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修理工教案
汽修专业实训教案模板(精选)
![汽修专业实训教案模板(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5169f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01.png)
避免主观偏见
在评价过程中,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对评分结果的影响,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
及时反馈并指导学生改进
及时反馈
在考核结束后,及时向学生反馈其成绩及表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具体建议
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和学习方法指导。
鼓励与激励
在反馈中注重鼓励和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
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
1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其他教师、学生和企 业人员有效沟通。
2
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通过分组协作、 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
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需求,积 极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01
积极参加各类汽修专业培训和研讨会,不断更新自己
维护保养计划
制定设备维护保养计划,按照计划对 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 使用寿命,确保实训顺利进行。
THANKS
感谢观看
的知识和技能。
02
关注汽修行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动态,及时将最
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
03
通过参与实际维修项目、企业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
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密切关注汽修行业发展动态和政策法规变化, 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
根据学生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学 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02
实践操作技能
03
解决问题的能力
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 平,如工具使用、设备维护、检 修流程等方面的能力。
检验学生面对实际汽修问题时, 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
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
![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6f04d1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6e.png)
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第一章:汽车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汽车的基本组成部件理解汽车的工作原理1.2 教学内容:汽车的定义和分类:介绍什么是汽车,汽车的种类及特点汽车的基本组成部件: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系统等汽车的工作原理:简单介绍发动机、变速箱等的工作原理1.3 教学活动:观看汽车图片,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汽车观看汽车拆解视频,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部件制作汽车模型,加深对汽车结构的理解第二章: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2.1 教学目标:熟悉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工具与设备的功能及操作技巧2.2 教学内容:汽车维修工具:扳手、螺丝刀、螺母扳手等汽车维修设备:升降机、诊断仪、刹车检测仪等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2.3 教学活动:展示并演示常用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方法学生分组实践,亲自动手操作工具与设备讲解工具与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强调安全第三章:汽车制动系统维修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制动系统的维修方法与技巧3.2 教学内容: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刹车盘、刹车鼓、刹车片、刹车油等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气压等方式制动系统的维修方法与技巧:更换刹车片、刹车盘、刹车油等3.3 教学活动:观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动画,让学生理解其工作方式讲解并演示制动系统的维修方法与技巧学生分组实践,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制动系统的维修第四章:汽车发动机维修4.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发动机的维修方法与技巧4.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组成:气缸、活塞、曲轴、气门等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内燃、电动等方式发动机的维修方法与技巧:更换机油、火花塞、气门等4.3 教学活动:观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动画,让学生理解其工作方式讲解并演示发动机的维修方法与技巧学生分组实践,亲自动手操作进行发动机的维修第五章:汽车电气系统维修5.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电气系统的维修方法与技巧5.2 教学内容:汽车电气系统的组成:电池、发电机、调节器、电线等汽车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直流、交流等方式电气系统的维修方法与技巧:更换电池、发电机、电线等5.3 教学活动:观看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动画,让学生理解其工作方式讲解并演示电气系统的维修方法与技巧学生分组实践,亲自动手操作进行电气系统的维修第六章:汽车冷却系统维修6.1 教学目标:理解汽车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会冷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冷却系统的维修和检查方法6.2 教学内容:冷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工作温度冷却系统的组成:水泵、散热器、冷却液、风扇等冷却系统的功能:散热、冷却、保护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维修和检查方法:更换冷却液、检查水泵和风扇等6.3 教学活动:观看冷却系统的工作原理视频,加深理解讲解冷却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实践,学习冷却系统的检查和维修方法第七章:汽车润滑系统维修7.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润滑系统的基本知识学会润滑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润滑系统的维修和检查方法7.2 教学内容:润滑系统的基本知识:润滑的作用和重要性润滑系统的组成:机油泵、油底壳、机油滤清器、油道等润滑系统的功能:减少发动机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润滑系统的维修和检查方法: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检查油道等7.3 教学活动:观看润滑系统的工作原理视频,加深理解讲解润滑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实践,学习润滑系统的检查和维修方法第八章:汽车燃油系统维修8.1 教学目标:理解汽车燃油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学会燃油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燃油系统的维修和检查方法8.2 教学内容:燃油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为发动机提供燃料燃油系统的组成: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燃油管等燃油系统的功能:储存、输送、过滤和喷射燃料燃油系统的维修和检查方法:更换燃油滤清器、检查燃油泵和燃油喷射器等8.3 教学活动:观看燃油系统的工作原理视频,加深理解讲解燃油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实践,学习燃油系统的检查和维修方法第九章:汽车排气系统维修9.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排气系统的基本知识学会排气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排气系统的维修和检查方法9.2 教学内容:排气系统的基本知识:排放废气的作用和重要性排气系统的组成: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排气管、消声器等排气系统的功能:排放废气,减少环境污染排气系统的维修和检查方法:检查排气歧管和催化转化器、更换排气管等9.3 教学活动:观看排气系统的工作原理视频,加深理解讲解排气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实践,学习排气系统的检查和维修方法第十章:汽车综合性能检测10.1 教学目标:理解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重要性学会使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掌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技巧10.2 教学内容: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重要性:确保汽车安全运行,提高燃油效率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诊断仪、刹车检测仪、四轮定位仪等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方法和技巧:使用设备进行检测,分析数据,发现问题10.3 教学活动:观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视频,加深理解讲解使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设备的方法和技巧,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实践,学习进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的方法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包括汽车基础知识、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汽车发动机维修、汽车电气系统维修、汽车冷却系统维修、汽车润滑系统维修、汽车燃油系统维修、汽车排气系统维修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等十个章节。
汽修工作教案模板及范文
![汽修工作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731eef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c.png)
一、教案模板一、课题名称:汽修基本技能训练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1. 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2. 汽车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难点:1. 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五、教学时间:2课时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汽修实训室2. 教学器材: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教学课件、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的重要性和基本流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作为一名汽修工人,应该具备哪些基本技能?(二)讲解1. 介绍汽车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包括扳手、螺丝刀、千斤顶、轮胎扳手等。
2. 讲解汽车维修的基本流程,包括车辆检查、故障诊断、维修操作、质量检验等。
(三)演示1. 教师现场演示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教师讲解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实际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操作错误。
(五)总结与评价1. 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整理并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心得。
九、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讲解、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汽车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汽车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安全操作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加强安全教育。
二、范文课题: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使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
车辆维修实操教案模板范文
![车辆维修实操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359a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8.png)
一、课程名称:车辆维修实操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车辆维修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故障诊断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车辆维修安全性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1. 车辆维修基本流程2.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3. 维修工具及设备的使用4. 安全操作规程四、教学课时: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课程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 学生分组,明确每组任务。
二、理论讲解1. 教师讲解车辆维修的基本流程,包括接车、检查、维修、试车、交车等环节。
2. 讲解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如: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方法等。
3. 讲解维修工具及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实操演示1. 教师演示车辆维修的基本操作,如:更换机油、检查轮胎气压、调整刹车等。
2. 学生观察并记录操作步骤。
四、学生实操1. 学生分组进行实操,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车辆维修。
第二课时一、课堂回顾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操心得。
二、故障诊断与排除1. 教师讲解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如:故障现象、故障原因、维修方法等。
2. 学生分组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教师巡回指导。
三、安全操作规程1. 教师讲解安全操作规程,强调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安全操作演练,教师巡回指导。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分组进行自我评价,教师点评。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车辆维修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故障诊断与排除中的表现。
3. 学生在安全操作规程遵守情况。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程笔记,整理所学内容。
2. 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一个简单的车辆维修方案。
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
![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50a034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8.png)
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技能。
2.掌握汽车维修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
3.学会识别常见的汽车故障,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维修和保养。
二.教学内容1.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技能-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汽车维护保养知识2.汽车维修的工具和设备-常用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汽车维修设备的介绍和使用方法3.汽车维修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发动机故障排查和维修-刹车系统故障排查和维修-电气系统故障排查和维修-悬挂系统故障排查和维修-冷却系统故障排查和维修三.教学步骤1.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技能-通过教师课堂讲解,介绍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示范汽车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汽车维护保养知识。
2.汽车维修的工具和设备-教师通过展示和介绍,展示常用手工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借助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汽车维修设备的介绍和使用方法。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分别体验使用不同工具和设备。
3.汽车维修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发动机故障排查和维修方法。
-教师通过示范和实操,演示刹车系统故障排查和维修方法。
-教师通过实验和实际操作,指导学生学习电气系统、悬挂系统和冷却系统的故障排查和维修方法。
四.教学手段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技能,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2.视频演示: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汽车维修的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小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体验活动,加深对汽车维修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4.实操演示:教师通过示范和实际操作,向学生演示汽车维修的常见故障和维修方法。
五.教学评估1.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2.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和理解程度。
3.学生实操能力评估:通过实际操作来评估学生的维修技能。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中职汽车维修教案模板范文
![中职汽车维修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54eb6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d.png)
---课程名称:汽车维修技术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熟悉汽车主要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 了解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技能目标:- 能够进行汽车日常维护和保养。
- 能够进行汽车故障诊断和排除。
- 能够正确使用维修工具和设备。
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一、汽车维修基本概念- 汽车维修的定义- 汽车维修的分类- 汽车维修的基本原则二、汽车主要系统构造与功能- 发动机系统- 传动系统- 制动系统- 转向系统- 燃油供给系统- 冷却系统- 电气系统三、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 常用维修工具- 常用维修设备- 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四、汽车日常维护与保养- 汽车日常维护的重要性- 汽车日常维护的项目- 汽车日常保养的方法五、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故障排除的注意事项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汽车维修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 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的重要性。
- 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
二、讲解- 讲解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步骤。
- 结合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汽车各系统的构造和功能。
三、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 引导学生总结故障诊断和排除的方法。
四、实践操作- 指导学生进行汽车维修操作,如更换火花塞、检查制动系统等。
- 强调安全操作和注意事项。
五、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汽车维修教案模板范文
![汽车维修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324b67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1f.png)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学会汽车基本部件的识别和检查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1. 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
3. 汽车基本部件的识别和检查。
教学难点:1. 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技巧。
2. 汽车基本部件的故障诊断。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3. 汽车部件实物或模型4. 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激发学生对汽车维修的兴趣。
2. 讲解汽车维修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汽车维修对保障交通安全和延长汽车使用寿命的作用。
二、基本概念讲解1. 讲解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包括汽车维修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 分析汽车维修的重要性,强调汽车维修对个人、社会和环境的贡献。
三、工具和设备使用1. 介绍汽车维修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钳子等。
2. 讲解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巧。
3. 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观察并学习。
四、汽车部件识别与检查1. 讲解汽车基本部件的名称、功能和位置。
2. 引导学生识别汽车部件,如发动机、变速箱、悬挂系统等。
3. 讲解汽车部件的检查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检查汽车部件的故障。
五、案例分析1. 分析汽车维修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的流程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讨论案例中的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法。
六、实际操作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套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
2. 指导学生进行汽车部件的拆卸、安装和检查。
3. 学生互相交流操作经验,教师巡回指导。
七、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汽车维修的基本概念、工具和设备使用、部件识别与检查等知识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和改进意见。
3.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汽车维修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重要性。
汽车维修工程教案
![汽车维修工程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d41657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77.png)
汽车维修工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掌握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熟悉汽车维修工程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进行汽车维修工程的操作;(2)能够分析并解决汽车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能够熟练使用汽车维修工程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敬业精神;(2)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 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汽车维修工程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汽车维修工程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
2. 教学难点:(1)汽车维修工程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2)汽车维修过程中遇到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 演示法:展示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 实践法:学生动手操作,熟悉汽车维修工程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4. 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汽车维修实验室;2. 教学设备: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3. 教学材料:教材、教案、课件、案例。
六、教学进程1. 课时安排:共40课时,每课时45分钟;2. 教学进程安排:(1)第1-8课时,讲解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概念、作用和重要性;(2)第9-16课时,讲解汽车维修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方法;(3)第17-24课时,讲解汽车维修工程中的常用工具和设备,并进行实践操作;(4)第25-32课时,分析汽车维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5)第33-40课时,进行案例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汽车维修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汽车维修工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2. 邀请汽车维修工程师进行专题讲座,分享维修经验和行业动态;3. 开展汽车维修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车辆维修授课教案设计方案
![车辆维修授课教案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a1688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2.png)
车辆维修授课教案设计方案一、教学目的本次授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车辆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独立发现、定位和解决车辆故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教学内容1.车辆结构原理介绍2.维修工具和设备使用方法3.常见车辆故障排除方法4.维修前的检测方法5.维修后的质量检测和保养方法三、教学方法1.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相关知识和技能。
2.学生分组讨论,进行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自主进行车辆维修。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车辆结构原理介绍2.维修前的检测方法3.维修后的质量检测和保养方法难点1.常见车辆故障排除方法2.维修前的检测方法和维修后的质量检测与保养方法的实际操作技巧五、教学评价1.考试评价:涉及课程学习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等方面。
2.课堂表现评价:涉及课堂听讲和参与情况,包括问题解决能力、思考能力等。
六、教材和辅助教材主教材:《汽车维修技能与实践》辅助教材:1.《汽车维修教程》2.《机械工艺》七、教学时间安排本次授课为30课时,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1.车辆结构原理介绍(2课时)2.维修工具和设备使用方法(4课时)3.常见车辆故障排除方法(8课时)4.维修前的检测方法(8课时)5.维修后的质量检测和保养方法(8课时)八、教学团队本次授课由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负责人为XXX老师,团队成员包括XXX、XXX和XXX老师。
九、教学效果与总结本次授课结束后,我们将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并对授课进行总结。
同时,我们还将就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反馈进行调查,并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不断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车辆维修培训教案范文模板
![车辆维修培训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0e276f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d6.png)
课时:共8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培养学生能够使用常用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进行汽车维修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能力。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一、汽车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2课时)1.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2. 汽车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3. 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4. 汽车转向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二、常用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的使用(2课时)1. 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量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 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三、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2课时)1. 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2. 故障排除的基本步骤。
3. 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四、汽车维修工艺流程及安全操作(2课时)1. 汽车维修工艺流程。
2. 安全操作规范。
3. 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教学步骤:一、导入1. 通过展示汽车维修现场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维修的重要性。
二、讲解1. 讲解汽车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
2. 讲解常用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的使用。
3. 讲解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方法。
4. 讲解汽车维修工艺流程及安全操作规范。
三、演示1. 演示常用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的使用。
2. 演示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过程。
3. 演示汽车维修工艺流程及安全操作。
四、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实践操作。
2. 学生分组进行汽车维修工艺流程及安全操作的实践操作。
五、总结1. 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回答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强调汽车维修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汽车基本构造及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常用工具、量具、仪器和设备的使用熟练程度。
3. 学生对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4. 学生对汽车维修工艺流程及安全操作的掌握程度。
车辆维修授课教案模板及范文
![车辆维修授课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f36480bc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0.png)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车辆维修【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课时】:[课时数]【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车辆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故障诊断与维修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车辆维修工作的兴趣,培养敬业精神。
【教学内容】:1. 车辆维修概述2. 诊断与故障分析3. 常见故障维修4. 维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5. 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车辆维修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车辆维修概述- 维修的定义及分类- 维修的基本原则- 维修的基本流程2. 诊断与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的观察- 故障原因的分析- 故障诊断方法3. 常见故障维修- 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 汽车传动系统故障维修- 汽车制动系统故障维修- 汽车转向系统故障维修- 汽车电气系统故障维修4. 维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 常用维修工具的介绍- 维修设备的使用方法- 维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5. 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维修安全的基本原则- 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急救知识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四、总结与反馈1. 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分享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收集整理维修案例,撰写维修报告。
二、范文车辆维修授课教案【课程名称】:车辆维修【授课教师】:张老师【授课班级】:汽车维修专业1班【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故障诊断与维修水平。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汽车维修工作的兴趣,培养敬业精神。
【教学内容】:1. 汽车发动机故障维修概述2. 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3. 发动机故障维修方法4. 发动机维修工具与设备的使用5. 发动机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以“一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熄火,请同学们帮忙诊断故障”为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教案
![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e245d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e.png)
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工作的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2. 培养学生遵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规程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应对汽车维修过程中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维修安全知识介绍2. 汽车维修安全操作技能培训3. 汽车维修安全规程及注意事项4. 突发事件应对措施5. 安全文化建设及心理素质培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维修安全知识,分析事故案例。
2. 演示法:展示安全操作技能,示范正确操作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分组练习,教师点评指导。
4. 讨论法:分组讨论安全规程及注意事项,分享心得体会。
四、教学资源1. 教室、实验室及实习车辆2. 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3. 教学课件、视频及事故案例资料4. 操作手册、规程及规章制度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汽车维修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引起学生重视。
2. 新课内容:讲解汽车维修安全知识,分析事故案例,让学生了解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后果。
3. 演示环节:展示安全操作技能,示范正确操作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安全操作要领。
4.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规范操作,确保学生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5.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安全规程及注意事项,分享心得体会,提高学生遵守安全规程的自觉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汽车维修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遵守安全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3. 心得体会:通过作业收集学生对汽车维修工作安全的认识和体会。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汽车维修企业,了解企业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2.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兴趣。
3. 邀请企业专家进行安全讲座,让学生了解行业安全生产的最新动态。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汽修工作教案模板及范文
![汽修工作教案模板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c54d04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6.png)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
2. 技能目标: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拆卸、检查、维修和保养的基本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原理。
2. 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维修。
3. 发动机的保养方法。
教学难点:1. 发动机故障的准确诊断。
2. 发动机零部件的拆卸与安装。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汽车维修车间或模拟车间。
2. 教学工具:汽车发动机、工具箱、检测仪器等。
3. 教学课件:发动机结构图、工作原理图、维修步骤图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汽车发动机在汽车中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它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为汽车提供动力。
二、理论讲解1.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曲轴、凸轮轴、活塞、连杆等。
2. 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即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3. 讲解发动机常见故障,如点火系统故障、供油系统故障、冷却系统故障等。
三、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发动机零部件的拆卸、检查、维修和保养步骤。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要点。
2. 教师点评,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的心得体会。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3. 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教案范文:一、导入同学们,汽车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汽车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
二、理论讲解1. 发动机结构:气缸体、气缸盖、曲轴、凸轮轴、活塞、连杆等。
2. 发动机工作原理: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3. 发动机常见故障:点火系统故障、供油系统故障、冷却系统故障等。
车辆维修培训教案范文模板
![车辆维修培训教案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04c4952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e.png)
一、课程名称:汽车维修工技能培训二、课程目标:1. 使学员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培养学员独立诊断和排除汽车故障的能力。
3. 提高学员的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
三、培训对象:汽车维修工、汽车爱好者等四、培训课时:40课时五、培训内容:模块一:汽车维修基础知识1. 汽车概述2. 汽车构造与原理3. 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模块二:汽车发动机维修1. 发动机维修概述2. 发动机拆装与检修3.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模块三:汽车底盘维修1. 底盘概述2. 车桥与悬挂系统检修3. 驱动系统检修模块四:汽车电气系统维修1. 电气系统概述2. 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3. 电气元件检修与更换模块五:汽车制动系统维修1. 制动系统概述2. 制动器检修与更换3. 制动液更换与检查模块六:汽车维修安全与职业道德1. 汽车维修安全常识2.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3. 汽车维修服务规范六、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实物讲解,使学员掌握理论知识。
2. 实操训练:学员分组进行实操练习,教师现场指导,提高学员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维修案例,使学员掌握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汽车维修基础知识- 汽车概述- 汽车构造与原理- 汽车维修工具与设备第二周:汽车发动机维修- 发动机维修概述- 发动机拆装与检修- 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第三周:汽车底盘维修- 底盘概述- 车桥与悬挂系统检修- 驱动系统检修第四周:汽车电气系统维修- 电气系统概述- 电路分析与故障诊断- 电气元件检修与更换第五周:汽车制动系统维修- 制动系统概述- 制动器检修与更换- 制动液更换与检查第六周:汽车维修安全与职业道德- 汽车维修安全常识-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汽车维修服务规范八、考核方式:1. 理论考核:笔试,占总成绩的40%。
2. 实操考核:现场操作,占总成绩的60%。
九、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维修工技能培训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实物教学设备4. 实操场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应具备以下能力:1. 独立诊断和排除汽车故障的能力。
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
![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b5559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85.png)
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修理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培养学生对汽车修理的兴趣和热情。
3. 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汽车修理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汽车修理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3. 简单的汽车修理工具和设备。
4. 基本的汽车修理技能,如更换轮胎、检查油液、排除故障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修理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简单的汽车修理工具和设备,基本的汽车修理技能。
2. 演示法:展示汽车修理工具和设备,演示汽车修理的操作步骤。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修理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成汽车修理店的环境,挂上汽车修理的相关图片,摆放一些汽车修理工具和设备模型。
2. 教学材料:准备汽车修理的相关教材、图片、视频等。
3. 实践材料:准备一些汽车修理的工具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是否能够独立完成修理任务等。
3.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方式,评估学生对汽车修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汽车修理师的工作内容和职责。
2. 第二课时:讲解汽车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3. 第三课时:介绍简单的汽车修理工具和设备。
4. 第四课时:讲解基本的汽车修理技能,如更换轮胎、检查油液、排除故障等。
5. 第五课时:进行汽车修理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中,要注意安全确保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安全。
2. 在讲解汽车修理知识时,要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专业术语让学生感到困惑。
3.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疑问,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一位专业的汽车修理师来学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汽车修理的工作内容和实际情况。
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
![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1c5f9c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3c.png)
汽车修理师小班教案第一章:认识汽车基本结构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如发动机、底盘、车身等。
2. 培养学生对汽车修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介绍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展示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汽车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教学活动:1. 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汽车的基本结构。
2. 学生观看图片,提问并回答关于汽车结构的问题。
第二章:学习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常用的工具和设备。
2. 培养学生安全使用工具和设备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汽车维修常用的工具和设备,如扳手、螺丝刀、千斤顶等。
2. 讲解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展示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并讲解其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学习使用工具和设备。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的维护与修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维护和修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发动机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其维护方法。
2. 讲解发动机常见故障及修理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护和修理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学习发动机的维护和修理。
第四章:汽车底盘的维护与修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底盘的基本维护和修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底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汽车底盘的基本结构及其维护方法。
2. 讲解底盘常见故障及修理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讲解汽车底盘的维护和修理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学习底盘的维护和修理。
第五章:汽车车身的维护与修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车身的基本维护和修理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车身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汽车车身的基本结构及其维护方法。
2. 讲解车身常见故障及修理方法。
教学活动:1. 教师向学生讲解汽车车身的维护和修理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学习车身的维护和修理。
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教案
![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d4998f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3a.png)
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汽车维修工作的安全常识和操作规范。
2. 培养学生遵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操作规程的能力。
3. 使学生掌握汽车维修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维修安全知识a. 维修工作前的准备工作b. 维修工作中的安全操作规程c. 维修工作后的收尾工作2. 汽车维修安全操作规范a. 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与使用b. 工具和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c. 汽车零部件的拆装与检测3. 汽车维修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a. 机械伤害的预防b. 电气伤害的预防c. 火灾爆炸的预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维修安全知识、操作规范和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2. 演示法:展示维修工作中的安全操作演示。
3. 实操训练法:学生分组进行维修操作练习,培养安全操作习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汽车维修工作安全的重要性,引起学生重视。
2. 新课讲解:讲解汽车维修安全知识、操作规范和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3. 演示环节:展示维修工作中的安全操作演示。
4. 实操训练:学生分组进行维修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收集学生反馈意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汽车维修安全知识、操作规范和安全隐患预防措施。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能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无安全事故发生。
3. 学生对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有较高的认识,能自觉维护维修工作环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维修基本技能》2. 教辅资料:汽车维修安全操作演示视频、图片、案例分析等。
3. 工具和设备:汽车零部件、工具箱、个人防护装备等。
4. 场地:汽车维修实训室。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配备投影仪、白板等教学设施。
2. 实训室:具备汽车维修操作条件,配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
3. 安全设施:消防器材、急救箱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章共计4课时。
2. 教学计划:a. 第1课时:讲解汽车维修安全知识和操作规范。
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教案
![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a2e40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84.png)
中职《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教案-汽车维修工作安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汽车维修工作的安全常识;(2)掌握汽车维修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范;(3)熟悉常见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使用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2)能够在实际操作中遵守汽车维修安全规范;(3)能够处理汽车维修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2)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工作的热爱和敬业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汽车维修安全常识;2. 汽车维修安全操作规范;3. 常见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汽车维修安全常识、操作规范和安全使用方法;2. 演示法:演示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安全使用;3. 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汽车维修安全技能;4.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将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摆放在教室内,以便学生观察和学习;2. 教学材料:准备相关的教案、PPT、视频等教学资源;3. 安全设施:准备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安全防护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汽车维修安全的重要性;2. 讲解:讲解汽车维修安全常识、操作规范和安全使用方法;3. 演示:演示汽车维修工具和设备的安全使用;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汽车维修安全技能;5.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汽车维修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方法;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汽车维修安全意识;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汽车维修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2. 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是否能够遵守汽车维修安全规范;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安全问题的认识;4.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汽修工作教案模板范文中班
![汽修工作教案模板范文中班](https://img.taocdn.com/s3/m/b11b73a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6.png)
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培养对汽车的兴趣。
2. 学习简单的汽车修理工具和操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2. 简单的汽车修理工具和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1. 汽车修理工具的正确使用。
2. 解决汽车修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汽车模型或图片。
2. 汽车修理工具模型或图片。
3. 汽车修理工作坊环境布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汽车模型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二、基本知识讲解1. 教师讲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组成,如发动机、轮胎、车身等。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幼儿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
三、工具介绍1. 教师展示汽车修理工具模型或图片,介绍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2. 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工具的名称和用途。
四、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汽车修理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问题解决1. 教师提出一些简单的汽车修理问题,让幼儿分组讨论并尝试解决。
2. 幼儿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次课程的内容,总结所学知识。
2. 幼儿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七、作业布置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汽车的资料,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
2. 请幼儿观察家里的汽车,了解汽车的一些基本功能。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收集幼儿的学习心得和作业,评价其学习效果。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2. 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动机功率应不小于额定值得80%。
(2)检查配气相位。
(3)发动机异响。
(4)检查气缸压力。
(5)检查曲轴箱窜气量。
(6)检查气缸漏气量。
(7)检查进气支管的进气量。
(8)用内窥镜窥查汽缸表面及活塞顶状况,气缸表面应无损伤,活塞顶无烧灼和严重积碳。
(9)冷却系无泄漏,水泵工作时无异常,无过热现象,水泵轴不松旷。
(10)检查机油压力。
(11)检查润滑油质量。
3.发动机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的确定:
序号
项目
相关故障诊断
附加作业项目
1
点火系
1.分电器调整不当
2.无触点电子点火系信号发生器气隙失准
3.点火元件工作性能变差
1.检查分电器、霍尔发生器总成。
1.视情况镗缸或更换活塞
5
气缸漏气量
汽缸垫漏气
更换
6
进气支管进气量
1.汽缸与活塞磨损造成配合间隙过大
2.活塞环磨损、黏结、断裂
3.气门杆与导管磨损,气门密封性差
4.汽缸垫漏气
1.视情况镗缸或更换活塞
2.研磨气门
7
配气相位
重新安装,调整、更换磨
损零件裂裂
8
气缸内部窥查
更换活塞,视情况镗缸
9
发动机异响
1.轴承与轴颈磨损、烧蚀
3.视情况检修·更换密封
件
4.拆检冷却系相关零件
5.调整
6.其他部位可视情修理
11
检测然后效果
尾气排放超标
1.检修活塞、活塞环、气
缸
2.研磨气门,拆洗化油气
4.汽车发动机二级维护竣工检验项目和技术要求:
序号
检测部位
检测项目
技术要求
备注
1
整车
清洁
汽车外部、各总成外部、。三滤。应清洁
检视
面漆
车身面漆、腻子无脱落现象,补漆颜色应与
2.活塞与汽缸磨损引起配合间隙增大
3.曲轴及连杆变形
4.活塞销与活塞及与连杆衬套间间隙过大
5.气门间隙调整不当
6.摇臂及轴、气门挺杆与轴承孔磨损
7.凸轮轴轴承间隙超差
8.气门座圈脱落、气门弹簧折断、正时齿轮损坏
应视情况拆检相关部位,
更换磨损零件
10
发动机其他部位
1.水泵轴轴承损坏,水泵轴断裂及各处密封差
2.空气压缩机活塞与汽缸磨损,配合间隙大,轴承损坏,油封失效
3.散热器结垢严重,节温器工作不正常
4.点火正时调整不当
5.机油泵磨损
6.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凸轮轴轴承与其相关零件的配合间隙过大
7.油道漏油,限压阀失灵,仪表或传感器工作不正常
8.排气管连接处松动或开裂,排气管堵塞
1.检修水泵
2.渗漏部位可更换油封
·掌握发动机常用诊断设备的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发动机常用诊断设备的功能、能够确定发动机二级维护竣工检测项目及附加作业项目
难点:能够确定发动机二级维护竣工检测项目及附加作业项目
教具与课件:
PPT、课本、视频
课外作业:
列举二级维护的项目
课后回忆(经验教训、效果估计或反应,存在问题……)
本课程涉及了十三门专业课程,内容比较繁杂,学员们的基础比较薄弱,加之学校的实验设备欠缺,所以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反应听不懂。因此,将组织学员去汽修厂实践教学一周,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参加视屏教学,让学生直观的学习,易学易懂。
电压、蓄电池容量及电容器电容
4
汽车微测量型检测仪
检测发动机转速、各缸功率平衡、分电器触点闭合角及直流电
压和电阻
5
DJ一玒型汽车排放氧分析仪
测定发动机废气排放中的氧含量,间接分析CO、HC的浓度
原色基本一致
检视
对称
车体应周正,左右对称
汽车平置检查
紧固
各总成外部螺栓、螺母按规定力矩扭紧,锁
销齐全有效
检视
润滑
发动机、变速器、转向器、减速器润滑符合
规定,各通气孔畅通。各部润滑点润滑脂加注
符合要求,滑脂嘴齐全有效,安装位置正确
检视
密封及电器
全车无油、水、气泄漏,密封良好,电气装
置工作可靠,绝缘良好
序号
检测设备名称
设备功能
1
QFC一5微机发动机综合检测仪
测量启动电流、启动电压、汽缸压力、点火提前角、分电器重
叠角、触点闭合角、点火电压、点火波形,动态观测无负荷功
率、单缸功率平衡、转速降
2
ECG一2CJ型汽车无负荷测功表
测量发动机无负荷功率及转速
3
汽车发动机电气性能测试仪
测量发动机转速、点火电压、点火功能、触点动态间隙、直流
类别专业课教师姓名胡旭
课程
名称
汽车修理
专业
层次
大专/中专
学员
20
授课
方式
讲授+实践
授课
时间
2018.4.5-5.5
学时
64
授课题目:
第一章发动机维护
第一节二级维护前发动机的检测
目的要求:
·掌握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测作业程序,掌握二级维护前发动机的检测诊断项目与技水要求
·能够确定发动机二级维护竣工检测项目及附加作业项目
检视
前照灯、信号灯、仪表等
稳固、齐全、有效,符合有关规定
检视
2
发动机
发动机工作状况
发动机能正常启动,低、中、高速运转均
匀、稳定,水温正常,加速性能良好,无断
缸、回火、放炮等现象,发动机运转稳定后应
无异响
路试
发动机功率
无负荷功率不小于额定值的80%
检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发动机装置
齐全有效
检视
5.汽车发动机进行二级维护时常的检测设备及功能:
教务处主任签字:
2018年3月4日
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测作业程序:
汽车进厂进行二级维护前应先进行检测,首先根据汽车技术档案的记录资料(包括车辆运行记录、维修记录、检测记录、总成修理记录等)和驾驶员反映的车辆使用技术状况(包括汽车动力性、异响、转向、制动及燃、润料消耗等)确定所需检测项目,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及车辆实际技术状况竺故障诊断,从而确定附加维护作业内容。二级维护过程中要进行过程检验,过程检验项目的技本要求应道足有关的技术标准或规范。二级维护作业完成后还要再由维修企业进行竣工检验,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在维修企业填写完《汽车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5.更换正时齿轮或凸轮轴
6.检修、调整或更换有关
故障元件
3
气缸压力
1、汽缸与活塞磨损造成配合间隙过大
2.活塞环磨损、断裂
1.研磨气门
2.视情况更换故障元件
3.视情况镗缸或更换活塞
4,更换活塞环
5、更换房械零件或调整配
4
曲轴箱窜气量
1.汽缸与活塞磨损造成配合间隙过大
2.活塞环磨损、黏结、断裂
3.气门杆与导管磨损,气门密封性差
2.视情况更换有故障元件
2
发动机动力性
1.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密封性变差
2.汽缸衬垫、进排气歧管衬垫漏气
3、活塞环磨损、断裂
4.汽缸与活塞磨损造成配合间隙过大
5.正时齿轮、凸轮轴磨损引起配气正时失准
6.点火系故障
7.化油器、汽油泵及管路故障
1.研磨气门
2.更换损坏衬垫
3.更换活塞或视情况镗缸
4.更换活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