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全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全册教案(教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概述本教案是根据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写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本教案将涵盖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所有章节,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等内容。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编写,每个章节将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和课后作业等内容。

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掌握数学知识。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内容。

2. 讲解新课: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新的数学知识。

3. 练习新课:通过练习、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4. 总结新课:通过提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的数学知识。

课后作业每个章节后将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包括基础练习和提高练习两部分,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教学评价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教学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教案、网络资源等多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途径。

教学进度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反思教师应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教案的基本内容,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修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方法”。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教学内容本册教学内容以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为基础,涵盖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

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融入生活情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巩固和深化对整数、小数、分数的认识,掌握四则运算,能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能识别和描述基本的几何图形,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等现象。

3. 学会收集、整理、分析数据,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应用意识。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2. 识别和描述立体图形,理解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3. 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方法,运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展示。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教学视频、教学图片、实物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计算器、绘图工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通过举例、演示、讲解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3.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小结,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进行改正。

5.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能体现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

板书可以采用提纲式、图表式、流程图等方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要求难易适中,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业可以包括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多种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要求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选6篇)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选6篇)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精选6篇)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篇1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1平方米,一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2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探索物体和图形大小的过程,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发展空间观念。

3能自选面积单位来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

初步学会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

建立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教具准备:教学。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信息窗1主题图)师:小明家要买新房了,大家看,他们一家笑得多开心呀!观察画面,看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提什么问题?二、活动过程:活动一:1、师:你能解决刚才我们提出的“餐厅和厨房哪个大”这个问题吗?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出比较房间地面的大小。

利用比一比或摆一摆的方法,自己尝试解决。

2、请学生汇报自己是怎么做和,有什么发现。

3、师:厨房和餐厅和地面是有大小的,地面的大小就是他们的面积,你能说说客厅、卧室的面积是指什么吗?学生可能用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摆,得到厨房比餐厅大。

4、现在你知道什么是面积了吗?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对面积的理解。

活动二:1、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解决“晚厅的面积有多大?”的问题吗?学生自己摆。

2、师:把你解决的办法向大家介绍一下。

学生交流。

3、师:大家用来计量的单位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为了方便,人们统一了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活动三:1、认识平方厘米。

师: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厘米。

2、学生操作、感受。

(1)画出1平方厘米大的正方形。

(2)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大约有1平方厘米。

(3)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量身边较小物体的面的面积。

3、认识平方分米师:请你量量桌子面的面积是多少?学生操作,会感到太麻烦,质疑,有没有大一点的面积单位呢?师介绍面积单位1平方分米,并感受它们的大小。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简介:该教学计划旨在为青岛地区的三年级学生设计数学课程,帮助他们全面掌握下学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数到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计划:下面是每个单元的教学计划概述。

第一单元:加法运算教学内容:介绍数到100以内的加法运算,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数到100以内的加法运算。

教学活动:游戏、实际生活情景演示、小组讨论。

第二单元:减法运算教学内容:介绍数到100以内的减法运算,包括借位和不借位的情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数到100以内的减法运算。

教学活动:游戏、实际生活情景演示、小组讨论。

第三单元:整数的认识教学内容:介绍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

教学活动:实物演示、数轴练、小组讨论。

第四单元:长度和重量教学内容:介绍长度和重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长度和重量的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教学活动:实物测量、问答练、小组讨论。

第五单元:几何图形教学内容:介绍面、点、线段、直线、封闭曲线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辨别常见的几何图形。

教学活动:图形识别游戏、实物展示、小组绘图。

第六单元:时间和日历教学内容:介绍时间的基本单位、时间的读法和日历的使用。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时间的基本概念和日历的使用方法。

教学活动:时间读写练、日历填写练、小组讨论。

总结:通过按照这个教学计划进行教学,我们相信学生们将能够在数学方面取得显著进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1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2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3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4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5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6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7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8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9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一单元课时第10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二单元课时第1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二单元课时第2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时第1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时第2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时第3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时第4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时第5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时第6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时第7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时第8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时第9课时备课人张霞光2016春坊安李家小学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课时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3、使学生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4、根据新课程改革,结合读数、写数用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对写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课时安排:1、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2课时2、信息窗(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2课时3、信息窗(三)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2课时4、信息窗(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课时5、拓展平台数字编码..................2课时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第一课时:认识万以上的数备课时间: 2011.2.18 上课时间:2011.2.21序号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中的信息窗(一)和自主练习的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

策略与方法: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时,先从学生已知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引入,指导学生用横梁上标有计数单位的算盘帮助数数,教师随着写出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说明这些都是计数单位。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内容: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2、能够说出对称现象以及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能准确地判断出轴对称图形。

二、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1.万以上数认、读、写,十进制计数法2.整百、整十数的加减3.近似数4.数字编码三、走进天文馆--年月日1.24时记时法2.年、月、日的认识四、家居中的学问--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初步认识、大小比较2.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五、繁忙的工地——线和角认识几何与图形的基本的直线、线段、射线、角,并能够正确度量、画出任意角的度数。

六、保护大天鹅--三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整十数乘法口算2.三位数乘两位数估算3.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4.因数的变化规律5.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6.回顾整理七.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2、了解平行与相交,画垂线与平行线3.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间的距离八、收获的季节—除数是两位的除法1、整百整十数除以两位数的口算2.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3.试商4.相关链接九、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概念以及数量关系。

2、运用模拟演示和画线段图等方法去理解数量关系,初步构建相遇问题的数学模型。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十、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1、借助生活实例,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概念以及相互关系。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列综合版式解决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认识中括号,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和数学符号的普遍性,培养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十一、新校服—条形统计图。

认识条形统计图十二、回顾整理-----总复习系统复习巩固本学期所学知识二、教学总目标:1、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三级的多位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五四制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五四制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五四制一、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读出数的读法和写法,理解“个十百”位的概念,熟练掌握数的基本运算。

(整数加减、进位借位、数轴刻度等)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点1.数的读法和写法,综合运用各种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际的练习,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1.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2.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计算速度。

四、教学方法1.康耐尔法教学法,通过一定的教学演示和实际演练,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形成完整的认识。

2.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意识。

五、教学过程1.教师介绍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2.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数目读法,然后写出对应的数及其读法,加深对数的认识。

3.教师设计各种计算题目,通过口算和笔算的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各种计算方法和步骤。

4.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和方法,加深对数的认识。

5.通过实际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数轴刻度的绘制方法和意义,加强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过程,学生对数的读法和写法的认识得到了加深,同时熟练掌握了加减法的各项计算方法和技巧。

通过实际练习,学生在数轴刻度的绘制和使用方面得到了良好的训练,并且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和能力,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同时通过实际练习和例题演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

最终达到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学业成绩的目的。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总目标要求一、数与代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

2.能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3.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4.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5.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空间与图形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感知理解对称现象。

4.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三、统计与概率1.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2.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并完成相应的图表。

3.能根据简单的问题,使用适当的方法(如记数、测量、实验等)收集数据,并将数据记录在统计表中。

4.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5.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

四、实践活动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2.获得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五、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达成教学目标的措施1、创造性的使用和处理教材。

教学选取的素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新颖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教学中,要注重利用“信息窗”“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创设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充分体验,把主动权放给学生。

重视有效的小组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

3、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口算和计算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计算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备课、教学设计(最新青岛版五四制)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电子备课、教学设计(最新青岛版五四制)

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课题: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内容:教材2—4页教材分析:对称是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节课应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2、在动手操作、观察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预习要求:1.了解什么是“对称”,找出生活中对称的物体。

2.剪下课本附页中用于2页的图片放入1号袋子。

3.准备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学过的平面图形,放入2号袋子。

检查预习: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哪些图形是对称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下边是老师参加民俗节拍来的一组照片,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一组一组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分别说说看到了什么?)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谈话: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特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蕴涵的美。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1、这三幅图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口答。

总结: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

2、动手操作谈话:请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好,开始吧!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谈话:谁想代表你们小组来交流一下你们小组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通过对折发现图形的两边重合在一起了,但是他们不会用完全重合来表达;对折的方法一般是相同的,学生对对折后打开所看到的折痕表述不会很好,在小组活动时,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如何将自己的发现有条理的表达完整。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数学下册备课(三年级青岛版)
教学进度
(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除法》教学设计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设计
( 第二 )单元教材分析
《对称》教学设计
( 第三 )单元教材分析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教学设计
《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练习课》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教学设计
( 第四 )单元教材分析
《用连乘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连除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用乘除混合解决问题(先除后乘)》教学设计
《用乘除混合解决问题(先乘后除)》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1、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方法。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1、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数据收集的一般方法和统计知识。

实践活动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运用统计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2、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

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面积的意义及建立面积单位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有关知识,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6、在算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青岛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题:统计课型:新授--------统计单元备课单元名称统计课时数3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情感教育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分析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具体课时安排平均数课时走进生活课时我学会了吗课时单元检测安排本单元结束时安排单元检测,第1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75—80页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2、能发现并提出有关平均数的问题,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学习平均数知识的价值。

3、在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过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你们都了解关于篮球比赛的什么知识?其实在解决篮球比赛中的一些问题要用到很多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借助学生最感兴趣的篮球比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为本课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二、探索新知、(展示课本信息窗中的情景图。

)谈话:看,蓝队和红队正在进行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突然,蓝队的5号队员腿抽筋了,跑不动了,他还是本队的主力得分队员,怎么办?篮队还有7号和8号两名替补队员,换谁上场呢?根据什么?学生会说出很多理由。

谈话:同学们考虑的这些因素,都很有道理。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 1:走进果蔬会教课目的:1、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研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量判断结果,体验估量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量的习惯。

教课重难点: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量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量的习惯。

教课准备:多媒体课件教课时间: 3 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创建情境,提出问题:1、讲话:这节课我们一同到果蔬展览会的现场进行观光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认识一下他们的生产状况(师指导学生进行察看)讲话:依据你们检查认识的状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识题?小组沟通,选出你们组以为最有价值的数学识题。

2、讲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状况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依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均匀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2、均匀每日招待多少名客商?3、昨年均匀每个葡萄园大概产葡萄多少吨?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二、自主研究,学习新知:1、讲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识题,我们先看这个问题:均匀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当如何解决呢?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讲话:那么如何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虑一下,而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沟通,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

师巡视参加小组活动.讲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议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生 1:我们组以为应当用184÷ 8,由于 8 个品种一共有 184 箱苹果,把这184 箱苹果均匀分红8 份,就知道均匀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 2:我们组的建议和第 1 小组的建议不同样。

生 3:我预计均匀每个品种比 20 箱多一些,由于每个品种有 20 箱, 8 个品种就是 20×8=160(箱),实质 8 个一共有 184 箱,所以商应当比 20 大一些。

新版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新版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最新精编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单元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

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重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第一课时2014. 2. 17 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2-4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结合估算情况验证笔算的正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活动二:解决问题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2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2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5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5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5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6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5
105
106
107
108
109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6
110
写作:()()()读作:()()()
111
112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4
113
114
115
116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4
117
118
119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4
120
121
122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4
123
124
125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4
126
127
128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4
129
130
131
132
小学三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主备人:总课时:4
133
134。

新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新青岛版五四制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热闹的民俗节——对称一、教学内容感知对称现象,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用操作的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方格纸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二、教学目标1、结合大量现实事例,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用给定的简单轴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出另一半。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学习图形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现实生活中存了解对称现象,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初步审美素养。

三、教材的基础和地位本单元是学习对称知识的起始单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对称知识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共安排2课时。

一热闹的民俗节----对称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5页。

教材分析:对称现实生活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在学生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对称的物体,如图片、建筑物、动植物、艺术品等,学生对于对称现象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本单元选取我国民俗节庆祝活动上拍摄的照片,借助学生已有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2、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欣赏、感受对称美,培养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数学教案)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数学教案)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版青岛版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生疏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一起看看最新版青岛版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欢送查阅!最新版青岛版三班级数学下册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面积的意义。

2、生疏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这些单位实际大小的概念。

3、学习运用观看、重叠、数面积以及估测等方法比拟面积的大小。

教学重点:1、从物体外表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1、从物体外表的大小和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两个方面理解面积概念。

2、理解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等边三角形和直径1厘米的圆,两个长方形。

教学过程:一、学前预备1、引导同学看教材第60页的图。

提问: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引出新课,出示课题。

同学们刚刚观看到的物体都有面,而且通过操作我们还发觉面是有大小的,今日这节课,我们所学的内容就和面的大小有关。

二、探究新知1、教学面积的意义。

(1)生疏物体的外表有大小。

老师谈话引入。

说明:黑板面和国旗面的外表的大小相差比拟大,靠观看就能看出。

(板书:观看比拟)(2)生疏平面封闭图形的大小。

出示两组图形,这些是平面封闭图形,怎样比拟它们的大小由同学的操作活动,引出重叠比拟与数方格比拟的方法。

(板书:重叠比拟,数方格比拟)(3)总结面积的意义。

提问:物体的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板书课题的前半局部:面积)2、生疏面积单位。

(1)出示教材第61页例2。

引导: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学具来挂念。

比拟三种方式,得出数正方形个数是最合理的方法。

解决了设疑中提出的问题,通过数正方形个数得出大小之分。

(2)生疏统一比拟的重要性。

老师出示一个正方形,通过重叠确认它的面积比前面出示的。

两个长方形大,老师翻开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个格,激起同学的疑问。

提问:这是什么缘由呢你有没有方法来证明呢(3)带着问题自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一单元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单元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掌握稍复杂的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含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题,知道混合运算的顺序。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3、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细心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二、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习了简单的两、三位数除法一位数的口算、估算及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除法及进一步应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基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要注意渗透估算,特别是计算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时更应突出估算。

经常用估算对结果进行判断,有利于养成估算的习惯。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信息窗2:采访果品加工厂-------学习商中间有0和学习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信息窗3:采访果品包装车间------学习连除和学习含先加后除(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重点: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第一课时2014. 2. 17 新授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2-4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结合估算情况验证笔算的正误。

3、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有价值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活动二:解决问题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生讨论交流理解算理解决问题。

这里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进行估算,判断商的大致范围,再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索笔算的方法。

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接待了多少名客商?”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全班交流,理解算理]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签订多少吨的销售合同?”“一共运来了多少箱大枣?”这两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注意对学生进行估算的训练。

师:解决最后一个问题“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产葡萄多少吨?”[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因该题笔算时有余数,如果有学生估计结果约为85,也是可以的。

活动三:练一练1、第一题:在学生理解了算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主完成。

2、第二题:注重让学生分析题中所包含的数量间的关系,明白求445千克鲜鱼能晒成多少千克鱼干,就是求445里有多少个5,用除法计算。

3、第五题:在学生自主判断并改正的基础上,让学生交流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错了,引导学生讨论“做除法时,应注意什么?”,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计算时认真细致和验算的学习习惯。

4、第三、四题可以作为本节课的小测验,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活动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收获?板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184÷8=(2)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长葡萄多少吨?718÷9反思:同学们对这一知识掌握的还不好,需要进一步练习。

第二课时2014. 2. 18 新授教学内容:教材P5教学目标:1、巩固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巩固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

3、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一、自主练习:练习6、7、8、及聪明小屋。

1、第六题:让学生自己去试着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商的位数,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掌握判断的方法,还可以适当补充类似的练习进行巩固。

2、第七题:注意对解题思路的引导,让学生体会计算的必要性,又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

3、第八题:是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分组问题。

先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分组问题的常识,再解决有关的问题。

问题应由学生自己提出自己解答。

4、“聪明小屋”是一个种树问题。

对学生出现的情况,可通过操作学具或画示意图的办法帮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是36棵而不是38棵。

二、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新收获?板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1)平均每分钟可生产果汁多少瓶?428÷4=(2)平均每小时可生产多少千克果脯?204÷2=反思:同学们今天有进步,会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学着解决,掌握的较好。

第三课时2014. 2 .19 新授教学内容:教材P6-9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提出并解决有关问题,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末尾商0的道理,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在探索计算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及合作能力。

3、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活动一:师:出示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列出算式]师板书:420÷3问: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想办法解决一下。

学生分小组合作,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掌握情况。

师:哪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做法?学生可能出现的做法:1、分学具;2、先估算的;3、用竖式计算的。

师:当用十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时,可以在十位上商0。

学生写的竖式会有两种情况:师板书:师肯定两种写法,选取最佳的写法。

活动二: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同学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做完后全班交流,着重让学生说一说个位上2除以6时该商几?活动三:师:我们今天学到的知识有什么特点?学生进行观察总结。

活动四:巩固应用1、做课本41页第三题巩固除法的基本练习题目。

可以抽生板演。

目的是以此来提高除法计算的准确性。

2、第四题是一道解决现实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平均每天看50页能不能按期归还,为什么?让学生明白计算结果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学会灵活思考问题。

3、小测验:第六、七、八题。

板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红葡萄酒?420÷3=平均每分钟生产多少瓶干白葡萄酒?反思:今天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多,能提综合性的题,我很高兴,说明孩子们已经真正明白了,效果较好。

第四课时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练习2014.2.20 新授教学目的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被除数中间不够商1怎么办。

教学难点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练习1.口算:32÷845÷563÷742÷654÷925÷5 13÷426÷833÷652÷846÷961÷82.列竖式计算,并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760÷4405÷23.被除数末尾或中间有0时怎么办?二、新授1.出示例7: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⑴读题,做什么方法,为什么做除法?怎么列式?⑵832÷4=?自己列竖式算一算,再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请两个学生板演⑶汇报:你是怎么算的?3÷4不够商1,怎么办?为什么要写0,不写行不行?还有没有不同的写法?⑷打开书,看看书上的两种写法,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2.做一做:615÷3624÷6218÷2525÷5⑴同桌任选一题列竖式计算,再同桌交换检查,说说算法。

⑵请学生板演⑶集体订正3.判断对错33页,第2题⑴这些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⑵集体订正4.总结: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三、作业课后练习 3 、7反思: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商中间有0的笔算方法,通过进一步练习,个别同学还有问题,大多数已经掌握。

-第五课时2014. 2. 21 新授教学内容:教材P10--11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学会连除运算,能联系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活动二:解决问题师: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师板书:(1)960÷2=480(盒)480÷4=120(盒)(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活动三:练一练1、第一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表,理解题意,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再自主地完成。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第二题:学生可以列90÷3÷5,也可以列90÷5÷3,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板书: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1)960÷2=480(盒)480÷4=120(盒)(2)960÷2÷4=120(盒)(3)960÷(2X4)=120(盒)反思:第六课时2014.2.24 新授教学内容:信息窗三第10-13页。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掌握有除法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2、在进行较复杂计算的过程中,培养认真、扎实的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去做了采访,这是小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记录下的一段画面(两幅图分别呈现了果冻和梨糕的包装流水线),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果冻和梨糕的制作过程,好吗?请你仔细观察,他们都带来了那些信息呢?学生看图: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呢?你能根据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有选择的记录信息)[设计意图]同过师生谈话唤起学生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使学生带着农厚的学习兴趣去发现信息、提出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