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冲区分析Buffer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新的路面宽 度,沿街道中心 线生成缓冲区
3. 执行缓冲区图层与地籍图层的“图层相交” 操作。将受到影响的地块分割成两部分:缓冲 区内的部分和缓冲区外的部分。
图层相交操作后得到 一个新图层,是由位 于缓冲区内的地块组 成的。
缓冲区和叠加分析应用案例
问题背景
为了在某地建立一森林公园旅游点,需参考一定的 旅游条件,假设该旅游点须满足距公路、铁路0.5km 以外10km以内,非市区,有林地,要求在行政区划 图上选出该旅游点位置,并注明面积大小。
为了选择分析工具,首先要明确子问题及解 决的方法。
实例分析:定义子问题
哪条街道要扩宽? 路面宽度要扩到多少米,还包括必要的缩进
的部分。 每个地块受到影响的部分有多少?
已经将问题分解成三个子问题,下一步是选 择什么样的分析工具来求解这三个子问题
提示:
在这个实际例子中,可以使用ArcMap的“通过 位置选择”的分析工具来回答这些问题。因为这 实际上是一个缓冲区分析的问题,他们只需要知 道哪些地块处在距街道中心线一定距离的范围内。
首先由荷兰气象学家A.H.Thiessen提出 的,最初用于根据离散分布气象站的降雨 量来计算区域的平均降雨量,现在已广泛 应用于区域的地学分析和GIS的其它应用 中。
一、基本思想:
将所有相邻的气象 站连成三角形,作 这些三角形各边的 垂直平分线,于是, 每个气象站周围若 干条垂直平分线便 围成一个多边形, 称这个多边形为泰 森多边形。
对于左边线,岛屿多 边形呈逆时针方向, 重叠多边形呈顺时针 方向;
对于右边线,则与之 对称。
(2)如何去除重叠部分
如果有交点,则 记录这个点,从 这截断曲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结 果会生成多条弧 段;
如果弧段落在缓 冲区之内,则删 除,否则保留。
结果
2.缓冲区宽度不同时的处理
在进行缓冲区分析时,也经常发生对同一 类型的对象按不同级别制作不同大小缓冲 区的情况。
如果规划部门还想进一步知道被影响的地块上 的建筑及设施因路面扩宽而遭受的损失有多少, 那么,还需要其它的分析工具才能求解。
实例分析:了解工具
1. 在ArcMap中,使用“通过属性选择”工 具得到一个街道图层的子集
从街道图层中选择需要 扩宽的街道,生成一个 子集
2. 使用“缓冲区向导” 工具,根据缩进的长 度确定街道宽度,沿街道中心线生成缓冲区
图例: 医院 道路 建立的 缓冲区
缓冲区分析实例
ArcToolbox 界面
创建的缓冲区保存为一个要素类或Coverage (矢量格式)
实例分析:
比如,为了缓解交通拥挤的问题,某市将要 把学府路由两车道增加为四车道,同时增加 新的转弯车道。为此,规划部门需要扩宽街 道路面。在开展这项工程之前,需要提交一 个影响评估报告给市政府相关机构,报告中 还要陈述由于路面的扩展,沿街的哪些地块 需要被征用。
(3)将所有公路和铁路周围生成0.5km宽的缓冲区;
(4)将所有公路和铁路周围生成10km宽的缓冲区;
(5)拓扑叠加(2)、(3)、(4)三步生成的图层,生成具有
下述属性的多边形
林地、非林地;
0.5-10km区域;
0.5km内区域;
10km外区域;
(6)将城镇行政区划图重新分类,生成市区、非市区 两类;
3.面源
面的缓冲区是一条封闭的条带。
需要指出:
缓冲区生成的是 一些新的多边形, 不包含原点、线、 面要素。
5.3.3 应注意的问题
1.缓冲区发生重叠的处理 当曲线的弯曲空间不容许双线无压盖的通
过时,就会产生若干个自相交多边形。
(1)如何自动判断岛屿和重叠
首先定义曲线以坐标 点序为其方向,缓冲 区双线分成左右边线;
网络作业:
辅助建设项目选址 需解决的问题和约束条件
需解决的问题:
确定一些具体的地块,作为一个轻度污染工厂的 可能建设位置
约束条件:
(1)地块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10000m2 (2)地块的地价不超过1万元/m2 (3)地块周围不能有幼儿园、学校等公共设施
5.4 泰森多边形
在建立这种缓冲区时,首先应建立要素属 性表,根据不同属性确定不同的缓冲区宽 度,然后产生缓冲区 。

2
5
1
4
6
3
5.3.4 缓冲区的应用
缓冲区
应用意义
核电站的5公里缓冲区 紧急疏散区
高速公路的50米缓冲区 噪音的严重污染区
海岛国家的n公里外缓冲区 领海
我国30公里内缓冲区
沿边地区
某城市医院的服务影响范围
(7)拓扑叠加(5)、(6)生成的图层,得到
非林地; 林地且市区; 林地、非市区、距道路0.5km内; 林地、非市区、距道路0.5km外10km内; 林地、非市区、距道路10km外 ……
(8)依约束条件,提取第4类多边形,并计算其面积; (9)与行政区划图叠加,打印输出结果;
5.3.2 建立方法
1.点源:以点源为圆心给出一个常量R作为 半径的圆。
2.线源
一般采用凸角圆弧法:
角点
① 先将曲线的所有转折点及端点求出来,然后
以给定的值di在曲线两侧绘制平行线;
距离
双线
② 在曲线端点处作线段的垂线,截出双线的端 点并以半圆封闭(半径为di);
2.线源
③ 角点处,先判断该点的凹凸性。在凸侧用 圆弧弥合,在凹侧用前后两邻边平行线的 交点生成对应顶点。
数据源
公路及铁路分布图; 森林分布及权属图; 城镇行政区划图;
所涉及的GIS功能
属性重分类; 面状边界消除与合并; 缓冲区生成; 拓扑叠加; 面积量测; 绘图输出; 生成报表
具体步骤
(1)将森林分布图分成林地及非林地两类;
(2)消除同一属性值为林地或非林地的相邻多边形的 边界并加以合并;
泰森多 边形
泰森三 角形
二、重要性质:
在每个泰森
多边形内的
任意一点与
该多边形包
含的样本点
的距离比它
P1
到其他样本
P2
点的距离都
近。
三、应该指出:
泰森三角形和泰森多边形都不是唯一的 若生成的泰森多边形面积差异过大,说明
观测站点分布不合理,需要调整。 一旦三角网生成,泰森多边形就唯一的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