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14-15讲)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讲义
第八章运动和力复习讲义重点: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条件,惯性现象的解释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惯性的理解和应用,什么是二力平衡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利用方法: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一、知识点通关站【知识点 1】牛顿第一定律1、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每次实验中都保持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的目的是。
实验现象:平面越,小车受到的阻力,小车运动的距离越;如果小车运动时不受阻力,它将做运动。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的作用时,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该定律是在大量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而概括出来的,它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3、惯性:一切物体都有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一切物体在任何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无关。
【知识点 2】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状态或状态。
2、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滑轮的作用是,实验中选用小车做实验而不用木块的目的是。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方向、并且作用在,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知识点 3】摩擦力1、摩擦力:两个的物体,当它们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2、测量摩擦力的原理是。
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大小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这种测量方法叫。
3、摩擦力分为、、。
传送带上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属于。
4、滑动摩擦的大小跟和有关,它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5、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1);(2)。
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有:(1)使接触面;(2) 压力;(3) 用代替滑动;(4)加和利用。
二、练习成长站【类型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
(2)观察实验现象发现:平面越光滑,说明小车受到阻力越,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第14&15讲 被动态
含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的疑问句、否定句
1)一般疑问句直接将陈述句被动语态中的情态动词提前。 如: Must this work be done at once?这项工作必须立即完成吗? Should your homework be finished before six?你的家庭作业应在六点前 完成吗? 2)特殊疑问句由疑问词加上一般疑问句被动语态构成。 如: When must this work be done?这工作必须在什么时候完成? Where can the lost book be found?这本失踪的书能在什么地方被找到? 3)否定句在情态动词后面加上“not”或“never”即可,但“must”表“ 必要”时否定式为“needn‘t”。 如:This work needn‘t be done at once.这项工作没必要立即做。
Passive Voice
What is Voice?
“态”(Voice)是个语法范畴,它是一种动词形式 ,表示动词的主语与该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之间的 主动和被动关系。当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时,动 词用主动态(Active Voice);如果主语是动作的承 受着,动词便用被动态(Passive Voice)。 例如: The man killed the lion. The lion was killed by the man.
完成时态的被动语态
“have done”,被动将“been”加中间。 (过去完成时“had done”也包括在内)。 例:1、主动:We have used nuclear energy to produce electricity. 被动:Nuclear energy has been used to produce electricity( by us). 核能已被我们用来发电。 2、主动:They had produced 100 tractors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被动:100 tractors had been produced by the end of last year. 到去年年底我们已生产出一百台拖拉机。
注电考试最新版教材-第15讲 第八章恒定磁场(二)及第九章无损耗均匀传输线(一))
8.2 电感及其计算它是表示一个或多个导体线圈中的电流与线圈所链合的磁链关系的电磁参量。
这些参量的数值决定于线圈形状、尺寸与其周围磁媒质的特性。
电感分为自感与互感。
自感:一线圈中的电流i 所建立的与该线圈相链的磁链ψ与电流i 的比值。
iL ψ=互感:分两种情况。
线圈1中的电流1i 在邻近的线圈2建立的磁链21ψ与电流1i 的比值,称为线圈1对线圈2的互感,12121i M ψ=。
类似可定义线圈2对线圈1的互感,21212i M ψ=。
对线性磁媒质,两个线圈间的互感为恒定值,1221M M = 8.3.1 磁场能量磁场的能量密度为 BH 21电感器中的磁场能量 )2/(2/2/22L LI I W m ψψ=== 8.3.2 磁场力在磁场中某点处,有一运动的试探电荷 , 其受磁场力称为洛伦兹力,满足如下关系: )(B v q F ⨯=安培力 计算各种载流回路在外磁场作用下所受的力 例:1. 在空气中,交变电场E y =j A sin(ω t-β z )。
试求:电位移矢量D ,磁感应强度矢量B 和磁场强度矢量H 。
解:由已知条件可知E x =E z =0, E y =A sin(ω t -β z ) (1) 对电场强度矢量E 进行旋度运算,得B⨯=l d I F d ⎰=LFd Fz-aaOII xy习题图)cos(z t A y E x E x E z E zE y E x y z x yz βωβ-=⎪⎪⎭⎫⎝⎛∂∂-∂∂+⎪⎪⎭⎫⎝⎛∂∂-∂∂+⎪⎪⎭⎫ ⎝⎛∂∂-∂∂=⨯∇i k j i E (2) 由微分形式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对时间t 进行积分,可得x B )z t sin(A t )z t cos(A t i ii E B =--=--=⨯∇-=⎰⎰βωωββωβd d(3)由已知条件可知,电场强度矢量E 的两个坐标分量E z =E x =0,只有E y 分量,且仅是z ,t )的函数,可改写为0 , =∂∂=∂∂∂∂=∂∂yE x E t B zE y y xy (4) 通过对时间t 的积分,磁感应强度矢量B 的坐标分量只有)sin(d )cos(d z t t z t t zE B y x βωωββωβ--=--=∂∂-=⎰⎰(5) 即 )sin(z t B B x βωωβ--==i i 由本构方程可求得另外两个矢量)sin( , )sin(000z t A z t A βωωμββωεε--=-==iH j E D 2.若在y = - a 处放置一根无限长线电流e z I ,在y = a 处放置另一根无限长线电流e x I ,如习题图所示。
进口应税消费品--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务代理实务》第八章讲义15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
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税务代理实务》第八章讲义15
进口应税消费品
(五)进口应税消费品
1.计税依据
2.账务处理
1.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2.账务处理
企业进口应税消费品,应当自海关填发税款缴款书的次日起15日内缴纳税款,企业不缴税不得提货。
进口应税消费品缴纳的消费税一般不通过“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核算,在将消费税计入进口应税消费品成本时,直接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在特殊情况下,如出现先提货、后缴纳消费税的,或者用于连续生产其他应税消费品按规定允许扣税的,可以通过“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科目核算。
(六)出口应税消费品退免税的计算
【例题·综合题】(2008年,16分)
问题:
1.根据下列业务,作出相应的会计分录;
2.计算当月该厂应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应代扣代缴的消费税
乐居地板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销售各种实木漆饰地板(以下简称漆板),也接受委托加工实木漆饰地板。
(漆板消费税税率5%。
)
2008年2月期末:增值税进项留抵税额8000元;各种增值税抵扣凭证均合法有效并在规定的时间办理了认证手续。
2008年3月有关购销经济业务如下:。
团体心理辅导第八章
(二)促进成员相识的活动
1.谁是谁
目的:让成员很快行动起来,在活跃的竞赛气氛中彼此认识 和了解。 过程:给成员每人一张“信息卡”,要求他们立即行动起来, 在团体中找寻具有信息卡上特征的人是谁。成员拿着卡,走 到一个人身边问他是否有信息卡上的特征。如果有请他告 诉你他的名字,填写在卡上。如果没有,继续问下一个人。看 谁先将信息卡填满。率先完成者读出卡上的内容,念到名字 者站起来。前三名获奖。
(二)建立团体信任感
1、信任之旅、信任圈、信任跌到等 2、戴高帽子 3、组员心声等
四、引导成员发言
领导者需要让所有成员在前两次团体聚 会中都有发言,以避免成员产生疏远和被 忽略的感觉。 方法有:询问,介绍活动,绕圈发言, 配对活动,纸笔活动等。
五、讲清团体目标
(一)澄清团体目标的作用
领导者需要向成员讲清楚团体的总目标以 及每次团体聚会的特定目标。
5、团体成员要积极参与团体规范的建立 6、团体成员要建立具体、可行的个人目标 7、团体成员要了解团体历程的内容,特别是 怎样参与团体的互动活动。
四、团体初期阶段的技术(起始技术)
1、结识技术
指尽快地、轻松地、有效地使团体成员相 识,建立对团体的信任所采取的方法。 如:柔软体操、自我介绍、互相介绍、信 任之旅、信任跌倒、信任圈等
第八章 团体初期阶段
第一节 团体初期阶段的任务 第二节 首次团体聚会 第三节 团体初期初期阶段的活动
第一节 团体初期阶段的任务
一、团体初期阶段的特征
1、典型特征是团体成员的初步相识 2、团体领导者营造团体气氛 3、团体成员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承担的风 险较少,所做的探索是试验性的
二、领导者的任务
主要任务是引导成员相识、营造良好关系、建立彼此信 任的氛围。 1、协助成员尽快相识,鼓励成员投入团体,努力促进信任感 的发展。 2、对团体成员坦诚相待,营造良好的接纳气氛。 3、确定团体目标及协助成员建立具体的个人目标。 4、建立团体的基本规则和规范。 5、告诉成员积极参与团体的一般性指导原则和方法,以增加 成员获得团体收益的机会。 6、教导成员有关团体历程的基本原理。
注电考试最新版教材-第14讲 第七章恒定电场(二)及第八章恒定磁场(一)
三个以上电极时,电极之间也存在部分电导,包括自电导和互电导。
会计算同轴电缆的绝缘电阻,常用电极间电阻和接地电阻。
7.2.2 接地电阻接地电阻是指电流经过接地体进入大地并向周围扩散时所遇到的电阻。
大地具有一定的电阻率,如果有电流流过时,则大地各处就具有不同的电位。
电流经接地体注入大地后,它以电流场的形式向四处扩散,离接地点愈远,半球形的散流面积愈大,地中的电流密度就愈小,因此可认为在较远处(15~20m以外),单位扩散距离的电阻及地中电流密度已接近零,该处电位已为零电位。
接地点处的电位Um与接地电流I的比值定义为该点的接地电阻R,R=Um/I。
当接地电流为定值时,接地电阻愈小,则电位Um愈低,反之则愈高。
接地电阻主要取决于接地装置的结构、尺寸、埋入地下的深度及当地的土壤电阻率。
因金属接地体的电阻率远小于土壤电阻率,故接地体本身的电阻在接地电阻中可以忽略不计。
接地电阻接地器电阻接地器与土壤之间的接触电阻土壤电阻(接地电阻以此电阻为主)1. 深埋球形接地器深埋接地器可不考虑地面影响,其电流场可与无限大区域的孤立圆球的电流场相似。
2. 非深埋的球形接地器考虑地面的影响,可用镜像法处理。
3. 浅埋半球形接地器考虑地面的影响用镜像法处理。
此时由静电比拟例题 1同轴线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内外导体之间介质的介电常数为ε,电导率为σ。
设在同轴线内外导体上施加的电压为U,求内外导体之间的电流密度J。
解:为了分析问题方便,本题采用圆柱形坐标系。
先用直接法来求内外导体之间的电流密度矢量J。
设同轴线的长度为L。
如果内外导体之间的总电流为I,则任何给定半径ρ的同轴圆柱面S上,由对称性可知,电流密度矢量、电场强度矢量与电流的关系为ρρρρρρρσσσρE LI L I J e e JE E e e J =π==⇒=π==2 2 (1) 在同轴线任意横截面上,沿 ρ 方向对电场强度矢量E 进行积分,可求得内外导体之间的电压abL I LIE U Lbabaab ln 2d 2d d σρρσρρρρπ=π=⋅=⋅=⎰⎰⎰e e l E (2)由上式可求得同轴线内外导体之间的漏电流为ab LU I abln 2σπ=(3)于是可求得同轴线内外导体之间的电流密度矢量为ab U LIJ ab ln2ρσρρρρρe e e J =π== (4)本题也可以通过拉普拉斯方程来求解。
工程热力学第15讲-第8章-2化学平衡、热力学第三定律
标准自由焓差
经验数据
0 GT
G RmT ln K p
0 T
≤ - 40 kJ/mol ≥ +40 kJ/mol
0 ≤ +40 GT
Kp ≥ 10+7 Kp ≤ 10–7
反应自发、完全 反应不可能
G
0 T
-40 ≤
10–7 ≤ Kp ≤ 10+7 可通过改变条件来促进反应进行
标准自由焓差的计算
aA bB dD eE
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
热力学方程:
dG SdT Vdp i dni
i
等温、等压条件下平衡条件:
dG i dni 0
i
d D eE a A bB 0
i i
i
0
化学平衡条件
i i
i
0
公式使用: (1)反应物取负号;
G RmT ln K p
0 T
理想气体应,Qp>0 ,升高温度,Kp 增加,正向反应。 对放热反应,Qp<0 ,升高温度,Kp 减小,逆向反应。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若温度变化不大,ΔH0可视为常数,得定积分式为:
0 H K p (T2 ) 1 1 ln ( ) K p (T1 ) Rm T1 T2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G H G T T p
van’t Hoff 公式的微分式
0 0 GT GT H 0 T T p
ln K p H 0 2 T R T p m
化学平衡的特点
浓 度
速 率
第八章精神分裂及护理讲课文档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二)ICD-10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诊断的一般要求是在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
情感高涨或低落等情况下至少存在以下1~4项症状中的1种,也可以至
少有5~9项中的2种症状。
1.思维鸣响、思维插入或思维被夺或思维被播散。 2.明确涉及躯体,或四肢运动,或特殊思维、行动,或感觉被影响、被控制、或被
诊断要点:①以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或意志减退等阴性症状为主,无明显的 阳性症状。②社会功能明显受损,趋向精神衰退。③起病隐袭,缓慢发展,病程 至少2年,常在青少年期起病。
14 第十四页,共26页。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4.紧张型 其临床表现突出一个病态的“僵”字,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 表现。占住院患者的7%.近年有减少趋势,表现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交 替出现或单独发生。典型表现是紧张综合征。
第八章精神分裂及护理
第一页,共26页。
第一节 精神分裂症
二、临床表现 五维症状:即阳性症状、阴性症状、攻击敌意、认知损害、 情感症状。
(一)阳性症状 指在正常精神活动中不该出现而出现的症状,有如下常见的阳性症状。 1、幻觉 精神分裂症最突出的感知觉障碍是幻觉,最常见的是幻听,主要 是言语性幻听,幻觉可以是真性的(通过感官感知),也可以是假性的 (不通过感官即可感知)。 2、妄想 是精神分裂症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此症以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最 多见。原发性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对诊断有重要价值。
诊断要点: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以紧张综合征为主,其中以紧张性木 僵较常见。
15 第十五页,共26页。
5.未分化型 有相当数量的患者无法归入上述分型中的任一亚型,临床上 有时会将其放到未分化型中,表明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具备一种以上亚 型的特点,但没有明显的分组特征。目前临床较多见。
第八章 氧化磷酸化资料讲解
中心,常用符号FeS表示,铁硫中心只有一
个Fe起氧化还原反应,在呼吸链中作为单电 子传递体,不传递氢,每传递一个电子。当 处于氧化态时,两个铁原子都为三价,而在 还原态时,其中一个铁成为二价,其作用是 通过Fe的价态变化而起到传递电子的作用。
(3) 辅酶Q
• 辅酶Q(Coenzyme Q,CoQ)属于醌类 (quinone,Q),由于它广泛存在于生物 系统中,所以又称为泛醌(ubiquinone, UQ),CoQ分子中含有一条由几个异 戊二烯聚合而成的长链,在不同生物 体内的CoQ,此侧链的长度有所不同, 动物n=10,高等植物n=9或10,细菌 n=6。
5
10
13
有
有
—
+0.02
+0.20
0.57
—
有
有
(2) 电子来自两个方向: 复合体Ⅰ、复合体Ⅱ
(3) 复合体Ⅰ、Ⅱ、Ⅲ中含有 FeS蛋白帮助电子的传递。
(4) ATP形成的部分。
线粒体内膜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过程与 ADP的磷酸化过程偶联示意图
3.呼吸链的抑制剂:
能够切断呼吸链中某一部位电 子流的物质称为电子传递抑制剂(呼 吸链抑制剂)。如果把电子传递链中 断,那么,正常的生命现象活动就要 受到干扰或因此而告终。已知呼吸链 上有三处进行氧化磷酸化的偶联反应, 在三个部位分别受到不同的抑制剂抑 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选学)》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课堂小测、课后作业第
第15讲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1)代入消元法(2)加减消元法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方程组中一共含有三个未知数,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并且方程组中一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方程,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也是“消元”:三元→二元→一元方程应用题:考点1、三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例1、在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中,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消去()A.未知数B.未知数y C.未知数z D.常数例2、将三元一次方程组,经过①-③和③×4+②消去未知数z后,得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A.B.C.D.例3、写一个三元一次方程,使它的解有一组为x=1,y=1,z=1,这个三元一次方程为.例4例5、解下列三元一次方程组:(1)(2)(3)(4).1、已知,则x+y+z的值是()A.80 B.40 C.30 D.不能确定2、下列方程组:①;②;③;④,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是(填序号)3、已知三元一次方程2a+3b-4c=6,用含b、c的式子表示a为.4、当x=0、1、-1时,二次三项式ax2+bx+c的值分别为5、6、10,则a= ,5、解方程组:考点2、三元一次方程应用求解例1、已知|x-z+4|+|z-2y+1|+|x+y-z+1|=0,则x+y+z=()A.9 B.10 C.5 D.3例2、已知方程组,x与y的值之和等于2,则k的值为.例3、如果方程组的解使代数式kx+2y-z的值为10,那么k= .例4、已知x、y、z都不为零,且.求x:y:z.例5、对于有理数x,y定义新运算x*y=ax+by+c.其中a,b,c是常数,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与乘法运算.已知1*2=9,(-3)*3=6,0*1=2,求(-2)*5的值.1、若方程组的解x与y的和为O,则m等于()A.-2 B.-1 C.1 D.22、已知,则x:y:z=______.34、如果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3x+my+2z=0的解,求m的值.5、已知3x-4y-z=0,2x+y-8z=0,求的值.考点3、三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例1、有甲,乙,丙三种商品,如果购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钱,购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钱,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A.50 B.100 C.150 D.200例2、一件工作,甲乙合做8小时完成,甲丙合做6小时完成,乙丙合做4.8小时完成,若甲乙丙三人合做,小时完成.例3、已知,甲乙丙三个数的和为26,甲数比乙数大1,甲数的两倍与丙数的和比乙数大18,求这三个数.例4、某工厂每天生产甲种零件120个,或乙种零件100个,或丙种零件200个.甲、乙、丙三种零件分别取3个、2个、1个才能配成一套,现要在30天内生产最多的成套产品,问甲、乙、丙三种零件各应生产多少天?例5、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共获得奖牌100枚,令国人振奋,世界瞩目,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对话:小明:太厉害了,我们在金牌榜上居第一位,金牌比银牌的2倍还多9块!小华:是呀,我们的银牌也不少啊,只比铜牌少7块!你知道我们共获得金牌、银牌、铜牌各多少块吗?1、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买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63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84元.现在购买甲、乙、丙各一件,共需()元.A.21 B.23 C.25 D.272、甲乙丙三数之和为36,而甲乙二数之和与乙丙二数之和与甲丙二数的和之比为2:3:4,则甲乙丙三数分别为.3、已知△ABC的周长为25cm,三边a、b、c中,a=b,c:b=1:2,则边长a= .4、王明在超市用74元钱买了苹果、梨、香蕉三种水果共15.5/kg,苹果比梨多2kg,已知苹果5元/kg,梨5.5元/kg,香蕉4元/kg.王明买了苹果、梨、香蕉各多少/kg?5、某单位职工在植树节时去植树,甲、乙、丙三个小组共植树50株,乙组植树植树多少株?6、已知△ABC的周长为48cm,最长边与最短边之差为14cm,另一边与最短边之和为25cm,求△ABC各边的长.1、解方程组时,第一次消去未知数的最佳方法是()A.加减法消去x,将①-③×3与②-③×2B.加减法消去y,将①+③与①×3+②C.加减法消去z,将①+②与③+②D.代人法消去x,y,z中的任何一个2、若2x+3y-z=0且x-2y+z=0,则x:z=()A.1:3 B.-1:1 C.1:2 D.-1:7 3、若2x+5y-3z=2,3x+8z=3,则x+y+z的值等于()A.0 B.1 C.2 D.无法求出4、关于关于x、y的方程组的解也是二元一次方程x+3y+7m=20的解,则m的值是()A.0 B.1 C.2 D.0.55、某校一年级有64人,分成甲、乙、丙三队,其人数比为4:5:7.若由外校转入1人加入乙队,则后来乙与丙的人数比为()A.3:4 B.4:5 C.5:6 D.6:76、买20枝铅笔、3块橡皮擦、2本日记本需32元;买39枝铅笔,5块橡皮擦、3本日记本需58元;则买5枝铅笔、5块橡皮擦、5本日记本需()A.20元B.25元C.30元D.35元7、若方程组中x和y值相等,则k= .8、已知单项式-8a3x+y-z b12c x+y+z与2a4b2x-y•3z c69、解下列方程组:(1)(2)10、已知方程组的解x、y的和为12,求n的值.11、若,求x,y,z的值.12、已知:△ABC的周长为18cm,且a+b=2c,,求三边a、b、c的长.13、一个三位数的三个数字的和是17,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比个位数字大3,如果把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的位置对调,那么所得的三位数比原数大495,求原来的三位数.1、已知3a-c=a+b+c=4a+2b-c,那么3a:2b:c等于()A.4:(-2):5 B.12:4:5C.12:(-4):5 D.不能确定2、若,且3x+2y+z=32,则(y-z)x= .3、已知=k,则k= .4、有甲、乙、丙三种货物,若购甲3件、乙7件、丙1件共需315元;若购甲4件、乙10件、丙1件共需420元.问购甲、乙、丙各5件共需多少元?5、根据下面的等式,求出妈妈买回来的鱼、鸡、菜各花了多少钱?鸡+鸭+鱼+菜=35.4元鸡+鱼+菜=20.4元鸭+鱼+菜=21.4元鸭+菜=17元.1、解方程组,若要使运算简便,消元的方法应选取()A.先消去B.先消去yC.先消去z D.以上说法都不对2、已知是方程组的解,则a+b+c的值是()A.1 B.2 C.3 D.以上答案都不对3、甲、乙、丙三数之和为98,甲:乙=2:3,乙:丙=5:8,则乙=()A.50 B.45 C.40 D.30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A.B.C.D.5、小华到学校超市买铅笔11支,作业本5个,笔芯2支,共花12.5元;小刚在这家超市买同样的铅笔10支,同样的作业本4个,同样的笔芯1支,共花10元钱.若买这样的铅笔1支、作业本1个,笔芯1支共需()元.A.3元B.2.5元C.2元D.无法求出6、若方程组的解是3a+nb=8的一个解,则n的值是()A.1 B.2 C.3 D.47、为了奖励进步较大的学生,某班决定购买甲、乙、丙三种钢笔作为奖品,其单价分别为4元、5元、6元,购买这些钢笔需要花60元;经过协商,每种钢笔单价下降1元,结果只花了48元,那么甲种钢笔可能购买()A.11支B.9支C.7支D.4支8、如果x-y=-5,z-y=11,则z-x= .9、当K= 时,关于x、y的方程的解的和为200.10、有甲、乙、丙三种商品,如果购甲3件、乙2件,丙1件共需315元钱,购甲1件、乙2件、丙3件共需285元钱,那么购甲、乙、丙三种商品各一件共需元钱.11、解方程组(1)(2)(3)12、在等式y=ax2+bx+c中,当x=1时,y=0;当x=2时,y=4;当x=3时,y=10.当x=4时y的值是多少?13、解方程组:.14、琪琪、倩倩、斌斌三位同学去商店买文具用品.琪琪说:“我买了4支水笔,2本笔记本,10本作文本共用了19元.”倩倩说:“我买了2支水笔,3本笔记本,10本练习本共用了20元.”斌斌说:“我买了12本练习本,8本作文本共用了10元;作文本与练习本的价格是一样哦!”请根据以上内容,求出笔记本,水笔,练习本的价格.15、a为何值时,方程组的解x、y的值互为相反数,求出a的值,并求出方程组的解.第15讲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考点1、三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例1、C例2、A例3、例4、例5、1、B2、3、4、5、考点2、三元一次方程应用求解例1、A例2、例3、例4、例5、1、D2、3、4、5、考点3、三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例1、C例2、例3、例4、例5、1、A2、3、4、5、6、1、C2、D3、B4、C5、A6、C7、8、9、10、11、12、13、1、2、3、4、5、1、B2、C3、D4、C6、B7、D 8、9、10、11、13、.14、15、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选学)》知识梳理、考点精讲精练、课堂小测、课后作业第15讲(有答案)21 / 21。
高一数学讲义 第八章 空间直线与平面
高一数学讲义 第八章 空间直线与平面8.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几何里的平面与直线一样,是无限延伸的,我们不能把一个无限延伸的平面在纸上表现出来,通常用平面的一部分表示平面.例如,我们常用平行四边形表示平面(图8-1).但我们要把它想象成无限延展的.通常我们用一个希腊字母如:αβγ、、…来表示平面,也可以用表示平面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顶点的字母来表示,如平面AC .DCBAβα图81平面的基本性质公理l 如果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同一个平面上,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上(即直线在平面上).公理2 如果两个平面存在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所有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公理3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即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 在上述公理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以下三个推论: 推论1 一条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个平面.证明:如图8-2,在直线l 上任取两个点A B 、,则A B C 、、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由公理3可知,经过此三点的平面有且仅有1个,设为平面α,则A B ∈、平面α,又A B 、在直线l 上,由公理1可知直线l 在平面α上.即经过直线l 和直线外一点的平面有且仅有一个.图82推论2 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推论3 两条平行直线确定一个平面.例1.如图8-3,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F 、分别是棱1AA 、1CC 的中点.试画出过点1D E F 、、三点的截面.B 1C 1D 1A 1EHF GDCB A 图83解:连1D F 并延长1D F 与DC 的延长线交于点H ,联结1D E 并延长与DA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联结GH 与AB BC 、两条棱交于点B ,联结BE BF 、,则1BED F 就是过点1D E F 、、三点的截面.例2.如图8-4,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CC 和1AA 上的中点,画出平面1BED 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PF C E A DB A 1B 1D 1C 1图84解:在平面11AA D D 内,延长1D F ,1D F 与DA 不平行,因此1D F 与DA 必相交于一点,设为P ,则1P FD P DA ∈∈,. 又1FD ⊂平面1BED F ,AD ⊂平面ABCD 内,P ∴∈平面1BED F P ∈,平面ABCD .又B 为平面ABCD 与平面1BED F 的公共点,∴联结PB PB ,即为平面1BFD F 与平面ABCD 的交线.例3.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四条线段首尾相接,且联结点不在同一平面内,所组成的空间图形叫空间四边形).各边AB AD CB CD 、、、上的点,且直线EF 和HG 交于点P ,如图8-5,求证:点B D P 、、在同一条直线上.G DPF ECBA图85证明:如图直线EF 直线HG P =.P ∴∈直线EF .而EF ⊂平面ABD , P ∴∈平面ABD .同理,P ∈平面CBD ,即点P 是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公共点.显然,点B D 、也是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公共点,由公理2知,点B D P 、、都在平面ABD 和平面CBD 的交线上,即点B D P 、、在同一条直线上. 基础练习1.用符号语言表示下列语句(1)点A 在平面α内,但在平面β外;(2)直线a 经过平面α外一点M ;(3)直线a 在平面α内,又在平面β内,即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a . 2.已知a b c 、、空间三条直线,且a b ∥与a b 、都相交,求证直线a b c 、、在同一个平面上. 3.怎样用两根细绳检查一张桌子的四条腿的下端是否在一个平面内?4.如图8-6所示,ABC △与111A B C △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如果三直线1AA 、1BB 、1CC 两两相交,证明:三直线111AA BB CC 、、交于一点.PC 1B 1A 1C BA图865.已知ABC △在平面α外,它的三边所在的直线分别交平面α于P Q R ,,三点,证明P Q R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6.画水平放置的正五边形的直观图. 8.2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公理4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即平行线的传递性). 例1.如图8-7所示,设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的点,且AE AH CF CGAB AD CB CDλμ====,,求证:F GH EDCBA图87(1)当λμ=时,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 (2)当λμ≠时,四边形EFGH 是梯形. 证明:联结BD , 在ABD △中,AE AHAB ADλ==,EH BD ∴,∥且EH BD λ=. 在CBD △中,CF CGCB CDμ==,FG BD ∴,∥且FG BD μ=. EH FG ∴∥,∴顶点E F G H ,,,在由EH 和FG 确定的平面内. (1)当λμ=时,EH FG =,故四边形EFGH 为平行四边形; (2)当λμ≠时,EH FG ≠,故四边形EFGH 是梯形.等角定理 如果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相交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证明:当两组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即为初中几何中的等角定理. 当它们不在同一平面时,如图8-8所示.a 1O 1B 1A 1BA Oba 图88设直线a b 、相交于点O ,直线11a b 、相交于点1O ,且11a a b b ,∥∥,在直线a b 、上分别任取点A B 、(异于点O ),在直线11a b 、上分别任取点11A B 、(异于点1O ),使得11OA O A =,11OB O B =,111AOB AO B ∠∠,分别是a b 、,与11a b 、所成的角. 1111OA O A OA O A =,∥ ∴四边形11OO A A 为平行四边形. 1111OO AA OO AA ∴=,∥.同理1111OO BB OO BB =,∥.1111BB AA BB AA ∴=,∥.四边形11BB A A 为平行四边形. 11AB A B ∴=,因此111AOB AO B △△≌. 111AOB AO B ∴∠=∠.在平面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根据交点个数来判断:当两条直线仅有1个交点时.它们是相交的;当没有交点时它们是平行的.但在空间中两条直线没有交点却未必是平行的,如图8-9直线a 在平面α上,直线b 与平面α交于点P ,且P 不在直线b 上,那么直线a 与直线b 即不平行也不相交.此时直线a 与直线b 不能在同一平面内,我们称直线a 、b 是异面直线.baP图89在空间任取一点Q 过Q 分别作a b 、的平行线11a b 、,我们把11a 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称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当所成的角为90︒时称异面直线a b 、相互垂直.此外,我们把和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相交的直线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例2.如图8-10,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判断下列直线之间的位置父系,并求出它们所成角的大小.A 2D 2B 2C 2D 1C 1B 1A 1D CBA图810(1)AC 与1BC ;(2)1B D 与1BC . 解:(1)AC 与1BC 是异面直线. 11AA CC ∥且11AA CC =,∴四边形11AA C C 为平行四边形,即11AC AC ∥.11AC B ∴∠为所求AC 与1BC 所成的角.易知11A C B △为等边三角形,即11π3AC B ∠=(2)1B C 与1BC 是异面直线如图8-10:在原正方体下方补一个相同大小的正方体11112222A B C D A B C D -中121B C BC ∥,12DB C ∴∠为所求1B D 与1BC 所成的角.设正方体的棱长为a ,在12DB C △中,112212π2DB B C DC DB C ==∴∠=,,,. 例3.空间四边形ABCD中,2AB BD AD BC CD =====,32AC =,延长BC 到E ,使BC CE =,取BD 中点F ,求异面直线AF 与DE 的距离和他们所成的角.F ED BA图811解:(1)2AB AD BD === ∴三角形ABD 为等边三角形 F 为BD 中点,AF BD ∴⊥,即AF FD ⊥90BC CD CE BDE DF DE ===∴∠=︒∴⊥, DF 长即为异面直线AF DE ,的距离,又112DF BD ==,AF ∴与DE 的距离为1.(2)联结CF F C ,,分别是BD ,BF 的中点, FC ∴平行且等于12DE ,AFC ∴∠即为异面直线AF 与DE 所成的角. 在等边三角形ABD中,AF == 在直角三角形BDE中,12CF DE ==. 三角形AF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1cos 22AF FC AC AFC AF FC +-∠==⨯⨯.60AFC ∴∠=︒,即异面直线AF 与DF 成60︒角. 基础练习 1.从止方体的12条棱和12条面对角线中选出n 条,使得其中任意两条线段所在的直线都是异面直线,则n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2.如图8-12,已知三棱锥S ABC -中,90ABC ∠=︒,侧棱SA ⊥底面ABC ,点A 在棱SB 和SC 上的射影分别是点E F 、,求证:EF SC ⊥.SGF E CBA 图8123.已知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直线a 上的两点A B 、的距离为6.直线b 上的两点C D 、的距离为8,AC BD 、的中点分别为M N 、且5MN =,见图8-13.求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图813bMNO aDCBA4.已知四面体S ABC -的所有棱长均为a .求: (1)异面直线SC 、AB 的公垂线段EF 及EF 的长; (2)异面直线EF 和SA 所成的角.5.如图8-1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90A BC DA AC DA AB ∠=︒=⊥⊥,,,若1DA =,且E 为DA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BE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图814FE D CBA6.如图8-15,在正三角形ABC 中,D E F ,,分别为各边的中点,G H I J ,,,分别为AF AD BE DE ,,,的中点.将ABC △沿DE EF DF ,,折成三棱锥以后,求GH 与IJ 所成角的度数.I JH GFEDCB A 图8157.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43AB AA AD ===,,则异面直线1A D 与11B 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8.空间两条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α,过空间一定点O 与a b ,所成角都是θ的直线l 有多少条? 8.3空间直线与平面空间中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按照它们交点的个数分成以下三种情况:若直线l 与平面α没有公共点,那么称直线l 与平面α平行,记作l α∥;若直线l 与平面α仅有一个公共点,那么直线l 与平面α是相交的;若直线l 与平面α有1个以上的公共点,由公理1可知直线l 在平面α上.我们将直线与平面平行和相交统称为直线在平面外.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例1.已知:ABCD 是平行四边形,点P 是平面ABCD 外一点,M 是PC 的中点,在DM 上任取一点G ,过G 和AP 作平面交平面BDM 于GH .求征:AP GH ∥. 证明:如图8-16.联结AC 交BD 于O ,联结MO ,G HPOMD CBA图816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AC 中点,又M 是PC 中点, AP OM ∴∥,又OM ⊂面BM DPA ∴∥平面BM D (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又PA ⊂平面PAHG ,且面PAHG 平面BMD GH =, PA GH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例2.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G 、分别是BC 、11C D 的中点如图8-17.求证:EG ∥平面11BB D D .D C 1A 1C图817证明:取BD 的中点F ,联结FF 、1D F .E 为BC 的中点,EF ∴为BCD △的中位线,则EF DC ∥,且12EF CD =.G 为11C D 的中点,1D G CD ∴∥且112D G CD =,1EF D G ∴∥且1EF D G =, ∴四边形1EFD G 为平行四边形,∴1D F EG ∥,而1D F ⊂平面11BDD B ,EG ⊄平面11BDD B , ∴EG ∥平面11BDD B .直线l 与平面α相交,且与平面内所有直线都垂直,称直线l 垂直于平面α,记作l α⊥.直线l 称为平面α的垂线,l 与平向α的交点称为垂足.直线和平面垂直判定定理 如果直线l 与平面α内两条相交直线a b 、都垂直,那么直线与平面垂直. 证明:设直线a b O =,直线c 为平面α上任意一条直线 (1)当直线l 与直线c 都经过点O 时在直线l 上点O 的两侧分别取点P Q 、使得OP OQ =,在平面α上作一条直线,使它与a b c 、、分别交于点A B C 、、联结PA PB PC QA QB QC 、、、、、(见图8-18). acb αO QB A P图818OA 垂直平分PQ ,PQ QA ∴=. 同理PB QB =. PA QA PB QB AB AB ===,,, PAB QAB PC QC ∴∴=,△△≌.PQ c ∴⊥,即l c ⊥.(2)若直线l 与直线c 不都经过点O ,则过O 引l 与直线c 的平行线1l 与直线1c ,由(1)可知11l c ⊥.由等角定理可知l c ⊥.综上所述,l α⊥.直线和平面垂直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过空间一点P 有且仅有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垂直,反之过一点P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α与直线l 垂直,垂足Q 称为点P 在平面α上的射影,线段PQ 的大小称为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则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若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α相交且不垂直,称直线l 与平面α斜交,直线l 为平面α的斜线,交点称为斜足.平面的斜线与其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角称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最小角定理 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最小的角. 例3.已知:一条直线l 和一个平面α平行.求证:直线l 上各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 证明:过直线l 上任意两点A B ,分别引平面α的垂线AA ,′BB ′,垂足分别为A B ,′′(见图8-19).βαB'A'B A图819AA BB αα⊥⊥,′′ AA BB ∴∥′′设经过直线AA ′和BB ′的平面为A B ββα=,′′l l A B α∴∴,∥∥′′AA BB ∴′′是平行四边形 AA BB ∴=′′即直线l 上各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例4.如图8-20,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4,E F ,分别是边AB AD ,的中点,GC 垂直于ABCD 所在的平面,且2GC =,求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OSGH F E DCBA图820证明:联结DB AC ,,设DB AC O = E F ,分别为AB AD ,中点DB EF ∴∥;又DB ⊄平面EFG , BD ∴∥平面EFG .∴点B 到平面EFG 的距离就是DB 到平面EFG 的距离. ∴即点O 到平面X O 的距离.设EF AC H =,在平面CHG 中,作OS GH ⊥ DB AC ⊥,又EF BD ∥ EF AC ∴⊥又GC ⊥面ABCD ,GC EF ∴⊥ EF ∴⊥面CHG EF OS ∴⊥,又OS GH ⊥ OS ∴⊥面EFG ∴OS 即为O 点到平面EFG 的距离,即为所求 直角三角形HSO 与直角三角形HGC 相似 SO HOGC GH∴=,又124GC HO AC GH =====,2SO ∴= ∴B 到平面EFG的距离为11. 例5.相交成60︒的两条直线AB AC ,和平面α所成的角分别为30︒和45︒,求这两条斜线在平面α内的射影所成的角.解:如图8-21,作平面AO ⊥平面A ,垂足为O ,O CBA图821则30ABO ∠=︒,45ACO ∠=︒,设AO h =,则2AB h =,AC =,BO =,CO h =, 在三角形ABC 中,根据余弦定理有22222(2))cos606BC h h h =+-⨯⨯︒=-.同理,在三角形BOC 中,令BOC θ∠=,则有22222)cos 4cos BC h h h θθ=+-⨯⨯=-.222264cos h h θ∴-=-.cos θ∴=,θ∴=. 三垂线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如图8-22,直线PM 为平面α的斜线,M 为斜足,Q 为P 在平面α内的射影,a 为平面α内一条直线,且a MQ ⊥.求证:a PM ⊥.图822ab a PQM证明:过点M 作的a 平行线b ,则b MQ b PQ ⊥⊥, 即b ⊥平面PMQ ,MQ ⊆平面PMQ 所以b PM a b ⊥,∥,即a PM ⊥.类似地,我们也可以证明:三垂线的逆定理 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基础练习1.如果三个平面αβγ、、两两相交于三条交线a b c 、、,讨论三条交线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P 为棱AB 上一点,过点P 在空间作直线l ,使l 与平面ABCD 和平面11ABC D 均成30︒角,求这样的直线条数3.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P Q ,、分别是ABC △和BCD △的重心,求证:PQ ∥平面ACD .4.在棱长为a 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1)求证:11B D CD ⊥; (2)求证:1B D ⊥平面1ACD ; (3)求点D 到平面1ACD 的距离.5.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求1B D 与平面11ABC D 所成角的大小.6.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a ,则异面直线CD ′与BD 间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 7.正方形ABCD 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相交于AB ,在AE BD 、上各取一点P Q 、.且AP DQ =.求证:PQ ∥面BCE .8.如图8-23,已知AOB ∠在平面M 上,P 为平面外一点,满足POA ∠POB =∠θ=(θ为锐角),点P 在平面上的射影为Q .P OQFE AM 图823(1)求证点Q 在AOB ∠的平分线OT 上;(2)讨论POA ∠、POQ ∠、QOA ∠之间的关系.9.若直线l 与平面α成角π3,直线a 在平面α内,且和直线l 异面,则l 与a 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10.如图8-24,AB 为平面α的斜线,B 为斜足,AH 垂直平面α于H 点,BC 为平面α内的直线,,,ABH HBC ABC θαβ∠=∠=∠=,求证:cos cos cos βαθ=⋅. αθβH D CB Aα图82411.如图8-25,平面α内有一半圆,直径AB ,过A 作SA ⊥平面α,在半圆上任取一点M .连SM 、SB ,且N 、H 分别是A 在SM 、SB 上的射影.N MBA HSα图825(1)求证:NH SB ⊥;(2)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线面垂直关系? (3)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直角三角形? (4)这个图形中有多少对相互垂直的直线?12.如图8-26,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F 为异面直线1A D 与AC 的公垂线,求证:1EF BD ∥.FE D CBAD 1C 1B 1A 1图82613.如图8-27所示,90BAC ∠=︒.在平面α内,PA 是α的斜线,60PAB PAC ∠=∠=︒.求P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B αA CMO NP图8278.4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两个平面根据交点的个数可以分为:若两个平面没有交点则称两个平面互相平行;若两个平面有交点则称两个平面是相交的.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互相平行,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上的直线是异面或平行的.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推论 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例1.平行四边形ABCD 和平行四边形ABEF 不在同一平面内,M ,N 分别为对角线AC ,BF 上的点,且AM ACFN FB=.求证:MN ∥平面BEC .证明:如图8-28,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M 作MP BC ∥交BC 于P ,联结PN .FP MNEDCBA图828AM AP AC AB =,又AM AC FN BF =,即AM FNAC BF=. ,AP FN PN AF BE AB BF∴=∴∥∥. 又MP BC ∥,∴平面MPN ∥平面CBE . 又MN ⊂平面MPN , MN ∴∥平面BEC .例2.如图8-29所示,平面α平面β,点A C α∈、,点B D β∈、,AB a =是α、β的公垂线,CD 是斜线.若AC BD b ==,CD c =,M 、N 分别是AB 和CD 的中点.图829(1)求证:MN β∥;(2)求MN 的长. 证明:(1)联结AD ,设P 是AD的中点,分别联结PM 、PN . M 是AB 的中点,PM BD ∴∥.又,PM ββ⊂∴∥. 同理N 是CD 的中点,PN AC ∴∥. AC α⊂,PN α∴∥.,,PN PM P αβ=∥PMN β∴∥. MN ⊂平面PMN ,MN β∴∥. (2)分别联结MC MD 、.1,,2AC BD b AM BM a ====又AB 是αβ、的公垂线,90CAM DBM ∴∠=∠=︒,Rt Rt ACM BDM ∴≌△△,CM DM ∴=,DMC ∴△是等腰三角形. 又N 是CD 的中点,MN CD ∴⊥.在Rt CMN △中,MN =一般地,当两个平面相交时,它们的交线l 将各平面分割为两个半平面,由两个半平面αβ、及其交线l 组成的空间图形叫做二面角(dihedral angle ),记作l αβ--.交线l 称之为二面角的棱,两个半平面αβ、叫做二面角的面.如果αβ、上分别有点P Q 、,那么二面角l αβ--也可以记作P l Q --.为了刻画二面角的大小,我们在棱l 上任取一点O ,在面αβ、上分别作棱l 的垂线OM 、ON ,则[](0,π)MON θ∠=∈称为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若π2α=,则称平面αβ⊥. 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例3.如图8-30,在空间四边形SABC 中,SA ⊥平面ABC ,AB BC ⊥,DE 在平面SAC 内,DE 垂直平分SC ,且分别交AC ,SC 于D ,E ,又SA AB =,SB BC =,求以BD 为棱,以BDE 和BDC 为面的二面角的大小.E DCBAS图830解:SB SC =,且E 为SC 的中点,BE SC ∴⊥. 又DE 垂直平分SC ,SC ∴⊥面,BDE SC BD ∴⊥. 又BD ⊥平面SAC ,,,BD DE BD DC ∴⊥⊥EDC ∴∠即为E BD C --的平面角.设SA a =,则,,AB a SB ==SA ⊥面ABC ,BC AB ⊥.,SB BC S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SBC的斜边,又BC =,2,,cos ,30SC a AC SCA SCA ∴==∠=∴∠=︒. DE SC ⊥,∴在直角三角形EDC 中,60EDC ∠=︒,即为所求.例4.已知:如图8-31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D BD ==,沿BD 将其折成一个二面角A BD C --,若折后AB CD ⊥.63223DCBA图831(1)求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2)求折后点C C 到平面ABD 的距离.解:(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D BD ==.222AB AD BD ∴=+ ,AD BD BC BD ∴⊥⊥. 作AH ⊥平面BDC ,联结DH (见图8-32).HEDCB A图832AD BD ⊥,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得DH BD ⊥, ∴ADH ∠是二面角A BD C --的平面角.联结BH,AB DC ⊥,由三垂线定理逆定理, 得BH DC ⊥,设垂足为E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2BD BC BE DC ⋅===,DE ∴ 三角形DHB 与三角形DBE 相似,DH DEDB BE∴=,即DE BD DH BE ⋅=在直角三角形ADH中,1cos 2DH ADH AD ∠===,π3ADH ∴∠=. 即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为π3. (2)由对称性,C 到平面ABD 的距离等于A 到平面ABD 的距离. AH ⊥平面BCD ,∴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即是线段AH 的长, 直角三角形ADH中,sin 3AH AD ADH =⋅∠==, ∴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为3. 例5.如图8-33,已知A B 、在平面α上,点C 是平面外一点,且在平面α上的射影为D ,且A B D、、三点不共线,二面角C AB D --的大小为θ,求证:cos DABCABS S θ=.αM DCBA图833证明:过点D 作DM 垂直AB ,垂足为M ,联结CM . 因为,CD AB αα⊥⊆,所以CD AB ⊥,又AB DM ⊥,因此AB ⊥平面CDM ,即AB CM ⊥. 所以CMD ∠为二面角--C AB D 的平面角. 在直角三角形CDM △中有cos cos ABDCBDS DM CMD CM S θ=∠==. 例6.如图8-34,已知两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θ,它们的公垂线段AA ′的长度为d .在直线,a b 上分别取点,E F ,设,A E m AF n ==′,求EF .A'βnb a m F G A图834解:设经过b 且与AA ′垂直的平面为α,经过a 和AA ′的平面为β,c αβ=;则c a ∥,因而b ,c 所成角为θ,且AA c ⊥′;又,AA b AA a ⊥∴⊥′′, 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βα⊥. 在平面β内作EG c ⊥,则EG AA =′. 并且根据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EG α⊥ 联结FG ,则EG FG ⊥.在直角三角形EFG 中,222EF EG FG =+AG m =,三角形AFG 中,2222cos FG m n mn θ=+-;又22ED d =,22222cos EF d m n mn θ∴=++-,因此EF =1.已知平面αβ∥,AB ,CD 为夹在,αβ间的异面线段,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 求证:,EF EF αβ∥∥.2.如果αβ∥,AB 和AC 是夹在平面α与β之间的两条线段,AB AC ⊥,且2AB =,直线AB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30︒,求线段AC 长的取值范围.3.如图8-35,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分别为1AB AA 、的中点.求平面1CEB 与平面11D FB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正弦值.CB E AF D 1C 1B 1A 1图8354.如图8-36,点A 在锐二面角MN αβ--的棱MN 上,在面α内引射线AP ,使AP 与MN 所成的角PAM ∠为45︒,与面β所成的角大小为30︒,求二面角MN αβ--的大小.NM APβα图8365.正方形ABCD 边长为4,点E 是边CD 上的一点,将AED △沿AE 折起到1AED 的位置时,有平面1ACD ⊥平面ABCE ,并且11BD CD ⊥.(1)判断并证明E 点的具体位置; (2)求点D ′到平面ABCE 的距离.6.在正三角形ABC 中,E F P 、、分别是AB AC BC 、、边上的点,满足12AE EB CF FA CP PB ===∶∶∶∶,如图8-37.将AEF △沿EF 折起到1A EF △的位置,使二面角1A EF B --成直二面角,联结1A B 、1A P ,如图8-38.A BP FEC图837CEF P BA 图838(1)求证:1A E ⊥平面BEP ;(2)求直线1A E 与平面1A BP 所成角的大小;(3)求二面角1B A P F --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7.如图8-39,将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ABC 以它的高AD 为折痕折成一个二面角C AD C --′.C'DCB A图839(1)指出这个二面角的面、棱、平面角; (2)若二面角C AD C --′是直二面角,求C C ′的长; (3)求AC ′与平面C CD ′所成的角; (4)若二面角C AD C --′的平面角为120︒,求二面角A C C D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 8.在棱长为a 的正方体中.求异面直线BD 和1B C 之间的距离.9.设由一点S 发出三条射线,,,,SA SB SC ASB BSC ASC αβθαβθ∠=∠=∠=、、、、均为锐角,且cos cos cos θβθ⋅=.求证:平面ASB ⊥平面BSC .10.如图8-40,矩形ABCD ,PD ⊥平面ABCD ,若2PB =,PB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为45︒,PB 与平面ABD 成30︒角,求:PF EDCBA图840(1)CD 的长;(2)求PB 与CD 所在的角;(3)求二面角C PB D --的余弦值. 11.如图8-41,线段PQ 分别交两个平行平面αβ、于A B 、两点,线段PD 分别交αβ、于C D 、两点,线段QF 分别交αβ、于F E 、两点,若9PA =,12AB =,12BQ =,ACF △的面积为72.求BDE △的面积.βαAB Q ED CPF图84112.如图8-42,已知正方形ABCD .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如图8-43所示,记二面角A DE C --的大小为θ(0πθ<<).FEDCBA图842F EDCBA 图843(1)证明BF ∥平面ADE ;(2)若ACD △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A 在平面BCDE 内的射影G 是否在直线EF 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角θ的余弦值.13.在矩形ABCD 中,已知1,AB BC a ==,PA ⊥平面ABCD ,且1PA =. (1)在BC 边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PQ QD ⊥,说明理由;(2)若BC 边上有且仅有一个点Q ,使PQ QD ⊥,求AD 与平面PDQ 所成角的弦值; (3)在(2)的条件下,求出平面PQD 与平面PAB 所成角的大小.14.两个平行平面α和β将四面体ABCD 截成三部分.已知中间一部分的体积小于两端中任一部分的体积,点A 和B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30和20.而点A 和C 到平面β的距离分别为20和16,两个截面中有一个是梯形,点D 到平面α的距离小于24.求平面α和β截四面体所得的截面面积之比. 8.5空间向量及其坐标表示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同向且大小相等的两个向量是同一个向量或相等的向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向量是互为负向量,大小为0的向量称为零向量.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作OA a OC AB b ===,,则O A B 、、三点共面,见图8-44.因此,空间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用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有向线段表示.与平面向量运算一样,我们可以定义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与数乘运算如下:a图844OB OA AB a b =+=+; CA OA OC a b =-=-;0000a a a λλλλλλ⎧>⎪⎪>⎨⎪<⎪⎩方向相同,大小,,方向相同,大小,为为- 与平面向量类似,在空间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则称他们为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所在直线平行或重合.类似我们可以验证空间向量的加法与数乘运算满足如下规律: (1)加法交换律:a b b a +=+(2)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3)数乘分配律:()a b a b λλλ+=+类似地,可以定义两个向量的夹角和向量的数量积:cos a b a b θ⋅=,其中θ为两个向量的夹角,[]0πa b θ∈,,、表示向量a b 、的大小 当π2θ=时称两个向量垂直记作a b ⊥. 与平向向量类似有下列性质成立: (1)0a b a b ⊥⇔⋅=. (2)2a a a =⋅. (3)()()ab a b λλ⋅=⋅.(4)a b b a ⋅=⋅. (5)()()()a b c a b a c ⋅+=⋅+⋅.例1.A B C D 、、、为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以A B C D 、、、四点为顶点的线段围成一个空间四面体,若AC BD BC BD ==,,求证AB CD ⊥.图845DBA解:BC AC AB BD AD AB =-=-,, BC BD =, 22BC BD ∴=.2()()BC BC BC AC AB AC AB =⋅=-⋅- 222AC AC AB AB =-⋅+.同理2222BD AD AD AB AB AD AC =-⋅+=,, AD AB AC AB ∴⋅=⋅即()AD AC AB -⋅=0.即CD AB ⋅=0,AB CD ∴⊥.通常我们将可以平移到同一个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它们总是共面的,但空间任意三个向量就不一定是共面向量.如上例中a b c 、、中任意两个共面,但a b c 、、却不共面.下面讨论三个向量共面的条件.已知a b 、为不共线的向量,而a b c 、、三个向量共面,则表示可以将它们平移到同一个平面上.由平面向量唯一分解定理.存在实数()λμ,满足c a b λμ=+.反之,若存在实数对()λμ,满足c a b λμ=+,对空间任意一点O 作111OA a OB b OA a A B b λμ====,,,,则1111OB OA A B a b c λμ=+=+=即c 可以平移到O A B 、、三点所在平面上,因此a b c 、、共面.由此可得a b c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λμ,满足c a b λμ=+.例2.求证:任意三点不共线的四点A B C D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对空间任意点O 有:OD xOA yOB zOC =++(其中1x y z ++=).证明:A B C D 、、、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λμ,满足AD AB AC λμ=+(见图8-46).图846()()OD OA AD OB OA OC OA μμ∴-==-+-, (1)OD OA OB OC λμλμ∴=--++.令1x λμ=--,y z λμ==,,则OD xOA yOB zOC =++(其中1x y z ++=).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于空间任意向量P ,存在唯一的实数对()x y z ,,满足:P xa yb zc =++证明:如图8-47,过空间任意点O 作OA a OB b OC c OP P ====,,,, 图847P过点P 作1PP OC ,∥交平面OAB 于点1P ;则11P OP OP PP ==+. 11PP OC PP zc z ∴=∈R ,,∥. 在平面AOB 中存在z ,y ∈R ,满足1OP xOA yOB =+, 因此有11P OP OP PP xOA yOB zOC ==+=++. 若存在111()()x y z x y z ≠,,,,也满足:111P x a y b z c =++, 则有111P xa yb zc x a y b z c =++=++. 111()()x y z x y z ≠,,,,,不妨设1x x ≠,1111y y z za b c x x x x --∴=+--.a b c ∴、、共面,矛盾.由此定理可知,如果三个向量a b c 、、,那么所有空间向量均可以由a b c 、、唯一表示,此时我们称(a b c 、、)为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a b c 、、都叫做基本向量.如果空间的一个基底的三个基向量互相垂直,且大小为1,则称这个基底为单位正交基底,常用(i j k 、、)表示.在空间选定一点O 和一个单位正交基底(i j k 、、),以O 点为坐标原点,分别以i j k 、、的方向为正方向建立三条数轴:x 轴、y 轴、z 轴,它们都叫做坐标轴.这时我们就建立了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那么对于任意向量P ,存在唯一的实数对(x y z ,,)满足:P OP xi y j zk ==++,简记为()P x y z =,,,此时称点P 的坐标为()x y z ,,,见图8-48.图848若111()OA a x y z ==,,,222()OB b x y z ==,,,则 121212()a b x x y y z z +=+++,,,121212()BA OA OB a b x x y y z z =-=-=---,,,111()a x y z λλλλ=,,.例3.在直三棱柱111A B C ABC -中,π2BAC ∠=,11AB AC AA ===.已知G 与E 分别为11A B 和1CC 的中点,D 与F 分别为线段AC 和AB 上的动点(不包括端点).若GD EF ⊥,求线段DF 的长度的取值范围解:建立直角坐标系,以A 为坐标原点,AB 为x 轴,AC 为y 轴,1AA 为z 轴,则112211(00)(01)0101(00)(01)22F t t E G D t t ⎛⎫⎛⎫<<<< ⎪ ⎪⎝⎭⎝⎭,,,,,,,,,,,.所以12111122EF t GD t ⎛⎫⎛⎫=--=-- ⎪ ⎪⎝⎭⎝⎭,,,,,.因为GD EF ⊥,所以1221t t +=,由此推出2102t <<.又12(0)DF t t =-,,,21DF t =1DF <.例4.已知四边形ABCD 和ABEF 是两个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M AC ∈,N BF ∈,且AM FN =,见图8-49.求证:不论M 在AC 上何处,直线MN 不可能同时垂直AC 和BF .MNFEDCBA图849证明:设BA a BE b BC c BN t BF ====⋅,,,, 则()(1)()BN t a b AM t c a =⋅+=--, 于是()(1)()(1)MN BN BM t a b t c a a tb t c ⎡⎤⎡⎤=-=+---+=--⎣⎦⎣⎦, 假设MN 同时垂直AC 和BF ,则00.MN AC MN BF ⎧⋅=⎪⎨⋅=⎪⎩,由题设,知00a b b c ⋅=⋅=,, 由2(1)()(1)MN AC tb t c c a t c ⎡⎤⋅=--⋅-=-⋅⎣⎦,得10t -=即1t =.由2(1)()0MN BF tb t c a b t b ⎡⎤⋅=--⋅+=⋅=⎣⎦得0t =,矛盾!所以,MN 不可能同时垂直AC 和BF .基础练习1.如图8-50,OA a OB b OC c ===,,,M N P 、、分别为AB 、BC 、CA 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下列向量:OM MN AN ,,.图8502.已知空间三点(202)A -,,,(212)B -,,,(303)C -,,.设a AB b AC ==,,是否存在实数k ,使向量ka b +与2ka b -互相垂直,若存在,求k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生物化学第八章 脂代谢讲课文档
需从植物中摄取
Why?
第十二页,共119页。
不饱和脂酸的分类:
单不饱和脂酸
多不饱和脂酸:含2个或2个以上双键的不
饱和脂酸
不饱和脂酸的自身合成:
饱和脂肪酸 去饱和酶 单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 去饱和酶 多不饱和脂肪酸
第十三页,共119页。
不饱和脂酸的命名:
系统命名法: 标示脂酸的碳原子数即碳链长度和双
(
Δ9,12,15)
花生四烯酸(20:4,ω6,9,12,15)
(
Δ5,8,11,14)
人体内有Δ4,Δ5,Δ8及Δ9去饱和酶
第十五页,共119页。
人体内有Δ4,Δ5,Δ8及Δ9去饱和酶
软脂酸 Δ9去饱和酶软油酸(不依赖食物摄入) 硬脂酸 Δ9去饱和酶 油酸(不依赖食物摄入)
自身不能合成
亚油酸(18:2, Δ9,12 ) 亚麻酸(18:3, Δ9,12,15)
H 反△ 2-烯酰CoA水化酶 H2O
OH RCH2 CH CH2 CO~SCoA
L(+)β-羟脂酰CoA
第二十七页,共119页。
(3) 再脱氢
OH RCH2 CH CH2 CO~SCoA
L(+)β-羟脂酰CoA
L(+)β-羟脂酰CoA脱氢酶
NAD+
2.5ATP
(4) 硫解
O
NADH+H+
H2O
呼吸链
乙酰CoA
CO2
苹果酸
草酰乙酸
柠檬酸合酶
H2O
柠檬酸 CoA
柠檬酸─丙酮酸循环 第四十一页,共119页。
3. 脂酸合成酶系及反应过程
(1) 丙二酰CoA的合成
14第14讲-冲击波疗法(1)
23
第三节 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
20
第三节 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推荐使用3个疗程,1500~2000次冲击/期,能流 密度在0.08~0.12mJ/mm2。累加的正向能流密度 应达到1300mJ/mm2。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以低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肱 骨外上髁炎的效果颇佳,远期效果满意,而且并 发症轻微。
21
第八章 冲击 波疗法
1
2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 述 一、 定义 二、 物理特性
第二节 冲击波治疗原理及 治疗作用 一、 物理效应 二、 生物效应 三、 治疗作用
第三节 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 一、 设备 二、 治疗方法 三、 治疗技术第四节 临床用3第一节 概 述
一、定义
体外冲击波疗法是利用液电能量转换及传递 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 扭拉力,产生裂解硬化骨、松解粘连、刺激微血 管再生、促进骨生成等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目 的。
19
第三节 体外冲击波治疗技术
常见病使用剂量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 治疗疼痛时只需低能量即可; 当粉碎钙沉积物时,则需中级能量; 应逐渐提高能量到所需水平。每期冲击2 000次左右,能流密度在0.08~0.14mJ/mm2, 依据每期的正向能流密度不同,需治疗1~ 5期,平均为2期,累计1300mJ/mm2。
股骨头缺血性的治疗能量的选择 选择能流密度0.18~0.28 mJ/mm2。
第8章 整数规划
《管理运筹学》 主讲:何宜军
用运筹学软件求解:
《管理运筹学》 主讲:何宜军
用运筹学软件求解:
《管理运筹学》 主讲:何宜军
用运筹学软件求解:
计算结果
最优值:245 X1=1 X2=1 X5=1 X6=1 X9=1 X10=1
《管理运筹学》 主讲:何宜军
1、目标函数 2、决策变量 3、约束条件
①非负数 ②整 数
《管理运筹学》 主讲:何宜军
§3 整数规划的应用
一、投资场所的选择
例4、京成畜产品公司计划在市区的东、西、南、北四区建立销售门 市部,拟议中有10个位置 Ai (i=1,2,3,…,10)可供选择,考虑到各地 区居民的消费水平及居民居住密集度,规定:
a) 问应该在哪几个地方建厂,在满足销量的前提下,使得其总的固定成本 和总的运输费用之和最小?
b) 如果由于政策要求必须在A2,A3地建一个厂,应在哪几个地方建厂?
产地
销地
B1
B2
B3
产量(千吨)
A1
8
4
3
30
A2
5
2
3
10
A3
4
3
4
20
A4
9
7
5
30
A5
10
4
2
40
销量(千吨)
30 20 20
《管理运筹学》 主讲:何宜军
成第j项工作时).这可以表示为一个0--1整数规划问题:
Min z=15x11+18x12+21x13+24x14+19x21+23x22+22x23+18x24+26x31+17x32+16x33 +19x34+19x41 +21x42+23x43+17x44 s.t. x11+ x12+ x13+ x14= 1 (甲只能干一项工作)
管理第八章(讲课)
(3)对工程项目的各个合同执行进 行协调。
(4)对合同实施档案管理,记录工 作范围变更和因此导致的成本、进度 计划和任何商务及法律条款变更;记 录对合同的修订,收集、记录和存档 客户的批准、通知等文件及谈判纪要 和来往信件。
(5)对合同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对 照合同监督自己的各工程小组、各 承包商的施工,做好协调和管理工 作,应定期进行验证,以确保工程 项目组、承包商、业主都满足合同 要求,确保每个承包商都正确履行 合同。验证结果应反馈到承包商且 措施应经认可。
1、索赔的作用 (1)保证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实施 (2)落实和调整合同双方经济责任 关系 (3)维护合同当事人正当权益 (4)促使工程造价管理更加合理
2、索赔的基本条件 (1)客观性的原因 (1)索赔的必然性 (2)索赔的原因 ①业主的违约 ②合同缺陷 ③施工条件变化 ④工程变更 ⑤工程师指令 ⑥国家政策及法律、法令变更 ⑦其他承包商干扰 ⑧其他第三方面原因
2、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特征 (1)监理合同的当事人双方应当是具有 民事权利和民事行为能力、取得法人资 格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个人 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也可以成为合同当事 人。 (2)监理合同的标的是服务。
3、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一般条款 (1)合同所涉及的词语定义和遵循的 法规。 (2)监理人的义务。 (3)委托人的义务。 (4)监理人的权利。 (5)委托人的权利。 (6)监理人的责任。 (7)委托人的责任。 (8)合同生效、变更与终止。 (9)监理报酬。 (10)争议的解决及其他。
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订立与履行 (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订立 1、订立监理合同的步骤 (1)合同签订前双方的相互考察 (2)合同的谈判与签订
(二)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的履行 1、业主的履行 2、监理单位的履行
第八章 恒定电流(讲义)
第1节 电流 电阻 电功 电功率一、电流1.形成的条件:导体中有自由电荷;导体两端存在电压.2.电流是标量,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3.两个表达式:①定义式:I =q t ;②决定式:I =U R .二、电阻、电阻定律1.电阻:反映了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表达式为:R =U I .2.电阻定律: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跟它的长度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导体的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表达式为:R =ρl S .3.电阻率(1)物理意义:反映导体的导电性能,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2)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三、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及其应用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表达式:I =U R .3.适用范围:金属导电和电解液导电,不适用于气体导电或半导体元件.4.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I -U )图线(1)比较电阻的大小:图线的斜率k =tan θ=I U =1R ,图中R 1>R 2(填“>”、“<”或“=”).(2)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是直线的电学元件,适用于欧姆定律.(3)非线性元件: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的电学元件,不适用于欧姆定律.四、电功率、焦耳定律1.电功:电路中电场力移动电荷做的功.表达式为W =qU =UIt .2.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表达式为P =W t =UI .3.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及通电时间成正比.表达式为Q=I2Rt.4.热功率: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表达式为P=Q t.[自我诊断]1. 判断正误(1)电流是矢量,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由R=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3)由ρ=RSl知,导体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4)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5)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6)公式W=UIt及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7)公式W=U2R t=I2R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2.(多选)对于常温下一根阻值为R的均匀金属丝,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若将金属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10倍,则电阻变为10RB.常温下,若将金属丝从中点对折起来,电阻变为1 4RC.给金属丝加上的电压逐渐从零增大到U0,则任一状态下的UI比值不变D.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两点与一个稳压直流电源相接,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d端移动一段距离时,哪一个电路中的电流表读数会变小()4. 有一台标有“220 V,50 W”的电风扇,其线圈电阻为0.4 Ω,在它正常工作时,下列求其每分钟产生的电热的四种解法中,正确的是()A.I=PU=522A,Q=UIt=3 000 J B.Q=Pt=3 000 JC.I=PU=522A,Q=I2Rt=1.24 J D.Q=U2R t=22020.4×60 J=7.26×106 J考点一 对电流的理解和计算1. 应用I =q t计算时应注意:若导体为电解液,因为电解液里的正、负离子移动方向相反,但形成的电流方向相同,故q 为正、负离子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2.电流的微观本质如图所示,AD 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导体,长为l ,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 ,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 ,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 ,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 ,AD 导体中自由电荷总数N =nlS ,总电荷量Q =Nq =nqlS ,所用时间t =l v ,所以导体AD 中的电流I =Q t =nlSq l /v =nqS v .1.如图所示,一根横截面积为S 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带有负电荷,设棒单位长度内所含的电荷量为q ,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 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的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 )A .v qB .q vC .q v S D.q v S2. (2017·山东济南质检)有甲、乙两个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导体,甲的横截面积是乙的两倍,而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乙是甲的两倍,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导体的电流相同B .乙导体的电流是甲导体的两倍C .乙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是甲导体的两倍D .甲、乙两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小相等3.(多选)截面直径为d 、长为l 的导线,两端电压为U ,当这三个量中的一个改变时,对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平均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U 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加倍B .导线长度l 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减为原来的一半C .导线截面直径d 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不变D .导线截面直径d 加倍时,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加倍考点二 电阻 电阻定律1. 两个公式对比2.即电阻大,电阻率不一定大;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1.一个内电阻可以忽略的电源,给装满绝缘圆管的水银供电,通过水银的电流为0.1 A .若把全部水银倒在一个内径大一倍的绝缘圆管内(恰好能装满圆管),那么通过水银的电流将是( )A .0.4 AB .0.8 AC .1.6 AD .3.2 A2. 用电器到发电场的距离为l ,线路上的电流为I ,已知输电线的电阻率为ρ.为使线路上的电压降不超过U .那么,输电线的横截面积的最小值为( )A.ρl RB.2ρlI UC.U ρlID.2Ul I ρ3.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如果把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把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然后给它们分别加上相同电压后,则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它们的电荷量之比为( )A .1∶4B .1∶8 C .1∶16 D .16∶1导体变形后电阻的分析方法某一导体的形状改变后,讨论其电阻变化应抓住以下三点:(1)导体的电阻率不变.(2)导体的体积不变,由V =lS 可知l 与S 成反比.(3)在ρ、l 、S 都确定之后,应用电阻定律R =ρl S 求解.考点三 伏安特性曲线1. 图甲为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图乙为非线性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2 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故R a <R b ,图线c 的电阻减小,图线d的电阻增大.3.用I -U (或U -I )图线来描述导体和半导体的伏安特性时,曲线上每一点对应一组U 、I 值,U I为该状态下的电阻值,UI 为该状态下的电功率.在曲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不是电阻的倒数.1.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 随所加电压U 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 为图线上一点,PN 为图线在P 点的切线,PQ 为U 轴的垂线,PM 为I 轴的垂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减小B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U 1I 1C .对应P 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U 1I 2-I 1D .对应P 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 所围面积2. 某一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中AB (曲线)所示,关于导体的电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点的电阻为12 Ω B .B 点的电阻为40 ΩC .工作状态从A 变化到B 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1 ΩD .工作状态从A 变化到B 时,导体的电阻因温度的影响改变了9 Ω3. (多选)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L 1、L 2、L 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 闭合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 ,则此时( )A .L 1上的电压为L 2上电压的2倍B .L 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C .L 2的电阻为12 ΩD .L 1、L 2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大于4∶1I -U 图线求电阻应注意的问题伏安特性曲线上每一点对应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就是该状态下导体的电阻,即曲线上各点切线的斜率的倒数不是该状态的电阻,但伏安特性曲线的斜率变小说明对应的电阻变大.考点四 电功、电功率及焦耳定律1.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的比较(1)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即P 实=P 额.(2)用电器的工作电压不一定等于额定电压,用电器的实际功率不一定等于额定功率,若U 实>U 额,则P 实>P 额,用电器可能被烧坏.[典例] 有一个小型直流电动机,把它接入电压为U 1=0.2 V 的电路中时,电动机不转,测得流过电动机的电流I 1=0.4 A ;若把电动机接入U 2=2.0 V 的电路中,电动机正常工作,工作电流I 2=1.0 A .求:(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输出功率多大?(2)如果在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转子突然被卡住,此时电动机的发热功率是多大?解析(1)在非纯电阻电路中,U 2R t 既不能表示电功也不能表示电热,因为欧姆定律不再成立.(2)不要认为有电动机的电路一定是非纯电阻电路,当电动机不转动时,仍为纯电阻电路,欧姆定律仍适用,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只有在电动机转动时为非纯电阻电路,U >IR ,欧姆定律不再适用,大部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多选)下表列出了某品牌电动自行车及所用电动机的主要技术参数,不计其自身机械损耗.若该车在额定状态下以最大运行速度行驶,则( )A.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576 WB .电动机的内电阻为4 ΩC .该车获得的牵引力为104 ND .该车受到的阻力为63 N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 ,电源内阻为1.0 Ω,电路中的电阻R 0为1.5 Ω,小型直流电动机M 的内阻为0.5 Ω.闭合开关S 后,电动机转动,电流表的示数为2.0 A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4 WB .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7.0 VC .电动机的发热功率为4.0 WD .电源输出的电功率为24 W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据R =U I 可知,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B .不考虑温度对阻值的影响,通过导体的电流及加在两端的电压改变时导体的电阻不变C .据ρ=RS l 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 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导体的电阻R 皆无关2.一根长为L 、横截面积为S 的金属棒,其材料的电阻率为ρ,棒内单位体积自由电子数为n ,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在棒两端加上恒定的电压时,棒内产生电流,自由电子定向运动的平均速率为v ,则金属棒内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A.m v 22eL B .m v 2Sn e C .ρne v D.ρe v SL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B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间的电势差成正比D .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4.如图所示为一磁流体发电机示意图,A 、B 是平行正对的金属板,等离子体(电离的气体,由自由电子和阳离子构成,整体呈电中性)从左侧进入,在t 时间内有n 个自由电子落在B 板上,则关于R 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A .I =ne t ,从上向下B .I =2ne t ,从上向下C .I =ne t ,从下向上D .I =2ne t ,从下向上5.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型的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 、b 、c ,且a >b >c .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的阻值最小的是( )6.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 和b 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 、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被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成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 .下面给出R 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 ,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 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R =ρ(b +a ) 2πabB .R =ρ(b -a ) 2πabC .R =ρab 2π(b -a )D .R =ρab 2π (b +a )7. (多选)我国已经于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销售100 W 及以上的白炽灯,以后将逐步淘汰白炽灯.假设某同学研究白炽灯得到某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象上A 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成α角,A 点的切线与横轴成β角,则( )A .白炽灯的电阻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小B .在A 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tan βC .在A 点,白炽灯的电功率可表示为U 0I 0D .在A 点,白炽灯的电阻可表示为U 0I 0[综合应用题组]8.一只电饭煲和一台洗衣机并联接在输出电压为220 V 的交流电源上(其内电阻可忽略不计),均正常工作.用电流表分别测得通过电饭煲的电流是5.0 A ,通过洗衣机电动机的电流是0.50 A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饭煲的电阻为44 Ω,洗衣机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440 ΩB .电饭煲消耗的电功率为1 555 W ,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为155.5 WC .1 min 内电饭煲消耗的电能为6.6×104 J ,洗衣机电动机消耗的电能为 6.6×103 JD .电饭煲发热功率是洗衣机电动机发热功率的10倍9.一个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D ,其电流I 随它两端电压U 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甲所示,若将它与两个标准电阻R 1、R 2并联后接在电压恒为U 的电源两端,3个用电器消耗的电功率均为P ,现将它们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接在该电源的两端,设电阻器D 和电阻R 1、R 2消耗的电功率分别是PD 、P 1、P 2,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A .P 1=4P DB .P D =P 4C .PD =P 2 D .P 1<4P 210.下图中的四个图象中,最能正确地表示家庭常用的白炽灯泡在不同电压下消耗的电功率P与电压平方U 2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11.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灯泡的I -U 图象,根据图象计算甲、乙两灯泡并联在电压为220 V 的电路中实际发光的功率分别为( )A .15 W 30 WB .30 W 40 WC .40 W 60 WD .60 W 100 W12.如图所示是某款理发用的电吹风的电路图,它主要由电动机M 和电热丝R 构成.当闭合开关S 1、S 2后,电动机驱动风叶旋转,将空气从进风口吸入,经电热丝加热,形成热风后从出风口吹出.已知电吹风的额定电压为220 V ,吹冷风时的功率为120 W ,吹热风时的功率为1 000 W .关于该电吹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热丝的电阻为55 ΩB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 2103 ΩC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热丝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000 JD .当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 000 J13.(多选)如图所示,定值电阻R 1=20 Ω,电动机绕线电阻R 2=10 Ω,当开关S 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I 1=0.5 A ,当开关合上后,电动机转动起来,电路两端的电压不变,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路消耗的电功率P 应是( )A .I =1.5 AB .I <1.5 AC .P =15 WD .P <15 W14.(多选)通常一次闪电过程历时约0.2~0.3 s ,它由若干个相继发生的闪击构成.每个闪击持续时间仅40~80 μs ,电荷转移主要发生在第一个闪击过程中.在某一次闪击前云地之间的电势差约为1.0×109 V ,云地间距离约为1 km ;第一个闪击过程中云地间转移的电荷量约为6 C ,闪击持续时间约为60 μs.假定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是均匀的.根据以上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闪电电流的瞬时值可达到1×105AB .整个闪电过程的平均功率约为1×1014WC .闪电前云地间的电场强度约为1×106V/mD .整个闪电过程向外释放的能量约为6×106J第2节 电路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电阻的串、并联1.电动势(1)电源: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的装置.(2)电动势:非静电力搬运电荷所做的功与搬运的电荷量的比值,E =W q .(3)电动势的物理含义:电动势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势能本领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三、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1)内容:闭合电路里的电流跟电源的电动势成正比,跟内、外电阻之和成反比.(2)公式:I =E R +r(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3)其他表达形式 ①电势降落表达式:E =U 外+U 内或E =U 外+Ir . ②能量表达式:EI =UI +I 2r .2.路端电压与外电阻的关系[自我诊断]1. 判断正误(1)电动势是反映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强弱的物理量.(√)(2)电动势就等于电源两极间的电压.(×)(3)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路端电压越小.(×)(4)在闭合电路中,外电阻越大,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5)电源的输出功率越大,电源的效率越高.(×)2. 某电路如图所示,已知电池组的总内阻r=1 Ω,外电路电阻R=5 Ω,理想电压表的示数U=3.0 V,则电池组的电动势E等于()A.3.0 V B.3.6 VC.4.0 V D.4.2 V3.将一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的电池与外电路连接,构成一个闭合电路,用R表示外电路电阻,I表示电路的总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U外=IR可知,外电压随I的增大而增大B.由U内=Ir可知,电源两端的电压随I的增大而增大C.由U=E-Ir可知,电源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减小D.由P=IU可知,电源的输出功率P随输出电流I的增大而增大考点一电阻的串并联1.串、并联电路的几个常用结论(1)当n个等值电阻R0串联或并联时,R串=nR0,R并=1n R0.(2)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3)在电路中,某个电阻增大(或减小),则总电阻增大(或减小).(4)某电路中无论电阻怎样连接,该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始终等于各个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和.2.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1. (多选)一个T 形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 1=10 Ω,R 2=120 Ω,R 3=40 Ω.另有一测试电源,电动势为100 V ,内阻忽略不计.则( )A .当cd 端短路时,a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B .当ab 端短路时,c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C .当ab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 两端的电压为80 VD .当cd 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 两端的电压为80 V2.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U 保持不变,电阻R 1、R 2、R 3消耗的电功率一样大,则电阻之比R 1∶R 2∶R 3是( )A .1∶1∶1B .4∶1∶1C .1∶4∶4D .1∶2∶23.(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两电路都是由一个灵敏电流表G 和一个变阻器R 组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B .甲表是电流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C .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增大D .乙表是电压表,R 增大时量程减小考点二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考向1:闭合电路的功率及效率问题由P 出与外电阻R 的关系图象可以看出:①当R =r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为P m =E 24r .②当R >r 时,随着R 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小.③当R<r时,随着R的增大输出功率越来越大.<P m时,每个输出功率对应两个外电阻R1和R2,且R1R2=r2.④当P出1.在研究微型电动机的性能时,应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电动机停止转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0.5 A和2.0 V.重新调节R使电动机恢复正常运转,此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2.0 A和24.0 V.则这台电动机正常运转时输出功率为()A.32 W B.44 W C.47 W D.48 W2.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2 V,内阻r=3 Ω,R0=1 Ω,直流电动机内阻R0′=1 Ω,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1时可使甲电路输出功率最大,调节R2时可使乙电路输出功率最大,且此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额定输出功率为P0=2 W),则R1和R2的值分别为() A.2 Ω,2 Ω B.2 Ω,1.5 ΩC.1.5 Ω,1.5 Ω D.1.5 Ω,2 Ω考向2:电路故障的分析与判断(1)故障特点①断路特点:表现为路端电压不为零而电流为零.②短路特点:用电器或电阻发生短路,表现为有电流通过电路但它两端电压为零.(2)检查方法①电压表检测:如果电压表示数为零,则说明可能在并联路段之外有断路,或并联路段短路.②电流表检测:当电路中接有电源时,可用电流表测量各部分电路上的电流,通过对电流值的分析,可以确定故障的位置.在运用电流表检测时,一定要注意电流表的极性和量程.③欧姆表检测:当测量值很大时,表示该处断路,当测量值很小或为零时,表示该处短路.在运用欧姆表检测时,电路一定要切断电源.④假设法:将整个电路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假设某部分电路发生某种故障,运用闭合电路或部分电路的欧姆定律进行推理.3.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6 V,当开关S接通后,灯泡L1、L2都不亮,用电压表=6 V,U ad=0 V,U cd=6 V,由此可判定()测得各部分的电压是UA.L1和L2的灯丝都烧断了B.L1的灯丝烧断了C.L2的灯丝烧断了D.变阻器R断路4.(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由于某一电阻发生短路或断路,A灯变暗,B灯变亮,则故障可能是( )A .R 1短路B .R 2断路C .R 3断路D .R 4短路考点三 电路的动态变化考向1:不含电容器电路(1)判定总电阻变化情况的规律①当外电路的任何一个电阻增大(或减小)时,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增大(或减小).②若开关的通、断使串联的用电器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若开关的通、断使并联的支路增多时,电路的总电阻减小.③在如图所示分压电路中,滑动变阻器可视为由两段电阻构成,其中一段R并与用电器并联,另一段R 串与并联部分串联.A 、B 两端的总电阻与R 串的变化趋势一致.(2)分析思路1.如图所示电路,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 闭合后,在变阻器R 0的滑动端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B .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C .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D .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2.如图所示,E 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池,R 1、R 2、R 3为定值电阻,S 0、S 为开关,与Ⓐ分别为电压表与电流表.初始时S 0与S 均闭合,现将S 断开,则( )A .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小B .的读数变大,Ⓐ的读数变大 C .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小 D .的读数变小,Ⓐ的读数变大考向2:含电容器电路(1)电路的简化不分析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时,把电容器所在的电路视为断路,简化电路时可以去掉,求电荷量时再在相应位置补上.(2)电路稳定时电容器的处理方法电路稳定后,与电容器串联的电路中没有电流,同支路的电阻相当于导线,即电阻不起降低电压的作用,但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与其并联电器两端电压相等.(3)电压变化带来的电容器变化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可能会引起电容器的充、放电.若电容器两端电压升高,电容器将充电;若电压降低,电容器将通过与它连接的电路放电,可由ΔQ =C ΔU 计算电容器上电荷量的变化量.3.(2017·辽宁沈阳质检)如图所示,R 1=R 2=R 3=R 4=R ,电键S 闭合时,间距为d 的平行板电容器C 的正中间有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电键S 断开时,则小球的运动情况为( )A .不动B .向上运动C .向下运动D .不能确定4.(2017·东北三校联考)(多选)如图所示,C 1=6 μF ,C 2=3 μF ,R 1=3 Ω,R 2=6 Ω,电源电动势E =18 V ,内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开关S 断开时,a 、b 两点电势相等B .开关S 闭合后,a 、b 两点间的电流是2AC .开关S 断开时,C 1带的电荷量比开关S 闭合后C 1带的电荷量大D .不论开关S 断开还是闭合,C 1带的电荷量总比C 2带的电荷量大分析此类问题要注意以下三点(1)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U +Ir (E 、r 不变)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 =IR 联合使用.(2)局部电阻增则总电阻增,反之总电阻减;支路数量增则总电阻减,反之总电阻增.(3)两个关系:外电压等于外电路上串联各分电压之和;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考点四 两种U -I 图线的比较及应用[线Ⅱ为某一电阻R 的U -I 图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 相连组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 )A .电源的电动势为3 V ,内阻为0.5 ΩB .电阻R 的阻值为1 ΩC .电源的输出功率为4 WD .电源的效率为50%电源的U -I 图线与电阻的U -I 图线的交点表示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通过电源的电流与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相等,故交点表示该电源单独对该用电器供电的电压和电流.1. (2017·上海青浦质检)(多选)如图所示,直线A 、B 分别为电源a 、b 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设两个电源的内阻分别为r a 和r b ,若将一定值电阻R 0分别接到a 、b 两电源上,通过R 0的电流分别为I a 和I b ,则( )A .r a >r bB .I a >I bC .R 0接到a 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大,但电源的效率较低D .R 0接到b 电源上,电源的输出功率较小,电源的效率较低2.(多选)如图所示,图中直线①表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图中曲线②表示该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流的关系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电动势为50 VB .电源的内阻为253 ΩC .电流为2.5 A 时,外电路的电阻为15 ΩD .输出功率为120 W 时,输出电压是30 V课时规范训练 [基础巩固题组]1.电阻R 1与R 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 1与R 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 1与R 2两端电压之比U 1∶U2为( )A .1∶2B .2∶1C .1∶4D .4∶12.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变电站的关键设备之一.如图所示,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探头的原理为。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第八章 幼儿教学活动观察与指导
第一节 幼儿教学活动观察与指导概述
2.活动性与趣味性 幼儿的发展是通过不断获得各种直接经验实现的,这些经验不是
教师通过说教强加给幼儿的,而是要以活动的形式呈现,让幼儿参与 其中,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幼儿教学 还应具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婴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幼儿 的学习主要靠兴趣支配,因此教学内容必须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心理特 点。
想法的幼儿,他经常主动与教师交流,倾诉自己的想法,勇于表达, 善于表现。但在和小朋友相处的过程中,他又比较容易与他人产生矛 盾,他性格中要强的部分让他在群体生活中不愿意妥协和迁就,相对 比较自我。他热爱与我交流他想说的事情,但是每当他做错事情我想 要和他沟通时,他就会逃避、闪躲。
32 第 八 章 幼 儿 教 学 活 动 观 察 与 指 导
21 第 八 章 幼 儿 教 学 活 动 观 察 与 指 导
第三节 语言领域教学活动观察与指导
案例一:××幼儿园中六班第十五周幼儿语言领域观察记录
22 第 八 章 幼 儿 教 学 活 动 观 察 与 指 导
第三节 语言领域教学活动观察与指导
案例一:××幼儿园中六班第十五周幼儿语言领域观察记录
评价与分析 本次阅读领域的观察是在每天餐前阅读的时间进行的,活动前我 们引导幼儿提前准备好故事。从本次观察中我们发现:班级31位幼儿 中能独立地讲简单的故事内容的有8位幼儿,能独立讲故事但表达不够 流畅的有5位幼儿,在成人的帮助下能简单讲述故事的有9位幼儿,不 愿意讲述(或不能连贯讲述)故事的有9位幼儿。本次观察中不愿意讲 述故事的幼儿还是比较多的,如陈管泽、王雨晗、陆佳玉等,这跟幼 儿的性格和语言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第八章 幼儿教学活动观察与指导
第八章图像特征讲解
长为区域和背景缝隙的长度。
(2)把像素看作一个个点时,则周长用链码表示,
求周长也即计算链码长度。即周长表示为:
PNe 2No
(8-36)
(3)周长为边界所占面积,每个点占面积为1的一
个小方块,则为边界点数之和。
三. 面积 (一)像素计算面积
最简单的面积计算方法是统计边界内部的 像素的数目。计算公式为:
二阶直方图特征是以像素对的联合概率分布 的基础上得出的。
它们的幅度值的联合分布可表示为:
P ( a , b ) P f ( i ,j ) a ,f ( m , n ) b (8-5)
直方图估值的二阶分布为:
P(a,b)n(a,b) n
(8-6)
(二)统计特征
几个常用的统计特征如下:
yi1
xi1yi
]
(8-44)
N b 为边界点的数目
四. 长轴与短轴
边界的直径是指边界上相隔最远的两点之 间的距离,即这两点之间的直连线段长度。这 条直线称为边界的长轴或主轴,与长轴垂直且 最长的与边界的两个交点间的线段叫边界的短 轴。
当物体的边界已知时,用其外接矩形的尺寸 来刻画它的基本形状是最简单的方法。
x
y
M10 M00 M01
1 MN
1
M
i M
M00 M N i
N
xi
j N
yj
j
(8-33)
图8-10 由质心表示区域位置
(二)方向 为了定义唯一的方向,一般假定物体是长形
的,其较长方向的轴定为物体的方向,如图8-11 所示,通常将图像主轴定义为较长物体的方向, 其求取方法见式(8-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离散时间系统的变换域分析§8-1 引言一、变换域分析的目的:类似于连续时间系统的L.T.,离散时间系统通过Z变换(Z.T.),可以将原来求解差分方程的问题转变为求解代数方程的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变换域分析将原来的求解问题简化。
二、Z变换的发展史十八世纪,英国数学家棣莫弗(De Moivre)提出生成函数,并应用于概率论。
实质上,生成函数与Z变换的形式相同。
从十九世纪拉普拉斯(place)到二十世纪沙尔(H.L.Seal)等人都对其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由于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抽样控制理论的应用,离散信号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离散时间系统分析的重要工具,Z.T.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用途甚至超过了L.T.三、离散时间系统的分析方法1.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法,这在本课程进行研究。
2.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法,即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在离散时间系统分析中同样占用很重要的地位,而DFT的快速算法——FFT——的提出使得DFT在各种信号处理场合得到的广泛的应用。
这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进行。
3.除了DFT以外,还有如沃尔什变换等分析方法,在离散信号处理中同样得到的很广泛的应用。
这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进行。
§8-2 Z变换定义及其收敛区域一、Z变换的定义Z变换的定义可以从纯数学的角度进行,也可以通过信号分解的角度提出,后者更加容易理解。
本课程中,通过连续时间系统的F.T.导出Z.T.。
离散时间信号f(k)可以看成是连续时间信号通过抽样而得到的冲激序列:)(k f ——>∑+∞-∞=-=k kT t t f t f )()()(δδ对其)(t f δ进行F.T.:[]()∑∑∑⎰∑⎰⎰∑⎰∑⎰∑⎰∞+-∞=-∞+-∞=-∞+-∞=∞+∞--∞+-∞=∞+∞--∞+∞--∞+-∞=∞+∞--∞+-∞=∞+∞--∞+-∞=+∞∞--==-=-=⎥⎦⎤⎢⎣⎡-=⎥⎦⎤⎢⎣⎡-=⎥⎦⎤⎢⎣⎡-==k kTj k kTj k t j k t j t j k t j k t j k t j e k f ek f dte kT t kf dte kT t kf dt e kT t k f dt e kT t kT f dt e kT t t f dte tf j F ωωωωωωωωδδδδδδω)()()()()()()()()()()()()()(根据Dirichlet 条件,只有在信号满足绝对可积条件的情况下才成立,即满足绝对可和条件:+∞<∑+∞-∞=k k f )(时,FT 才存在。
如果不满足,可以利用LT 中的方法,在信号上首先乘以一个衰减因子rkTe-,然后再求FT 。
这样一来上式就可以变成为:()()∑∑⎰∞+-∞=∞+-∞=-+-++∞∞---⎪⎭⎫ ⎝⎛===+k k kT j kTj r t j rkT e k f e k f dte e tf j r F ωσωωδω)()()()( 令()Tj T j r e e z )()(ωσω++==,代入上式,得: ∑+∞-∞=-=k k z k f z F )()(上式称为序列f (k)的Z 变换。
F (z )被称为序列f (k)的生成函数。
● 上面的推导反映了抽样信号的FT 与用其冲激序列的强度构成的信号序列的ZT 之间的关系,即:()()()Tj Tj r e e z z F j F ωσωω++==→)()(而抽样信号的LT 与用其冲激序列的强度构成的信号序列的ZT 之间的关系为:sT e z z F s F =→)()(● 在某些情况下,Z 变换的求和限可以简化: 1、 如果f (k)是一个左边序列(其在k<0时才有非零值),则: ∑--∞=-=1)()(k k z k f z F2、 如果f (k)是一个右边序列,则:∑+∞=-=)()(k k z k f z F3、 如果f (k)是一个有限长序列,则: ∑=-=21)()(k k k k z k f z F二、单边Z 变换与双边Z 变换双边Z 变换与单边Z 变换的区别从应用上考虑,从实际的因果系统和非因果系统上考虑。
本课程主要考虑单边Z 变换:∑+∞=-=)()(k k z k f z F三、Z 变换的收敛域ZT 是一个级数求和问题,ZT 存在意味着级数收敛。
Z 变换的收敛域也就是使这个级数收敛的全部Z 的集合,即对于任意序列f (k )的z 变换)(z F ,使)(z F 存在且有限的z 值的取值范围称为)(z F 的收敛区。
1、 级数收敛的判别方法:1) 比值法:1lim 1<=+∞→ρkk k a a2) 根值法:1lim <=∞→ρk k k a 其中,k a 为其级数的第k 项。
2、 几种常见序列的收敛域:1) 右边序列:∑+∞=-=)()(k k z k f z F利用根值法,有:1)(lim )(lim lim 1<==-∞→-∞→∞→kk k k k k k k k f zz k f aR k f z k k =>∴∞→)(lim所以,右边信号的收敛域为是半径为R 、圆心在原点的圆以外的全部区域。
例:单边指数序列)(k a kε的收敛域。
解:用上面的结论(根值法):a a z k k k =>∴∞→lim思考:如果右边序列的起始点不在0,收敛区间应该怎样?提示:收敛域是否包含+∞?2) 左边序列∑--∞=-=1)()(k k z k f z F同上可得左边序列的收敛域为:1)(lim )(lim )(lim lim <-=-==+∞→+∞→--∞→-∞→kk k k k k k k k kk k f zz k f z k f aRk f z k k =-<∴+∞→)(lim 1即左边信号的收敛域为是半径为R 、圆心在原点的圆以内的全部区域。
例:单边指数序列)1(--k b kε的收敛域。
解:用上面的结论(根值法):bb z k kk =<∴-∞→lim 1思考:如果左边序列的起始点不在-1,收敛区间应该怎样?提示:收敛域是否包含原点?3) 双边序列与连续时间系统一样,双边序列也可以看成右边序列和左边序列之和,收敛域为两个序列的公共收敛域。
收敛域可能存在(当两个序列的收敛域有公共区间时),也可能不存在(当两个序列的收敛域没有公共区间)。
如果存在,其收敛域为一个环行区域。
例:求序列)()1(k a k b kk εε+--的收敛区。
解:它的收敛域为左边序列)1(--k b kε和右边序列)(k a k ε的公共收敛区间。
1、 当b a ≥时,两者没有公共收敛区间,Z 变换不存在。
2、 当b a <时,收敛域为b z a <<4) 有限长序列:(实际上,收敛域是按照1)-3)的情况确定。
)∑=-=21)()(k k k k z k f z Fa 、 当012≥>k k 或012>≥k k ,收敛域+∞≤<z 0b 、 当01<k ,02>k ,收敛域+∞<<z 0c 、 当120k k >≥或120k k ≥>,收敛域+∞<≤z 0d 、 当012==k k ,收敛域+∞≤≤z 0四、常见右边序列的ZT 1、 单位函数:{}()1)(==-+∞-∞=∑k k z k k Z δδ,收敛域:全平面。
2、 单位阶跃信号:{}()111.....1 )(121-=-=+++===---+∞=--+∞-∞=∑∑z z z z z z z k k Z k k k k εε收敛域:1>z 3、 指数序列: {}()νεεν-===-+∞=-+∞-∞=∑∑z zzv zk v k Z kk k kk kk)(,收敛域:ν>z4、 正弦和余弦序列:可以通过上面指数序列推导出,见P53-54其它常见ZT :见P54,表8-1五、左边和双边序列的ZT 计算方法: 1、 左边序列ZT 求法:)0()()()()(011f zk f z k f z k f z F k kk kk k --=-==∑∑∑∞+=+∞=--∞=-由此可以得到由右边序列计算左边序列ZT 计算方法:1) 将序列f (k)反褶,称为右边序列f (-k); 2) 求f (-k)的右边ZT ,假设为)(z F s ,收敛域为R z >;3) 得到左边序列的ZT :)0()()(1f z F z F s -=-,收敛域为1-<R z2、 双边序列ZT 求法:与双边信号的LT 一样,可以将双边序列分解为左边序列和右边序列之和,分别求解。
例:求kk f ν=)(的ZT解:)()()()(k k k k f k k kδενενν--+==-其中:1){}νεν-=z z k Z k )(,收敛域:ν>z 2)为了求{})(k Z k --εν, a 、 将信号反褶,成为新的右边序列:)(k k εν b 、 求右边序列ZT :ν-w w ,收敛域:ν>wc 、 得到原序列ZT :{}z v v v w w k Z z w k -=-=---=--111)(εν, 收敛域:1-<νz4) 综合得到双边序列的ZT :a 、 如果1≥ν,则f (k)的双边ZT 不存在(两个收敛域没有公共部分);b 、 如果1<ν,则f (k)的双边ZT 为:1)()())(()(1)(12111111++--=---=-+-=--+-=-------z v z z z z v z zv z z z z v v z z z F νννννννν 收敛域:1-<<ννz§8-3 Z 变换的性质1、 线性:()()()()z bF z aF k bf k af 2121+↔+2、 移序特性:1) 单边ZT 移序特性:a 、 增序:{}{}()[])0()()0()()()1()1()()1(01010f z F z f z j f z zj f z z k f z z k f k qf Z k f Z j j j j k k k k-=⎥⎦⎤⎢⎣⎡-==+=+==+∑∑∑∑∞+=-∞+=-+∞=+-+∞=-可推导出:{}{}()[]1221)0()()()2(---==+z f f z F z k f q Z k f Z ............ {}{}[]11)1(...)1()0()()()(-------=⋅=+n n n z n f z f f z F z k f q Z n k f Z b 、 减序:{}{}())()()( )1()()1(101110111z F z z j f z z j f z z k f z k f q Z k f Z j j j j k k -∞+=--∞+-=--+∞=----===-==-∑∑∑推广:{}{})()()(z F z k f q Z n k f Z n n --==-● 移序算子q 的作用相当于乘z ;● 移序计算不影响收敛域;● 移序特性与LT 中的微分特性很相似:)0()()(--=⎭⎬⎫⎩⎨⎧f s sF t f dt d L 2) 双边序列移序:{}{})()()(z F z k f q Z n k f Z n n ==+,{}{})()()(z F z k f q Z n k f Z n n --==-3、 (z 域)尺度变换特性:若{})()(z F k f Z =,收敛区域21v z v <<,则:{})()(a z F k f a Z k = 收敛区域21av z 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