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1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文言文阅读训练(一)

文言文阅读训练

1.君子①志道②

孟子③曰:孔子登.东山④而小.鲁⑤,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

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

..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⑥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选自(战国)孟轲《孟子》

〔注释〕

①君子:古指品德高尚的人。②志道:立志于大道。③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④东山:即蒙山。⑤鲁:古代诸侯小国鲁国。⑥科:沟坎。

〔文言知识〕

说“于”:“于”是介词,和它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作状语、补语。上文如“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解释为“看见过大海的人,很难再被水吸引。”“在圣人门下游学的人,很难再被其他的言论所动。”又如,《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意为“庞涓死在这棵树的下面”。

〔思考与练习〕

1、解释:

①登②小③为

④故⑤澜⑥明

⑦容光⑧盈⑨行

2、翻译:

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3、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2、晋人伐刑①(xíng)

晋人伐.刑,齐桓公将救之。鲍叔②曰:“太蚤.。刑不亡.,晋不敝.;晋不敝,齐不重。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大。君不如晚救之以敝晋△,齐实利.。待刑亡而复存之,其名实美。”桓公乃弗救。

选自(战国)韩非《韩非子》

〔注释〕

①刑:指古代诸侯刑国。②鲍叔:即鲍叔牙。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信任的大臣。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含答案1

黔之驴

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①黔(qián):地名。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③遁(dùn):逃走。④噬(shì):咬。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⑦跳踉(liàng):跳跃。⑧?(hǎn):虎怒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异:__________________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粗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3.翻译下列句子。

技止此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异,特殊、特别。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2)去,离开。

2.C

3.本领不过这样罢了。意思接近即可。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寓言故事-专项练习

七年级文言文专题-寓言故事-专项练习

经典·寓言故事

一、【AB】【必做】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5分)

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③而为琴,弦而鼓④之,金声而玉应⑤,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⑥,使国

工视之,曰:“弗古。”还之。工之侨以归,谋诸⑦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⑧,作古款焉;匣而埋诸

土⑨,期年出之,抱以适⑩市,贵人过而见之,易⑪之以百金,献之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⑫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⑬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选自刘基《郁离子》)【注释】

①工之侨:虚构的人名。②良桐:上等的桐木,即梧桐,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

③斫(zhuó):砍削。④弦而鼓:装上琴弦弹奏。弦:装上琴弦,名词活用作动词。鼓:演奏。

⑤金声而玉应:发出的声音像金属和玉器相互碰撞应和。⑥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⑦诸:兼词,之于。⑧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

⑨匣而埋诸土:(把它)装在匣子里并埋在泥土中。匣,装在匣子里,名词活用作状语。

⑩适:到……去。⑪易:换,交易。

⑫希世:世上少有。希,通“稀”。⑬岂:难道。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期.年出之(满)

(2)莫不然.矣(如此,这样)

【解析】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字词(实词、虚词)意义的理解。解答本题要依据句意,结合所学知

识推断字词的含义。①句意为:过了一年挖出来。②句意为:没有(一件事情)不是这样的。

2.工之侨的琴最初不被国工认可,后来为什么又被众人视为珍宝?这一故事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

(3分)

原因:工之侨把他的琴仿古化制作了,他人认为这把琴是古代珍宝。

揭示现象:很多人都习惯从事物外表判定事物好坏,而不看本质。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一、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选自韩愈《顺宗实录·宫市》)

【阅读训练】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2)农夫涕泣

(3)不取直而归(4)遂殴宦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仍邀以驴送至内”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3.把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4. 文中卖柴农夫与白居易笔下的卖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卖柴农夫与卖炭翁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二、教学相长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选自《礼记·学记》)

【阅读训练】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

(1)不知其旨也(2)虽有至道(3)知困(4)教学相长也

2.翻译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故曰:教学相长也。

3.《教学相长》集中论证了____和___的关系,说明了___ 的道理。

三、樊重树木

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来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齐民要术》序)

六年级下册第5讲-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1学生版

六年级下册第5讲-寓言类文言文阅读训练题1学生版

寓言类文言文阅读题

一、文言文阅读(共26题;共371分)

1.阅读理解,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弃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字的意思。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________

②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

(2)根据文言文,写出下列各句中“之”字的含义。

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_______

②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________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________

④虽与之俱学。________

(3)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时应该读出________的语气,“日:非然也”应该读出________的语气。A.疑问B.反问C.否定D.肯定

(4)《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阅读理解。

愚公移山(有删改)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愚公移山的原因是什么?()

A.愚公年纪大了,时间很多,想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B.愚公家住在山区,北部很闭塞,出来进去都要绕路很不方便。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1.自相矛盾

在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他:“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因为既有不可陷之盾,又有无不陷之矛,这两者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2.义犬救主

XXX喜欢打猎,养了一只猎犬,名叫“的尾”,每次都跟着他。有一次,XXX来到江边,被一条大蛇围绕。犬咬死了蛇,但XXX却昏迷不醒。犬在路上不停地彷徨吠叫,家人跟着犬来到了江边,发现了XXX。XXX被救回家后,犬连续两天都不吃东西。从此,XXX对犬格外珍爱,把它当成亲戚一样看待。

3.改写后的启示

自相矛盾的行为会让人难以相信你所说的话。而狗对主人的忠诚和义气是无私的,值得我们研究和珍惜。

XXX而学,夜以继日,不厌其烦,不辍其志,以求所学

之成。这是古代学者勤奋好学的写照。在当今社会,也有很多人像古人一样,不辞辛劳,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升。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创造了一个个辉煌的人生。

1.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将“炳烛而学”改成现代汉语。

3.请简述你认为勤奋好学的重要性。

参考答案:

1.古代学者勤奋好学的写照,以及当今社会中勤奋追求知

识的人们的事例。

2.用现代汉语表达为“夜以继日地研究,不厌其烦,不辍

其志,以求所学之成。”

3.勤奋好学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研究和

提升自己,才能在职场和生活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成就。同时,勤奋好学也是一个人塑造自己品格和修养的重要途径。

经典寓言故事文言文练习

经典寓言故事文言文练习

经典寓言故事文言文练习

经典寓言故事文言文练习

(一)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

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

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长:当首领。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虎求百兽而食之.()(2)子.无敢食我也()

(3)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4)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2. 读出最后一句话中的两处停顿,用“/”标在句子中。(2分)

3. 从这则寓言课概括处的一格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3分) 4.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2分)

(二)画蛇添足

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④

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

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注释】①祠:古代贵族每年四季祭祀祖先,各有名称,春祀叫做“祠”。②舍人:

战国和秦汉时期,王公贵族的门客称舍人。③卮:古代盛酒的器皿。④画地:在地上作画。

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引酒且.饮之 (将要)

B.数人饮之不足.( 够 )

C.我能为之.足 ( 的 )

D.终亡.其酒(丢失)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1)一人饮之有余.()(2)乃左手持.卮()

《中国古代寓言》习题和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习题和答案

《中国古代寓言》习题和答案中国古代寓言题和答案

寓言一:《老鼠娶亲》

1. 描写老鼠娶亲的诗句有哪些?

答:诗句有:老鼠结婚成双;新房无人探;人来惊恐走;呜呜洞口弹。

2. 故事中,老鼠夫妻选了哪一个季节结婚?为什么?

答:老鼠夫妻选了秋天结婚,因为秋天天气干燥,洞穴里没有水,容易解决洞穴淹水的问题。

寓言二:《争风吃醋》

1. 寓言中描述了哪些动物的争风吃醋?

答:描述了燕子和乌鸦的争风吃醋。

2. 谁最终得到了那把扇子?

答:最终扇子落到了别的人手中,因为燕子和乌鸦争执不下,扇子被别人夺走了。

寓言三:《一毛不拔》

1. 描述了哪些人物角色?

答:描述了祖父,孙子和孙子的朋友小钱。

2. 为什么孙子和小钱感到无聊?

答:孙子和小钱感到无聊,因为他们什么也不干,整天赖在家里,甚至连一毛钱的零花钱都没有。

寓言四:《千里送鹅毛》

1. 描述了谁从哪里来到哪里?

答:描述了一个人从千里之外的地方来到大陆的一个地方。2. 他手中拿着什么东西?

答:他手中拿着一根鹅毛。

以上是《中国古代寓言》的习题和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1.自相矛盾

在楚国,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耀自己的盾牌坚不可摧,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穿透它。同时,他也夸耀自己的矛锋利无比,可以穿透任何东西。但当有人问他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会发生什么时,他无法回答。因此,一个不可穿透的盾牌和一个可以穿透任何东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2.义犬救主

XXX喜欢打猎,他养了一只狗,叫做“的尾”,每次都会

跟随在他身边。有一次,XXX到了江边,被一条大蛇围住了。狗咬死了蛇,但XXX已经晕倒在地,毫不知情。狗在路上哀嚎,徘徊不定,家人觉得奇怪,跟着狗走了过去。XXX已经

窒息,被家人送回家,两天后才苏醒过来。在XXX还没有XXX的时候,狗始终没有吃东西。从此,XXX对狗格外珍惜,就像对待亲戚一样。

2.家人觉得奇怪,于是跟着狗一起走。

3.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危急时刻保护

主人,二是在主人生病时不离不弃,表现出忠诚和爱心。

XXX而学,夜以继日,是为求学的最高境界。这句话出

自《左传》,形容古代学子为了求学而在夜晚点燃灯烛,不眠不休地研究。这种精神也被称为“夜以继日”。现在,这种精神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只有不断研究、不断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1.这句话的出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左传》。

2.不断研究、不断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寓言故事类题】汇集练附答案详析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寓言故事类题】汇集练附答案详析

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之寓言故事类题】汇集练

1、傅马栈最难

桓公观于厩①,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仲对曰:"夷吾②尝为圉人③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管子·小问篇》)

注释:

①厩:马房。②夷吾:管仲的表字。③圉人:养马的人。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桓公观于厩()

②傅马栈最难()

③曲木又求曲木()

(2)翻译下面句子。

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2、烛邹亡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王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召吏欲杀之()

③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

(2)翻译下面句子。

①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②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以轻士,是罪三也

(3)从某一角度,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3、东野稷败马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

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①使之钩百而反( )

②稷之马将败(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

1.“朝三暮四”中的主人公是谁()

A.猴子

B.狐狸

C.蛇

D.兔子

2.“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没有好处。”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塞翁失马

B.画蛇添足

C.一叶障目

D.道听途说

3.“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盲人识日

B.庖丁解牛

C.杞人忧天

D.郑人买履

4.《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谁?()

A.后羿

B.飞卫

C.弈秋

D.伯乐

5.《塞翁失马》告诉我们()

A.东西丢了很可惜

B.虽然丢失了东西,但不一定是坏事

C.东西丢了要及时寻找

6.《买椟还珠》中,“椟”是()的意思。

A.鞋子

B.宝贝

C.包

D.盒子

7.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A.季子投师

B.刻舟求剑

C.滥竽充数

D.纪昌学射

8.《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A.狮子

B.老虎

C.狐狸

D.大象

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A.公明仪

B.张僧繇

C.孙叔敖

D.宋元君

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A.自相矛盾

B.杞人忧天

C.塞翁失马

D.南辕北辙

11.“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生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12.“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出自寓言故事

13.“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寓言故事

14.《铁杵磨成针》故事中的大诗人是

15.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16.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17.《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的故事。

18.“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寓言故事

19.你最喜欢《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哪一篇?至少说出两条原因。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第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2)

(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2)兽见之皆走:..(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2.翻译下列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

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2)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通(2)反归取之通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何不试之以足B.宁信度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吾忘持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2)何不试之以足()(3)至之市而忘操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列子学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

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②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阅读测试题,供您参考:

一、选择题

1.“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愚公认为可以移走大山的理由是什么?

A. 山上有宝藏

B. 山挡住了他们家的道路

C. 山上有神仙

D. 山可以挡住洪水

2.“郑人买履”这个故事中,郑国人买鞋子时为什么一定要用自己的脚去试?

A. 他想炫耀自己的脚比别人更漂亮

B. 他想确认鞋子是否合适

C. 他想测量鞋子的尺寸

D. 他认为用脚试鞋是一种浪费

3.“守株待兔”这个故事中,农夫最终没有得到兔子是因为什么?

A. 兔子跑得太快了

B. 兔子从另一个方向逃跑了

C. 农夫没有耐心继续等待

D. 农夫没有及时捕捉到兔子

二、简答题

4.请简要描述“画蛇添足”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

5.“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阅读理解题

6.阅读“东郭先生”这个寓言故事,回答以下问题:

(1)东郭先生为什么会被狼吃掉?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请注意,以上测试题仅供参考,您可以根据您的需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小学文言文古文阅读训练30篇(含答案)

1.自相矛盾

在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刺穿。”有人问:“用你的矛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这说明既不能被穿透的盾与可以穿透任何东西的矛,不可能同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2.“其人XXX”的原因是他夸大了矛和盾的功力,使自己

的话自相矛盾,无法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3.如果我是楚国商人,我会比较自己的矛和盾与其他同类产品,展示它们的优点和质量,让顾客看到它们的价值,从而促进销售。

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说话和做事要认真考虑周到,不要自相矛盾,产生矛盾。

2.义犬救主

XXX喜欢打猎,饲养了一只狗,名叫“的尾”,每次都跟随在他身边。有一次,XXX到了江边,被一条大蛇围绕。狗

咬死了蛇,但XXX却晕倒在地,一无所知。狗彷徨地嗥叫着,来回在路上奔跑。家人感到奇怪,跟着狗走。XXX窒息而死,被人们带回家,两天后才苏醒过来。在XXX还没有醒来的时候,狗始终不吃东西。从此,XXX对狗十分珍爱,视为亲人。

1.解释加点的字。

1)XXX喜欢打猎(弋:射)(2)狗咬死了蛇(咋:咬)(3)

两天后才苏醒过来(乃:才)(4)XXX窒息而死(闷绝:窒息)

2.他的家人感到奇怪,就跟着狗走。

3.狗表现出了对主人的忠诚和义气,它不顾自己的生命危

险保护主人,即使主人已经死亡,它也始终不离不弃,表现出了对主人的深厚感情。

XXX而学,夜以继日,这是形容人刻苦研究,勤奋不懈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理解及答案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理解及答案

1. 文言文寓言故事带启示

狐假虎威文言文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

译文

楚宣王问群臣,说:“听说中原地区的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的吗?”群臣无人回答。江亿回答说:“老虎捕捉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对老虎说:‘你不敢吃我,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如果你吃掉我,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你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老虎信以为真,于是就和狐狸同行,群兽见了老虎,都纷纷逃跑,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现在,大王拥有五千里江山,百万雄师,都归昭奚恤掌管。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权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军队呀!就像百兽畏惧老虎一样。”

狐假虎威: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吓唬其它野兽。比喻依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人的人。含贬义。狐:狐狸。假:借助。虎威:老虎的威势。

2. 寓言故事文言文

黔驴技穷的寓言故事:《黔之驴》柳宗元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小学生文言文阅读与训练:1、寓言故事

小学生文言文阅读与训练:1、寓言故事

4.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1]。兔走[2]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3]而守株,冀[4]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 国笑[5]。
——《韩非子》
【注释】[1]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 树茎。[2]走:跑,逃跑。[3]耒 (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 木叉。[4]冀:希望。[5]而身为宋国 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个故事包含的一个成语是_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文今译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捉到一只狐狸。狐狸说:“你不敢
吃我!上天派我做百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这是违背了上 天的命令。你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你前面走,你跟在我的 后面,看看百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老虎认为狐 狸说得对,所以就跟着狐狸一起走。百兽见了它们,都纷纷逃 跑。老虎不知道百兽是害怕自己才逃跑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
阅读训练
1. 《韩非子》是_______时期的_______(人名)所著。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双下划的字。 (1)为木兰之柜( ) (2)此可谓善卖椟矣( )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买椟还珠”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现在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练习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2)兽见之皆走.:

(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写在文前横线上)。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未穷.青之技()(2)秦青弗.止。()

(3)响遏.行云。()(4)薛谭乃射.求反()

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一毛不拔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方.拔一根()(2)既.欲做人()

(3)拔之.()(4)不胜

..痛叫()

2.翻译画线句子。

3.文中有一成语是,它的意思是:

东施①效颦

西施②病心③而颦④其里⑤。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注释】①东施:越国的丑女。②西施:越国的美女。③病心:心口疼。④颦:皱眉。⑤里:乡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②挈妻子而去之走.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译文:

3.阅读上文及链接材料,请针对东施失败的原因,给提一点建议。

我想对你说:

4、和“东施效颦”意思相近的一个故事是:()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译文:一猴子死了,被带到地府见到了冥王,求冥王让他转世为人。冥王说:“想要做人,就必须把你身上的毛拔干净。”说完就叫夜叉动手拔猴子身上的毛,只拔了一根,猴子就忍受不了拔毛之痛,冥王笑着说:“畜生,看你连把根毛都受不了了,要怎么做人!”

1.①认为……美②离开

2. 她(丑女)只知道(西施)皱眉很美,却不知道(西施)皱眉显得美的原因。

3.提示:建议对方从实际出发,取人之长,不可盲目效仿;语言中肯。(如有其他建议,言之有理也可)

狐假虎威

1.(1)不(2)跑(3)你(4)因此

2.(1)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

(2)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

3.狐假虎威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以分析,往往被假象迷惑。)郑人买履

1.(1)坐-座(2)反-返 2.D

3.(1)尺码(2)履(3)到、往;尺码

4.(1)(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列子学射

1.(1)向(2)告诉

2.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3.说明了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守株待兔

1.(1)跑(2)放下(3)希望(4)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薛谭学讴

1.(1)尽(2)不,没有(3)阻止(4)道歉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再也不敢说要回家。

3.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八)一毛不拔1.(1)才,刚;(2)已经;(3)代词,代“猴毛”;(4)忍不住2.看你一毛不拔,又怎么能做得人?

3.一毛不拔;原意是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形容十分吝啬自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