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经济学教程
教学课件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崔宝敏 Email:cuibaomin1982@
第一节 商品 第二节 货币 第三节 价值规律
Page 2
一、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原因:
➢ 第一,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广泛 、最一般的客观存在;
➢ 第二,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矛盾的萌 芽;
Page 5
4.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体
➢ 统一性:只有同时具有这两种属性才是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对立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不能同时拥有两种属性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才能解决。
三、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 动 二 重 性
Page 6
Page 16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 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 货币的职能(五种)
(1)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特点:可以是观念的货币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标准:由统一规定的用以衡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
Page 14
3. 一般价值形式
2 把石斧 =
1 件上衣 =
3 公斤茶叶 = 1 只绵羊
一般等价物
20 公斤小麦 =
(实际上已经发挥货币的作用)
‥‥‥
=
➢ 进步性:各种相对价值形式可以通过同一商品来反映
质的飞跃:扩大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 局限性:一般等价物没有固定在贵金属上,不便携带、不好度量
(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者关系:
(1)二者相互排斥——1种商品只能处在一种形式上
(2)二者互相关联——价值量变化引起比例变化
(3)使商品的内在矛盾转化为两种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
Page 13
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
= 2 把斧头 = 1 件上衣 1 只绵羊 = 3 公斤茶叶 = 20 公斤小麦 = ‥‥‥ ➢ 进步性:从质上说,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劳动的凝结; 从量上说,第一次真正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消除了价值量决定的偶然性 ➢ 局限性:交换者对商品的特殊需要和物物交换形式的矛盾 交换困难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
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力)成反比。
Page 9
五、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础矛盾 ➢ 如果交换不成功,私人劳动无法转化,矛盾出现。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基础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1)私人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成为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并不一定在数量上能够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Page 10
六、商品和价值的本质 ➢ 商品和价值实际上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比
较劳动和交换各自劳动的经济关系
➢ 商品和价值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 济关系
Page 11
一、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 商品价值形式的含义
商
使用价值 表现形式
商品的形状、性能、用途等自然形式
品
二
因
素
Page 15
4. 货币形式
2 把石斧 =
1 件上衣 =
3 公斤茶叶 = 1 克黄金
20 公斤小麦 =
‥‥‥
=
➢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优越性:质地均匀、体积小、价值大、便于分割、便于携带等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世界分成两极:一极是具体商品,一极是货币
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品和货币之间的矛盾。
Page 4
2. 商品的交换价值
➢ 含义: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1只绵羊=50斤大米
➢ 特点:具有多样性—— 一种使用价值可以同多种使用价值相交换
3. 商品的价值
➢ 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或外在现象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商 品 二 因 素 价值
1. 具体劳动
➢ 含义: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劳动 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 性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
2. 抽象劳动
➢ 含义: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形成(创造)商品的价值,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比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 ➢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简单劳动 ➢ 复杂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Page 8
3. 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商品价值量—劳动的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力)
➢ 第三,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Page 3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二、商品的二因素
劳动产品————自然属性——使用价值
商品
交换价值
为交换而生产——社会属性——价 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 含义:物品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 ➢ 特点:具有多样性;不断被发现和利用 ➢ 性质:由物理、化学、生物的性质决定
➢ 性质:历史范畴,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必须通过交换成为社会承认的劳动
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 统一性:两者同时进行 ➢ 矛盾性:二者反映了不同的的关系和范畴
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取决与商品交换是否成功
?
Page 7
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四、商品的价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价值
表现形式
交换价值
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是货币, 因此,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就是货币产生的阶段。
Page 12
➢ 商品价值形式的四个发展阶段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 =
2把石斧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价值)
(使用价值)
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教学课件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崔宝敏 Email:cuibaomin1982@
第一节 商品 第二节 货币 第三节 价值规律
Page 2
一、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从分析商品开始
原因:
➢ 第一,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广泛 、最一般的客观存在;
➢ 第二,商品中的矛盾,隐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一切矛盾的萌 芽;
Page 5
4.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对立统一体
➢ 统一性:只有同时具有这两种属性才是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 对立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商品生产者和购买者不能同时拥有两种属性 必须通过交换,让渡,才能解决。
三、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 动 二 重 性
Page 6
Page 16
二、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 货币的本质
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2. 货币的职能(五种)
(1)价值尺度
含义:货币充当衡量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 特点:可以是观念的货币 价格: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格标准:由统一规定的用以衡量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
Page 14
3. 一般价值形式
2 把石斧 =
1 件上衣 =
3 公斤茶叶 = 1 只绵羊
一般等价物
20 公斤小麦 =
(实际上已经发挥货币的作用)
‥‥‥
=
➢ 进步性:各种相对价值形式可以通过同一商品来反映
质的飞跃:扩大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
➢ 局限性:一般等价物没有固定在贵金属上,不便携带、不好度量
(3)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
二者关系:
(1)二者相互排斥——1种商品只能处在一种形式上
(2)二者互相关联——价值量变化引起比例变化
(3)使商品的内在矛盾转化为两种商品之间的外部对立
Page 13
2.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后)
= 2 把斧头 = 1 件上衣 1 只绵羊 = 3 公斤茶叶 = 20 公斤小麦 = ‥‥‥ ➢ 进步性:从质上说,第一次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劳动的凝结; 从量上说,第一次真正由社会必要劳动决定,消除了价值量决定的偶然性 ➢ 局限性:交换者对商品的特殊需要和物物交换形式的矛盾 交换困难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单位产品耗费的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
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效率。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力)成反比。
Page 9
五、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基础矛盾 ➢ 如果交换不成功,私人劳动无法转化,矛盾出现。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产生的基础 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1)私人劳动有时不能在事实上转化成为社会劳动 (2)私人劳动并不一定在数量上能够全部转化为社会劳动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Page 10
六、商品和价值的本质 ➢ 商品和价值实际上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相互比
较劳动和交换各自劳动的经济关系
➢ 商品和价值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 济关系
Page 11
一、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
➢ 商品价值形式的含义
商
使用价值 表现形式
商品的形状、性能、用途等自然形式
品
二
因
素
Page 15
4. 货币形式
2 把石斧 =
1 件上衣 =
3 公斤茶叶 = 1 克黄金
20 公斤小麦 =
‥‥‥
=
➢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 优越性:质地均匀、体积小、价值大、便于分割、便于携带等
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世界分成两极:一极是具体商品,一极是货币
商品内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为商品和货币之间的矛盾。
Page 4
2. 商品的交换价值
➢ 含义: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1只绵羊=50斤大米
➢ 特点:具有多样性—— 一种使用价值可以同多种使用价值相交换
3. 商品的价值
➢ 含义: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 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或外在现象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使用价值
商 品 二 因 素 价值
1. 具体劳动
➢ 含义: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劳动 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 性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条件,存在于任何社会形态
2. 抽象劳动
➢ 含义: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形成(创造)商品的价值,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正比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 ➢ 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2.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简单劳动 ➢ 复杂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
Page 8
3. 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
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数量
商品价值量—劳动的量—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力)
➢ 第三,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起点。
Page 3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二、商品的二因素
劳动产品————自然属性——使用价值
商品
交换价值
为交换而生产——社会属性——价 值
1.商品的使用价值
➢ 含义:物品可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 ➢ 特点:具有多样性;不断被发现和利用 ➢ 性质:由物理、化学、生物的性质决定
➢ 性质:历史范畴,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必须通过交换成为社会承认的劳动
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 统一性:两者同时进行 ➢ 矛盾性:二者反映了不同的的关系和范畴
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取决与商品交换是否成功
?
Page 7
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四、商品的价值量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
价值
表现形式
交换价值
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是货币, 因此,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阶段就是货币产生的阶段。
Page 12
➢ 商品价值形式的四个发展阶段
1.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1只绵羊 =
2把石斧
相对价值形式
等价形式
(价值)
(使用价值)
特点:
(1)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2)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