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方案(附表)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a0d31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6d.png)
初中语文教案(精选5篇)初中语文教案(篇1)【导学目标】1.体会文本伏笔手法运用的精妙。
2.分析人物形象,感悟人性伟大。
3.找出文中的伏笔和照应之处。
4.感受小姑娘崇高的品质,进而体会人性之伟大。
【课时计划】1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不管如何,时刻让你的眼睛探索到这个世界的美好才是选择,我们就应该时刻带好自己的眼睛用它们去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
不要让它们消沉下去,失去对美好世界的探索。
回眸20XX,中国科幻小说界最吸引眼球的作品就是这部《三体》,说到《三体》,就一定要提到作者--刘慈欣,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有关“眼睛”的*。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点缀(zhuì)漫步(màn)迟钝(dùn)闲暇(xiá)凸现(tū)拍摄(shè)蔚蓝(wèi)合拢(lǒnɡ)(2)词义迟钝:指反应迟缓;脑子不灵敏。
闲暇:泛指闲空没有事的时候。
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
指意外碰见。
心有灵犀: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天涯海角: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
2.作者名片刘慈欣,大陆新生代科幻的主要代表作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发表科幻作品,曾于1999年至2003年连续五年获得科幻小说银河奖,至今发表中短篇科幻小说20余部,他的作品因宏伟大气、想象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fadd2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6.png)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给您带来初中语文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对人的成长的意义,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
2、朗读感受本文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搜索有关作者的资料。
2、自学字词,按照一般预习要求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推测写作意图,感受文章特色3、圈出文中大量运用的成语与名言佳句,理解其意思。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播放配套光盘中的POWERPOINT,或者其他电影片段。
自由谈论对《三国演义》的感受,教师引述课文相关片段进行小结。
(播放有问题可用realplay)二、自学成果检查交流1、介绍作者: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搜索的作者资料,教师投影作者的照片。
(xp的系统就用幻灯方式,不然可用豪杰大眼睛、Acdsee等件放大)2、检查字词教师根据《附录三》的字词,适当补充制作POWERPOINT。
学生在自备本上完成练习。
教师投影出示答案,学生互批。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篇2)一、提出中心意思:美德最美。
二、具体论述美德最美。
1、以两种人为例,论述人生“内在美”的重要。
2、通过颜色之美、形体之美和行为之美的比较,论述“最高的美”是行为之美,即美德之美。
3、通过某些老人和年轻人的对比,进一步强调美德最美。
三、勉励人们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让美放射出真正光辉。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十七世纪英国伟大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论美》。
一说到美,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这样两件事。
1、1946年,二战刚刚结束,德国历经战火的城市,到处颓垣残壁,一片惨象。
一天,有两个美国人访问了一户住在地下室的德国居民,然后,这两个人有一番发人深思的谈话:“你看他们能够重建家园吗?”“一定能!”“你为什么回答得这样肯定?”“你没看到他们在地下室的桌子上放着什么吗?”“一瓶花。
初中语文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
![初中语文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https://img.taocdn.com/s3/m/8a1c940d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d2.png)
初中语文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1篇)初中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一、简要复述小说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二、梳理小说故事情节,理解“心声”的含义。
三、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品析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作用。
学习重点: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理解“心声”含义,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品析人物描写特别是心理活动描写方法的作用,学习运用心理活动描写写人物。
学习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你在成长过程中有什么想对爸爸妈妈说的呢?(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今天,我们来聆听一下别人的心声。
(板书课题)看到标题,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呢?(学生发言:谁的心声?什么心声?为什么有这样的心声?心声有没有实现?)二、感知心声1、介绍作者—黄蓓佳2、检查预习。
3、学生快速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指导学生抓住事件的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换等关键词句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300字以内)三、解读心声1、探讨:文章取名为“心声”,你认为主要表现谁的心声?(学生很容易明确:李京京)那么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要求学生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仅仅表达的是李京京的心声吗?铺垫问题一:你从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李京京特别想在公开课上朗读《凡卡》?铺垫问题二:李京京为什么这么想读这篇课文?(提示学生在文中寻找相关语句)2、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可能会从文中找些语句。
如有学生会找“……凡卡,不知怎么,总缠在他的心上……”“跟凡卡信里写的多像多像啊!……”正因为京京与文中的凡卡有着相同的不幸,有着相同的向往,凡卡的遭遇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所以渴望朗读这篇小说,表现了京京对亲情、友情的渴望,并想通过朗读的方式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因为每个人都有倾诉的欲望,正如文中所言:“……而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地念出来,吐出来。
初中语文教案目标设计表
![初中语文教案目标设计表](https://img.taocdn.com/s3/m/1478dec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e5.png)
初中语文教案目标设计表课程名称:初中语文课题:《背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能够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通过写作和分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和尊重。
(3)培养学生对社会现象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关注。
教学重点:1. 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2. 课文的结构和主题。
3. 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2. 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3. 将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与自己的生活和经验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对父爱的理解和体验。
2. 提问学生对课文标题“背影”的理解和猜测。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三、写作技巧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学生讨论并分享对课文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欣赏。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2. 学生分享对课文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反思。
五、小组合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课文中的场景或情节进行讨论和表演。
2. 各组分享自己的讨论和表演结果。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反思。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讨论和写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课文情感和价值观的理解和反思。
初中语文《金色花》、《荷叶》教学设计(表格版)
![初中语文《金色花》、《荷叶》教学设计(表格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448e15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8.png)
7、学 习 欣 赏 对方的作品。
2、幸福的家人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3、你希望自己和家人是怎样的关系?是你理想中的吗? 如果不是,你准备怎么办?
4、你愿意为你的家人做点什么?
(写下来,越具体越好,从今天开始就去实践)
《荷叶》
一、整体感知
二、分析与讨论(提问与回答、板书重点词语)
2、文章的写作重点是对荷叶护卫红莲的描写,那么为什么
还要提及九年前祖父和我的赏莲呢?
结构上——引出下文,为下文荷叶护卫红莲作铺垫。
内容上——渲染气氛,花瑞人祥。
3、母亲与荷叶,看似并无联系的两个名词,为什么在冰心
笔下有了联系?说出你的理解。
触景生情,引发联想,通过比喻,歌颂伟大的母爱。
4、你想把母亲比作什么?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阶段 时长 复习 ()
导入 (5)
3、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4、尝试景物创作。 5、听写生字词正确率达到 90%以上。
6、独立完成轻巧夺冠。
讲授式模式
归纳思维模式
图-文归纳模式
科学探究模式
价值观学习模式
直观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
参观教学法
其他 情景带入 、角色扮演、话剧改编
三、写作特点
1、在中国,我们一般用花儿来比喻什么?(儿童、成 人、老人?)
2、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 (喜爱、憎恶?赞美、贬抑?)
3、你希望自己成为一朵怎样的花呢?为什么?
四、讨论与分享:
1、最让你感动的地方?为什么? 2、你最欣赏的语言语句是什么?为什么 3、哪几首古诗词最能表达本文的意境之美? 4、回顾你与家人的相处,你和她们是怎样的关系? 5、用我们所学到的修辞手法写下来(200 字内) 二、属灵辨析与讨论、分享与展示
初中语文设计教案
![初中语文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b6cb98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9.png)
初中语文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珍惜时光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体会作者通过描绘春天景象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板书课题《春》,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提问:你们对春天有什么印象?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5分钟)1.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提示注意语气、节奏。
3. 学生分段朗读,教师点评。
4. 提问:课文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三、品味语言,体会感情(15分钟)1. 学生讨论:作者是如何描绘春天的景象的?2.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3. 学生举例说明课文中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等修辞手法。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是如何感受春天的?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
五、总结全文(5分钟)1.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教师点评。
2. 强调珍惜时光,热爱生活。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引导和启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欣赏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美。
初中语文的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的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fdcd3ca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4.png)
初中语文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课文,发展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感受课文中所传达的正能量,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体会作者情感。
(2)运用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创意写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讨论。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确保学生掌握。
(2)分析课文结构,梳理文章思路。
(3)解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4. 合作探讨(1)组内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组间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5.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复习。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意写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a17c52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9.png)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案例(优秀9篇)初中语文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的】1、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
学会景物描3、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
有表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自学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第一教时:1、出示课题:《繁星》的“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2、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记叙文?你曾读过哪些写景物的文章?3、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用……划出有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语。
4、(放幻灯①)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
板书:月夜5、(放幻灯②)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
板书:星天6、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两幅画面连接起来了,哪个词用得最妙?板书:爱但也爱7、朗读总起句8、接着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板书:(从前)家乡庭院(三年前)南京菜园(如今)海上舱面9、学习第一段:(1)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点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2)(放幻灯②)“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3)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
板书:亲切10、学习第二段:(1)三年前(1924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板书: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2)(放幻灯③)“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麻麻”比较,有什么不同?(3)“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了表示星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37f444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a.png)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篇一: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积累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通过反复诵读本文,了解文章大意,分析刻画形象的方法,培养学生多元化理解文章寓意的能力。
3、认识狼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积累常见的文言基础知识。
分析刻画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认识狼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教学方法朗诵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郭沫若曾写了一副对联称赞一位文学家,对联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这位文学家是蒲松龄。
写出了赫赫有名的《聊斋志异》,里面的很多故事寓意深刻,引人深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狼》,看看一个跟狼有关的故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1、根据课前预习,出声诵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停顿、语调等),纠正读音。
2、多媒体出示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积累常见的文言文常识。
(比如:止:通“只”,仅有。
顾: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
乃:副词,于是,就。
)3、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概括文章大意。
(明确:描写了一个屠夫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两狼的追赶,投骨不成,只能杀死两只狼的故事。
)(三)小组合作,深入研读。
分小组对下列问题进行讨论:1、屠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明确:(1)屠夫:是一个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
(2)运用了心理与动作描写的方法。
“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2、狼,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作者怎么塑造的?明确:(1)贪婪、凶恶、狡诈阴险、十分愚蠢的形象。
(2)运用了神态与动作描写的方法。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将狼馋涎欲滴想吃人的绿眼睛刻画出来;写狼的“假寐”,运用“犬坐于前”的生动比喻,并进行了“目似瞑,意暇甚”的形象描绘,把狼的狡猾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
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设计(精选5篇)
![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118684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1.png)
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设计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设计(精选5篇)语文教案有助于教师合理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等。
教案指导教师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资源,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设计,欢迎大家一起来收看!初中语文七年级教案设计精选篇1学习目标:本文涉及到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但文章的主旨并不局限于美术,而是富有童趣,并由竹影引发到其他如对孩子的引导、教育等。
因此,学习时要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领会作者对绘画和生活有着怎样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过程:一、导入:竹是中国人最喜爱的植物之一,“梅、兰、竹、菊”古称“四君子”,在诗歌、文章、图画中到处可见它的身影。
那么,在几个小伙伴的眼里,竹影又有些什么样的特殊趣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感受竹影的趣味吧。
二、作者简介:丰子恺(1898--1975),浙江人,我国著名画家、文学家、美术和音乐教育家,是一位在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
特别是他的风格独特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的喜爱。
他的散文除评论外,大多叙述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文字朴实无华,有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整体感知:下面我们就来阅读这篇文章,读的时候注意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叙述了我和小伙伴夏夜乘凉时看竹影,描画竹影以及与爸爸谈论竹影的事情。
四、再读课文,交流感受: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一篇古文《童趣》,描写了小孩子眼中的奇特的世界。
本文也是写孩子眼中的世界。
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速度可以稍快些,看看文中的小伙伴在夏夜乘凉时都看了些什么?做了哪些富有童趣的事情?--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
--研究天空中光线、颜色的变化;讨论人影头上有烟气的'原因;用画笔描地上的人影和竹影……在这其中,你觉得最富有童趣的是哪些描写?为什么?我个人觉得,第三小节的两处描写最有趣:--华明“在水门汀上热心地描写自己的影。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76351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f.png)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篇1[教学内容]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客。
*记叙的就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认真读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钱塘江大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不同景象及特点,从而认识到钱塘江大潮是汹涌澎湃的天下奇观。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潮汐”的成因及相关知识。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钱塘江大潮的震撼中,陶冶身心,从而激发学生对钱塘江大潮、乃至祖国的大好河山、锦绣风光的无比热爱。
技能目标:引导学生能深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小节。
学着按时间写作的办法仿写片段《雷雨》。
[重点难点]1.初读课文,初步了解作者写钱塘江大潮的写作顺序。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感情朗读法。
学法:朗读法、交流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钱塘江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板书设计]1、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出现白线江面平静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余波西去、恢复平静初中语文教学设计教案篇2一、教材依据: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世说新语二则第一则)《期行》二、教学目标:1、顺畅翻译全文,并能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2、领悟故事情节所包含的积极意义: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3、引导学生学习评价人物。
三、教学重点:1、个别重点词句的翻译。
2、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难点:激励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和感悟文本。
五、教学方法:活动型阅读教学法。
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讲故事:《狼来了》。
2、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3、引入:我们探讨一篇关于“诚信”话题的*——《期行》。
(二)学法引导: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范本(二篇)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8b6258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1.png)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范本教学目的:1、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理解文中两个古诗文小段。
2、灵活运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3、学习邓稼先将个人生命奉献给祖国国防事业的崇高情怀。
教学重点:用速读、默读、朗读等阅读方式阅读课文。
教学难点:1、第一部分写百年屈辱史的用意;2、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作比较的好处。
教具准备:《祖国》录音带、小黑板(写六种方式、《祖国》歌词)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情入景:二(4)班的同学们给老师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在首届艺术节中,我班荣获了第一名……这节课,希望同学们有好的表现。
2、材料分析:(1) ___年___月,中英代表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其中有这样一条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 ___年,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并烧毁了称作“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3) ___年,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4) ___年___月___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杨利伟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
学生发言:中国,有着屈辱的历史,但如今,它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祖国能在国际上有着显赫的地位,是离不开一些为祖国作出贡献的人。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位在国防事业上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人——邓稼先。
二、初步理解课文。
1、简要介绍邓稼先及作者。
华侨、华裔的含义。
2、朗读课文,简要说说各个小标题部分分别讲述了有关邓稼先的什么内容。
三、速读课文,深入内容。
你想提出一个什么有价值的问题。
集中讨论:举例:1、第一部分,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年屈辱的历史:既交待了邓稼先的成长背景,又突出他对民族复兴的贡献。
2、为什么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照起来写?突出了邓稼先的人格魅力。
3、文言文的语段的意思是什么?4、引用的目的是什么?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范本(二)____年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归纳汇总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2.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实用教案(通用19篇)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实用教案(通用1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ca870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72.png)
<meta charset="utf-8"/><div bdsfid="135" class="content"><p bdsfid="136">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实用教案(通用19篇)</p><h2 bdsfid="137">初中语文教案设计方案实用教案篇1</h2><p bdsfid="138"> 教学目标1、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p><p bdsfid="139"> 2、品味人物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的深刻内涵。
</p><p bdsfid="140"> 3、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p><p bdsfid="141"> 4、环境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p><p bdsfid="142"> 教学重点及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p><p bdsfid="143"> 师来导学我来学</p><p bdsfid="144">资料文献:</p><p bdsfid="145"> 我的预习提纲(可不要忘了欣赏我的书上笔记哦)</p><p bdsfid="146">一:基础常识积累:</p><p bdsfid="147"> 1、字词(除课后读写机课下注释外)我还发现</p><p bdsfid="148"> 2、关于作者</p><p bdsfid="149">二、结构内容梳理把握(我能概括和复述)</p><p bdsfid="150">三、思想主题感悟(我最想说的话)</p><p bdsfid="151"> 四、写作特色欣赏评点(可在书上做批注)</p><p bdsfid="152"> 1、本文在写作上最值得我欣赏和借鉴的地方</p><p bdsfid="153"> 2、我也怀疑,大胆指出不足</p><p bdsfid="154"> 五、预习小结。
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表格式)
![初中语文《金色花》教学设计(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80512f2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1e.png)
教学设计
4.你从散文诗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一位什么样的妈妈?
预设:
孩子:快乐、调皮、活泼、可爱、聪明、伶俐、爱妈妈
妈妈:温柔沉静、善良、慈爱、虔诚
5.第8段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心情?如何理解“坏孩子”的含义?
预设:表现了孩子不见了,母亲内心焦虑惶恐,突然见到孩子又惊又喜的心情。
“坏孩子”是母亲疼爱孩子的特殊表达方式,把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假愠之态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欢的诗句有感情地朗读。
围绕单元导语、旁批、阅读提示、插图、注释、补白六个助读材料。
初中语文老师教案范本
![初中语文老师教案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4463bb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7.png)
初中语文老师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特点;2.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要素;3.提高写作表达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XX初中语文教材;2.多媒体设备;3.笔、纸、板书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或短视频展示一幅风景图,并带领学生展开联想,讨论图片中的故事背景和情感表达。
2.新课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解释,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和特点,如开头、主体和结尾等。
同时,介绍文章的写作技巧,如用词准确、句子通顺、段落过渡自然等。
3.练习与讨论(2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主题,分小组展开讨论并撰写一篇短文。
鼓励学生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方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适时给予引导和建议。
4.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相互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需要改进之处。
5.巩固与拓展(15分钟)教师提供一篇优秀的文章范例,并与学生一同分析其中的优秀之处。
鼓励学生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并继续拓展自己的写作技巧。
6.总结与导出(5分钟)教师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导出写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加练习,不断提高写作表达的能力。
四、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完成一篇短文,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并尽量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写作技巧和要素。
五、板书设计- 文章结构和特点- 写作技巧和要素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文章结构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写作技巧和要素。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写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和交流,在写作表达能力上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加充分地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7《爱莲说》教学设计(表格式)
![初中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17《爱莲说》教学设计(表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bb801940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e.png)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指
导
过
程
导入
新课
新
课
教
授
一、引入
1、认识作者。
2、师背诵全文。
二、熟读篇
1、方法指导。
师:这节课,我们就用“熟读”和“精思”的方法来学习《爱莲说》。
2、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3、读出韵味,读准句读。
4、对答式朗读。读整篇文章,需要从舒缓委婉到赞赏热爱再到惋惜感叹。
8、师:面对这样一株洁净、雅致、单纯的莲,周敦颐不仅仅是要喜爱和赞美,他还想有这样的君子之风,这种写法同学们以前没有学过,叫托物言志(板书)。
9、替君说话。
师:现在我们漫过历史的烟尘,穿越时空,帮周敦颐大声表达出他的愿望。
例:我要向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虽尘世污浊但绝不受到沾染,做到洁身自好。
生读: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生读: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朗读描写莲的语句
仿照示例
表达周敦颐的志向
反复品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全班背诵课文
了解作者
了解学习文言文基本方法
读通读顺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
预设: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不慕名利、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不攀附权贵、高贵不可亵渎
6、师:这样的莲不再是普通的莲,而是具备了高尚品德的花中君子,作者对它不仅仅有喜爱之情,更有由衷的赞美。指导朗读:“独爱”重读,读出喜爱之情。
五个“不”,读出赞美之情。
速度变化,形成对比。
四、小结
师:让我们的生命也如那一朵莲花,让莲花洁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都能成为一个翩翩君子,一个如莲花般的君子吧!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ab98ca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a3.png)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初中语文》优秀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语文》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能够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章,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导入语: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
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莲花。
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
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
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2、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根据注解疏通文意;(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师总结: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6篇)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d8cf82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4.png)
初中语文教学设计(精选6篇)《小石潭记》篇一教学目的:1.诵读全文,体会作者情感2.按照游览顺序,分析课文内容3.掌握情随景生,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重点:1.背诵全文2.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方法:导读-点拨-背诵-拓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想:本课内容较多,教参建议两课时学完,我设想利用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能调动起学生借助多种感官接受知识的特点,特拟定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进程:一、导课:以“黔驴技穷”出自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导入写景散文《小石潭记》的学习。
(课件展示:“驴不胜怒,蹄之……”的画面)二、预习情况检测:1.解释(课件展示)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知其源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2.理解(课件展示)全石以为底斗折蛇行凄神寒骨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展示:朗读录音)四、分析课文内容:(朗读――思考―讨论――分析――点拨相结合)(课件展示:思考: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2.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3.溪流和溪岸有什么特点?)五、分析写景顺序:(课件展示)小结:景色特点:石奇树美水清鱼乐斗折蛇行犬牙差互写景顺序:按照游览的顺序,即:游踪发现――近观――远望――感受六、体会并感悟情景交融的写法:思考:(课件展示)1、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情语皆情语。
”那么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2、浏览重叠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3、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小结: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所以才会有发现小石潭时心乐之,观鱼时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的愉悦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便会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
就很自然的融情入景了。
七、学生自读、齐读,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及作者情感。
八、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展示)背诵向导从小丘-隔-闻-如鸣佩环-心-伐—下-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坻-屿-青树翠蔓……潭中鱼-皆若-日光-影-佁然-俶尔-似与……潭西南-斗折-其岸势……坐潭上-四面-寂寥-凄神-悄怆-以其境-不可……同游者……九、小结全文:本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标:
五、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六、归纳主旨:
七、拓展延伸:
放映幻灯片:梁思成设计的建筑图片,引出梁思成,并板书课题:梁思成的故事
通过幻灯片,展示作者情况。
放映幻灯片:1积累字词
2“建筑”与“房子区别”。
1速览课文,感知内容。
在教师指导下,各组去深入讨论,并展示各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思考,积极回答。
学生进行话题讨论。
教师出示幻灯片,显示古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给出对策。
学生欣赏图片,对梁思成的建筑设计有初步了解。
学生大声读出作者的情况。
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注意是否准确。小组结合课文,认真讨论区别之处。
学生念读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并积极展示探究成果。
细读关键段落语句,分组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
3“建筑的灵魂”具体内容是什么?(走进学生,指导讨论)
4梁思成有什么样的胸怀和眼光?(教师适时提示、引导学生思考)
第三板块:赞赏梁思成
为什么说“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预先在幻灯片上打出:过去、以后、这个时代,按这个思路思考问题。
教师放映幻灯片,着重强调“建筑灵魂”和“人类文化遗产”两词。
2认识、走近、赞赏梁思成。
3品味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教师依次出示三个板块的问题:
第一板块:认识梁思成
1梁思成是谁?(教师直接放映梁思成简介)
2梁思成做了什么事?(教师提示学生:速览文章,看文章共写了几件事?)
第二板块:走近梁思成
1梁思成工作中具有什么精神?(教师让学生朗读相关段落)
2为何“古建筑在他眼中……活生生的存在?说明梁思成发现了什么?(教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