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的三个译本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张培基英译散文《故都的秋》
从翻译美学角度看张培基英译散文《故都的秋》
一、本文概述
翻译美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探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以及审美标准,以揭示翻译活动的审美本质和规律。在本文中,我们将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出发,对张培基英译的散文《故都的秋》进行深入分析。张培基先生作为著名的翻译家,其译文以准确、流畅、优美著称,对原文的韵味和意境有着独到的理解和再现。通过对其译文的剖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翻译美学在散文翻译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在保持原文韵味的基础上实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郁达夫的一篇代表作,通过对北京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故都的深深眷恋和怀念之情。张培基的英译本成功地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了英文读者,展现了翻译美学在再现原作情感和艺术魅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翻译美学的理论与实践,也对提升我国散文的英译水平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翻译美学理论概述
翻译美学是一门研究翻译过程中美学现象和美学规律的学科,旨在探索翻译如何在保持原作美学价值的实现目标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翻译美学理论强调,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传递和审美的再现。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和把握原作的美学内涵,通过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将原作的美学价值传递给目标语读者。
翻译美学理论的核心在于“三美”原则,即意美、音美、形美。意美指的是翻译要传达原作的思想情感和意境韵味,保持原作的精神风貌;音美指的是翻译要注意原作的音韵节奏和韵律美,尽可能在目标语中再现原作的音韵之美;形美则是指翻译要关注原作的句式结构和修辞特点,使目标语的译文在形式上与原作保持一定的相似性。
故都的秋作品介绍
故都的秋作品介绍
《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党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
《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故都的秋》开篇就以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作比较。先描述江南秋景的特点,“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然后由景及人,表达自我于江南秋景中的感受,“不饱”、“不透”、“不到十足”的叙写,充分表现了作者不喜欢江南之秋的情绪。为了更好地表达这种情绪,作者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加强,“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适宜的”。由此,作者烘托的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就异常地引人注目,引人去探寻感知了。
接下来,作者用很大篇幅来记叙描述北国之秋,其“清”、“静”、“悲凉”的特点于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秋晨观景、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闲人以及秋果几个画面,选景细微,表意却悠远深沉。如在秋晨观景的描述中,作者没有写北京的高楼华宇、雕栏画栋,而是以破屋为入景点,恰恰合于那里的秋韵。“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的飞声”、“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这一切景物的出现就已让人的心受到触动,然后你会在一种高远、清凉、空荡的淡淡悲伤中不断地感动着。而当你细细品味那“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时,几乎能感觉到温暖、和缓的秋天的阳光从臂弯流过,那一刻你确切地明白了郁达夫带给我们的生活感受是那么的丰富细腻。最终,作者在文章结尾以议论收笔,再次用比较,又辅以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赞颂北国之秋,表达自我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从翻译美学视角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英译文
从翻译美学视角赏析郁达夫《故都的秋》英译文
作者:刘圆媛
来源:《文教资料》2020年第04期
摘; ; 要:从中国古代到晚清明初,从民国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译论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从支谦的“不加文饰”到傅雷钱钟书,美学观点经历了很长的发展过程。实际上,翻译理论与美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翻译美学视角,对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英译进行赏析,从音韵、句型、意境、语言风格角度赏析张培基的英译版本,以期理解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审美判断与选择。
关键词:翻译美学; ; 郁达夫; ; 《故都的秋》
一、引言
一提到郁达夫,人们就很容易想起他的那篇散文《故都的秋》。由于《故都的秋》描绘的画面优美、文字中饱含作者对北平秋天的深厚情感,因此该文多次被收录到中学教材之中,其研究价值可见一斑。经历了幼年丧父、青年时期海外留学、两度婚姻、国家动荡的种种之后,郁达夫的心思变得敏感,作品中透露着一丝“忧郁”。在祖国身处复杂情况之时,郁达夫迁至杭州小住。但家中的变故及国家的状况使他内心十分苦涩,不禁想起让他壮志难酬、几度欢喜几度忧的第二故乡北平。作者在《故都的秋》中屡次表达对北平的秋天的喜爱之情,但郁达夫对于北平秋天那种萧索、落寞特点的描述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了其对于人间百态的感叹。在《故都的秋》英译本中,张培基的版本十分出彩,本文选用张培基的英译本,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对这篇优美散文进行赏析。
二、译学的美学渊源
“美学”二字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加登的同名著作中,他认为艺术应当在哲学中有一定的地位,因此,他建立了名为“Aesthetics”的学科以研究美的价值、本质特征和感性认识。实际上,一种抽象的美学价值概念最初出现在艺术界,但一种对美学价值的追求不仅仅来源于艺术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往往对于美感有着相当的追求。毛荣贵(2005:21)在《翻译美学》中提到“美感即对语言的审美价值的感觉”,美学在中国的发展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由西方经过日本这一中介传入中国。
《故都的秋》译文对比分析
翻译美学视角下对《故都的秋》两英译本对比分析
姓名:ZQQ 学号:20094031044
单位: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2009级英语6班
摘要:翻译是一件历史悠久的文化交流活动,于翻译标准,不同的学者虽有不同言论,其本质标准百喙如一,如严复的三字标准“信、达、雅”。“雅”即美学价值的再现。翻译美学的准确把握是审美价值再现的关键,感情丰富,语言生动的抒情散文尤为突出。如我国佛经翻译家支谦就翻译美学提出的“信而不美,美而不信”标准。郁达夫《故都的秋》创作于1934年7月,寄寓了作者对北平的眷念和执着追求。本文将从翻译美学的视角对王椒升和张培基两个《故都的秋》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主要侧重于句构和意象在译文中再现美学价值的探讨分析。
关键字:翻译美学散文意象句构对比分析
郁达夫,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他的作品在艺术上,侧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本文将从翻译美学的视角,细化到意象和句子结构,对王椒升(译1)和张培基(译2)的译本展开对比分析。
例[1]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译1:Autumn in the North is especially clear, especially serene, especially pathetic in its coolness.
译2: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来得”一词在句中重复出现,构成了反复的句式,王椒升的译文在结构上保留了反复的句式,连用了三个“especially”。而张培基则以“ particularly”一词统领了整个句子的基调。“清”和“静”属于单字,句末的“悲凉”是双字,形成了静态相交,长短结合的句子结构。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平民倾向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细腻而深刻。在译文中,王椒升将“悲凉”译作了“pathetic in its coolness”,似乎是因为北国秋的静才有了“pathetic-making you feel pity or sadness(牛津高阶词典:P1458)”的感觉,但是郁达夫写作之时正处北国被国民党的白色恐怖势力侵袭,他不得不迁至杭州。那种感觉并非一时而发,时而久久就积在心里的,张培基因此用了“melancholy--a deep feeling of sadness that lasts for a long time and often cannot be explained”(牛津高阶词典:P1256)。从释义中可分析得出,张培基在这个词的斟酌上更能体现出作者行文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内心的感受。
《故都的秋》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故都的秋=北平的秋
落日故园情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故垒萧萧芦荻秋 眷恋,暗含一种文化的底蕴
课题释义
故都的秋
表明描写地点,含 有深切的眷念之意。
是描写的内容
题目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 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描写景物: 槐树、落蕊 扫帚的丝纹
31
视觉触觉
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会铺得满地,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细极柔软的触觉。
清
灰土上留下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
如何理解“细腻”一词
• “细腻”本指(描绘、表演等)细致入微, 也可指人的感情细致,此处带有明显的主 观倾向。体现了情(清闲、落寞)景(落 蕊、丝纹)交融的特点。
明确:文章前两段,用对比的手法写作者对北 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写出了北国之秋的 “清”“静”“悲凉”,表达了对北国之秋的向 往之情。
10
课文鉴赏 故都的秋色
可是啊,北国的秋,特别地
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文眼
有人说作者描绘的 是五幅秋景图,试 用简短的语句各拟 一个小标题。
13
秋晨院落
14
故都的秋
郁达夫
郁达夫 (1895~1945) 原名郁文,现代著 名小说家、散文家。浙江富阳人。
故都的秋---译文对比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故都的秋》中英对照
《故都的秋》中英对照
《故都的秋》是中国著名作家郁达夫的一篇散文,描绘了北京秋天的景色和氛围。以下是该散文的中英对照版本:
中文原文: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英文翻译:
Autumn, no matter where it is, is always beautiful; yet the autumn in northern China is particularly clear, calm, and sorrowful. The reason for me to travel thousands of miles from Hangzhou to catch up with Qingdao, and then from Qingdao to Beijing, is simply to fully savor this "autumn", the autumn aroma of the former capital.
Of course, there is autumn in the south as well; but the plants
故都的秋高中课文原文
故都的秋高中课文原文
《故都的秋》郁达夫原文如下: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故都的秋》英文翻译赏析资料
清: clear :bright, luminous; cloudless; free from mist, haze, or dust limpid :marked by transparency; clear and simple in style; absolutely serene and untroubled limpid:更能表达出“清”字在此处传达的意境
本文以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Autumn in Peiping)一文的第一、 二段为例,并以张培基和王椒升的 译文为蓝本(张培基的译文下称译 文1,王椒升的译文下称译文2), 探讨主题及主题倾向关联性语境融 合对翻译实践的制约。
社会背景
《故都的秋》一文写于1934年,当时中国处于 国民党统治之下。1931年9月18日后,由于白色 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的 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故都的秋》 便是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写下的优美 散文。
静: serene: 1. a : clear and free of storms or unpleasant change安详的 b : shining bright and steady 平静晴朗的 2. marked by or suggestive of utter calm and unruffled repose or quietude安静的,祥和的 calm: n.steadiness of mind under stress作为名词,表示头脑的冷静 理智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2020年7月整理).pdf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
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故都的秋(三个译文对照版本)
And a sense of the fullness of autumn will come upon you unawares. (王椒升)
2. Turn eastward under locust trees to closely observe streaks of sunlight filtering through their foliage, or quietly watch the trumpet-shaped blue flowers of morning glories climbing half way up a dilapidated wall, and an intense feeling of autumn will of itself well up inside you.(张培基)
2. When I am in the South, the arrival of each 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 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 Diao Yu Tai with its shady willow trees, 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 insects, 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 evenin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rating bell. (张培基) 3. In the south, the return of autumn each year often reminds me of the catkin reeds at the Fishing Platform, the insects‘ chirp on the West Hills, the night moon over the Jadepool Hill, and the bell ringing at the Tanzhe Temple. (张梦井)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郁达夫《故都的秋》原文及赏析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
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译文赏析对比
三、词意赏析
(1)原文: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 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名花” 开放时总是处 于一种很柔和的状态,气 质典雅高贵;而“美酒” 只有品到半醉才会是恰到 好处。这里的名花美酒指 代的是南国的秋。而北方 的秋却是白干老酒,要大 碗大碗地喝才痛快。要想 饱尝这白干酒似的秋,不 能处于一种“半开半醉” 的状态,才能领略真正的 秋。所以,北国的秋才是 秋味十足的秋。
创作背景
•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 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近 三年。
• 在这期间,郁达夫到处游山玩水,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 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在这过程中,写 了许多游记, 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在杭州其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 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声
。
• 译文1:When I am in the South,the arrival of each 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l Ran 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 Diao Yu Tai with its shady willow trees,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 insects,Yu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 evening and Tan Zhen Si with its
《故都的秋》刘玉风
提问:这一段文字写了 哪些视觉上的景物?
二.触觉效果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 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 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 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 也没有,只能感觉出一点点 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描写景物: 落蕊
人的感受: 极微细极柔软 南国之秋景物:落叶 人的感受:有声音, 有气味
客观方面: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 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主观方面,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 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 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 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 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 有关。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一粒 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清晨静观
秋槐落蕊
秋果奇景
作者选取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味?
秋蝉残鸣
秋雨话凉
文中通过哪些景物表现 秋天色彩的?它们有什 么共同特征?
思考与探讨
说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 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 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 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思考题: 文章的结尾两段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 南国的秋,用意何在?运用了什麽手法?
对比的手法
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
【散文精析】张培基散文赏析之《故都的秋》
【散⽂精析】张培基散⽂赏析之《故都的秋》⼝译殿堂-散⽂翻译赏析
张培基散⽂翻译
本次与⼤家分享,学员考研MTI时必备阅读和练习材料之,《张培基散⽂翻译集》。
希望,⼤家能细⼼品读,吸收精华表达,学以致⽤。
故都的秋
郁达夫
Autumn in Peiping
Yu Dafu
秋天,⽆论在什么地⽅的秋天,总是好的(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
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2),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
尝⼀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Autumn, wherever it is, always has something to recommend itself. In North China, however, it
is particularly limpid, serene and melancholy. To enjoy its atmosphere to the full in the onetime capital, I have, therefore, made light of travelling a long distance from Hanghou to Qingdao,
and thence to Peiping.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凋得慢,空⽓来得润,天的颜⾊显得淡,并且⼜时常多⾬⽽少
风;⼀个⼈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港⼴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点
点清凉,秋的味,秋的⾊,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3)。秋并不是
故都的秋(三个译文对照版本)
❖ 2. When I am in the South, the arrival of each 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 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 Diao Yu Tai with its shady willow trees, 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 insects, 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 evenin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rating bell. (张培基)
❖ 3. In the south, the return of autumn each year often reminds me of the catkin reeds at the Fishing Platform, the insects‘ chirp on the West Hills, the night moon over the Jadepool Hill, and the bell ringing at the Tanzhe Temple. (张梦井)
精品
❖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 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 月,潭柘寺的钟声。
❖ 1. In the South, the return of each autumn would bring memories of the Pavilion of Happiness nestling among red flowers, the Fishing Terrace canopied by the shadows of willows, the chirp of insects in the Western Hills, the glamour of moonlight over the Jade Springs, the chime of bells in the Tanzhesi Temple. (王椒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沈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象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在灰沈沈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曲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的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象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象橄榄又象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得不多,也不想开出账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沈,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
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象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作者简介: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一、王椒升译文
Autumn in the Old Capital
Autumn is always pleasant no matter where it is. But autumn in the North is especially clear, especially serene, especially pathetic in its coolness. It was for no other purpose than to savour this “autumn” to the full, the taste of autumn in the old capital, that I went to the trouble of journeying a thousand li, from Hangzhou to Qingdao, and thence to Beiping.
There is autumn also south of the Yangtze, of course. But there the grass and trees take more time to wither, the air is moist and the sky is pale. There is frequent rain and less wind. One who dwells among the citizens of Suzhou, Shanghai or Hangzhou, of Xiamen, Hong Kong or Guangzhou, spends his days listlessly, with but a vague feeling of coolness. As to the taste and colour of autumn, its particular significance and moods, it is impossible to have one‟s fill of seeing, tasting or enjoying. Autumn is not a famous flower, nor a delicious wine. It is inappropriate while enjoying the pleasures of autumn to expect something in a state of half-open or half-tipsy.
It is almost ten-odd years since I last had occasion to see autumn in the North. In the South, the return of each autumn would bring memories of the Pavilion of Happiness nestling among red flowers, the Fishing Terrace canopied by the shadows of willows, the chirp of insects in the Western Hills, the glamour of moonlight over the Jade Springs, the chime of bells in the Tanzhesi T emple. Here in Beiping, suppose you are living amidst the city‟s tee ming millions in a ramshackle house that you have rented. On rising one early morning and seating yourself in the courtyard with a cup of strong tea before you, without even venturing out of doors you can see an azure sky high above, and hear homing pigeons whirring past under it. Facing the east, you count the rays of sunlight filtering through the leaves of scholar-trees. From a gap in some dilapidated wall, you brood silently over the blue trumpet-like petals of morning-glories. And a sense of the fullnes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