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Excel”教学设计
初中excel全新教案

初中excel全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包括单元格、工作表、公式、函数等。
2. 培养学生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如数据录入、排序、筛选、图表制作等。
3. 引导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技巧,提高工作效率。
二、教学内容1. Excel的基本概念:单元格、工作表、公式、函数等。
2. 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录入、排序、筛选、图表制作等。
3. Excel的高级应用:数据透视表、宏、条件格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基本操作技巧。
2. 难点:高级应用,如数据透视表、宏、条件格式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份精美的Excel表格,引发学生对Excel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如单元格、工作表、公式、函数等。
通过示例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巧。
3. 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数据录入、排序、筛选、图表制作等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拓展:介绍Excel的高级应用,如数据透视表、宏、条件格式等,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这些功能。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解+实践+拓展”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3. 教师巡回指导, individualized instruction,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Excel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
3. 实践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项目,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运用Excel的能力。
4. 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Excel的学习兴趣,鼓励自主学习和实践。
Excel电子表格新手入门教案

Excel电子表格新手入门教案第一章:Excel 2010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 2010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2. 熟悉Excel 2010的界面布局。
3. 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如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工作簿。
教学内容:1. Excel 2010的功能和用途。
2. Excel 2010的界面布局,包括快速访问工具栏、菜单栏、功能区、工作表标签、滚动条等。
3. 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工作簿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讲解Excel 2010的基本功能和用途。
2. 演示Excel 2010的界面布局。
3. 操作演示新建、打开、保存和关闭工作簿的方法。
第二章:单元格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掌握单元格的选定、编辑、格式化和填充。
2. 熟悉单元格地址的表示方法。
3. 学会使用单元格批注。
教学内容:1. 单元格的选定方法,包括单个单元格、多个单元格和单元格区域的选择。
2. 单元格的编辑,包括输入、修改和删除数据。
3. 单元格的格式化,包括字体、颜色、对齐、边框等。
4. 单元格的填充,包括自动填充和手动填充。
5. 单元格地址的表示方法,如绝对地址和相对地址。
6. 单元格批注的添加、编辑和删除。
教学活动:1. 讲解单元格的选定方法。
2. 操作演示单元格的编辑、格式化和填充。
3. 讲解单元格地址的表示方法。
4. 操作演示单元格批注的添加、编辑和删除。
第三章: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教学目标:1. 掌握工作表的选定、插入、删除和重命名。
2. 熟悉工作表的标签颜色和滚动条。
3. 学会使用工作表的视图切换。
教学内容:1. 工作表的选定方法,包括单个工作表、多个工作表和所有工作表的选择。
2. 工作表的插入,包括插入空白工作表和工作表副本。
3. 工作表的删除,包括删除空白工作表和特定工作表。
4. 工作表的重命名,包括修改工作表名称。
5. 工作表标签颜色和滚动条的设置。
6. 工作表的视图切换,包括普通视图、页面布局视图和草稿视图。
excel教案初识excel

Excel教案初识Excel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
2. 学会在Excel中创建、保存和打开工作簿。
3. 掌握在Excel中输入、编辑和格式化数据的基本方法。
4. 学会使用Excel中的常用函数进行简单的数据计算。
5. 能够进行基本的Excel操作,如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排序和筛选等。
教学准备:1. 安装有Excel软件的计算机。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内容:一、Excel的基本功能和界面布局1. 介绍Excel的基本功能,如数据处理、图表制作等。
2. 讲解Excel的界面布局,包括菜单栏、工具栏、工作表标签等。
二、创建、保存和打开工作簿1. 演示如何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簿。
2. 讲解如何保存和打开已有的工作簿。
三、输入、编辑和格式化数据1. 演示如何在Excel中输入数据。
2. 讲解如何编辑和格式化数据,如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
四、使用常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1. 介绍一些常用的Excel函数,如SUM、AVERAGE、COUNT等。
2. 演示如何使用这些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五、单元格格式设置、数据排序和筛选1. 讲解如何设置单元格的格式,如数字、文本、日期等。
2. 演示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和筛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Excel的基本功能、界面布局、函数使用等知识点。
2. 示范法:通过投影仪或白板演示Excel操作步骤。
3. 实践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 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操作题等,全面测试学生对Excel的掌握情况。
六、学习Excel的菜单栏和工具栏1. 详细介绍Excel的菜单栏,包括文件、数据、审阅、视图等菜单。
2. 讲解工具栏中的常用工具,如字体、颜色、单元格格式等。
七、掌握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 学习插入、删除、重命名工作表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Excel》教案三篇

【导语】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采集、传输、存储、加⼯、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般理解。
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表格的编辑 教学⽬标: 1、会插⼊⾏和列。
会调整⾏⾼与列宽。
2、会插⼊新的⼯作表。
3、数据排序 教学重、难点:调整⾏、列宽;删整⾏整列数据的操作。
教学⽅法: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求总和的函数是什么?2.求平均值的函数是什么? 3.如果不记得这些函数名的写法,怎样办?怎样使⽤函数指南? ⼆、新授 (⼀)、⾏⾼与列宽的调整操作(⽤电⼦络教室进⾏演⽰讲解) 我们可以⽤Excel制作表格了,但表格还不够完美,如表格标题占据了其他的单元格,⾏列的宽度不是很合适等。
下⾯我们就来学习⼯作表的编辑⽅法。
(1)调整⾏⾼ a.选取所要调整的⾏ b.将光标移动到任两个选定⾏⾏标之间的线上,当⿏标指针变为形状时,按下⿏标左键上下拖动,调整⾏宽。
最后松开⿏标左键. (2)调整列宽 a.选取要调整的列 b.将⿏标指针移到任意选定的两列列标之间的线上,当⿏标指针变为时,按下⿏标左键拖动,调列宽.最后松开左键 2、⾏与列的插⼊操作(⽤电⼦络教室进⾏演⽰讲解) 提⽰:⾸先要定位⾏列插⼊的位置。
3、删除整⾏整列的操作 (⼆)⼯作表操作 1、插⼊新的⼯作表。
2、⼯作表间复制数据。
(三)数据排序 1、选定表格,要包括表头。
2、主关键字和次关键字的设置。
3、按升\降序排列。
三、⼩结:光标要移到选定⾏或列的标线之间,才能调整宽度。
Excel 2003函数计算 教学⽬标: 1、会利⽤函数求和、求平均值、函数值、⽇期函数。
2、会利⽤公式进⾏填充。
3、掌握函数的使⽤⽅法。
教学重、难点:函数的使⽤ 教学⽅法:讲述法演⽰法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怎样在Excel中,使⽤公式进⾏⾃动填充数值? ⼆、新授 1、师谈话引⼊: 现在,同学们已经学会了公式的使⽤,但是当对表格中的数据进⾏复杂的公式计算时,你会发现输⼊⼀个正确⾼效的公式是相当费时的(可举例说明之)。
初二上册信息技术《Excel》教案三篇

【导语】信息技术是指利⽤计算机、络、⼴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具与科学⽅法,对⽂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获取、加⼯、存储、传输与使⽤的技术之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科技含量。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数据的排序 教学⽬标: 1、掌握数据的排序⽅法 2、掌握多重关键字排序的⽅法 教学重、难点:数据的排序 教学⽅法:讲练结合讲练结合(⽤电⼦络教室进⾏演⽰讲解)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如何设置⼩数位数? 2、合并及居中操作有何作⽤?如何合并及居中? ⼆、导⼊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设计,已经将我们的⼯作表装饰得很漂亮了。
现在⼜有⼀个新问题:如果我想按照每个⼈的上时间的多少排序,以掌握每个⼈的基本情况,该如何操作呢?今天开始学数据的排序! 三、新授 1、选取范围的⽅法 a.相邻区域的选取:(三种⽅法) ●⽤⿏标进⾏拖拉选取区域。
●按住shift键,单击选择区域的两个对⾓单元格。
●按住shift键,同时⽤键盘上的箭头选择。
b.不相邻区域的选取: ★⽤上⾯的⽅法选取第⼀块区域后,按下Ctrl键不放开,然后再⽤上述⽅法选择其他的区域. 2、排序步骤:a.选择要参加排序的数据范围b.选择“数据”菜单中的“排序” c.设置要排序的主要关键字。
说明:因为在选择范围时,选择了表头。
所以要选中“有标题⾏”前的单选钮。
d.由于想按降序排,所以选择“递减”e.单击“确定”按钮 四、⼩结:1.数据排序的⽅法2.思考:若遇到相同数据怎样设置顺序? 五、学⽣练习 教学后记:要让学⽣使⽤不同的主关键字进⾏排序,体会它的⽅便之处设置⼩数位与合并及居中 教学⽬标: 1、会设置⼩数位 2、会合并单元格⾏居中操作 教学重、难点:设置⼩数位合并及居中 教学⽅法:讲练结合(⽤电⼦络教室进⾏演⽰讲解) 教学教程 ⼀、复习提问: 1、怎样打开设置单元格格式对话框? 2、怎样使单元格中的内容居中? ⼆、新授 1、师谈话引⼊: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会对⼯作表进⾏⼀些美化⼯作。
《认识Excel数据表》教学设计(共5篇)

《认识Excel数据表》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认识Excel数据表》教学设计《认识Excel数据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闽教版《中学信息技术》七年期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之后,又学习的Office软件中的一个数据处理软件。
在我们的工作中,经常遇到数字处理的问题,比如校教务处的学生成绩统计表,学生学籍登记表,会计人员的财务报表等等,Excel软件就是最适合软件。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认识Excel窗口,比较与Word的不同之处。
②了解Excel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有关概念。
③学会工作表插入、删除和重命名的方法。
④学会建立简单的工作表,保存工作簿文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
能够体验到使用信息技术(如woed,Excel等)的方便、快捷。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电子表格的建立、数据的输入及保存;(2)难点:正确的建立电子表格及正确的在表格中输入数据及保存电子表格;二、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初一的学生,他们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有着不断创新的潜力。
这些学生有着好动的习惯,喜欢动手操作制作一些小东西,利用这一点我想利用“自主探究”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小组探究,引导、讲解、演示以及给时间探讨等方法进行教学。
三、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分层教学法、赏识教育法、自主探究学习法、协作学习法、合作讨论法四、课前准备全校学生上学期期中、期末、中考成绩的统计表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全校学生上学期期中、期末、中考成绩的统计,总分,单科第一,等等以前用的是手工,而现在用的是计算机,大家都知道使用的计算机后,极大的提高了统计效率,能够将两天的工作,一小时就能完成。
认识excel初中教案

认识excel初中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学会在Excel中输入数据、编辑单元格、格式化表格。
3. 掌握Excel中的基本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4. 能够运用Excel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管理。
教学重点:1. 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
2. 数据输入和编辑。
3.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教学难点:1.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教学准备:1. 安装有Excel的计算机。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Excel是一款电子表格软件,用于数据分析和处理。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到Excel的场景,如家庭预算、学习成绩统计等。
二、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10分钟)1. 打开Excel,向学生介绍工作簿、工作表和单元格的概念。
2. 演示如何新建一个工作簿,插入和删除工作表。
3. 引导学生探索Excel的菜单栏和工具栏,了解常用的功能按钮。
三、数据输入和编辑(10分钟)1. 演示如何在Excel中输入数据,包括文本、数字和日期。
2. 教学如何编辑单元格,如修改内容、删除单元格、合并单元格等。
3. 引导学生练习输入和编辑数据,解答他们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公式和函数的使用(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公式的概念,演示如何输入和编辑公式。
2. 教学常用的数学函数,如SUM(求和)、AVERAGE(求平均数)等。
3. 引导学生练习使用公式和函数,解答他们在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实践活动指导书,让他们根据指导书上的要求,运用Excel完成一些简单的数据分析和管理任务。
2. 学生在计算机上操作,教师巡回指导,解答他们的问题。
六、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向学生介绍一些Excel的高级功能,如数据透视表、图表等,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了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界面,掌握了数据输入和编辑、公式和函数的使用等基本操作。
认识Excel教学设计

认识Excel教学设计第一篇:认识Excel教学设计课题:认识Excel 教学时间:授课班级:教学目标:了解Excel的启动、退出熟悉电子表格的功能、特点及应用,掌握Excel窗口各个组成部分,学会区分工作表和工作簿,了解工具菜单自定义与选项命令教学重点: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关系,制定义Excel窗口界面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各种工具制定义Excel窗口界面教学方法:教授、演示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导入在前面学习了排版、编辑文件考试试卷等文件操作,我们使用的是word 软件。
如果我们要想对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那我们要使用的就是Excel软件了。
Excel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兼容性好;使用方便;也具有网络功能。
这节课我们来认识Excel [板书]三、讲授新课 1.Excel的启动提问:Word软件是怎样启动的?引出excel的启动。
三种方法:1)“开始” →“程序” →“Microsoft Excel”2)双击“桌面”上的Excel快捷方式3)右击“桌面”空白处→“新建”→Excel工作表2.Excel的窗口1).比较Execl窗口与Word窗口的异同按由上到下的顺序为:“标题栏”→“菜单栏” →“常用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 →“编辑栏” →“工作区” →“工作表标签” →“水平滚动栏” →“状态栏” →“垂直滚动栏” 2)工作区:全选按钮;行号;列标;单元格;水平分割框(右上角);垂直分割框(右下角)。
(介绍Excel的工作表)3.Excel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可略)方法:1)右击键菜单栏或工具栏,选快捷菜单显示或隐藏的工具2)“视图”→“工具栏”→常用、格式、绘图。
适宜:Word/Excel等大部分编辑软件。
说明:本命令属于开关命令(单击就打开、再单击就隐藏)4.菜单栏与工具栏的移动(可略)方法:鼠标指向菜单栏的双线处,拖动菜单栏到指定位置。
(注意:虚线框在指定位置出现时才可松开鼠标键。
初识excel学案

第1课《初识Excel》学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数据处理的基本概念,了解Excel 2000的启动、退出,了解电子表格的功能、特点及应用,掌握Excel窗口各个组成部分,能够区分工作表和工作簿,会给工作表重命名,理解并掌握工作表、工作簿、单元格等概念,掌握保存和关闭工作簿的方法。
二、自主探究
1.启动Excel
2.认识Excel窗口
自学课本第2-5页,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
与我们以前学过的word软件窗口相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两者的菜单栏的比较:
两者的常用工具栏的比较:
两者的格式工具栏的比较:
两者的编辑区的比较:
3.相关概念
(1)工作簿与工作表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工作簿一个excel文件就叫一个工作簿,文件扩展名为.xls
工作表工作簿里面包含若干个工作表
(2)什么是单元格?活动单元格?单元格区域?
A4单元格中的内容是什么?
15所在的单元格名称是什么?
表中有内容的单元格区域怎么表示?
(3)名称框和编辑栏
比一比:看谁能最先找到名称框和编辑栏?
试一试,单击任意一个单元格,在里面随意输入一个数字,观察名称框和编辑栏有什么变化?
4.工表表的操作
做一做,打开工作簿“引入”,添加一张新的工作表,命名为“比较”,删除“Sheet 3”,最后调整三张工作表的顺序,依次为统计、图表、比较。
5.关闭工作簿
三、课堂练习
课本第5题。
P8。
(完整版)Excel教学设计(全)

根据教学内容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各个知识点的课时,确保教学进度和效果 。
进度计划
制定详细的教学进度计划,包括每个课时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 法等,以便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进度和要求。同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 整进度计划,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03
课堂互动与讨论环节
提问互动策略设计
功能和操作技巧。
下一阶段改进方向和目标
针对学员反馈,适当调整课程难 度和进度,确保学员能够跟上教
学节奏。
增加更多实际案例和高级功能的 教学内容,满足学员的实际需求
。
加强与学员的沟通和互动,及时 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和问题,并
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持续更新和完善课程体系
随时关注Excel软件的更新和变化,及 时将最新的功能和技巧融入到课程中 。
权重分配
根据考试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合理分配各部分内容的权重,如操作题占比 60%,理论题占比40%等。
成绩分析和提升建议
成绩分析
对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包括平 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等指标,以便 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
提升建议
针对成绩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 提出具体的提升建议,如加强基础知 识的学习、提高操作熟练度、培养问 题解决能力等。
包括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基础概念,以及菜单栏、工具栏、公式栏等功能区域的作 用和使用方法。
数据输入与格式设置
讲解如何在Excel中输入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文本、数字、日期等,并介绍常用的格式设 置方法,如字体、颜色、对齐方式等。
公式与函数应用
详细讲解Excel中的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包括运算符的优先级、单元格引用方式、常 用函数的功能和使用场景等。
excel教案初识excel

Excel教案初识Excel教案章节:一、Excel的概述二、Excel的界面与操作三、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四、数据输入与编辑五、单元格格式设置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熟悉Excel的界面布局和常用操作。
3. 掌握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4. 学会数据输入和编辑的方法。
5. 掌握单元格格式设置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Excel的界面布局和常用操作。
3. 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难点:1. 单元格格式设置。
教学准备:1. 安装有Excel软件的计算机。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Excel的概述1. 介绍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讲解Excel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场景。
二、Excel的界面与操作1. 展示Excel的界面布局。
2. 介绍常用操作,如新建、打开、保存工作簿等。
三、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1. 讲解工作簿和工作表的概念。
2. 演示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如创建、重命名、复制、删除等。
四、数据输入与编辑1. 介绍数据输入的基本方法,如手动输入、导入数据等。
2. 讲解数据编辑的方法,如修改、删除、查找替换等。
五、单元格格式设置1. 介绍单元格的概念。
2. 演示单元格格式设置的方法,如字体、颜色、边框等。
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学生能熟练操作Excel的界面,进行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操作。
3. 学生能正确进行数据输入和编辑。
4. 学生能设置单元格的格式。
Excel教案初识Excel教案章节:六、公式与函数的使用七、数据的排序与筛选八、图表的使用九、数据透视表的应用十、保护工作簿和工作表教学目标:1. 掌握Excel中公式和函数的使用,能够进行基本的数学计算和数据处理。
3. 掌握Excel中图表的使用,能够根据数据创建和编辑图表。
4. 学会使用数据透视表对大量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
《初识Excel》教学设计(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
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
通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五、教学过程(一)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
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设计意图: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初识 Excel》教学设计咸阳市长武县昭仁中学曹红艳一、学习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把握了信息技术的根本概念、Windows 的根本操作和PowerPoint 演示文稿制作的根本技巧,这些学问与技能为本章Excel 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根底。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学问,对Excel 的学习是有确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学问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 的学习过程中对学问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中的地位本节的主要内容是生疏Excel 的工作界面及窗口其组成;生疏行、列和单元格;并能理解工作薄和工作表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后面本章的学习打下根底。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Excel 窗口的组成。
难点:理解单元格、工作表和工作簿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课时安排:1 课时。
三、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了解Excel 的根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 软件,生疏Excel 工作表的编辑环境;(3)理解工作表和工作薄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了解Excel 软件的工作界面,初步把握数据工作表的有关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学生现代信息治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展信息治理可以做到有条理,标准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 学问的兴趣。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本节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以Excel 软件的功能简介作为导入,先通过观看Excel 作品激发兴趣;进而通过与已学学问Word 比照,让学生尝试启动和退出Excel 软件,并利用Lan Star XP 3.1 软件进展演示,增加学习自信念;通过学生探究、阅读教材及教师演示使学生生疏Excel 窗口的组成并理解工作表、工作薄的概念。
最终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数据表中的选中。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运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
五、教学预备多媒体网络教室、Lan Star XP 3.1 教师机治理软件、Excel 软件、Excel 电子表格作品等。
大学计算机基础excel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和特点;2. 使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创建工作簿、输入数据、编辑数据、格式化表格等;3. 培养学生运用Excel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Excel概述2. Excel基本操作3. 数据处理与函数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向学生介绍Excel的基本功能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Excel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的应用。
二、讲解Excel概述1. Excel的特点: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丰富的图表表现、便捷的数据库操作等。
2. Excel的版本:Excel2003、Excel2010、Excel2013等。
三、讲解Excel基本操作1. 创建工作簿:介绍创建新工作簿的方法,如使用“新建”按钮、快捷键等。
2. 输入数据:讲解如何在单元格中输入文本、数字、日期等数据。
3. 编辑数据:介绍如何修改、删除、复制、粘贴单元格中的数据。
4. 格式化表格:讲解如何设置单元格格式,如字体、字号、颜色、边框等。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创建一个简单的Excel工作簿。
2. 在工作簿中输入数据,并设置单元格格式。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复习Excel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2. 复习Excel的基本操作。
二、讲解数据处理与函数应用1. 数据处理:介绍如何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等操作。
2. 函数应用:讲解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三、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工作簿中的数据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2. 学生运用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如计算总分、平均分等。
四、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练习,熟练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初识Excel》教学设计第一篇:《初识Excel》教学设计《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四章数据统计与分析的第一节课。
数据统计与分析是以电子表格软件Excel为例,介绍数据统计与分析的一般过程。
作为需要使用的工具Excel,了解它的操作界面,掌握它的基本操作显得十分重要,也因而凸显出本节课在本章中的重要地位。
本节课是老师开展本章后继教学工作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Word这个工具的使用,学生的操作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也要防止学生有自满情绪,毕竟Excel和Word 操作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本节内容概念较多,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切忌过多的讲授,应该让学生合理的参与进来。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2)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之间的关系;(3)掌握Excel工作表的行、列、以及单元格的命名方法;(4)掌握Excel中数据的输入、修改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学及练习,熟悉Excel的工作界面。
(2)通过队列游戏,掌握Excel中行、列及单元格的命名方法。
(3)通过对问题探究,学会Excel中的基本操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比引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养成用选择正确的工具解决问题的习惯。
(2)通过问题探究,培养学生勇于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同时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Excel的基本操作。
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激发兴趣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在学习《应用文档设计》的时候,学会了使用Word这个办公软件,老师这里有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
你能方便的算出表格中的“总计”和“排名”吗?师:大家看,老师是怎么解决的,并注意观察老师用的是什么工具?师:刚才老师使用的并不是同学们学过的Word,老师使用的是Excel。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理解Excel的窗口
播放Excel软件窗口组成的视频给学生观看,并提出问题:
1、Excel软件的窗口由那些部分组成?
2、与以往学习过的软件不同之处是该软件多了哪些部分?
观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找出答案。
通过视频的观看,直观地掌握Excel软件的窗口组成。
提问:
1、什么是行、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实行信息管理能够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
(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理解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
(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
(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
(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将工作表标签“Sheet1”改名为“初一运动会”。
思考:你能发现有多少种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方法?
学生认真听讲,并上机操作修改工作表标签名。
通过比喻,促动学生理解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通过探究,发现和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
保存文件与退出
Excel提问:如果文件已经录入完毕,需要退出,那么必需先做什么工作?该如何操作?
初中excel的认识教案

初中excel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Excel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2. 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软件。
3. 熟悉Excel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4. 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新建工作簿、保存工作簿、打开工作簿等。
5. 了解单元格的概念,学会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
教学重点:1. Excel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2. Excel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3. Excel的基本操作。
教学难点:1. Excel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
2. 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的方法。
教学准备:1. 安装有Excel软件的计算机。
2. 投影仪或白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Excel的概念和基本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用到Excel的场景。
二、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15分钟)1. 讲解如何启动和退出Excel软件。
2. 讲解Excel窗口的各个组成部分,如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工作区等。
3. 讲解如何新建工作簿、保存工作簿、打开工作簿。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让学生打开Excel软件,新建一个工作簿。
2. 引导学生学会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如文本、数字、日期等。
3. 讲解如何选定单元格,进行数据编辑和删除。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练习题,如制作一个学生成绩表。
2. 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自动填充功能,快速填充数据。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Excel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Excel的基本操作,如启动和退出软件、新建和保存工作簿、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等。
但在实践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单元格的选定和数据编辑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此外,本节课的内容较为基础,对于已经有一定Excel基础的学生来说,可能显得有些简单,可以考虑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进阶内容,如公式和函数的运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识Excel”教学设计
课题:初识Excel
授课人:南京郑和外国语学校邵媛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Excel的功能与特点。
2.了解Excel中的工作簿、工作表、活动单元等有关概念。
3.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4.掌握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5.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能够独立、富有创造性地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掌握工作簿的建立、保存和打开等操作。
2.掌握输入和修改数据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以问题驱动,采用讲授、演示、学生自主探索、小组讨论练习、反馈矫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比例,学生能够保持较高学习积极性,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准备
准备好计算机网络控制平台、成绩表数据清单、2008奥运会奖牌榜以及学生练习使用的通讯录清单,课前分发至每台学生机,上课使用。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