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思维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动作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动作思维形象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乱套公式、张冠李戴、思维混乱等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地避免和减少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出现思维偏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索有效的思维教学策略,作为一个高中物理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教学功底,还应该懂得对于不同类型的思维能力的培养,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为此,本文主要谈谈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及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一、动作思维能力培养
动作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思维
形式,人类的思维过程首先就是从“手的思维”即动作思维开始的。

所以,学生只有实际操作过,在操作过程中充分运用动作思维,才更有利于对科学知识的识记,并使之保持长久。

1.增强实验意识,提高操作能力
著名物理教学专家朱正元教授,论述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作
用和功能时,有一句广为传诵的名言:“千言万语说不清,一做实验就分明”真是言简意赅,入木三分。

例如,高中物理(必修3-2)第一章第一节《磁生电的探索》中[1],把图1-6、1-7、1-10所示的三个实验,安排在新课教学中进行,采用边讲边实验,讲做结合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量提供学生动手条件,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总结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能看到演示实验是好的,但是,“百看不如一做”,由于学生亲自操作,动手和思考相结合,不仅比较牢固地掌握了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促使动作思维的发展。

2.重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
物理课程基本理念明确指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所以重视物理知识与生活、社会实际的联系,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物理知识,使他们能够获得学习、理解、操作和运用物理知识的方法。

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杨振宁先生说:“由于传统习惯,亚洲的学生,特别是中国的学生,喜欢复杂的推演的东西,这对自己,对科学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因为它违反了物理学的规律,物理学本身是现象而不是推演。

”要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我们认为,首先必须全面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越是抽象的物理客体,越需要
通过观察和实验,借助于形象思维去把握它的面貌和属性,使其形象化、具体化。

例如,特殊物质电场,它的力与能的性质就用形象化的电场线来描述,以形象思维辅助,配合抽象思维去理解电场强度、电势、电势差、电势能等抽象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形象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物理教材上“感应电动势”这一概念的学习:教材先从实验的角度得出感应电流概念,再从感应电流说明感应电动势。

这一概念较抽象,教材上没有从产生的机理的角度作以介绍,学生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理解就更加困难重重,于是我们从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的角度去找寻对感应电动势的理解。

如图1所示,一根导体棒置于如图1所示的匀强磁场中,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选取导体棒上一正电荷和一负电荷作为研究对象,正负电荷均随导体棒一起向右运动,根据左手定则判断正电荷受洛仑兹力向上,负电荷受洛仑兹力向下,从而a端聚集大量正电荷,b端聚集大量负电荷,a端比b端电势高,这样,就形象地说明了感应电动势的形成[2]。

三、辩证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辩证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的高级阶段,是反映客观现实发展变化的辩证法,即人们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进一步对客观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做出正确的反应。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全面地、动态地看问题,使他们超越日常经验的狭隘,去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联系。

1.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是思维的基础,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发展思维的前提。

物理教学必须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优化知识结构。

如楞次定律所反映的是如下一个物理过程,即:原磁通量变化时(φ原变),产生感应电动势(e感)并从而产生感应电流(i感)—这是属于电磁感应条件问题,感应电流一经产生就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磁场(φ感)—这是电流的磁效应问题,而i感的方向决定了φ感的方向(用安培右手定则来判定)。

φ感阻碍φ原的变化—这是楞次定律的相关内容[3]。

这个复杂的过程,可以用图理顺,如下所示:
2.运用对比思维
通过对比思维既可以使学生看到事物间的联系,又看到事物之间的区别。

学生对于一些物理概念、规律不管是否符合条件和适用范围常混淆使用,例如:法拉第定律公式“”和“e=blvsinθ”。

“”公式是普适的,求的是△t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而“e=blvsin θ”是由“”推导出来的,它仅适用于切割磁场线运动的情况,求出的是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仅当v为平均速度时,才可以求出电动势的平均值。

为了区别这些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常采用比较法教学,用列表的方法完成对比或类比,易于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和规律,而且便于学生记忆。

3.通过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通过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应用辩证逻辑
思维来解决物理问题就可以使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在原有的
基础上得到训练和发展:
(1)通过挖掘物理问题所表述的物理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来培养学生的辩证逻辑思维能力。

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善于挖掘物理问题中隐含的物理本质,来解决物理问题就会使学生逐渐地将物理问题中所蕴涵的物理本质与物理问题所表述的物理现象有机地统一起来,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使辩证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2)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体现着质量互变过程中“度”的辩证思想。

在物理学中某些物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往往体现了物理事件在量变过程中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飞跃过程中的临界点,即辩证逻辑思维基本范畴中的“度”。

对于绝大多数学过物理学的人来说,都知道解答临界问题的关键是找到临界条件,所以培养学生在审题时学会发现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突变的物理量,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和推广研究性学习的大背景下,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新兴的并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研究领域。

每一位高中物理老师都深知:思维能力是学生其它能力发展的基础,但目前的教学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真正把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的并不多。

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寻找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效的方法,不仅是一项长期的和系统的工作,而且也是具有创造性的一项工作。

教会学生物理思维方法,是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中学物理教材编写组编著《物理(必修3-2)》2011年7月第4版 2012年7月第13次印刷 p5-6
[2] 曹会、高宁《依托电磁感应激活学生思维》期刊名《中学物理教与学》2006年5月邮发代号:2-626 p47
[3] 柳斌丛书主编《中学物理卷—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地 1996年7月第1版 p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