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ppt(朱文条)教材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32张PPT)
6.下列人物中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D
思考: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戚 继光决心将自己的一生和抗倭事业结合起来,使自 己处在时代激流的中心,为民族、为国家做出贡献 的决心。戚继光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 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高尚品 质,值得我们学习。另外,“封侯非我意,但愿海 波平”则更明确地表明戚继光为驱逐倭患、保卫海 防、拯救百姓于水火,而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 品质。
友好交往
戚继光抗倭
戚继光:山东蓬莱 人。明代杰出军事家, 17岁承袭父职,担负起 防御倭寇的任务。先后 在东南沿海抗倭,取得 了决定性的胜利,其军 队被称为“戚家军”。 戚继光是中国历史上的 民族英雄。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的形成: 元末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奸商结成 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从事走 私贸易和劫掠活动,被称为“倭寇” 2、倭寇猖獗的原因: ①由于海防松懈②加上沿海一些奸商和倭 寇相互勾结③明朝国力减弱 3、危害: 给沿海人民的生命带来极大危害。
在东南亚的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
以“三宝”命名的,如泰国有“三宝塔寺”“
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新加坡有
“三宝山”。想一想:为何用三宝命名呢?
郑和(1371—1435)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原名马和,小 字三宝,云南回族,年幼 时被明军掳去,当了宦官。 后随朱棣南下夺位有功, 赐姓郑,被封为“三宝太 监”。他从小听说了许多 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 航海知识,培养了吃苦耐 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 概。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 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代表利益
评价
通过本课所学的三个知识点:明朝前 期郑和下西洋;明朝中后期戚继光抗倭 ;你能得出明朝前后期国力发生怎样的 变化呢?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28张PPT)
造 如技 指材3指地术 南料、南理与 针三造针知航的船识的海应宋技运的水用元术用进平、以的步大 地来提为 理,高海提 知船高 识制日, 见丰富等。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于穆
斯林家4庭、,郑又皈和依本佛人教吃,熟苦悉耐伊劳斯,兰 教英和 勇佛 无勇教 畏于。 的探从 气小 概索养 。成 在了 “吃 靖苦 难耐 之劳 役和 ”
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一 史书记载洪武末年
时:“1仓、廪明充朝积国,天力下的太强平盛。,”建文 帝时:提“供家了给雄人足厚,的外基门础不阖。。”到
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 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 内形势的2、转明好成,眼祖光的开大始力移支向持海外, 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 威,进一步建立完整的朝贡体系。
往
往: 况
郑 和
次数:七 次
到达范围:30多 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红海沿岸 和 非洲东海。岸
下 西
促进了我国与 亚非国家和了 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冲
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突 中 外 冲
1、戚继光抗倭
(1)地区:东__南__沿海 (2)主要战__台__州_战__役___
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永乐皇帝指的
是( B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建文帝
D.崇祯帝
5.右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
马六甲而建。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B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6.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19张PPT)
温故知新
张骞通 西域 日遣唐 使来华
玄奘 西行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何为西洋?
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
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
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
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为何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
5、消极影响:七次远航属于馈赠性贸 易,不计经济利益,给明政府造成了沉 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可能长久。
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二、戚继光抗倭
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走私和抢劫,时称“倭寇”。
1405-1433年七下 西洋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3、概况:
年--年,郑和先后 次下 西洋,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 到达了 和 。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 花布、铁器等
中国
西洋
香料、染料、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等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 34.2米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 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 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 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思考:为何“我则郑和以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郑和下西洋所费约在白银600万两,相当
于当时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而建造和修补一 艘船平均需要1600两银子,每次出航平均需 船260多艘,仅造修费用就需要几十万两银子。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 东澳门的居住权。
张骞通 西域 日遣唐 使来华
玄奘 西行
第十五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何为西洋?
西洋:明初,人们把黄海、东海及
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而把
今天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
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为何下西洋?
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1、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
5、消极影响:七次远航属于馈赠性贸 易,不计经济利益,给明政府造成了沉 重的经济负担,因此不可能长久。
天皇皇,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戚继光
二、戚继光抗倭
日本的一些武士、商人组成的海盗武装集团, 到中国东南沿海走私和抢劫,时称“倭寇”。
1405-1433年七下 西洋
刘家港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3、概况:
年--年,郑和先后 次下 西洋,到达过亚非30多个国家,最远 到达了 和 。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 花布、铁器等
中国
西洋
香料、染料、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等
明朝造船用淮尺,10丈约等于 34.2米
宝船:长44.4丈
战船:长18丈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 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 也。……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 之郑和。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思考:为何“我则郑和以
后,竟无第二之郑和”?
郑和下西洋所费约在白银600万两,相当
于当时国库年支出的两倍。而建造和修补一 艘船平均需要1600两银子,每次出航平均需 船260多艘,仅造修费用就需要几十万两银子。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 东澳门的居住权。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29张PPT)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 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C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5.“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 良传统的是( A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郑和下西洋 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年 ,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 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1553
知识整合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友好交往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戚继光抗倭 暴力冲突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 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知识梳理:
和 明 平
郑和 下西洋
友好交往
条件
国力雄厚
原 因
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气 主观 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泛运用;
郑 和 下 西 洋
今天,郑和下西洋留给南京的记忆 。
宝船厂遗址
郑和公园
牛首山 郑和墓
为纪念郑和下西洋,我国确定每年的7月 11日为中国“航海日”。
明朝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商 品贸易兴盛,在地理上又靠近日本,因此 成为倭寇侵扰的对象。当时明朝的不少官 僚、富豪也下海经商,其中一些官僚、奸商以及沿海海盗与倭 寇相勾结,为虎作伥,趁火打劫,使倭寇更为嚣张。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人物
时间 次数 人数
郑和
1405—1433
7次 大船63艘 加小船200多艘 长151.8米 宽61.8米 亚非30多个国 家和地区 航海图 罗盘针
哥伦布
1492—1504
4次 17艘 长24.5米 宽 6米 美洲 罗盘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3张PPT)
非
国 珠宝、香料、药 各
材等
国
郑和船队访
亚
中 国
许多问国王、使臣随
非 各
船回访
国
建立关系
今印度 卡里库特
郑和船队到访古里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 成
祖
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 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 ,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 外的奇珍。寻找建文帝;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 给当地统治者友好书信和礼物, 受到各国统治者与百姓的热情接 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来 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 满剌加等国的国王都亲自率庞大 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马来西亚三宝佛洞
马来西亚三宝井
人员职务分工 军人 官员
外贸人员 技术人员
翻译 医士和医官
祭礼 工匠 水手
郑和船队帆船模型
大号宝船 长151.8米 宽61.6米
明代罗盘
携归的土特产品 应有尽有,其中不少是 奇货重宝和珍禽异兽等, 如珍珠、珊瑚、宝石、 香料;麒麟(长颈鹿)、 狮子、鸵鸟之类。
——张岂之主编: 《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528-1588年
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的 民族英雄,出身将门。率领“戚家 军”,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 抗倭,并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图三:鸳鸯阵
二、戚继光抗倭
1.背景(什么是倭寇?) 中国古代称日本为倭
国。元未明初,日本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 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 人称为“倭寇”。
3Hale Waihona Puke 年少时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
豪迈诗句,立志报效祖国的明代抗倭名将是
() A.郑和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19张PPT)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 树木; 终身之 计,莫 如树人 。2021 年8月20 21/8/1 12021/ 8/11202 1/8/11 8/11/20 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 重要。 因为解 决问题 也许仅 是一个 数学上 或实验 上的技 能而已 ,而提 出新的 问题, 却需要 有创造 性的想 像力, 而且标 志着科 学的真 正进步 。2021/ 8/1120 21/8/11 August 11, 2021
这句话抒发了戚继光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 抒发了戚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 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 的居住权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我国 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 1433年,郑和于归国途中,积劳成疾,在古里(今印 度) 病逝,享年62岁。七月船队回国,宣宗赐葬南京牛 首山南麓。
郑和墓
郑和下西洋
人物地位郑 和:郑和哥下伦布西洋比是较结世果 界航海史
上的空前壮举! 时间 1405-1433年1492-1504年
时间早
次数
七次
4次
次数多
船数 200多艘
17艘
• 2017年5月31日,印度洋岸边的肯尼亚海滨城市蒙巴萨火车西站 一片欢腾。当天,由中国路桥承建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122
年来,肯尼亚人民有了新的铁路,我们将掀开新的一章,书写未
来100年肯尼亚的历史。”图为该国总统肯雅塔在车厢内主持通
车仪式相关演讲,并激动得就此连发11则推文
• 而在施工期间,蒙内铁路为当地创造4.6万个直接就业岗位,当 地员工占比达90%。在5月31日的开通仪式上,两名肯尼亚民众用 刚学的中文向记者说“谢谢”,许多民众面对镜头竖起大拇指。 图为民众排队体验。当地时间2017年5月31日,印度洋岸边的肯 尼亚海滨城市蒙巴萨火车西站一片欢腾。当天,由中国路桥承建 的蒙内铁路建成通车。“122年来,肯尼亚人民有了新的铁路, 我们将掀开新的一章,书写未来100年肯尼亚的历史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18张PPT)
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提高
郑和 回族,出身于穆斯林家庭。从小听 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 知识,培养了大无畏的英雄品质,克服困 难的毅力,和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
郑和优秀的个人品质
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 明成祖即位后……眼光开始移 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7时10分 6秒19:10:063 August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7时10分6秒 下午7时 10分19:10:0621.8.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刘家港
文莱
印度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地区。
我都知道
起止时间: 1405——1433年 主要人物:郑和 出发地点:刘家港 次 数: 先后七次 到达地区:亚远非 到3达0红多海个沿国岸家和和非地洲区东,海最岸 影响: ①增进了
②开创了
材料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 统治者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 百姓的热情接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 来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 国的国王都亲自率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9:10:0619:10:0619:108/3/2021 7:10:06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319:10:0619:10Aug-213-Aug-21
•
郑和 回族,出身于穆斯林家庭。从小听 说了许多海外的情况,学到了很多航海 知识,培养了大无畏的英雄品质,克服困 难的毅力,和献身祖国的爱国精神。
郑和优秀的个人品质
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 明成祖即位后……眼光开始移 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用中国货物换取海外奇珍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年8月3日 星期二7时10分 6秒19:10:063 August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下 午7时10分6秒 下午7时 10分19:10:0621.8.3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刘家港
文莱
印度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 印度洋及沿岸地区。
我都知道
起止时间: 1405——1433年 主要人物:郑和 出发地点:刘家港 次 数: 先后七次 到达地区:亚远非 到3达0红多海个沿国岸家和和非地洲区东,海最岸 影响: ①增进了
②开创了
材料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 统治者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 百姓的热情接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 来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 国的国王都亲自率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9:10:0619:10:0619:108/3/2021 7:10:06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319:10:0619:10Aug-213-Aug-21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18张PPT)
—1433年 次数 先后7次 规模 船队最多时船200多艘,最少的 一次也有60余艘。 人数 2.7—2.8万人 携带物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 品 漆器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的金银 货币。 达到范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 围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 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自太仓 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瓜哇国、柯 枝国、古里国、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 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通番事 迹记》)这段文字记述的史实是( C ) A、佛教的传播 B、大运河的开通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 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 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 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 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 的朝贡体系。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 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 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 也日见丰富。 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 郑和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
那时的西洋,是今天的 什么地方?
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 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成祖疑文帝亡海外,欲 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 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结合课本和材料,归纳郑 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目的:
①、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 位和威望,即宣扬明朝的国威。 ②、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 海外的奇珍,加强同海外各国 的联系。 ③、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1、目的
2、概况 3、条件
4、意义
3、“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 每统官兵数万人,海船数百艘,自太仓 开洋,由占城国、暹罗国、瓜哇国、柯 枝国、古里国、抵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 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通番事 迹记》)这段文字记述的史实是( C ) A、佛教的传播 B、大运河的开通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 天下太平”。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 不阖”。到永乐年间,明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 转好,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 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建立完整 的朝贡体系。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 水平大为提高,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 量的进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地理知识 也日见丰富。 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 郑和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
那时的西洋,是今天的 什么地方?
明代的西洋,指今文莱以西的东南 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
成祖疑文帝亡海外,欲 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 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结合课本和材料,归纳郑 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目的:
①、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 位和威望,即宣扬明朝的国威。 ②、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 海外的奇珍,加强同海外各国 的联系。 ③、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1、目的
2、概况 3、条件
4、意义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21张PPT)
在东南倭寇最猖獗的时 候,明王朝派年轻将领戚继 光到东南沿海抗倭。戚继光 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 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戚家军
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 底打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 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 练新阵法。
结果: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4、“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C(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刘家港
红海沿岸
红
海
今孟加拉国和印 度西孟加拉邦一
带 榜葛剌
非洲东海岸
今印度
占
科泽科
城
德
今马来西 亚马六甲 一带
今加里 曼丹岛 北部
郑和 下西 洋路 线图
“和平的使者”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 铁器、金属货币等
中国
香料、染料、 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
象牙等
西洋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
戚家军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性质: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 人民的利益。 2、军队: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配合: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4、指挥: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
国力的强弱关系到外交的状态
课堂练习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C )
A.蔡伦 Hale Waihona Puke .毕升C.郑和 D.郑成功
戚家军
目的: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 底打败倭寇。
措施:大力整顿军队,并招募农民 和矿工10 000多人,进行严格训练,操 练新阵法。
结果:军队训练有素,纪律严明, 能征善战,被人们誉为“戚家军”。
4、“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C(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刘家港
红海沿岸
红
海
今孟加拉国和印 度西孟加拉邦一
带 榜葛剌
非洲东海岸
今印度
占
科泽科
城
德
今马来西 亚马六甲 一带
今加里 曼丹岛 北部
郑和 下西 洋路 线图
“和平的使者”
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 铁器、金属货币等
中国
香料、染料、 药物、珍珠、 玛瑙、宝石、
象牙等
西洋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
戚家军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1、性质: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符合 人民的利益。 2、军队:戚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3、配合: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作战。 4、指挥:戚继光卓越的军事韬略和指挥才能。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
国力的强弱关系到外交的状态
课堂练习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C )
A.蔡伦 Hale Waihona Puke .毕升C.郑和 D.郑成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 (共19张PPT)
从16世纪开始,一些欧洲的殖民者,相继来到我国沿海地区, 进行侵略活动。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 门的居住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自1840年至1940年的一百年间,据 史家不完全统计,帝国主义列强从 海上入侵中国达470余次之多,较大 规模的入侵达到84次,入侵船队达 1860多搜,入侵兵力达47万人,迫 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0多个。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背景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 世界上的强国。
主要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
目的 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明代罗盘
一、郑和下西洋
时间 1405—1433年。
货物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 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金银货币。
一、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 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
——《明史·郑和传》
劳民伤财,加重明朝财政负担。
“再无郑和” 后的中国——
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强化海禁政策。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 六月发布《禁海令》:“片帆不得下海,片帆不得出洋。”
一、郑和下西洋
根据材料和图片,回答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郑和受到非 洲黑人的热 烈欢迎,当 地居民并把 长颈鹿赠送 给了郑和。
郑和到了阿拉 伯,把我们国 家的丝绸和瓷 器送给了当地 的人民,传达 了我们的友谊。
郑和到了东 南亚,他和 国王乘坐大 象接受当地 居民载歌载 舞的欢迎。
意义: 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③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自1840年至1940年的一百年间,据 史家不完全统计,帝国主义列强从 海上入侵中国达470余次之多,较大 规模的入侵达到84次,入侵船队达 1860多搜,入侵兵力达47万人,迫 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50多个。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背景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 世界上的强国。
主要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
目的 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明代罗盘
一、郑和下西洋
时间 1405—1433年。
货物
优质丝绸、精美瓷器、上等茶叶和漆器 等各类物品,以及大量金银货币。
一、郑和下西洋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费钱银十数万,军民死者万计,纵得奇宝而 归,与国家何益。郑和之后,再无下西洋了。
——《明史·郑和传》
劳民伤财,加重明朝财政负担。
“再无郑和” 后的中国——
郑和下西洋之后明政府强化海禁政策。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 六月发布《禁海令》:“片帆不得下海,片帆不得出洋。”
一、郑和下西洋
根据材料和图片,回答郑和下西洋的意义有哪些? 材料一:
郑和受到非 洲黑人的热 烈欢迎,当 地居民并把 长颈鹿赠送 给了郑和。
郑和到了阿拉 伯,把我们国 家的丝绸和瓷 器送给了当地 的人民,传达 了我们的友谊。
郑和到了东 南亚,他和 国王乘坐大 象接受当地 居民载歌载 舞的欢迎。
意义: ①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③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课件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共12张PPT
郑和 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 12岁丧父,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 送进皇宫当了太监。后来跟随燕王 朱棣,屡建战功。朱棣称帝,是为 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 他为内宫太监,并赐姓郑。1431年, 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 “三宝太监”。
一、郑和下西洋
西洋: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先后7次 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 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 首次出海时,就有27000多人。
先后到达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 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特点:时间早、次数多、船队规模大、人数多、到达范围广。
一、郑和下西洋(条件)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 天下太平”。
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 阖”。到永乐年间,明
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始移向海
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健全朝贡
体系。
(2)明成祖的鼓励与支持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 水平大为提高,
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 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
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3)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指南针的应用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郑和成功航行西洋7次的条件是什么?
一、郑和下西洋(意义)
1、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4、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一、郑和下西洋(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一、郑和下西洋
郑和,原姓马,回族,云南人。 12岁丧父,在流离中被明军掳去, 送进皇宫当了太监。后来跟随燕王 朱棣,屡建战功。朱棣称帝,是为 明成祖。明成祖十分器重他,提拔 他为内宫太监,并赐姓郑。1431年, 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钦封郑和为 “三宝太监”。
一、郑和下西洋
西洋:今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
先后7次 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 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 首次出海时,就有27000多人。
先后到达亚洲、非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 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特点:时间早、次数多、船队规模大、人数多、到达范围广。
一、郑和下西洋(条件)
材料一:史书记载洪武末年时:“仓廪充积, 天下太平”。
建文帝时期:“家给人足,外门不 阖”。到永乐年间,明
王朝统治已臻极盛。 (1)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后随着国内形势的好转,眼光始移向海
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进一步健全朝贡
体系。
(2)明成祖的鼓励与支持
材料三: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术与航海 水平大为提高,
如罗盘针的发明,气象测量的进 步,航海的勘探等,海外
地理知识也日见丰富。(3)先进的造船技术、航海技术和指南针的应用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郑和成功航行西洋7次的条件是什么?
一、郑和下西洋(意义)
1、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2、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3、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4、为人类的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一、郑和下西洋(目的)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 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15张ppt)
拓展阅读
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我国 在全球举行了纪念活动。 郑和下西洋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被 称为“郑和精神”,即敬业奉献、忠心 报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 、奋勇拼搏、崇尚和平。 我们都应该弘扬“郑和精神”,为 自己的人生写上精神的一笔!
二、戚(qī)继光抗倭(wō)---战争冲突
哥伦布 1492-1504 4 1000-1500人 17艘 长24.5米宽6 米 美洲
比较 时间早、长 次数多
人数多 船只多 船只大
到达范围广 设备先进
指南针
思考题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但 明朝中期以后被当成“弊政”废止了,这是为 什么?
①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一次贸易活动,更类似于 一次炫耀大明国力的外交活动。郑和下西洋 可以不以贸易获利为目的,但不能不计成本。 ②其次下西洋给明朝的财政造成巨大经济负担, 随着国力衰退,郑和下西洋也随之悄然结束
基础巩固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C ) A.蔡伦 B.毕升 C.郑和 D.郑成功 2.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 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 ) A.郑和 B.戚继光 C.李时珍 D.宋应星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 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 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B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 D.戚继光抗击倭寇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 “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C ) A.岳飞 B.郑成功 C.戚继光 D.邓世昌
5.读史料:
材料:
小筑渐高枕,忧时旧有盟。呼樽来揖客,挥 麈坐谈兵.。云护牙签满,星含宝剑横。封侯非 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韬铃深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件(共31张PPT)
在海外还流传许多郑和的故事。在马来西亚有三宝山、 三宝井,印尼有三宝垄、三宝庙,留下郑和遗迹。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开创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明朝人对郑和下西洋的看法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
宝而归,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
——(明)严从简
扬国威,和平交往
哥伦布 1492-1504年
4次 17艘 长24.5米 宽6米 1000多人 到达美洲
暴力掠夺
比较结果 时间早
航海规模大
范围广
结合材料,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在印度古里,中国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 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 一旦定下,决不反悔。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这种友好的贸 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 。
军事素养高、有组织合作的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解读材料: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寻宝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船大
到达范 围
设备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航海图、罗盘针
美洲 罗盘针
范围广 设备先进
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
人物 时间 次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人数 到达 范围 目的
郑和
1405-1433年 七次
最多时200多艘
大号宝船长151.8 米,宽61.8米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开创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红海沿岸
非洲东海岸
明朝人对郑和下西洋的看法
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
宝而归,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敝政。
——(明)严从简
扬国威,和平交往
哥伦布 1492-1504年
4次 17艘 长24.5米 宽6米 1000多人 到达美洲
暴力掠夺
比较结果 时间早
航海规模大
范围广
结合材料,分组讨论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在印度古里,中国船队到达后,由当地的代理人负责交易 事宜,将货物带到交易场所,双方在官员主持下当面议价定价, 一旦定下,决不反悔。双方互相击掌表示成交。这种友好的贸 易方式,在当地传为美谈 。
军事素养高、有组织合作的能力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西洋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解读材料:
“成祖,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寻宝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船大
到达范 围
设备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航海图、罗盘针
美洲 罗盘针
范围广 设备先进
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之比较
人物 时间 次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人数 到达 范围 目的
郑和
1405-1433年 七次
最多时200多艘
大号宝船长151.8 米,宽61.8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18张PPT)
3、“我”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实现原因有哪些? 4、通过“我”的事迹,并结合材料,你认为“我 ”有什么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出身在将门 ,受父亲教育影响,从小喜爱军事,并立志做一个 正直的文武全才的军人。当时,中国的沿海常常受 到倭寇的 侵扰, 戚继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十六 岁时,他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 波平。”意思是说,做官并不是他的愿望,他的愿 望是祖国海疆的平静。17岁那年,他继承父亲的职 务,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戚继光一上任, 摆在他面前的严峻问题就是倭寇为患。 海波指得是祖国海疆。就是沿海地区的意思, 而海波不平的原因就是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 中国奸商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形成倭患。
3、“我”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实现原因有哪些? 4、通过“我”的事迹,并结合材料,你认为“我 ”有什么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 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章小结:
明朝前期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之一,郑和下西洋最能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 科学技术等方面还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在 外交上能主动地与外国和平友好地交往。明 中后期,倭寇入侵,戚继光抗倭还能取得胜 利,说明此时中国还没到落后挨打的地步, 但是已经被迫采用战争自卫,在对外关系上 开始处于被动地位了。这些都说明封建制度 下的中国已经显露出落后软弱的趋势了。总 之,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了。
讨论: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 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明成祖怀疑惠帝逃亡海外, 想要查找他的踪迹,同时 想向外国炫耀武力,显示 中国的富强。
讨论: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1.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宣扬明朝的国威 3.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戚继光是明朝著名的爱国将领,他出身在将门 ,受父亲教育影响,从小喜爱军事,并立志做一个 正直的文武全才的军人。当时,中国的沿海常常受 到倭寇的 侵扰, 戚继光十分痛恨倭寇的暴行,十六 岁时,他曾经写下一首诗:“封侯非我愿,但愿海 波平。”意思是说,做官并不是他的愿望,他的愿 望是祖国海疆的平静。17岁那年,他继承父亲的职 务,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事生涯。戚继光一上任, 摆在他面前的严峻问题就是倭寇为患。 海波指得是祖国海疆。就是沿海地区的意思, 而海波不平的原因就是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 中国奸商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形成倭患。
3、“我”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实现原因有哪些? 4、通过“我”的事迹,并结合材料,你认为“我 ”有什么品质值得大家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 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本章小结:
明朝前期仍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之一,郑和下西洋最能说明当时中国的经济、 科学技术等方面还领先于其他国家,所以在 外交上能主动地与外国和平友好地交往。明 中后期,倭寇入侵,戚继光抗倭还能取得胜 利,说明此时中国还没到落后挨打的地步, 但是已经被迫采用战争自卫,在对外关系上 开始处于被动地位了。这些都说明封建制度 下的中国已经显露出落后软弱的趋势了。总 之,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了。
讨论: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 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明史·郑和传》
明成祖怀疑惠帝逃亡海外, 想要查找他的踪迹,同时 想向外国炫耀武力,显示 中国的富强。
讨论:
郑和为什么要七下西洋?
1.加强与海外的联系 2.宣扬明朝的国威 3.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共28张PPT)
连环画《抗倭英雄戚继光》
“动脑筋”: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你认为他有哪些优秀的 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 权完整的爱国主关系如何?你觉 得应该怎么处理?
知识整合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友好交往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材料三 宋元以来,海船制造技 术与航海水平大为提高 ,如指南针 造船技术的提高 的应用、地理知识日见丰富等。
指南针的运用 地理知识的进步
材料四 郑和,回族,出身于穆斯林 郑和本人吃苦耐 家庭,又皈依佛教 ,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 。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英勇无畏的气 劳,勇于探索 概。在“靖难之役”中立下赫赫战功, 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相关史事
戚继光的军事著作
鸳鸯阵
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 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 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
讨论:戚继光取 得胜利的原因。 1、获得明朝政府 的大力支持。 2、戚继光卓越的 领导才能和治军 严明。 3、得到沿海一带 广大人民的支持, 并且战争的性质 是正义反侵略的。
返航时,许多国王、使臣搭乘郑和的船只,前来中国访问。 据统计,先后30多年间,共有400多批外国使团来华。
占城国王骑象 欢迎郑和、群 众载歌载舞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暴力冲突篇
二、戚继光抗倭
相关史事
明代绘画《倭寇图卷》(局部) 画面描绘了民众遭受倭患而逃难的情景
三、来自海盗的攻击 ……
结合材料,归纳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载物品:优质 丝绸、精美瓷器、上 等茶叶和漆器等各类 物品,以及大量的金 银货币。
规模大,货物多
相关史事
郑和7次远航,船队最多时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 次也有60余艘。其中最大的海船可乘千人,是当时世界 上最大、最先进的海船。郑和的船队有严整的编队,船 只分工明确,分别承担载人、载货、运粮、装淡水等任 务,还有战船护航。仅首次下西洋时,就有27 000多人 ,其中有使臣、官兵、航海技术人员、财物人员、宗教 人士、翻译、医生、厨师、 工匠等。郑和的船队采用 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远 洋航行技术,能够准确地 测定航区、航线和船位, 有效地利用季风、海流进 行航行。
主要目的:为了提高明朝在国 外的地位和威望,同时也用中国 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郑和其人其事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本姓马,小名三
宝元朝初年,郑和祖先是元朝云南王麾(hui)下的贵族。
他从小就富有冒险精神,后追随燕王朱棣,立下赫赫战功
后,被朱棣所重用,被赐郑姓。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人类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数海7史次 上的空4前次 壮举!1次
船数 共百余艘
17艘
4艘
船只 大宝船长151.8米, 旗舰100吨,长 120吨、100吨、
大小 宽61.6米
24.5米,宽6米 50吨
通过对比发现了什么?
规模大 时间长 次数多 时间早 航程远
材料二
郑和所到之处,带去了明朝皇帝给当地 统治者友好书信和礼物,受到各国统治者与 百姓的热情接待。在郑和下西洋期间,各国 来华使节络绎不绝。渤泥、苏禄、满剌加等 国的国王都亲自率庞大的代表团访问中国。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明《武备志》载郑和航海图局部
想一想,郑和航海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答: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缺少淡水、 食物等海上物资;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 量的攻击(海盗等)。
相关史事
郑和的船队为保证航行时的协调一致, 采用了多种通讯手段。白天升旗为号,夜间 悬灯为号,遇到天气恶劣视野不良时,则用 吹喇叭、敲锣鼓的方式。整个船队的进退、 集合、升帆、抛泊等行动,都在统一号令下 进行。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文本导入
在明朝的对外关系 史上,郑和与戚继光 是最著名的人物,他 们都创造了辉煌的业 绩,被后世所称颂。
为什么说郑和的 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 的壮举?戚继光是怎 样率领广大军民浴血 奋战,最终荡平倭寇 的呢?
学习目标
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基本史实, 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天方
木骨都束
刘家港
占城
慢八撒
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7次远航,最远到 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猜一猜:这套邮票的主题是什么
从后三张邮票能看出:郑和航海曾经到达哪些地方? 第二张:郑和到达占城(越南); 第三张:郑和到达阿拉伯; 第四张:郑和到达非洲;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到达范围及双方互动)
朝在国外 的地位和 声望,换 取海外的 奇珍。
一、郑和下西洋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次数:7次
郑和浩大的船队
郑和的宝船
特点:规模浩大 ,在世界历史上前 所未有。
物品用途: 有的是用于慷慨 送礼,展现大国 风度,发展相互 之间的友好关系 ;有的是用于贸 易,互通有无, 互补互利。
今孟加拉国和印度 刘家港
西孟加拉邦一带
今江苏太仓
榜葛剌
今印度科
泽科德
占
城
今加里曼 丹岛北部
今马来西亚 马六甲一带
南亚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红 海
天方
今沙特阿拉 伯的麦加
刘家港
占城
阿拉伯地区国家欢 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红 海 天方
木骨都束
慢八撒 今肯尼亚 蒙巴萨
非洲国家欢迎郑和船队的到来
刘家港
占城
红 海
一、郑和下西洋
提高我朝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时间:明成祖 主要目的:帝!
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
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
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明惠帝
材料阅读:成 答:目的:
遵命!
朱元璋之孙
祖疑惠帝亡海外,找惠帝为
欲踪迹之,且欲 了提高明
耀兵异域,示中 国富强。—《明 史,郑和传》反 映出当时统治者 目的是什么?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 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学 习,使同学们感受郑和戚继光的人格魅力, 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读文本郑和下西洋第一自然段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有那些?
条件:
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 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目的:
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在世界各地,人们用了很
多方式来纪念他。
我不是郑 和本来的
后人感叹:
样子!
郑和之后, 再无郑和!
泰国 三宝公寺
印尼 三宝庙
云南 郑和公园
纪念郑和的邮票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 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西洋,地理概念,在不同的时期含义有所不同。明初 ,人们把黄海、东海及其海外的海域称为“东洋”, 而把今天文 莱以西的东 南亚和印度 洋一带海域 及沿岸地区 称为“西洋”
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 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 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所 到之处,郑和及随行人员都要访 问当地的首领,赠送物品,表达 通好的意愿,同时与当地居民进 行交易。船队回国时,一些国家 还派出使者随行。
明梁庄王墓出土 外国宝石所做饰品
时间太久远
了,那时候 没有摄像机 ,只能概念 图了!
郑和下西洋时到达过榜葛剌,后 来榜葛剌国王两次来到中国进献 长颈鹿。当时的国人将其视为瑞 兽麒麟。
《榜葛剌进麒麟图》
15-16世纪中西方主要航海活动比较表
航海家 郑和
哥伦布
达·加马
到达 下“西洋”,最 到达美洲
绕过好望角,
地点 远到红海沿岸和
到达印度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 非洲东海岸
时间 1405—1433年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 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地位: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 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意义:①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
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②开创了西太
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的亚非海上交通网;
③为人类的航
海事业作出了伟大 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