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模板

合集下载

暴雨过程的分析及预报经验总结

暴雨过程的分析及预报经验总结

浅谈暴雨过程的分析及预报经验总结摘要:降水对于人类活动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适量适时的降水是人们生产和生活所必需,它给农业生产提供有利条件,而长期的干旱与连阴雨特别是大范围持续性的暴雨,往往引起严重的旱涝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因此研究暴雨的成因与其预报方法,尽快提高暴雨预报准确率是极其重要的内容。

关键词:暴雨;急流;辐合;辐散;东北冷涡;东北低压中图分类号:p458.1+21 文献标识码:a1 形成降水的宏微观条件要作好暴雨预报,首先应对形成降水的一般条件有一定的了解,现简述如下,宏观物理条件上升运动条件:包括锋面抬升、低层辐合气流作用、高空辐散气流作用、地形。

微观条件即云滴自身的增长过程。

以上宏微观条件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

1.1水汽水汽包括水汽空间分布、水汽来源、水汽输送。

水汽空间分布包括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主要分布在大气低层,一般分析低层等压面上的等露点线,露点高值区为湿中心区或湿舌所在位置,水汽含量大,容易产生降水。

分析低层等压面上的等温度露点差线,可以了解低层水汽的饱和程度,饱和区或接近饱和区通常与云和降水区相联系。

水汽来源于西太平洋上的热带海洋气团。

水汽输送一方面是水汽向某地区集中,使那里的水汽增加,易达到饱和而产生降水。

另一方面由于水汽源源不断输送,使降水得以维持,降水量增大。

如果有高值等露点线向某区移动,并与同值的等温线相接近,这表明有潮湿空气输送,接近饱和。

1.2上升运动条件锋面抬升作用,根据地面锋线与对应的700毫巴图上槽线的相对位置来估计锋面坡度的大小。

两者相距越小,锋面坡度越大。

抬升作用强,降水量越大。

当低压区和等压线呈气旋性弯曲的部位有气流辐合,气旋式曲率越大,辐和越强;当三小时负变压中心区辐合上升运动较强,有利于降水的产生;当冷锋式切变伴有偏南风的风速辐合,这种辐合上升运动强烈,容易造成较强烈的降水,降水区多出现在偏南风区域内。

冷锋切变伴有偏南的风速气旋性切变,它多出现于副热带高压偏南风“低空急流”轴的左侧与西风带偏北气流相遇的辐合区域里。

暴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

暴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

2017年6月湘西州一次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摘要利用区域自动站资料、探空资料、FY-2E TBB资料和NECP 1°×1°再分析资料,对湘西州2017年“6.23〞暴雨天气过程进展综合分析。

结果说明:2017年6月23~24日,湘西自治州中南部出现连续暴雨天气过程。

此次过程的特点:一是降水持续时间长,累积量大;二是降水集中,影响范围大。

中心主要位于泸溪、凤凰、XX及花垣、保靖、古丈南部;三是局部乡镇重复受灾,灾情严重,且出现了人员伤亡。

因此,对其进展总结分析,对于今后连续性暴雨的预报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1 雨情6月22日20时~24日20时,湘西州连续两日出现暴雨过程。

据区域气象自动站的分析,此次过程累计出现暴雨195站,大暴雨88站,平均累积雨量为162.5mm,累积雨量≥200毫米的有76站,最大累积雨量为凤凰县禾库316.0mm。

最大日雨量为凤凰县林峰186.2mm〔6月24日〕,1小时最大雨量为花垣县白岩湾尾砂库78.8mm〔6月24日03~04时〕。

两次降水都是从凌晨开场,突然加大,主要影响区域都是位于自治州南部,使得南部地区受灾严重。

据州防汛抗旱指挥部统计,全州8县〔市〕103个乡镇29.188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倒塌民房26间,因灾死亡3人,因山体滑坡319国道交通中断。

图1 6月23~24日逐日雨量分布2 天气形势演变6月22日20时〔图3a〕亚洲500hPa为一脊一槽型,贝加尔湖为强大的阻高控制,我国华北地区受深厚的冷涡控制,冷中心温度为-14℃,冷涡中心高空阶梯槽落后于温度槽,槽后冷空气随冷涡旋转不断南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低维地区副高呈东西带状分布,120°E脊线位于23°N附近,588线位于XX南部地区,其北侧气压梯度大,西南气流强盛。

副高西侧有短波槽东移,中低层西南急流开展,在湘西州中部有暖式切变线生成,地面场上有低压开展。

暴雨技术总结

暴雨技术总结

暴雨技术总结怀化大暴雨过程技术总结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小尺度雨量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分析2016年6月3日到6日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高空低层东移,在中低层急流切变以及地面倒槽触发下引起的。

暴雨发生时有充足的水汽通道和水汽辐合,并且有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对多家数值模式对本次预报进行检验关键词:环流形势;大暴雨;能量锋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1实况与灾情20011年6月3日20时~6日14时,怀化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沅陵、辰溪、麻阳、溆浦、新晃、鹤城、通道、中方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显示,过程累计雨量50mm以上的共192站,其中99站50~100mm,70站100~200mm,22站200~300mm,1站300mm以上,最大小时降水量。

强降雨使我市7个县114个乡受灾。

据统计,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亿元,工业交通业直接经济损失亿元、水利工程水毁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2成因分析环流形势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况祥今年8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我市出现了强降水天气,从高密度自动站上看,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有一个测站达到了大暴雨级别。

并造成了严重的内涝灾害,同时凤台丁集由于雨势较大,导致围堰破了2处,当地政府紧急转移了当地村民。

分析此次降水过程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究本地暴雨的预报方法,着力提高暴雨的预报准确率 1降水实况图127日08时24h降水图其中左边的为高密度自动站的数据,红色字体部分为200毫米以上降水,可以看出降水大值区出现在沿淮淮河以北,呈西南东北走向,降水中心位于怀远县境内,24h最大降水毫米。

2卫星云图与雷达图从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上看,从26日16时开始,在凤台县与寿县境内不断有对流云团生成发展,并向西北方向移动,27日11时后对我省北部影响基本结束。

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提纲

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提纲

重要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提纲一、天气实况对天气过程进行简要清晰的描述,明确天气类型、发生时段、发生地点和强度,需要配套图表给出具体数据,并总结此次过程特点。

可附上简单的灾情实况和造成的影响。

如果是区域性的暴雨,需画出等值线图,若是局地性强对流天气,需在地图上灾害发生地标注明确的标识。

二、成因分析(一)环流形势国内大的环流背景和天气配置,主要关注副高、槽、脊和环流的现状及变化情况。

(二)天气系统造成此次重要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

关注高空(500 hPa、700 hPa、850hPa,根据需要可增加200 hPa、925 hPa)、地面天气系统演变情况。

分析上下层配置情况,根据需要分析各种要素场(如高度场、温度场、湿度场、流场等)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天气的影响。

(三)中小尺度系统1.中尺度天气分析(参考中心台下发的中尺度天气分析产2.卫星云图3.雷达回波(四)诊断分析(可从水汽条件、热力条件、动力条件寻找相应的指标进行分析)(五)新技术、新资料应用情况三、预报检验评价(一)公众预报检验评价1.中短期天气预报(对上级指导预报、本台预报进行检验,要与实况进行对比)2.短时临近预警报(0-6H小时短时预报、0-2H临近预警,主要检验落区、灾害类型、强度及提前预警时间)(二)数值预报产品检验评价1.环流形势检验评价(含EC、T639等)天气系统预报准确性、系统运动速度以及系统强弱等2.要素预报产品检验可根据过程类型选择降水量、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物理量等要素进行检验(三)本地化预报工具检验评价四、预报经验总结回顾此次天气过程预报思路及预报难点。

如预报取得成功,其预报思路上抓住的关键核心在哪些方面。

如预报存在偏差,预报结论与实况对比存在哪些差距,其中预报难点在哪里?(一)预报思路分析(二)预报难点分析(三)预报经验体会。

2024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例(二篇)

2024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例(二篇)

2024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例一、工作概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是指针对天气灾害,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措施,提前预警、组织防护、减轻损失,以保护公众财产和人员安全的相关工作。

本文将总结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内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主要内容1. 科学预警体系的建立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科学预警体系。

首先,我们加强了气象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其次,我们对气象预警模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预警的准确率和及时性,使广大公众能够更早地得知灾害的情况,做好防护准备。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和信息共享,形成了跨部门、跨地区的多层次预警网络。

2. 防护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为了有效应对各类气象灾害,我们加大了防护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针对暴雨、台风等灾害,我们修建了大量的排水系统和防护墙,提高了城市的抗灾能力。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农村地区的防护工作,加固了房屋、饮水设施和道路,保障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安全。

3. 灾害应对能力的提升为了提高灾害应对能力,我们广泛开展了防灾减灾培训和演练。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实战演练,我们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增强了应对灾害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同时,我们还与相关机构和专家进行了合作,开展了针对性的技术研究和交流,积累了更多的应对经验和技术手段。

三、取得的成绩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

首先,在气象预警方面,我们准确预报了一系列的灾害天气,并及时发布了相应的预警信息,为公众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在防护设施的建设方面,我们完成了一批重点项目,提高了城市和农村的防灾减灾能力。

此外,在灾害应对能力的提升方面,我们培训了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一支应急救援队伍,并成功应对了几起重大灾害事件,保护了公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存在的问题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气象监测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彝良7.22暴雨的技术总结

彝良7.22暴雨的技术总结

彝良7.22暴雨过程技术总结
一、暴雨过程及灾情概述
2012年7月21日下午至7月22日,受冷空气和西南涡、高空切变共同影响,彝良全县出现了暴雨、局部大暴雨天气过程。

此次过程为彝良县遭遇入汛以来强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一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

彝良全县31个自动气象站监测资料显示,7月21日21时—7月22日20时24小时累计降雨量达暴雨以上的站点达17个,占总站量的56.67%,其余站点雨量均在30 mm 以上(表1,)。

其中7月21日21时—7月22日08时12小时累计降雨量达暴雨以上的站点有11个,占总站数的36.67%(图1),累计降雨量达大雨以上的站点有15个,占总站数的50%。

图2 2012年7月21日21时—7月22日08时彝良县累计降雨量达暴雨以上的站点二、环流形势分析
2012年7月21日上午,我局组织预报员对08时的500hPa分析预计川西高原切变将于21日夜间开始影响昭通市,700hPa四川盆地到昭通市北部为低涡(如图3和图4),结合数值预报产品等其他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应用天气学原理知识和长期工作积累经验,得出切变线和低涡预计将于21日晚上开始影响昭通市,并给彝良县带来可能很强的降水过程的分析预报结论。

实际情况表明,分析预报结论与实况吻合。

图3 2012年7月21日08时500hPa实况图
图4 2012年7月21日08时700hPa实况图
三、物理量场分析
四、小结。

一次最成功的重大天气过程预报小结

一次最成功的重大天气过程预报小结
维普资讯


20 8 0
刊 年月

J OURNAL OF M ET R
MT RL I 与 应CADP ITN E 0盖0cLE A 用 N PC I E ooC S R A LAO GA 蓦矗R E H
Vo. 9 增 刊 I 12



。 !
二 /
_ _

… ~ …一一 / 1
丑 嚣 2 E B点 蛐 叠:最 日 0l0擅 二 示 苟 0 u3 鑫倬 ‘点 O E 珏 6 月 且2
图2 20 0 7年 0 5月 1 日 2 5 0时 报 5 0 P 8 日 风 场 0h a1
A pr 20 8 . 0
文 章 编 号 :1 7 — 4 1 ( 0 8 6 3 8 1 2 0 )增 刊 I 0 4功 的重 大 天气 过 程 预 报 小 结
王 位 德
( 西 贵 港 市 气 象 局 。 广西 贵 港 57 0 ) 广 3 1 0
摘 要 :  ̄ 0 7 5月 1 X 20 年 9日天 气 系 统 的 变 化 及 数 值 预 报 产 品进 行 认 真 分 析 , 出 了准 确 的 预 报 , 实 况 相 当吻 合 。 作 与
形 成提供 了极 为有 利 的条件 。
时 80 P 5 h a的相对 湿度 场 ( 图略 )看 , 中到 桂南 是 桂
9 以上 的高 湿 区 ,7 0 P 0 0 h a的 相 对 湿 度桂 中 也 有 7 以上 , 0 而且 比1 7日明显增 大 , 以判 断1 可 8日2 0 时 以后本 地上 空 的水 汽非 常充 沛 ,达 到 了强 降水 条
日0 2时 、 桂平 1 6日0 2时T均 > 2 ℃) 绝对 湿度 > 6 ,

对一次强雷暴天气的分析和总结

对一次强雷暴天气的分析和总结

对一次强雷暴天气的分析和总结每年6月进入夏季,太原武宿机场便切换至雷雨季节保障模式。

雷雨天气对飞行影响严重,不仅闪电会对飞机机体造成损害,雷暴伴随的低能见度、大风、强降水等也是威胁航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

如何通过雷雨天气的考验也成为我们观测员关注的重中之重。

本文通过对太原武宿机场一次强雷暴天气过程的分析总结,为日后应对特殊天气打下基础。

1.天气实况2021年5月26日上午10:44(以下时间均为北京时)至11:38太原武宿机场出现了一次强雷雨大风天气过程。

此次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内蒙古地区有冷空气南下,高空有槽过境而地面有气旋,高低层冷暖空气对流,多方共同作用形成此次强对流天气。

以下是当日实况: 10:00雷达图上显示在北边和西北方向50公里处有两团对流云团,强度在35至40dBZ之间。

后续逐渐加强,并由西北向东南方向移动。

10:30天空只有少量卷云(Ci),两三分钟后西北方向天空变暗,有大量积雨云(Cb)生成并向本场快速移动,此时平均风速4米/秒风向250°。

在10:44首次听到雷声(TS),天空持续变暗,积雨云(Cb)伴随淡积云(Cu)覆盖整个天空,且云底不断增厚。

10:51开始下小阵雨(-SHRA),风速迅速增大,10:52瞬间风速大于等于17米/秒,达到大风(GA)标准。

10:53有不透明固体降水拍打玻璃,直径小于5毫米判定为小冰雹(-SHGS),阵雨强度随之增大,11:00整点报天气现象变成强雷暴降水天气(+TSRAGS),平均风速19米/秒阵风26米/秒平均风向320°,能见度4000米,跑道视程降为550V800D,气压因为雷雨天气的影响较上一个时次增加两百帕。

可以看到停机坪上强风吹动积水的波纹痕迹,有路障被风吹离地面。

空中低云逐渐增多,云底高降低,云体移动迅速。

此时大量积雨云(Cb)移至头顶,云底悬球状结构明显。

11:02小冰雹(-SHGS)消失,11:03降水强度明显减小,变成小雷雨(-TSRA),能见度升至10000米。

6.19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服务总结

6.19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服务总结

6.19暴雨天气过程预报服务总结重庆市气象台2010年6月20日一、天气实况2010年6月18日夜间至19日夜间,我市出现了今年入汛以来最强的一次区域暴雨天气过程,中西部偏南及东南部地区普降大雨到暴雨,局部达大暴雨,中西部偏北及东北部部分地区小到中雨。

过程主要降雨时段在18日夜间至19日白天(18日20时~19日20时),大足、沙坪坝、荣昌、永川、璧山、江津、巴南、綦江、万盛、彭水、酉阳、秀山、武隆、铜梁、黔江、南川等16个区县出现了暴雨,19日夜间强降水基本结束,仅偏南部分地区降了小雨;18日20时~20日08时的过程累计雨量,全市52个乡镇超过100毫米,211个乡镇超过50毫米,酉阳清泉雨量最大(164.3毫米)。

附表1:重庆市2010年6月18日20时~20日08时区县累计雨量站名雨量站名雨量潼南16.0 涪陵18.3大足90.4 南川29.3铜梁42.4 武隆44.3合川22.3 石柱11.6北碚20.6 彭水59.3沙坪坝56.5 黔江41.7渝北15.0 酉阳88.0长寿15.5 秀山30.7荣昌89.4 忠县 6.9永川64.2 梁平0.6璧山59.1 万州江津104.2 开县巴南81.4 城口綦江109.3 巫溪0.4万盛59.1 云阳垫江0.9 奉节丰都17.7 巫山附表2:重庆市2010年6月18日20时~20日08时累计雨量100毫米以上乡镇区县站名雨量区县站名雨量区县站名雨量江津夏坝163.4 永川黄瓜山163.7 酉阳清泉164.3 江津羊石148.7 永川红炉155.6 酉阳天馆164.0 江津杜市147.1 永川双竹134.5 酉阳泔溪155.4 江津李市134.3 永川龙井口133.9 酉阳麻旺140.3 江津石谟134.1 永川兴隆131.3 酉阳庙溪134.0 江津慈云132.4 永川三合水库126.5 酉阳丁市118.7 江津广兴131.8 永川朱沱122.9 酉阳龚滩109.6 江津塘河121.2 永川关门山水库117.1 酉阳双泉104.5 江津永兴117.5 永川革命水库113.4 酉阳苍岭102.1 江津贾嗣114.9 永川宝峰103.9 黔江白土111.4 江津龙华109.9 永川箕山100.1 黔江水市106.4 江津支坪108.6 市区九宫庙127.1 黔江鹅池102.6 江津西湖107.4 荣昌清江107.2 黔江两河100.7 江津江津104.2 綦江綦江109.3 彭水小厂140.1 江津吴滩102.3 綦江永新108.9 彭水鞍子134.5 巴南花溪133.7 大足拾万114.6 彭水诸佛121.7 巴南一品129.7 南川大有100.7 秀山石堤133.2 巴南圣灯山108.2二、灾情截至20日16时,收到荣昌、巴南、江津、南川、彭水、綦江、黔江、永川、酉阳、大足上报暴雨灾情,其中黔江、酉阳的具体损失正在收集中。

8.26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

8.26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

8.26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况祥(淮南市气象台 232001)今年8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我市出现了强降水天气,从高密度自动站上看,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有一个测站达到了大暴雨级别。

并造成了严重的内涝灾害,同时凤台丁集由于雨势较大,导致围堰破了2处,当地政府紧急转移了当地村民。

分析此次降水过程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究本地暴雨的预报方法,着力提高暴雨的预报准确率1降水实况图1 27日08时24h降水图其中左边的为高密度自动站的数据,红色字体部分为200毫米以上降水,可以看出降水大值区出现在沿淮淮河以北,呈西南东北走向,降水中心位于怀远县境内,24h最大降水391.1毫米。

2卫星云图与雷达图从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上看,从26日16时开始,在凤台县与寿县境内不断有对流云团生成发展,并向西北方向移动,27日11时后对我省北部影响基本结束。

图 2 27日03时红外云图3地面分析26日08时我省淮北地区处高压底部,至17时,由福建北部至山东西南部有一倒槽存在,27日08时后倒槽开始向西移动。

地面干线位于四川境内,变化不大。

4环流形式分析26日08时,我省北部处于500hpa高空槽前,850hpa在我省西部有一倒槽存在,700hpa 湖北省中部有一低涡存在。

底层全省水汽条件较好,700干舌位于豫皖鲁交界处上层干;北部位于200hpa急流带的入流区,且有干线配合。

中低层没有明显升温,但在500hpa上沿淮东部有一5度升温区。

图3 26日08时综合分析分析图 4 26日20时高空综合分析至26日20时,500hpa高空槽变化不明显,700hpa的低涡切变已位于我省西北部,同时850hpa倒槽有所东移,其北段位于沿淮东部;全省底层仍处于大湿度区,700hpa干舌分为两段,一段位于沿淮东部到苏北地区,一段位于河北省南部,同时我省北部500hpa为显著湿区,其余地方仍为T-Td大于15的干区;中低层温度变化不明显,但850hpa干线均位于我省以西地区,700hpa干线位于沿淮东部,同时500hpa升温区位于大别山区。

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小结[优秀范文五篇]

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小结[优秀范文五篇]

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小结[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小结我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近期应对低温凝冻雨雪天气工作情况报告受北方较强冷空气影响,近段时间全省各地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雪凝灾害天气,我区气象部门也连续对各单位发布寒潮预警,省地相关部分则相继下发了有关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紧急通知。

为全力以赴做好全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管理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相关工作,保障“两节”、“两会”和春运期间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安全、畅通,我局要求各县(市)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出发,把“保安全、保畅通、保民生”作为当前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积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应急值守,实施安全生产事故零报告制度。

截止目前,全区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秩序井然,无任何重大交通和影响稳定事故发生,并充分发挥了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在春运工作中的衔接疏散作用,最大限度保证了旅客中转换乘。

现将近期我局应对极端灾害天气工作报告如下:一、适时进行部署,明确工作要求。

12月30日,我局就切实做好“两节”和春运期间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安全工作进行了紧急部署,下发了《关于做好元旦春运期间城市公共交通行业安全和稳定工作的通知》(毕地城客…2010‟70号)文件,要求各县(市)制定相关措施,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做好“两节”和春运期间城市公共客运交通安全工作。

元月2日接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关于迅速做好道路运输相关工作准备应对极端天气 1 的紧急通知》(省运管…2010‟办18号)后,我局于当日立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应对极端天气的紧急通知》(毕地城客…2011‟1号),要求各单位要从维护经济发展的大局出发,充分认识防范极端灾害天气的重要性,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并做好应对大灾的处置准备。

元月4日,针对极端灾害天气,接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关于做好凝冻期间道路运输相关工作的紧急通知》,我局又立即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公共交通安全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补充通知》(毕地城客…2011‟2号),要求各单位充分借鉴08年年初抗击凝冻灾害天气的经验,制定并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认真落实应急值守制度。

预报预警工作总结

预报预警工作总结

预报预警工作总结
预报预警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前做好准备,减少灾害造
成的损失。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的预报预警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在此,我对我们的工作进行一下总结。

首先,我们取得的成绩是显而易见的。

通过我们的预报预警工作,我们成功地
预测了一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比如台风、暴雨等,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了损失。

我们还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了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让人们能够更加信赖我们的工作。

其次,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是人力资源的不足,我们需要更
多的专业人才来参与预报预警工作,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是技术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我们的设备,保证我们的预报预警工作能够进行得更加顺利。

总的来说,预报预警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面临着
一些挑战。

我们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准确、及时的预警信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社会的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梅雨洪水工作总结

2024年梅雨洪水工作总结

2024年梅雨洪水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是我国梅雨期间遭遇的一次严重的洪水灾害,这场洪水给社会带来了重大的损失和不可估量的伤痛。

本次总结旨在总结我单位在这次洪水灾害中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类似灾害。

二、工作过程及效果1. 预警工作在本次洪水灾害前,我单位高度重视天气预警工作。

我们与相关气象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第一时间收到洪水预警信息,并将其传达给各部门和地方政府。

预警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性,为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 应急救援本次洪水灾害发生后,我单位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机制。

我们组织了专业救援队伍,并与其他相关单位进行协调合作。

救援队伍参与了群众疏散、物资调配、抢险救援等工作,为受灾地区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救助。

3. 灾后恢复重建灾后恢复重建是重要的工作环节。

我单位与地方政府共同制定了灾后恢复重建方案,并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实施。

通过组织清理工作、修复基础设施、重建受损建筑等措施,最大程度地恢复了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三、存在的问题1. 紧急物资调配不足在本次洪水灾害中,我单位在紧急物资调配方面存在一定不足。

由于灾情突发,灾后需要的食品、饮水、医疗等物资较多,我们应在平时加强物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2. 信息发布不畅洪水灾害期间,公众迫切需要各种灾情信息和救援指南。

我们在信息发布方面存在一定不畅的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各部门的信息沟通,提高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 反应速度略慢在洪水灾害初期,由于一些原因,我单位的反应速度相对较慢。

这导致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救援工作的重要性无法低估,我们将在后续的演练中加强应急反应能力的培训。

四、改进措施1. 建立预警系统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建立全面的预警系统。

及时准确地发布洪水预警信息,确保信息能够第一时间传达给受灾地区的相关单位和群众。

2. 加强物资储备平时要充分储备紧急救援的必备物资,包括食品、饮用水、防护用具等。

雹灾工作总结

雹灾工作总结

雹灾工作总结
今年夏天,我所在的地区遭受了一场罕见的雹灾。

这场灾难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

在这次雹灾中,我们的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我们意识到了灾害预警体系的重要性。

在雹灾来临之前,我们的预警系统起到了关键作用,让人们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防护措施。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了预警系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需要更加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其次,我们加强了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

在雹灾发生后,我们立即启动了救援和恢复工作,确保受灾群众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也意识到了在灾后重建工作中,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以减少类似灾难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我们也加强了公众的防灾意识和技能培训。

通过举办各种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活动和技能培训课程,我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如何在灾难来临时保护自己和家人,提高了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总的来说,这次雹灾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防灾减灾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在灾害管理和救援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我们将继续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灾后救援和恢复工作,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技能,为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努力奋斗。

天气灾害防控工作总结

天气灾害防控工作总结

天气灾害防控工作总结
天气灾害是指由自然气候变化引起的各种灾害,如暴雨、台风、洪涝、干旱等。

这些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天气灾害防控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在天气灾害防控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我们在加强天气灾害监测预警方面做得还不够充分。

天气灾害的发生往
往是突然的,因此及时的监测预警非常关键。

我们需要加强气象监测设备的建设,提高监测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便能够更早地发现天气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其次,我们在加强社会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方面还需努力。

天气灾害发生后,救
援力量的及时到位和救援工作的高效进行对减少灾害损失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后能够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此外,我们在加强公众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公众是天气灾害
中最脆弱的群体,他们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直接关系到灾害发生后的损失程度。

我们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公众的防灾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灾害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应对行为。

总的来说,天气灾害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加强监测预警、救援体系建设和公众防灾意识提高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天气灾害防控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2018-2019-暴雨技术总结-优秀word范文 (6页)

2018-2019-暴雨技术总结-优秀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暴雨技术总结篇一:怀化大暴雨过程技术总结怀化大暴雨过程技术总结摘要:利用常规观测资料、中小尺度雨量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分析201X年6月3日到6日一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是由于高空低层东移,在中低层急流切变以及地面倒槽触发下引起的。

暴雨发生时有充足的水汽通道和水汽辐合,并且有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暴雨的形成和维持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对多家数值模式对本次预报进行检验关键词:环流形势;大暴雨;能量锋中图分类号:p458 文献标识码:a1实况与灾情201X1年6月3日20时~6日14时,怀化普降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沅陵、辰溪、麻阳、溆浦、新晃、鹤城、通道、中方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显示,过程累计雨量50mm以上的共192站,其中99站50~100mm,70站100~200mm,22站200~300mm,1站300mm以上(辰溪谭家场325.6mm),最大小时降水量69.5mm(溆浦低庄5日07:00~08:00)。

强降雨使我市7个县(市、区)114个乡(镇)受灾。

据统计,因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9158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0.5359亿元,工业交通业直接经济损失0.1991亿元、水利工程水毁直接经济损失0.4821亿元。

2成因分析2.1环流形势篇二:8.26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8.26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技术总结况祥(淮南市气象台 23201X)今年8月26日下午至27日凌晨,我市出现了强降水天气,从高密度自动站上看,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暴雨,部分地区大暴雨,有一个测站达到了大暴雨级别。

并造成了严重的内涝灾害,同时凤台丁集由于雨势较大,导致围堰破了2处,当地政府紧急转移了当地村民。

灾害天气避险方案总结汇报

灾害天气避险方案总结汇报

灾害天气避险方案总结汇报灾害天气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风险,它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手段,减少灾害天气对人们的影响,我们需要制定相应的避险方案。

以下是一份关于灾害天气避险方案的简要总结汇报:一、认识灾害天气:了解不同类型的灾害天气对我们的威胁和影响,如台风、暴雨、地震等。

同时,了解这些灾害天气的形成原因和发展规律,有助于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和防范。

二、预警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的灾害天气预警机制,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

包括短信、手机APP、电视、广播等多种方式,确保信息能够及时传递给广大民众,让他们有足够时间进行应对和避险。

三、应急设施的建设:在容易受到灾害影响的地区,建设相应的应急设施。

例如,在容易受到台风袭击的地区建设强固的避风港,地震多发地区建设可供躲避的地下避难所等。

这些设施能够提供安全的场所给受灾人员暂时避难,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四、教育宣传的加强: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灾害天气的教育宣传。

例如,在学校开展有关灾害天气的安全教育,向学生传授防灾知识和应对技能;在社区举办相关的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科技手段的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灾害天气的监测和预测能力。

例如,通过气象卫星、雷达等设备实时监测天气情况,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灾害;借助信息化技术,分析历史数据和模拟模型,提前预测灾害天气的发生概率,为决策者制定合理有效的防灾措施提供参考。

六、社会参与的加强:加强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企业、志愿者组织等可以通过实施相应的政策和计划,提供物资援助、义务劳动、救灾志愿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共同应对灾害天气带来的挑战。

七、持续改进与评估:避险方案需要持续改进和评估。

根据每次灾害事件的教训和经验,及时修订和完善避险方案,提高其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并且,定期对避险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以上是关于灾害天气避险方案的简要总结汇报。

2024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例(2篇)

2024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例(2篇)

2024年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总结范例一、工作回顾____年是我国气象工作的一个重要年份,特别是在防灾减灾工作方面,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

回顾过去一年,我们积极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下是我们工作的主要亮点和成果。

1. 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在____年,我们进一步加强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和改进工作。

通过扩大气象观测网络和更新监测设备,提高了灾害监测的精确性和时效性。

通过加强对灾害型天气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有效减少了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气象灾害,我们持续推进了科学研究工作。

在____年,我们重点开展了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原因与机制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应对措施的建议。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气象监测和预测技术的研究,探索了新的灾害预警方法和技术手段。

3. 推广防灾减灾知识为了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能力,我们积极推广了防灾减灾知识。

在____年,我们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包括举办防灾减灾讲座、开设气象防灾公开课等。

通过这些活动,广大民众对气象灾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亮点和成果在____年的防灾减灾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亮点和成果:1. 提前预警,及时应对通过不断完善监测预警体系,我们能够提前几天甚至数小时发现潜在的灾害天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使公众和相关部门能够做好应对准备工作。

在____年,我们成功预警了多起强对流天气、暴雨和台风等灾害天气事件,有效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精准预报,减少误报通过对气象预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创新,我们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在____年,我们成功预报了多起极端天气事件,如超强台风、大暴雨等,预报准确度接近90%。

这极大地减少了误报和虚假预警带来的恐慌和不便。

3. 深入研究,提出科学建议在____年,我们开展了对极端天气事件的原因与机制的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重大灾害性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总结模板
____年_月_日至_日__(气象灾害
名称)预报技术总结
_____(单位名称)
____年_月_日
一、天气概况
_年_月_日~_月_日____地区出现______天气过程,引发______灾害性天气。

此次过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利用常规观测站、加密自动站等资料对灾害天气实况进行分析,要特别注意加强对本地加密探测的资料分析,如区域自动站逐时资料分析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成因分析
1.资料与方法
利用________________等资料对此次过程的成因进行了分析。

_______________
2.天气尺度系统分析
2.1环流背景分析(可根据实际进行环流层次的扩充和删减,着重分析影响系统配置及演变)
2.1.1 500hPa
_________________。

2.1.2 850hPa
_________________。

2.1.3 地面
________________。

综上分析,________________。

2.2探空资料分析
(分析垂直风切变、沙氏指数、K指数、大气层结稳定度、对流有效位能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上分析,________________。

2.3物理量诊断分析
2.3.1 动力条件
________________。

2.3.2 热力条件
________________。

2.3.3 水汽条件
________________。

综上分析,________________。

3.中尺度分析(可根据实际扩充分析项目,注重对自动站资料、风廓线资料、天气雷达资料、卫星云图资料、雷电资料、GPS资料等新探测资料进行使用与分析)
3.1 高空及地面天气形势场分析
________________。

3.2 卫星云图分析
________________。

3.3 雷达回波分析
________________。

3.4 自动气象站资料分析
________________。

4.地形作用简析(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________________。

5.数值预报产品检验
(要注重对T639、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的使用,并总结此次过程数值模式的预报性能。

)________________。

三、预报技术着眼点与难点
(总结过程的典型特征,分析预报难点和预报中存在的问题,归纳预报中应重点关注的特征量、典型形势和预报着眼点。

并通过与同类个例异同点的对比分析,总结补充同类灾害天气物理概念模型,预报指标等,为同类天气预报提供技术支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存在不足及工作建议
(根据预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并且能够实施的工作建议或改进措施。

针对短期内可以解决的问题,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办法,明确解决时间;针对长期存在的或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提出措施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