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逻辑关系

基本逻辑关系
基本逻辑关系

基本逻辑关系

通常,把反映“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逻辑关系。如果以电路的输入信号反映“条件”,以输出信号反映“结果”,此时电路输入、输出之间也就存在确定的逻辑关系。数字电路就是实现特定逻辑关系的电路,因此,又称为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逻辑门,它们反

映了基本的逻辑关系。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逻辑电路中用到的基本逻辑关系有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相应的逻辑门为与门、或门及非门。

一、与逻辑及与门

与逻辑指的是:只有当决定某一事件的全部条件都具备之后,该事件才发生,否则就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2.1.1所示电路,只有当开关A 与B 全部闭合时,灯泡Y 才亮;若开关A 或B 其中有一个不闭合,灯泡Y就不亮。

这种因果关系就是与逻辑关系,可表示为Y =AB ,读作“A 与B”。在逻辑运算中,与逻辑称为逻辑乘。

与门是指能够实现与逻辑关系的门电路。与门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2.1.2所示,为简便计,输入端只用A 和B 两个变量来表示。

与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 Y =AB =AB

两输入端与门的真值表如表2.1.1所示。波形图如图所示。

(a )常用符号

表2.1.1 与门真值表

由此可见,与门的逻辑功能是,输入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才是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 二、或逻辑及或门

或逻辑指的是:在决定某事件的诸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件具备,该事件就会发生;当所有条件都不具备时,该事件才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2.1.4所示电路,只要开关A 或B 其中任一个闭合,灯泡Y 就亮;A 、B 都不闭合,灯泡Y 才不亮。这种因果关系就是或逻辑关系。可表示为:

Y =A +B

读作“A 或B”。在逻辑运算中或逻辑称为逻辑加。

或门是指能够实现或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或门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2.1.5所示。

或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 Y =A +B

两输入端或门电路的真值表和波形图分别如表2.1.2和图所示。

由此可见,或门的逻辑功能是,输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为高电平时,输出就是高电平;输入全为低电平时,输出才是低电平。

三、非逻辑及非门

非逻辑是指:决定某事件的唯一条件不满足时,该事件就发生;而条件满足时,该事件反而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表2.1.2

图2.1.3 与门的波形图

图2.1.4 或逻辑举例

图2.1.6 或门的波形图

如图2.1.7所示电路,当开关A闭合时,灯泡Y不亮;当开关A断开时,灯泡Y才亮。这种因果关系就是非逻辑关系。可表示为Y=,读作“A非”或“非A”。在逻辑代数中,非逻辑称为“求反”。

非门是指能够实现非逻辑关系的门电路。它有一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2.1.8所示。

非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 Y=

其真值表和波形图分别如表2.1.3和图所示。

由此可见,非门的逻辑功能为,输出状态与输入状态相反,通常又称作反相器。

图2.1.9 非门的波形图

复合逻辑门

由与门、或门和非门可以组合成其他逻辑门。把与门、或门、非门组成的逻辑门叫复合门。常用的复合门有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与或非门等。

一、与非门

将一个与门和一个非门按图2.1.10连接,就构成了一个与非门。与非门有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三端输入与非门的逻辑符号如图所示,它的逻辑表达式为:

Y==

真值表和波形图分别如表2.1.4和图所示。

由此可知,与非门的逻辑功能为:当输入全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当输入有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

二、或非门

把一个或门和一个非门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或非门,如图2.1.13所示。或非门也可有多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三端输入或非门的逻辑符号如图2.1.14所示,它的逻辑表达式为: Y=

真值表和波形图分别如表2.1.5和图所示。

由此可知,或非门的逻辑功能为:当输入全为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当输入有高电

平时,输出为低电平。

三、异或门

当两个输入变量的取值相同时,输出变量取值为0;当两个输入变量的取值相异时,输出变量取值为1。这种逻辑关系称为异或逻辑。能够实现异或逻辑关系的逻辑门叫异或门。异或门只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2.1.16(a )所示。 异或门的逻辑表达式为: Y =A·+·B=A ⊕B

式中,符号⊕表示异或逻辑。

异或门真值表如表2.1.6所示。波形图如图(b )所示。 异或门的逻辑功能可简述为:输

入相异,输出为高电平。输入相同,输出为低电平。

表2.1.6 异或门真值表 表2.1.5

四、与或非门

把两个与门、一个或门和一个非门联结起来,就构成了与或非门。它有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逻辑符号如图2.1.17(a)所示。其逻辑表达式为: Y=

真值表如表2.1.7所示,波形图见图(b)。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是:当任一组与门输入端全为高电平或所有输入端全为高电平时,输出为低电平;当任一组与门输入端有低平或所有输入端全为低电平时,输出为高电平。

表2.1.7与或非门真值表

逻辑代数基础

逻辑代数是讨论逻辑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是分析和设计逻辑电路的数学基础。逻辑代数是由英国科学家乔治·布尔(George·Boole)创立的,故又称布尔代数。

逻辑代数也是用字母表示变量,但是逻辑代数和普通代数有着根本的区别。逻辑代数中的逻辑变量只有两种可能取值—— 0和1,而且这里的0和1不同于普通代数中的0和1。它只表示两种对立的逻辑状态,并不表示数量的大小。

2.2.1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与规则

在逻辑运算中,基本的逻辑关系有与、或、非三种。在逻辑代数中,相应地也有三种基本运算,即与运算、或运算和非(求反)运算。

1. 与运算(逻辑乘)

图T1101所示与门电路的逻辑关系为Y=AB,由此可得与运算的规则为:

0·0=0 0·1=0 1·0=0 1·1=1

A·0=0 A·1=A A·A=A

2. 或运算(逻辑和)

图T1104所示或门电路的逻辑关系为Y=A+B,由此可得或运算的规则为:

0+0=0 0+1=1 1+0=1 1+1=1

A+0=A A+1=1 A+A=A

3. 非运算(求反运算)

图T1107所示非门电路的逻辑关系为Y=,由此可得非运算的规则为:

=1 =0

A+=1 A·=0=A

2.2.2 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

逻辑代数不但有与普通代数相似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其本身还有一些特殊定律。常用的定律如下:

(1)交换律A·B=B·A A+B=B+A

(2)结合律(A·B)·C=A·(B·C)

(A+B)+C =A+(B+C)

(3)分配律A·(B+C)=A·B+A·C

A十BC=(A+B)(A+C)

(4)重迭律A·A=A A+A=A

(5)0-1律0·A=0 0+A=A

1·A=A1+A=1

(6)互补律A·=0 A+=1

(7)摩根定律=+=·

(8)吸收律A·(A+B)=A A+AB=A

1)与门(AND Gate)

[学生活动] 通过演示实验,学习与门电路的逻辑关系。观察实验结果,填写真值

表。

我们把输入A与输入B均是高电势时,输出Z才是高电势的逻辑电路叫做与门。

[讨论]与逻辑为:当决定某一事件的所有条件全部具备时,这一事件才会发生。

与门用来实现与逻辑关系的电路。

与门的符号A

Z

B

(2)或门(OR Gate)

[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填写真值表。

我们把输入A 与输入B

任一个或者两个都为高电势时,输出Z 就为高电势的逻辑电

路叫做或门。

[讨论]或逻辑为:当决定某一事件的各个条件中,只要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成立,这一事件就会发生。

与门的符号

2)非门(NOT Gate)

观察演示实验,填写真值表。

我们把输入A 为高电势时输出Z 为低电势输入A 为低电势时输出Z 为高电势的逻辑电路叫做非门。

非逻辑为:当某一事件的发生总是和条件相反,即条件成立,事件不发生;条件不成立,事件发生。

非门的符号

A

B Z

A Z

基本逻辑门教案

《电子技术》教案 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继续教育学院数控技术及应用专业11中专5 班 授课时间:第 11 周第 23、24 课时 2011 年 10 月 28 日 章节及题目:第五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基本逻辑门 教学目的: 1、掌握与门、或门、非门的逻辑功能及逻辑符号; 2、掌握基本逻辑运算、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三种基本的逻辑电路。 重点与难点:重点:基本逻辑关系:“与”关系、“或”关系、“非”关系 难点:基本逻辑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逻辑功能 教学方法: 1、讲授法 2、演示法 组织教学: 1、检查出勤 2、纪律教育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等) 第5章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复习回顾: 1、什么叫模拟电路?什么叫数字电路? 2、常用的数制有哪几种?(要会换算) 导入新课: 数字电路为什么又叫逻辑电路?因为数字电路不仅能进行数字运算,而且还能进行逻辑推理运算,所以又叫数字逻辑电路,简称逻辑电路。 定义:所谓逻辑电路是指在该电路中,其输出状态(高、低电平)由一个或多个输入状 态(高、低电平)来决定。 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是基本逻辑电路,它们反映的是事物的基本逻辑关系。 什么是门? 新课讲解: 5.2 基本逻辑门

5.2.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一、“与”逻辑 1、定义:如果决定某事物成立(或发生)的诸原因(或条件)都具备,事件才发生,而只要其中一个条件不具备,事物就不能发生,这种关系称为“与”关系。 2、示例:两个串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B 3、“与”逻辑关系真值表 E Y 0---开关断开/灯不亮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0”出“0”,全“1”出“1” 5、逻辑符号: A Y B 二、“或”逻辑 1、定义:A 、B 等多个条件中,只要具备一个条件,事件就会发生,只有所有条件均不具备的时候,事件才不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或”逻辑。 2、示例:两个并联的开关控制一盏电灯。 A 3、“或”逻辑关系真值表 B Y 0---开关断开/灯不亮1---开关闭合/灯亮 4、逻辑规律:有“1”出“1”,全“0”出“0” 5、逻辑符号: A Y A B Y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A B Y 0 0 0 1 0 0 0 1 0 1 1 1 & ≥1

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管理文件

. 关键绩效指标(KPI)体系管理文件 1目的 1.1使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各部门以及公司成员的具体行动,以促使 各部门及各级员工的价值创造为公司战略目标服务,并使的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 公正合理,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激励效果,从而确保的经营绩效不断提高,保证 的持续发展。 2关键绩效指标(KPI)管理思想诠释 2.1关键绩效指标的管理是战略管理的过程管理,是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过程。 2.2关键绩效指标是对组织以及组织行为的方向指引和结果评价的标杆。 2.3关键绩效指标的管理是组织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持续努力,是组织按科学的方法, 遵循明晰路径,执行现实目标的过程。 2.4关键绩效指标的管理就是把企业宏观的战略目标科学地转化为组织和组织成员 行动的管理过程。 2.5关键绩效指标的管理是各级主管参与的管理过程,是全员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 2.6关键绩效指标的管理是把个人、团队、组织的目标和绩效与价值分配进行有机结 合和管理的过程。 3关键结果领域(KRA)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概念解释 3.1关键结果领域(KRA):是对公司使命、愿景及目标达成有着至关重要影响和直接 贡献的领域。 3.2关键绩效指标(KPI):是衡量公司及各责任中心关键成功要素的量化的衡量措施; 是依据企业组织、成员行为与战略目标之间的价值创造关系、因果关系建立起来 的指标体系。 4适用范围 4.1关键绩效指标(KPIs)的制定原则、使用方法及体系运行机制。 4.2公司关键绩效指标(KPIs)体系维护与管理。 4.3全公司以及各部门、各职位的KPI的制定、修正、更改。 5设计关键绩效指标(KPI)应遵循的原则 5.1战略目标性原则: KPI体系是公司战略目标的具体标志,也是公司实现战略目标过程关键路径的指引,是战略目标指标化的分解。因此,KPI设计的出发点和目的,就是为了公司实现其战略目标,KPI最终应体现公司战略的行动策略,即: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员工如何行动。 5.2关键性原则: KPI应是完成最终绩效的关键行为的标杆,是行为和绩效因果关系的逻辑交点。为

基本逻辑关系

基本逻辑关系 通常,把反映“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逻辑关系。如果以电路的输入信号反映“条件”,以输出信号反映“结果”,此时电路输入、输出之间也就存在确定的逻辑关系。数字电路就是实现特定逻辑关系的电路,因此,又称为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逻辑门,它们反 映了基本的逻辑关系。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逻辑电路中用到的基本逻辑关系有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相应的逻辑门为与门、或门及非门。 一、与逻辑及与门 与逻辑指的是:只有当决定某一事件的全部条件都具备之后,该事件才发生,否则就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2.1.1所示电路,只有当开关A 与B 全部闭合时,灯泡Y 才亮;若开关A 或B 其中有一个不闭合,灯泡Y就不亮。 这种因果关系就是与逻辑关系,可表示为Y =AB ,读作“A 与B”。在逻辑运算中,与逻辑称为逻辑乘。 与门是指能够实现与逻辑关系的门电路。与门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2.1.2所示,为简便计,输入端只用A 和B 两个变量来表示。 与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 Y =AB =AB 两输入端与门的真值表如表2.1.1所示。波形图如图所示。 (a )常用符号 表2.1.1 与门真值表

由此可见,与门的逻辑功能是,输入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才是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 二、或逻辑及或门 或逻辑指的是:在决定某事件的诸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件具备,该事件就会发生;当所有条件都不具备时,该事件才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2.1.4所示电路,只要开关A 或B 其中任一个闭合,灯泡Y 就亮;A 、B 都不闭合,灯泡Y 才不亮。这种因果关系就是或逻辑关系。可表示为: Y =A +B 读作“A 或B”。在逻辑运算中或逻辑称为逻辑加。 或门是指能够实现或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或门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2.1.5所示。 或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 Y =A +B 两输入端或门电路的真值表和波形图分别如表2.1.2和图所示。 由此可见,或门的逻辑功能是,输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为高电平时,输出就是高电平;输入全为低电平时,输出才是低电平。 三、非逻辑及非门 非逻辑是指:决定某事件的唯一条件不满足时,该事件就发生;而条件满足时,该事件反而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表2.1.2 图2.1.3 与门的波形图 图2.1.4 或逻辑举例 图2.1.6 或门的波形图

雅思听力重点讲逻辑关系详解

雅思听力重点讲逻辑关系详解 文都国际教育介绍,雅思听力的四个section的难度是逐级上升的,最后的两个部分也是同学们最头疼的,除了场景是难度比较大的学术类以外,句子也越来越复杂,对于分不清句中逻辑关系的同学绝对是死穴。本文重点讲逻辑关系当中的两种情况:并列关系和代词还原,帮同学们快速找到提分的方法。 常见的并列关系出现可能是一些并列连接词存在,或特殊符号的出现。 并列连接词例如:and, or, as well as, not only…but also…,anything else ,both…and…, also 等。 剑五test2section4中38题,because of effects on sea levels and______ . 原文内容:since these may have profound effects on sea levels and on ocean currents. 题目中的空与sea levels 被并列连接词and 连接,即为并列关系,所以判定空为名词短语,在录音中用sea levels定位找到并列关系的词就可以。这是比较简单的并列关系题目,还有一类难度较大的,虽然题干当中是两个词的并列关系,实际录音中为两个句子的并列关系,下面我们看一个例子: The kites were decorated with grasses and ______. 原文内容:For this the priests used long grasses, and these - when the kite was in the air - would stream along behind it. They alsoused a variety of feathersto add, colour to their creations. 此题题干中要求找到和grasses 并列关系的词,但录音中紧跟grasses后的并不是我们要的答案,因为这是两个句子的并列关系,要找到答案首先要找到并列连接词,也就是also,在其后的句子主语feathers为答案。 特殊符号例如“,”连接的词或短语,“—”或“· ”连接的句子 Stations contain accommodation, work areas, a kitchen, _____ , a gym. 此句中的标注部分名词彼此皆为并列关系,要找到答案用kitchen定位即可。 以上是并列关系在填空题中的识别和定位,那么在选择题中我们也能通过并列关系快速的解决一部分题目,例如: 剑7test3section2,第16题 The Semira Region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财务报告资料内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 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以构成等式。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①资产 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 资产合计=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递延税款借项“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关注该科目应结合“营业外支出”科目,它们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单 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表示是“预收账款”项目。 分析公式: (a)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 ⒈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流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不必动能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流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企业的偿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⒉速动比率。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它反映 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速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速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说明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偿还短期债务,但同时也说明企业拥有过多的不能获利的现款和应收账款;速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速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存货、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或举新债偿还到期债务,这就可能造成急需售出存货带来的削价损失或举新债形成的利息负担,表明企业的偿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⒊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这里所说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这项比率可显示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现金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同时表明企业持有大量不能产生收益的现金,可能会使企业获利能力降低;现金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⒋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计算公式为: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来说,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下面,对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作一些具体的说明,供参考. 1.顺序结构 顾名思义,顺序结构就是按照算法步骤排列的顺序,逐条执行算法。如图1所示,虚线框内是一个顺序结构,步骤n和步骤n+1是顺序执行的.顺序结构在计算机中表现为,计算机按照语句出现的先后次序执行的一串语句.一般来说,学生对顺序结构的理解没有困难.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根据“条件”在不同情况下的取值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在两种情况下选择一种(双分支),也可以在多种情况下选择一种(多分支). 教科书一般只采用了“双分支”的简单情形.如图2所示,虚线框内是一个条件结构.此结构中包含一个判断框,根据条件p是否满足,选择执行步骤A或步骤B,但不会出现同时执行步骤A和步骤B的情形. 3.循环结构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重复做一些事情(如求50个学生的总成绩,需要做50次加法运算,每次加入一个学生的成绩).从完成这类事情的过程中,可以找出3个关键的地方,即“从什么地方开始”“反复做什么”“在什么条件下结束”.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最善于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可以将人们从繁重的重复运算中解救出来。循环结构可以让计算机在某个条件成立的情况下重复执行某个步骤。在构造循环结构时,也必须保证完成下面的事情. (1)循环前,初始化变量的值. 例如,在“输出1~100”的循环结构中,要先给输出的变量i赋初值1.

(2)确定循环体. 循环体就是在循环结构中反复执行的操作步骤,例如,上述循环结构中的循环体是“输出变量i”和“i=i+1”. (3)设置循环终止条件. 循环结构不能是永无终止的“死循环”,一定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做出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例如,上述循环结构中的终止条件是“i=100”. 循环结构有两类,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如图3所示,当型循环结构表示“当条件p1满足时,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型循环结构表示“反复执行循环体直到条件p2满足”. 图3 相对于顺序结构和条件结构来说,循环结构的教学难度较大.这是因为,尽管学生以往对循环操作这种处理问题的方式已有一些经验,但真正接触循环结构还是第一次;而且,程序设计中的循环结构与学生熟悉的重复运算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构造适合于计算机的循环结构. 从图1~3的程序框图中可以看出,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存在共同的特点,即只有一个入口和一个出口,每一个基本逻辑结构的每一部分都有机会被执行到,而且结构内不存在死循环.

常见的八种逻辑关系

常见的八种逻辑关系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常见的八种逻辑关系 1、并列关系: and, and also, or, neither…nor,either…or, likewise, similarly, equally, in the same way, that is to say, as well as, same…as; 2、递进关系: then, also, besides, additionally, furthermore, moreover, in addition, what is more; 3、因果关系: because, for, since, as, thus, hence, therefore, so, so (such) … that, consequently, accordingly, due to, thanks to, as a result, because of, in that, in response to, with, for this reason, lead to, too…to; 4、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yet, on the contrary, in fact,

by contrast, on the other hand, unfortunately, while, whereas, unlike, rather than, instead of; 5、让步关系: although, though, even though, even if, nevertheless, despite, in spite of; 6、列举关系: first-second-last of all, first-then, to begin with-to continue/next, on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for one thing-for another thing, one-another, some-others-still others; 7、举例关系: such as,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of these/those/them, among these/those/them, to illustrate, as an illustration, to take an example, more specifically speaking, namely; 8、总结关系: in all, in brief, in short, in a word,

搞懂雅思阅读四大逻辑关系秒上7

搞懂雅思阅读四大逻辑关系秒上7.5 雅思阅读到底考我们什么?词汇?语法?篇章结构?推断能力? 小编相信大家都知道雅思阅读不考语法,也不单纯考词汇,但是词汇量越大,语法越好,读起文章来就越轻松,做起题来就越得心应手--特别是对于填空类题目更是如此。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词汇量大,语法很好,就能够轻松拿到高分?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英语博士们不是个个都能做满分的,但是普通大学生,甚至是高中生,也有可能拿到高分。我的学生里,有高中生考到了7.5,甚至8.5的。那这里面的奥秘又在哪里呢?一个学员在有了词汇、语法的基础上怎么才能向高分发起冲刺呢,这里我们要探讨就是雅思阅读考试里面所隐含的逻辑关系,理清了这些逻辑关系,搞明白了文章和题目的基本思路,那么许许多多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雅思阅读里隐含的逻辑结构林林总总,但是大致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我们叫做雅思阅读四大逻辑关系:并列逻辑关系,转折逻辑关系,比较逻辑关系,因果逻辑关系。 这四种逻辑关系不仅涉及到了题目的半壁江山,而且对于理解一篇文章,或者段落的某些句子具有重大意义,接下来,我就讲一一分解它们,希望能给学习雅思阅读的同学一些启示和参考。 一、并列逻辑关系 并列逻辑关系是这四种逻辑关系里面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一种,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无外乎就是and,or这两个词。 二、因果逻辑关系

既然是因果关系,那么就存在谁因谁果的问题,世间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cause和effect是相互依存的,在任何一个句子中出现了表述原因的词,必然能看到其结果,反之亦然。 三、比较逻辑关系 说到比较逻辑关系,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则是T,F,NG中对比较关系的判断,诚然,判断题里比较级是一大考点,但是比较逻辑关系的运用比这要广泛得多,做此类题时要记住两个原则即可: 原则一:但凡题目出现了比较逻辑关系,那么原文中答案所在的句子也必然会有比较逻辑关系出现,只是其关系词表述形式可能会替换 原则二:如果题目存在比较级,回原文去找比较级,如果题目是最高级,则抓最高级,或者extremely,或者比较级和最高级替换着找都可。 四、转折逻辑关系 转折经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各种惊喜,当然也不乏刚才例子里这种"惊喜",那么这种逻辑关系跟我们的雅思阅读又有什么关系呢?作为雅思阅读四大逻辑关系之终结篇,本文将深入探讨转折逻辑关系在雅思阅读中的广泛运用与实战要领。转折逻辑关系词的运用,一如之前介绍过的三种逻辑关系词一样,绝不是光背背几个常见替换就可以熟练运用的,学员在运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深刻体会它们所体现的逻辑关系,所涉及的要素,以及作者的意图等等,反复练习,建立良好的意识,方能玩转这些逻辑关系词。

基本逻辑关系和常用逻辑门电路

第2章 基本逻辑关系和常用逻辑门电路 通常,把反映“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逻辑关系。如果以电路的输入信号反映“条件”,以输出信号反映“结果”,此时电路输入、输出之间也就存在确定的逻辑关系。数字电路就是实现特定逻辑关系的电路,因此,又称为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逻辑门,它们反映了基本的逻辑关系。 2.1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2.1.1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逻辑电路中用到的基本逻辑关系有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相应的逻辑门为与门、或门及非门。 一、与逻辑及与门 与逻辑指的是:只有当决定某一事件的全部条件都具备之后,该事件才发生,否则就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2.1.1所示电路,只有当开关A 与B 全部闭合时,灯泡Y 才亮;若开关A 或B 其中有一个不闭合,灯泡Y就不亮。 这种因果关系就是与逻辑关系,可表示为Y =A ?B ,读作“A 与B”。在逻辑运算中,与逻辑称为逻辑乘。 与门是指能够实现与逻辑关系的门电路。与门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2.1.2所示,为简便计,输入端只用A 和B 两个变量来表示。 与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 Y =A ?B =AB 两输入端与门的真值表如表2.1.1所示。波形图如图2.1.3所示。 表2.1.1 与门真值表 (a )常用符号 (b )国标符号

由此可见,与门的逻辑功能是,输入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才是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 二、或逻辑及或门 或逻辑指的是:在决定某事件的诸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件具备,该事件就会发生;当所有条件都不具备时,该事件才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2.1.4所示电路,只要开关A 或B 其中任一个闭合,灯泡Y 就亮;A 、B 都不闭合,灯泡Y 才不亮。这种因果关系就是或逻辑关系。可表示为: Y =A +B 读作“A 或B”。在逻辑运算中或逻辑称为逻辑加。 或门是指能够实现或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或门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 2.1.5所示。 或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 Y =A +B 两输入端或门电路的真值表和波形图分别如表2.1.2和图2.1.6所示。 图2.1.3 与门的波形图 表2.1.2 图2.1.4 或逻辑举例

最新三种基本逻辑关系资料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逻辑关系是生产和生活中各种因果关系的抽象概括。如果决定某一事件F是否发生(或成立)的条件有多个,可以用A、B、C等来表示,则事件F是否发生与条件A、B、C 是否成立之间具有某种因果关系。基本的逻辑关系有“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门电路是实现各种逻辑关系的基本电路,电子技术是组成数字电路的基本单元,和基本的逻辑关系相对应,有“与门”、“或门”、“非门”以及由它们组合而成的“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 门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用电位(或叫电平)的高低来表示的,而电位的高低用“1”和“0”两种状态来区别。若用“1”表示高电平,用“0”表示低电平,则称为正逻辑系统;若用“0”表示高电平,用“1”表示低电平,则称为负逻辑系统。在本书中,如无特殊说明,采用正逻辑系统。1. 与逻辑和与门 若决定某一事件F的所有条件A、B必须都具备,事件F才发生,否则这件事情就不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称为“与”逻辑。 2. 或逻辑和或门 若决定某一事件F的条件A、B中,至少有一个具备,事件F就发生,否则事情就不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称为“或”

逻辑。 3. 非逻辑和非门 若决定某一事件F的条件只有一个A,当A成立时,事件F 不发生,当A不成立时,事件F就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称为“或”逻辑。 初识意大利语 ——最简单的意大利语入门知识问候语 1)意大利人熟人之间见面,一般用"ciao",类似于英语中的"hi"。[读作.chao.] 再见很简单,就是连读两遍"ciao"。 2)正式的场合见面:白天--buongiorno(buon-好,giorno-早上)[拼音代替-bong-zhao-le-nao],晚上--buona sera(sera-晚上)[bong-na-sea-lla] (意大利语中的“r”须颤音,暂用"ll"表示) 再见是用“arrivederci”,相当于英文中的"farewell"。[a-lli-wi-dai-lle-chei] 字母读音 a b c d e f g h i l m n o p q r s t u v z 读音大部分按照拼音即可。但有几个例外:c g h q r s&z 1)c,g ci读作“七”;ce,cia,cio,ciu,读作“拆,差,潮,处” gi读作“极”;ge,gia,gio,giu,读作“债,炸,照,主” chi,che,ca,co,cu读作“ki,开,卡,靠,库” ghi,ghe,ga,go.gu读作“给,该,呷,高,故”。

雅思阅读逻辑关系解读

雅思阅读逻辑关系解读 剑雅真题实例解析,雅思阅读逻辑关系,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剑雅真题实例解析,雅思阅读逻辑关系 在雅思阅读的比较逻辑关系中,比较级是常见的论证方式,但是类比和对比也是英语*中非常常见的论证手段,一般涉及到单个事物或若干个事物之间的比较,但这两种方法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类比(compare)强调两个对象的相似点,比如A和B的相同点是什么。而对比(contrast)则强调两个对象的不同点,比如A很高B却很低。 接下来,让我们从剑桥真题中看看,有哪些考点会涉及到类比和对比。 类比连接词 similarly, be similar to, as, like, alike,likewise, corresponding to, equal, identical, same, by the same token, the same is true of , in the same way, resemble,agree,share,harmony,compare to/with …, comparable

例题1 题目C521 Q1 填空 Some plastics behave in a similar way to __________ in that they melt under heat and can be moulded into new forms. * P2 Some are ‘thermoplastic’, which means that, like candlewax, they melt when heated and can be reshaped. 翻译: 有些塑料是“热塑型”的,这意味着,它们像蜡烛一样,会在加热时会融化,然后就可以重新塑形。 解析: 定位后,利用题中类比词in a similar way to, 可以找到文中对应词like, 也就是统一替换,答案就是candlewax了。 例题2 题目C442 Q27 填空 However, as archaeologists do not try to influence human behaviour, the writer compares their style of working to that of a __________. * Last Paragraph:

财务报表内部逻辑关系

财务报表的逻辑关系: 在财务报表中,有些勾稽关系是精确的,即各个项目之间可以构成等式。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①资产 流动资产=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应收补贴款+存货+待摊费用+其他流动资产 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 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净值+工程物资+在建工程+固定资产清理 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长期资产 资产合计=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递延税款借项“预付账款”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合计填列。如“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的,应在本表“应付账款”项目内填列。如“应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借方余额的,也应包括在本项目内。 “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因出售、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关注该科目应结合“营业外支出”科目,它们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应收账款”项目,反映企业因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单 位收取的各种款项,减去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如“应收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有贷方余额,表示是“预收账款”项目。 分析公式: (a)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通常有以下几个: ⒈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流动比率大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不必动能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流动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企业偿还短期负债需要动用固定资产等非流动资产,企业的偿还能力有一定困难。 ⒉速动比率。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

基本逻辑关系和常用逻辑门电路.doc

通常,把反映“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逻辑关系。如果以电路的输入信号反映“条件”,以输出信号反映“结果”,此时电路输入、输出之间也就存在确定的逻辑关系。 数字电路就是实现特定逻辑关系的电路,因此,又称为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逻 辑门,它们反映了基本的逻辑关系。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2.1.1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逻辑电路中用到的基本逻辑关系有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相应的逻辑门为与门、或门及非门。 一、与逻辑及与门 与逻辑指的是:只有当决定某一事件的全部条件都具备之后,该事件才发生,否则就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 2.1.1所示电路,只有当开关 A 与 B 全部闭合时,灯泡Y 才亮;若开关 A 或 B 其中有一个不闭合,灯泡Y就不亮。 这种因果关系就是与逻辑关系,可表示为Y= AB,读作“A 与 B”。在逻辑运算中,与 ( a)常用符号(b)国标符号 图 2.1.1与逻辑举例 图 2.1.2与逻辑符号 逻辑称为逻辑乘。 与门是指能够实现与逻辑关系的门电路。与门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 2.1.2所示,为简便计,输入端只用 A 和 B 两个变量来表示。 与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 Y= AB= AB 两输入端与门的真值表如表 2.1.1所示。波形图如图所示。

表 2.1.1与门真值表 A B Y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图 2.1.3与门的波形图由此可见,与门的逻辑功能是,输入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才是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 二、或逻辑及或门 或逻辑指的是:在决定某事件的诸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件具备,该事件就会 发生;当所有条件都不具备时,该事件才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 2.1.4 所示电路,只要开关 A 或 B 其中任一个闭合,灯泡 Y 就亮; A、B 都不闭合,灯泡 Y 才不亮。这种因果关系就是或逻辑关系。可表示为: Y=A+B 读作“A 或 B”。在逻辑运算中或逻辑称为逻辑加。 图 2.1.4或逻辑举例(a)常用符号(b)国标符号 图 2.1.5 或逻辑符号 或门是指能够实现或逻辑关系的门电路。或门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 2.1.5所示。

解析雅思阅读常见的三种逻辑问题

解读雅思阅读高频出现的三种逻辑问题 以下三立在线老师就带大家来了解下解读雅思阅读高频出现的三种逻辑问题。针对雅思阅读考试而言,阅读对逻辑思维的考察是相当强的,大家可以去多总结一些雅思阅读方法,这样会对我们答题有好处的。 雅思阅读中包含的逻辑结构林林总总,但我们可以大概的归纳成下面的三种,我们称之为雅思阅读三大逻辑关系:并列逻辑关系,转折逻辑关系,比较逻辑关系。 这三种逻辑关系并非只是牵涉到了题目的半壁江山,同时针对理解一篇文章,又或是段落的有的句子具有重大意义,下面我就讲一一分解它们: 一、并列逻辑关系 并列逻辑关系是这三种逻辑关系中最为简单的,同时还是最容易理解的一种,针对很多同学而言,无外乎就是and, or这两个词。 解析雅思阅读常见的三种逻辑问题 二、因果逻辑关系 因为它是因果关系,如此就会有谁因谁果的问题存在,世间没有无因之果,也不会有无果之因,cause和effect是相互依存的,在任何一个句子中出现了表述原因的词,必然能看到其结果,反之亦然。 三、比较逻辑关系 说到比较逻辑关系,大家也许首先会想到的则是T,F,NG中对比较关系的判断,诚然,判断题中比较级是一大考点,但是比较逻辑关系的运用比这要广泛得多大家一般都认为学习英语最关键的是背单词与做题目,事实上学英语最为重要的是在平时积累,题海战术才是最重要的,但大量的题目以及阅读后总结归纳却更加的重要。此外大

家还要去抓住一切的机会“听”和“说”,例如利用网络去阅读英语的新闻,再与国外的朋友在网上聊天做英语对话,在外教上课时再去多发言。还可以去参加一些培训班,但是有关上海哪家学雅思机构好?上海环球雅思学校雅思课程不错,参加过,感觉老师还有教学环境呀都挺好的。自己查查呀。 以下就是三立在线老师带大家来了解下的解读雅思阅读高频出现的三种逻辑问题,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同学提供帮助,也希望同学们可以取得好成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请咨询三立在线。

-基本逻辑关系和常用逻辑门

T 1101 第2章 基本逻辑关系和常用逻辑门电路 通常,把反映“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称为逻辑关系。如果以电路的输入信号反映“条件”,以输出信号反映“结果”,此时电路输入、输出之间也就存在确定的逻辑关系。数字电路就是实现特定逻辑关系的电路,因此,又称为逻辑电路。逻辑电路的基本单元是逻辑门,它们反映了基本的逻辑关系。 2.1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2.1.1 基本逻辑关系和逻辑门 逻辑电路中用到的基本逻辑关系有与逻辑、或逻辑和非逻辑,相应的逻辑门为与门、或门及非门。 一、与逻辑及与门 与逻辑指的是:只有当决定某一事件的全部条件都具备之后,该事件才发生,否则就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T1101所示电路,只有当开关A 与B 全部闭合时,灯泡Y 才亮;若开关A 或B 其中有一个不闭合,灯泡Y就不亮。 这种因果关系就是与逻辑关系,可表示为Y =A B ,读作“A 与B ”。在逻辑运算中,与逻辑称为逻辑乘。 T 1102

与门是指能够实现与逻辑关系的门电路。与门具有两个或多个输入端,一个输出端。其逻辑符号如图T1102所示,为简便计,输入端只用A和B两个变量来表示。 与门的输出和输入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表达式表示为: Y=A B=AB 两输入端与门的真值表如表B1104所示。波形图如图T1103所示。 由此可见,与门的逻辑功能是,输入全部为高电平时,输出才是高电平,否则为低电平。 二、或逻辑及或门 或逻辑指的是:在决定某事件的诸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件具备,该事件就会发生;当所有条件都不具备时,该事件才不发生的一种因果关系。 如图T1104所示电路,只要开关A或B其中任一个闭合,灯泡Y就亮;A、B都不闭合,灯 泡Y才不亮。这种因果关系就是或逻辑关系。可表示为: Y=A+B 读作“A或B”。在逻辑运算中或逻辑称为逻辑加。

精准扶贫指标逻辑关系问题的解释

精准扶贫指标逻辑关系问题的解释 关于贫困户动态调整所涉及不同 表册中收入指标逻辑关系问题的解释 一、《精准识别入户普查表》、《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中(《农户收入明白卡》和《脱贫入户核查明白卡》)与《贫困户信息对照采集表》、《年度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在收入计算上,虽然指标类型不一样,但采集的内容大体一致,人均纯收入计算结果也要保持一致。两种采集方式在指标细项上的对应关系是: 1.“打工收入”对应“工资性收入”; 2.“各项补贴”、“亲友社会馈赠或捐赠”、“子女赡养费”、“粮食补贴”之和对应“转移性收入”,其中“亲友社会馈赠或捐赠”、“子女赡养费”属于“其他转移性收入”范畴; 3.《精准识别入户普查表》、《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农户收入明白卡》和《脱贫入户核查明白卡》)中各类补贴不包含养老金,《贫困户信息对照采集表》、《贫困户信息采集表》中的养老金只采集不计算。 二、关于贫困户表格采集顺序的问题 根据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规范流程,贫困户档案资料表格应该采集顺序为: 第一步,2017年底新识别新增加的贫困户及返贫户,先采集

填写《精准识别入户普查表》,做好新识别认定工作; 第二步,对新识别认定的贫困户及返贫户,采集填写《2017年度贫困户信息采集表》时,凡《精准识别入户普查表》中已有的信息,按识别普查表信息填写,没有的按信息采集表上要求填写。贫困户写申请书、返贫户也要写返贫申请书、村公示、乡公示,最后批复下发后填写《贫困户精准扶贫明白卡》。 第三步,对2017年底认定的新脱贫户,先采集填写《脱贫入户核查表》,再填写《2017年度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凡《脱贫入户核查表》中已有的信息,按核查表信息填写,没有的按信息采集表上要求填写。村公示、乡公告,最后填写脱贫光荣证。 第四步,按照时间节点,精心组织人员做好《贫困户信息对照表》工作,按要求进村入户一户一户对照校准,贫困户纸质档案与系统内信息相符,重点核对贫困人口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和家庭人口数,该减去的死亡、出嫁、分户迁出减去掉,该增加的户漏人增加上,达到表册上的信息与贫困人口的证件、家庭实际情况相一致。 三、农户家庭收入计算为2016年10月1日至2017年9月30日,是否可以按自然年度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进行采集的问题 根据杞脱贫组〔2017〕26号《杞县2017年度扶贫对

雅思阅读判断题

雅思阅读判断题

一、两大类型判断题有两大类题型:一种是 TRUE / FALSE/ NOT GIVEN ,另一种是YES/ NO/ NOT GIVEN 。两者的出题方法和指令有所不同。前者的提问方式是Do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gree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Reading Passage X? 而后者的提问方式是Do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gree with the views of the writer in Reading Passage X? 虽然一类考查的是考生对于文章信息的理解,一类是考查对作者观点的把握,可是这两种题型从解题方法上来说是几乎完全一致的。除了在答题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题型之外,考生在复习备考的时候,基本不用注意这两种题型的差别。 二、顺序原则从剑桥真题以及考生的实际考 试体验,几乎所有的判断题都是严格遵守“顺序原则”的,也就是说题目的顺序与文章的顺序是一致的。 三、只考细节判断题属于细节题,因此几乎不

需要考生对上下文的理解并进行推断,同时考生亦不能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直接判断。 简单地说来,考生解题的关键不是对文章大意的把握,而是找到与题目相关的原文,根据原文的信息进行解题。 四、同义转换和所有的雅思阅读细节题一样, 判断题的题目都是基于原文,与原文形成同义转换(paraphrasing) 的关系。同义转换包括同义句型转换和同义词转换两种类别。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判断题的解题步骤和技巧 一、浏览文章 阅读文章的标题、副标题、小标题、图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对于文章主题的把握有助于判断题的解题。 二、阅读题目,划出定位词

程序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

程序的三种基本逻辑结 构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学习目标 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理解程序框图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学习过程 提出问题 (1)请大家再次观察上节课中所画的一些程序框图例子. (2)回答什么是顺序结构什么是条件分支结构什么是循环结构、循环体 (3)试用程序框图表示循环结构. (4)指出三种基本逻辑结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讨论结果: 很明显,顺序结构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步骤组成的,这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三种逻辑结构可以用如下程序框图表示: 顺序结构 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 应用示例 例1 阅读以下程序框图,分析其所实现的算法功能. 算法分析:第1步,0+1=1. 第2步,1+2=3. 第3步,3+3=6. 第4步,6+4=10. …… 第100步,4 950+100=5 050. 步都可以表示为第(i-1)步的结果+i=第i 步的结果. 为了方便、有效地表示上述过程,我们用一个累加 变量S 来表示第一步的计算结果,即把S+i 的结果 仍记为S ,从而把第i 步表示为S=S+i , 其中S 的初始值为0,i 依次取1,2,…,100,由 于i 同时记录了循环的次数,所以也称为计数变量. 解决这一问题的算法是: 第一步,令i=1,S=0. 第二步,若i≤100成立,则执行第三步;否则,输 出S ,结束算法. 第三步,S=S+i. 第四步,i=i+1,返回第二步. 程序框图如右: (1)(2) 点评:在数学计算中,i=i+1不成立,S=S+i 只有在i=0时才能成立.在计算机程序中,它们被赋予了其他的功能,不再是数学中的“相等”关系,而是赋值关系.变量i 用来作计数器,i=i+1的含义是:将变量i 的值加1,然后把计算结果再存贮到变量i 中,即计数器i 在原值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变量S 作为累加器,来计算所求数据之和.如累加器的初值为0,当第一个数据送到变量i 中时,累加的动作为S=S+i ,即把S 的值与变量i 的值相加,结果再送到累加器S 中,如此循环,则可实现数的累加求和. 变式训练 已知有一列数 1 ,,43,32,21 n n ,设计框图实现求该列数前20项的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