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学 第三章

合集下载

管理会计学:第三章 CVP分析x-56页文档

管理会计学:第三章 CVP分析x-56页文档
(一)、盈亏临界点 1. 盈亏临界点定义: 盈亏临界点,又称为盈亏两平点、 损益平衡点、保本点等。 是指使企业处于不盈不亏,达到保 本状态时的业务量(销售量)。 保本状态: 企业不盈不亏,利润为零的状态。
二 本量利分析模型
=0
保本量
利润 =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固定成本 利润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一 本量利分析概述
(二)本量 利分析基本 等式
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依存关 系用方程式来描述,即:
销售收入总额-(固定成本总额+变动成本 总额)=利 润总额
或:销售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 总额+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利润总 额
设销售单价为p, 销售量为X,固定成本 总额为a,
单位变动成本为b, 利润总额为P
安全边际举例
•例:某企业产销一种产品,单位售价50元,单 位变动成本30元,固定成本50000元。预计销售 量为4000件,计算的保本点为2500件。
•解:安全边际量=4000-2500 =1500(件)
安全边际额=4000×50-2500×50 =75000(元)
企业经营安全评价标准
安全边际率 10%以下 10-20% 20-30% 30-40% 40%以上
安全边际率举例
一例、:盈某亏企临业界产点销及一其种相产关品指,标单位售价50元,单位变动成本 (3本130).点元安安为全,全边2边固5际际定0率0率成件:与本。保5本0作00业0率元。预计销售量为4000件,计算的保
解:安安全全边边际际率是量指=安40全0边0-际25量0(0=金1额5)00与(预件计)销售量(金额)之比。 计算公安式:全边际额=4000×50-500×50=75000(元)
实现目标( 利保 润 ( 利 1 2 的 36% 量 3 ) 8 销 5 0) 0 0 售 030 量 6(0 件 00) 5 025

《管理会计学》第3章 本-量-利分析(人大5 孙茂竹 146页)

《管理会计学》第3章 本-量-利分析(人大5 孙茂竹 146页)

固定成本
盈利区间 销售量
传统式盈亏临界图
上图直观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关系, 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 单价不变的情况下,也就是说盈亏临界点 是既定的,销售量越大,实现的利润也就 越多(当销售量超过盈亏临界点时),或者 是亏损越少(当销售量不足盈亏临界点时); 反之则利润越少或亏损越大。这是盈亏临 界图中的基本关系。
(2)在总成本既定的情况下,盈亏临界 点的位置随销售单价的变动而逆向变动: 销售单价越高(表现在坐标图中就是销售 收入线的斜率越大),盈亏临界点就越低; 反之,盈亏临界点就越高。
(3)在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既定的 情况下,盈亏临界点的位置随固定成本总 额的变动而同向变动:固定成本越大(表现 在坐标图中就是总成本线与纵轴的交点越 高),盈亏临界点就越高;反之,盈亏临界 点就越低。
企业的决策人员需要知道利润对 哪些因素的变化比较敏感,而对哪些 因素的变化不太敏感,以便分清主次, 抓住重点,确保目标利润的实现。
敏感系数
=目标值变动百分比/因素值变动百分比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固定成本 利润
利润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量
销售价格的敏感系数=
销售价格 销售量 利润
例3-5
例3-5
固定成本变动的盈亏临界图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单位变动成本的增加会导致盈亏 临界点的升高,单位变动成本的减 少会导致盈亏临界点的降低。
例3-6
例3-6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的盈亏临界图
销售价格变动对盈亏临界点的影响
销售价格的上升会导致盈亏临界 点的降低,销售价格的下降会导致盈 亏临界点的升高。

管理会计学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管理会计学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期间费用合计
营业利润
贡献毛益的概念
含义:指产品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差额 单位贡献毛益 m 贡献毛益总额 M 贡献毛益的相关概念 ① 贡献毛益率:贡献毛益与销售收入的比值 ②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占销售收入的比率
5. 与完全成本法比较
(1)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2)存货的计价不同
(3)分期损益计算程序不同
70 40.5 42 — 51 9 3.5 24.5 21.5 15 6.5 3
80 52 48 9 42 3 4.0 28 21.5 15 6.5 6.5
解法二:利用公式计算(完全成本法) 19×6年 ① TR 14万×5 = 70万元 ② 已售产品生产成本
210 15 42 12.35 54.35 3 14 42 17 17
1 5 5 1
000 000 000 000
1 000 4 000 5 000 0
15 000 15 000
根据上述资料,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
(1)按变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
某公司贡献式利润表
摘要
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 变动生产成本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销售管理费用 小计
边际贡献总额 固定成本: 固定生产成本 固定销售管理费用 小计 税前利润:
5 000 5 000 10 000 15 000
5 000 5 000 10 000 15 000
15 000 15 000 30 000 45 000
(2)按完全成本法编制利润表:
某公司传统式利润表
摘要
销售收入: 销售成本: 期初存货 本期生产 期末存货
毛 利:
单位:元
第三年

管理会计第三章

管理会计第三章
产销量和成本资料表 单位:元 项 目 第1 年 第2 年 生产量 10,000 8,000 销售量 8,000 10,000 单位售价 100 100 单位变动成本 50 50 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300,000 300,000 固定管理费用总额 50,000 50,000
比较损益表(变动成本法)
在销售量增加20000的条件下,利润也相 应增加(150000-50000),揭示的产销量 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容易为管理者所理解, 能合理地反映企业经营情况,有利于经营 业绩评估。
• 在变动成本法下,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是当期发 生的全部固定生产成本。
• 在完全成本法下,记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生产 成本的数额,不仅受到当期发生的全部固定生 产成本水平的影响,而且还要受到可能存在的 期末存货和期初存货成本中所包含的固定生产 成本水平的影响,。
完全成本法下
• 期末存货≠0,期末存货吸收固定性制造费用 (“—”表示),将递延到下一期,意味着当 期计入销售成本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减少
完全成本法--理论依据
• 固定性制造费用——为保持一定的经营条 件而发生的,同产品生产有关的成本也就 是同形成企业正常生产能力相联系。
• 固定性制造费用随产品的流动而结转,从 而使本期已销产品和期末存货具有完全相 同的成本组成
变动成本法--理论依据
变动成本 法的理论 依据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 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与产品产 量成正比例关系变动,故应计 入产品成本。
• 期初存货≠0,期初存货释放固定性制造费用 (“+”表示),上一期的部分固定性制造费用 由本期承担,意味着当期计入销售成本的固定 性制造费用的增加
若干连续会计期间 • 生产总量与销售总量相等 • 生产总量大于销售总量 生产总量小于销售总量

管理会计学 第三章

管理会计学 第三章

实现目标利 润的销售量=
税后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1-所得税税率
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实现目标利
税后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1-所得税税率
润的销售额=
贡献毛益率
3.2.2 实现目标利润分析
例题3-7:设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产品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 如目标利润定为40000元。
管理 会计学
第3章 本-量-利分析
财经学院 代婷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目录
CONTENTS
3.1 本量利分析基本假设 3.2 本量利分析 3.3 本量利分析扩展
3.1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
3.1.1 相关范围假设
• 期间假设:成本性态以及以此为基础的本— 量—利分析是基于一定期间之内开展分析的。
假设单位变动成本不 本—量—利分析中,通 变,或者说假设变动 常假设销售价格为一 成本总额呈完全线性。个常数,这样销售收入
与销售数量之间就呈
现一种完全线性关系。
3.1.3 产销平衡假设
产销平衡
• 本—量—利分析的核 心是分析业务量作为 驱动因素如何引起成 本和利润的变化。而 在分析业务量的变化 时,对应着产量和销 量两种指标,而且产 销不平衡以及由此出 现的存货问题会将分 析引向一系列复杂的 情形。为简化问题, 基本的本—量—利分 析假定产销平衡,即 产量与销量相等。
➢ 每个敏感系数都只是放开了一个变量的 假设,其他假设仍然遵循。
3.2.3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
➢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
• 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就是确定能引起这种质变的各因素变化的临界值。简单来 说,就是求取达到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和单价的最小允许值以及单位变动成本 和固定成本的最大允许值。所以,这种方法也称为最大最小法。

管理会计学 第三章

管理会计学 第三章
22
(三)产销平衡假设
存货会“吸收”一定量的成本。因此如 果产销不平衡,当期发生的成本与当期实际 结转的成本就会不一致。
本 量 利 分 析
(四)销售结构不变假设
在多品种情况下计算综合保本点
(五)单一成本动因假设
假设产量(销量)是影响成本高低的唯
23
二、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问题
敏感性分析: 研究的是基本前提的变化对某一结果产生 的影响。本量利分析中主要揭示有关因素变化 对保本点及利润的影响。
1
销售成本 = 销售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则有一般表示式:
利润 = 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本 量 利 分 析
= 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 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2
第一节
保本点的基本原理
可以得到:
销售量 = ————————— 单位边际贡献
4
固定成本+利润
利润为零,所达到的销售量即就是保 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保本销售量 = ———————— 单位边际贡献
本 量 利 分 析
= ———————————
固定成本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5
可进一步推导出保本销售额 :
保本销售额 = 销售单价×保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25
3、销售单价的变动
销售单价与保本点存在反方向的变化关系, 但不成反比。
4、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
结论:
本 量 利 分 析
如果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所占的比重上升,
相应地边际贡献率低的产品所占的比重下降,

管理会计学第3章教材习题解析

管理会计学第3章教材习题解析

第三章教材习题解析一、思考题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具体含义。

答: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1)相关范围假设,即本—量—利分析中对成本性态的划分都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的。

相关范围假设同时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含义。

(2)模型线性假设。

具体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产销平衡假设。

由于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量也就是销售收入。

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所以从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定产销关系平衡。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本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假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什么作用?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答:盈亏临界点又叫盈亏分歧点、保本点等,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企业合理计划和有效控制经营过程极为有用,如预测成本、收入、利润和预计售价、销量、成本水平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盈亏临界点分析是在研究成本、销售收入与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除了销售量因素外,销售价格、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诸因素的变动,同时可以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只不过在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时,某一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

《管理会计》第三章例题

《管理会计》第三章例题

第三章【例3-1】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件,固定成本总额为34万元,变动成本率为60%,销售量为1万件。

要求:(1)该产品的单位售价是多少?(2)该产品的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是多少?(3)该产品的边际贡献率、利润是多少?解:(1)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单价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变动成本率=60÷0.6=100(元/件)(2)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100-60=40(元/件)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100×1-60×1=40(万元)或边际贡献=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40×1=40(万元)(3)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单价×100%=40÷100×100%=40%或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1-0.6×100%=0.4×100%=40%变动成本率+边际贡献率=0.4+0.6=1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总额=40-34=6(万元)【例3-2】按【例3-1】的资料要求:计算保本点的保本销售量、保本销售额。

解:(1)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340 000÷(100-60)=8 500(件)或保本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边际贡献=340 000÷40=8 500(件)(2)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340 000÷0.4=850 000(元)或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340 000÷(1-0.6)=850 000(元)保本销售额=单价×保本销售量=100×8 500=850 000(元)计算表明,企业要保本,至少要销售8500件产品,或销售额达到85万元。

【例3-3】某企业生产和销售A、B、C三种产品,年固定成本为60万元,有关资料见表3-1。

管理会计学第3章教材习题解析

管理会计学第3章教材习题解析

第三章教材习题解析一、思考题1.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有哪些?说明它们的具体含义。

答: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1)相关范围假设,即本—量—利分析中对成本性态的划分都是在一定的相关范围之内的。

相关范围假设同时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两层含义。

(2)模型线性假设。

具体包括:固定成本不变假设;变动成本与业务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销售收入与销售数量呈完全线性关系假设。

(3)产销平衡假设。

由于本—量—利分析中的“量”指的是销售数量而非生产数量,在销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这个量也就是销售收入。

本—量—利分析的核心是分析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但产量这一业务量的变动无论是对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都可能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当然也会影响到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对比关系。

所以从销售数量的角度进行本—量—利分析时,就必须假定产销关系平衡。

(4)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本假设是指在一个多品种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中,各种产品的销售收入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不会发生变化。

上述假设的背后都暗藏着一个共同的假设,就是:假设企业的全部成本可以合理地或者说比较准确地分解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盈亏临界点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什么作用?试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答:盈亏临界点又叫盈亏分歧点、保本点等,是指企业的经营规模(销售量)刚好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就是根据成本、销售收入、利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预测企业在怎样的情况下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

盈亏临界点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对于企业合理计划和有效控制经营过程极为有用,如预测成本、收入、利润和预计售价、销量、成本水平的变动对利润的影响,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盈亏临界点分析是在研究成本、销售收入与利润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除了销售量因素外,销售价格、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诸因素的变动,同时可以使企业达到不盈不亏的状态,只不过在进行盈亏临界点分析时,某一因素与其他因素之间表现为互为因果关系。

人大管理学会计第三章

人大管理学会计第三章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销量×单位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例3—2]某企业只生产甲产品,单价18元,单 位变动成本9元,销量500件,固定成本1500元,则:
利润=(18-9)×500-1500=3000(元)
以上方程式,根据需要可变换成其它形式:
销量
Home
固定成本 利润 单位贡献毛益
危险
Home
•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
3、安全边际与保本点的关系分析
正常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安全边际
1=保本点作业率+安全边际率
4、安全边际与利润的关系分析 因为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贡献毛益=销售收入×贡献毛益率-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 贡献毛益率 保本点销售额 贡献毛益率
=(销售收入-保本点销售额)×贡献毛益率
Home
•第二节 本量利依存关系分析的应用
2、安全边际率 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全性,还可以用安全边际率 来表示。计算公式如下:
安全边际率
表3-6
安全边际率 40%以上 30%~40% 20%~30% 10%~20% 10%以下
安全边际销售量 100% 实际(预计)销售量
安全程度
很安全
安全
较安全
值得注意
Home
( ) 0
销售量(件)
敏感性分析
例:设某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计划年度 内预计有关数据如下:销售量为5000件,单价为5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60 000元, 设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依次增 长20%。 (1)设其他条件不变,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 定成本、销售量分别增长20%,求变动后的利润及 利润变动率 (2)如上例中的单位变动成本改为30元,固定 成本改为50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计算变动前后 的利润及利润变动率

管理会计学第3章 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学第3章  本量利分析

FC SPVC
3.2.1 盈亏临界点分析—公式法
(SP-VC)*V / TR 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
=贡献毛益率×销售收入-固定成本
损益分界点销 边 固售 际 定额 贡 成献 本 1率 固 变定 动成 成本 本 FC / SP V= C
SP
或者: 损益分界点 损销 益售 分额 界 点 X 销单 售价 量
练习
解:
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 40* (1-30%)= 28 (元) 保本销售量 = 210000/(40-28)= 17500(件) 保本销售额 = 210000/30%= 700000(元) 利润 = (40 – 28)*21000 -210000 = 42000(元)
练习
利润 =( 21000-17500)*(40-28) = 42000(元)
练习
• 某公司生产的产品,单价为2元,贡献毛益 率为40%,本期的保本量为200 000件,其 固定成本为() A 160 000元 B 500 000元 C 800 000元 D 1 000 000元
答案 A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贡献毛益率 即:20万*2 =固定成本/40%
练习
某企业计划销售A产品20万件,每件售价2 元,贡献毛益率为25%,该企业在这个销售 水平上正好保本,则固定成本总额() A 10 万元 B 16 万元 C 20 万元 D 30 万元 答案 A
3.2.1 盈亏临界点分析—公式法
企业在保本状态下的生 产能力的利用程度。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
(达到损益临界点的开工率)
盈 亏 临 界 点 作 业 率 盈 亏 正 临 常 界 销 点 售 销 量 售 ( 量 额 ( ) 额 ) 1 0 0 %
正常销售量:正常市场环境和企 业正常开工情况下的产品销售量

管理会计第3章

管理会计第3章
理解经营决策的程序和常用方法掌握不同情况下的生产决策和定价决策一决策按时间长短可分为一决策按时间长短可分为短期决策短期决策和和长期决策长期决策二按决策的层次分为二按决策的层次分为高层决策高层决策中层中层决策决策和和基层决策基层决策三按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条件的状况三按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条件的状况可分为可分为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和非确定非确定型决策型决策由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所作的决策
1、不追加专属固定成本时可利用贡献毛益分析 、不追加专属固定成本时可利用贡献毛益分析 法选择贡献毛益总额或单位资源贡献毛益额最大 的方案。 的方案。例1 2、涉及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可利用贡献毛益分析 、涉及追加专属固定成本可利用贡献毛益分析 法选择剩余贡献毛益总额最大的方案; 法选择剩余贡献毛益总额最大的方案;或利用差 量分析法进行决策。 量分析法进行决策。例2 3、开发新产品会使老产品减产时可利用贡献毛 、开发新产品会使老产品减产时可利用贡献毛 益分析法或利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决策。 益分析法或利用差量分析法进行决策。
• 例1: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尚有剩 :某企业原来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丙或新产品丁。 余生产能力开发新产品丙或新产品丁。企业的固 定成本为1800元,并不因新产品投产而增加。 定成本为 元 并不因新产品投产而增加。 有关新产品的资料如表3-2-1所示。要求:请做 所示。 有关新产品的资料如表 所示 要求: 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出开发哪种新产品的决策。 • 解:①分别计算新产品 • 丙与新产品丁能够提供 • 的贡献毛益总额如表 • 3-2-1所示。 所示。 所示 • ②通过比较新产品丙贡 • 献毛益总额 献毛益总额540元比新 元比新 • 产品丁贡献毛益总额 • 960元少 元少420元。因此 元少 元 • 应开发丁产品。 应开发丁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利量图
利润(元) 40000
利润线
B
20000
0 -20000
A
保本点
E
(6000,20000)
2000
4000
6000
销售量(件)
-40000
43
第五节、本量利分析中的敏感性分析问题
敏感性分析: 研究的是基本前提的变化对某一结果产生的影 响。本量利分析中主要揭示有关因素变化对保本点及利 润的影响。 (一)有关因素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固定成本 影响保本点的主要因素
但不成反比。
4、产品销售结构的变化
结论: 如果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所占的比重上升, 相应地边际贡献率低的产品所占的比重下降,
则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提高,综合保本销售额
就降低;反之,则上升。
46
(二)、 有关因素临界值的确定
• 敏感性分析的主要研究方面: • 1: 有关因素发生多少变化会使企业由盈利变为 亏损 • 2: 有关因素变化对利润变化的影响程度
思考: 在综合保本销售额的基础上,按销售结构比重所
确定的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和保本销售量,与按
照单品种方法,首先把固定成本按照销售额的比 例分配,然后再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额与保本量, 其结果是否相同?
31
• 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异
• 因为单品种计算方法假设了固定成本的分配基础。 • 所以,如果几种产品有共同的固定成本,则在综合保本 额的基础上再进行分别计算比较符合实际。
38
保利销售额 =
• 目标利润是超过保本销售量部分与单位边际贡献 的乘积,或者说目标利润是超过保本销售额部分 与边际贡献率的乘积。
• 也就是说,在超过保本点后,增加的边际贡献就 是增加的利润额数。
39
例:某厂产销甲产品,产品的单位售价20元,单位
变动成本 12 元,该产品月固定成本总额为 28000 元,
为何要计算确定保本点?
保本是获利的基础 (获利及格线)
保本点是决策的一项重要标准
9
一、单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从:
利润 = 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可以得到:
固定成本+利润 销售量 = ————————— 单位边际贡献
10
利润为零,所达到的销售量即就是保本销售量:
保本销售量 =
固定成本 ———————— 单位边际贡献
如果考虑市场需求情况,全年设备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只能够达到80%,则由于:
30000×80% = 24000件 < 25000 件
从这里可以看到租赁设备的决策是错误的,因为达不 到保本销售量会发生亏损 。
14
三 、安全边际分析 安全边际:是指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或销
售额与保本销售量或销售额的差量(额)。
= 500000÷1000000 = 50%
B产品的销售结构比重
= 300000÷1000000 = 30%
C产品的销售结构比重
= 200000÷1000000 = 20%
27
第三步,确定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 A 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50-40)/50 = 20% B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15-9)/15 = 40% C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8-6)/8 = 25% 得出:
安全程度
很安全
30%—40%
20%—30% 10%—20% 10%以下
安全
比较安全 不太安全(值得注意) 不安全(危险)
18
二、多品种保本点的计算
为什么要计算多品种的保本点?
( 1 )如果几种产品的产销存在密切的比例关系,
计算多品种的保本点就能够综合反映几种产品的保本 情况。 (2) 如果一条生产线或一台设备同时产出几种产
销售成本 = 销售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7
则有一般表示式:
利润 = 销售量×销售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 销售量×(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
本 = 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8
第二节
保本点分析
保本点:Break even point也称盈亏临界点等, 是指有关产品的销售收入总额与销售成本总额恰好相 等时的业务量(一般指销售量或销售额),也即利润 为零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企业计划月目标利润为 20000 元,试确定为实现上
述目标应完成的销售量和销售额。
保利销售量 =(28000+20000)/(20-12)
= 6000(件)
40
保利销售额 = 6000*20 =120000 元
第四节 :盈亏临界图
• 基本式盈亏临界图 • 利量式
41
CVP: Graphically
存货会“吸收”一定量的成本。因此如果产销不平
衡,当期发生的成本与当期实际结转的成本就会不一致。
(四)销售结构不变假设
在多品种情况下计算综合保本点 (五)单一成本动因假设 假设产量(销量)是影响成本高低的唯一因素。
6
二、CVP分析的基本方程式
利润 = 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由于:
销售收入 = —— 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11
可进一步推导出保本销售额 :
保本销售额 = 销售单价×保本销售量
固定成本 = 销售单价×——————— 单位边际贡献
固定成本 = —————— 边际贡献率
12
例:某厂租入一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月租金为 10000元,产品的单位售价20元,单位变动成本12元,
Volume—Profit Analysis)分析,它是在成本按其
性态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基础上,对成本、业
务量和利润这三者之间内在依存关系所进行的一种分
析。
3
一、CVP分析的基本假设
• (一)成本性态划分和变动成本法假设
• (二)相关范围和总成本线性假设
• (三)产销平衡和品种结构稳定假设 • (四)目标利润为经营利润假设
4
(一)销售价格不变假设 价格不变,销售收入与销售量就存在严格的线性关 系。事实上,产品价格的变动是经常性的,也是不可避 免的。
TR=p*n
(二)总成本线性表示假设
假设在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总额和单位变动成本保 持不变,使总成本与业务量呈线性相关。
y = FC a + VCn bx
5
(三)产销平衡假设
A产品保本销售量 = 50000÷50 = 1000(件)
B产品保本销售额 = 100000×30% = 30000(元)
B产品保本销售量 = 30000÷15 = 2000(件)
C产品保本销售额 = 100000×20% = 20000(元)
C产品保本销售量 = 20000÷8 = 2500件
30
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 =50%×20%+30%×40%+20%×25% = 27%
28
第四步, 计算确定综合的保本销售额: 综合保本销售额 = 27000 ÷ 27% = 100000(元)
29
第五步,按销售结构比重确定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和保 本销售量:
A产品保本销售额 = 100000×50% = 50000(元)
品,那么把固定成本分配计入到每一种产品中去,所
计算出的每一种产品的保本点就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19
综合保本点首先计算的是几种产品综合的保本 销售额,因为各产品价格不同,无法用综合的销售 量直接加以反映。 计算公式:
共同固定成本 综合保本销售额 = —————————— 综合边际贡献率
20
• 综合边际贡献率是各种产品共同形成的综合边际 贡献率。 • • • • 1.各产品的边际贡献率不同 2.综合保本点与销售比重有关 3.无法用销售量表示(多个产品) 4.只能用销售额表示
共同固定成本
27000 元
要求:计算该企业A、B、C三种产品计划年度的综 25 合保本销售额及各种产品的保本销售额和保本销售量。
解:
第一步, 计算三种产品的预计销售额:
预计销售额 = 10000×50+20000×15+25000×8 = 1000000元
26
第二步,计算各产品的销售结构比重: A产品的销售结构比重
32
按单品种计算法: 固定成本按销售额分配
500000 A.产品的固定成本 = 27000 ×———--1000000 = 13500(元) B.产品的固定成本 = 8100 (元) C.产品的固定成本 = 5400(元)
33
A.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 13500/(50-40)= 1350 件 B.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 8100/(15-6)= 900件 C.产品的保本销售量 = 5400/(8-6)= 2700件 汇总得到的保本销售额 = 1350×50+900×15+2700×8 = 102600 (元) 比较多品种的保本销售额100000 元, 讨论:哪一种更符合实际?
两种表示方式:
安全边际量 =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量-保本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 实际或预计的销售额-保本销售额
15
安全边际越大,获利的安全性也就越大;反 之,说明盈利空间越小,风险也就越大。通常以 安全边际率指标风险程度。
安全边际率:是指安全边际量(额)与实
际或预计的销售量(额)的比率。
安全边际量(额)
单位变动成本
销售单价
销售结构比重
44
1、固定成本的变动
根据:
保本销售量 = ——————————— 单价 - 单位变动成本
二者成同方向、正比例的变化关系。
固定成本
2、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
单位变动成本与保本点存在同方向的变化
关系,但不是严格的正比例关系。
45
3、销售单价的变动
销售单价与保本点存在反方向的变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