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做零件倒角要求

合集下载

倒角标准及规范(标准相关)

倒角标准及规范(标准相关)

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0.1d-0.15d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 1.05d,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1-1.5)*45°d≥φ80 倒角(1.5-2)*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

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d为直径或板面厚度)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0.1d-0.15d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1.05d,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1-1.5)*45°d≥φ80 倒角(1.5-2)*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机加工倒角技术标准

机加工倒角技术标准

本厂机械设计倒角技术标准
1.夹具体上棱边面均倒角C2~C3,底面棱边C1;(如图1)
2.夹具体螺栓安装孔上下两面均倒角C1;
3.螺纹孔口倒角C0.5(M3~M5)、C1(M6~M10)、C1.5(M12~M16)、C2(M18~M24)
图1
4.零部件中凡接触到的人部位的地方必须倒角(除图纸中有特殊要求的例外);例如图2
图2
倒角C2 上下面安装孔倒C1
5.放置O型圈处倒角,但有孔处不能倒角,得去毛刺;例如图3
此处倒C0.5防
O型圈损伤
图3
6.配油器内部放置O型圈的地方必须得倒角; 例如图4,5
此处倒角防
O型圈损伤
图4
图5
7.未注倒角(指图中已有倒角画出但未标注出来); 8.锐边倒钝(指去毛刺);
9.以上倒角要求均得在图纸中标注出来,必须得列入校对内容里面.
技 术
部 2011.7.10日。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0.1d-0.15d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 1.05d,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1-1.5)*45°d≥φ80 倒角(1.5-2)*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

当前版本更改次数更改日期最新更新作者作者&创建日期审核&审核日期会签&日期批准&日期更新次数更新日期修订作者主要修订摘要第一版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d <3 3-6 6-10 10-18 18-30 30-50C或R 0.2 0.4 0.6 0.8 1.0 1.6d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 250-320 320-400C或R 2.0 2.5 3.0 4.0 5.0 6.0d 400-500 500-630 630-800 800-1000 1000-1250 1250-1600C或R 8.0 10 12 16 20 25(d为直径或板面厚度)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

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d为直径或板面厚度)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0.1d-0.15d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1.05d,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1-1.5)*45°d≥φ80 倒角(1.5-2)*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倒角的标注方法及含义

倒角的标注方法及含义

倒角的标注方法及含义倒角是指在工件的内外棱角上做一个斜面,用于减小内外棱角的尖锐度,增加零件的强度和耐用性。

在机械加工中,倒角是一种常见的工艺,它可以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减少工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损耗,同时也有利于安全生产。

本文将介绍倒角的标注方法及其含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倒角的标注方法。

1. 在图纸上标注倒角的位置和尺寸。

倒角通常用“C”字形的符号来表示,符号的上方标注倒角的尺寸,下方标注倒角的角度。

例如,C0.5@45°表示倒角的宽度为0.5mm,倒角的角度为45°。

在图纸上标注倒角时,要清晰、准确地标出倒角的位置和尺寸,以便加工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和操作。

2. 在加工工艺卡上标注倒角的加工要求。

在编写加工工艺卡时,需要详细说明工件上需要进行倒角加工的位置、尺寸和角度,以及倒角的加工工艺和要求,确保加工人员能够按照要求正确地进行倒角加工。

3. 在加工设备上设置合适的刀具和工艺参数。

倒角加工通常使用倒角刀或倒角铣刀,需要根据倒角的尺寸和角度选择合适的刀具,并设置合适的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确保倒角加工的质量和效率。

二、倒角的含义。

1. 提高零件的强度和耐用性。

倒角可以减小内外棱角的尖锐度,避免应力集中,提高零件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

2. 改善零件的外观质量。

倒角可以使内外棱角变得平滑,提高零件的表面质量,减少表面粗糙度和毛刺,美化零件的外观。

3. 有利于安全生产。

倒角可以避免工件的尖锐边缘对操作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4. 便于装配和维护。

倒角可以使零件之间的接触面变得平整,便于装配和拆卸,同时也有利于零件的维护和保养。

5. 提高加工效率。

倒角可以减少后续加工过程中的刀具磨损,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效率。

总结,倒角是一种重要的工艺,它不仅可以提高零件的强度和耐用性,改善外观质量,还有利于安全生产,便于装配和维护,提高加工效率。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各边倒角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45°Φ20<d<φ80 倒角()*45°d≥φ80 倒角()*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机加工倒角、未注公差与表面粗糙度规定

机加工倒角、未注公差与表面粗糙度规定

机加工倒角、未注公差与表面粗糙度规定一、倒角规定1、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作出明确规定;2、图纸画出倒角且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3、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4、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5、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成本与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6、工艺图应考虑粗加工及半精加工时倒角应放余量的具体尺寸,无工艺图的由操作工考虑倒角余量;7、操作上应注意加工的顺序和刀具的磨损,避免倒角后仍有翻边毛刺的情况。

二、未注公差规定1、为降低成本,零件设计时在不影响零件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参照本公司仓库和市场常备材料规格来确定零件外形尺寸,材料规格见服务器temp目录下《仓库与市场常用材料规格》表,同时对精度与外观质量要求不高的零件外形尺寸应尽量选择合适的要求;2、未注公差图纸中有约定的按图纸约定加工检验;3、要求加工的未注尺寸公差图纸中未约定的按《标准公差表》中IT13级加工检验,其中孔类尺寸按正公差、轴类尺寸按负公差、位置尺寸按正负二分之一公差带;4、不要求加工的外形尺寸按《标准公差表》中IT16级加工检验,其中孔类尺寸按正公差、轴类尺寸按负公差、位置尺寸按正负二分之一公差带;5、未注形位公差图纸中未约定的按《形位公差表》中11级加工检验;6、对未注公差尺寸检验科采取抽检方式,当检验发现未注公差尺寸超出上述标准,原则上只有零件功能受到损害时,工件才能判定报废。

三、表面粗糙度1、零件表面粗糙度应满足图纸要求;2、零件表面粗糙度按标准块对比检验。

本主题由 System 于 2009-。

倒角的标注规则

倒角的标注规则

倒角的标注规则在机械制造和加工过程中,倒角是一个常见的操作。

它不仅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外观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实际使用和安全需求。

然而,如何准确、统一地标注倒角的大小和位置,是机械工程师和加工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一、倒角的基本知识倒角主要是指将工件的尖锐边缘磨成斜面,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割伤操作人员的手部,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工件的外观质量。

倒角的大小通常用角度或直径来表示。

二、倒角的标注规则1. 标注角度的规则在标注倒角的角度时,我们通常使用字母C和角度数值来表示。

例如,C25表示一个25度的倒角。

值得注意的是,角度的单位可以是度(°)或者弧度(rad),这取决于具体的标注规范。

2. 标注直径的规则当用直径来表示倒角时,我们通常使用字母D和直径数值来表示。

例如,D10表示一个直径为10mm的倒角。

这种情况下,直径的单位通常是毫米(mm)。

3. 混合标注规则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能还需要使用到混合标注法,即同时标注角度和直径。

例如,C5D10表示一个50度的倒角,且该倒角的直径为10mm。

4. 未标注时的默认规则如果没有明确标注倒角的大小,则默认按照国际惯例进行操作。

即,如果只标注了一个角度或直径,那么可以认为该倒角的大小是标注值的一半。

例如,如果标注了C45但没有标注D,那么实际上是指一个22.5度的倒角。

三、倒角标注的重要性准确的倒角标注对于机械制造和加工过程至关重要。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人员的误操作,还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因此,机械工程师和加工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准确应用倒角的标注规则。

塑料件倒角原则

塑料件倒角原则

塑料件倒角原则
1. 功能性原则:倒角应根据零件的功能需求来设计。

例如,如果零件需要与其他零件配合,倒角可以减少摩擦力,提高装配的便利性。

如果零件需要承受载荷,倒角可以增加零件的强度和刚度。

2. 美观性原则:倒角可以改善零件的外观,使其更加圆润、光滑,减少锐角和毛刺。

在设计倒角时,应考虑零件的整体外观和与其他零件的协调性。

3. 制造工艺原则:倒角的设计应考虑制造工艺的可行性和成本。

较大的倒角可能需要更多的加工时间和成本,而较小的倒角可能难以加工或导致表面质量问题。

因此,应根据具体的制造工艺来选择合适的倒角尺寸和形状。

4. 安全性原则:倒角可以减少零件的锐角,从而降低人员受伤的风险。

特别是在手持设备或与人体接触的零件中,倒角的设计应考虑人体工程学和安全性要求。

5. 标准化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遵循相关的设计标准和规范,以确保倒角的一致性和互换性。

总之,塑料件倒角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功能性、美观性、制造工艺、安全性和标准化等因素。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零件要求和使用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倒角尺寸、形状和角度。

常做零件倒角要求

常做零件倒角要求

2、外文表达术语: 德国图纸经常出现的倒角标示
日本图纸经常出现的倒角术语:
英文倒角术语: 无功能边倒角C0.5
3、图面上常见的尖角(R0或C0)术语:
A、德语:Scharfkantig B、英语:Sharp C、日语:面取禁ズ D、R0或C0 E、法语:Angle vif F、意大利语:Spigolo vivo
三、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
1、根据零件类别区分:
(1)塑胶模零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封胶位和成型位 的边缘都可倒角;所有配合处要求孔和轴配平的,轴都可倒角。 (2)五金模零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和刀口的边缘都可倒角。 (3)自动化零件及汽车零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边缘都可倒角。
2、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区分:常Leabharlann 零件倒角要求一、倒角的目的:
1、安全上的必要:为了在接触工件时不会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
2、工艺加工上的必要:在配合部位避免相互干涉,另外倒角还 可以去除工件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
3、外观上的必要:为了让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
二、常见的倒角、尖角术语及符号:
1、中文表达术语: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 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即第1种工件所有边都可倒角;第2种图纸 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示尺寸;因我司做的零件较杂乱,如图纸上 出现此种标注时,需根据客户工件使用性能判定。 各边倒角:即图面无特别标示尖角的,所有边都可以倒角。
塑胶模中材质为S45C(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可倒角
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处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来加工倒角 此处即为C0.2沿周,标注也可用0.2x45°沿周 此处即为C0.5沿周,标注也可用0.5x45°沿周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

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d为直径或板面厚度)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0.1d-0.15d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1.05d,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1-1.5)*45°d≥φ80 倒角(1.5-2)*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倒角的接受标准

倒角的接受标准

倒角的接受标准
倒角的接受标准通常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和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倒角接受标准:
1.角度:倒角的角度应符合相关行业或产品的标准要求。

一般来说,倒角的角度越大,边缘越圆滑,对人体和物体的伤害风险越小。

2.平滑度:倒角后的边缘应该是光滑、平整的,不应有明显的刀痕、毛刺或凹凸不平的现象。

光滑度的要求可以根据产品的功能和使用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尺寸:倒角的尺寸应根据需要来确定,有的是锐角倒棱,有的是装配的需要。

一般来说,直径小于20mm到10mm的倒角尺寸为0.5×45°,大于20到80的倒角尺寸为1×45°。

4.倒角处的边长:倒角处的边长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超过10mm。

5.外观:倒角应具有美观的外观,不应有明显的缺陷或瑕疵。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行业和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倒角接受标准。

因此,在进行倒角设计时,应参考相关行业或产品的标准要求,并确保满足这些要求。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

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d为直径或板面厚度)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0.1d-0.15d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1.05d,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1-1.5)*45°d≥φ80 倒角(1.5-2)*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倒角标准及规范(完整资料).doc

倒角标准及规范(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d为直径或板面厚度)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0.1d-0.15d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1.05d,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1-1.5)*45°d≥φ80 倒角(1.5-2)*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倒角标准及规范

倒角标准及规范

本标准适用我公司所有加工件、部套。

1. 倒角的目的①安全需要:为了使在接触工件时不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②外观需要:为了使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③工艺需要:在配合部位避免互相干涉,另外倒角还可以去除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2. 常用术语及符号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①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第一种工件所有边倒角,第二种图纸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注尺寸。

②各边倒角:图纸上无特别标注尖角的,所有边倒角。

③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出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加工倒角。

3. 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①根据零件类别分类:基本件:如无特别要求,都应倒角,去毛刺。

企标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及刀口的边缘均需倒角,所有配合处理要求轴和孔配合的,都应倒角。

②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分类:如材质为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应倒角。

4. 倒角规定①倒角范围:外形楞、槽、台阶、孔口、螺纹孔口等部件C角、R角加工(C倒角:45°)。

②图纸应对不允许倒角的地方做出明确规定;③图纸中所需要倒圆角的地方需要明确注明;④图纸已有明确标注的按图加工检验,下表为普通零件倒角或圆角一般参考值;(d为直径或板面厚度)⑤图纸画出倒角而未标注的为未注倒角。

未注倒角按技术要求所约定尺寸加工检验:外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为:C*45°,C=0.1d-0.15d内螺纹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倒角后最大直径1.05d,角度90°或120°对光孔倒角,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加工检验,无图纸要求的,分以下几种情况: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1-1.5)*45°d≥φ80 倒角(1.5-2)*45°对轴倒角,图纸有要求,按图纸要求,若无要求倒角原则为:d<φ20 倒角(0.5-1)*45°Φ20≤d<φ80 倒角(2-3)*45°d≥φ80 倒角(3-5)*45°⑥图纸未画出倒角、未标明尖角且在技术要求中未作约定的,以不伤手为原则倒角,倒角大小最大不超过0.5mm;⑦原则上各道工序的倒角由本道工序自行解决,倒角时遵循可机加工就不用手工操作的原则,但对某些不适合倒角的工序,工艺应综合考虑其成本和美观,另行安排工序倒角。

[工作]倒角的标注

[工作]倒角的标注

倒角的标注图纸中零件的倒角共有:倒棱,孔口倒角,轴端倒角以及去锐边毛刺等几种。

1.倒棱:又称倒外棱,比如一方块,共有12条外棱,图中如写有倒棱C0.5,则这12条外棱均应做成0.5*45°的倒角处理。

2.孔口倒角:孔口包括圆形孔口和异行孔口,图纸中如写有孔口倒角C0.5,那么零件所有孔口均应做0.5*45°的倒角处理;如果仅是局部要求,则应以特指的标示方法示出。

3.轴端倒角:指一根轴的两端的倒角,对于阶梯轴,如果想用文字指出,则必须写上轴肩倒角。

假如一阶梯轴,设计者要求所有的轴肩以及轴两端的肩部都倒0.5*45°的角,则可写成轴端,轴肩倒角C0.5即可。

注:如果只写轴端倒角C0.5,则轴肩没倒角不能算作退货;如果只写轴肩倒角C0.5,则轴端没倒角不能算作退货。

4.盘类零件的倒角:盘类零件的倒角不能写成轴端倒角,必须在图上画出并标识出来。

5.螺纹孔和螺杆端部的倒角:约定倒角至螺纹深度,而不必图纸上说明,有特别之处,必须专门说明。

6.去锐边毛刺:这也是一种倒角的说法,专用在五金薄板件工艺使用,比如,如果对1毫米薄板说倒角,就很不合适,现规定3毫米以下的板的用于光滑触感要求的倒角处理,全用去锐边毛刺的说法。

7.用于作角部清角:用于作角部清角作用的处理需写成R<...的字样(注:从工艺角度讲,R请尽可能取大值)或开避空孔处理。

注:倒C角比倒R角便宜(外轮廓)。

以下说法是正确的:1.图纸上写有未注倒角C1,但图纸上并未见一处有明确画处或示出倒角形状的,这时写的未注倒角C1毫无含义。

(这点请大家认真注意)2.零件中开孔的孔口边沿及方孔的内直棱,都不能算文字倒棱的内容。

3.根据零件的实际情况,以上所说的倒棱,其外棱有时多于12条。

比如在一板块上开了一沟槽,沟口二棱属憎加的外棱,而原棱被沟分割开成数条外棱,而沟底或凹槽底部的棱不属于外棱。

4.凹槽底部的棱不属于外棱。

5.倒棱仅用于倒外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022(苏州吉田)客户的螺纹底孔的倒角规定:
选择=结果
汇报结束 谢谢观看!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塑胶模中材质为S45C(45#)的零件一般为辅助零件,皆可倒角
沿周倒角:常指某一特征(如R角、C角)沿着所指处的某一轮廓轨迹特征来加工倒角 此处即为C0.2沿周,标注也可用0.2x45°沿周 此处即为C0.5沿周,标注也可用0.5x45°沿周
B022(苏州吉田)客户的倒角加工规定:
B022(苏州吉田)客户的倒角的表示:
常做零件倒角要求
一、倒角的目的:
1、安全上的必要:为了在接触工件时不会被锋利的边角划伤手;
2、工艺加工上的必要:在配合部位避免相互干涉,另外倒角还 可以去除工件内应力防止工件热处理后因为应力集中而料裂;
3、外观上的必要:为了让加工出来的工件更加美观。
二、常见的倒角、尖角术语பைடு நூலகம்符号:
1、中文表达术语:如未注倒角C0.5、各边倒角C0.5 未注倒角:有两种理解,即第1种工件所有边都可倒角;第2种图纸 上有倒角形状却没有标示尺寸;因我司做的零件较杂乱,如图纸上 出现此种标注时,需根据客户工件使用性能判定。 各边倒角:即图面无特别标示尖角的,所有边都可以倒角。
三、如何判断零件可不可以倒角:
1、根据零件类别区分:
(1)塑胶模零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封胶位和成型位 的边缘都可倒角;所有配合处要求孔和轴配平的,轴都可倒角。 (2)五金模零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不涉及刃口和刀口的边缘都可倒角。 (3)自动化零件及汽车零件:如无特别要求,所有边缘都可倒角。
2、根据零件材质及零件使用功能区分:
2、外文表达术语: 德国图纸经常出现的倒角标示
日本图纸经常出现的倒角术语:
英文倒角术语: 无功能边倒角C0.5
3、图面上常见的尖角(R0或C0)术语:
A、德语:Scharfkantig B、英语:Sharp C、日语:面取禁ズ D、R0或C0 E、法语:Angle vif F、意大利语:Spigolo viv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