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石灰吟》、《竹石》等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
•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 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 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 手法。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解诗题,知诗人
竹 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 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 的一首诗。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 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 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 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 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千锤万凿出深山,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粉骨碎身全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也都无所畏惧,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 很不容易。次句 “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
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 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 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极其形象地写 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 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后 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 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清白”是拿石 头的颜色作比较 。
喜欢,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将竹 子的生长人格化,赋予了诗人所 寄托的美好品质的向往,也暗自 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决心与希冀, 哪怕如今是什么困境,哪怕遭到 什么打击,自己都不能轻易言败。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解诗题,知诗人
竹 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 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 的一首诗。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 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 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 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 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千锤万凿出深山,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粉骨碎身全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也都无所畏惧,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 很不容易。次句 “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
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 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 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极其形象地写 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 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后 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 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清白”是拿石 头的颜色作比较 。
喜欢,作者以拟人的手法,将竹 子的生长人格化,赋予了诗人所 寄托的美好品质的向往,也暗自 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决心与希冀, 哪怕如今是什么困境,哪怕遭到 什么打击,自己都不能轻易言败。
《古诗三首 马诗 石灰吟 竹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优秀课件
层次梳理
拓展阅读
房兵曹胡马
(唐)杜甫
胡马大宛(yuān)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 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 真堪托死生。
骁(xiāo)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马诗
[唐]李贺
龙脊贴连钱, 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 谁为铸金鞭。
译文 龙马脊毛图案像连接着的铜钱, 银蹄奔驰白色一片如踏着云烟。 可是没有人为它编织锦绣障泥, 又有谁肯为它铸就饰金的马鞭。
千磨万击还坚劲,坚韧,强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凭。 你。
写出竹子无畏乐观的精神
诗意: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还 是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是 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说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 想感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石灰面临着各种考验。 不畏艰难。 这两句诗描写了石灰的什么特点?你仿佛看
到了什么画面?你是从哪些字词感受到的?
看图记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成粉末
不怕牺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全然。
石灰的颜色
暗指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译文:即使粉身碎骨 也毫不惧怕,只要把 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 间。
留清白的特点,说明了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 挫折,即使粉身碎骨,也要保持崇高的品格。
总结写法
3. 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
托物
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 言志
的志向和意愿。
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吗?读出诗人不 怕牺牲和坚强不屈的品质。
课堂小结
16_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 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 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 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 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 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 写诗《入京》以明志:
要留/清白/在 人间。
我会写
chuí záo
锤
凿
返回
千锤万凿
我会写
fén
焚
焚烧
返回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朗读时注意节奏和重音,找出生字词。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 /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浑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石灰自述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浑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中心:诗人借咏石灰,表 达了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忠贞 卓绝的意志和节操,以及永留高 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墨 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1.给加下画线的字注音。
郑燮 xiè 2.解释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任尔:任凭你 3.按要求填空。 《竹石》的作者是( 清 )的诗人( 郑燮)。这是 一首(题画诗),也是一首( 托物言志诗 )。全诗 通过咏诵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的表达了诗人
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的做人原则 ( )。
夏日绝句
立根:扎根、生根。
第10课《古诗三首:石灰吟》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代诗歌体裁 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于是我变成了熟石灰,这时的我很像一块软软的洁白的 年糕,人们将我涂在墙上,既能保护墙面,又能美化墙面。
谢谢观看
艰难。 坚强不屈的精神
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既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的
石灰,也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
双关
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品质
诗译
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又要 到石灰窑中去经过烈火焚烧。但这种折磨、锻 炼是多么平常啊!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 只求清清白白的身体和名声能够长留于世。
诗人用( 托物言志
)的方法,通
过对石头不畏“ ( 千锤万凿 ) ”和
“( 烈火焚烧 )”,即使
“( 粉骨碎身 ) ”也要留下( 清白 )石
灰的描写,赞颂石灰
(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的
品质,抒发了诗人
( 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廉洁正直 )的高尚情操。
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 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石灰吟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
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 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 杭州)人。明代名臣,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 湖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曾在皇帝被瓦剌族俘获的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 击,转危为安,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英宗 皇帝复位后不久被诬陷而死。
于是我变成了熟石灰,这时的我很像一块软软的洁白的 年糕,人们将我涂在墙上,既能保护墙面,又能美化墙面。
谢谢观看
艰难。 坚强不屈的精神
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既指石灰岩经烧制后成为白色的
石灰,也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
双关
不怕牺牲、洁身自好的品质
诗译
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又要 到石灰窑中去经过烈火焚烧。但这种折磨、锻 炼是多么平常啊!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畏惧, 只求清清白白的身体和名声能够长留于世。
诗人用( 托物言志
)的方法,通
过对石头不畏“ ( 千锤万凿 ) ”和
“( 烈火焚烧 )”,即使
“( 粉骨碎身 ) ”也要留下( 清白 )石
灰的描写,赞颂石灰
( 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的
品质,抒发了诗人
( 不与坏人同流合污、廉洁正直 )的高尚情操。
诗人通过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情感?
表达了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 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石灰吟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
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 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钱塘(今 杭州)人。明代名臣,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 湖三杰”。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曾在皇帝被瓦剌族俘获的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 击,转危为安,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英雄。英宗 皇帝复位后不久被诬陷而死。
16_古诗三首(《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小学语文PPT教学课件
《石灰吟》的作者是( 明朝的于谦 )。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诗人用 ( 托物言志 )的方法,通过对石头不畏 “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即使 “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 宁死不屈 赞颂了石灰( )的品质,表 不怕牺牲的精神和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 达了诗人 ( )。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 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 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 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 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 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 诗《入京》以明志:
李清照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杰 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享年七 十二岁。历史上与辛弃疾并称“济 南二安”。早期生活优越,公元 1127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 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掳走徽、钦 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 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生活。 丈夫赵明诚病死,境遇更是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 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注释
活着的时候,应当 做人中的豪杰;就是死 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 忆项羽,他在惨遭失败 之时,宁可自杀,也不 肯逃回江东。
《夏日绝句》的作者是( 南宋 )的 ( 李清照 ),采用了( 借古讽今 )表 现手法,诗人用了( 三 )个典故。赞 颂了( 项羽的宁死不屈 ), 讽刺了( 南宋统治者的苟且偷安 ),
任:任凭。 尔:你。
咬住了青山就绝不肯放松,
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 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 任凭你东西南北来的狂风。
高中语文《咏物诗四首》PPT18
时人对小松忽略了,等到它高耸人云后才 来称赞。这种称赞又有多大意义呢?只有世上 有识材之人,对小松这样将来能“凌云”之木 多加爱护、培育,这样才有意义。故诗人感叹: “时人”目光短浅,不会将小松看作栋梁之材, 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的“不识”,被忽视 掉啊!
主旨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 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作者对 人才出身低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 人目光短浅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暗含了 诗人的身世之慨。
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 丹的喜爱之情。
3、手法分析
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的“少情”,
来反衬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
3、手法分析
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
正面描写牡丹。“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 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 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意象特点:耐寒、 洁白清高、芳香四 溢、报春。
表达了坚持理想操 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思想感情。
手法:主要运用了 衬托和对比。衬托,以 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 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 示梅之高洁守志。
主旨
这首诗写小松幼时人们对其忽视和长大 后人们对其称赞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作者对 人才出身低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 人目光短浅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暗含了 诗人的身世之慨。
诗人突出了牡丹的高贵富丽,表达了对牡 丹的喜爱之情。
3、手法分析
①反衬手法的运用。 写芍药的“无格”,芙蕖的“少情”,
来反衬牡丹的高贵富丽,令人喜爱。
3、手法分析
②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 “唯有牡丹真国色”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从
正面描写牡丹。“国色”,诗人把牡丹比喻为国中 最美丽的女子,写出了牡丹的姿色远在其他诸花之 上。突出牡丹的高贵富丽。
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
3、动物类 猿猴:哀伤 凄厉 鸿鸽::理想 追求 鱼:自由 惬意 鹰:刚劲 自由 人生的搏击 事业的成功 狗、鸡:生活气息 田园生活 (瘦)马: 奔腾 追求 漂泊 乌鸦:小人 俗客庸夫 哀伤 沙鸥:飘零 伤感 鸟:象征自由 莼[chún]羹鲈脍: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 双鲤:代指书信。 (孤)雁:孤独 思乡 思亲 音信 消息 鸿雁:书信 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鹧鸪鸟: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寒蝉:悲凉 鸳鸯,指恩爱的夫妇,
意象特点:耐寒、 洁白清高、芳香四 溢、报春。
表达了坚持理想操 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的思想感情。
手法:主要运用了 衬托和对比。衬托,以 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 对比,用桃李对比以显 示梅之高洁守志。
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课件(共28张PPT)
xiè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jìng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品读感悟
自读古诗,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意思,边读边思 考:竹石是抱着什么样的 态度来面对各种磨砺的?
古诗解读
把竹拟人化,体现了竹子的坚韧 不拔的性格。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破裂的岩石, 暗喻艰苦的环境。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0 古诗三首 竹石
古诗解读
竹石
xiè
【清】郑燮
扎根在石缝中的 竹子。这是他题写在 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走近诗人
作者名片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 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 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 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 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 《郑板桥集》。
课后习题
默写指导:在默写《竹石》的时候,要 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默写,如“任”指 的是任凭,“尔”指的是你。另外,要特别 注意诗人姓名里的“燮”字的写法。
课后习题
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竹石》前两句用叙述的口吻,首句语 调略上扬,重音放在“咬定”二字上;第二 句语调降低,语速放慢,读出从容傲然的感 觉。第三句加快语速,把重音放在“坚劲” 一词上,读得铿锵有力;第四句语速放慢, 语调略低但不失沉稳坚定。
课后习题
背诵指导:背诵的时候,要在熟读、理 解的基础上,抓住诗中事物的特点,结合插 图进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就能比较 容易地背诵下来了。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 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jìng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品读感悟
自读古诗,借助注释 理解诗句意思,边读边思 考:竹石是抱着什么样的 态度来面对各种磨砺的?
古诗解读
把竹拟人化,体现了竹子的坚韧 不拔的性格。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破裂的岩石, 暗喻艰苦的环境。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课文10 古诗三首 竹石
古诗解读
竹石
xiè
【清】郑燮
扎根在石缝中的 竹子。这是他题写在 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走近诗人
作者名片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 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 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 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 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 《郑板桥集》。
课后习题
默写指导:在默写《竹石》的时候,要 注意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默写,如“任”指 的是任凭,“尔”指的是你。另外,要特别 注意诗人姓名里的“燮”字的写法。
课后习题
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竹石》前两句用叙述的口吻,首句语 调略上扬,重音放在“咬定”二字上;第二 句语调降低,语速放慢,读出从容傲然的感 觉。第三句加快语速,把重音放在“坚劲” 一词上,读得铿锵有力;第四句语速放慢, 语调略低但不失沉稳坚定。
课后习题
背诵指导:背诵的时候,要在熟读、理 解的基础上,抓住诗中事物的特点,结合插 图进行想象,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就能比较 容易地背诵下来了。
诗意: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 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部编版_石灰吟_ppt完美版1
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
若等闲
石灰吟
千锤万凿 出深山, 烈火焚烧 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 - 留要- 留清清- 白在- 在人间-- 。人 -- 间。
无论外界的( 千锤万凿 ),还 是( 烈火焚烧 ),即使( 粉骨碎身 ) 也都不怕,只因有一颗忠肝义胆之
心,孤注一掷之愿——要留 ( 清白在人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 春。
——朱熹《春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
——李白《赠汪伦》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 若等闲。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是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长征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 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何当当-金-络络脑-脑,, 快走快-走踏踏--清清秋--。秋。
竹石
马诗
[清] 郑燮
[唐] 李贺
咬定青山不放松, 大漠沙如雪,
立根原在破岩中。 燕山月似钩。
千磨万击还坚劲, 何-当-金-络-脑,
任尔东西南北风。 快-走-踏--清--秋。
托物言志 梅
墨梅
梅花
[元] 王冕
[唐] 王安石
吴家洗砚池头树,墙-墙角角-数数-枝-枝梅-,-梅,
个个花开淡墨痕。 凌寒独-独自自开开。。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想像驰骋,学得愉快,气氛活跃,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教师思考: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二
千锤万凿出深山,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石灰窑中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粉骨碎身全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也都无所畏惧,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
“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 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 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极其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 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 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 清白的人。此句中“清白”是拿石头的颜色作比较 。
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 郑燮《竹》“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 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 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竹石》图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 桥道人。江苏兴化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
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
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
•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这些景物进行描绘。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空旷的沙漠上,沙子如雪一般。连绵的燕山上, 月亮像弯钩一样。
第12课 古代诗歌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六年级语文下册(部编五四制)
古代诗歌三首
六年级下册第12课
学习目标
古代诗歌三首
六年级下册第12课
理解古诗大意,把握马、石灰、竹的形象特点,理解诗歌表达的人生志向,体会诗人高洁的人格和高远的志向。
品味诗中“物”与“我”的相通之处,把握咏物诗的特点,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把握马、石灰、竹的形象特点,理解诗歌表达的人生志向,体会诗人高洁的人格和高远的志向。
渴望愤懑
深入研读
古代诗歌三首
【释义】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详析】“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描绘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大漠”空旷荒凉,“燕山”高拔险峻。“沙如雪”,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既从视觉写出颜色,也从触觉写出寒冷的感觉。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月似钩”,不仅写出月亮的形状,更是写作者的向往。“钩”是一种弯刀,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向往为国战斗之意。
粉 骨 碎 身 浑 不 怕 ,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六年级下册第12课
清白: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指人的高尚节操
粉骨碎身: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
浑:全,全然。
古代诗歌三首
《石灰吟》第一二三句诗人写出了石灰怎样的特点?面对痛苦石灰表现出怎样的态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分享成果。
六年级下册第12课
古代诗歌三首
《马诗》三、四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诗人借助马的形象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分享成果。
“何当”放在诗句开头,寄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何当”的意思是“何日、何时”三四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可以戴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什么时候可以骄傲的驰骋飞奔?这两句诗,写的是马的想象,也是诗人内心的愿望,即渴望能驰骋飞奔和被人器重。这愿望的背后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借此我们可以推想,当前的马,也许并未有黄金的马饰,并未被器重,也并未有疾驰飞奔的潇洒,而且尚不知自己能够实现愿望的确切年月。第一二句中写出的边塞战场,正是诗中第三、第四句中马所在的环境,暗示出这匹马内心的愿望是获得重用,驰骋疆场,以及能够作为一匹战马而得到赏识,得以佩戴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得以在沙场之上驰骋飞奔。骏马渴望驰骋沙场。渴望有自己能够驰骋的环境,暗示了诗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渴望一展所长,建功立业,诗人将寄寓着自己情感的马放在边塞战场的环境中,是为了借此表达自己的理想,即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人知遇,一展所长。诗人又写出这样的理想暂时不能实现,由此而产生的悲凉、愤懑之情。
六年级下册第12课
学习目标
古代诗歌三首
六年级下册第12课
理解古诗大意,把握马、石灰、竹的形象特点,理解诗歌表达的人生志向,体会诗人高洁的人格和高远的志向。
品味诗中“物”与“我”的相通之处,把握咏物诗的特点,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把握马、石灰、竹的形象特点,理解诗歌表达的人生志向,体会诗人高洁的人格和高远的志向。
渴望愤懑
深入研读
古代诗歌三首
【释义】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是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详析】“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描绘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大漠”空旷荒凉,“燕山”高拔险峻。“沙如雪”,从侧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既从视觉写出颜色,也从触觉写出寒冷的感觉。这幅战场景色,一般人也许只觉悲凉肃杀,但对于志在报国之士却有异乎寻常的吸引力。“月似钩”,不仅写出月亮的形状,更是写作者的向往。“钩”是一种弯刀,从明晃晃的月牙联想到武器的形象,也就含有向往为国战斗之意。
粉 骨 碎 身 浑 不 怕 , 要 留 清 白 在 人 间。
六年级下册第12课
清白:既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喻指人的高尚节操
粉骨碎身: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
浑:全,全然。
古代诗歌三首
《石灰吟》第一二三句诗人写出了石灰怎样的特点?面对痛苦石灰表现出怎样的态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分享成果。
六年级下册第12课
古代诗歌三首
《马诗》三、四句“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中,诗人借助马的形象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分享成果。
“何当”放在诗句开头,寄予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何当”的意思是“何日、何时”三四句的意思是:什么时候可以戴上黄金装饰的马笼头,什么时候可以骄傲的驰骋飞奔?这两句诗,写的是马的想象,也是诗人内心的愿望,即渴望能驰骋飞奔和被人器重。这愿望的背后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借此我们可以推想,当前的马,也许并未有黄金的马饰,并未被器重,也并未有疾驰飞奔的潇洒,而且尚不知自己能够实现愿望的确切年月。第一二句中写出的边塞战场,正是诗中第三、第四句中马所在的环境,暗示出这匹马内心的愿望是获得重用,驰骋疆场,以及能够作为一匹战马而得到赏识,得以佩戴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得以在沙场之上驰骋飞奔。骏马渴望驰骋沙场。渴望有自己能够驰骋的环境,暗示了诗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渴望一展所长,建功立业,诗人将寄寓着自己情感的马放在边塞战场的环境中,是为了借此表达自己的理想,即能够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人知遇,一展所长。诗人又写出这样的理想暂时不能实现,由此而产生的悲凉、愤懑之情。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课件(共88张PPT)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指燕然山,这里借指边塞。 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何时将要。
朗读古诗,思考: 1.这首古诗讲述了什么内容? 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把大漠里的沙子比作雪,不仅从 视觉上写出了沙的颜色,而且从 触觉上写出了战场寒冷的感觉。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沙漠。此指西 指燕然山。这 北沙漠地带。 里借指边塞。
“月似钩”,把弯弯的月亮比作钩, 让人联想到战场上的武器营造了一种 悲凉的气氛,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译文:塞外大沙漠里,黄沙在月光的映照下犹如白雪, 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比喻
对偶
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 了边塞战场的景色。用雪比喻沙,以钩比喻月, 显示了战场的清冷悲凉,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征 战沙场报效祖国的愿望。
初读古诗,结合注释,了解古诗的意思。再读古诗,想 象画面,感悟诗情。读诗时,要抓住“大漠沙如雪,燕山月 似钩”两句,发挥想象,感受诗人创设的辽阔雄浑的意境; 抓住“金络脑”“踏清秋”,体会诗人渴望受到重用,期盼 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最后,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马是六畜之一,是吉祥、幸福、成功的象征。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古代战马的唐诗。
讨论交流: 这首诗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 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 效国家的志向。
托物言志 学方法:托物言志是指运用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借助 所描写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远大志向、坚定信念,表现自己 的某种精神品质。托物言志的“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 点或相似点,这样才能寄意于物 ,达到突出主旨的目的。
《石灰吟》《竹石》
吟:古代诗 歌体裁的一 种名称。有 吟咏之意
——(明)于谦
于谦,字廷益,明 代著名的政治家、 诗人。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锤:捶打,敲击。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 若等闲:好像很普通的事情。
顽强
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从深山 中开采出来,用烈火焚烧也是件 平常普通的事。
开采石灰石
石灰石
石灰粉
石灰的作用
石灰自述: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 灰石,大部分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 大理岩的成分一样,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 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 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这 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十 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腾起 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 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 粉末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 石灰水。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 水粉刷出来的。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好不放松 ,它的根牢牢扎在岩石缝中 。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 坚韧劲挺,不管你刮的是什 么风。
借物言志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 通过咏颂立根破岩中的劲竹 ,表达了诗人坚定顽强、不 畏艰险、刚正不阿的品质。 全诗语言质朴,寓意深 刻。
•郑 燮(1693—1765)清代
书画家、 文学家,名燮, • 郑燮(1693-1765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 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 学家。 化人。辞官后客居扬州, • 字克 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 之一,其诗、书、画世称 “三绝”。
•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 坚韧: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 尔:你
人教(部编版)石灰吟优秀课件3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共22张PPT)
(一)初读全诗,识字学词
1、选择ìshuì) 凿(záo zháo) 烧 (sāo shāo)
2、辨 字 组 词:
锤(
) 焚(
) 烈( ) 若(
)
捶(
) 禁(
) 例( ) 惹(
)
3、理解词语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共22张PPT)
诗意
• 一棵腊梅,生长在我家洗砚池旁; • 每朵梅花上都有淡淡的墨痕,每朵
梅瓣都透出幽幽淡淡的花香。
• 不希望别人夸它的颜色艳丽美妙;
• 只愿它能散发清香的气味在这天地 之间 。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共22张PPT)
石 灰 吟: 对石灰的赞歌。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
千锤万凿: 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千 万:指撞击次数多,
虚指, 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夸张手法。
若 等 闲: 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
等闲,平常,轻松。
全: 都。
清 白: 双关语,表面指石灰颜色白,实际含义是指高
尚的节操、洁白的人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共22张PPT)
石灰吟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石灰吟|部编版 (共22张PPT)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默写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
《竹石》ppt课件
1.想一想:诗人郑燮笔下的竹石有什么特点。
我们找出了诗中的这些关键词:(在诗中用圆圈圈出来) 通过这些关键词,我们发现竹石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2.找一找:《竹石》中直接写诗人郑燮情感倾向的诗句。
我们找到直接写诗人情感倾向的诗句是:(在诗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我们体会到诗人对竹石的情感倾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jìng
劲
坚强有力
刚劲 强劲 苍劲
竹石
[清]郑燮 咬定 青山 不放松, 立根 原在 破岩中。 千磨 万击 还坚劲, 任尔 东西 南北风。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 不放松, 立根原在 破岩中。 千磨万击 还坚劲, 任尔东西 南北风。
3.联一联:《竹石》跟诗人郑燮有什么关系。
我们认为《竹石》跟诗人郑燮的这些事迹有关系(有关联的打勾) ①大旱期间,郑燮冒着抗旨罢官的危险,下令开仓救济灾民。( ) ②不顾贪官劣绅的反对,郑燮下令大户人家煮粥以施救灾民。( ) ③不满官场的腐败黑暗,郑燮毅然辞官,在扬州靠卖画为生。( )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下 四下
为谁辛苦为谁甜。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六下
要留清白在人间。
物
人
诗
梅
高洁脱俗、独特孤傲的人
王冕《墨梅》
梅
不畏艰难、坚持操守的人
王பைடு நூலகம்石《梅花》
蝉
品格高洁、声名远播的人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竹石》古诗三首PPT电子课件
一、照样子写词语。 东西南北 ( ) ( ) 千磨万击 ( ) ( )
春夏秋冬 喜怒哀乐
千变万化 千军万马
随堂演练
二、将《竹石》补充完整。 咬定青山 ,立根原在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坚忍不拔、顽强不屈
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主题概括
小组讨论: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课后第三题)
《马诗》 马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共同特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
《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
《竹石》 竹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诗人简介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知识链接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7年,最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他处处关心百姓,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
郑板桥书法欣赏
郑板桥墨竹图欣赏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知识链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后第二题)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说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表达了诗人对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精神的赞美之情。
春夏秋冬 喜怒哀乐
千变万化 千军万马
随堂演练
二、将《竹石》补充完整。 咬定青山 ,立根原在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坚忍不拔、顽强不屈
有骨气,不能随风倒
主题概括
小组讨论:这三首诗,在表达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课后第三题)
《马诗》 马 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共同特点是都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方法叫做托物言志。
《石灰吟》 石灰 不怕牺牲,品格高尚
《竹石》 竹 正直倔强,高傲风骨
郑板桥(1693-1766),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诗人简介
“扬州八怪”,是清康熙中期至乾隆末年活跃于扬州地区的一批风格相近的书画家总称,美术史上也常称其为“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较为公认指金农、郑燮、黄慎、李鳝、李方膺、汪士慎、罗聘、高翔。
知识链接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7年,最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他处处关心百姓,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
郑板桥书法欣赏
郑板桥墨竹图欣赏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知识链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课后第二题)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说说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表达了诗人对长在岩石中的竹子那种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仍然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精神的赞美之情。
新10古诗三首石灰吟教学课件ppt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
讨论交流:
这首诗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形象,表达了作者 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语文要素
查阅资料,理解古诗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有较大差异,再加上古诗特有的表 现手法,使古诗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准确把握古 诗内容,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需要了解相关 的背景资料。
看图记古诗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碎成粉末
不怕牺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文: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想能把高尚的节操留 在人间。
这两句诗,诗人借石灰, 一语双关表达了自己不畏艰 险、不怕磨炼、不惧粉骨碎 身的献身精神和清白高洁的 品格和气节。本诗语言简洁、 生动,充盈着一种清白、磊 落、刚正的英雄浩气,具有 极强的感染力。
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 2 腊八粥 3 古诗三首 寒食 迢迢牵牛星 十五夜望月 4* 藏戏 习作:家乡的风俗 语文园地
第二单元 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7* 汤姆·索亚历险记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习作:写作品梗概 语文园地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
花园 第三单元
8 匆匆 9 那个星期天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 阳光的两种用法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如何查阅资料,理解古诗
1.查阅作者的 相关资料,如出生年代,家庭状况,身份地位, 生平事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
2.了解时代背景。 3.查阅作者其他相关诗词作品。通过比较,能对作者有更全
面的了解。 4.了解与古诗相关的知识或趣闻。
课文结构
托物
石灰吟
言志
石灰 做人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坚守高洁
情操的决心。
CHENLI
16
《石灰吟》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
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诗人
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通过对石头 不畏“千锤万凿”和“烈火焚烧”, 即使“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石 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宁死不屈)的 品质,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
和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
CHENLI
18
同学们,我们以前还学过一篇课文白杨。 它也运用了大量的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的写 作手法,他把白杨比做人,写出了它守卫 边疆、无私奉献的品质。
CHENLI
19
在我们现在学的这首石灰吟中也同样将石 灰比喻成人,抒发作者自己立志清白、 廉洁做人的思想感情。
让我们一起来四诵这首古诗
CHENLI
16 古诗三首
古驿镇点中此播放心视频 小学 周云
CHENLI
1
我国是四大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 长河中,诗歌就像是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 永开不败。而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 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让我们领略 诗歌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CHENLI
20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 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 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 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 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于谦潇 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 诗《入京》以明志:
局势转危为安。但英宗复位后,
于谦却被诬杀。
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
“西湖三CHEN杰LI ”。
6
石灰吟
(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CHENLI
返回 7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 清白//在人间。
CHENLI
13
译文:
• 经过千万锤击从深山里 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火 烧看得平平常常。粉身碎骨 也都不怕,只要能把自己的 清白留在人间。
CHENLI
14
这首古诗体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
石灰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洁身自好在人间留
下了清白,写出了它历经磨难,却又保持着自
身的廉洁与清白。同时,作者也借石灰来激励
自己,写出了自己对其今后的人生的宏伟追求。
他也像石灰一样任凭怎样的千锤万击,任凭烈
火如何焚烧,哪怕是粉骨碎身,他都毫不畏惧,
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绝不屈服。
CHENLI
15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作者以石灰
作比喻,表
粉骨碎身全不怕, 达自己为国
要留清白在人间。
尽忠、不怕 牺牲的意愿
。
CHENLI
17
• 我的名字叫石灰。我的前身叫石灰石,大部分 埋藏在深山之中,和珊瑚礁、大理岩的成分一样, 将我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 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焚烧,我的主要成分发 生了变化,这时的外形仍像一块块石头,但浑身 雪白,十分耀眼。如果把我放进水中,水立即沸 腾起来,像烧开的水一样。经过这次沸腾后,我 又变成了熟石灰,模样也由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 状的白灰。这时,把我和水混合就成了石灰水。 你们看,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
粉骨碎身全不怕,
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 要留清白在人间。
只为把一片清白长久保存在人间。
CHENLI
12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 很不容易。次句 “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 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 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 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极其形象地写 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 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最后 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 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此句中“清白”是拿石 头的颜色作比较 。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若,好像。等 闲,平常,轻松。
粉骨碎身/全 不怕,
全:都。
要留清白/在 人间。
清白:双关语,既指石灰岩CHE经NL烧I 制后成为
11
白色的石灰,也象征正直不阿的人品。
千锤万凿出深山, 经过千万次锤打从深山里采出来的石灰,
烈火焚烧若等闲。 对熊熊烈火的焚烧看得跟平常事一样。
CHENLI
8
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石灰吟
【明】于 谦
千锤(chuí) 万凿/出 深山, 烈火焚(fén) 烧 /若 等闲。 粉骨碎身/全 不怕, 要留清白/在 人间。
CHENLI
9
注释:
• 石灰吟:石灰赞歌。
•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 种形式)
•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是 夸张手法。
• 若等闲:好像平常事一样。
• 若:好像、好似;
• 等闲:平常,轻松。
• 清白:指高尚情操。 •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
点此播放视频
• 人间:人世间。
• 锤:敲打。
CHENLI
10
石灰吟
【明】于 谦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 种名称。
千锤(chuí) 万凿/出 深山,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是夸张手法。
2
古诗学习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CHENLI
3
16.古诗三首
CHENLI
4
作者简介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汉族。
浙江钱塘人。明代名臣,民族英雄,
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明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曾
在皇帝被瓦剌(là)族俘(fú)获的
情况下率军民奋力抗击,转危为安,
成为民族英雄。但仅在被俘的英宗皇
帝平安南归后重登皇位的第六天,就
被诬陷而死。
CHENLI
5
于谦(1398-1457),字
廷益,汉族,明代名臣,民族
英雄,政治家。为官清正,不Βιβλιοθήκη 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正统
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入侵,英
宗被俘,于谦拥立景帝,反对
南迁,并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
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lǚ)阎(yán)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
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
为一时佳话。
CHENLI
21
赞颂石灰,体会情怀
• 十二岁的于谦就写下了《石灰吟》这样慷 慨激扬的诗。想想当时的少年于谦为什么 要写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