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人之初》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 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人之初》这篇课文,学生能够认读生字“人”、“之”、“初”等生字。

•能够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含义,并能够简单解释其意义。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人之初,性本善”这一句话的理解。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

•培养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培养学生品德修养,理解“性本善”的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认读生字“人”、“之”、“初”等生字。

•理解“人之初,性本善”的基本含义。

•进行简单的理解和表达。

2. 难点•把握《人之初》整体意思,理解古文词汇的含义。

•运用“性本善”的概念,在简短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1)通过唱歌、游戏等活动帮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人之初》。

2. 学习新课(1)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字及句子的含义。

(3)分组讨论“人之初,性本善”的含义,学生谈论思路,教师进行引导。

3. 教学拓展(1)学生小组合作展示对“人之初,性本善”理解,鼓励学生展示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2)教师进行点评,对学生的表达进行指导和评价。

4. 归纳总结(1)通过讨论和展示,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2)教师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对本课文的理解和表达。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古文词汇理解困难,语言表达欠缺流畅。

下一节课需要加强对古文词汇的解释和运用,同时注重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

五、课后作业请学生背诵本课文《人之初》,并写下对“人之初,性本善”这句话的理解,以展示下节课。

以上是本节课《人之初》的教学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增加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三篇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等十三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之、相、近、习、远、玉、义”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能熟练背诵。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使学生明白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贡献的道理。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听说过《三字经》吗?谁会背诵啊?(学生试着背诵)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字经》中的一部分吧!(教师板书:《人之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你听到的课文是什么意思?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之、初、性、善、习、教、迁、贵、专、幼、玉、器、义”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之、相、近、习、远、玉、义”,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一)诵读感悟。

1、朗读原文,读通读顺。

2、指读,随时正音,3、诵读原文,读出节奏韵律。

4、指读一生评一师评。

(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人之初》(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人之初》(教案)一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人之初(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人之初》这篇诗歌,使学生了解人类的本质和起源,增强对人类尊严的认识和敬重;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文化素养,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和韵律;3.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激发他们对人生与世界深刻而持久的思考和热爱。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人之初》这首诗歌所表达的含义和思想;2.学生能够领会诗歌的语言艺术及其韵律美。

教学难点1.如何帮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知;2.如何教授诗歌的韵律及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策略1.情境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平静下来,用想象来先营造一种氛围。

老师可以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让他们自由联想,形成自己心中对“人之初”的一些形象和想法。

这样,会让学生更加贴近诗歌,感受到它的情感和意蕴。

2.合作学习策略让学生两两或三人一组,互相转述一遍这首诗,这样可以互相借鉴和纠正,大家共同讨论,分享彼此的看法和心得。

这一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加入对诗歌语言、意义和韵律等方面的讲解,让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教育策略诗歌是一种有情感表达的文学形式,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表现情感的词语和句子。

通过让学生自己读诗,并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描写的情感和情绪,让学生了解到诗的情感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首先,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课要学习的诗歌——《人之初》。

可以通过背景介绍、作者简介等方式进行,使学生对诗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步:感官体验让学生静下心来,听老师朗读《人之初》。

让学生先感受下诗歌的语言、节奏和韵律,先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

第三步:探究语言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语言,包括句子结构和词语运用。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表达手法和表现形式。

第四步:理解思想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及其运用形式,引导学生逐渐理解诗歌的思想,即人类的本质和起源。

第五步:创意表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自己对《人之初》的理解和感想,或者让学生创作一首类似于《人之初》的诗歌。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2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听、说、读、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正确理解课文的含义,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词:“人、初、男、女、大、小”。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生活中的悲喜。

三、教学难点
1.能准确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理解课文的含义。

四、教学准备
1.课本《人之初》第2课时。

2.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老师可以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
板书:人、初、男、女、大、小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新词,注意发音和字形。

3. 跟读课文
让学生听录音或老师朗读课文,然后进行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4. 分段理解课文
将课文分成若干段落,逐段进行理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5. 学习生字词
通过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词语辨析和造句练习,巩固词汇记忆。

6. 听读课文
让学生闭书,听老师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7. 语文活动
设计相关的语文活动,例如填词游戏、课文改编等,巩固课文内容。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习题。

2.背诵课文。

3.创作相关的小故事或诗歌。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本能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人之初》。

2.能够理解课文的大意,能够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3.能够认读生字,并初步理解生字的含义和用法。

4.能够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二、教学重点1.认读生字:人、赏。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简单复述。

3.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句子的组合。

三、教学难点1.正确朗读生字:人、赏。

2.理解并复述课文内容。

四、教学准备1.课文《人之初》的课文内容。

2.生字卡片:人、赏。

3.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马克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生字,并展示新的生字卡片:人、赏。

2.请学生观察生字的书写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书写规则。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课文《人之初》,并让学生一起跟读。

2.解释课文中生字的含义,并让学生多次朗读,熟练掌握生字的发音和意义。

第三步:理解课文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帮助学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2.组织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第四步:识字训练1.让学生认读生字卡片,并进行书写练习。

2.引导学生探讨生字的用法和相关词语,拓展学生的词汇量。

第五步:语言运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句子片段,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句子组合,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分组让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

六、课堂总结1.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生字的掌握和课文的理解重点。

2.鼓励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和思考,引导学生对人之初的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七、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在课下复习生字的读写,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布置几个简单的句子组合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字的读写和课文的理解,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教材概述教材名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时安排:第一课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中国古诗词《人之初》,培养学生爱国、敬老、孝敬父母的思想感情,同时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教学内容课文分析《人之初》是出自唐代文学家李白的《长干行》中的一段诗句,全诗20行,其中第一、二行是著名的名句:人之初,性本良,性相近,习相远。

这句话是通过表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特征,来表达人性本善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1.理解“人之初”意味着什么,人性的基本特点。

2.熟悉“性相近,习相远”这一名言,体会其含义,思考它在生活中的作用。

3.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学步骤1.课前导入教师介绍李白并展示《长干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准备开始课文的学习。

2.阅读诵读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进行口头诵读,重点读出名句“人之初,性本良,性相近,习相远”诠释人性中的善。

3.词语解释教师提供“初”,“性”,“良”,“相近”,“习”,“相远”等生、字的含义,教导学生理解课文全面含义。

4.分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分为小组,自主合作完成关于“人之初,性本善”的探究。

5.课文内容回顾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点,讲解“人之初,性本良,性相近,习相远”语句含义和人的道德分化的原因。

6.朗读解读完本课文后,学生口朗“人之初”诗句,感知文学的美。

7.作文练习教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布置作文题目:“我从‘人之初’这首古诗中学到的是……”教学反思本堂课是对《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节课《人之初》的教学,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清晰。

通过展示李白的《长干行》,让学生对古诗文产生兴趣;通过解读“人之初”这句名言,让学生对人生、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小组合作分析此诗中的文化意蕴,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兴趣,通过熟练的朗读,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感受到了文学的美。

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多方面的活动,注重启发式、情境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更好的接受知识。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五单元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第五单元8《人之初》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人之初》这首诗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掌握诗词的朗诵技巧。

•能够感受和理解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朗诵《人之初》这首诗。

•理解诗歌中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并表达诗歌中蕴含的哲理。

•让学生从诗歌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导入
•通过简短的导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学习诗歌内容
•向学生介绍《人之初》这首诗的作者、背景等。

•逐句讲解诗歌内容,解释生僻词汇,使学生理解诗歌意义。

朗诵练习
•给学生时间学习和背诵《人之初》。

•分组进行朗诵练习,让学生展示成果。

情感体会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和哲理。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美妙之处。

课堂延伸
•鼓励学生写下自己对《人之初》的感受和理解。

•让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诗歌,表达内心的感情和想法。

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阅读并背诵《人之初》。

•让学生写下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教学过程,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人之初》这首诗歌。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基本生字、生词,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的初生阶段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初学者的基本品质,如谦虚、好学、尊重他人等,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人格品质。

文化知识目标:通过对《人之初》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初生阶段的思想,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1.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之初的含义。

部编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针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之初的含义”的部分)了解“人之初”认识到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在逐步成长和变化的过程。

展示课件上的初生婴儿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觉得人最初是什么样的?”引发学生对“人之初”的思考。

引导学生讨论:“人之初”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人在初生时是一张白纸?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答案。

教师补充讲解“人之初”的文化背景与深层含义,如人性的本善本恶等话题。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人之初”的理解。

如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等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等。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在这一环节,我们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学生掌握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使他们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们将遵循识字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同时融入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制定以下具体步骤。

生字识别:通过展示生字卡片或多媒体演示,向学生介绍课文中的生字。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笔画顺序,并示范书写。

学生跟随模仿,进行书写练习。

新词理解:在生字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新词的意思。

通过例句、图片或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词汇与事物之间的关联,加深对新词的理解。

教师范读:教师首先进行课文的范读,注意正确的发音、语调和语速,为学生树立榜样。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8《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词语“人之初”的含义和来源。

2.能正确书写词语“人之初”。

3.能准确地读出词语“人之初”并能在句子中使用。

4.激发学生对自己的好奇心和对周围事物的探索继续。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人之初”的意义。

2.能正确书写和念出词语“人之初”。

三、教学难点1.提升学生对词语“人之初”含义的理解和应用。

2.能在正确的情景下运用词语“人之初”。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人教版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2.白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3.学生练习本。

4.图片或实物展示“人之初”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播放与“人之初”相关的视频或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人之初”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个词语。

第二步:学习1.引导学生读出“人之初”这个词语,解释其意义是指人类的开始或初始阶段。

2.教师通过示范书写“人之初”,让学生跟读。

3.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人之初”并进行纠正。

第三步:运用1.培养学生对词语“人之初”的理解和表达,提问引导学生用“人之初”造句。

2.小组内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使用“人之初”造句的情境。

第四步:拓展1.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古诗词或故事,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之初”这个词语的用法和涵义。

2.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阅读相关的书籍,加深对“人之初”的理解。

六、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和书写词语“人之初”,并能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这个词语。

通过扩展阅读和讨论,深入了解“人之初”的意义与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关于“人之初”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要求学生在家里积极参与家长亲子阅读,找到更多相关词语或故事。

八、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学习“人之初”过程中的表现,教师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鼓励学生多交流,提高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人之初”这个词语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听懂朗读《人之初》这首诗,理解诗歌背后的含义2.能正确朗读《人之初》这首诗,并带有适当的表情和节奏3.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对于生命、成长的感受和理解二、教学内容1.诗歌《人之初》2.生命、成长的主题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诠释诗歌《人之初》中的意义2.能够带有感情地朗读《人之初》这首诗四、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好黑板、彩色粉笔2.准备好诗歌《人之初》的课件或手写板书3.准备录音或音频资源,方便学生在课后复习朗读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联想到成长、生命的主题2.出示《人之初》的课题,让学生猜测这是一首什么样的诗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教师朗读《人之初》这首诗,解释其中的字词和意义2.学生跟读,师生共同讨论诗歌的含义和感悟第三步:诗歌学习(20分钟)1.学生分组诵读《人之初》,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要有适当的停顿和抑扬顿挫2.学生自由练习诵读,老师逐一指导,纠正错误并表扬正确朗读的同学第四步:情感体验(15分钟)1.学生围绕《人之初》这首诗,表达自己对于生命、成长的感受和理解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现出每个人对于生命的独特感悟第五步:诗歌创作(15分钟)1.学生根据《人之初》的思想和主题,创作自己的小诗歌或小故事2.学生可以选择口头表达或用画面呈现,展示自己的创意六、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画面、歌曲、手工制作等多种形式来表达对于《人之初》的理解和感悟2.师生共同创作一个小型朗诵表演,以《人之初》这首诗为主题进行呈现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诗歌《人之初》的学习,拓展了学生对于生命、成长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朗读能力。

接下来的教学中,可以逐渐引导学生接触更多文学作品,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8《人之初-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熟读课文《人之初》。

2.能正确书写课文中生字。

3.大声朗读课文,并注意语音语调。

4.能听懂课文的内容,并简单复述。

二、教学重、难点1.生字识记,包括掌握生字的发音和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表达课文的主要意思。

三、教学准备1.教师:教材《人之初》、板书工具。

2.学生:课本、笔、本单元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让学生打开课本,找到《人之初》这篇课文,让他们先自己默读一遍,然后提问并引导他们思考:题目“人之初”意味着什么?2.请学生展示本单元词卡片,帮助他们快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生字。

第二步:学习新课1.让学生大声跟读课文《人之初》,并解释生字和课文中的一些生动形象描述。

2.强调学生要注意语音语调,在读的过程中,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

3.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做简短的讨论,理解文章主旨。

第三步:巩固训练1.让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朗读训练,让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课文朗读。

2.通过组内互助、批评并及时纠正错误,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课文内容和生字发音。

第四步: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行创作一个小故事或画一幅画,展示对《人之初》的理解。

2.让学生用口头或书面方式简单描述人类的起源,检验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总结反思1.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这节课的理解和感悟。

2.简单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再次强调课文中的重点以及生字的学习方法。

本节课程以《人之初》为主要内容,通过生字学习和课文朗读,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人类起源,同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8《人之初》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理解并背诵课文《人之初》。

2.能说出课文中描写的小朋友的特点。

3.能听懂老师的阅读朗读课文,并模仿跟读。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内容。

2.在课文中找出描述小朋友的关键词。

三、教学准备
1.课文《人之初》的教材。

2.幻灯片或黑板、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老师放一段描写小朋友的音频,让学生倾听。

2. 学习课文
•老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并注意发音和语调。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师生互动,共同探讨理解课文。

3. 分组讨论
•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每组设计一个小展板展示。

4. 学生表演
•各小组的学生上台表演展板,展示小朋友的形象特点。

5. 总结复习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重点强调小朋友的性格特点。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人之初》。

2.写一篇小短文,描述你身边的小朋友,注意描述细节和情感。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下一步可以加强拓展,让学生自己设计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并能够背诵词语《人之初》。

2.了解《人之初》中的含义,能够简单描述其内容。

3.能够正确书写词语《人之初》。

能力目标:1.能够听懂并读出《人之初》。

2.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人之初》。

3.能够与同伴合作,理解词语《人之初》的意义。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于古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2.培养学生发现美、感悟人生哲理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掌握并背诵《人之初》。

•理解《人之初》中的涵义。

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人之初》。

四、教学准备1.词语《人之初》的教学卡片。

2.词语《人之初》的黑板书写内容。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舌头操活动,准备开始语文学习。

2. 引入•老师出示词语《人之初》,并向学生解释这句蕴含深刻哲理的词语来自于哪篇古文。

3. 学习•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读词语《人之初》,反复练习直至学生能够熟练朗读。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理解《人之初》的意义,并通过小组讨论和组长汇报的方式展示理解。

5. 课堂展示•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该小组对于《人之初》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6. 拓展•老师可以通过讲解《人之初》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句词语的内涵。

7. 总结•老师就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单总结,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所学。

六、课堂作业1.背诵《人之初》。

2.写一篇作文,谈谈你对于《人之初》这句词语的理解。

七、板书设计人之初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人之初》时,学生积极性高,理解能力较强。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再加深对于该句的诗歌背景等知识的了解,拓展学生文学素养。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设计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人之初》教案设计

【导语】⼈之初,本性都是善良的。

⼀个⼈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受到不良影响,忽视了教育,就可能会变坏。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学⽬标: 1、会认13个⽣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善”和“恶”。

3、⾛进⽂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中萌芽。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背诵课⽂。

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善”和“恶”。

教学难点: ⾛进⽂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中萌芽。

教学时间: ⼀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 ⼀、播放⾳频,激趣导⼊ 1、教师引⾔:今天,⽼师为⼤家带来了⼀⾸有趣的诗歌,让我们竖起⼩⽿朵⼀起认真地听听吧! 教师播放《三字经》视频,组织学⽣认真听2遍。

2、师:你听清⼩朋友们读的是什么了吗?让我们跟着他们⼀起读⼀读吧。

播放带《三字经》⾳频⽂件,在教师的指引下,跟着声⾳朗读。

3、师:这⾸⼉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它的第⼀句,也就是我们这篇课⽂的题⽬,也就是--《⼈之初》。

学⽣齐读课题,教师板书。

⼆、⾃主学习,⾃读课⽂ 1、⾃由朗读课⽂,圈出本课的⽣字,借助拼⾳通读课⽂,遇到有困难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师。

2、教师指名读课⽂,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错误指出来,集体订正后齐读三遍。

3、跟着⽼师读课⽂,注意⽣字的读⾳及诗句的停顿。

(提⽰学⽣每三个字⼀停) 4、通过⼩组竞赛,齐读等⽅式,反复读课⽂,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字 1、先学习要求会认的13个字,借助课本上的拼⾳和刚才的⾳频识字,同桌互相读。

2、开⽕车读。

每⼈⼀个⽣字,读对了,全班同学跟读三遍,读错了⼤家⼀起订正完之后齐读5遍。

3、说⼀说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你能给他们都找个伙伴组组词吗? “之”:字形像⼀个翩翩起舞的少⼥,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之初》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之初》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之初》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之初》(精选12篇)每个人出生时都是一样的,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都有完全一样的开始。

后天的生活环境,每个人受到的教育,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专心程度,使我们渐渐差别越来越大。

接下来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整理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之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人之初》篇1【教材分析】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

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

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教学重点】1、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

2、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遍。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8《人之初》一、教学目标1.了解识字8《人之初》的内容,体会诗歌的美感。

2.复述识字8《人之初》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让学生掌握《人之初》中的重点词汇,并理解其意义。

4.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审美和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识字8《人之初》的内容。

2.掌握关键词汇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三、教学准备1.课文《人之初》的印刷件。

2.课文朗读录音。

3.黑板、彩笔、文具等。

4.课堂布置:课文展示环境的美化。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与学生讨论“人之初”这个课文标题所引发的联想,引导学生思考“人之初”是什么意思,为识字8《人之初》的学习做铺垫。

2.课文学习1.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人之初》,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细读课文,解释生字生词,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的意思。

3.分组讨论《人之初》中所描述的内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培养思维能力。

3.词汇学习1.解释生词:如“纯粹”、“世俗”等,让学生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

2.练习造句:引导学生运用这些生词造句,巩固词汇掌握程度。

4.朗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让他们感受语言的节奏和美感,提高朗读表达能力。

5.课文感悟通过讨论《人之初》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帮助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获得情感共鸣。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之初》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对诗歌的审美和感悟能力。

六、课后作业1.复述《人之初》的内容。

2.默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及其意义。

3.完成相关练习册的习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在识字的过程中领略语文之美,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对文字的理解和感悟中提高人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

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之初》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意义;2.掌握《人之初》的原文内容;3.能够正确朗读《人之初》;4.能够理解《人之初》中的意思,并进行适当解释;5.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诵读《人之初》,理解古文诗的意义。

难点: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和寓意。

三、教学准备1.PowerPoint课件;2.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调查表;3.古文诗《人之初》的结构分析资料。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了解“人之初”的意义,引发学生对古文学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人之初》1.展示《人之初》的原文,让学生跟读;2.解释古文诗的文言文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理解古文诗中的意象;3.分组讨论《人之初》中的寓意,做思维导图或总结。

第三步:课堂练习1.班内朗读《人之初》;2.编排故事或表演《人之初》的内容。

第四步:课堂讨论对学生们表演的内容进行点评和讨论,梳理《人之初》的主题和意义。

第五步:课堂总结总结古文诗《人之初》的文学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人之初》的理解;2.背诵《人之初》的内容,并写出自己的感想;3.了解古诗词中的其他名作,做简要介绍。

六、教学反思《人之初》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古文诗,它的意境和哲理值得我们反复品味。

本节课以《人之初》为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培养其审美情感和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

以上就是本文撰写的《部编版语文一下识字二第8课《人之初》教案》,希未可以对教学有所帮助。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 人之初教案

2020年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8 人之初教案

8 人之初备课素材【写作背景】《人之初》精选了《三字经》的两个片段进行识字教学,共八行,四句。

第1个片段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第2个片段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本课的学习,应注重培植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激发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

《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家喻户晓。

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

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其他资料】《三字经》节选犬守夜,鸡司晨。

苟不学,曷为人。

蚕吐丝,蜂酿蜜。

人不学,不如物。

幼而学,壮而行。

上致君,下泽民。

扬名声,显父母。

光于前,裕于后。

人遗子,金满赢。

我教子,唯一经。

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宜勉力。

课后作业一、小雨点会落在哪?请连一连吧。

q ì y òu ch ū ìng ji ào初 性 教 幼 器二、照样子,写一写。

相 远 幼木 目三、重点段落品析。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如果人不努力学习,也就不会懂得道理。

”这是哪句话的意思?四、“人不学,不知义……”后面的内容是什么?请你说两句。

参考答案:一、初 chū性ìng 教 jiào 幼 yòu 器 qì二、辶元幺力三、人不学,不知义四、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习礼仪。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语文一下《人之初》教学设计教科书分析:1.课文选自《三字经》中的四句话,分为两个小节,分别阐述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虽然本课是一年级下学期的课文,但是“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这一个课标要求没有变,而且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 一年级下学期,会写字的学习已经进入以写合体字为主的学习阶段,记认字形,尤其是记认字形的细部是保证会写字掌握的关键,因此,一下在写字指导环节,要设计字形学习的步骤,通过学生记字方法的运用,引导进行形近字比较,音形义结合,认记会写的字。

4.教科书采用知识能力点和主题内容双线索结构单元,因此,教学该课文要注意主题内容线索,树立单元整体观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内容的感悟。

学情分析:虽然经过一个学期多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仍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激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奖励一朵小红花,课堂教学结束后统计并给予奖励)“闯关”“登高峰”(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就闯过一关或登上一坡,完成所有学习,就闯关成功或登上高峰)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注:这类激励、激趣活动应根据教师教学风格、习惯不同而选择设置,并成为常态,故教学设计无需呈现这类活动的设计。

)教学目标: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3. 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之”等13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初始”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之”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字经》是我国蒙学读物之一,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准备:教师:“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太”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太”等13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词。

1.导语:在学习新的课文之前,我们先复习这一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已经会认读的字。

自由朗读这些词语。

PPT出示有关字词:相遇远方近处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

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就要求能正确写了。

(二)复习激趣导入,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上学用的课本有语文书、数学书等,那你知道古代的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什么吗?(《三字经》)对,《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也教会了大家怎样做一个好孩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其中的两组,看看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⑧人之初。

(“之、初”注音)2.出示任务:自己借助拼音读准题目。

3.反馈指导:指名拼读“之、初”后读题目;订正后全班齐读课题。

4.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人之初”的意思就是人刚刚出生的时候。

那人刚刚出生的时候是怎样的呢?课文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一)借助汉语拼音读准课文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借助字上面的音节把它读准。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2.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相机正音。

3. 出示任务:再朗读课文,注意刚才纠正的读音,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个体读,同桌互读互纠。

4. 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5.小结:朗读做到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学习把课文读通顺1.导语:《三字经》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时要讲究节奏。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意思的理解,尝试通过打拍子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尝试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个体朗读,同桌互读交流。

2.反馈指导:指名分小节在班级上朗读,师生共同按要求评议;一个读完评议一个。

3.自由练习朗读后,全班一起击掌打拍子朗读。

4.小结:《三字经》的朗读要讲究节奏,朗朗上口,所以我们一般可以采用击掌这样的方式打拍子来朗读。

三、学习会认读的字1.导语:同学们真会朗读!那么,这课会认读的字宝宝单独拿出来,你能把它们都正确认读吗?出示任务:在课文中圈画出会认读的字,然后借助汉语拼音读准。

2.反馈指导:(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含音难字读音指导)。

(3)全班齐拼读。

3.会认的字口头组词。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4.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如果学生组的词语是日常常用词语,可相机让学生口头用词语说一句话。

(注意说话数量的把控,不要喧宾夺主。

)③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④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四、背诵课文1.导语:掌握了会认读的字,我们就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了,也能尝试背诵课文了。

出示任务:继续用击掌的方式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尝试把课文背诵下来。

个体练习,同桌互背互纠。

2.反馈指导。

指名背诵指导后,全班一起击掌背诵。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六、图文结合和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看看课文告诉我们什么呢?1.结合生活,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任务:请朗读课文,试着自己说一说你读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读不懂的,在不懂的句子旁边打上“?”,然后跟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反馈指导:学生交流后,教师大致讲一讲意思:人出生之初,本性本身都是善良的,天性也都相差不多,只是后天所处的环境不同和所受教育不同,彼此的习性才形成了巨大的差别。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

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了既不懂做人道理,有没有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2.图文结合,了解课文,感悟课文主题。

(1)PPT出示任务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图中的妈妈和孩子在干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请同桌互相说一说,演一演。

(2)反馈指导:预设:图中的妈妈正在教育孩子放鹅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图中的妈妈正在教孩子怎么放鹅呢……(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评价)(3)PPT出示任务2:妈妈为什么要教育孩子呢?请你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并用波浪线划出句子。

(4)反馈指导:预设:“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老师板书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导语:你们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因为什么事情而教育你呢?他们是怎样对你说的呢?你们在爸爸妈妈的教导下,学会了什么本领呢?(6)反馈指导:预设:爸爸妈妈教导我一定要上课认真,过马路要走斑马线……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教导都是为了我们成为好孩子,成为有用之才。

(7)指名朗读全文,全班拍手齐读全文。

(8)小结过渡:一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就不能掌握知识,将来就不能成为有用的人。

所以,我们要认真、自觉地学习,虚心聆听大人的教导。

七、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三)课后词语读记。

1.出示任务:借助拼音自由读“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2.反馈指导:指名读、齐读;3.评价:(1)同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看谁正确率高。

(2)同桌在班级上进行相互说类别背记词语,师生评议。

八、写字指导(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

独体字:习、玉、义、之;左右结构:相;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近、远。

(二)指导书写。

1.指导“近”“远”的书写。

(1)观察并说说“近”“远”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2)范写“近”“远”,分别提示:“近”字先写里面的“斤”,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远”字先写里面的“元”,写在田字格的中心偏右上,走之最后的平捺要舒展,把里面的字托住。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习”“玉”“义”“之”。

(1)观察并说说“习”“玉”“义”“之”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和笔顺。

(2)范写“习”“玉”“义”“之”,分别提示:“习”字先外后内,主笔是横折钩,要写得舒展,横折钩的竖部分,略往左斜,点提起笔与横折钩起笔直对;“玉”字写王字时注意三横的长短变化,注意间距均匀,最后一点写在横上面,不要掉到外面;“义”字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点并非在撇捺交叉点对上位置,而是偏左,高度居中,撇最高,捺最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之”字主笔是平捺,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要紧接着横撇写。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相”。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相”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相”,提示左窄右宽,左高右低,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九、总结今天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不但学会了生字,还基本背会了课文,指导了学习的重要性。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认真,将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作业设计:朗读和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