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信息技术发展历程.doc

合集下载

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精品

最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精品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篇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一2019年3月(上)总71期魅力中国2019年3月(上)总71期魅力中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杨强(贵州大学科技学院贵州贵阳550003)中图分类号:标识码:文章编号:1673-0992(2019)03-0120-02摘要:本文提出了关于信息技术的一般定义及分类,以此为基础,以人类历史发展为线索,分别介绍了原始时代的信息技术、古代信息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

并详细介绍了现代信息处理技术、现代信息表述技术、现代信息传输技术、现代信息存贮技术。

最后,从高速度、数字化、络化、宽频带、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等方面对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些展望。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高速公人类社会生活的改变,最终是由社会生产力所决定,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日益凸现,信息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先进科学技术体系中的前导要素,它所引发的社会信息化则将迅速改变社会的面貌、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对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

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1原始时代的信息技术原始时代没有文字,原始人是通过一些辅助的东西或简单的图画来表述信息的。

例如北美的印第安人离家狩猎,在屋边钉下几根带有横杆的木橛,一根表示要过一昼夜才回来,两根表示两昼夜。

另外,还有“结绳记事”,不同颜色的绳子和不同的绳结,表达不同的意思,它的主要用途是帮助记忆。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它除了作为一种信息表述技术外还可以算作一种原始的信息存贮技术。

我国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科技产业成为了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领域。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市场之一,信息技术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信息科技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

1.增长速度稳定增长

据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这是我国信息科技产业增长速度在近几年的一个平稳发展趋势。信息科技服务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

2.独立创新能力增强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产业的发展,独立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开始从单纯“中间件和集成商”向“核心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升级。例如华为的5G技术,京东的智能物流系统等都是我国企业在信息科技产业中的重要创新成果。

3.优化产业结构

当前,我国信息科技产业正在加速优化产品、服务和资本的结构,形成以数字信息技术、数字内容和数字服务为支撑的、有特色、优质、高水平的产业结构。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领先企业在这方面不断推进创新,使我国信息科技产业的结构逐渐理性。

二、发展趋势

1.人工智能技术将引领行业的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科技产业的重要技术基础。人工智能在金融、电商、医疗、教育等行业应用广泛,未来将会进入更多的领域,推动信息科技产业向更高水平上发展。

2.全球化竞争加剧,产业竞争格局将不断改变

信息科技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竞争,国际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跨

国公司、国内企业和新兴企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在未来的竞争中,我国企业需要通过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实现获得更大发展的机会。

2024年信息技术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信息技术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信息技术市场环境分析

1. 简介

信息技术市场是指以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主的市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

息技术市场正经历着快速的增长和变革。本文将对当前信息技术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竞争格局和政策法规等方面。

2. 市场规模

信息技术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全球信息技术市场的规模

每年都在稳定增长。2019年全球信息技术市场规模达到了2.4万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5万亿美元。这主要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

的快速发展,驱动了信息技术市场的增长。

3. 发展趋势

3.1 云计算

云计算是当前信息技术市场的主要趋势之一。云计算的出现使得企业可以将数据

和应用程序存储在云端,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访问性。预计到2025年,全

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

3.2 大数据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信息技术市场的增长。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分析和利用海量的数据,提供商业洞察和决策支持。随着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大数据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市场潜力巨大。

3.3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技术市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人类的智能,实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功能。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3.9万亿美元。

4. 竞争格局

当前信息技术市场的竞争格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国内外的大型科技公司在信息技术市场上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例如,谷歌、微软、IBM等公司在云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还有一些创新型企业在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脱颖而出,成为市场的新势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指的是技术基础

的客观范畴,一般包括硬件与软件,它们都在处理和管理信息能力方面有

所升级,一旦被应用在实际中,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改变社会

生活。因此IT发展史就成为了研究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以及形成信息社会

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可以说是由第一台

真正计算机和第一个自动记录机开始的。在20世纪30年代,与信息和通

信技术有关的研究和发展不断推进,当时的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电子

技术、半导体技术等等,都构成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基础。

后来,在1970年左右,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被称为“信息

革命”的事件发生了,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计算机的应用程度也在不断扩大,从而推动着信息

技术的发展。

另一个关键时期便是1980年代,此时因为非常发达的计算机技术,

使得人们能够设计出更为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及软件,这些系统和软件可以

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处理信息,在大量文献以及对复杂问题的计算中均发

挥着重要作用。

随后。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一、引言

信息技术产业是当今全球最为重要的产业之一,它在促进经济发展、

提升人类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信

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

二、全球信息技术产业概况

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2019年全球数字化经济展望》报告,全球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4.8万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将达到7.2万亿美元。其中,信息技术服务占据了最大份额,其次是电子商务和游

戏娱乐等领域。

三、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现状

1. 市场规模:根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2018年中国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5.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9%。

2. 企业数量:截至2018年底,中国IT企业数量已超过150万家。

3. 人才储备:根据《2019中国互联网行业招聘趋势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对高端人才需求增长迅速,人

才储备已成为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信息技术产业的未来趋势

1. 人工智能: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将成

为信息技术产业的下一个风口。据IDC预测,到2022年全球人工智

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7.9亿美元。

2. 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已经成为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热门话题之一。

它具有去中心化、安全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金融、物流等领域。

3. 5G技术:5G技术是下一代移动通信标准,具有高速、低延迟等特点。它将为物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领域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五、信息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

1. 数据安全问题:随着互联网应用场景不断扩大,个人隐私和数据安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作出了巨大贡献。下面将列举一些主要的科技成就。

一、航天技术领域的成就

自1956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以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198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自主研制的卫星实践一号,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航天技术的新阶段。1999年,我国成功地进行了载人航天试验,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进行载人航天的国家。2019年,我国成功完成了嫦娥四号探测器的任务,实现了首次月背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为人类探索月球的探险之路打开了新的篇章。

二、信息技术领域的成就

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1994年,我国与互联网正式连接,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随后,我国的互联网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2019年,我国成功发射了首颗5G通信卫星,标志着我国进入了5G时代,为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核能技术领域的成就

我国在核能技术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

我国就开始进行核电站的建设。2002年,我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自主设计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将其投入商业运营。此后,我国核电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建成多个核电站,核能发电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017年,我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国际大赛中击败了许多国家的技术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此外,我国还加大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投入,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工智能人才,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9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融合制造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2019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融合制造业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2019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分析融合制造业

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贡献突出

由科技日报社组织的“创新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500强”榜单5月20日发布。该榜单显示,民营企业不但在轻工、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而且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装备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中做出重大贡献。

从细分行业来看,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是我国民营企业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也是创新能力最强的领域。民营经济已成为人工智能重要的创新主体,但创新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区域分布上,广东、北京、浙江地区民营企业在科技创新500强中占57%,优势凸显。

主办方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信息中心数据库35万家具有专利申报的企业中,综合创新力、创新质量、创新影响力、创新全球化程度四个一级指标遴选出该榜单。

未来中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将接近8万亿

据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已达3.2万亿元,之后呈现波动增长趋势,到了2017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增长至4.5万亿元,2018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约5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1%,约为同期GDP增速的2倍。预测2019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将达5.49万亿元,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将接近8万亿元,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63%。

2013-2023年中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未来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将接近30万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约为14万亿元,2015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5.4万亿元,同比增长10.4%。截止至2017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增长至约18.4万亿元,初步测算2018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将达到了20万亿元左右。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教学设计

第一章《走进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学科信息技术年级高二学期秋季

授课人学校

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2《信息系统与社会》

粤教版

一、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二、课时教材解读

1、本课时如果只停留在教材表面的理解,有许多的设计难点。

① 首先是知识点多且繁杂,所涉及的知识主要是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以及不同角度

对信息技术未来趋势的描述,特别是各角度的描述有重复有交叉。老师们容易走进“说不清,理还乱”的困境。

② 其次是项目活动,教材中的项目范例是“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影响的调查”,通过

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进行选题,完成相应的发展历程调查报告。

此项目活动局限性在于理论化太强,侧重于历史回顾,跟实际和未来不能产生太

本章单元名称为“走进信息社会”。应该更侧重于了解当前信息社会、新技术的应用,通过现在去展望未来的生活。

2、以信息技术的“前世、今生、未来”为主题,则教学主线清晰。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抽丝剥茧,找到一条主线将知识点贯穿。如果把教学主线变成信息技术的前世今生未来,则会知识清晰明朗化。

“前世”对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今生”对应信息技术的当前应用,“未来”

则是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的展望。

另外,教材中各角度对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可能已经不符合时代特点,教材出版于2019 年,编写的时间可能更早。文中提及的如无人驾驶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在当时看来是未来才能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技术,现在社会已经实现。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太快,知识需要同步更新。可将信息技术现代应用,用于展现信息技术今生,而信息技术的未来应该是个开放性结果,我们当前只能猜测和展望,可以作为项目活动内容,让学生来进行畅想。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_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_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中国地图出版社(2019年6月第1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2)》中的第一章第1节和第2节的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掌握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的主要标志,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适应数字化学习环境,养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利用数字化学习工具和平台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理论的学习兴趣不高。本课是高一学生进入第二学期的第一节课,需要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采用小组合作并结合数字化学习工具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本课内容。

三、教学目标

1.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掌握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的主要标志,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过程与方法目标: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体验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开展交流、相互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分享研究成果相互学习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核心素养指向

掌握数字化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在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愿意与团队成员共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内涵

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的主要标志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教学难点

1

信息技术发展进程的主要标志

五、教学方法建议

使用任务驱动、分组探究、分享归纳的方法,培养学生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并分享信息,实现信息的更大价值。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册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教材p11-p16 课件

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第二册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教材p11-p16 课件

➢ 3.以数据为核心
➢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随着技术的成熟,尤其是云计算、大数据处理技术等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 的人们开始更深入地接触信息技术,接触数据,从数据中挖掘出更有用的信息。在以数据为核心 的发展中,人们发现数据的价值,更在于其后期的加工处理所生的"增值"
➢ 探究活动
➢ 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其所处理的内容、所依赖的设备设施均具有阶段性特征,与小组中的同学一起查阅相关资料,分 析提炼,填写表1-3。
教材p11-p16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1.2.1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 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 的发展脉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更新和技术创新, 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计算机 与网络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以计算机为核心 以互联网为核心 以数据为核心
处理内容
设备设施
➢ 讨论
《数字化生存》的作者尼葛洛庞帝说:“计算机已经不再只和计算右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请以之为话题,在小组中 展开讨论: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信息技术,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与交往模式,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和学习的。请列举具体案例。
未来信息化的主要努力方向是智能化。”智能” 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它始终处于不断向前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的前沿。 所谓智能化,本质上是计算机化,即不是固定僵化的系统,而是能自动执行程序、可编程、可演化的系统,甚至具有自学习 和自适应功能。无人自动驾驶汽车是智能化的标志性产品,它融合了实时感知、导航、自动驾驶、联网通信等技术,目标 是为人们提供更安全、更节能的驾驶方式。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发展概况与行业通用研究报告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发展概况与行业通用研究报告

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行业发展概况与行业通用研究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领域,涉及到了各个产业领域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本文将从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发展概况、产业结构分析、技术应用分析、发展趋势预测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行业发展概况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据中国信息通信产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

达到4.5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行业规模位居前列。此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全球竞争中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20年,中国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收入增加48.7%,占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比重

提升至34.5%。

二、产业结构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其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处理、分析海量数据成为产业发展重点。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企业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等核心技术上具有一定竞争力。在物联网领域,中国企业在无线传感应用、低功耗设备、定位技术等方面有较大发展潜力。而云计算则成为支撑各个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

三、技术应用分析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医疗、金融、物流等行业中,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数据分析、智能决策已成为常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技术已实现城市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推动城市智能化发展;在文娱行业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游戏产业等也成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0-2021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课件

2020-2021学年粤教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 1.2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课件

练习题
1.在( )应用中,主要采用了信息技术的传感技术。 A.科学计算 B.光纤通信 C.文字识别 D.机器人进行灭火
2.飞行员在实际驾驶之前,都要经过一个模拟训练,利用计算机设 计一个与实际操作非常相似的环境,这体现了信息技术的( )发展 趋势。
A.多元化 B.智能化 C.网络化
3.随着卫星电视、国际互连网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 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大,这体现了信息技术发展的 ( )趋势。 A.多媒体化 B.虚拟化 C.智能化 D.网络化
4.人们利用传感技术制造出各种热敏、嗅敏、味敏、湿敏等敏 感元件,从而扩展了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 )
5.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 息犯罪等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不要再使用信息技术。 ()
6.信息技术对人类带来不利影响的是电磁辐射。( )
7.信息技术是技术性的内容,对于身心健康不会造成什么不 良影响。( )
1.2信息技术发展脉络与趋势
目录
CONTENTSபைடு நூலகம்
PART 1 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PART 2 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1.2.1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以计算机为核心
以互联网为核心
以数据为核心
1946年
•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诞生 • 第一次用电子线路实现运算
20世纪70年代末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未来趋势

篇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本质内涵是“新一代”,必须明白“新一代”究竟“新”在哪里。信息领域的各个分支——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软件等都在进行代际转移。 ?

?

? 集成电路制造已进入“后摩尔”时代;计算机系统开始进入“云计算”时代;无线通信正在从3G(3rd generation,即第三代移动通信)走向4G(4th generation,即第四代移动通信)时代;

软件行业已进入端到端设计(也有人称之为跨界垂直整合)时代。 ?

从传统电子信息产业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产业的“代际变迁”。IDC公司(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称为“第三平台”。该公司认为,1985年以前普遍采用的大型主机是第一代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术)平台;1985-2005年流行的是以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和服务器为主的第二代IT架构(computers as networks);从2005年开始,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社交网络为特征的新一代IT架构(被称为第三代IT平台, computers as datacenters)正在蓬勃发展之中。2013年全球IT支出约37万亿美元。IDC公司预测,至2020年,第三代IT平台的市

场规模将达到53万亿美元。2013-2020年,IT部门90%的增长将由第三平台驱动。

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制造业为主转向软件和服务业;从inside到outside(从重视产品到重视生态环境);从scaleup(纵向扩展)到scale out(横向扩展);从关注设备、软件到更关注数据;从赛博空间(cyberspace)到人机物三元融合世界。新一代信息产业的热点不是以加工为主的制造业,而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自主设计的软件和服务业,即构建新的端到端设计的产业生态环境。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面临重大转折:软件和应用创新取代器件设备的技术进步,已成为主导整个IT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经历了近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成为了全球领先的科技强国

之一。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以制造业为主,但近年来在软件、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也开始兴起。下面我将就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别进行探讨。

一、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现状

1. 工业增加值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数据统计,2019年中国信息技术产业总规模达到20.9万亿元,其中高新

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5.8万亿元,占比达到了27.9%。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加值分别为4.21万亿元、4.76万亿元和4.87万亿元,三者占比逐年增长,趋势向好。

2. 重点领域有所突破

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重点发展领域,如半导体、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方面,中国的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比如,中国在5G建设方面已经

领先全球,占有全球近40%的5G标准必要专利,同时在芯片制造技术、AI算法

研究等领域内也有所突破。

3. 人才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了一批知名企业,比如华为、中兴、阿里

巴巴、腾讯等,在发展过程中也培养了大批的IT人才。同时,中国政府也积极出

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政策,鼓励更多的人才参与到信息技术产业中来。

二、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趋势

1.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未来,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将从生产性的传统IT产业向“新基建、新制造、新零售”等科技产业聚焦。同时,由于各种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这三大支柱产业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优化。

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

第一篇示例:

国家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数字经济是指以信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经济活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对促进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起着重要作用。在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正日益成为各国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引入。当时中国政府开始推动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互联网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国内外技术的持续创新,数字经济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2000年代初,中国互联网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一大批互联网巨头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相继崛起。这些企业通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机制,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普及,数字经济开始渗透到更多领域,包括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共享经济等,这些新兴产业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201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互联网+”战略,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整合传统产业和互联网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

发展,加快数字化转型,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产

业向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升级,推动数字经济在我国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支付的普及,中国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据统计,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6.2%。数字经济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

信息技术发展史范文

信息技术发展史范文

信息技术发展史范文

信息技术发展史,追溯自古代非洲、东亚、欧洲等地,是一个漫长而

丰富的历史。它也被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一直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到

如今的互联网。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进程中,曾经出现过许多关键的技术突

破和里程碑式的发明,从而改变了世界的脸谱。

早在石器时代,人们就利用绘画和雕刻等技术传递信息,制作纪念品,叙事,以及可以作为交流方式的工具。在此期间,有一次惊人的发明,就

是印刷术,由中国的留着发明,使得信息技术的传播得到重大推动,从而

实现信息技术的大规模应用。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有些人把这一时期定义为

交流技术的新纪元。在这一时期,电器出现,电信技术得到了显著发展,

从而实现了以电信业为中心的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信息技术发展历程

篇一: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转)

教学研究21第9期(总第162期)

罗艳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

课程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课程集中而具体地体现了教育目标,是人才培养的规划。教育的信息化以及现代化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系统地回顾和分析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演变历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当今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理念及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1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沿革概述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经走过20余年,对其发展历程做一个简要的回顾是很有必要的,对现今以及以后该课程的发展方向起一个导向作用。总体上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5个阶段: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2)计算机课程逐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3)计算机课程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4)信息技术课程启动阶段(2000~2003年);5)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总体趋势为:文化论——技术性学科——信息素养。

1.1文化论1981年,前苏联的计算机教育学家伊尔肖夫

(A.P.Ershov)提出“程序设计——人类的第二文化”(Programming,TheSecondLiteracy)的理念。他指出:“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人类只有第一文化就不够了,必须掌握阅读和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能力。”

[1]计算机课程萌芽试验阶段(1978~1986年)。1981年,教育部5所直属重点大学附中首次在高中阶段以选修课方式开展计算机课程。在这段时间内,我国中学计算机课程由无到有,并开展重点试验,几年间全国有数千所中小学相继配备计算机,开设选修课,或开展课外活动,编写教材,探索教学方法,撰写论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使中学计算机教学的研究逐步深入。

计算机课程逐步发展阶段(1986~1991年)。电子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在于使学生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锻炼学生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通过电子计算机选修课的教学,要求学生初步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系统构成;会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简单程序;初步掌握

电子计算机的操作并了解一种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1.2技术论孙符名、鲁正火在《三论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的转变——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要体现技术性

学科特点》提到要将计算机教育转向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上来,并且要体现出信息技术课程技术性学科特点。计算机课程快速发展阶段(1991~2000年)。1999年,计算机教育更名为信息技术教育,但在

实施过程中仍然是计算机教育的一套思想理念。一开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并没有实质性的转变。逐渐地,课程的目标实现了从掌握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到信息技术素养的转变。课程内容的转变:计算机教育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是课程唯一的教学对象,而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是信息技术,仅把计算机作为课程内容的一个方面。这些转变在是克服了许多困难之后实现的。诸如信息技术思想理论的缺乏以及硬件设备的匮乏、师资的缺乏,等等。

信息技术课程启动阶段(2000~2003年)。此阶段的课程形态、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教材等方面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与改进。课程形态:教育技术界人士逐渐意识到信息技术课程本质上应是一门工具性课程,不宜学22教学研究科化太强。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甚至也是一门培训性课程。学科化太强将会直接在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上产生不利的影响[2]。教学模式:大部分地区的教学模式依旧是采用传统的讲、学、考的方式。因此出现学生喜欢信息技术,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

1.3文化素养论在《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将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目标。最具代表性的著作即华东师范大学王吉庆教授的《信息素养论》。另外2篇非常经典的论著即东北师范大学董玉琦教授的《信息教育的概念与课题》以及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的《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教育》,都对信息技术课程理念产生深刻的理论与实践影响。桑新民教授在其论著中则称“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在人才培育的目标模式中,一个新概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围绕信息素养的讨论,也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2]。

信息技术课程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信息技术课程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到师生角色、学习方式的转型等方面都提出新的挑战。对于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的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具有其自身的许多特点和特性。因此,除了一些普遍适用的教学

原则,它还有一些本身固有的独特的教学原则。例如:利用情境创设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使学生主动学习;在教学过程中鼓励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多方讨论协作、大胆创新[3]。

总之,一方面要对经典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有选择的继承和发扬;另一方面,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基

础上,对应用较普遍和较成功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推广以及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和探索。

2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常用的教学方法2.1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Task-Driven)是奥苏伯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指导的具体教学原则之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一种具有“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的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4]。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引导学生

对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提出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系统的知识。

2.2Webquest教学法Webquest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同时还整合了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论。通过使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Webquest还能帮助多种智能同时发挥作用。Webquest课程资源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还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使课堂不再局限于小小的一间教室,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教师的概念也被改写,学生可以向在线的专家学者直接讨教问题[5]。Webquest实现了教学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2.3探究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参与性为前提,以个人或团体(小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科学、人文等多方面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式[6]。对基于规律学习、问题学习的内容,以探究性学习为主,辅以其他学习方式能获得较好效果。如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程序窗口的设置、应用软件的使用,以及学生主观性很强的作品的创造都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为主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

3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的分析

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及其内容,是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和社会

发展状况的一种反映和缩影。信息技术课程的演变发展始终没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