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PT课件
50
40
30
20
10
8%
0
2000
55
12%
2001
全球工程机械销售量(2000-2010)
85 85.5 77.5 72 58 62.5
18%
24%
19% 18%
22%
27%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87
34%
2008
88
41%
2009
90
50%
2010
世界工程机械销售量 中国工程机械销售量比重
10
切削加工
切削加工——用切削刀具从毛坯上切除多余的材料,获得几 何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符合图纸要求的零件的加 工过程。
切削加工
钳工 ( 用手持工具) 如划线、錾削、锯 削、锉削、刮研、 钻孔和铰孔、攻丝 、套扣等
11
机械加工 (用机床) 如车、铣、刨 、钻、磨及齿 轮加工等
1.1 切削运动和切削要素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1、掌握切削加工的运动和切削要素 2、了解常用刀具材料 3、掌握刀具几何角度 4、了解切削过程的切削热、变形、刀具的耐用度
重点内容: 1、掌握切削加工的运动和切削三要素 2、掌握刀具几何角度
本章难点:车刀几何角度
9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 切削加工:指利用切削刀
具从工件上切除多余材料
权威国际组织的统计 :2009 年中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 份额达到15.6%,日本为 15.4%。美国以19%的份 额仍然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 这三个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相 加正好为全世界的一半。
3
汽车工业2000-2009年的增长(汽车协会)
中国工程机械制造业占世界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ppt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了机械制造 的基本概念、过程、工艺和工具。
什么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关键概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指掌握和应用机械制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能力。
核心要素
包括机械设计、加工工艺、装配调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重要作用
是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机械制造的过程和方法
生产流程
包括原材料准备、加工、组装和 包装等环节。
加工方法
常用的加工方法有车削、铣削、 焊接和冲压等。
组装技术
采用流水线和自动化设备完成机 械产品的组装。
机械制造的工艺和工具
1
工艺选择
根据产品要求和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工艺。
2
常用工具
包括数控机床、切削工具和检测设备等。
3
先进技术
如激光切割、三维打印和机器人技术。
机பைடு நூலகம்制造的质量控制
1 质量标准
遵循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标准。
2 检测方法
采用物理检测和非损伤检测等手段。
3 过程监控
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来提高产品质量。
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
涵盖了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加工。
能源设备
制造发电设备和石油装备等。
航空航天
包括飞机和火箭等器械的制造。
电子产品
涵盖电脑、手机和家电等的制造。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
如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大数据技 术。
机器人自动化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械制 造将更加自动化。
绿色制造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结论和要点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包括基本概念、过程、工艺和工具。 • 质量控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 机械制造技术应用广泛,涵盖了多个行业。 • 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将推动机械制造的发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包括了机械制造 的基本概念、过程、工艺和工具。
什么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关键概念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指掌握和应用机械制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能力。
核心要素
包括机械设计、加工工艺、装配调试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重要作用
是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机械制造的过程和方法
生产流程
包括原材料准备、加工、组装和 包装等环节。
加工方法
常用的加工方法有车削、铣削、 焊接和冲压等。
组装技术
采用流水线和自动化设备完成机 械产品的组装。
机械制造的工艺和工具
1
工艺选择
根据产品要求和生产规模选择合适的工艺。
2
常用工具
包括数控机床、切削工具和检测设备等。
3
先进技术
如激光切割、三维打印和机器人技术。
机பைடு நூலகம்制造的质量控制
1 质量标准
遵循国家和行业的质量标准。
2 检测方法
采用物理检测和非损伤检测等手段。
3 过程监控
通过严格控制生产过程来提高产品质量。
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
汽车制造
涵盖了整车制造和零部件加工。
能源设备
制造发电设备和石油装备等。
航空航天
包括飞机和火箭等器械的制造。
电子产品
涵盖电脑、手机和家电等的制造。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先进制造技术
如智能制造、物联网和大数据技 术。
机器人自动化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械制 造将更加自动化。
绿色制造
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结论和要点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包括基本概念、过程、工艺和工具。 • 质量控制对于提高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 机械制造技术应用广泛,涵盖了多个行业。 • 先进制造技术和自动化将推动机械制造的发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一章
制造业是将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 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通过制造过程,转化 为可供利用的工业品或生活消费品的行业。机械制造 业的产品是机械产品,是用制造方法获得的各种具有机 械功能的物体。这些产品可以是一台机器、一个部件, 或是某一种零件。
第3页,此课件共27页哦
机械制造过程及其与市场和用户的关系
2)电解加工 是利用电化学作用过程中金属阳极溶解 的原理进行的加工方法。通常是以氯化钠的水溶液为电解 液,将工具和工件分别连接阴极和阳极,通电后工件表面 就会逐渐溶解而被去除一层金属。
第21页,此课件共27页哦
(3)常见的利用热能的特种加工方法有: 1)电火花加工 该种方法利用工具和工件之间
脉冲性的火花放电,依靠电火花局部、瞬间产生的高 温把金属材料蚀除。电火花线切割是电火花加工的一 种特殊形式。
第15页,此课件共27页哦
1.3.2 机械加工方法
(1)利用机械能加工方法
1)切削加工
使用单刃刀具:车削、刨削、镗削等;
使用多刃刀具:铣削、钻削、铰削、 拉削、滚削、锯削等。
2)磨削加工
固结磨具:使用砂轮磨削、珩磨等;
涂覆磨具:砂带磨削、砂带抛光等; 游离磨料:研磨、抛光、光饰加工等
第16页,此课件共27页哦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装配过程等其他过程
第6页,此课件共27页哦
1.2 机械制造系统及其组成 (1)机械制造系统
为完成机械制造过程所涉及的硬件(原材料、辅 料、设备、工具、能源等)、软件(制造理论、工艺、 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和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 管理人员等)组成的,通过制造过程将制造资源(原 材料、能源等)转变为产品(包括半成品)的有机整 体,称为机械制造系统。
使用
第3页,此课件共27页哦
机械制造过程及其与市场和用户的关系
2)电解加工 是利用电化学作用过程中金属阳极溶解 的原理进行的加工方法。通常是以氯化钠的水溶液为电解 液,将工具和工件分别连接阴极和阳极,通电后工件表面 就会逐渐溶解而被去除一层金属。
第21页,此课件共27页哦
(3)常见的利用热能的特种加工方法有: 1)电火花加工 该种方法利用工具和工件之间
脉冲性的火花放电,依靠电火花局部、瞬间产生的高 温把金属材料蚀除。电火花线切割是电火花加工的一 种特殊形式。
第15页,此课件共27页哦
1.3.2 机械加工方法
(1)利用机械能加工方法
1)切削加工
使用单刃刀具:车削、刨削、镗削等;
使用多刃刀具:铣削、钻削、铰削、 拉削、滚削、锯削等。
2)磨削加工
固结磨具:使用砂轮磨削、珩磨等;
涂覆磨具:砂带磨削、砂带抛光等; 游离磨料:研磨、抛光、光饰加工等
第16页,此课件共27页哦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装配过程等其他过程
第6页,此课件共27页哦
1.2 机械制造系统及其组成 (1)机械制造系统
为完成机械制造过程所涉及的硬件(原材料、辅 料、设备、工具、能源等)、软件(制造理论、工艺、 技术、信息和管理等)和人员(技术人员、操作工人、 管理人员等)组成的,通过制造过程将制造资源(原 材料、能源等)转变为产品(包括半成品)的有机整 体,称为机械制造系统。
使用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一章
例如:1.导电零件和电线首先考虑其材料的 导电性;
(金属材料中:银、铜、金、铝、铍、镁、 钼、钴、锌、镍、镉、铁、锡导电性依次减 弱)。 2.设计散热器、热交换器时考虑其材料的散热 性; 3.设计化工、医疗器械时考虑材料的耐蚀性; 4.设计机械零件时考虑材料的受力情况, 因此,选择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
根据载荷的作用 于零件上(子弹、火箭、大炮的发射, 性质载荷分为:汽车、飞机的碰撞)
C.交变载荷:大小和方向至少有一个随时间 周期性的变化。 (匀速运转的轴承、齿轮的啮合)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鸟巢设计者:the designer “鸟巢”是国内在建筑结构上首次使用
机械制造基础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教学重难点 2.了解常用的硬 度指标
教学目的 3.了解常用的硬 度指标
1.了解金属材 料的力学性能 及工艺性能的 概念
2.理解力-伸长曲 线示意图
1.了解常用的硬度 指标
授课方法: 讲授法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及 过程: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A:断后伸长率(%) L0:试样的原始标距(mm) LU:试样拉断后的标距(mm) 断后伸长量的示意图: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2.断面收缩率(Z): 指试样拉断处横截面积的收缩量与原始横截面积 的百分比,用符号Z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Z S 0 SU X100%
Z:断面收缩率(S%0) 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mm2) SU:试样拉断后的断口处的最小横截面积(mm) 注意:断面收缩率不受试样尺寸的影响,能比较 确切地反应金属材料的塑形。A、Z值越大,表示 金属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好的金属易通过塑性 变形加工成形状复杂的零件。
(金属材料中:银、铜、金、铝、铍、镁、 钼、钴、锌、镍、镉、铁、锡导电性依次减 弱)。 2.设计散热器、热交换器时考虑其材料的散热 性; 3.设计化工、医疗器械时考虑材料的耐蚀性; 4.设计机械零件时考虑材料的受力情况, 因此,选择材料时要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
根据载荷的作用 于零件上(子弹、火箭、大炮的发射, 性质载荷分为:汽车、飞机的碰撞)
C.交变载荷:大小和方向至少有一个随时间 周期性的变化。 (匀速运转的轴承、齿轮的啮合)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鸟巢设计者:the designer “鸟巢”是国内在建筑结构上首次使用
机械制造基础
甘肃省水利水电学校
教学重难点 2.了解常用的硬 度指标
教学目的 3.了解常用的硬 度指标
1.了解金属材 料的力学性能 及工艺性能的 概念
2.理解力-伸长曲 线示意图
1.了解常用的硬度 指标
授课方法: 讲授法 授课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及 过程: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A:断后伸长率(%) L0:试样的原始标距(mm) LU:试样拉断后的标距(mm) 断后伸长量的示意图:
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热处理
2.断面收缩率(Z): 指试样拉断处横截面积的收缩量与原始横截面积 的百分比,用符号Z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Z S 0 SU X100%
Z:断面收缩率(S%0) S0:试样的原始横截面积(mm2) SU:试样拉断后的断口处的最小横截面积(mm) 注意:断面收缩率不受试样尺寸的影响,能比较 确切地反应金属材料的塑形。A、Z值越大,表示 金属材料的塑性越好。塑性好的金属易通过塑性 变形加工成形状复杂的零件。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PPT课件
ABS
优点:它具有良好的光泽,且质硬、坚韧, 它具有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它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 是良好的壳体材料。它易于印刷以及电镀 特别适用于作家用电器外壳及 性和表面硬度、耐冲击性、 等表面处理 缺点:ABS耐气候性差,易 各种制品的外壳,还可做一些 良好的刚性和流动性 受阳光的作用,变色,变脆 非承重载荷结构件 优点:AAS主要是为了解决ABS的不耐气 由于其具有良好的耐气候和耐 它是不透明的微黄色颗粒, 候性而研究的。其耐气候性比ABS高10倍 老化性能,故可以代替ABS用 略重于水,具有坚韧、硬 以上,同时,加工性能也好于ABS 缺点: 于生产在室外和光照的场合下 质和刚性的特征 它耐气候性差,易受阳光的作用而变色、 使用的外壳和结构件 变脆 优点:ACS的机械性能略高于ABS,其耐 它是不透明的微黄色颗粒, 室外环境、耐气候性高于ABS 10倍,也 具有坚韧、硬质和刚性的 优于AAS。ACS的热稳定性优于ABS,加 特征 工不易变色 缺点:不耐有机溶剂 它是一种透明的颗粒,略 重于水。其表面有较高的 光泽,制品有坚韧、硬质 和刚性的特征 优点:AS具有较高的透明性和良好的机 械性能,耐化学腐蚀,耐油脂,印刷性能 良好,是优秀的透明制品的原料 缺点: 它对缺口非常敏感,有缺口就会有裂纹, 不耐疲劳,不耐冲击 它也常用于代替ABS生产在室 外和光照的场合使用的外壳和 结构件
4.材料的疲劳强度
(1)认识交变载荷。有许多机械零件(如轴、齿轮、连 杆及弹簧等)在工作过程中受到大小、方向随时间呈周 期性变化的载荷作用,这种载荷称为交变载荷。 (2)认识疲劳强度。疲劳强度是指金属材料在无数次重 复交变载荷作用下,能承受不被破坏的最大应力。 (3)疲劳破坏的原因。疲劳断裂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 材料表面与内部的缺陷造成局部应力集中,形成微裂纹。 这种微裂纹随应力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逐渐扩展,使零件 的有效承载面积逐渐减小,以至于最后承受不起所加载 荷而突然断裂。
机械基础第一章完整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
2
第1
章
机械概述
1-1机器的组成 1-2金属材料的性能 1-3机械零件的强度 1-4摩擦和磨损
精选PPT课件
3
1-1 机器的组成
•本节任务: 1、什么是机器、机构、机械、零件和构件? 2、机器的组成部分。
精选PPT课件
4
1-1机器的组成
一、机器和机构
精选PPT课件
5
1、机器
机械基础
精选PPT课件
1
绪论
•机械基础是一门什么样的课?
机械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专业的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 工程力学
机械基础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零件与传动
机工械程工零力程件学材与:料传生:动产构:实件为践是了中材正常料确用制的成使机的用械。机设机器备械,和工必工程须程材了部料解件的机都基器是本的由知组许识成多为。构合从件理运(地动具选上有择看独材,立料机运,器动充由的 分若基发干本挥传单材动元料机)本构组身组成的成的潜;。在从工性结程能构力提上学供看为了,分基机析础器构。由件若的干强零度件、组刚成度。与要选了择解合机理器的,结就构要提了供解了机基构本 的理工论作与原方理法、。特点及应用和通用零件的类型、结构、材料、标准及选择方法。
精选PPT课件
25
2. 抗氧化性 (1)金属材料抵抗氧化作用的能力,称为抗氧化性。 (2)金属材料在加热时,氧化作用加速,如钢材在锻造、热处理、焊接等加热作业 时,会 发生氧化和脱碳,造成材料的损耗和各种缺陷。因此,在加热坯件或材料时, 常在其 周围形成一种还原气体或保护气体,以避免金属材料的氧化。 3. 化学稳定性 (1)化学稳定性是金属材料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的总称。
二、机器的组成 2、执行部分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1章机械制造过程的基础知识.ppt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工序是指在一个工作地点,由一个或一组 工人对一个或同时对数个工件所连续完成 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零件的工艺过程的 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取决于零件的 材料、结构特点、精度要求、技术条件、 生产批量的大小,以及工厂的具体生产条 件。
单件生产阶梯轴的工艺过程
工序 号
工序名称和内容 设备
~1.75
伸长率 δ/(%)
≤10
>10 ~15
>50 ~20
>20 ~25
>25 ~30
>30 ~35
>35 ~40
>40 ~50
>50 ~60
>60 ~100
>100
冲击韧度 αk(kJ.m-2)
热导率λ/ (W.m-1.K-1)
≤196
>196 >392 ~392 ~588
418.68 ~
293.08
变形系数是衡量变形的另一个参数,用它来表示切屑的外形尺寸 变化大小。如图2.5所示,切屑经过剪切变形、又受到前刀面摩擦后, 与切削层比较,它的长度缩短lch<lc,厚度增加即hch>hD(宽度不变),这 种切屑外形尺寸变化的变形现象称为切屑的收缩。 变形系数Λh表示 切屑收缩的程度,即:
h
lc lch
对调整工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对操作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 较低有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关 键来自序要调整卡和检验卡较低
1.2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1.2.1切削运动、切削用量与切削层参数的基本 概念 1.2.2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程度的表示方法 1.2.3工件材料的可切削性 1.2.4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切削热及控制措施 1.2.5金属切削刀具基础知识 1.2.6刀具的标注角度与刀具的工作角度 1.2.7常用刀具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应用范围 1.2.8刀具的磨损和耐用度,切削用量的制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求掌握机械零件表面的成形方 法——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和展成法;熟悉零 件常见表面(外圆、孔、平面、螺纹、齿面)的机 械加工方法;掌握切削加工中的运动、切削用量与 切削层截面参数。
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所有机械零件的表面,都是由一些基本表面形成的。 这些表面包括平面、圆柱面、圆锥面以及各种成形 表面(如螺纹表面、渐开线齿面等),这些表面通 常可以看成是一条母线沿着另一条导线运动而形成 的。图1.2所示的几何表面都是由母线1沿导线2运 动而形成的。母线和导线统称为发生线。
第1章 概 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典型机床的加工工艺范围 刀具的几何角度 工件定位的方式 六点定则 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第1章 概 论
案例导入
怎样获得如图1.1所示的阶梯轴零件?分析:它是由 一些外圆柱面、圆锥面(倒角)和平面组成,并有尺 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怎样才能获得这些表面? 需要哪些运动?需要用什么机床、刀具、夹具和量 具?怎样把它装在机床上?精度怎样?
(4)展成法 利用刀具和工件作展成切削运动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 1.3d所示,加工时,刀具1与工件按确定的运动关系作相对运动,切削 刃与被加工表面相切,切削刃各瞬时位置的包络线,就是所需的发生线。 用展成法形成发生线需要一个成形运动(即刀具运动A与工件运动B组 合而成的展成运动3)。
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
目录
第1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 第2章 金属切削基本原理 第3章 工艺规程设计 第4章 机械加工精度与表面质量
第5章 机床夹具
第6章 机械装配工艺基础
第7章 典型零件加工
第1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
(时间:4次课,8学时)
第1章 概 论
教学目标:
机械产品是由若干机械零件组成的。要获得需要的机 械零件,必需要了解该零件表面的成形方法,通过选 择合适的机床、刀具和夹具,采用正确的装夹方法, 对材料或毛坯进行加工,即变成具有一定形状、尺寸 和精度的零件。其中,由机床、刀具、夹具和工件组 成的系统称为机械加工工艺系统(简称工艺系统), 它对能否满足工件的要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章重 点分析工艺系统各部分的特点及机械加工中常用的概 念和方法。
第1章 概 论
图1.1 阶梯轴简图
第1章 概 论
1.1 1.2 1.3 1.4 1.5 1.6 1.7
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 机械加工工艺装备 基准的概念及其分类 工件定位的六点定则 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实训 习题
1.1 机械加工的基本概念
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
机械制造基础第1章机 械制造技术基础概述
PPT课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成绩评定
1. 期末考试成绩(闭卷)(70%) 2. 综合训练环节、讨论课成绩和附加
成绩(10%) 3. 作业成绩(10%) 4. 实验成绩(10%)
实验安排
第 六 周: 1、刀具角度;
2、机床传动系统
地点: J8楼 112室 57592 乔志刚老师联系
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
图1.4 车削时的切削运动与加工表面
1.1.2 切削加工成形运动和切削用量
在切削过程中,切削刃相对于工件运动轨迹面,就 是工件上的过渡表面和已加工表面。这里有两个要 素,一是切削刃,二是切削运动。不同形状的切削 刃与不同的切削运动组合,即可形成各种工件表面, 如图1.5所示。
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图1.3 形成零件表面的4种方法
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2)成形法 利用成形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如图1.3b所示, 切削刃1的形状和长度与所需形成的发生线(母线2)完全吻合,工件作 回转运动形成导线,最终也获得回转曲面。
(3)相切法 利用刀具边旋转边作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如 图1.3c所示,刀刃1作回转运动,同时刀具轴线沿着发生线的等距线作 轨迹运动,切削点运动轨迹的包络线就是所需的发生线。为了用相切法 得到发生线,需要二个成形运动,即刀具的旋转运动和刀具中心按一定 规律运动。
切削加工中发生线是由刀具的切削刃和轨迹的相对运动得到的,不同的 加工运动、不同的切削刃形状,形成发生线的方式不同,获得的零件表 面就不同。形成零件表面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以下4种:
(1)轨迹法 利用刀具作一定规律的轨迹运动对工件进行加工的方法。 切削刃与被加工表面为点接触,发生线为接触点的轨迹线。图1.3中母 线2,工件作回转运动形成导线,最终获得回转曲面。采用轨迹法形成 发生线需要一个成形运动。
使用教材:
倪小丹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清华大学 出版社,07.3 参考教材:
1.张世昌等主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 高教出版社, 2008.12 2.王启平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M],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 版社,2002. 3.陈日曜主编。《金属切削原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1.1.1 工件表面的成形方法
图1.2 零件表面的成形
1.1.1 工件表面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方法
需要指出:1虽然母线和导线相同,但若两者间起始位置不同,形成的 表面也不同,如图1.2中的b及c。2有些表面,其母线和导线可以互换, 如图1.2中a、d和f等,称为可逆表面;另一些表面则不能互换,如图中 b和e,称为不可逆表面。
1. 成形运动 (1)主运动 直接切除工件上的切削层,以形成工件以加工表面的基本
运动。主运动的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机床的主运动只有一个。主 运动可以由工件或由刀具完成,车削时的主运动是工件的旋转运动。 (2)进给运动 是指不断把切削层投入切削的运动。进给运动的速度较 低,消耗的功率较小。进给运动不限于一个,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 间歇性的。 切削时,工件上形成三个不断变化着的表面(见图1.4): 已加工表面 指经切削形成的新表面,它随着切削运动的进行逐渐扩大。 待加工表面 指即将被切除的表面。它随着切削运动的进行,逐渐缩小, 直至全部切去。 过渡表面 指切削刃正在切削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