方差:数据1x 、2x ……, n x 的方差为2s ,则])()()[(1222212x x x x x x ns n -++-+-=标准差: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数据1x 、2x ……, n x 的标准差s ,则])()()[(122221x x x x x x ns n -++-+-=一组数据的方差越大,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12、频率与概率:(1)频率=总数频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①如果用P 表示一个事件A 发生的概率,则0P(A)≤1; P (必然事件)=1;P (不可能事件)= 0;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13、锐角三角函数:①设∠A 是Rt △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sin A =,∠A 的余弦:cos A =,∠A 的正切:tan A =.并且sin 2A +cos 2A =1.0<sin A <1,0<cos A <1,tan A >0.∠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 ②余角公式:sin(90º-A )=cos A ,cos(90º-A )=sin A .③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sin0º=cos90º=tan90º=0,sin30º=cos60º=,sin45º=cos45º=,sin60º=cos30º=,sin90º=cos0º=1, tan30º=,tan45º=1,tan60º=.④斜坡的坡度:i =铅垂高度水平宽度=.设坡角为α,则i =tanα=.1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关知识:(1) 对称性: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 ,b ),则P 关于x 轴对称的点为P 1(a ,-b ),P 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P 2(-a ,b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P 3(-a ,-b ).(2)坐标平移:若直角坐标系内一点P (a ,b )向左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 ,b ),向右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h ,b );向上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b +h ),向下平移h 个单位,坐标变为P (a ,b -h ).如:点A (2,-1)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则坐标变为A (7,1).15、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2.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a 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h x =.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0=x . 几种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如下: 函数解析式开口方向 对称轴顶点坐标 2ax y =当0>a 时 开口向上 当0<a 时 开口向下0=x (y 轴) (0,0) k ax y +=20=x (y 轴)(0, k ) ()2h x a y -=h x = (h ,0) ()k h x a y +-=2h x = (h ,k )c bx ax y ++=2ab x 2-= (ab ac a b 4422--,) 4.求抛物线的顶点、对称轴的方法(1)公式法:a b ac a b x a c bx ax y 442222-+⎪⎭⎫ ⎝⎛+=++=,hl∴顶点是),(ab ac a b 4422--,对称轴是直线a b x 2-=.(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k h x a y +-=2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 ,k ),对称轴是直线h x =.(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