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9)
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评分标准
东川区中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住院评估附:疗效评估标准:采纳腰椎JOA(日本骨科协会)评分1、主观症状( 9 分)
( 1)下腰背痛
①无任何痛苦 3
②有时稍微痛苦 2
③ 频发的稍微痛苦或偶发严重痛苦 1
④频发或连续的严重痛苦 0
( 2)腿痛兼 / 或麻刺痛
①无任何痛苦 3
②有时的稍微痛苦 2
③ 频发的稍微痛苦或偶发严重痛苦 1
④频发或连续的严重痛苦 0
( 3)步态
①正常 3②即便感肌肉无力,也可步行超出500 米 2③步行小于 500 米,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
④步行小于 100 米,即出现腿痛,刺痛,无力
2、临床体征 (6 分)
(1)直腿抬高试验(包含增强实验)
①正常 2
② 30 度-70 度 110
1 / 3
③ <30 度 0
( 2)感觉阻碍
①无 2
②轻度阻碍 1
③显然阻碍 0
( 3)运动阻碍
①正常 (肌力 5 级) 2
②轻度无力 (肌力 4 级) 1
③显然无力 (肌力 0-3 级) 0
3、平时活动受限度 (ADL)(14分)
正常轻度受限
①平卧翻身 2 1 0
②站立 2 1 0
③洗刷 2 1 0
④前屈 2 1 0
⑤坐位 (大概 1 小时 )2 1 0
⑥举重物 2 1 0
⑦行走 2 1 0
4.膀胱功能 (-6-0 分)
①正常 0
②轻度受限 -3
2 / 3
③显然受限(尿失留,尿失禁)-6 显然受限
总计:
JOA总评分最高为29 分,最低 0 分。分数越低表示功能阻碍越显然。
改良指数 =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
改良率 =[(治疗后评分 -治疗前评分 )/ (29-治疗前评分 )]×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1病因
(一)基本病因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上述因素作用的基础上,某种可导致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的诱发因素,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遗传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有色人种本症发病率低。
5.腰骶先天异常
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上述因素可使下腰椎承受的应力发生改变,从而构成椎间盘内压升高和易发生退变和损伤。
(二)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2临床分型及病理
从病理变化及CT、MRI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作以下分型。
1.膨隆型
纤维环部分破裂,而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痹病)精深中医临床路径
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中医诊断为腰痹病(西医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
一、腰痹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痹病(TCD编码:BNQ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编码: M51.2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012年版),从以下三方面作为诊断论据。
一、病史和症状
(一)多系中年人,常有腰部外伤史。且有弯腰拾物、身体旋转后出现腰痛史。
(二)病人初为腰痛,继则向患侧臀部、大腿、小腿、足跟部放射。
(三)弯腰、咳嗽,喷嚏等皆可引起放射痛,卧床休息可减轻。
(四)以上症状可因轻微扭伤或活动后复发。
二、体征
(一)腰椎出现侧弯,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
(二)腰部活动受限。
(三)压痛点常在骸核突出部位,如腰椎4/5或腰5/骶1间隙及其患侧椎旁,常向下肢放射,沿坐骨神经走行区域亦有压痛。
(四)小腿外侧、足背外侧常有麻木区,可伴有拇趾背伸肌力减弱。
(五)膝及跟腱反射可正常或减弱。
(六)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实验阳性,压迫症状越重,抬起角度越小。
(七)小腿及足部肌肉轻度萎缩。
三、放射线检查
平片排除其他骨病,有无腰椎侧弯、腰椎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椎间隙变窄或不等宽、椎体上下缘增生等。侧位观前窄后宽者更有诊断意义。对诊断有困难者,可考虑椎管、硬膜外、椎间盘造影协助诊断。CT扫描或磁共振检查对病变部位和突出程度的判定较X线检查更为明确。
2.疾病分期
(1)急性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及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及治疗
说到腰椎间盘突出症,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该疾病一经发生,应立即诊断和治疗,便于控
制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治疗方法?该如何预防呢?下面进行简要阐述。
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
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神经根,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腰腿痛、肌肉瘫痪、
脊柱姿势改变、腰椎活动受限等,以30岁以上人群最为多发,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和病因
(1)类型。从病理变化及MRI、CT表现,结合治疗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其一,膨
隆型。纤维环部分破裂,表层完整,这时髓核因压力向椎管内隆起,但表面光滑。此类型经
由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其二,突出型。纤维化彻底破裂,髓核向椎管突出,仅一
层纤维膜、后纵韧带覆盖,表面不平,需要手术治疗;其三,脱垂游离型。突出、破裂的椎
间盘组织,或碎块进入椎管。次类型不仅会引起神经根症状,还可能引发马尾神经症状,非
手术治疗无效;其四,Schmorl结节。髓核经软骨缝隙进入椎体质骨内,一般无神经根症状,仅有腰痛,无需手术治疗。
(2)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包括:①损伤。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损害,加重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②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髓核退变的表现是含水量降低,可因失
水引起椎节松动、失稳,最终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③腰骶先天异常。如半椎体畸形、腰椎
骶化、小关节畸形等,都会改变下腰椎的承受应力,造成椎间盘损伤或退变;④其他。遗传、腹压增高、突然负重、受潮、腰姿不正等,都会引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腰椎间盘突出症护理常规
一、减轻疼痛,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三周,取仰卧位,床头抬高三十度,屈膝,腘窝处放小枕;翻身时避免弯曲脊柱,保持骨盆的有效牵引。
二、预防便秘,训练病人床上排便,排便时拉上隔断帘以保护隐私,给予病人富含膳食纤维且易于消化的食物,嘱咐病人要多喝水。
三、功能锻炼,取手术切口张力最小的体位,每两个小时给予轴式翻身,卧床期间坚持定时做四肢关节的活动,术后第一天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收缩和直腿抬高练习,逐渐增加抬腿幅度;根据术式及医嘱,直到病人锻炼腰背肌,一般手术后七天开始,先用飞燕式,然后采用五点支撑法,一到两周后改为三点支撑法。
腰椎间盘突出评定表
腰痛评定表
Holden步行功能分类
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
长100cm,定某一点得1~100中的某一分
无痛 +------+------+------+------+------+------+------+------+------+------+极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规范
【诊断标准】
1.多见于青壮年患者,有下肢放射性疼痛。
2.临床表现
(1)下腰痛。
(2)神经根压迫症状下肢放射痛、麻木;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
(3)感觉、肌力、功能障碍。
(4)腱反射改变。
3.X线片间隙变化,侧弯,主要用于鉴别。
4.CT,MRI,椎管造影,CTM突出物高度﹥椎管矢状径的1/3。
5.选择性神经根造影。
6.肌电图大P波或纤颤电位。
【治疗原则】
1.非手术治疗:卧床休息,消炎止痛药。
2.手术治疗:
(1)椎板扩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
(2)腰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
(3)椎板减压,间盘切除,内固定植骨融合术:用于伴有明显椎间不稳定患者。
骨科趣味科普——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科趣味科普——腰椎间盘突出症
Q: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的解释是这样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4~5、腰5-骶1发病率最高,约占95%。
当你把这翻话告诉你的患者的时候,患者的表情是这样的:
•如何把专业的医学原理用大白话给患者讲清楚呢?
•如何跟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呢?看唯教授解释
腰椎间盘突出症 秦亚飞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指腰椎间盘的 纤维环破裂,其内 的髓核连同残存的 纤维环和覆盖其上 的后纵韧带突入椎 管内,引起脊神经 根受压症状。
为什么会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症?
1、 基本因素:退变
随年龄增长, 纤维环和髓核含 水量逐渐减少, 椎间盘变薄,结 积累伤力是椎间盘 构松弛,弹性降 变性的主要原因,反复 低。 弯腰受力时,髓核向后 移位,挤破纤维环形成 突出,压迫附近的脊神 经根,产生无菌性炎症
小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概念
结
临床表现
诊断
布置作业
1. 请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调查一下 你身边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他们是 怎样预防和治疗的? 2. 预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临 床 表 现 ——症状
3、 马尾神经受压
巨大正中央型或
旁中央型椎间盘突出
或脱出压迫部分或全
部马尾,出现间歇性
跛行或马尾综合征。
临 床 表 现 ——体 征
1、局部压痛及放射痛: 在腰4-5和腰5骶1棘突间或 中线旁有深压痛,沿臀部坐骨 神经径路有压痛,并常向下肢放 射。
临 床 表 现 ——体 征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说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 叙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诊断。
2、技能目标
能正确分析、初步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 人。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
(2009年版)
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 G99.2* /M51.1↑ G55.1*/M51.2)
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椎间盘置换术(ICD-9-CM-3:84.64-84.6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
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
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
2.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3.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0↑ G99.2* /M51.1↑G55.1*/M51.2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腰椎间盘突出症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症注意事项
腰椎间盘突出是常见的腰椎疾病,一旦发生,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不便。为了更好地应对和管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首先,保持适当的体重。体重过重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加重病情。通过控制饮食和锻炼方式,保持适当的体重是预防和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手段。
其次,正确姿势非常重要。长时间保持不正确的姿势(如弯腰、低头、坐立不正等)会增加腰椎间盘的负担,导致病情恶化。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和站姿,避免过度用力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重体力劳动和过度运动。举重、运动或长时间的高强度活动会增加腰椎间盘的压力,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适度的运动可以帮助加强腰部肌肉群,但要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运动方式,尽量减少对腰椎的冲击。
此外,在床上和坐椅上要选择合适的硬度。过软或过硬的床垫和椅子会影响腰椎的支撑和放松,增加腰椎间盘的负担。选择适合个人体型和健康状况的床垫和椅子,保证腰椎的放松和支撑度。
合理利用热敷和冷敷。在疼痛期间,可以使用热敷或冷敷来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松弛,冷敷可以减轻疼痛和消肿。但要注意时间和方法的控制,避免过度
使用,以免对腰椎造成负面影响。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至关重要。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使用过软或过硬的床垫,保持适当的睡眠姿势,将有助于腰部的放松和康复。
最后,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康复计划。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疾病,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康复计划。坚持按时服药、定期复查、进行物理治疗和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控制疼痛,减轻症状,恢复腰椎的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最新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ICD-10:M51.0↑ G99.2* /M51.1↑G55.1*/M51.2)
行椎间盘切除术(ICD-9-CM-3:80.51);椎间盘置换术(ICD-9-CM-3:84.64-84.65)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症状。
2.体征:单侧或双侧神经根损伤或马尾神经损伤的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有椎间盘突出或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表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明确。
2.经严格正规非手术治疗3个月无效。
3.尿便障碍或单根神经麻痹,需急诊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51.0↑G99.2* /M51.1↑G55.1*/M51.2腰椎间盘突出症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椎管狭窄及腰椎不稳定。
(六)术前准备3-5天。
1.必须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一、定义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腰椎间盘向后突出,压迫神经根,从而在临床上产生症状
二、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
腰痛、下肢放射痛、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神经系统反射改变为本病易发生的典型体征之一:腰4神经根受累时,可出现膝跳反射障碍,早期表现为活跃,之后迅速变为反射减退,腰5神经根受损时对反射多无影响。骶1神经根受累时则跟腱反射障碍。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其他症状
视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2.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三、病因
1.腰椎间盘退行性变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本病因。
2.损伤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椎间盘支撑结构的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妊娠妊娠期间后纵韧带松弛易于使椎间盘膨出,加之妊娠后体重增加,孕
妇腰背痛的发生率明显比一般人高。
4.遗传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家族性发病的报道。
5.腰骶先天异常包括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半椎体畸形、小关节畸形和关节突不对称等。
6.其他因素腹压增加、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受寒、受潮等。
四、治疗原则
1.治疗方针
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松解神经根的粘连,消除神经根的炎症,从而缓解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评定表
都昌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评定表
□初期评定□中期评定表□出院前评定
1
2
康复治疗计划:
1、康复科常规Ⅱ级护理,平卧硬板床休息治疗,避风寒,清淡饮食;
2、完善相关检查(大小便常规、乙肝六项、血液分析、肝肾功能、血糖、血脂、ASO、RF、CRP、电解质、肿瘤标志物、贫血三项,胸部及腰部CT,常规心电图等);
3、参麦注射液针补中益气;注射用泮托拉唑钠针护胃;
4、请上级医师指导治疗。
医师:罗贵水
康复治疗师:郭路群
日期: 2016-02-20
腰椎间盘突出的3大症状7大病变(内含马尾神经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的3大症状7大病变(内含马尾神经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是因腰椎间盘(由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组成)的退变,同时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骣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也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脊柱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腰疼、坐骨神经痛、下肢麻木及马尾综合征等症状。
1、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下肢放射痛伴有或不伴有麻木以及腰部的活动受限,是腰间盘突出或脱出的表现,患者在生活中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或者干活或工作中用力不当或者外伤导致腰间盘突出或者膨出,压迫神经出现无菌性炎症或水肿。通过下肢放射性疼痛的部位反映腰间盘突出或马尾神经损伤的节段,病人腰椎在前屈后伸的活动与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密切相关。如纤维环未完全决裂,腰椎取前屈方位,后伸受限。
2、感受麻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中,有一部分不会呈现下肢的疼痛,而仅呈现肢体的麻木感,这大都是因为椎间盘安排压榨神经的本体感受和触觉纤维引起的。而大腿外侧感受妨碍的缘由多为纤维环膨出或关节退变,而并非因为椎间盘突出。
3、腰部疼痛:腰痛是大多数本症患者最先出现的症状,发生率约91%。少数病人只有腿痛而无腰痛,所以说并不是每一个患者一定会发生腰痛。还有一些患者先出现腰痛,一段时间后出现腿痛,同时腰痛自行减轻或消失,来就诊时仅主诉腿痛。
1、马尾神经损伤:腰间盘突出伴有马尾神经损伤是由于突出物,椎管内占位压迫影响脑脊液循环,导致马尾神经充血水肿,供血障碍受到影响,外伤,重力,不合理的推拿,按摩都会造成腰间盘突出半马尾神经受损。大家要知道腰间盘突出已经对腰椎部位造成了影响,病情严重时会对马尾神经形成压迫。所以,患者发生腰间盘突出后,要尽快治疗,避免腰间盘突出带来更多的问题。马尾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脊髓圆锥以下的神经,如果马尾神经受到损伤,患者下肢活动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特点分析
1)屈颈试验:又名Linder征。嘱患者站立、仰卧或端坐,检查者将手置于头颈,并使其前屈。如患侧下肢出现放射痛,则为阳性,反之为阴性。对椎管型者阳性率高达95%以上。其机理主要是由于屈颈的同时,硬脊膜随之向上位移,以致与突出物相接触的脊神经根遭受牵拉之故。本试验既简单、方便,又较为可靠,特别适用于门诊及急诊。
2)直腿抬高试验:患者仰卧,将患膝在伸直状态下向上被动抬举直至引起疼痛,测量此时抬高的角度并与健侧对比,此称为直腿抬高试验。本试验自1881年Forst首次提出以来已为大家所公认。本试验对愈是下方的神经根意义愈大,阳性率也愈高(抬腿角度也愈小)。此外,突出物愈大,根袖处水肿及粘连愈广泛,则抬举角度愈小。
3)脊柱侧弯:一般均无此征。视髓核突出的部位与神经根之间的关系不同而表现脊柱是弯向健侧或弯向患侧。如髓核突出的部位位于脊神经根内侧,因脊柱向患侧弯曲可使脊神经根的张力减低,所以腰椎弯向患侧;反之,如突出物位于脊神经根外侧,则腰椎多向健侧弯曲。
4)压痛及叩痛:压痛及叩痛的部位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均80%~90%病例呈阳性。叩痛以棘突处为明显,系叩击振动病变部所致。压痛点主要位于椎旁,相当于骶棘肌处,部分病例伴有下肢放射痛;此主要由于脊神经根的背侧支受到刺激之故。此外,叩击双侧足跟亦可引起传导性疼痛。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症时,棘间隙部亦可有明显压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髓 核 的 可 塑 性
脊柱屈曲时,髓核体积不变 髓核移位—前屈髓核后移,后伸髓核前移
椎间盘的压力测试
故久坐及前屈负重者易患椎间盘突出症
站立位脊柱负荷如以100%计算,站立 前屈位可增加到210%,坐位为150%,坐位 前屈位可增加到270%。说明前屈位活动或 负重是导致腰段脊柱退变或损伤的不良姿势。
椎间盘退变。且长期或突然的较 大应力使椎间盘在原先退变的基 础上诱发椎间盘突出。
4、妊娠:妊娠期间,整个韧带系统处于松 弛状态,后纵韧带松弛易于是椎间盘膨出。
筋膜。 止点:胸椎棘突、颈椎和胸椎横突、
颞骨乳突。 功能: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
和脊柱侧屈;两侧同时收缩, 使头和脊柱伸。 上固定时,使骨盆前倾,如慢 起倒立中“吊腰、提髋、翻臀 ” 动作。 无固定时,肌肉的起止点两端 做相向运动。
躯干肌功能小结
1.屈脊柱(躯干)的肌肉:主要有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和髂 腰肌。
脊柱腰段生理性前凸, 而骶段则后凸。
当直立活动时,各种 胸椎后凸 20°- 40°
负荷应力均集中在腰 骶段,尤其是两个相
反弯曲的交界处 。 腰椎前凸 30°- 50°
骶骨后凸倾斜
生理弯曲形成的过程
腹肌 前纵韧带 (髓核)椎体(纤维环) 后纵韧带 (关节突)(神经根)椎
管(硬膜囊)(黄韧带) 棘间韧带 棘突 棘上韧带 背肌
上回旋、内收;中部肌束收缩,使肩胛 骨内收;下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下降、 上回旋。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 同侧屈和向对侧回旋;两侧同时收缩, 使头和脊柱伸。 儿童少年时期,发展该肌,可预防和矫正驼背。 辅助练习:提拉杠铃耸肩、持哑铃侧上举、扩胸如“飞 鸟 展翅”等
2.背阔肌
位置: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侧皮下,上部 被斜方航遮盖。
2.伸脊柱 (躯干) 的肌肉:主要有竖脊肌、斜方肌和臀大肌 3.侧屈脊柱 (躯干)的肌肉:主要有同侧的腹直肌,腹内、外
斜肌和竖脊肌。 4.回旋脊柱 (躯干)的肌肉:主要有同侧的腹内斜肌和对侧的
腹外斜肌
病因
• 退行性变 • 损伤
• 遗传 • 妊娠
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变
• 青春期后人体各种组织即出 现退行性变。
• 椎体 - L1 -L5 体积递增
• 椎弓根 – 比胸椎长和宽,椭圆形
• 棘突 – 水平,方形
• 横突 – 比胸椎小
•
椎间孔 增加
–
大,但神经根受压风险
• 椎孔– 大得能够容纳马尾和神经根
脊椎结构
• 关节突
• 脊椎峡部
峡部
关节突关节
上关节突 下关节突
椎间盘
• 椎体之间 • 上、下软骨板, • 中心---髓核 • 四周---纤维环 • 它起到滑动关节、减
髓 核 突 出 的 方 向
• 纤维环前方及两侧较厚,后 外侧薄;后外方缺乏后正中 韧带支持,属薄弱处。
• 后外侧亦是神经根离开硬膜 囊进人椎间孔的部位。
• 椎间盘突出可使硬膜囊和神 经根受到压迫和刺激。
椎间盘变性突出
青年
退变性疾病的基础
老年
Biblioteka Baidu
卵圆形
椎管演变
三角形
三叶草形
婴儿
成人
老年人
L1~2
腰椎间盘突出症
规范化培训系列讲座
时 间:2017-7-11
1886年,Kocher首次发现了椎间盘突出。 1911、1922年,Middleton、Adson先后单例
报道。 1934年,Mixter和Barr通过CT检查才确定腰椎
间盘突出症为“坐骨神经痛”的主要病因。 腰 椎间盘突出症开始为医学界所重视。
远固定时;两侧同时收缩,使脊柱伸直。
腰背部深层肌
第1层:夹肌(头夹肌、项夹肌) 和竖脊肌(髂肋肌、最长肌 和棘肌)
第2层:横突棘肌(半棘肌、 多裂肌和回旋肌)
第3层:枕下肌(头前直肌、头 外侧直肌、头后大直肌、头 后小直肌、头下斜肌和头上 斜肌)、横突间肌和棘间肌
竖脊肌
位置:纵列于脊柱两侧。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和胸腰
L3~4
L5
腰椎椎孔的形状
L3
L4~5
腰椎椎孔(管) 的形状
L5
腰背部浅层肌 第1层:斜方肌和背阔肌
第2层: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第3层:上后锯肌和下后锯肌
1.斜方肌
位置:项部和背部皮下,两侧相合成斜方形。 分上、中和下部肌束。
起点:枕骨后面,项韧带,全部胸椎棘突。 止点:锁骨外l/3处、肩峰和肩胛冈。 功能:近固定时,上部肌束收缩,使肩胛骨上提、
定义
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为诱因 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
髓核组织突出 从而压迫了腰椎内神经根、
血管、脊髓或马尾神经所致 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多发于青壮年,20-50 岁占80%
✓男性多于女性,4-6:1
✓多发于L4/5 L5/S1(90%)
✓腰痛(95%)下肢麻木 (80%)
解剖特点
颈椎前凸 20°- 40°
震等作用
椎间盘
• 髓核
– 位于中央部分 – 黏液胶冻样物
质 – 含水量高 – 抵抗轴向压力
髓核
正常负载
压缩
椎间盘
• 纤维环
– 间盘的外边部分 – 薄片组成 – 多层胶原纤维
• 30°倾斜 • 邻近层反向
• 对抗各方向剪力
纤维环 薄片
椎间盘
椎间盘
• 最大的无血管组织 • 营养来自终板的扩
散 • 扩散障碍导致椎间
人的一生中,70~80%有过腰痛的经历 腰痛的首次发作在25岁左右,35岁时明显40~
45岁达到高峰,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腰椎间盘突出是引起腰痛的主要因素之一
腰椎间盘突出
定义:由于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导致脊柱内外力 学平衡失调,使椎间盘的髓核自破裂口突出,压迫 和刺激腰脊神经根而引起腰腿痛的临床疾患。
• 其中椎间盘的变化发生较早, 主要变化是髓核脱水,脱水 后椎间盘失去其正常的弹性 和张力。
病因 2、损伤
较重的外伤或多次反复的 不明显损伤,尤其是旋转 暴力。
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
3、职 业
• 司机: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 • 重体力劳动:过度负荷 • 举重运动员:过度负荷 • 以上因素使盘内压力增高,加速
起点:第7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骶正中嵴、 髂嵴后部和第 10~12肋骨。
辅助练习:下拉弹性胶带、向后拉拉力器、 颈后引体向上和提拉杠铃等
3.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肩胛提肌 位置:斜方肌深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下回旋。 远固定时,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屈和回旋; 两侧同时收缩,使颈后伸。
菱形肌 位置:斜方肌深面。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内收和下回旋。