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
安全气囊控制模块 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控制模块是一种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控制车辆的安全气囊系统。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检测撞击:安全气囊控制模块通过安装在车辆中的各种传感器来检测车辆是否发生了碰撞或撞击。传感器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车辆碰撞传感器等。
2. 信号处理:一旦传感器监测到碰撞或撞击事件,它会将相应的信号发送给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安全气囊控制模块会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以确定是否需要激活安全气囊系统。
3. 决策逻辑:根据处理后的信号,安全气囊控制模块会根据预设的决策逻辑来判断是否需要部署安全气囊。决策逻辑可以包括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车辆的速度、是否有乘客等因素。
4. 激活安全气囊:如果安全气囊控制模块判断需要部署安全气囊,它会通过车辆电气系统发送信号给相应的安全气囊装置。安全气囊装置接收到信号后会迅速充气,填充气囊,以保护车辆乘客免受碰撞产生的冲击。
5. 事件记录:安全气囊控制模块还可以记录与碰撞相关的数据,如撞击强度、车速、安全气囊是否正常部署等信息,以供事故调查和保险索赔等用途。
总的来说,安全气囊控制模块通过检测车辆的碰撞事件,并且
根据事先设定的决策逻辑来决定是否部署安全气囊,以确保车辆乘客在碰撞事故中得到保护。
安全气囊系统
车身电器
安全气囊系统一般装有2~4个 碰撞传感器,在前左、右挡泥板各 装一个,有的在前保险杠中间装有 一个,有的车内还装有一个。碰撞 传感器常采用惯性式机械开关结构。 图7.4为凌志轿车采用的惯性开关
车身电器
车身电器
• 碰撞传感器在正常情况下,偏心转子和 偏心重块在弹簧张力作用下,顶靠在与 外壳固结的止动块上,活动触点与固定 触点不接触;当汽车在传感器控制的方 向受到碰撞,且冲击力超过传感器的设 定值时,偏心块在惯性力作用下带动偏 心转子克服弹簧张力而转动,使其上的 活动触点与固定触点闭合,从而向ECU发 出信号,以驱动充气元件。
车身电器
位于气囊下部的充气元件由电雷管、火 药、气体发生剂、缓冲垫、过滤屏、过滤 网及外壳等组成,当碰撞发生后,电雷管 引爆火药,产生大量高温气体,冲撞或粉 碎气体发生剂,同时使高温气体降温并继 续产生气体。经过多次过滤,除去烟雾及 灰尘,从气体喷口喷入气囊,使气囊在车 辆碰撞的瞬间充满气体。
车身电器
充气元件结构
车身电器
螺旋连接器 充气元件与气囊安装在方向盘上,随 时与方向盘—起转动,螺旋连接器用于将 随方向盘转动的电雷管引线与固定的ECU导 线联接起来,螺旋连接器由转子、壳体、 导线和解除凸轮组成。转子与解除凸轮之 间有连接凸缘与凹槽,转动方向盘时,两 者相互接触,形成整体旋转。约5m长的螺 旋导线装在螺旋连接器内,可随方向盘任 意方向旋转2.5圈而不拖动异物。此外,在 螺旋连接器上还接有喇叭开关触点;
汽车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安全气囊系统-_第24讲 安全气囊系统结构原理
1. 掌握碰撞传感器和气囊组件的结构原理 2. 理解气囊电控单元SRS ECU的结构组成 3. 了解碰撞传感器和气囊组件的功能与分类方法
5.3.4 安全气囊的组成
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 传 感 器:碰撞信号传感器(左右各一只)
碰撞防护传感器( SRS ECU 内) 电控单元:SRS ECU 执 行 器:气囊组件
5.3.4 气体发生器(充气器)
壳 体:冷压成一体,内装充气剂3、滤网2和点火器5 上盖6:制有若干个充气孔 下盖1:制有安装孔
充 气 剂3:叠氮化钠NaN3固体药片 无色六方形晶体,有剧毒!约300℃时分解。
金属滤网2:过滤渣粒 点 火 器5:电雷管
5.3.4 点火器
结构组成: 药 筒: 引爆炸药:叠氮化铅Pb(N3)2 电 热 丝: 电 极: 陶 瓷 片:绝缘 引出导线: 工作情况: ——电热丝通电引爆引药,炸药瞬间爆炸产生热量,药筒内温度和压力急剧升 高并冲破药筒,充气剂受热分解,释放氮气充入气囊使其膨开。
安全气囊控制组件SRS ECU电路
本 田 轿 车 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囊
SRS
ECU 电 路
5.3.4 气囊组件
驾驶席气囊组件
乘员席气囊组件
5.3.4 驾驶席SRS气囊组件
结构组成: 装饰盖:表面模压撕印
减小膨开阻力 气 囊:聚酰胺织物(尼龙)
安全气囊的电子控制原理
• 发生碰撞时,传感器检测到冲击力,触发安全气囊充气装置 • 充气装置迅速产生气体,使安全气囊充气展开 • 安全气囊在碰撞过程中保护乘员,减少伤害 • 碰撞结束后,安全气囊自动泄气,准备下一次使用
安全气囊在汽车安全系统中的地位
安全气囊在汽车安全系统中的地位
• 安全气囊是汽车被动安全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与安全带、刹车辅助系统等其他安全装置共同构成汽车安全系统 • 安全气囊能够有效减轻碰撞对乘员的伤害,降低事故死亡率
03
安全气囊的电子控制算法
碰撞传感器的信号处理与算法
碰撞传感器的信号处理
• 碰撞传感器将碰撞产生的冲击力转换为电信号 • 电子控制单元(ECU)对碰撞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滤波、放大和模数转换等处理 • 对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碰撞以及碰撞的严重程度
碰撞传感器的信号算法
• 采用阈值判断法,设定碰撞传感器的阈值,当信号超过阈值时,判断为发生碰撞 • 采用时间差判断法,根据碰撞传感器信号的时间差,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 • 结合多种算法,提高碰撞判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安全气囊的功能
• 在车辆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展开,保护乘员免受撞击 • 减少碰撞对乘员的伤害,降低事故死亡率 • 配合安全带等其他安全装置,提高整体安全性能
安全气囊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的类型
• 正面安全气囊:位于驾驶员和乘客的前方,用于保护乘员头部和胸部 • 侧面安全气囊:位于车门和座椅之间,用于保护乘员肩部、腰部和髋部 • 膝部安全气囊:位于驾驶员和乘客的膝部位置,用于保护乘员下肢 • 乘员感知安全气囊:能够根据乘员体型和位置自动调整充气量和充气时间
第6章 安全气囊系统(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6.2.5 安全气囊系统线束与保险机构
为了便于区别电器系统线束插接器,安全气囊系统的插接器与 汽车其它电器系统的插接器有所不同。目前安全气囊系统采用 的线束插接器绝大多数都为黄色插接器。安全气囊系统的插接 器采用导电性能和耐久性能良好的镀金端子,并设计有防止气 囊误爆机构、电路连接诊断机构、插接器双重锁定机构和端子 双重锁定机构等保险机构,用以保证气囊系统可靠工作。
精品课件
6.3.2 智能安全气囊系统的特点与组成
1. 宝马BMW高级安全电子系统的特点
BMW公司将自己的智能安全气囊系统称为高级安全电子系统 ASE。
高级安全电子系统ASE由一个主控制单元、安全和网关模块 SGM和多个卫星式控制单元组成。这些卫星式控制单元及其传 感器散布于车辆上的各个重要位置,并与SGM交换信息。
1.按碰撞类型分类
根据碰撞类型的不同,安全气囊可分为正面碰撞防护安全气 囊、侧面碰撞防护安全气囊、膝部碰撞防护安全气囊和顶部碰 撞防护安全气囊。
2.按照安全气囊安装数目分类
按照安全气囊安装数目可分为单气囊系统(只装在驾驶员侧)、 双气囊系统(驾驶员侧和前排乘客侧各有一个安全气囊)和多气 囊系统。
3.按照安全气囊的触发机构分类
图6-10 防止气 囊误爆机构结
构与原理 a)插接器正常 连接时,短路 片与端子脱开; b)插接器拔开 时,短路片将
安全气囊原理
安全气囊原理
安全气囊是一种车辆安全装置,它能在发生碰撞时迅速充气,为车内乘客提供额外的保护。安全气囊的原理是基于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质。
安全气囊的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充气装置组成。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传感器会感知到碰撞的力度和方向,然后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信号来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安全气囊。
一旦控制单元决定启动安全气囊,它会通过电路向充气装置发送信号。充气装置内部储存着化学反应所需的化合物,一旦接收到信号,化合物会立即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被储存在气囊的容器内。
在化学反应的作用下,气囊内的气体被迅速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起来。当乘客碰撞到安全气囊时,气囊能够有效地减轻碰撞的冲击力,并且能够缓解乘客与车身内部零部件的直接接触,减少乘客受伤的可能性。
安全气囊的充气速度非常快,通常在几十毫秒内就能完全充气。它起到的保护作用是瞬间发生的,能够迅速减轻碰撞对乘客的伤害。随后,气囊会逐渐放气,恢复到原来的形状。
总的来说,安全气囊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产生气体来迅速充气,为乘客提供防护。这种装置在车辆碰撞时能够起到有效的减轻冲击力和保护乘客的作用,对于车辆安全非常重要。
电控安全气囊的结构与检修
二、安全气囊系统分类
• 按碰撞类型
正面防护安全气囊 侧面防护安全气囊 顶部碰撞防护安全气囊。 下肢用安全气囊
• 按气囊数目
单气囊系统 双气囊系统 多气囊系统等。
二、安全气囊系统分类
按气囊保护对象分:
驾驶员用 前排乘员用 侧面防撞用 后排乘员用 下肢用
三、汽车对安全气囊的要求
• 安全可靠:安全气囊的使用年限为7-15年。 若在事故中开启或超过使用年限应全套更换 能正确区分制动减速度和碰撞减速度的区别,准时打开,不得有误爆现 象。 • 灵敏度高 当汽车发生碰撞时,在二次碰撞前打开(30mS内) • 有防误爆功能 减速度过低,轻微碰撞不能引爆 • 有自动诊断功能 电控SRS要有备用电源,系统要及时发现故障,并以报警灯的形式报告驾 驶员。
气囊工作原理
• 点火器引爆气 囊的条件是前 碰撞传感器与 安全气囊ECU 内的安全传感 器必须同时接 通。
• 当汽车车速低于30km/h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减速度和 惯性力较小,安全传感器和中央传感器将此信号送到安全 气囊ECU,安全气囊ECU判断结果为不引爆安全气囊,只引 爆安全带收紧器的点火器。与此同时,向左、右安全带点 火器发出点火指令使安全带收紧,防止驾驶员和乘客受伤。 • 当汽车车速高于30km/h发生碰撞时,碰撞产生的减速度和 惯性力较大,安全传感器和中央传感器将此信号送到安全 气囊ECU,安全气囊ECU判断结果为需要引爆安全气囊和安 全带收紧器共同保护驾驶员和乘客。与此同时,向左、右 安全带点火器和安全气囊点火器发出点火指令,在安全带 收紧的同时,驾驶员侧气囊和乘客侧气囊同时打开,达到 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目的。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
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包括汽车安全、舒适性控制和信息通讯系统,主要是用于增强汽车的安全、舒适和方便性。增强汽车安全性的如:安全气囊、安全带、中央防盗门锁;增强汽车舒适性的如:自适应空调、座椅控制;增强汽车方便性的如:自动车窗、电动门锁、电动后视镜、电动车顶(天窗)等和满足多种用电设备需求的电源管理系统等。还有用于和社会联结,以及协调整车各部分的电子控制功能,将大量计算机、传感器与交通管理服务系统联结在一起的综合显示系统、驾驶员信息系统、导航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
1 .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
汽车安全的概念分为两个内容:一是主动式安全技术,即通过事先防范来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二是被动安全技术,即事故发生后对乘员的保护,以尽量减少事故对人员伤害的安全技术。
安全气囊控制系统是一种被动安全技术装置,由触发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气囊三部分组成。触发装置包括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储备电源和监控装置。由电子控制系统接收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并进行分析,以判定是否发生碰撞事故。若发生了碰撞则对气体发生器发出指令,迅速吹胀气囊,整个过程约需0.03s。触发装置中的监控装置可连续自我监控,确保整个气囊系统在任何时刻都处于准备工作状态。
安全气囊在碰撞过程中对人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其工作采用的方式,其爆破力造成的冲击对人体也有一定的伤害。因而目前研究的重点是智能型安全气囊,智能型安全气囊技术是采用重量传感器或者红外、超声波等传感器来探测判断座位上是否有人,乘坐者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乘坐者体重、身高等因素,碰撞的强度等,根据探测到的信息,确定气囊是否点爆、点爆力有多大,即气囊展开的程度(气压与速度)。从而,达到最合适的充气状态,以免由于强烈的冲击而伤害乘坐者。并且与安全带形成总体控制,以对乘客形成最佳保护。国外在这方面研究非常多,已有车型安装了双级爆破安全气囊。智能化安全气囊系统是今后整体安全气囊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可更好地识别乘客类型,并根据正撞与侧撞力度不同,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如今侧撞保护系统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而尾撞则靠头枕来保护,正面、侧面、帘式气囊等发展很快,这主要都是靠ECU控制来实现。
简述安全气囊系统的功用
简述安全气囊系统的功用
安全气囊系统是现代汽车中一项重要的被动安全装置,它的主要功用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提供额外的保护,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伤害。安全气囊系统由多个部件组成,包括气囊、传感器、控制单元和充气装置。
安全气囊系统的主要功用之一是减轻碰撞时乘员的冲击力。当车辆发生碰撞时,传感器会检测到碰撞的冲击力并向控制单元发送信号。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信号判断是否需要充气并在数毫秒内触发充气
装置。一旦气囊充气,它会迅速膨胀形成保护垫,减少乘员受到的直接冲击和伤害。安全气囊通常是以驾驶员和乘客座位前方的方向部署,并且一辆车上可能有多个气囊。
此外,安全气囊系统还能够帮助保护乘员的头部和颈部。一些车型配备了侧面气囊和头部气囊,当发生侧面碰撞时,这些气囊会迅速充气,提供额外的保护,减少头部和颈部受到的伤害。
安全气囊系统还有助于减少乘员与车内其他硬物的直接接触。在车辆碰撞时,乘员有可能会因惯性而撞到车内的方向盘、仪表板或门窗等硬物上。安全气囊的充气能够为乘员提供一个柔软的缓冲层,减少与硬物的直接接触,从而减轻伤害。
总的来说,安全气囊系统在车辆碰撞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减轻乘员受到的冲击力和伤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安全气囊并不能完全防止所有碰撞伤害,而且在部分情况下可能会造成额外的伤害,如小型碰撞、乘员位置不正确等情况。因此,正确使用安全带和保持适当的驾驶姿势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乘员在意外事故中的最大安全。
安全气囊系统简介
安全气囊系统简介
安全气囊系统简介
⒈概述
安全气囊系统是现代汽车中一项重要的 pass。它通过检测车辆发生碰撞时的撞击力和方向,自动触发和充气来保护车辆乘员免受撞击带来的伤害。本文介绍了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原理、各个部件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⒉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系统基于电子传感器,当车辆发生撞击时,传感器会立即检测到撞击并向气囊控制模块发送信号。控制模块根据信号的强度和方向判断触发哪个气囊,并在数毫秒内触发气囊充气,以减轻乘员在撞击中的伤害。
⒊主要部件
安全气囊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件组成:
a) 撞击传感器:用于检测车辆撞击时的撞击力和方向。
b) 气囊控制模块:接收传感器信号并根据需要触发气囊充气。
c) 安全气囊:充气后提供乘员头部和身体的保护。
d) 安全带预紧器:在气囊充气前迅速拉紧安全带,以提供更好的保护。
e) 系统电源:供应系统所需的电能。
⒋注意事项
使用安全气囊系统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 保持正确的坐姿:驾驶员和乘员应正确坐在座椅上,保持与安全气囊的距离。
b) 系好安全带:安全气囊系统是安全带的补充而非替代,因此仍然需要系好安全带。
c) 儿童安全座椅:在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时,应遵循制造商的指导,并根据其要求关闭气囊。
d) 维护和检修:定期检查安全气囊系统的工作状态,注意更换维护周期到期的部件。
⒌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细如下:
a) 安全气囊系统示意图
b) 撞击传感器安装说明
c) 安全气囊系统维护日志表
⒍法律名词及注释
在本文所涉及的内容中,包含以下法律名词及其注释:
a) 法律名词1:注释1
b) 法律名词2:注释2
安全气囊系统和空调系统
安全气囊系统和空调系统
1. 安全气囊系统
1.1 简介
安全气囊系统是一种车辆 pass系统,即碰撞安全处理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当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会迅速充气,形成保护作用,减轻乘车人员受伤的程度。安全气囊系统包括多个组件,如传感器、控制装置和气囊装置。其中,传感器负责检测碰撞信号,控制装置接收传感器信号并决定是否充气,气囊装置则负责充气和保护乘车人员。
1.2 传感器
安全气囊系统中的传感器通常有碰撞传感器和侧撞传感器两种。碰撞传感器通过检测前方碰撞来触发充气,而侧撞传感器则监测车身侧面碰撞。传感器会采集到的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进行处理。
1.3 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是安全气囊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传感器信号并决定是否充气。控制装置通常由微处理器和相关电路组成,可以根据传感器信号判断碰撞的严重程度和类型,并在需要时触发气囊充气。
1.4 气囊装置
安全气囊充气后,能够迅速充满,并在产生巨大的气压的情况下迅速放气。气囊通常由高强度的织物制成,可以承受冲击力。在充气后,气囊能够为乘车人员提供额外的保护,减轻碰撞时对人体的伤害。
2. 空调系统
2.1 简介
空调系统是车辆内部的温度和湿度调节系统,能够使车内环境保持一个舒适的温度和湿度。空调系统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蒸发器风扇和控制装置组成。通过循环制冷剂的方式,空调系统能够将热量排出车外,达到调节车内温度的目的。
2.2 压缩机
压缩机是空调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将制冷剂进行压缩,提高其压力和温度。
压缩机一般由电动机驱动,通过连杆机构和曲轴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制冷剂的往复运动。
第二节电子式安全气囊
第二节电子式安全气囊
一、系统概述
电子式安全气囊系统由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因其内包含有传感器,也称为气囊传感器总成或中央气囊传感器总成)、充气装置、气囊和螺旋电缆组成。有些车型还在这一系统上增加电子式安全带收紧器。通常充气装置和气囊做成一体。
因车型和生产年份的不同,整个系统的组成也各有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传感器和气囊的数量上。下面以凌志(LEXUS)LS400车型为例,说明电子式安全气囊系统的组成及其变化过程。丰田其他车型安全气囊的组成和变化也大同小异。
(1)1989~1992年7月配置的LS400 UCFl0车型安全气囊系统由左右两个前气囊传感器、中央气囊传感器总成、驾驶员充气装置和气囊以及螺旋电缆、警告灯等组成。系统如图12所示。
图12 1989~1992年款凌志LS400 UCFl0车型安全气囊系统
(2)1992年8月~1994年9月配置的UCFl0车型安全气囊系统则在以前车型的基础上增加了前乘员充气装置、气囊以及前排座椅安全带收紧器。系统如图13所示。
图13 1992~1994年款凌志LS400 UCFl0车型安全气囊系统
(3)1994年10月以后,凌志LS400车型安全气囊系统由UCFl0改型为UCF20。1994年10月~1996年7月,凌志LS400的安全气囊系统取消了两个前气囊传感器,原来的中央气囊传感器总成则称为气囊传感器总成。安全带收紧器也由原来的电子式改为机械式,不出现在这一电子式安全气
囊系统内。整个系统简化后如图14所示。
图14 1994~1996年款凌志LS400 UCF20车型安全气囊系统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
山东菏泽学院 江 峰
电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汽车,几乎已经深入到汽车所有的系统,大大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在一些高档豪华轿车上,微处理器的使用量已多达48个,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目前,汽车电子化程度的高低已成为衡量汽车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1.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PI)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与传统化油器供油系统相比,突出优点在于对空燃比的控制更为精确。通过微处理器对各种不同传感器送来的数据进行判断和计算,来控制喷油器以一定的油压,准确、迅速地把一定量汽油直接喷入进气管中。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按喷油器的喷射位置不同可以分为单点喷射系统(MPl)和多点喷射系统(HPl)两种。电喷技术提高了汽油的雾化、蒸发性能,车辆加速性能更好,发动机功率、转矩得以显著提高,最大限度地节油和净化排气,因此是节约能源,降低排污的有效措施。
2.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ESA)
微机控制的电子点火系统可控制并维持发动机点火提前角(ESA)在最佳范围内,使汽油机的点火时刻更接近于理想状态,进一步改善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排气污染。该系统主要由与点火有关的各种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 U)、点火电子组件、点火线圈、配电器、火花塞等组成。其中传感器用来不断地收集与点火有关的发动机工作状况信息,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微处理器,作为运算和控制点火时刻的依据。电子控制器也叫微处理器,是电子点火系统的中枢,用来接收传感器收集到的信号,并且在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判断、计算后,给电子点火组件输出最佳点火时刻和初级电路导通时间的控制信号。
汽车安全气囊电控通用课件
锁扣预紧器
使用火药作为动力。锁扣上面与织带相连,下 面由钢丝绳与预紧器内的活塞相连。
发生碰撞时,通过点火设备点爆安装在预紧器 上的火药,火药燃烧产生气体充入气室 内。活塞在气体的压力下向右移动,通过钢丝 绳将锁扣向下拉回约80mm,消除安全带 与乘员间的间隙。在活塞中安装有钢球,使得 活塞只能向右移动,防止在安全带的拉 力下活塞向左移动。
多点式和单点式二者的比较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气袋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控制机理 是各生产厂家严格保密的核心技术。气袋控制 系统要能准确判断出正撞、偏撞、斜撞、撞树 等各种复杂情况的碰撞强度,并准时点爆气袋。 控制系统主要有机械式、模拟电子式、 智能式几种。机械式控制系统主要用于低成本 的气袋系统,应用正在减少。
2、元件及电路应为可在线测试的。 3、减少耗电,使系统在主电源掉 电情况下可继续工作。 4、储存故障代号,以备事后诊断。
气袋的形式有两种 一种体积比较大,即使乘客不系安
全带也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主要在 美国市场,因为美国法规对安全带的佩 戴没有强制性;
一种体积较小,与安全带配合使用, 是将安全气袋与三点式安全带共同组成 一个乘员保护系统使之达到最佳的乘员 保护效果。这种气袋主要在欧洲市场应 用,因为欧洲对安全带的佩戴有强制性 要求。
事故中保护
目前气袋系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与安全带配合 使用,当低速碰撞时,主要是安全带对乘员起 保护作用,当发生高速碰撞时,才启动气袋对 人进行保护,此时气袋主要保护人的面部,又 称之为“面袋”。第二种是单独起保护作用,发 生碰撞时,气袋要保护人的头部和胸部。第二 种气袋的体积较大(对司机侧气袋为60升以上), 充气时间长,充气量大,启动气袋的碰撞车速 较低,造价高。第一种气袋的体积较小,(对司 机侧气袋为40升左右),充气量小,充气时间 短,启动气袋的碰撞车速高,造价低。就我国 情况看,第一种气袋更适合我国国情。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件--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培训
精品培训示范教材
9
项目十二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培训
图12-2 碰撞传感器
精品培训示范教材
10
项目十二 安全气囊系统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培训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2)安全传感器 一般安装于SRS ECU内。 向ECU提供控制信号以确定是否真的发生碰撞,防止 因碰撞传感器的短路而造成气囊误打开。 当任意碰撞传感器 + 安全传感器都接通打铁回路,SRS电路才会接通,气囊才会 充气,如图12-4所示。
图12-3 碰撞传感器工作原理
精品培训示范教材
11
项目十二 安全气囊系统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培训
图12-4 安全传感器工作原理
精品培训示范教材
12
项目十二 安全气囊系统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培训
活动二 安全气囊系统的结构和原理
(3)乘员区别传感器 一般安装在乘客座椅下方 。用来检测座椅垫上是否有乘客或物品。若座椅是空的 或座椅上放置重量非常轻的物品时,SRS ECU检测到这一信号,当发生正面碰撞时, 不展开乘客侧安全气囊,避免不必要的维修成本。 一般采用压电式。 二、安全气囊控制单元 其功能是连续监测汽车行驶过程中传感器输送来的信号,经计算处理后,确定是 否需要气囊展开,如图12-5所示。此外,SRS ECU还不断地对系统中的主要部件和 外部电路进行诊断检测。一旦系统有故障被ECU的诊断功能检测出来,便以故障码的 形式存于存储器中,同时点亮SRS指示灯提示安全气囊系统有故障。
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原理
• 4、 气囊前传感器中有电气检查机构。
中央安全气囊传感器(电子式传感器)
• 电子式加速度计对汽车正向加速度进行连续测量,并将结果输送 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内有一套复杂的碰撞信号处理程序,能够 判定气囊是否需要打开。如需要,微处理器便会接通点火电路, 如果机电式保险传感器也闭合,则气体发生器电路接通,气囊打 开。
4-1 传感器主接头
控装置,使双安全带拉 紧而起到安全保护作用。
3-1 自诊断接线柱
• 偏心锤式传感器有4个引
8
3-2自诊断接线柱脚,
其中2个引脚接中央 器,另外2个引脚为
9
4-2传感器主控接头制 自诊
断引脚。
1.心轴 : 2.扭力弹簧: 3.重锤 : 4.转盘: 5.8.触桥: 6.插头: 7.止位挡快: 9.静触头
电控发动机维修
安全气囊的电子控制原理
安全气囊(SAB)系统工作原理
• 一 安全气囊的作用 • 二 安全气囊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 三 安全气囊的工作程序 • 四 安全气囊系统基本组成 • 五 安全气囊警示灯 • 六 安全气囊电源 • 七 座椅安全带张紧器 • 八 控制模块连接器 • 九 控制模块的诊断功能 • 十 控制模块的故障处理 • 十一 故障代码
R5
R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按其结构可分为机电式和电子式两种。
1. 传感器按其结构可分为机电式和电子式两种 (1) 机电式传感器 机电式传感器有Breed式和Techner式两种,其结构如图8.4和图8.5所示。
当汽车以TBD以上的车速发生碰撞时,感应块便移向触点,如碰撞传感器与非碰 撞传感
器同时闭合,则引发器接通点火电路,气囊膨开。
侧面碰撞防护安全气囊系统和顶部碰撞防护安全气囊系统也将逐渐普及。
2. 按照安全气囊安装数目分 按照安全气囊安装数目可分为单气囊系统(只装在驾驶员侧)和双气囊系统(驾驶 员侧和副驾驶员侧各有一个安全气囊)两种。
3. 按照安全气囊的触发机构分 按照安全气囊的触发机构可分为电子式和机电式两种。
电子式安全气囊只用一个减速仪,一般都安装在朝着车厢的前方。
如果汽车以40km/h的车速撞到一辆停放的同样大小的汽车上,或以不低于 20km/h的车速迎面撞到一个不可变形的固定障碍物上,碰撞传感器便会动作,接通 搭铁回路。
否则,安全气囊系统不工作。
2 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结构组成 2.1 碰撞传感器 传感器用于检测、判断汽车发生事故后的撞击信号,以便及时启动安全气囊,并 提供足够的电能或机械能点燃气体发生器。
实验和实践证明,汽车装用安全气囊后,
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对驾驶员和乘员的伤害程度大大减小。
有些汽车不仅装有前端安全气囊,还装有侧向安全气囊,在汽车发生侧向碰撞时, 也能使侧向安全气囊充气,以减小侧向碰撞时的伤害。
1.5 安全气囊系统的有效范围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并非在所有碰撞情况下都能起作用。
正面安全气囊系统在汽车从正前方或斜前方30°角(如图8.3所示)范围内发生碰 撞且其纵向减速度达到某一值(通常称为减速度阈值)
(1) SRS逻辑模块 主要用于监测汽车纵向减速度或惯性力是否达到设定值,控制气囊组件中的点火 器引爆点火剂。
SRS逻辑模块由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串行输入/输出接口、只读存储器 ROM、随机存储器PA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和定时器等组成。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SRS ECU不断接收前碰撞传感器和防护碰撞传感器传来的车 速变化
金属滤网安装在气体发生器的内表面,用来过滤充气剂和点火剂燃烧后的渣粒。
目前,大多数气体发生器都是利用热效反应产生氮气而充入气囊的。
在点火器引爆点火剂的瞬间,点火剂会产生大量热量,氮化钠受热立即分解释 放氮气,并从充气孔充入气囊。
(2) 点火器 点火器外包铝箔,安装在气体发生器内部中央位置,其分解图如图8.10所示。
(5) 底板 气囊和充气器装在底板上,底板装在方向盘或车身上,气囊膨开时,底板承受气 囊的反力。
8.2.3 安全气囊计算机 安全气囊计算机主要由安全气囊(SRS)逻辑模块、信号处理电路、备用电源电路、 保护电路和稳压电路等组成,保险传感器一般与SRS ECU一起被制作在SRS控制组件 中。
福特汽车公司林肯城市轿车SRS控制组件的内部结构如图8.11所示。
当汽车遭受前方一定角度范围内的碰撞时,安装在汽车前部和SRS ECU内部的碰 撞传感器都会检测到汽车突然减速的信号,并将信号输入SRS ECU,以便判断是否 发生碰撞。
当汽车遭受碰撞且减速度达到设定值时,SRS ECU发出控制指令将气囊组件中的 点火器(电雷管)电路接通,电雷管引爆使点火剂(引药)受热爆炸(即电热处通电发热 引爆炸药)。
机电式安全气囊要求在车前方有多个传感器。
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偶然触发充气的可能性,可同时共用两种机构,只有当两种机 构的传感器都探知到1个冲击时,气囊才触发而充气膨胀。
1.2 安全气囊系统的基本组成 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气囊组件、气体发生器、电控装置(ECU )等组成,如 图1所示。
1.3 安全气囊系统工作原理
作为标准件安装到一些小型、紧凑型轿车上。
1.1 安全气囊的分类 1. 按碰撞类型分
根据碰撞类型的不同,安全气囊可分为正面碰撞防护安全 气囊系统、侧面碰撞防护安全气囊系统和顶部碰撞防护安全气 囊系统。 正面碰撞防护安全气囊系统在欧美轿车的驾驶员和副驾驶 员处有较高的安装率。 实际交通事故统计表明,安全气囊与三点式安全带配合使 用,对正面碰撞事故中的乘员具有更好的保护效果。
仪表板上的SRS提示灯可直接向驾驶员提供安全气囊系统的状态信息。
逻辑存储器中的状态信息和故障代码可用专用仪器或通过特定方式从串行通信 接口调出,以供装配检查与设计参考。
(2) 信号处理电路
信号处理电路主要由放大器和滤波器组成,用于对传感器检测的信号进行整形、 放大和滤波,以便SRS ECU能够接收、识别和处理。
(3) 气囊
气囊按布置位置可分为驾驶员侧气囊、乘客侧气囊、后排气囊、侧面气囊、顶部 气囊等; 按大小可分为保护整个上身的大型气囊和主要保护面部的小型护面气囊。
护面气囊成本较低,但一定要和座椅安全带配合使用才有保护作用。
由于欧洲车普遍使用安全气囊,所以欧洲汽车多采用小型气囊。
美国汽车则针对未使用安全带设计,采用了大型气囊。
(6) 汽车正常行驶、正常制动或在路面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
减速度阈值由设计人员根据安全气囊系统的性能设定,不同车型安全气囊系统的 减速度阈值可能有所不同。
在美国,因为安全气囊系统是按驾驶员不配戴座椅安全带来设计的,气囊体积大、 充气时间长;
所以,安全气囊系统应在较低的减速度阈值时引爆点火剂,即汽车在较低的车速 (12km/h到22km/h)范围内行驶而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系统就应引爆点火剂,使充 气剂(叠氮化钠)受热分解给气囊充气。
1.4 安全气囊系统的动作过程 图2所示为奥迪轿车车速为50km/h时与前面障碍物相撞时气囊的引爆过程。
图8.2(a)所示,撞车10ms后,达到引爆系统引爆极限,点火器点燃气体发生器产 生氮气,驾驶员仍然直坐着。
图8.2(b)所示,40ms后,气囊已完全充胀,驾驶员向前移动,安全带斜系在驾驶 员身上并被拉长,部分冲击能量已被吸收
(2) 中央碰撞传感器
中央碰撞传感器有应变电阻片的半导体式和机械式两种。
半导体式传感器由应变电阻片和集成电路组成,如图8.7所示。
传感器测量减速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送至点火控制电路,用于判断安全气囊是 否需要启动。
机械式传感器正面碰撞中受到超过预定值的减速度时,其触点接触并启动安全气 囊。
(3) 保险传感器
电子控制安全气囊系统
1 概 述
安全气囊(Supplemental Restraint System,SRS),也称辅助乘员 保护系统。
它是一种当汽车遇到冲撞而急剧减速时能很快膨胀的缓冲 垫,可以保护车内乘员不致撞到车厢内部,是一种被动安全装 置,具有不受约束、使用方便和美观等优点。
近年来随着世界汽车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以及安全气囊制 造成本的降低,以往只在高档轿车作为选装件的安全气囊,现 已逐步发展到
时,才能引爆点火剂使充气剂受热分解给正面安全气囊充气。
在下列条件之一的情况下,安全气囊系统不会引爆点火剂,也不会给安全气囊充 气: (1) 汽车遭受侧面碰撞超过斜前方30°角时;
(2) 汽车遭受横向碰撞时;
(3) 汽车遭受后方碰撞时;
(4) 汽车发生绕纵向轴线侧翻时;
(5) 纵向减速度未达到设定阈值时:
气体发生器用专用螺栓和专用螺母固定在气囊支架上,装配时只能用专用工具进 行装配。
气体发生器由上盖、下盖、充气剂(片状叠氮化钠)和金属滤网组成,如图8.9所 示。
上盖有若干个充气孔,充气孔有长方孔和圆孔两种。
下盖上有安装孔,以便将气体发生器安装到气囊支架上。
上盖与下盖用冷压工艺压装成一体,壳体内装充气剂、滤网和点火器。
在日本和欧洲,由于安全气囊系统是按驾驶员配戴座椅安全带来设计的,气囊体 积小、
充气时间短,所以设定的减速度阈值较高,汽车在较高车速(19km/h到32km/h)范围 内行驶而发生碰撞时,安全气囊系统才能引爆点火剂使充气剂受热分解给气囊充气。
侧面安全气囊系统只有在汽车遭受侧面碰撞且其横向加速度达到设定的阈值时, 才能引爆点火剂使充气剂受热分解给侧面安全气囊充气而不会给正面安全气囊充气。
(2) 电子式传感器 电子式加速度计对汽车正向加速度进行连续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输送给ECU。
ECU内有一套复杂的碰撞信号处理程序,能够确定气囊是否需要膨开。
若需要气囊膨开,ECU便会接通点火电路,如机电式保险传感器同时也闭合,则 引发器接通,气囊膨开。
2. 传感器按其安装位置可分为前碰撞传感器、中央传感器和保险传感器
图8.2(c)所示,80ms后,驾驶员的头及身
体上部沉向气囊,气囊后面的排气孔将氮气在一定压力下匀速逸出。
图8.2(d)所示,110ms后,驾驶员向后移动回到座椅上,大部分气体从气囊中逸出, 前方恢复清晰视野。
由此可见,在安全气囊系统动作过程中,气囊动作时间极短。
从开始充气到完全充满的时间约为30 ms;从汽车受碰撞开始,到安全气囊收缩 为止,所用时间极为短暂,仅为120 ms左右,而人的眼皮眨一下所用时间约为300 ms左右。
信号,经过数学计算和逻辑判断后,确定是否发生碰撞。
当判断结果为发生碰撞时,立即运行控制点火的软件程序,并向点火电路发出点 火指令引爆点火剂;
点火剂引爆时产生大量热量,使充气剂受热分解释放气体给SRS充气。
除此之外,SRS ECU还要对控制组件中关键部件的电路不断进行诊断测试,并通 过SRS指示灯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故障代码来显示测试结果。
(3) 备用电源电路
安全气囊系统有两个电源:一个是汽车电源;另一个是备用电源。
备用电源又称为后备电源或紧急备用电源,备用电源电路由电源控制电路和2个 电容器组成。
在单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组件中,设有一个逻辑备用电源和一个点火备用电源。
目前汽车上配置的气囊数量有增多的趋势,别克1995年推出的概念车XP2000配备 有8个安全气囊。
驾驶员侧气囊多采用尼龙布涂氯丁橡胶或有机硅制成。
橡胶涂层起密封和引燃作用;气囊背面有两个泄气孔;乘客侧气囊没有涂层, 靠尼龙布本身的孔隙泄气。
(4) 饰盖
饰盖是气囊组件的盖板,上面模制有撕缝,以便气囊能冲破饰盖膨开。
点火剂包括引爆炸药和引药,引出导线与气囊连接器插头连接,连接器中没有 短路片(铜质弹簧片)。
当连接器插头拔下或插头与连接器未完全结合时,短路片将两根引线短接,防止 静电或导电将电热丝电路接通而造成气囊误膨开。
当SRS ECU发出点火指令时,电热丝电路接通,电热丝迅速红热引爆引药;
引爆炸药瞬间爆炸产生热量,药筒内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并冲破药筒,使充气剂 受热分解释放氮气充入气囊。
传感器按其功能可分为碰撞传感器和保险传感器两种,碰撞传感器负责检测碰撞 的激烈程度。
如果汽车以40km/h的车速撞到一辆停放的同样大小的汽车上,或以不低于 20km/h的车速迎面撞到一个不可变形的固定障碍物上,碰撞
传感器便会动作,接通搭铁回路;
保险传感器,也称触发传感器,其闭合的减速度要稍小一些,起保险作用,防止 因碰撞传感器短路而造成误膨开。
保险传感器有机械型和汞开关型等,如图8.8所示。
8.Baidu Nhomakorabea.2 安全气囊组件
气囊组件主要由气体发生器、点火器、气囊、饰盖和底板组成。
驾驶员侧气囊组件位于方向盘中心处,乘客侧气囊组件位于仪表板右侧手套盒 的上方。
(1) 气体发生器
气体发生器又称充气器,用于在点火器引爆点火剂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 气囊膨开。
点火剂引爆时,迅速产生大量热量,使充气剂(叠氮化钠固体药片)受热分解并释 放出大量氦气充入气囊,气囊便冲开气囊组件上的装饰盖板鼓向驾驶员和乘员;
使驾驶员和乘员面部和胸部压靠在充满气体的气囊上,在人体与车内构件之间铺 垫一个气垫,将人体与车内构件之间的碰撞变为弹性碰撞。
通过气囊产生变形和排气节流来吸收人体碰撞产生的动能,从而达到保护人体 之目的。
(1) 前碰撞传感器
前碰撞传感器安装在前翼子板内,主要由偏心转子、偏心重块、固定触点和旋转 触点等组成,如图8.6所示。
不发生碰撞时,偏心转子在螺旋弹簧弹力作用下处于图8.6(a)所示位置,固定触 点和旋转触点不接触;
当发生正面碰撞,且作用在偏心重块上的减速度超过预定值时,偏心重块、偏心 转子和旋转触点作为整体向左运动,使固定触点和旋转触点接触,碰撞传感器输出 电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