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认识勾股定理新版新人教版
②如图②,AD在△ABC外部.
在Rt△ACD中,由勾股定理得CD=5,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DB=16,
∴CB=BD-CD=16-5=11,
∴S△ABC= ·
BC·
AD= ×11×12=66.
综上所述,△ABC的面积为66或126.
利用勾股定理求作图中线段的长
9.[2023·天津]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
若AC=3,BC=4,则CD的长为( A )
(第2题)
A.2.4
B.2.5
C.4.8
D.5
【点拨】
∵∠ACB=90°,AC=3,BC=4,
∴AB2=AC2+BC2=32+42=52,∴AB=5.
∵CD⊥AB,∴S△ABC= AB·
CD= AC·
BC.
∴CD=
· ×
= =2.4.
∵BD=CD,
∴BD=AD.
∴∠B=∠BAD.
∵∠B+∠BAD+∠C+∠DAC=180°,
∴2∠BAD+2∠DAC=180°.
∴∠BAD+∠DAC=90°.
∴∠BAC=90°.
在Rt△ABC中,BC=BD+CD=2AD=10,AC=8,
∴AB= − = − =6.
故选D.
3.[2023·随州]如图,在Rt△ABC中,∠C=90°,AC=8,
BC=6,D为AC上一点,若BD是∠ABC的平分线,则AD
=
5
.
(第3题)
【点拨】
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C=90°,∴CD⊥BC,
∵BD是∠ABC的平分线,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17.1.1勾股定理”
⒊勾股定理的主要作用是 在直角三角形 中,已知任意两边求第三边的长。
勾股定理
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 边为c,那么
2 a +
结论变形
2 b =
2 c
c2=a2+b2
a2=c2-b2 b2=c2-a2
c= a 2 b2 c a=
b=
b
c b
2
2
c a
2
“
图1-1
图1-2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它 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 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我国数学 家华罗庚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 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识别 这种语言的.
证 法 4:
毕达哥拉斯证法
a2 c2
a2
b2 a 2 + b 2 = c2
探究与猜想
B A C 图2 图3 图2 A的面积 B的面积 C的面积 (单位面 (单位面 (单位面 积) 积) 积)
4
9
9
25
13
34
C A B
图3 A、B、C 面积关 系 直角三 角形三 边关系
sA+sB=sC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等于斜边的平方
猜想:两直角边a、b与斜边c 之间的关系? A a B b
图2-1 图2-2
9
9
18
对于等腰直角三角形有这 样的性质:
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思 考
那么对于一般的直角三角形 是否也有这样的性质呢?
做 一 做
2.观察右边两个图 并填写下表: A
A的面积 B的面积 C的面积 图1-2 图1-3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2课时应用勾股定理解实际问题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解】(1)如图,过点A作AE⊥CD于点E,
则∠AEC=∠AED=90°.
∵∠ACD=60°,∴∠CAE=90°-60°=30°.
∴CE= AC=
DE=
km.∴AE=
km,
km.
∴AE=DE.∴△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
+ = = AE= ×
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D )
A.x2-3=(10-x)2
B.x2-32=(10-x)2
C.x2+3=(10-x)2
D.x2+32=(10-x)2
【点拨】
如图,已知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即AC=x尺,
则AB=(10-x)尺,BC=3尺.在Rt△ABC中,AC2+BC2=
AB2,即x2+32=(10-x)2.故选D.
2.[2023·岳阳 新考向·传承数学文化]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
算术》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圆材,径二尺五寸,欲为
方版,令厚七寸,问广几何?”结合如图,其大意是:今
有圆形材质,直径BD为25寸,要做成方形板材,使其厚
度CD达到7寸,则BC的长是( C )
A. 寸
B.25寸
C.24寸
D.7寸
选B.
4.如图,小巷左右两侧是竖直的墙,一架梯子斜靠在左墙
时,梯子底端到左墙脚的距离为0.7 m,顶端距离地面2.4
m.如果保持梯子底端位置不动,将梯子斜靠在右墙时,顶
端距离地面2 m,那么小巷的宽度为( C )
A.0.7 m
B.1.5 m
C.2.2 m
D.2.4 m
【点拨】
如图,BC=2.4 m,AC=0.7 m,DE=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课件 17.1 勾股定理(共46张PPT)
b c b c b cb c
a
a
a
a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这里重点的介绍面积 证法。
勾股定理的证法(一)
∵( a+b)2=c2+4 ab a2+b2=c2
勾股定理的证法(二)
∵4× ab= c2-(b-a)2 a2+b2=c2
• 学习目标: 1.能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 际问题; 2.在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能 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直角三角形这一几何模型, 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已知边与未知边长度之间的联 系,并进一步求出未知边长.
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a、b为边作两个正方形, 把两个正方形如图(左)连在一起,通过剪、拼把它拼成 图(右)的样子。你能做到吗?试试看。
b
a
练习1 求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
225 A
144
80 A
24 B
A 8
17
练习2 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C
A
4
x
5
A
10
C
6
B
x
B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把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分成若干 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不断地分下去,就可以得到一 棵美丽的勾股树.
通过解方程可得.
B
C
A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 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的一般思路:
(1)重视对实际问题题意的 正确理解;
(2)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 运用相应的数学知识;
(3)方程思想在本题中的运 用.
B
C
A
如图,一棵树被台风吹折断后,树顶端落在离底端 3米处,测得折断后长的一截比短的一截长1米,你能计 算树折断前的高度吗?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第一节 第1课时 勾股定理
B
解:(1) 据勾股定理得
c a2 b2 52 52 50 5 2. C
A
(2) 据勾股定理得
b c2 a2 22 12 3.
【变式题1】在 Rt△ABC 中, ∠C = 90°. (1) 若 a∶b = 1∶2 ,c = 5,求 a ; (2) 若 b = 15,∠A = 30°,求 a,c. 解:(1) 设 a = x,b = 2x,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得 x2 + (2x)2 = 52,解得 x 5, ∴ a 5 . (2) ∵A 30°,b 15,∴c 2a . 因此设 a = x,c = 2x,根据勾股定理建立方程得 (2x)2 - x2 = 152,解得 x 5 3 . ∴ a 5 3 ,c 10 3 .
1 4
BC2.
勾股定理
内容 注意
在Rt△ABC 中,∠C = 90°,a,
b 为直角边,c 为斜边,则有 a2 + b2 = c2.
在直角三角形中
看清哪个角是直角
已知两边没有指明是直角边 还是斜边时一定要分类讨论
D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
3
∴ ∴
1 2
AC×BC
12
CD = 5 .
=
1 2
AB×CD.
C
4
B
归纳 由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求法可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
边的积等于斜边与斜边上高的积,它常与勾股定理联
合使用.
练一练
求下列图中未知数 x、y 的值:
81 x
144
解:由勾股定理可得 81 + 144 = x2,
解得 x = 15.
勾股定理有着悠久的历史:古巴比伦人和古代中国人 看出了这个关系,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首先证明 了这关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通过视频来了解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数学8年级下册 17.1 勾股定理 (1)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17.1.1 勾股定理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它的第三边长为()A B.4 C.5 D.52.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若斜边的长是13,一条直角边的长为5,那么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A.30 B.40 C.50 D.603.如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AE=10,BE=24,则EF的长是()A.14 B.13 C.D.4.下面图形能够验证勾股定理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5.如图,用硬纸板做成的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可选取若干直角三角形纸板拼图,并根据拼图验证勾股定理.请画出一种示意图并写出验证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 17.1.1 勾股定理1.【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第三边长为:2234+=5,故选C .2.【答案】A【解析】由勾股定理得,另一条直角边长为:2213512-=,∴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5×12÷2=30,故选A .3.【答案】D【解析】∵AE =10,BE =24,即24和10为两条直角边长时,小正方形的边长=24﹣10=14,∴EF 221414=+=142.故选D .4.【答案】A【解析】第一个图形,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c 2=(a +b )2﹣412⨯ab ;化简得c 2=a 2+b 2,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第二个图形,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b ﹣a )2=c 2﹣412⨯ab ;化简得a 2+b 2=c 2,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第三个图形,梯形的面积为12(a +b )(a +b )=212⨯⨯ab 12+c 2,化简得a 2+b 2=c 2,可以证明勾股定理.第四个图形,由图形可知割补前后的两个小直角三角形全等,则正方形的面积=两个直参考答案及解析角三角形的面积的和,即(b 2b a --)(a 2b a -+)12=ab 12+c 12⋅c ,化简得a 2+b 2=c 2,可以证明勾股定理,故选A .5.【答案】示意图如图所示.证明如下:∵大正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a +b )2,大正方形的面积也可表示为:c 2+412⨯ab ,∴(a +b )2=c 2+412⨯ab ,即a 2+b 2+2ab =c 2+2ab , ∴a 2+b 2=c 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17.1.2 勾股定理的应用1.张大爷离家出门散步,他先向正东走了30 m,接着又向正南走了40 m,此时他离家的距离为()A.30 m B.40 m C.50 m D.70 m2.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9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12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飞了多少米?()A.11 B.12 C.13 D.143.如图,一个高1.5米,宽3.6米的大门,需要在相对的顶点间用一条木板加固,求这条木板的长.4.如下图,为了测量一湖泊的宽度,小明在点A,B,C分别设桩,使AB⊥BC,并量得AC =52m,BC=48m,请你算出湖泊的宽度应为多少米?5.如下图,一个工人拿一个2.5米长的梯子,一头放在离墙0.7米处,另一头靠墙,如果梯子的顶部滑下0.4米,梯子的底部向外滑出多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1.2 勾股定理的应用1.【答案】C【解析】223040+=50 m,故选C.2.【答案】C【解析】建立数学模型,两棵树的高度差AC=9﹣4=5 m,间距AB=DE=12 m,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小鸟至少飞行的距离BC22125=+=13 m.故选C.3.【答案】221.5 3.6+=3.9(米)答:这条木板的长为3.9(米).4.【答案】2227042304AB AC BC=-=-=20.答:湖泊的宽度为20 m.5.【答案】∵BC222.50.7=-=2.4,∴当一直角边为BC﹣0.4=2,斜边为2.5时,另一直角边为222.52-=1.5.故梯子的底部向外滑出1.5﹣0.7=0.8(米).答:梯子的底部向外滑出0.8米.参考答案及解析。
2023-2024学年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1 勾股定理 课件
17.1 勾股定理
一、创设情景
江西南昌八一大桥。从远处看,斜拉桥的索塔,桥面与 拉索组成许多的直角三角形。
思考:若已知桥面上索塔的高AB,桥面上任意距离都可以 测量,想计算拉索AC的长度,怎么解决呢?
A
转化为数学问题
C
B
二、新课讲解
例1 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一块长3m,宽2.2m的长方形薄 木板能否从门框内通过?为什么?
已知圆柱体高为12cm,底面半径为3cm,
B
B
侧面展开图
A
A
A
解:在Rt△ABA′中,由勾股定理得
点 立体图形中求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一般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 拔 图形,连接两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确定最短路线.
【合作探究】 如图,看到小蚂蚁终于吃到东西的兴奋劲儿,小明又灵光
乍现,拿出了牛奶盒,把小蚂蚁放在了点A处,并在点B处放上 了点儿火腿肠粒,同学们能帮小蚂蚁找到完成任务的最短路程 么?
A
转化为数 6m 学问题
答:这棵树在折断之前的高度是16米.
B 8m C
三、课堂练习
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等于55cm,10cm 和6cm,A和B是这个台阶的两个相对的端点,A点上有一只蚂蚁,想到B点去 吃可口的食物.这只蚂蚁从A点出发,沿着台阶面爬到B点,最短线路是多少?
B.120米
C.100米 D.130米
A
130 ?
C
120 B
二、新课讲解
例2 如图,一架2.6m长的梯子AB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上,这时AO为 2.4m. 如果梯子的顶端A沿墙下滑0.5m,那么梯子底端B也外移0.5m吗?
解:在Rt△ABO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17.1 勾股定理 (教学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点 1、2 认识勾股定理及其简单应用 定义: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 平平方方和和 等于 斜斜边边 的平方.如果 用 a,b 和 c 分别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和斜边,那么 aa22++bb22==cc22 .
7.(知识点 2)(7 分)在△ABC 中,∠C=90°,∠A,∠B,∠C 的对边 分别是 a,b,c,若 a∶b=3∶4,c=25,求 a,b.
解:设 a=3k,b=4k.因为在△ABC 中,∠C=90°,c=25,所以由勾 股定理,得(3k)2+(4k)2=252.因为 k>0,所以 k=5.所以 a=3×5=15,b= 4×5=20.
B.14
C.15
D.16
2.(知识点 1)(3 分)在△ABC 中,∠A=90°,则下列式子中,错误的
是( C )
A.∠B+∠C=90°
B.AB2+AC2=BC2
C.BC2=AC2-AB2
D.AC2=BC2-AB2
3.(知识点 2)(3 分)如图,点 E 在正方形 ABCD 内,满足∠AEB=90°, AE=6,BE=8,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C )
•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弯曲成直角的手臂的上半部 分称为“勾”,下半部分称为“股”.我国古代学者 把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 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
勾
股
勾2+股2=弦2
(总分 30 分)
1.(知识点 1)(3 分)已知直角三角边长为( C ) A.13
17.1 勾股定理 第1课时 勾股定理股定理
学习目标
• 1.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究过程,了解关于勾股定理的一 • 些文化历史背景,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 • 2.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 .(难点)
人教版八下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教案
-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通过勾股定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举例解释:
-重点一:学生需要掌握勾股定理的表达式(a² + b² = c²),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数,理解其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重点二:学生应理解并能够复述勾股定理的几何法和代数法的证明过程,包括如何通过图形或代数公式推导出定理;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勾股定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但仍有少数同学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问。为了确保每位同学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我决定在课后设置一个答疑环节,鼓励同学们提问,并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勾股定理的表述和证明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勾股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直角三角形模型,测量边长,验证勾股定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难点二:面对非标准直角三角形问题,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问题转化为勾股定理的应用,需要教师提供多样的解题策略和技巧;
-难点三:学生可能难以将勾股定理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知识联系起来,教师应通过跨学科案例和实际情境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2024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
∴S
重叠部分=12
DE ·A B =1 2
×25 4
×6=75 4
15.(类比探究)【问题背景】△ABC 三边的长分别为 2 2 , 13 , 17 ,求这个三 角形的面积.
小辉同学在解这道题时,先建立了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1), 再在网格中作出格点△ABC(即△ABC 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①所示, 这样不需要作△ABC 的高,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ABC 的面积为_____5_______;
解:略
知识点 3:勾股定理与图形的计算 7.如图,在 Rt△ABC 中,∠C=90°,AC=12,BC=18,DE 是线段 AB 的垂直 平分线,分别交 BC,AB 于点 D,E,则 BD 的长为( C ) A.8 B.10 C.13 D.15
8.如图,在 Rt△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 BC 于点 D,DE∥AB 交 AC 于点 E,已知 CE=3,CD=4,则 AD 长为 _____4__5________.
【思维拓展】我们把上述求△ABC 面积的方法叫做“构图法”.若△ABC 三边的长 分别为 5 a, 10 a, 13 a,请利用图②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 a) 画出相应的△ABC,并求出它的面积;
【探索创新】若△ABC 三边的长分别为 4m2+n2 , 4m2+9n2 , 16m2+4n2 (其 中 m>0,n>0,且 m≠n),请利用构图法求出这个三角形的面积.
17.1 勾股定理 第3课时 利用勾股定理作图与计算
知识点 1:勾股定理与实数
1.如图,数轴上的点 A 对应的数是 0,点 B 对应的数是 1,BC⊥AB,垂足为 B,
且 BC=2,以点 A 为圆心,AC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于点 D,则点 D 表示的数为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1第1课时《勾股定理》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1第1课时《勾股定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1第1课时的重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并证明勾股定理,理解勾股定理在几何学中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引入直角三角形和斜边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究并证明勾股定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掌握了实数、方程、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
但对于证明勾股定理,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学会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证明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理解并证明勾股定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探究法、讲解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直角三角形和斜边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3.讲解:讲解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解释勾股定理的意义和应用。
4.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对勾股定理的理解。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勾股定理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勾股定理的关键信息。
主要包括:1.勾股定理的定义2.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3.勾股定理的应用示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程度。
2.学生能否运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
九. 说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对于学生的反馈,要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在课后,要反思教学效果,查找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1 勾股定理 课件(共35张PPT)
探究 如图,以Rt△ 的三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
其面积分别为 S1 、S2、S3,请同学们想一想
S1 、S2、S3 之间有何关系呢?
S2 + S3 =a2+b2
S1=c2
B
S1c a S2
b
A S3 C
∵a2+b2=c2
S2 + S3 = S1
探究S1、S2、S3之间的关系
S2
S3
1 2
a 2
2
1 2
b 2
2
1 a2 1 b2
8
8
S1
1 2
c 2
2
1
8
c2
由勾股定理得 a2+b2=c2
∴S2+S3=S1
S2
c
SS3 2
A
S1
S1
动手操作:例2如图,Rt△ABC中
,AC=8,BC=6,∠C=90°,分别 以AB、BC、AC为直径作三个半圆 ,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24_ .
A
E
D
B
F
C
A
A =625
225
400
81
B =144
225
2、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 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 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 ,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 是8厘米,则正方形A,B, C,D的面积之和是 __6_4_____平方厘米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平面几何问题3——折叠中的计算问题
能算好算直接算,不能算不好算,设未知数,列方程(勾股定理、全等、相似等)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平面几何问题1— —最短路径问题
—八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勾股定理
拼图游戏
b c bcbc b c
a
a
a
a
规则:请同学们以这四个直角三角形
的边为界,围成一个正方形,并且要求这
四个直角三角形位于这个正方形的形内 .
新知探究
刘徽(约公元225年— 一个定理 勾股定理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山东邹平县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
34 .
.
(2)若 a 6 ,c 8 ,则 b 2 7 . 我们可以发现: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面积之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
加菲尔德是美国政治家、数学家,生于俄亥俄州,1880年加菲尔德当选为第20任总统.
(2)木板竖着能否通过?
D、若 是 的三边, ,则
.
(3)若 c 61,b 60 ,则 a 接警后“119”迅速赶到现场,并决定从断裂处将旗杆折断.
17.1.1 勾股定理的认识
情境引入
相传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有一次他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 砖铺成的地面中反映了正方形A、B、C三者面积之间的数量关系,进而发 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
我们也来观察右图的地面,你 能猜想出正方形A、B、C面积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
SA SB
SC
每块砖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成果展示
1. (2)若 , ,已则 知在 RtABC 中,C 90,
现在需要划出一个安全警戒区域,那么你能确定这个安全区域的半径至少是多少米吗?
(1)若 a 3,b 5 ,则 c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初中数学:17.1.1勾股定理(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第17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1.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重点)2.掌握勾股定理,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计算题;(重点)3.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难点)一、情境导入如图所示的图形像一棵枝叶茂盛、姿态优美的树,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树,它由若干个图形组成,而每个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三个正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各组图形大小不一,但形状一致,结构奇巧.你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勾股定理【类型一】直接运用勾股定理如图,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CD△AB于D,求:(1)AC的长;(2)S△ABC;(3)CD的长.解析:(1)由于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的长;(2)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ABC;(3)根据面积公式得到CD·AB=BC·AC即可求出CD.解:(1)△在△ABC中,△ACB=90°,AB=13cm,BC=5cm,△AC=AB2-BC2=12cm;(2)S△ABC=12CB·AC=12×5×12=30(cm2);(3)△S△ABC=12AC·BC=12CD·AB,△CD=AC·BCAB=6013cm.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一般是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然后利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相等得出一个方程,再解这个方程即可.➢练习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板ABC,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点C落到点E处,则CD等于()A.2cmB.3cmC.4cmD.5cm解析:由题意可知,△ACD和△AED关于直线AD对称,因而△ACD△△AED.∴AE=AC=6cm,BE=AB-AE=AB-AC=4,CD=ED,ED△AB.设CD=ED=x cm,在Rt△ABC中,AB2=AC2+BC2=62+82=100,得AB=10cm;在Rt△BDE中,有x2+42=(8-x)2,解得x=3. 故选B.【归纳整合】运用勾股定理解决折叠问题,往往融方程与几何图形于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解决与折叠有关的问题时,要寻找出折叠前后的不变量(即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同时要注意方程思想的应用.➢练习如图,等腰△ABC中,AB=AC,AD是底边上的高,若AB=5cm,BC=6cm,则AD=cm.【解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得,BD =BC =21×6=3(cm);在Rt△ABD 中,由勾股定理得,AB 2=BD 2+AD 2,所以AD 43522=-=(cm) .➢ 练习 如图,在△ABC 中,△C =90°,△1=△2,CD =15,BD =25,求AC 的长.【解析】过D 作DE ⊥AB ,垂足为E ,∵∠1=∠2,∴CD =DE =15,在Rt △BDE 中,2015252222=-=-=DE BD BE ,∵CD =DE ,AD =AD ,∴Rt △ACD ≌Rt △AED ,∴AC =AE.设AC =x ,在Rt △ABC 中,由勾股定理得AB 2=AC 2+BC 2,即(x +20)2=x 2+(15+25)2, 解得x =30. 即AC =30【类型二】 分类讨论思想在勾股定理中的应用在△ABC 中,AB =15,AC =13,BC 边上的高AD =12,试求△ABC 的周长.解析:由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可知△ABC 的形状无法确定,但△ABD 的形状可以确定. 如图所示,△ABC 存在两种不同的情况,因此需要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高AD 在三角形内部和在三角形外部.△ABC 的周长=28+BC ,其中BC =BD +CD 或 BC =BD -CD .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1) 当AD 在△ABC 的内部时,如图△所示.在Rt△ABD 中,BD =AB 2-AD 2=152-122=9.在Rt△ACD 中,CD =AC 2-AD 2=132-122=5,△BC =5+9=14,△△ABC 的周长为15+13+14=42.(2) 当AD 在△ABC 的外部时,如图△所示.同理,BD =9,CD =5,△BC =9-5=4,△△ABC 的周长为15+13+4=32.△当AD 在△ABC 的内部时,△ABC 的周长为42;当AD 在△ABC 的外部时,△ABC 的周长为32.方法总结:解题时要考虑全面,对于存在的可能情况,可作出相应的图形,判断是否符合题意.注意事项: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切记不要把两种情况分为△ABC 为锐角三角形和△ABC 为钝角三角形,因为这在逻辑上是错误的. 虽然题中的所给的已知条件,正好使得△ABC 的两种情况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但如果把题目中的高改为1,那么两种情况下,△ABC 均为钝角三角形,如下图. 其实,两种情况也可以描述为:∠ACB 是锐角或钝角.AB DC C➢练习在△ABC中,AB=15,AC=20,BC边上的高AD=12,试求BC边的长.【解析】如例2分析的一样,此题应分两种情况来考虑.(1) 当BC边上的高AD在△ABC的内部时,如图1,在Rt△ABD中,BD2=AB2-AD2=152-122=81,得BD=9,在Rt△ACD中,CD2=AC2-AD2=202-122=256,得CD=16.所以BC=BD+CD=25.(2)当BC边上的高AD在△ABC的外部时,如图2,由勾股定理可求得CD=16,BD=9. 这时BC=CD-BD=7.综上所述BC边的长为25或7.【类型三】勾股定理的证明探索与研究:方法1:如图,对任意的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ABC绕其顶点A旋转90°得直角三角形AED,所以△BAE=90°,且四边形ACFD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四边形ABFE的面积相等,而四边形ABFE的面积等于Rt△BAE和Rt△BFE的面积之和.根据图示写出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方法2:如图,该图形是由任意的符合条件的两个全等的Rt△BEA和Rt△ACD拼成的,你能根据图示再写出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吗?解析:方法1:根据四边形ABFE 面积等于Rt△BAE 和Rt△BFE 的面积之和进行解答;方法2:根据△ABC 和Rt△ACD 的面积之和等于Rt△ABD 和△BCD 的面积之和解答.解:方法1:S 正方形ACFD =S 四边形ABFE =S △BAE +S △BFE ,即b 2=12c 2+12(b +a )(b -a ), 整理得2b 2=c 2+b 2-a 2,△a 2+b 2=c 2;方法2:此图也可以看成Rt△BEA 绕其直角顶点E 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得到. △ S 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S 四边形ABCD =S △ABD +S △BCD ,△ S △ABC +S △ACD =S △ABD +S △BCD ,即12b 2+12ab =12c 2+12a (b -a ), 整理得b 2+ab =c 2+a (b -a ),b 2+ab =c 2+ab -a 2,△ a 2+b 2=c 2.方法总结: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几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规则的图形,然后利用大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图形的面积和化简整理证明勾股定理.➢ 练习 如图,长方形ABCD 倒下到AB′C′D′的位置,连接CC ′,设AB=a ,BC=b ,AC=c ,请利用四边形BCC′D′的面积验证勾股定理.证明:由图形可知,S 四边形BCC′D′=S △AC′D′+S △ACB +S △ACC′, 即ab c ab b a 212121)(2122++=+, 化简得222c b a =+.探究点二:勾股定理与图形的面积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为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E的面积是________.解析: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得正方形A、B的面积和为S1,正方形C、D的面积和为S2,S1+S2=S3,即S3=2+5+1+2=10.故答案为10.方法总结:能够发现正方形A、B、C、D的边长正好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条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最终能够证明正方形A、B、C、D的面积和即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三、板书设计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勾股定理的证明“赵爽弦图”、“刘徽青朱出入图”、“詹姆斯·加菲尔德拼图”、“毕达哥拉斯图”.3.勾股定理与图形的面积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勾股定理的验证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设计一些拼图活动,并自制精巧的课件让学生从形上感知,再层层设问,从面积(数)入手,师生共同探究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7.1勾股定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是6cm、8cm、xcm,则x=()cm
A.100cm B.10cm C.10cm 或D.100cm 或28cm 2.一座建筑物发生了火灾,消防车到达现场后,发现最多只能靠近建筑物底端5m,消防车的云梯底端距地面1m,云梯的最大伸长为13m,则云梯可以达到该建筑物的最大高度是()
A.16m B.13m C.14m D.15m
3.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ABC的三边a,b,c的大小关系是()
A.c<b<a B.c<a<b C.a<c<b D.a<b<c
4.已知:如图,∠ABC=∠ADC=90°,M、N分别是AC、BD的中点,AC=10,BD =8,则MN为()
A.3
B.4
C.5
D.6
5.在Rt△ABC中,∠C=90°,AC=3,BC=4,则点C到AB的距离是()
A.3
4
B.
3
5
C.
4
5
D.
12
5
6.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
A B C.D.
二、填空题
7.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2和5,则斜边上的中线长是________.8.一轮船先向东航行8海里,接着又向北航行6海里,则该船这时离出发点_______海里.
9.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比是3︰4,而斜边的长是2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
10.如图是一张直角三角形的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ABC折叠,使点B与点A重合,折痕为DE,则DE=______________cm.
三、解答题
11.用直尺和圆规在如图所示的数轴上作出
12.已知直角三角形斜边长为(cm+)cm,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13.要焊接如图所示的钢架,大约需要多少米钢材(精确到0.1m)?
14.如图,一次“台风”过后,一根旗杆被台风从离地面2.8米处吹断,倒下的旗杆的顶端落在离旗杆底部9.6米处,那么这根旗杆被吹断裂前有多高?
15.如果三角形有一边上的中线恰好等于这边的长,那么称这个三角形为“有趣三角形”,这条中线称为“有趣中线”。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90°,较短的一条直角边BC=1,且三角形ABC是“有趣三角形”,求三角形ABC的“有趣中线”的长。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当6cm 、8cm 两边是直角边时,226810x =+=,当6cm 、xcm 两边是直角边时,22862827x =-==,所以x="10cm" 或cm ,故选C .
考点:勾股定理
2.B
【解析】
试题分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AB=13米,BC=5米,由勾股定理可得,AC=22AB BC -2213512=-=,又消防车的云梯底端距地面1m ,所以云梯可以达到该建筑物的最大高度=12+1=13m ,故选:B .
考点:勾股定理
3.B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图形根据勾股定理分别计算出a=√12+42=√17、b=√32+42=5、c=4,因为a 、b 、c 大于0,所以分别求a 2=17、b 2=25、c 2=16,比较大小即可得c 2<a 2<b 2,可得a 、b 、c 的大小为c <a <b .
故选B
考点:勾股定理
4.A
【解析】
试题分析:如图,连接,BM DM 、90,ABC ADC M ∠=∠=是AC 的中点,
11,,22
BM AC DM AC ∴==5,BM DM ∴==N 是AC 的中点14,2
BN DN BD ∴===
3.MN ∴==故选A .
考点: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勾股定理. 5.D
【解析】
在Rt △ABC 中 ∠C=90°
,AC=3,BC=4,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B=5,设点C 到AB 的距离为h ,即可得
12h×AB=12AC×BC ,即12h×5=12×3×4,解得h=125
,故选D. 6.B
【解析】
=
∴数轴上点A 所表示的数是 1.
1a ;
∴= 故选B.
7.6.5
【分析】
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然后利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题.
【详解】
解:如图,在△ABC 中,∠C=90°,AC=12,BC=5,
根据勾股定理知,13AB ==
∵CD 为斜边AB 上的中线,
1 6.52
CD AB ∴== 故答案为:6.5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a 2+b 2=c 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8.10海里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
由题意可得,AO=8海里,AB=6海里,则OB=
==10海里.故答案为
10.
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
9.96cm 2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是3:4,设出两直角边的长分别是3x 、4x ,再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设两直角边分别是3x 、4x ,
根据勾股定理得:(3x)2+(4x)2=400,解得:x=4,(负值舍去)
则:3x=12cm,4x=16cm.
故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
2
×12×16=96cm2.
10.15 4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勾股定理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翻折变换前后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难度一般.
在RT△ABC中,可求出AB的长度,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出AE=EB=1
2
AB,在RT△ADE
中,利用tanB=tan∠DAE即可得出DE的长度.∵AC=6,BC=8,
∴=10,tanB=3
4
,
由折叠的性质得,∠B=∠DAE,tanB=tan∠DAE=3
4
,
AE=EB=1
2
AB=5,
∴DE=AEtan∠DAE=15
4
.
故答案为15
4
.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11.作图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过O作垂线,再作直角三角形BOC,两直角边长分别为2,3,进而得
O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可得
试题解析:如图所示:
考点:1.勾股定理;2.实数与数轴.
12.2cm .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求出另外一条直角边,然后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得出面积.
试题解析: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勾股定理:另一条直角边长为:
3(cm )
∴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S =
12×3×)=32 cm 2)
答: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32 cm 2. 考点:(1)勾股定理;(2)二次根式的化简.
13.大约需要13.7米钢材.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得出AB 和BC 的长度,然后进行求和,得出答案.
试题解析:由勾股定理,得AB====2BC=
=
∴所需钢材长度为:.24+7≈13.7(m ) 答:要焊接一个如图所示的钢架,大约需要13.7m 的钢材.
考点:(1)勾股定理;(2)二次根式的计算
14.旗杆的高约12.8.m
【解析】 【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 的长,再由旗杆高度AC BC =+即可解答.
【详解】
如图:
∵旗杆剩余部分、折断部分与地面正好构成直角三角形,
∴BC=22
AB AC
+=22
2.89.6
+=10m,∴旗杆的高=AC+BC=2.8+10=12.8m.
答:这根旗杆被吹断裂前至少有12.8米高.
15.23
3
.
【解析】
试题分析:“有趣中线”分三种情况,两个直角边跟斜边,而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不符合;两个直角边,有一种情况有趣中线为1.但是不符合较短的一条直角边边长为1,只能为另一条直角边上的中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有趣中线”有三种情况:
若“有趣中线”为斜边AB上的中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中点到三顶点距离相等,不合题意;
若“有趣中线”为BC边上的中线,根据斜边大于直角边,矛盾,不成立;
若“有趣中线”为另一直角边AC上的中线,如图所示,BC=1,
设BD=2x,则CD=x,
在Rt△C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D2=BC2+CD2,即(2x)2=12+x2,
解得:3
,
则△ABC 23
.
考点: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