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输血管理评价标准
XX市临床输血质控中心质量与安全评价标准(适用于二级以下医院)
![XX市临床输血质控中心质量与安全评价标准(适用于二级以下医院)](https://img.taocdn.com/s3/m/1f2ac34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5.png)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4.水龙头(感应式)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5.肘动或足踏式开关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6.应急电源: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7.热合机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8.采血称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19.采血床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临床输血管理
10分
1.制定用血计划并报血站
1
符合额外加1分
11.是否开展新生儿溶血试验
1
符合额外加1分
12.是否开展产妇抗体效价
1
符合额外加1分
13.是否开展特殊抗体鉴定
1
符合额外加1分
14.是否开展疑难血型鉴定、疑难交叉配血
1
符合额外加1分
15.建立疑难血型鉴定、疑难交叉配血的及时报告、记录程序
1
符合额外加1分
16.建立稀有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及配血不相合等情况的及时报告程序
云卫发【2008】503号《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建设和管理的通知》
2.有专用电话:
2
符合得2分,不符合不得分
3.专用贮血冰箱(2—6℃)
3
符合得3分,不符合不得分
4.专用低温冰箱(—20℃)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5.专用化浆机(37℃):
2
符合得2分,不符合不得分
6.血小板保存箱(20—24℃):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6.《输血记录单》的应用
1
符合得1分,不符合不得分
7.《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2016年安全输血护理管理质量评价
![2016年安全输血护理管理质量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9ddbce16de80d4d8d15a4f9a.png)
输血安全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标准项目标准要求分值评分方法制度6分建立输血安全管理制度、取血流程、输血操作流程等。
6 缺一项扣2分。
采集血型鉴定或交叉合血标本20分打印血型鉴定或交叉合血标本条形码,核对医嘱、《输血申请单》与条形码信息应准确一致。
3未打印条形码扣1分,未核对扣2分。
选择含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真空采血管,贴好条形码。
2采血管选择错误全扣。
采集血标本时,护士持《输血申请单》至床旁,双人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血型无误后抽取。
6△未双人核对扣3分;少对一项扣0.5分,未带输血申请单扣1分。
严禁同时采取两名患者的血标本,禁止在输液通道及同侧肢体采血。
2一项不符要求扣1分。
采血后再次进行核对,在临嘱上签写采血时间及姓名,使用条码机对标本进行扫描。
5未再次核对扣2分,未扫描扣1分,未签名扣2分。
将血标本同《输血申请单》一并送输血科,双方逐项核对。
2 一项不符要求扣1分。
取血管理20分取血前,评估患者血管情况,了解患者血钾、体温及病情,核实《输血治疗同意书》已签字。
5一项工作未到位扣1分。
取血时带取血盒,取血员与输血科人员双方共同做好“三查十二对”,双方在取血登记本上签名并注明取血时间。
8少对一项扣0.5分,未带取血盒、未签名及未注明取血时间各扣0.5分。
血制品出库15分钟内送至病区,取血员与护士共同进行“三查十二对”。
如发现不合要求,立即退回输血科。
7少对一项扣0.5分,不符要求送到或退回扣1分/项。
输血管理34分核对输血医嘱,打印输血执行单。
4 一项不符要求扣2分。
全血、血浆或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取后30分钟内开始输注,血小板立即输注。
3未按要求执行全扣。
血液内不得加入其它药物。
2 未按要求执行全扣。
输血时,2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输血记录单、输血执行单到患者床旁,确认患者身份,询问病人血型,再次进行“三查十二对”,准确无误方可输入。
8☆未双人床旁核对扣5分,身份识别方式不正确扣3分,不符合要求扣1分/项。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5d9a1ca31126edb6e1a10cc.png)
1
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操作规范
1
输血完毕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并有记录
1
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1
结果 7 护理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处置规范与流程, 分 知晓率100%
1
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
5
应得总分:
总 分 实得总分:
(50分) 得分百分比:
接受检查者签名:
注:1.能正确执行者于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涉及该项目,在检查结果栏内“NA”表示 2.应得总分= 总分-未涉及项目分;实得总分=涉及项目得分总和;得分百分率=实得总分/应得总分×100%。 3.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知晓人数/抽查总 人数×100%。 4.护理人员对输血严重危害处置规范流程知晓率=知晓人数/抽查总人数×100%
1
5
1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
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
3
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血液 输注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及交叉配血报告单共
血液 输注
同 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 、
5
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
符,
输血开始前15min以2ml/min为宜,若无不良反应, 再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
1
1袋全血或红细胞应在4小时内输完
1
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应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 注
1
连续输注全血、成分血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1次
1
血液 输
过程
注
密切观察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处理,并填报
医院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标准版)
![医院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03a8c1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6.png)
临床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一、输血质量效果评价
各科室每月对输血进行质量检查督导,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每月对输血质量进行分析评价。
护理部每季度对全院的输血质量进行检查督导,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评价,持续改进输血质量。
二、输血中质量管理监控
输血前查对:输血前用药、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至床旁,核对交叉配血试验结果,由患者或家属复述患者的名字,并核对患者腕带信息,确认患者。
输血完毕,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分钟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数。
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注意有无输血反应。
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
三、输血后质量管理监控
输血完毕,医务人员将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
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报告单,24小时内将血袋和输血反应报告单送回输血科统一处理。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d2ac8e0ba0d4a7302763ad9.png)
输血管理质量评价 标准 检查日期: 病历号及检查结果 分值 1 1 1 1 1 1 3 3 1 1 3 1 5 1 3 5 1 分值
有临床输血管理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 结构 有血标本采集流程 (4分) 有标本运送及交接制度 有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的预案 有输血相关制度与流程的培训并记录 采集血标本时采血人持输血申 床旁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 标本 标本采集完成后必须再次核 采集 采血人在输血申请单上记录 送检 及时将血标本与输血申请单一 过程 与输血科做好标本的交接与记 (40分) 持取血通知单至输血科取血 取血 与发血者共同核对患者姓名、 血液制品从输血科取出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 血液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 输注 输血开始前15min以2ml/min 项目 质量标准
1袋全血或红细胞应在4小时内 1 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应 1 血液 连续输注全血、成分血的输血 1 过程 输注 密切观察发现输血不良反应 3 (40分)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 1 每袋血均有输血记录, 1 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 1 输血完毕血袋及时送回输血科并有记录 1 护理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100% 1 结果 7 护理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 1 分 无输血不良事件发生 5 应得总分: 总 分 实得总分: (50分) 得分百分比: 接受检查者签名: 注:1.能正确执行者于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符合要求在检查结果栏内“×”表示;不涉及该 检查人:
说明及异 常处理措 施说明及异Βιβλιοθήκη 常处理措 施×”表示;不涉及该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96ecec202020740bf1e9b15.png)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一、输血护理服务的规定1、血液必须保存在指定的血库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4℃,保存温度不当可能导致血细胞破坏或细菌感染,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3、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
4、根据医嘱进行输血,应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及过程,要求患者及时报告不良反应。
5、输注两人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间隔输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避免产生免疫反应。
6、输入血液中不可加入其它药品或高渗性或低渗性溶液,以防血液凝聚或溶血。
7、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尤其是输血开始15分钟,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皮肤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先兆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处理。
若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抢救处理,余血和输血器送血库,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二、输血过程的质量监控1、责任护士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从抽血到输血完成的整个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2、护士长或专业组长进行质量控制。
3、护理部督查输血病人的护理记录,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
三、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1、护理部每半年进行一次对全院所有输血病例质量的成效评价。
2、对每一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
输血过程中的质控评价流程1、《临床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生填写,主治医师核准后签字,交护士站采集受血者血样。
2、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资料,采集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后,将标明患者完整信息的标签贴到紫色试管上,再采集受血者血液2毫升注入紫色试管内,上下混均,并填写抽血时间,在《临床科室输血单》上签署采血人姓名。
3、由医务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及《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4 、送检人员在输血科填写送达时间、姓名性别、病案号、血型、输血前检查等内容,与输血科接收标本者两人共同核对后,双签名确认。
5 、取血时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交叉配血结果;(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色泽。
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评价标准
![输血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13e13623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93.png)
现场检查,询问病人或家属;抽查护理输血记录
7
输血病程记录
检查输血病程记录中是否包括以下内容:输血原因、输注成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医疗、护理、输血科输血记录是否一致
查看病历,查看记录
9
输血反应的处理
输血反应是否有记录;出现输血反应的病人,是否填写《输血不良反应汇报单》、病历首页是否有记录
查看病历,查看记录
7
抽查输血病历
7
检查科室:
得分:
输血申请
申请单填写
《临床输血申请单》项目填写是否完整、准确;是否按规定采集受血者血样并按规定送交输血科备血;是否符合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
抽查《临床输血申请单》
10
血液领取
取血核对
临床用血科室应当由专人凭取血单领取临
血液输注
核对制度
抽查病历医嘱、相关报告单,抽查输血申请单
7
临床合理用血
临床医师是否严格执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掌握成分输血指征和各种成分血的作用和适应症;检查是否有过度申请,血液浪费现象;是否有用血浆代替蛋白或扩充血容量的现象
抽查输血病历,由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成立的专家组根据输血指南进行评定
8
患者知情同意
病人或其直系亲属在《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上是否全名签字;病人《临床输血治疗同意书》是否入病历保存
考核项目
考核内容
考核方法
分值
得分
扣分原因
科室输血管理小组
有科主任、护士长、组员组成的临床输血管理小组(不少于4人),每月一次活动、自查记录,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输血考核标准
![输血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83cb0ba32d7375a41780da.png)
有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安全、有效、科学用血。
【C】
1.医院对输血适应证有严格管理规定
2.根据患者病情和实验室检测指标进行输血指征综合评估,记入病历。
3.医院有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要求。
【B】符合“C”,并
临床科室能将用血后效果评价的的结果记入病历。
【A】符合“B”,并
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A】符合“B”,并
1.有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质量的督导检查和改进措施。
2.输血治疗病程记录100%符合规范要求。
.9
落实临床用血申请、申请审核制度,履行用血报批手续。
【C】
有输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登记制度。
(2)有确定识别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3)发生疑似输血反应时医务人员有章可循,并应立即向输血科/血库和患者的主管医师报告。
(4)一旦出现可能为速发型输血反应症状时(不包括风疹和循环超负荷),立即停止输血,并调查其原因。要有调查时临床及时处理患者的规范。
(5)输血科/血库应根据既定流程调查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确定是否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立即查证:
(7)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负责解释上述试验结果,并记录到受血者的临床病历中。
(8)当输血反应调查结果显示存在血液成分管理不当等系统问题时,输血科/血库应积极参与解决。
(9)输血后献血员和受血者标本应依法至少保存7天,以便出现输血反应时重新进行测试。
【B】符合“C”,并
医务科会同输血科/血库对输血不良反应评价结果的反馈率为100%。
2.对血库领出血液进行检查核对。
(1)按规定检查从血库领取的血液必须核对已和受血者作过交叉配血试验的血袋,并确认受血者是否正确。
输血管理护理质量评分标准
![输血管理护理质量评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b44680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dd.png)
输血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部门:检查日期:
受检科室:检查结果:
项目质量标准分值存在问题说明得分
结构(10分)有输血管理制度4有预防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与处理上报流程4有血液领取与运送的规范程序、转运用具2
过程(80分)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遵医嘱为患者采集血
标本及时、准确无误5
告知患者采血及输血目的及输血前后注意事项5医护人员持取血单到输血科取血5取血与发血者必须认真执行三查十对制度并双
方签字登记5
取血时必须按血液储存条件使用血液专用箱运
送,转运箱清洁、温度符合要求,血液取回放
治疗室复温,不能用专用运输箱储存血液
10
输血前在患者的床旁由两名工作人员严格执行
输血三查十对5严格执行输血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原则5输血速度应遵循先慢后快的原则,再根据病情
和耐受能力调整输注速度,在规定时间内输完10密切监测输注全过程有无输血反应,若发生输
血反应,遵照医嘱及时处理,输血全过程的信
息及时记录、准确无误,及时上报输血反应
10
输血后血袋按医院要求及时回送输血科保存,
输血用物按感染性医疗废物处理5输血护理记录正确、及时,护理文书执行双签名,做到及时规范10科室对输血不良事件有原因分析与持续改进5
结果(10分)无输血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5护士掌握输血的相关知识,安全意识强5
评分方法结构层面:无资料项目分全扣,资料不全扣1
分
过程层面:空缺项目分全扣,项目不全扣1分/
项
结果层面:发生输血错误扣5分,护士不熟悉
扣2分,输血不良反应未及时发现扣2分
检查人:。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1eeb23b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26.png)
输血过程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制度【1】一、输血护理服务的规定1、血液必须保存在指定的血库冰箱内,温度应保持在4℃,保存温度不当可能导致血细胞破坏或细菌感染,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应在30分钟内输入。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3、严格执行双人查对制度。
4、根据医嘱进行输血,应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及过程,要求患者及时报告不良反应。
5、输注两人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应间隔输入少量无菌生理盐水,避免产生免疫反应。
6、输入血液中不可加入其它药品或高渗性或低渗性溶液,以防血液凝聚或溶血。
7、输血过程中密切观察输血反应,尤其是输血开始15分钟,护士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皮肤变化,密切观察有无先兆输血反应的症状和体征,并及时处理。
若出现严重的输血反应,立即停止输血,通知医生抢救处理,余血和输血器送血库,报输血管理委员会。
二、输血过程的质量监控1、责任护士进行全过程质量监控。
从抽血到输血完成的整个细节进行仔细观察并做好记录。
2、护士长或专业组长进行质量控制。
3、护理部督查输血病人的护理记录,并纳入护理质量考核。
三、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1、护理部每半年进行一次对全院所有输血病例质量的成效评价。
2、对每一例输血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和持续改进。
输血过程中的质控评价流程1、《临床输血申请单》由经治医生填写,主治医师核准后签字,交护士站采集受血者血样。
2、护士根据输血申请单资料,采集前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后,将标明患者完整信息的标签贴到紫色试管上,再采集受血者血液2毫升注入紫色试管内,上下混均,并填写抽血时间,在《临床科室输血单》上签署采血人姓名。
3、由医务人员或专门人员将受血者血样及《临床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
4、送检人员在输血科填写送达时间、姓名性别、病案号、血型、输血前检查等内容,与输血科接收标本者两人共同核对后,双签名确认。
5、取血时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到血库,与血库人员双方交接核对: (一)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成分、血量、有无凝集反应、交叉配血结果;(二)核对血袋标签:献血者条形码编号、血型(包括Rh 因子)、血液有效期、色泽。
安全输血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
![安全输血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7a4e12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54.png)
安全输血管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检查日期:年月日检查人员: 2014—01制(Excel 2003部分)1.公式和函数1.(1)打开当前试题目录下文件excel-10.xls;(2)利用函数计算每个人各阶段总成绩,并利用函数计算各阶段的平均成绩;(3)“平均成绩"行数字格式都为带一位小数(例如0。
0)格式;(4)同名存盘。
步骤:a)文件→在各阶段总成绩单元格内,点插入,点函数,在对话框中选择求和函数“SUM”,在对话中Number1内点右侧的按钮,将出现另外一个对话框,在文件中选择需要求和的单元格,然后点该对话框的右侧按钮,点确定(完成一个总成绩求和后,利用填充柄完成其他的总成绩求和,或者重复上面的顺序)→在平均成绩单元格内,点插入,点函数,选择算术平均值函数AVERAGE,出现对话框后,采用求和时的相同方法,完成操作→选中平均成绩行,点右键点设置单元格,点数字,在分类项下点数值,设小数位为1,b)确定→保存2.(1)打开当前试题目录下文件excel—13.xls;(2)根据工作表中给定数据,按“合计=交通费+住宿费+补助”公式计算“合计”数,并计算交通费、住宿费和补助的合计数;(3)所有数字以单元格格式中货币类的“¥”货币符号、小数点后2位数表现(如:¥2,115.00格式);(4)同名存盘。
打开当前试题目录下文件excel-13.xls→在合计下的一个单元格内输入“=交通费(在该行的单元格,假如说是E3)+住宿费(同上)+补助(同上)”,回车(其他的合计可以采用填充柄完成,或者重复上面的顺序)→利用求和函数,参考1中的方法完成交通费、住宿费和补助的合计→选择文件中的所有数字单元格,点右键,点设置单元格格式,点数字,点货币,选择货币符号为“¥”,设置小数点后为2位,确定→保存文件→本题完成3.(1)打开当前试题目录下文件excel-2.xls;(2)根据工作表中数据,计算“总成绩”列的数据。
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规定
![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fb318636f242336c1eb95e5a.png)
用血后效果评价管理规定一、输血后要根据相应指标和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价。
二、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有输注效果评价的描述。
三、疗效评价按下列标准。
红细胞悬液疗效标准:有效:输注2单位红细胞血红蛋白升高10g/L以上,血细胞容积升高0.03(除去失血量)。
部分有效:输注2单位红细胞血红蛋白有所升高,但未到10g/L以上(除去失血量)。
无效:输注2单位红细胞血红蛋白未升高(除去失血量);机采血小板疗效标准:有效:出血症状消失,输注1小时CCI>10或输注24hCCI>4.5, 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
注:输11入血小板总数按2.0×10计算。
部分有效:出血症状消失,但输注1小时CCI<10或输注24hCCI<4.5。
无效:出血症状未消失,输注1小时CCI<10或输注24hCCI<4.5;新鲜血浆:有效:输注1小时,FⅧ活性提高到50%以上。
PT或APTT恢复正常,部分有效:输注1小时,FⅧ活性提高到30%-50%,或PT或APTT有所缩短,但仍未恢复正常。
无效:FⅧ活性提高到30%以下,PT或APTT大于正常对照1.5倍以上。
冷沉淀疗效标准:有效:输注1小时,FⅧ活性提高到50%以上。
PT或APTT恢复正常。
部分有效:输注1小时,FⅧ活性提高到30%-50%。
或PT或APTT有所缩短,但仍未恢复正常。
无效:FⅧ活性提高到30%以下,PT或APTT大于正常对照1.5倍以上。
全血疗效标准:有效:输注400ml血红蛋白升高10g/L以上,血细胞容积升高0.03(除去失血量)。
部分有效:输注400ml红细胞血红蛋白有所升高,但未到10g/L以上(除去失血量)。
无效:输注400ml血红蛋白未升高(除去失血量)。
四、输注效果不佳者要及时查找原因。
输血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输血质量管理考核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d5c8723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6.png)
2、抽查医生对输血适应症掌握情况。
3、检查输血前检查项目、审批、核对流程,输血知情同意书。
4、医务科检查督导输血记录、临床医师用血评价。
15分
考核、开展输血质量安全监控,制定、实施控制输血感染的方案,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范。
2、有差错事故登记整改记录。
2、根据供血单位血液预警信息,协调临床用血。
3、开展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使用率≥95%。
4、输血前检查项目齐全、审批、核对流程规范,均签署输血知情同意书。
5、严格执行输血技术操作规程。
6、开展对医务人员输血知识的教育与培训,指导临床合理科学用血,对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公示。
7、积极开展自体血回输的临床应用,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科学用血。
3、具备提供成分输血服务的能力。
定期检查有关资料和记录。
5分
考核要点一项达不到要求扣1分。
四、建立质量控制和信息反馈制度。
1、有临床用血的管理制度与规范。
2、有血液入库、核对、交叉配血与发出库的技术操作规程和登记、签字制度。
3、血液在专用冰箱贮存符合规定。
4、定期向临床反馈输血质量信息,指导临床规范、合理用血。
输血质量管理考核标准
考核项目
考核标准
考核方法
分值
扣分标准
一、科室质量
管理工作
1、科室有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2、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有质控计划。
3、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开展质控工作并有活动记录,至少每月活动一次。
4、质控工作能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5、按时参加医院、科室会议并及时传达内容。
6、科室质控资料记录齐全。
3、血液安全有专人管理,有记录。
4、输血相容性检测、紧急抢救用血。
输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持续改进
![输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与持续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8e772b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4.png)
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可以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 ,增加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加强合作与交流
通过持续改进,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提升医院在输血护理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03 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措施
培训和教育
定期组织输血护理相关培训,提 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
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输血医学理论、 操作技能、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该医院建立了输血护理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对护理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 同时,通过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分享成功经验和改进措施,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提升。
成功案例三
总结词
创新技术应用
详细描述
该医院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如智能化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和自 动化输血设备等,提高输血护理的效率和安全性。通过技术 升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提升了患者的输血体验和治 疗效果。
降低感染风险
通过严格的消毒和防护措施,降 低患者感染的风险。
减少输血反应
优化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观察流 程,及时发现并处理输血反应,
保障患者安全。
加强患者教育
向患者和家属宣传输血知识,提 高他们的认知和配合度,减少不
良反应的发生。
提升医院声誉
提高患者满意度
通过优质的输血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树 立医院良好的口碑。
详细描述
患者的年龄、病情、认知能力和心理状态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输血护理的需求 和期望。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并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以确保患者在输血 过程中得到舒适和安全的护理。
资源有限
总结词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分配和利用资源是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难题 。
详细描述
有限的医疗资源如人力、物力和财力等,需要在保证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的前提 下进行合理配置。护理管理者需要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临 床需求并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输血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常见问题及答案
![《输血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常见问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b43d37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b6.png)
《输血管理》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常见问题及答案-输血三查八对内容?答:三查:查交叉配血报告单,输血申请单及血袋标签上各项内容;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查血液的颜色、质量是否正常。
八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包括ABO.Rh(D)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
二需双人核对的环节有?答:1制作采血管时2床旁采血时3取血时4血液取回后在治疗室进行核对5到病员床旁进行输血时。
三输血需双人签名的环节有?答:输血申请单上(申请单双人核对者、采血双人核对者、输血时床旁双人核对者)、医嘱及输血观察记录单。
四备合血的采血管上应注明的内容?答: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
五哪些情况下取血时应拒收血制品?答: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2血液过期3血袋破损、漏血4血液中有明显的凝块5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界面不清7红细胞呈紫红色。
六输血时需携带的病历资料有?答:1医嘱执行单2输血申请单3检验单4输血前家属确认书5交叉配血报告单七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八血液制品从输血科取出后(30分钟)内输注,科室不能自行储血;连续输注全血、成分血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1次;输血开始前15min以(2m1∕min)为宜;1袋全血或红细胞应在(4)小时内输完。
九输血并发症?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循环负荷过重、出血倾向、低血钾、体温过低、枸椽酸钾中毒。
十输血反应的症状及护理措施答:11发热反应症状:畏寒或突发寒战,高热(38—4IC),伴有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和肌肉酸痛等。
轻者持续1—2h即可缓解,体温逐渐将至正常。
护理措施:反应轻者,减慢输注速度,症状可自行缓解;反应严重者立即停止输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通知医生处理,遵医嘱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解热镇痛药及抗过敏药物。
1.2过敏反应症状:(1)轻度反应:皮肤瘙痒、尊麻疹;轻度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见于颜面部,表现为眼睑水肿、口唇水肿。
输血管理指标
![输血管理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080550910a6f524ccbf857e.png)
杏花岭区中心医院输血管理目标考核标准督查日期:年月日督查科室:序号督查内容缺陷扣分扣分得分P170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和《临床用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法律和规范,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设输血科或血库。
2、有临床输血管理组织和职能管理部门,履行对全院临床输血监管指导工作职能并有活动记录。
3、有组织全院性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制度的培训记录。
4、有“临床用血管理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
1.临床有输血管理的相关制度和实施细则。
2.有输血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3.有输血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血管理职能的资料。
4.有相关的培训记录。
以上每缺一项扣2分【B】1、科室按照输血工作的相关管理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并得到落实。
2、职能部门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与该井成效评价,有记录。
缺一项扣2分【A】1、输血科和临床医护人员对输血相关制度知晓率≥95%,并严格履职,2、有全院输血管理工作的定期总结、分析、反馈和持续改进输血工作的机制。
缺一项扣2分P170 1、有临床用血相关具体制度与规范。
A、有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规范。
B、有应急用血预案。
C、有用血申请流程,用血流程和输血管理流程。
D、有采集血标本的流程。
2、有相关制度、流程的培训与教育,并有记录。
缺一项扣2分【B】输血科和各临床科室(手术科室、急诊科等主要用血部门)按照制度和流程要求,共同落实输血管理相关制度。
缺一项扣2分【A】职能部门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持续改进有成效。
缺一项扣2分P172 1、医院对输血适应证有严格管理规定,定期评价与分析用血趋势。
2、医务人员掌握输血适应证相关规定,用血合理。
缺一项扣2分【B】职能部门会同输血科(血库)对各临床科室(如各手术科室、急诊科、血液科等主要用血部门)和利用血,落实输血适应证的规范要求进行督导检查,对存在问题督促整改。
缺一项扣2分【A】合理用血相关评价指标(输血申请、用血适应证合格率、成分输血比例、自体输血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8a086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e6.png)
临床用血评价及公示管理制度为了规范临床用血的评价和公示管理,保障患者的用血安全,以下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评价标准1.供血单位(1)血液使用的供血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血液管理资质,具备良好的血液采集、储存、检测和运输等能力;(2)供血单位应当制定严格的血液管理制度,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和合规评估,确保血液质量的稳定和安全;(3)供血单位的血液产品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安全有效。
2.临床科室(1)临床科室应当设立专门的输血管理岗位,负责血液的申请、使用和管理,确保用血操作规范;(2)临床科室应当建立完善的用血审核制度,确保血液使用符合指征,避免盲目输血;(3)临床科室应当开展用血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血管理水平,确保用血过程的安全。
3.患者(1)患者血液用血前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输血相关知识的宣教,确保患者了解输血的风险和利益;(2)患者应当配合医务人员的相关检查和评估,接受必要的血液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输血。
二、评价程序1.供血单位评价(1)定期对供血单位的血液产品进行抽检和检测,确保血液质量符合规定;(2)对供血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设施设备和人员素质进行定期评估,确保供血单位具备血液管理的能力。
2.临床科室评价(1)对临床科室的输血管理措施进行定期考核,包括用血审核、用血记录等;(2)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用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评估,确保医务人员具备正确的用血知识和操作技能。
3.患者评价(1)对患者的血液输血前后状态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输血的效果和安全;(2)对患者的知情同意和配合程度进行评估,确保患者了解输血风险和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
三、公示管理1.供血单位公示(1)供血单位应当定期公示血液产品的质量信息,包括抽检结果、质控情况等;(2)供血单位应当公示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绩效,接受社会监督和评价。
2.临床科室公示(1)临床科室应当定期公示用血情况和效果,包括用血指标、输血效果等;(2)临床科室应当公示输血操作规范和质量管理情况,接受患者和社会的监督。
医院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医院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b0a733e84254b35eefd34f6.png)
3.样本量: 根据医院 及科室的 实际情况 决定检查 样本量,但 应达到统 计学相关 要求。
二、 指 标计算公 式
1.输血管 理落实率 (%)=检査 完全正确 (或完整) 项目数 /(总的检 査项目数不适用项 目数)× 100%。
2.单项正 确或完整 率(%)=各 单项检查 结果正确 (或完整》 人数(总的 检查人数不适用人 数)×100% 。
医院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部门:
受检科室:
பைடு நூலகம்
检查日期:
检查项目
1.1采血前:双人核对医嘱、《临床输血申请单》、标本管标签 1.2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配合事项 1.3采血时:双人核对标本管标签、患者姓名、病案号及腕带相关信息 1.4一次只能采集1个患者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标本
1.5严禁从静脉输液通路中采集血标本
项目
序号
1
标
2
本
3
采
4
集
5
送
6
检
7
8
取
9
血
10
11
12
13
14
血 液
15
输
16
注
17
18
19
20
21
输 血 观 察 记 录
22 23 24 25 26 27 28
检查部门:
一、 检查 说明
医院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受检科室:
检查日期:
1.符号意 义:“√” 表示正确 (或完整), 各项完全 相符;“× ”表示不 正确(或不 完整),有 一项不符 均属之;“ NA”表示 不适用或 不涉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分
100
合格分:≥95分 合格率计算公式:合格率=检查输血合格数/检查输血总数*100%
评分依据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做不到不得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不知晓不得分 一处回答不正确扣1分
15
疑为输血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生理盐水维护静脉通路,及时报告值班医师, 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查找原因
10
查看护理记录和不良事件资料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与医疗 病程记录不符不得分
16
输血前后双人核对并在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交叉配血出库单、医嘱单上双签全名
4
查看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交叉配血出 库单、医嘱单
安全输血管理评价标准(100分)
序号 项目
标准及要求
评分
考核方式
评分依据
1 医嘱 遵照医嘱执行
2 现场查看
做不到不得分
2
双人核对血样条码与临床输血申请单(血库领血存根)相符
采集
3 交叉 采集交叉配血标本,一次只能采集一位患者血样标本 血样
4
采集患者血样后,采血人员两人在输血质控单上核对并签全名
2 查看全血细胞计数(血型)报告单 4 现场查看 4 查看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
6 查看交叉配血出库单
漏一处扣2分
输血前双人核对:持血袋护士逐条唱输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医嘱、血液质量、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及血袋标签上信
血袋上的八条信息与复核者复诵三单
9
息①患者姓名、②住院号、③床号、④病人血型、⑤配血结果、⑥血袋号、⑦血液品种 、⑧血量;输血三查:采血日期及效期、血液的质量和血袋的包装(输血器的有效期、
10
(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交叉配血出库 单、交叉配血试验报告单)信息相符;
漏一处扣2分
质量和包装);输血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眼睛、手指、口诵要一致;血液和输血
பைடு நூலகம்
核对 输血操作前、中、后应身份核查:挂血袋前应持血袋双人核对患者腕带姓名、住院号、
器均要三项检查
10
床号、血型确定患者身份;更换输血管接头时反问患者姓名、血型确定身份;调节输血 6 输血前后查看腕带确定身份
一次未按要求做不得分
滴数后核对患者腕带姓名、住院号、床号、血型确定患者身份
11
输血时床边核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 、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输血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即刻输血
8
初核者与复核者角色对换
漏一项扣2分
12
输血通道应为独立通道,不得同时加入任何药物一同输注
正确处理血袋:输血完毕血袋置于黄色垃圾袋并放置科室冰箱2~6℃保存24小时,交回 输血科处理
2
现场查看
20
正确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执单
2 查看输血质控单
21 健康 患者及家属知晓不得随意自行调节输血滴速 22 宣教 患者及家属了解输血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不适及时告知护士
2 现场查看、询问患者 4 询问患者或家属
做不到不得分 做不到不得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
使用血制品专用转运箱取回血制品
2 现场查看
做不到不得分
6
血液出库后30分钟内输注
取血
7
输用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6 查看临床输血记录质控单 2 现场查看
做不到不得分 做不到不得分
8
取血时由两名具有执业资格的医护人员做好“七查、八对、九不用”的核对工作
4 现场查看
做不到不得分
13
输血以“先慢后快,密切观察”为原则,输注前15min,以1~3ml/min为宜,输血开始 输血 后护士应床边守候观察5分钟,患者无反应再离开
14
连续输血时,前一袋血输完后,输入生理盐水间隔,更换输血器,再接下一袋血
6 现场查看 6 现场查看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做不到不得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序号 项目
标准及要求
评分
考核方式
17
记录输血开始及结束的时间、输血途径(静脉通路、输注部位)、血型、血液成分、血 量、滴速
6
查看输血质控单
18
输血前测T、P、R、BP,输血15分钟,根据病情及血液成分调节滴速,观察有无输血反 记录 应、局部有无红肿渗出并记录
2 查看护理记录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