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学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规律。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声学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初二物理声学的基本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物体使周围空气发生振动,形成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到听者的耳朵。
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固体等)才能传播。
2. 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性:2.1 频率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程度,单位为赫兹(Hz)。
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音调;频率越低,声音就越低音调。
2.2 声音强度声音强度是指声音的能量大小,与声音的振幅有关。
声音强度的单位为分贝(dB)。
通常,人类可以听到的最小声音强度为0dB,而常见的谈话声音约为60-70dB。
2.3 声音的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程度,与频率有关。
声音的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音调也称为声音的音高。
3. 声音的传播速度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为每秒340米。
在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每秒1500米。
4. 声音的反射与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当人们发出声音时,声波会遇到墙壁或其他物体,一部分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通过测量回声的时间间隔,可以计算出物体和人之间的距离。
5. 声音的吸收与传导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导和吸收情况也是不同的。
固体是最好的声音传导体,而气体(如空气)则是最差的声音传导体。
各种材料对声音的吸收程度不同,例如,软材料(如海绵)可以吸收大部分声音,而硬材料(如金属)则会产生回声。
6. 声音的干扰与衍射当两个或多个声源同时发出声音时,声波会相互干扰,产生共振或抵消效应。
此外,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也会发生衍射现象,即声波绕过物体传播。
7. 声音的应用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电话、音乐播放器、扬声器等都是利用声音的传播原理工作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学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声学知识点
物理声学是指研究声音产生、传播、接收和处理的学科。
在八
年级上册的物理学教学中,声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
绍八年级上册物理声学的知识点。
1.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需要物体振动才能产生。
在八年级上册的
物理学教学中,我们学习到了声音的产生方式有三种:人的声带、乐器的振动和机器的震动。
2. 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例如空气、水、固体,它们被称为声
介质。
在声介质中,声波在三个方向传播,即纵波、横波和面波。
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学教学中,我们还学习到了声音的传播速度。
3. 声音的接收
声音的接收需要通过听觉器官,即耳朵。
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学教学中,我们学习到了人耳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和中耳将声音传递到内耳,内耳将声音转换成神经信号,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
4. 声音的特征
声音有三个基本特征,分别是音调、音量和音色。
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学教学中,我们学习到了如何通过频率和振幅来描述音调和音量。
音色则是由声波的谐波组成。
5.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声音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语音通信、广播、音乐、声纳和超声波等。
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学教学中,我们学习到了这些应用的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总结:
在八年级上册的物理学教学中,声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我们需要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接收和特征,以及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本质和应用。
初二物理声学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2、练习3传播速度是340m/s 合1224km/h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
练习:☆有一段钢管里面盛有水,长为L ,在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3次声音。
传播时间从短到长依次是L 5200m/s L 1497m/s L 340m/s☆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原声晚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三、乐音及三个特征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初中物理声学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声学基础知识声学是研究声音如何产生、传输和接收的科学。
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声学是由一系列基础知识构成的。
初中阶段物理学中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以及声音对人类的影响等方面。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些内容。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震动产生的,这些震动会使周围的分子振动,从而在周围介质中产生短暂的压力波。
这些压力波沿着介质向外传播,最终在人耳中引起听觉反应。
初中生应该了解引起声音的物体运动的本质,如弦乐器是通过弦的震动、木管乐器是通过空气柱的震动等等。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通过各种形式的介质传播,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是最常见的,空气中的声音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声音传播速度的大小是由介质的密度和弹性系数决定的。
初中生也应该了解声音传播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等现象。
三、声音的特性声音的频率和振幅是其最基本的性质。
频率指的是每秒钟震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
振幅则是声波中最大的压力差,也可称为声音的响度。
初中生应该学习到声音的频率和振幅如何影响声音的音高和音量。
四、声音对人类的影响声音对人类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人类学习和工作的环境中。
高音量的声音会损伤听觉系统,导致听力损伤。
此外,声音对人类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有很大的影响。
例如,优美的音乐可以减轻压力,而嘈杂的环境会增加焦虑和压力。
以上是初中物理声学基础知识的简要概述。
初中生应该掌握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声音的本质以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初二物理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二物理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声音的传播介质?A. 空气B. 水C. 真空D. 固体答案:C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空气、水和固体都可以作为声音的传播介质,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2.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多少?A. 20Hz~20000HzB. 200Hz~2000HzC. 2000Hz~20000HzD. 20Hz~2000Hz答案:A解析: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到20000Hz,这个范围内的声音被称为可听声。
二、填空题1.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答案:音调、响度、音色解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色指声音的特征。
2. 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_______。
答案:340m/s解析:在标准大气压下,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每秒。
三、简答题1. 请简述什么是回声,并说明回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后反射回来的声音。
在实际生活中,回声被广泛应用于声纳探测、医学检查(如超声波检查)以及回声定位等。
2. 解释为什么在雷雨天气中,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答案:这是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当闪电发生时,光几乎瞬间到达我们的眼睛,而声音则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因此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人在山谷中大喊,2秒后听到回声,求山谷的宽度。
答案:山谷的宽度为340m。
解析:声音往返一次的时间是2秒,所以单程时间为1秒。
根据声速公式:距离 = 速度× 时间,可得山谷宽度为340m/s × 1s =340m。
结束语:本次初二物理声学试题涵盖了声学基础知识点,包括声音的传播、特性、频率范围以及回声等概念。
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的练习,有助于同学们巩固和加深对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总结声学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规律的学科。
在初中物理中,声学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涉及了很多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下面是关于初中物理声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波的产生: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使空气分子产生振动而产生的,振动物体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发生压缩和稀薄,形成长波和短波交替排列的声波。
2.声速:声音在其中一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称为声速。
在空气中,声速大约是340米/秒。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性质有关,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3.声音的传播方式: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在固体中传播的声音速度最大,液体次之,气体最小。
4.声音的反射: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
根据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声音的折射:声音在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
根据折射定律,声速较大的介质中声波的传播方向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
二、声音的特性1.声音的音调:声音的音调由声波频率决定。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声音的响度:声音的响度由声波振幅决定。
振幅越大,声音越响亮;振幅越小,声音越低弱。
3.声音的纯度:声音的纯度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纯度高的声音波形规整,纯度低的声音波形复杂。
4.音速频谱:将一个复杂的声音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得到的频率分布图称为音速频谱。
音速频谱反映了声音的音质。
5.音量的调节:音量的调节通过改变声音的响度实现,可以通过改变声音的振幅来调节音量。
三、声音的传播与接收1.共振现象:共振是指物体在受到与自身频率相同的外力作用时,振幅不断增大的现象。
共振可以使声音的传播距离增加。
2.声音的吸收和衰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与物体相互作用,部分能量被物体吸收,使声音衰减。
3.声音的传播路径选择: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选择路径,选择传播时间最短的路径传播。
4.谐波与泛音:谐波是指与基波频率成整数倍关系的波,泛音是由共振产生的声音,包括基波和谐波。
5.声学干涉:声音传播过程中发生相长干涉或相消干涉,会产生增强或消弱声音的现象。
初中物理声学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
声音的特性
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
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第 1 页共1 页。
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
初二物理声学练习题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在初二物理课程中,声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通过理论知识和练习题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声学的理解。
下面是一些初二物理声学的练习题及解答。
一、选择题1. 声音是一种____的机械波。
A. 纵波B. 横波C. 电磁波D. 立体波2.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作为介质。
A. 空气B. 水C. 固体D. 以上都可以3. 下列物体中,最容易使声音传播的是____。
A. 木头B. 水C. 气体D. 金属4. 声音在空气、固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小是____。
A. 空气 > 固体 > 液体B. 固体 > 液体 > 空气C. 液体 > 固体 > 空气D. 固体 > 空气 > 液体5. 下列声音中,频率最高的是____。
A. 人类的说话声B. 猫叫声C. 狗叫声D. 蝉叫声二、解答题1. 打电话时,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声音不清晰、有回音的情况?答:打电话时,声音信号会经过发送端的转换、传输、接收端的再转换等多个环节。
如果中间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声音不清晰。
例如,如果发送端或接收端的设备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声音的质量。
此外,如果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距离较远,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衰减,并且传输的时间会有一定的延迟,这样就会导致回音的产生。
2. 在一个密闭房间里,当一个人在房间的一端说话时,另一个人在房间的另一端听到声音。
请解释声音是如何传播到另一端的。
答:当一个人在一个密闭房间里说话时,声音将以机械波的形式传播。
声音首先通过口腔或者鼻腔发出,并传播到空气中。
然后,声音以纵波的形式在空气中传播,当声音传播到房间的另一端时,它会到达另一个人的耳朵。
在传播过程中,声音会反射、散射和衰减,但由于是在密闭房间中,声音的衰减相对较小,所以另一个人能听到声音。
3. 请解释为什么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要慢。
答:声音的传播速度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大汇总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机械波,通过媒介传播。
- 声音的产生需要物体的振动,振动使空气颤动,产生声波。
- 传输声音的媒介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声音在不同媒介中传播速度不同。
2. 声音的特性
- 声音的频率是指声音振动的快慢程度,单位是赫兹(Hz)。
- 声音的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dB)。
- 声音的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程。
3. 声音的反射、传播和吸收
- 当声音遇到障碍物时,一部分声音被反射回来,一部分被传播过去,一部分被吸收。
-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约1500米/秒。
-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固体中的声音传播能力最好。
4. 声音的利用
- 声音的传播特性可以基于此来进行声学设计,比如音响系统、房间声学设计等。
-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可以用于改善音质,比如吸声板、隔音设
备等。
5. 声音的危害
- 声音能够对人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长时间暴露在高分贝声
音下可导致听力受损。
- 需要注意保护听力,避免长时间在高噪音环境下暴露。
以上是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的大致汇总,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特性、反射传播吸收、利用以及注意事项进行了简要介绍。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知识点物理学是一门令人着迷的学科,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声学。
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
在八年级物理课程中,会学习到声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下面将介绍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知识点。
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是因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机械波,能够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
在固体中传播时,声波的传播速度最快,而在气体中传播时,声波传播速度最慢。
声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的外力推动,而是通过介质中分子的相互碰撞产生和传播的。
2. 声音的响度和音调声音的响度是指其音量大小,又称为声音强度。
响度受到声波振幅大小的影响,振幅越大,响度越高。
而音调则是指声音的高低,也叫做频率。
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常见的声音都是由多个频率的声波叠加形成的。
3.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衍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障碍物,发生反射、折射和衍射。
反射是指声波在遇到某个物体后反弹回来,经常会造成声音在封闭空间中的回声效应。
折射是指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媒介的密度不同的边界时,发生了折射现象。
衍射是指声波在穿过一些小孔或者遇到边缘时发生的弯曲现象。
声音的反射、折射和衍射是声波传播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人类的耳朵也可以通过这些特性来分辨声音方向。
4. 声音的干涉与共振声波是可以相互干涉的。
当两个声波重叠在一起时,如果它们的相位差为零,则它们会互相加强,形成放大效应,就叫做共振。
共振时,声波的响度会比单个声波大很多。
当两个声波相位差为180°时,它们会互相抵消,形成消失效应,这也叫做干涉。
5. 声音的损耗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而发生损耗,如吸收、散射、热扩散等等。
这些损耗会导致声音的强度逐渐减小并最终衰减。
对于长距离的声音传播,这些损耗非常重要。
为了减少损耗,可以采用一些声学材料,如声屏障来吸收和散射声波。
综上所述,八年级物理第三章声知识点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
了解这些概念和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从而更好地利用和控制声波。
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声学知识点
1.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
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
(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
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
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
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初中物理声学声音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
初中物理声学声音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受。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声学是一个重要且有趣的内容,其中声音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是初学者需要了解的基本概念。
本文将介绍声音的衍射和多普勒效应,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声音的衍射衍射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时,部分声波经过障碍物的边缘会发生弯曲,沿边缘出射到障碍物的背后。
这是因为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障碍物边缘的干扰。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能够观察到声音衍射现象。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房间里听到外面传来的汽车喇叭声时,无论房门是关上的还是开着的,声音都能够通过房门传入房间内。
这就是因为声音具有衍射现象,能够沿着房门的边缘弯曲进入房间内。
类似地,当我们在街上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时,声音会遇到建筑物等物体,部分声波会横向扩散到我们的位置,使得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除了建筑物,声音的衍射现象还可以在其他物体上观察到。
例如,当声音遇到窄缝时,会出现衍射现象,声音可以通过窄缝传播到另一侧。
这是因为声波的波长决定了衍射的程度,当声波的波长与障碍物的尺寸比较接近时,衍射现象就会显著。
因此,对于相同频率的声音,低频声音的衍射现象更明显,而高频声音的衍射现象相对较弱。
二、多普勒效应多普勒效应是指当声源和接收者相对运动时,声音的频率和声源发出时的频率之间会产生变化。
当声源和接收者相向运动时,声音的频率会增大,产生“高音”。
相反,当声源和接收者背离运动时,声音的频率会减小,产生“低音”。
这个现象就是多普勒效应。
多普勒效应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当救护车向我们驶来时,我们会听到警笛声音的频率逐渐升高,这是因为救护车和我们相对静止,但由于救护车在运动,所以声音波峰到达我们的位置的时间间隔缩短,从而使声音的频率增大。
同理,当救护车离我们远去时,声音的频率就会逐渐降低。
除了救护车警笛声,多普勒效应还可以解释其他现象,例如火车鸣笛声的变化、车辆的喇叭声等。
初中物理声学公式大全
初中物理声学公式大全声学是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接收的物理学科。
以下是初中物理声学中常用的公式:1.声速公式:声速v等于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Δx除以传播时间Δt。
v=Δx/Δt。
2.角频率公式:角频率ω等于2π乘以频率f。
ω=2πf。
3.周期公式:周期T等于频率f的倒数。
T=1/f。
4.波长公式:波长λ等于声速v除以频率f。
λ=v/f。
5.音量公式:音量V等于物体体积V乘以物体的密度ρ。
V=m/ρ。
6.音强公式:音强I等于声音的功率P除以声音通过的面积A。
I=P/A。
7. 大气压强公式:大气压强P等于液体的密度ρ乘以加速度g乘以液体的高度h。
P = ρgh。
8.驻波节点和腹部公式:当声波叠加形成驻波时,节点处的声波幅度为0,而腹部处的声波幅度最大。
节点和腹部的距离L等于波长的一半。
L=λ/29.共振频率公式:共振频率f等于共振腔的固有频率f0。
f=f0。
10.光的传播速度公式:光的传播速度c等于真空中的光速。
c=3×10^8m/s。
11.惠更斯原理: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会经历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
惠更斯原理描述了波的传播和衍射现象。
12.功率公式:功率P等于能量E除以时间t。
P=E/t。
13.质量-弹簧系统的频率公式:质量-弹簧系统的频率f等于弹簧常数k除以质量m的平方根。
f=1/(2π)×√(k/m)。
14.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关系:电磁波的波长λ等于光速c除以频率f。
λ=c/f。
15.焦耳定律:焦耳定律描述了电阻发热时产生的功率与电阻值、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P=I^2×R=(V^2/R)=I×V。
以上是初中物理声学中常用的公式。
希望可以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八年级物理知识点声现象
声现象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
以下是八年级物理的声现象的知识点:1.声的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传递给空气或其他介质时产生的。
振动物体的能量使空气或其他介质中的分子发生振动,进而产生声波。
2.声的传播声波是一种机械波,需要介质才能传播。
声波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它们的密度越大,声速越快。
3.声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的特性:音量、音调、音色和音速。
音量是声音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音色是声音的质地,与声源振动的谐波有关;音速是声音在特定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4.回声和共鸣当声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这种反射称为回声。
共鸣是指当一个物体的自然频率与外界周期性作用力的频率相同或接近时,共鸣现象会发生,使物体发出更大振幅的声音。
5.声音的变化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改变,如吸收、折射、散射、衍射等。
吸收是指声音能量被物体吸收而减弱;折射是指声波在介质之间传播时改变传播方向;散射是指声波遇到不规则表面时改变方向;衍射是指声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弯曲传播。
6.声音的保护和利用高强度的声音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声音保护。
常见的声音保护措施包括低音量听音乐、戴上防噪耳塞等。
声音的利用包括通讯、音乐、声纹识别等诸多方面。
7.声音的传播媒介声波可以在空气、水、钢铁等介质中传播,不同介质中的声波传播速度不同。
空气中的声速约为343米/秒,水中约为1500米/秒,钢铁中约为5000米/秒。
8.声音的频率和波长声音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频率越高的声音,音调就越高。
波长是声波的一个特性,是指在一个完整振动周期内,声波传播的距离。
波长越短,声音的频率越高。
这些是八年级物理中关于声现象的主要知识点,理解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
初二物理声学知识点回声测距离:2s=vt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 发生物体的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4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产生声音;5 “振动停止,发生也停止”不同于“振动停止,发生也消失”;振动停止,只是不再发声,但是原来所发出的声音还会存在并继续向外传播;二:声音的传播:1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2 声以波的形式传播,这种波叫声波3 真空不能传声4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因为物体的振动,物体两侧的空气就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这就是声波三:声速和回声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2 声速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在气体中传播最慢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1 分辨原声与回声的条件:①回升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以上;②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有17m远2 回声的作用:①加强原声;②回声定位;③回声测距3回声测距离:2s=vt四:怎样听到声音1 人耳的构造: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半规管,前庭,耳蜗2 听到声音的途径:物体振动→介质→鼓膜或头骨→听觉神经→产生听觉3如果传导声音的鼓膜和听小骨发生损伤,就会使听力下降,叫做传导性耳聋,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将振动传给听觉神经,人可以继续听到声音;如果耳蜗,听觉中枢或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受到损害,听力会降低,甚至是丧失,叫做神经性耳聋,一般不可治愈;4听到声音的条件:①听觉系统正常;②物体的振动频率达到人耳的听觉范围;③声音有足够的响度;④有传播的介质五:骨传导和双耳效应重点定义: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穿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要点:骨传导的途径:物体振动→声波→头骨或颌骨→听觉神经重点:双耳效应产生的条件:①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强度大小不同;②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感受到的时间先后不同;③对同一个声音,两只耳朵杆受到的振动步调也不同六: 1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2 在相同的介质和温度中,频率不同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的形状,尺寸和所用的材料的性质等多种因素有关;3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4物理学中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生活中指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5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与人到声源的距离有关,距离越大,响度越小;6音调和响度是根本不同的两个特性,毫无关系7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人的音色会随年龄的增长,以及饮食,健康的因素而变化;锻炼可以保持优美的音色;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一:噪声的来源1 从物理角度来说,噪声是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2 噪声的波形无规律且杂乱;乐音和噪声的根本区别在于:乐音是由发声体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是规则的;噪声是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波形杂乱无章;二:噪声的等级的划分,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空气等介质的传播;③鼓膜的振动三:控制噪声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的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要点:消声从声源出;吸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隔声在人耳处减弱七:声的利用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①回声定位声呐②用超声波可以准确地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这就是“B超”;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时,由于人体各部分器官对声波的反射情况不同,利用计算机图像显示设备,可以清楚地将人体内部器官的结构显示在屏幕上2、声与能量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将能量传递出去→声波能传递能量超声波可以用来清洗精密的机械;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初二物理声学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声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A. 物体的振动B. 空气的流动C. 温度的变化D. 光的反射答案:A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声音的三个特性?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速度答案:D3.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A. 340m/sB. 1000m/sC. 3000m/sD. 5000m/s答案:A4.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多少?A. 20Hz-20000HzB. 20Hz-20000kHzC. 20Hz-20kHzD. 20kHz-200kHz答案:A5. 声音在真空中能否传播?A. 能B. 不能答案:B6. 以下哪种现象不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A. 回声定位B. 超声波测距C. 声呐D. 声音的传播答案:D7. 声音的响度与什么有关?A. 声音的频率B. 声音的振幅C. 声音的传播距离D. 声音的音色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声音的利用?A. 音乐欣赏B. 声呐探测C. 声音传递信息D. 声音传递能量答案:D9. 声音的音调与什么有关?A. 声音的振幅B. 声音的频率C. 声音的传播速度D. 声音的音色答案:B10.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声音的利用?A. 利用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B. 利用次声波进行地震预测C. 利用声波进行通信D. 利用声波进行加热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
答案:振动2. 声音的三个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_______。
答案:音色3.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_______。
答案:20Hz-20000Hz4.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
答案:340m/s5. 声音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
答案:真空6. 回声是利用声音的_______现象。
答案:反射7. 声音的响度与声音的_______有关。
答案:振幅8. 声音的音调与声音的_______有关。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解析声学和声音传播
初中物理必考知识点解析声学和声音传播声学是研究声音产生、传播和接受的科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声音是一种机械波,是物质在震动时通过弹性介质传播的能量,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本文将着重解析声学和声音传播这一初中物理必考的知识点。
一、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产生源于物体的振动。
当物体振动时,会产生压缩和稀疏的交替变化,使得周围介质中的分子也跟随振动,并且向周围传播这种振动。
这样,当声波到达我们的耳朵时,就会产生听觉体验。
二、声音的特征声音有三个主要的特征:频率、振幅和音调。
频率是声音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Hz)。
高频率的声音对应着高音,低频率的声音对应着低音。
人的听觉范围大约在20Hz至20000Hz之间。
振幅是声音振动的幅度大小,单位是分贝(dB)。
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
70dB以上的声音可能会对人耳造成伤害,所以我们要远离噪音。
音调是对声音高低的感知。
音调与频率密切相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三、声音的传播声音是通过介质传播的,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常见的介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3米/秒。
传播速度主要由介质的性质决定。
声波的传播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类型。
纵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像弹簧一样振动;横波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像水面上的波浪。
四、声音的反射、折射与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当声波遇到平整的表面时,会发生反射,使声音的传播方向改变;当声波由一个介质进入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声音的传播方向和速度都发生变化。
回声是指声音遇到大而平整的障碍物后,发生反射,并在原来传播路径上的一定位置接收到声音。
我们平时在山上大声喊一句话,然后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回响,就是因为声音发生了回声。
五、声音的吸收和干涉不同的材料对声音有不同的吸收能力。
柔软的、多孔的材料会吸收更多的声音,而坚硬的材料会反射更多的声音。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归纳
初中物理声学知识点归纳声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听觉等现象。
在初中物理中,声学是一个必学的内容。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中的声学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机械波,具有频率和振幅。
声音通常通过媒质传播,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音速度大约为340米/秒。
2. 声音的特性声音具有以下特性:- 高低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频率高的声音听起来较高,频率低的声音听起来较低。
- 响度大小:由声音的振幅决定,振幅大的声音听起来较响,振幅小的声音听起来较弱。
- 音色差异:由声音的波形决定,不同的乐器、声带和声道会产生不同的波形,因此具有不同的音色。
3. 声音的传播路径声音在媒质中传播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
- 折射:当声音从一个介质传播到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声音发生折射。
- 反射:当声音遇到边界时,部分声能会被返回,这就是声音的反射。
反射声音可以形成回声,也可以用于声纳等应用。
- 衍射:当声波通过一个障碍物或缝隙时,会绕过这个障碍物或缝隙发生弯曲,这就是声音的衍射。
衍射使得声音可以传播到障碍物之后的区域。
4. 回声和声音的强度当声音在一个封闭空间中发生反射后,人们听到的第二个声音就是回声。
回声的出现可以利用声音的传播速度计算出反射体的距离,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导航等领域。
声音的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通过的能量,通常以分贝(dB)为单位。
人耳能够听到的最小声音强度约为10^-12 W/m^2,而过大的声音强度则可能对听觉系统造成损害。
5. 调音和共鸣调音是指改变乐器弦长、管道长度或通过调音器等方法来调整声音高低的过程。
共鸣是指当体系与外界适应时发生的共振现象,使声音增强。
共鸣现象在声箱、乐器等中广泛应用,帮助声音更加宏亮。
6. 听觉和声音的感受听觉是人们对声音的感知能力,由耳朵和听觉系统共同完成。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声学部分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要知识点整理(声学部分人教版)第一章声学部分.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类比法:水波——声波3.声速:声音每秒钟内传播的距离;大小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1个标准大气压下,15℃时的声速为340m/s,水中的声速为1500m/s,钢铁中声速为5200m/s4.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应用:回声定位5.声速公式:v=;s——路程,v——速度,t——时间6.人感知声音的两种方式:耳听、骨传导7.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a、要有声源(发声体);b、要有传播的介质;c、不能离声源太远;8.双耳效应:人耳根据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间不同、强弱不同等确定声源的方位9.耳聋的分类:神经性耳聋(不易治疗)、传导性耳聋(可以治疗,可以借助骨传导)0.声音分类:乐音、噪声1.乐音三要素:音调——频率——赫兹;响度——振幅——米响度——距声源的距离音色——材料种类、结构2.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XX0Hz3.噪声的等级:0分贝(dB)——人的听觉下限(不是没有声音)70分贝(dB)——干扰谈话90分贝(dB)——可以造成危害50分贝(dB)——瞬间使人鼓膜出血,完全丧失听力4.噪声的减弱:a、声源处减弱;b、传播途中减弱;c、人耳处(接收处)减弱5.声的作用:a、传递信息;b、传递能量6.人耳的听觉特性:方位感、响度感、音色感、聚焦效应7.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用于探测)、能量高、穿透能力强(用于检测等)、破碎能力强(用于空化、雾化、杀菌等);声波方向性特点:频率越高,方向性越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声学题专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声学题专题
本文主要介绍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声学题专题。
声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声波的生成、传播和接收等问题。
在八年级的物理教学中,声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声音的基本特征
声音是由声源产生的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声音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 音高: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高越高。
- 音量: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音量越大。
- 音色:每个声源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由声波的谐波成分和衰减特性决定。
声波的传播
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分为纵波和横波两种。
其中纵波沿着介质的传播方向,压缩和稀疏介质,具有弹性。
横波垂直于介质传播方向,只能存在于刚性介质中。
声的反射和折射
声波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反射是指声波遇到平滑的物体表面时,以同样的角度被反射回来。
折射是指声波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界面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声音的应用
声音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
- 声波在医学上的应用:超声波成像、听诊器等。
- 声波在交通中的应用:汽车喇叭、火车笛等。
- 声波在娱乐方面的应用:音响、卡拉OK等。
此外,声音还有很多其他的应用,例如声纳、地震勘探等。
在学习声学时,需要重点掌握声音的基本特征、声波的传播以及声的反射和折射等内容,以此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也需要注意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实践应用,提高对声音的理解和感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声学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B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保持340 m/s 不变C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D .小提琴的琴弦停止振动,仍有声音发出2.如图1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回音壁应用的声学原理是( )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声音的音调不同D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3.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如图5),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4.如图3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
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 “ruai (2)” “mi (3) “fa (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A .丙、乙、甲、丁B .乙、丙、甲、丁C .甲、乙、丙、丁D 、丁、甲、乙、丙5.在探究人耳怎样听到声音时,可以用肥皂膜模拟人耳的鼓膜。
如图4所示,当喇叭发声时,肥皂膜 将 ( )A .振动B .一直向左运动C .一直向右运动D .静止不动6.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 ( )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7.我国已进行“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船,进行太空实验,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 (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 )A .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B .科学家研制冰箱中氟利昂的代用品C .在摩托车内排气管上装消声器D .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上安装高音喇叭9、牛叫的声音与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牛叫声音音调高,响度大B .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小C .牛叫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D .牛叫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1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鼓面每秒振动的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也越大B .棒击鼓面越重,鼓膜振幅越大,音调越高,响度也越大C .声源离我们越近,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11、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音 B. 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C. 对于想休息的附近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图 1 图 2 图 3图4D. 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悠扬动听的舞曲都应属于乐音D.音色与振动的频率和振幅无关,与发声体的材料有关12、为了保证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噪声声强应控制不超过 ( ) A.30分贝 B.50分贝 C.70分贝 D.90分贝13.下面关于声现象的配对中,错误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发声体不同,音调不同B.“长啸一声,山鸣谷应”---回声的现象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碎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4.下面关于音调和响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音调高就是响度大B.音调低就是响度小C.“高声大叫”中的“高”实际是指响度大D.“低声细语”中的“低”实际是指音调低15.日常生活中,在往水瓶内灌水时,可以通过听声音的方法判断水的多少.随着水面的上升,声音的A.音调在降低B.音调在升高C.响度增加了D.响度减小了()16.如图5所示的四幅图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小白兔是根据音调来辨别出门外是狼外婆的B.图(乙)中,听自己刷牙时声音特别清晰是因为有双耳效应C.图(丙)中,在铁路边修建隔音板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图(丁)中,演凑者通过手指在笛子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笛声的音调17.如图6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18.图7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19.图8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以下有关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图5图6B室内收音机放音时,C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改变注入杯中水量D敲鼓时,用大小不同的力A响铃时,不断抽出瓶内的图7图10A.甲图中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情感、并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乙图中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C.丙图中利用声纳确定鱼群的位置,说明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光波和电磁波的速度大D.丁图中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说明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减弱噪声20.图9、图10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9是的波形;图10是的波形,A.噪声乐音 B.乐音乐音 C.噪声噪声D.乐音噪声()二、填空题:21.中华恐龙园库克苏克大峡谷的“湿谷”深处,工作人员借助超声波水雾机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童话世界.超声波能将水打散而形成白雾,是因为超声波具有;人耳听不见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的频率大于Hz.22.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程度叫_________ ,其单位通常用__________ 表示,其大小除了与发声体振动幅度有关,还跟__________有关。
23.如图11是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比较甲和乙两图可知声音的_________不同.比较乙丙可知声音的_________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24.如图12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理由是:。
25.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各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你的声音真好听”说明声音的(2)“雷声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3)“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声音的26.远处传来美妙动听的钢琴声,它是由钢琴的钢丝发出的。
寻声而去,其不变,但越来越大,琴声是通过传入人耳的。
2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
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28.在图7所示的装置中,桌面上左、右两边各放置一音叉,敲响右边的音叉,与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叉股接触的泡沫塑料球弹起来,这一现象可以说明左边的音叉也在________,而我们并没有敲左边的音叉,这就证明了右边音叉的振动是靠__________ 传给了左边相同的音叉。
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做则________(能或不能)听到声音,__________看到小球被弹起。
图11图1229.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14所示。
垂钓小儿不敢答言,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以传声。
30、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的钟声是因为钟受到僧人的撞击产生__________发出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他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来判定的。
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一把琵琶。
当弹奏的人用力拨动弦时,弦振动的_____ 增加,发出的声音响度________。
大鼓发出的声音可以很响,但音调很低,这是因为鼓面振动时_____ 可以很大,而振动的_______可以很小。
3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 。
中国传统中医用“望、闻、问、切”检查病人,其中;“闻”就是______ 的意思,它是利用了声波能传递_________。
33.如图15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3)此实验说明了34.图16海洋动物质量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______,音调较______.(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纳系统收录的50Okg的海豚和1O0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______(甲/乙)是蓝鲸发出的三、实验与简答题35.下面是黎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声调不同;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2)这些特性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36、马戏团的训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训狗,观众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的听从信号做各种动作.试说一说这其中的奥妙?37、在列车进站暂停时,列车的保养工常用榔头敲打机车的各有关部件,这是为什么?38、在城市立交桥的两侧一般都装有隔板,这是为什么?图1739、图17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40.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空气温度/℃-20 -10 0 10 20 30声音速度/m·s-1 318 324 330 336 342 348(1)请你在图示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为 m/s。
(3)你作出的图像表达的物理意义是什么?41、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
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