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中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
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性的思维。
”
思维过程分收敛思维和发散思维两种。
前者属于定向思维方式,根据已知条件做出答案:后者则是一种多向的求异思维,有如自行车条向轮圈的辐射,在一个要解决的问题面前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着不同的思维方向进行探索,扩大选择余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对学生来说,应以培养收敛思维为主,但仅限于此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以使他们的头脑变得敏捷、活跃,智力得到充分开发。
为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笔者的做法是:
一、从“小处”着手,注意“发散”
有些物理概念很简单,比如力的概念,它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个概念的考查,采用提问、填空的形式,极少有学生答错,但一句“举例说明”就会显出问题所在,许多学生只会照搬书上的例子,想不出自己的“力”,思维局限性明显。
于是笔者让学生在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来个列举比赛,例子举不胜举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加深了,“力与物体的不可分”、“作用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等问题不讲自明。
其他概念,如参照物、惯性、压强、浮力、杠杆的应用等等都可如法泡制,通过经常训练,学生的思路再不局限于课本,如讲到“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时,学生一口气
列举了“放电影”、“小孔成像”、“向右看齐”、“打靶瞄准”、“黑暗中的电筒光”、“日食”、“木工刨木”、“种树对齐”、“影子”等九种情况,虽有雷同,但确实发散了思维,提高了知识的容量。
二、解题时“发散”,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是让学生对知识进行纵横联系,从尽可能多的渠道探索解题方法。
这样的机会很多,仅举一例:
题1:质量为M的机车,拖着质量为m的车厢以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已知阻力是车重的K倍。
途中车厢突然脱钩,从脱钩到驾驶员发现,车已前进了L米,这时驾驶员关闭发动机,问机车和车厢停止运动前相距多远?
学生往往先人为主,容易想到应用牛顿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解题。
解:分别以机车和车厢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作出机车和车厢各自运动中的相应位置图及受力图如下:
<img
src="/ebook2/ebooks/42-306/42-306-1109/641.j pg" />
<img
src="/ebook2/ebooks/42-306/42-306-1109/642.j pg" />
此式可代替解2中的后三个式子。
还能想出其他途径吗?经过启发,两学生写出了他们的答案。
解法4:把机车的运动分段如下图。
<img
src="/ebook2/ebooks/42-306/42-306-1109/643.j pg" />
CD段与车厢脱钩后的运动相同,A与C两状态速度相同,对AC 段应用动能定理:FL-KMgLx=O代入F即可解得。
解法5:利用能量守恒,若车厢脱钩时,机车同时刹车,由于两部分所受阻力均为车重K倍,两车距离应不变,实际上发动机对机车多做的FL的功,使机车克服阻力多移动L距离。
FL=KMgLx
殊途同归,解法越来越简明,在问题已得到解决,思路畅通无阻的情况下,仍不满足现状,继续用心,寻找更佳方案,使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提高一大步。
三、思考时“发散”,一题多变
为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练兵不行,跳入题海一味冲杀也不行,必须有停下来想一想的时间,换个角度再思考,才能有长足的进步。
比如,斜面问题是最常见的,在条件变化时,能找出新的规律和思路,可完成多方面的训练。
题2:在粗糙水平面上有一静止斜面M,小物块m在M上匀速下滑(如图),问M的运动状态及M与地面问摩擦力各如何?
<img
src="/ebook2/ebooks/42-306/42-306-1109/644.j
pg" />
这里M与m问作用力与m所受的重力平衡,M静止,与地面无静摩擦力。
变1,改为m在M上静止,或m加速下滑M仍静止,情况怎样?
m静止时,情况与上面相同,m加速下滑时,M受地面提供向左的静摩擦力。
变2,若地面与斜面M均光滑,则m、M如何运动?
m沿斜面加速下滑,M作水平向右加速运动,m滑离M后两者均作匀速运动。
变3,上一问中m与M问弹力什么方向,是否做功?
两者问弹力始终垂直斜面,弹力对m作负功,对M作正功。
变4,能量如何转化?
重力对m作正功,重力势能转化为m和M的动能。
变5,最后两者水平速度之比为多少?
由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可知,水平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变6,要使光滑的m、M保持相对静止,可采用什么方法?
如图6,加水平力F= (M+m) gtgθ
使两者一起作水平向左a=gtgθ(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变7,若m沿倾角不同的各光滑斜面(如图7)滑下,请比较:滑到底时速率相同,速度方向不同,斜面长的所需时间长。
变8,若沿底边相同高不同的各光滑斜面(如图8)滑下,又怎样?
滑到底时速度不同,沿倾角45(的斜面滑下时间最短。
变9,沿同一圆的光滑弦(如图9)下滑呢?
<img
src="/ebook2/ebooks/42-306/42-306-1109/645.j pg" />
速度不同,时间相同。
通过对不同斜面、斜面上的不同情况、不同角度的讨论,使学生能通过繁杂的表面现象,根据问题的具体条件及其发展变化,灵活机智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即在物理问题条件发生变化时,能不守常规,明察全局,以新的观点和角度去思考,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四、总结时“发散”,多统归一
在总结用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系列时,容易想到的是:两球碰撞、子弹射木块、铁块滑上车、滑块碰弹簧、气球上扔砂袋、带电小球的互相排斥等等。
殊不知,小球落人砂车中,小球滚上光滑圆弧轨道。
光滑杆上用套环轻杆相连的小球等,水平方向动量也是守恒的。
更有看似完全不同的电磁学问题:磁场中光滑水平导轨上的金属杆的运动;热学问题:光滑水平面上的气缸内被压缩的气体分别对活塞和气体做功,同样遵循动量守恒。
通过总结,把新旧知识进行纵横联系,明确其内在关系,经过同化和顺应知识结构,以达到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效果。
在概念教学中发散,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和规律,使知识能随
时调用,在解题中发散,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为学生提供了多向思考的机会,总结时的多统归一,则要求我们站在新的高度,多侧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认识所学过的东西,通过系统分析和综合,达到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整体认识。
总之,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发散性特点的多维思维的训练是不可缺少的,需要教师多方引导,才能让学生自由翱翔在知识的广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