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 肪 栓 塞 综 合 症

合集下载

脂肪栓塞综合征_图

脂肪栓塞综合征_图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wenku.baidu.com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指南]脂肪栓塞综合征

[指南]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发生在严重创伤、特别是多发性骨折后,以进行性低氧血症、皮肤黏膜出血点和意识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其好发于伤后2~3 d,创伤愈严重,脂肪栓塞发生率愈高,尤其是以下肢长骨干骨折为主的多发性骨折,其发病率可达5%~10%,男性发病卒多于女性。二者之比为3:1。本病发病突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若诊断与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10%~15%;而且有部分患者因表现不明显,易被误诊,从而延误诊断,临床应引起重视。

一、临床表现

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症状可表现轻微,也可卒然死亡。凡下肢严重创伤(挤压伤、多发骨折、大手术后)等都要警惕本综合征的发生。对创伤后已排除颅脑损伤的继发昏迷者,应特别注意早期诊断。

脂肪栓塞综合征临床上除有原发疾病外,主要表现为:

1.肺症状胸闷、呼吸急促、发绀、咳嗽或咳出铁锈色痰,听诊肺部有湿性啰音。

2.脑症状烦躁、神志不清、谵语、嗜睡、抽搐等。

3.高热排除急性感染以外的难以解释的突然高热,体温在39℃以上。

4.脉快每分钟可突然增加20次或者更多(120次/min以上)。

5.出血点皮肤黏膜点状出血,多在前胸、腋下。

二、护理观察

1.加强生命体征的观察,10~15min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1次,同时应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并准确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医生及时抢救。

2.严密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保持呼吸道畅通。若病员呼吸频率在30次/min以上或 8次/min以下,要立即检查给氧装置是否畅通,呼吸道是否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加压给氧,停氧时应先降低流量,逐渐停用,使呼吸中枢逐渐兴奋,不能骤停。

脂肪栓塞综合征名词解释

脂肪栓塞综合征名词解释

脂肪栓塞综合征名词解释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它是由于脂肪颗粒通过血循环被输送到全身各处,引起微血管和小动脉阻塞而导致的症状。以下是对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一些名词解释:

1. 脂肪栓塞:指脂肪颗粒在血液循环中阻塞微血管和小动脉的过程。这些脂肪颗粒可以来自骨折、骨髓损伤、脂肪组织损伤等。一旦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它们会沉积在微血管壁上,导致血流减少或完全阻塞。

2. 栓塞综合征:指由物质(如血栓、脂肪颗粒等)阻塞血管而引起的病理过程的总称。栓塞综合征可以发生在动脉、静脉和微循环中,导致供血不足、组织缺氧和坏死等并发症。

3. 微血管:指直径在20~200微米范围内的血管,主要分布在各器官组织中。微血管是血液与细胞之间的联系通道,通过微血管,血液中的氧、营养物质和废物可以相互交换。

4. 小动脉:指直径小于500微米的动脉血管,是血液循环中较小的动脉分支。小动脉供应组织和器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将废物从组织中排出。

5. 微栓塞:指脂肪颗粒或其他物质阻塞微血管和小动脉的局部(局限性)现象。微栓塞可以导致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和炎症反应。

6. 分子吸附重置透析系统(MARS):一种用于治疗脂肪栓塞

综合征的特殊治疗方法。该系统通过血液透析和吸附技术,去除血液中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从而减轻内脏器官的负担,改善患者的病情。

7.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脂肪栓塞综合征常伴随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一种非特异性炎症反应,包括体

温升高或降低、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或降低等症状。

8. 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指因脂肪栓塞引起的严重肺功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分析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分析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分析

1宜宾市一医院骨科,四川644000;2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100853 20 世纪50 到60 年代,骨科前辈们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做了有益的尝试,在70 年代具有一定规模,在90 年代以来人工关节置换术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随着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发展,在手术中遇见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无菌性假体松动、术后感染和脱位是人工关节置换术的重要合并症,但术中或术后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 简称FES),是最危险的并发症,有较高的死亡率,对其研究和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887 年Bergman就提出了FES的临床诊断,到目前为止对发病机理仍不十分清楚。在二十世纪70 年代人工关节置换术迅速发展以来,开始出现了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脂肪栓塞的文献报道,以后开始对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研究增多,Lachievicz 在1981 年首先报道在双膝关节置换术中出现FES1;我国从1995 年第一次报道全髋置换术后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1 例后2,对脂肪栓塞及FES 的研究增多,其中主要是李军等对关节置换发生脂肪栓塞和FES的研究和探讨3,张伯勋等对脂肪栓塞及FES 的病因、病理、诊断及治疗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2003 年报道全髋关节翻修术中发生FES 一例后4,在关节置换术和翻修术中都有了发生FES 的报道。近几年国内外报道在人工关节置换术中或/和术后发生FES的病例,以及国内外关于FES 与关节置换术的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报道,可以让对关节置换术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的预防、早期发现以及治疗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在发生FES 的病例中,膝关节置换中发生率比髋关节置换高,尤其在双侧同时置换术中。

脂肪栓塞综合征抢救流程

脂肪栓塞综合征抢救流程

脂肪栓塞综合征抢救流程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危险的疾病,为了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我们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非常重要,可以采取侧卧位或仰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以便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如果舌头后坠阻塞呼吸道,应该插入气管导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

其次,术前术后均应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于静脉回流。同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纠正休克。快速输血输液扩容治疗抗休克,同时保持平卧,注意保暖。急查血常规,必要时尽早输注血浆、红细胞悬液等。检测血压,必要时使用多巴胺、肾上腺素等升压药物。

给予呼吸支持治疗,纠正低氧血症。采用面罩持续高流量高浓度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予以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并及时监测血气变化。

早期予以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保护脑细胞治疗,冰帽降温、甘露醇脱水、咪达唑仑镇静,并改善微循环,应用羟乙基淀粉、聚明胶肽等药物。

对于躁动的患者,应该谨慎使用镇静药,必要时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

最后,完善各项检查,包括三大常规检查、血型鉴定、血气分析、胸部及头颅CT、心电图等。同时,实时做好抢救护理记录,以便于及时监测病情变化。

在抢救流程中,还需要控制伤口继续出血,采用包扎、止血药等措施。同时,头部降温,控制脑水肿,以保证患者的安全。

创伤急救学课件:脂肪栓塞综合征

创伤急救学课件:脂肪栓塞综合征

血气分析示二氧化碳分压45.8mmHg、氧分压 21mmHg、血液碱剩余13mmol/L、D - 二聚体 0.9 mg/L 、血红蛋白78g/L、红细胞2.73 × 1012/L、红细胞比容0.251;胸部X线如图:
脂肪栓塞综合征
概述
▪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指人体严重创伤骨折或 骨科手术后,骨髓腔内游离脂肪滴进入血 液循环,在肺血管床内形成栓塞,引起一 系列呼吸、循环系统的改变。
李仁杰,白祥军,李占飞,杨帆,薛晨晨:多发伤合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临床 特点和诊治分析,创伤外科杂志,2013 ,15 (2 ):136-138
▪ 骨折情况: 所有患者均存在股骨骨折,其中单侧股 骨骨折21 例,双侧股骨骨折4 例;胫腓骨骨折10 例; 骨盆骨折8 例,上肢骨( 肱骨+ 尺桡骨) 骨折4例; 脊柱骨折3 例。
聚,继发凝血
血管外源性脂滴进 入血流
脂肪栓子形成
休克和/或感染
急性机 械栓塞
严重血流动力学 紊乱,急性右心
衰竭或肺梗塞
肺脂栓形成
小量脂栓
亚临床脂栓
周身脂栓 脑脂栓
酶活力增加脂栓中性脂 水解
游离脂肪酸毒性作用
酶活力增加脂栓中性脂水解 游离脂肪酸毒性作用
肺毛细血管 肺泡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肺水肿、出血、肺不张、纤维蛋白沉积 低氧血症
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常见于骨折、创伤、手术等情况下。它是由于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堵塞肺动脉或其他重要血管而引起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护理标准,包括病情评估、急救措施和治疗方法等。

一、病情评估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症状多样,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意识改变等。在急救护理中,需要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特别是是否有骨折、创伤、手术等诱发因素。

2. 观察症状: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发热等症状,观察患

者的面色、呼吸频率和深度等。

3. 体征检查:检查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观察是否有杵状指、

皮肤瘀斑等特征。

4. 辅助检查:进行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肺功能和心脏状况。

二、急救措施

在评估完患者病情后,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以下

是常用的急救措施:

1. 维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如有需要,可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

呼吸机辅助呼吸。

2. 给予氧气:给予高浓度氧气,以提高血氧饱和度,减轻呼吸困难。

3. 控制疼痛: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吗啡等。

4. 维持循环稳定: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指标,必要时给予液体复苏或使用

血管活性药物。

5. 防治并发症:注意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肺栓塞、心力衰竭等。

三、治疗方法

除了急救措施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来控制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进展。以下

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1. 抗凝治疗:使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等抗凝药物,以防止血栓形成。

《脂肪栓塞综合征》课件

《脂肪栓塞综合征》课件

免疫系统
脂肪栓塞综合征很可能由免 疫系统过度激活所引起,具 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
临床表现和诊断
1
早期症状
气短、胸闷、呼吸困难,四肢无力、疼痛或麻木。
2
晚期症状
意识障碍、昏迷,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3来自百度文库
诊断方法
一般结合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来判断,如CT、X线及肺功能检查等。
治疗和管理
监测治疗
对呼吸和循环系统进行监测,配 合药物治疗。
氧疗
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提高血氧 饱和度,减轻症状。
营养支持
提供充足的营养,增强体质,促 进康复。
预防和控制
病因控制
积极治疗骨折、烧伤等原发病, 避免更多脂肪进入循环系统。
提高术中安全性
避免手术过程中将脂肪和骨髓 进入循环系统。
预防并发症
尽可能早期发现脂肪栓塞综合 征,放宽气道、输氧等能够提 高患者生命力的疗法。
影响范围
检测方法
多发生于肺部和脑部。严重的话, 还可能引起心、肝、脾、肾等器 官功能衰竭。
包括CT、X线、脑电图等方法检 测。但有时需要通过手术或活检 来确诊。
病因和发病机制
脂肪及骨髓
在特定情况下,脂肪和骨髓 可能进入循环系统并损伤血 管内皮层。
组织因子
在缺氧、酸中毒等情况下, 血管内部的化学反应产生组 织因子,进而在小血管内形 成微小血栓。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

2021/4/9
29
治疗方案
由于没有直接溶解脂肪栓子的药物,因此, 治疗的主要方法为生命支持,对症治疗,预 防感染,提高血液乳化脂肪的能力。
1、呼吸支持疗法不完全型或部分症候群: 可以鼻管或面罩给氧,使氧分压维持在9.310.7kPa(70-80mmHg)以上即可,创伤后35天内应定时血气分析和胸部X线检查。
2021wk.baidu.com4/9
7
病理特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其具体发病机理目前还 未十分清楚,综合为机械性和化学性两种学 说:
2021/4/9
8
病理特征
机械学说认为损伤后的骨髓或软组织局部的游离脂 肪滴,由破裂的静脉进入血循环,机械栓塞小血管 和毛细血管,造成脂防栓塞。
化学学说认为创伤后机体应激反应通过交感神经的 神经一体液效应,释放大量儿茶酚胺,使肺及脂肪 组织内的脂酶活动增加,在脂肪酶作用下,发生水 解,产生甘油和游离脂酸,以致过多的脂酸在肺内 积累,而游离脂肪酸的毒性作用造成一系列病理改 变,导致呼吸困难综合征,低氧血征。
2021/4/9
20
临床表现
Gurd和Wilson于1974年提出了FES的主要 症状:
2021/4/9
21
临床表现
1)肺部症状:以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发绀 为特征,伴有PaO2↓和PCO2↑;
2)无头部外伤的神经症状:意识模糊、嗜睡、 抽搐、昏迷;

脂肪栓塞综合症的观察以及与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症的观察以及与护理

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 因缺氧诱发脂肪栓塞。
术后鼓励患者早期活动, 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脂
肪栓塞的发生。
康复指导
01
02
03
04
心理支持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 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提高
康复信心。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肢 体功能锻炼、呼吸训练等。
营养支持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保证营养 摄入,促进康复。
Fra Baidu bibliotek
定期复查
定期对患者进行复查,评估康 复效果,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患者及家属教育
提高认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脂肪栓 塞综合症的发病机制、预 防和治疗方法,提高其对 该病的认识。
自我观察
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观察 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症 状应及时就医。
遵医行为
01
02
03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给 予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 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 治疗。
疼痛护理
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采 取适当的疼痛缓解措施, 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康复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指 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训 练。
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肺部感染
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和护理措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等。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2.迅速给予吸氧,严重者使用人工呼吸机加大氧流量。

3.头部用冰袋降温、脱水,必要时行人工冬眠。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足液体,清醒患者要鼓励多饮水,以保证充足有效地循环血量,避免休克的发生。

5.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降低血液粘稠度,对抗血液高凝状态。

6.静脉点滴地塞米松,减轻炎性渗出,消除肺水肿。

7.密切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8.抢救结束后如实准确记录护理记录。

流程:

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告知家属→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实准确记录

1

脂肪栓塞综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征

4
MRI检查。该检
六、预防

1、及时防治休克(休克可以诱发和加重脂肪栓塞综合症),
维持有效的血容量,保持和恢复肺、心、脑、肾的正常功能 活动。

2、骨折的局部制动,防止骨髓内的脂肪不断地进入血流。 3、行髓内针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时,应吸去髓内脂肪; 插入髓内针和假体柄时避免突然加压等。

4、药物预防

(6)白蛋白静脉滴注。
(7)应用大量抗生素,预防肺部继发细菌性感染
结束

脂肪栓塞FE(fat embolism) :
是与FES不同的两个概念。FE指因骨折、创伤、休克、 感染等后肺实质内或外周循环中存在脂肪颗粒,是病理 诊断名称。


Zenker于1862年首次描述了脂肪栓塞过程, Bergman于1873年首次对FES进行了临床报道。 FES发生率:各家报道出入很大,已往报告为1%。由

甘油
游离脂肪酸

引起肺组织急性化学性炎症反应


3、机械、化学综合说|:
骨折、严重创伤 血肿胀力挤压 释放出脂肪滴 进入血循 血小板减少 出血 创伤应激反应 血液流变学改变 红细胞破坏 贫血 栓塞脑、心、肾
吸附血小板、血细胞 脂肪滴增大(脂栓) 进入肺部
通过肺循环
分解出游离脂酸
栓塞肺血管床(机械性阻塞)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

脂肪栓塞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

林爱娟

作者单位:310016 杭州市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

2000201225收稿

脂肪栓塞综合征(fatembolismsyndrom,FES)是严重创伤(特别是长管状骨骨折)后以意识障碍!皮肤瘀斑!进行性低氧血症!呼吸窘迫为特征的综合征"[1]对因骨折而死亡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此征高达90%~100%,[1]因此应引起高度重视"1994年以来,我院成功治疗脂肪栓塞综合征患者9例,现将抢救与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例均为1994~1999年在我院住院的患者,男8例,女1例,年龄21~45岁,平均32.7岁"骨折部位:股骨骨折6例,胫腓骨骨折3例,其中2例为双侧胫腓骨骨折"骨折后距发生脂肪栓塞综合征时间9~32h,平均22.4h"根据Gurd诊断标准及Sevitt分类标准,均属典型脂肪栓塞综合征"

1.2 临床表现

9例均出现明显气急!胸闷甚至呼吸困难,频率28~38次/min"口唇紫绀,双肺有湿音;4例出现烦躁!精神恍惚,其中2例继而嗜睡!昏迷;3例上胸部或颈腋区可见皮肤出血点;6例体温明显升高,达39~40e;8例伴有心率增快,达110~138次/min,但血压均在正常范围;9例血气分析呈进行

性低氧血征,在吸氧情况下PaO2<7.8kPa,其中1例最低达5.37kPa;9例胸部X线摄片示肺部呈/暴风雪样改变"

1.3 抢救措施

1.3.1 固定伤肢:及时对骨折肢体进行有效制动,保持患肢的正确体位,防止局部脂肪滴进入血流"

1.3.2 呼吸支持:该病死亡原因多为呼吸障碍导致低氧血症"[2]因此,解除呼吸功能障碍,纠正低氧血症是最基本的措施,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一旦诊断确立,立即予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转至ICU常规监护"采用定容或定压呼吸,用含氧40%~60%的气体行间歇正压通气或呼吸末正压通气,同时协助排痰"

脂肪栓塞的护理

脂肪栓塞的护理

创伤性因素
骨折
骨髓内容物进入损伤的髓内血管。
骨手术
骨关节矫形手术,如髓内钉手术,全髋置换术,膝关节 置换术均可导致髓腔内压的改变及髓内血管破坏。
烧伤及脂肪肝挤压
.
临床分型
典型脂肪栓塞 综合征
不完全型或部分 脂肪栓塞综合征
爆发型脂肪栓塞 综合征
临床表现
无头部外伤的神
经症状:
意识模糊、嗜睡、抽搐、昏 迷;
抢救流程
观察患者胸部剧烈疼痛、呼吸困难, 伴有发绀,出汗、烦躁不安
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 给予各项处置
保持呼吸 道通畅, 必要时气 管插管, 高浓度高 流量吸氧
给予心电 监测
建立静脉 通路给予 镇静、抗 凝、溶栓、 激素治疗
床头抬高 10°-30°, 躁动患者
约束
体温超过 38°以上适 时给予药 物及物理
脂肪栓塞的护理
NURSING CARE OF FAT EMBOLISM
Designed by : Lian xi rong
01 脂肪栓塞的认识
02 护理要点


03 预防措施
04 抢救流程
脂肪栓塞综合征 FES
脂肪栓塞综合征(FES) 是指严重创伤,特别是骨 盆或长骨骨折后24-48小时 出现的呼吸困难、意识障 碍和皮肤黏膜出血点、进 行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综 合征。

脂肪栓塞综合症ppt课件

脂肪栓塞综合症ppt课件
*
机械阻塞理论
Gossling提出脂肪栓塞血管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破裂的脂肪细胞形成脂肪滴 (2)损伤而开放的静脉,使脂滴进入血循环 (3)损伤局部或骨折处血肿形成,使局部压 力升高,促使脂滴进入血管。
*
机械阻塞理论
犬实验性股骨骨折可诱发FES,从肺内洗脱出的脂质形态与骨髓脂质相似,而与乳糜微粒不同。研究表明,在THA中,通过经颅超声多普勒监测,可在骨水泥的填塞、髋关节的变换位置及髋臼的植入时可观察到栓子的迹象。在对13例THA术后猝死的病例进行尸解发现有11例有脂肪栓子栓塞。对于休克的患者,由于静脉压较低,脂肪滴更易进入静脉。但此学说无法解释无骨损伤的患者出现脂肪栓塞。
*
生化理论
通过静脉内注射植物油建立的FES动物模型证实了中性脂肪栓子是引起肺毛细血管损伤的主要原因。由于临床上出现的严重肺和神经功能障碍不能用单纯的血管闭塞解释,而FFA能损害肺组织,故认为FES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血循环中FFA增加有关。
*
凝结理论
在早期由于组织和内皮细胞损伤,凝血因子Ⅲ从损伤细胞的内质网释放入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可导致基底膜暴露,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引发血液的高凝状态。脂质微血栓引起微循环变化,肺内微血管压力增高,血流缓慢,出现红细胞,乳糜微粒,血小板在肺微血管淤积,血中脂肪粒为其提供了附着和激活表面,释放炎性介质,分解中性脂肪;FFA可损伤肺微血管内皮,活化的血小板继而激活凝血-纤溶系统产生级联反应,进一步可发展成DIC。

脂肪栓塞症抢救流程

脂肪栓塞症抢救流程

脂肪栓塞症抢救流程

脂肪栓塞症简介

脂肪栓塞症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通常发生在长骨骨折或脂肪组织受损后,脂肪通过血或淋巴途径进入循环系统,沉积在肺部和其他组织中,引起广泛的炎症反应。因此,在脂肪栓塞症的抢救过程中,早期识别和快速介入是至关重要的。

抢救流程

第一步:早期评估和监测

- 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包括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指标的监测。同时,记录患者的病史,包括骨折、手术等情况。

- 进行氧饱和度检测,及时给予氧气辅助通气。

- 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给予血液学和生化指标的检测。

第二步:支持性治疗

- 目标是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功能稳定。

- 给予抗休克治疗,包括输液补充和升压药物的使用,以提高

心排量和血压。

- 给予镇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 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如深静脉血栓形成。

第三步:特异性治疗

- 进行肺部支气管镜检查,以评估肺部情况。

- 根据肺部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如发现明显的脂肪栓塞,尽快

进行肺动脉栓塞内溶栓治疗。

- 根据患者的病情,考虑使用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

注意事项

- 在抢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呼吸、血压、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 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急诊科、重症监护科、胸外科等,根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脂肪栓塞症的认识和

抢救能力,提高抢救成功的几率。

以上是脂肪栓塞症抢救流程的一个简要介绍,具体的抢救流程

和治疗措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在抢救过程中,保持冷静和专业,及时干预和有效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脂肪栓塞综合症

脂肪栓塞综合症是创伤性骨折的严重合并症。90%以上的创伤病人都会发生脂肪栓塞,但脂肪栓塞常不表现症状,只有少数病人会由于多个器官,尤其是肺、脑、皮肤等功能障碍而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脂肪栓塞综合症(fat embolism syndrome,FES)。脂肪栓塞和脂肪栓塞综合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前者指骨折或严重创伤后肺实质内或外周循环中存在脂肪颗粒,是病理诊断名称;后者是脂肪栓塞引起的并发症,即以低氧血症、神经系统病变和皮肤粘膜出血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症候群。

1.流行病学

FES多见于成人,儿童较为少见[2]。男女的发生比例没有差异[3],但由于男性受伤的机会较多,所以更多见于成年男性。FES最常见于长骨和骨盆骨折,上肢单处骨折少见,并且闭合性骨折明显多于开放性骨折[4]。骨折的部位越多,FES发生的可能性越大。由于轻微病例经常漏诊,发病率报道不一,有报道[5]骨折后发生FES的几率为0.9-2.2%;Johnson [6]报道单处长骨骨折FES的发生率为0.5–3.5%,而多处骨折则为 5–10%,并有5–15%的死亡可能性,国内曾有报道单侧股骨骨折FES发生率为2.2%,双侧为15.6%。虽然脂肪栓塞几乎全部发生于骨折或矫形过程[7],但有时亦发生于非创伤性病理过程,报道有胰腺炎、糖尿病、四氯化碳中毒、肾移植、心脏按压、烧伤、脂肪抽脂术[8],镰状细胞贫血病[9]、外源性脂肪如:肠外脂肪灌输[10]、异丙酚注射 [11]、植物油注射[12] 儿童肌肉萎缩症等情况。

由于髓内钉可以实现早期活动、骨愈合率高、创伤性小,已成为股骨骨折主要的治疗手段。关节置换由于在解决关节疼痛、恢复功能等方面的优势,已成为骨科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髓内钉与保守治疗相比,手术并不增加FES的发生。但是在人工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术中,由于髓腔压力骤升,髓腔内脂肪和填充髓腔的黏合剂-甲基丙烯酸甲酯分子侵入血流,因而导致FES,发生率可达6-8%。骨水泥型髋关节置换90%以上的病人可在中心循环中测得回声,但只有不到1%因肺脂肪栓塞发生心脏骤停。

2.发病机制

关于FE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存在很多理论[13]。目前主要是机械学说和生化学说共同解释脂肪栓子如何表现为FES的。

2.1机械学说:认为FES是由脂肪栓子阻塞了肺和循环系统血管引起。创伤导致髓内压力骤升,髓腔内脂肪颗粒和骨髓被挤压,经静脉窦进入血循环,脂肪随之进入肺并阻塞肺毛细血管,如果肺血管扩张不能代偿就会导致肺源性心脏病。

2.2生化学说:生化学说存在两种理论:中毒和阻塞理论。中毒理论认为创伤时处于应激状态,交感神经兴奋,在神经-内分泌效应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一方面动员大量的外周脂肪入血,另一方面活化酯酶,据报道FES的发生与血中脂肪酶的水平有确切关系[14]。释放的脂肪在肺中被局部的脂肪酶所水解形成游离脂肪酸,对肺细胞产生直接的化学毒性作用,影响肺泡上皮2型细胞产生表面活性细胞,而引起肺严重炎性反应,导致间隙出血、水肿、化学性肺炎,最终发展成为ARDS,其作用机理为灭活表面活性细胞的炎性过程及通过破坏血管壁使渗透性不断增加[15]。阻塞理论认为创伤部位释放的化学介质改变了脂肪的溶解性,乳糜微滴正常的胶体弥散性状改变,使得脂肪聚集从而产生栓塞。

FFA来自两方面:一方面,骨折处的甘油三酯水解成自由脂肪酸(free fat acid,FFA)与白蛋白结合,经静脉循环进入肺毛细血管床,对内皮细胞和肺细胞产生直接毒性。另一方面,损伤后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促进脂肪酶将脂肪水解成FFA,有研究发现脂肪栓子的胆固醇成分与骨髓脂肪不同,从而支持这一理论,但此研究未被证实。肺毛细血管的脂肪究竟来自何处,创伤部位(髓腔)还是血浆(微脂聚积),还很难确定[16]。

如果共存休克、血容量过低、脓毒血症,都会减少肝血流,增强FFA的毒性作用而加剧FES的发

展。多篇报道[15]指出由于卵圆孔未闭使得大的栓子进入全身循环,从而加重FES的发展。关节置换术异体输血时由于脱落血(Shed blood)可能含有高浓度的炎性介质并会被脂肪颗粒污染从而增加了脂肪栓塞的可能性[17]。

尽管学说在一定意义上解释了FES的发生,但还是不能解释为什么有的创伤病人发生FES而有的仅存在脂肪栓塞而未发生FES。

对于非创伤性FES的解释还仅仅是假设-可能是乳糜微粒融合。在某些非创伤像胰腺炎情况下,也会发生脂肪稳定性的破坏以及乳糜微粒的黏着。

3.临床特征

典型的FES多发生于创伤后12-72小时内[18] ,而90%以上的病人在24小时以内临床症状就已经很明显[19]。主要临床表现为三联征:低氧血症、脑病和皮肤粘膜出血。

3.1 呼吸异常:最为常见,有85%的病人表现为呼吸过快、呼吸困难和苍白病,同时伴有发热、心动过速,其中10%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严重程度不一,较轻的仅表现为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而严重的则表现为与ARDS难以鉴别的症状和体征。据统计,长骨骨折引起FES的患者中有50%会有严重的低氧血症并需要机械通气。

3.2 神经症状:大约80%的病例[20],大脑半球白质出血引起脑水肿及神经症状,后者通常具有可逆性,FES的脑部表现各异,缺乏特异性:如头痛、昏睡、兴奋不安、谵妄、去脑强直、惊厥以及昏迷[21]。

3.3 皮肤粘膜出血:是最具特点的体征,大约有50%-60%的病人会出现瘀斑。与其它主要症状类似,一般发生于骨折后的24-48小时后,应该仔细检查。仰卧的患者,瘀斑常见于两侧的腋窝、颈胸前侧、脐周、结膜和口腔粘膜。Aldredd [22]认为脂肪球的血液动力学特征决定了瘀斑的特定部位,低比重使得脂肪球可以进入胸前壁动脉和甲状颈干。Tachakra[23]则认为在形成栓塞之前积聚于主动脉弓的脂肪栓子就经由锁骨下和颈动脉血管到达皮下。.引起瘀斑的因素包括:血液淤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减少、FFA损伤毛细血管壁导致内皮损伤等[24]。

以上可在典型病例所见,但临床上多以非典型者为多,个别病例亦可表现为暴发型,常于伤后24小时发病,数天后死亡,多由尸检证实。

4.诊断

FES的诊断应结合创伤史、潜伏期、临床表现和体征、辅助检查综合考虑。1970年Gurd 提出了现今仍广泛使用的FES临床诊断标准:

主要标准:1、低氧血症( PaO2 <60 mmHg; FiO2<= 0.4)

2、脑功能障碍

3、腋窝或结膜出现瘀斑

4、肺水肿

次要标准:1、心动过速(HR>110次/分)

2、发热(T>38.5)

3、眼底检查视网膜发现栓子

4、脂肪尿或痰液出现脂肪

5、Hct 降低或血小板减少

6、血沉增快

主要标准和次要标准有所不同,FES的诊断需要至少符合一项主要标准和四项次要标准[25]。Murray 和 Racz 认为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发热、动脉低氧血症(PaO2 < 7.0 KPa)、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是更好的指标。最近提出脂肪栓塞指数来半定量诊断FES,给予每一项临床特征一定的分值,得分五分以上可以确诊。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大部分没有特异性。血液和生化异常:贫血、血小板减少、血沉加快、脂肪巨球蛋白血症,凝血功能改变,只能辅助诊断FES。由于肺泡内出血,血细胞比容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